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揭陽市2018屆高中畢業(yè)班高考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揭陽市2018屆高中畢業(yè)班高考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2018年5月5日本試卷分第卷〔閱讀題和第卷〔表達題兩部分。共10頁,滿分為150分??荚嚂r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本次考試用答題卷作答。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卷上,用2B型鉛筆把答題卷上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對應的信息點涂黑。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型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的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卷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題和答題卷一并交回。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茶之于中國,就如同紅酒之于法國,啤酒之于德國,茶是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寶,也是中國的一張文化名片。茶伴隨中國的歷史篇章緩緩展開,中國茶史可上溯至傳說中的神農嘗百草,當時茶被作為一味藥,治療各種疑難雜癥。到西漢時,茶已是宮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種高雅消遣。茶興于唐,盛于宋,唐代飲茶蔚然成風,貢茶的出現(xiàn)加速了茶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全國范圍內茶鋪、茶館鱗次櫛比,茶產(chǎn)業(yè)和茶文化空前發(fā)達。陸羽撰《茶經(jīng)》三卷,闡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等林林總總,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著作。到了宋代,宮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為雅,進一步推動了飲茶之風的蔓延。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無茶。"茶之為用,等于米鹽,不可一日無。"這是宋代王安石對茶的贊美。明清時期茶葉制作技術進一步發(fā)展,"作罷龍鳳團"使散茶的生產(chǎn)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為炒青,同時也推動了其他茶類的發(fā)展。茶隨著歷朝歷代的興盛而興盛,繁榮而繁榮。茶與宗教的關系歷來也相當密切,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名優(yōu)茶都與宗教有一段淵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種植打理。道教最早將茶作為得道成仙的重要輔助手段,視茶為長生不老的靈丹仙草。佛家也偏愛茶,認為飲茶能"破睡",幫助坐禪修行,還能清心寡欲、養(yǎng)氣頤神。故歷古有"茶中有禪、茶禪一味"之說。XX龍井寺產(chǎn)龍井茶,余杭徑山寺產(chǎn)徑山茶,廬山招賢寺產(chǎn)廬山云霧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點都不為過。茶也影響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國的文化及傳統(tǒng)。從XX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國的英式下午茶。千年來,茶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國,與各地文化相融合,開枝散葉,浸潤到生活的點點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國特色、形式豐富的全球茶文化。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經(jīng)歷了歷朝歷代的更迭。與其同壽的茶,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記錄著中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葉嘉木承載著五千年的歲月,蘊藏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茶,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文化名片。"和敬清寂"是日本對唐宋時期習得的中國茶道的提煉和升華,但其中的精神已很難在中國茶人中尋得芳跡;中國千余種茶的品種、傳統(tǒng)制茶工藝也有一大部分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殆盡。此時,急需國民更多關注茶學,研習茶文化,增進傳播及教育,以保留、保護、復興先人給予的茶文化瑰寶。永恒都是經(jīng)典的,而要做到經(jīng)典必先在當下時代成為風尚與流行。讓茶在時下成為一種流行、不被淘汰,這是生存與傳承的根本。如何把茶做得時尚,讓更多年輕人喜愛和接受,是今日茶葉傳承之路上需要面對的最棘手的問題。今天的90后、00后們將是未來二三十年茶學傳播的主力軍,要讓他們接受茶,就一定要摘掉茶古板的帽子,給茶換上新潮的衣裝。其實,中國茶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變。唐代茶就流行煮著喝,宋代流行點茶法,明清流行沖泡飲用?!策x自戎新宇《茶,一張中國文化的名片》1.下列關于茶的發(fā)展歷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茶的歷史悠久,神農時代茶只是作為草藥,用來治療各種疑難雜癥;西漢時期,茶已發(fā)展成宮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種高雅消遣。B.唐朝飲茶蔚然成風,茶已開始成為貢品,全國茶鋪、茶館林立,陸羽所撰的《茶經(jīng)》更是推動了茶產(chǎn)業(yè)和茶文化空前發(fā)達。