人教版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二課2-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課件_第1頁
人教版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二課2-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課件_第2頁
人教版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二課2-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課件_第3頁
人教版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二課2-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課件_第4頁
人教版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二課2-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是什么時候出現與形成的?秦朝時,儒家思想的歷史地位如何?請用史實說明。溫故知新魯壁位于山東曲阜孔廟內。據說是秦朝時孔子第九代孫孔鮒藏《論語》等儒家經典的墻壁春秋至西漢治國思想的演變——百家爭鳴,異彩紛呈——法家思想,嚴刑峻法——道家思想,無為而治——儒家思想,正統(tǒng)獨尊春秋戰(zhàn)國秦朝西漢初漢武帝時一、從“無為”到“有為”

1.西漢初年的“無為而治”

含義原因目的表現成效

2.漢武帝的“有為而治”:

原因措施二、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

董仲舒

思想主張?zhí)攸c

影響三、儒學成為正統(tǒng)

1.漢武帝尊儒的措施

2.西漢的儒學教育狀況

3.獨尊儒術的影響:正統(tǒng)思想文化主流第2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深入探究孔子周游列國到處碰壁,漢代儒學為什么能成為正統(tǒng)思想?深入探究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爭霸,戰(zhàn)爭頻繁,孔子要求恢復周禮和“仁”的思想,不符合統(tǒng)治者的要求。但儒家學說本身就有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的因素;董仲舒對儒學的改造,適應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需要(根本原因);漢武帝大力提倡儒學,有相應的配套措施,把教育、考試與選官結合起來。因此漢代儒學儒逐漸成為正統(tǒng)思想。

秦始皇的統(tǒng)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讀書,他的手段是刑罰的裁制;漢武帝的統(tǒng)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讀一種書,他的手段是利祿的誘引。結果,始皇失敗了,武帝成功了。

——顧頡剛

探究學習

有人認為:就其實質而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秦朝的“焚書坑儒”是相同的。是否有道理?有道理。秦朝“焚書坑儒”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雖然確立的統(tǒng)治思想不同,但都是為了適應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都屬于思想文化專制的需要。秦始皇漢武帝不同點政策原因影響相同點目的實質作用秦始皇漢武帝不同點政策排斥、打擊尊崇原因秦剛剛統(tǒng)一,需要鞏固君主專制;秦統(tǒng)治受到儒士攻擊國力強盛,建設大一統(tǒng)的政治需要;董仲舒發(fā)展儒學,適應了統(tǒng)治者的需要影響儒學發(fā)展進入低潮確立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相同點目的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以思想統(tǒng)一鞏固政治統(tǒng)一實質文化專制作用有利國家統(tǒng)一,但鉗制了人們的思想,不利于學術思想的自由發(fā)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p>

——老子“無為”:遵循自然的法則而不妄為;“治”:治理。意思是自己不妄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無為而治決不是一無所為,不是什么都不做。應該是不妄為,不隨意而為,不違道而為。什么是“無為而治”?概念闡釋

(1)含義:“無為”就是不妄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2)原因:客觀原因:社會貧困,國力不強。主觀原因:吸取秦亡教訓,緩和階級矛盾(3)目的:為了恢復生產和安定人心(4)表現:采取與民休息政策減輕田租;釋免奴婢;士兵回家,授予田宅,減免賦役。(5)成效:經過60多年的休養(yǎng)生息,漢朝經濟實力增強,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繁榮,國力日盛。一、從“無為”到“有為”

1.西漢初年的“無為而治”“漢興,接秦之敝,諸侯并起,民失作業(yè)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煜录榷ǎ裢錾w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p>

——《漢書·食貨志》

請結合材料分析漢初為什么提倡“黃老之學”,實行“無為而治”?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間,國家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盡滿,而府庫余財。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仟佰之間成群,乘牸牝(泛指雌性的牲畜)者擯而不得會聚。守閭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

——《漢書·食貨志》

根據材料分析漢初“無為而治”收到了怎樣的成效?(1)原因:A.漢朝經濟實力的恢復和增強B.社會潛伏著危機:土地兼并、匈奴為患的北方問題、南方邊境不寧、王國勢力威脅中央、階級矛盾激化,這些要求加強中央集權C.為加強中央集權,適應國家統(tǒng)一的發(fā)展趨勢D.儒學的自我調節(jié)符合中央集權的要求——吸收大一統(tǒng)的思想(根本原因)(2)有為的措施:

分析漢武帝從“無為”向“有為”轉變的原因,并舉例說明漢武帝是怎樣實行“有為而治”的。2、漢武帝的“有為而治”回顧必修一、必修二歸納漢武帝“有為”的表現政治:必修①:P12、P14(1)加強中央集權:頒布推恩令,使王國越分越小;(2)加強皇權:用身邊做侍從、秘書工作的人任尚書令、侍中,參與軍國大事,以削弱相權;經濟:必修②:P17抑制富商大賈的勢力,穩(wěn)定物價。實行貨幣官鑄、鹽鐵專賣、物價管理、向工商業(yè)者加征重稅等軍事:課外補充:成功反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文化:獨尊儒術董仲舒(前179-前104)廣川人,西漢思想家,政治家,著名今文經學大師。漢武帝即位后,詔令各地方長官推舉“賢良方正”的學者到長安獻計獻策。董仲舒連上三篇奏章,稱“天人三策”,此后受到重用。晚年辭職回家,修學著書,著有《春秋繁露》。“策”是一個長沙方言詞,但在古代它也是一種重要的文體,如有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賈誼的《治安策》、蘇軾的《教戰(zhàn)守策》等。在此對“策”的正確解釋是

A.古代回答命題者問題的一種文體

B.陳述某種意見和事情的一種文體

C.是臣下向皇帝分條陳述意見的一種文體

D.用委婉方式規(guī)勸上級的一種文體

【解析】答案A。B、C、D項對應的分別是“表”、“疏”和“諫”三種文體。隨堂演練面臨問題解決之道新儒學階級矛盾土地兼并諸侯割據邊境不寧緩和矛盾制定規(guī)范限制兼并君主專制中央集權三綱五常限田、減輕賦稅、徭役春秋大一統(tǒng)、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

董仲舒的策應該加上哪些內容才能吸引漢武帝?2、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1)“春秋大一統(tǒng)”“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2)“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

——加強君權的需要(3)“三綱五?!眰惱淼赖?/p>

——穩(wěn)定統(tǒng)治秩序的需要(4)仁政思想:限田、薄斂、省役董仲舒的新儒學新在何處?A.內容:繼承儒家民本、仁政基礎上,融合了其他思想,增加了……的思想。B.特點:儒學被神化。C.功能:從批判時政轉為維護現實統(tǒng)治。漢代儒學與先秦儒學的區(qū)別項目先秦儒學董仲舒儒學主題功能內容地位討論現實問題討論神學問題是對“真理”的追求為現實政治服務包含民本思想,具有古典人文主義色彩外儒內法,兼采各家思想只是諸子百家之一官方化,是封建正統(tǒng)思想1.積極:(1)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大一統(tǒng),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2)對以儒學為主流的傳統(tǒng)文化起了積極作用。(3)發(fā)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2.消極:(1)唯心主義的成分應批判。(2)扼殺不同流派的思想專制作風不可取。(3)帶有神學迷信色彩。(4)宣揚綱常倫理是為了維護封建專制和等級制度。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中,哪些是積極可取的?哪些是今天應當摒棄的?3、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的特點

(1)既宣揚“君權神授”,又繼承和發(fā)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2)外儒內法,兼采各家思想,某種程度上增強了它的生命力。(3)宣揚“天人感應”,為儒學披上神學外衣。(4)新儒學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神化專制王權皇權,因此受到統(tǒng)治階級的重視,成為正統(tǒng)思想。4、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的實質適應了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實質上是思想文化專制。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僻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漢書·董仲舒?zhèn)鳌酚绊懀孩儆欣诩訌娭醒爰瘷啵龠M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②扼殺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學術發(fā)展。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號為“天子”者,宜視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號》

天子受命于天,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雖謂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春秋繁露·順命》影響:①有利于加強君權②唯心主義成分多,神學迷信色彩濃厚儒家學派認為社會是由五種倫常關系組成的: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董仲舒從中選出君臣、父子、夫婦三項,稱為“三綱”。三綱是社會倫理道德的規(guī)范。五常是指仁、義、禮、智、信五項品德標準,是人們?yōu)槿颂幨赖钠返乱?guī)范。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與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醯乐V,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義》夫仁誼(義)禮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五者修飭,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靈,德施于外方,延及群生也。

——《漢書·董仲舒?zhèn)鳌酚绊懀孩儆欣谏鐣赖陆ㄔO和社會穩(wěn)定。②為了維護封建專制和等級制度,具有局限性。5、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的影響(1)新儒學為封建統(tǒng)治提供了理論依據。對于扭轉內外松弛的局勢十分有利,深受漢武帝的賞識,并付諸實行。(2)教育為儒家所壟斷,儒學地位大大提高。(3)為儒學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主流思想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積極消極1、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促進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2、有利于以儒學為主流的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3、有利于社會道德建設和社會穩(wěn)定3、唯心主義成分多、神學迷信色彩濃1、扼殺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學術發(fā)展2、宣揚的綱常倫理是為了維護封建專制和等級制度,帶有明顯的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評價漢代新儒學(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在春秋戰(zhàn)國、秦朝和西漢時期有何不同遭遇?

導致這些不同遭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適應時代需要春秋,“百家爭鳴”,應運而生戰(zhàn)國,蔚然大宗秦,焚書坑儒,遭到打擊漢初,逐漸復蘇漢武帝時期,成為正統(tǒng)中國的思想學術在不斷的相互滲透、改造,以適應社會經濟政治發(fā)展的需要,同時又將反作用于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發(fā)展。想一想,漢武帝既然“獨尊儒術”,為什么在他統(tǒng)治思想中又雜糅了一些其他學派的思想?學思之窗漢武帝獨尊儒術的目的不單純是為尊儒,其真正目的是要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tǒng)治,于是所有其他有助于實現這個目的的思想他也都會吸取。1、漢武帝的尊儒措施:(1)思想上: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2)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