C.茶盛于宋朝,上至宮廷、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均以品茗飲茶為時尚,甚至發(fā)展到"等于米鹽,不可一日無"的地步。D.明清時期,制茶技術進一步發(fā)展,茶葉的生產(chǎn)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某一種茶葉的制作技術的提高,又往往推動其他茶類的發(fā)展。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茶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披上了宗教的色彩。比如道家認為茶能延年益壽,佛家則認為"茶中有禪、茶禪一味"。B.茶充當了民族間文化交流的使者,千百年來,中國茶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國,并在他鄉(xiāng)生根發(fā)芽,自成一體。C.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記錄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興衰更迭,蘊含了五千年的文明史。D.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習性,不少地方飲茶已成習慣,如XX人的早茶、北方人的大碗茶、英國的英式下午茶。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茶對于中國而言意義重大,就如紅酒之于法國,啤酒之于德國,茶因其蘊含的文化基因,可以說是中國的一張文化名片。B.中國茶文化歷經(jīng)千年,但其"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在中國已日益淪落,已難尋蹤影,這說明茶道文化也需要與時俱進。C.隨著時間的遷移,中國茶的不少品種以及部分傳統(tǒng)制茶工藝消失殆盡,如何傳承先人給予的茶道文化已擺在眼前。D.如今的中國茶已面臨著生存困境,要讓中國茶傳承得更遠,就要改變茶一成不變的古板樣式,給茶換上新潮衣裝?!捕膶W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清明追思吳國榮千百年來,清明節(jié)從哀思的敘發(fā),到形態(tài)的形成,又幻化成民族精神價值。在黃河流域,在長江兩岸,不斷地匡正,不斷地豐富,不斷地弘揚。她是一幅熱烈的世俗畫,像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熙熙攘攘、你來我往,表現(xiàn)著春的張力,尋找著生的希望。她是一首悠長的抒情詩,像徐志摩的《雨巷》,撐著油紙傘,神情恬然,心花綻放,仰慕著久遠,追尋著緬想。她是一曲奔放的通俗歌,像無名氏的《黃土高坡》,氣象生動、神情豪邁,思戀著遠古,憧憬著未來。在兒時的記憶里,清明不僅是"路上行人欲斷魂",更多的是生機勃勃、情趣盎然。那時,草木吐綠,山花爛漫,菜花引蝶,桃花泛紅,杏花斗艷,柳葉戲風,炊煙裊裊。小孩們戲耍著跟著族人,年輕的抬著祭品,大人們扛著鐵锨,先祭已經(jīng)弄不清多少輩份的祖墳,再祭曾祖、祖父母的墳。祭祀完畢,已經(jīng)是大半上午,吃祭品是早已垂涎的事了。你爭我搶,歡愉喜樂彌漫著整個全過程,珍藏為美好的記憶。人生如白駒過隙。長大后離開家鄉(xiāng),每當清明臨近的時候,總有一縷濃濃的渴望夾雜著一絲淡淡的鄉(xiāng)愁慢慢襲上心頭,耳畔又仿佛有一種熟悉的鄉(xiāng)音在遠方輕輕地呼喚,讓人無法拒絕而又欲罷不能。兒時的記憶不是越來越模糊,反而越來越清晰了。并漸漸地使我有所頓悟,曾子所謂"慎終追遠",本意是要后人謹慎地為先人送終,并且長遠地追思先人的恩德。魯迅把自己的舊文匯編成冊,命名為《墳》,并曾說過,他"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墳",一方面是為了埋葬,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留戀。埋葬的是過去,留戀的是過去,但它們都屬于生者的情感范疇。在我的感覺里,清明既是對祖先的一種祭奠,也是對生者的一種慰藉;既是對兒時的鄉(xiāng)情的一種重復,也是對生命或文化的一種傳遞。因此,無論在哪里,清明時節(jié),我總是要在心里進行默默的遙祭?,F(xiàn)在,幾十年工作的熏陶,使我在"知天命"之年,總愿對一些事情做文化的思考。毋須置疑,清明節(jié)當是我們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驛站之一,它蘊含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內涵和魅力,并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基因,也是召喚云游在外的人們歸鄉(xiāng)的情感源頭和動力。在華夏民族祖先崇拜的原始教義的基礎上,儒家學派以"孝"為核心的家族倫理學,已深深地融入我們的民族性格之中。中國人所期望延續(xù)的生命,不僅僅是生物性的生命,而且還是包括了社會性、文化性及道義性的生命。子孫在紀念先祖時,不僅是要追思其生物性的音容笑貌,還要緬懷其慈愛之心、善良之行和功德美名。并試圖能實現(xiàn)父母或祖先在一生中不能實現(xiàn)的某些特殊愿望,或彌補他們某些重大而特殊的人生遺憾。清明節(jié)為傳統(tǒng)社會中各階層人士搭建了共同的倫理情感的訴求平臺,不論是遠在他鄉(xiāng),還是奔忙田間;不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住曲陋小巷。于是,成就了我們這樣一個泱泱大國、禮儀之邦的人文情懷、社會和諧、敦親睦族及敬老行孝的品德風范。每逢清明之際,總有一些不朽的名字會在我們心頭縈繞。我常常思考,一個人生命的價值究竟應該怎樣來衡量?人生旅途無論多么遙遠,每個人遲早總有一天會走到生命的盡頭。然而,面對生命的終結,其實是不必憂慮的,因為"死亡是最偉大的平等",正是在生存中才有了人生那偉大與平庸、崇高與卑微、英名永存與默默無聞的分野,進而才有了上善與否的區(qū)別。正是清明節(jié)彌合了這種分野,縮小了這種區(qū)別。因為祭奠本身就是追尋和繼承逝者優(yōu)秀的東西。我看過好多的碑文,沒有一個是否定祖先價值的,反而滿篇都是歌功頌德,以及我們自己的遺憾。4.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頭,作者用三個比喻句,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清明的精神價值。B.本文綜合運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夾敘夾議是本文突出的表現(xiàn)手法之一,通過敘述真切地表現(xiàn)了作者對清明的感受,討論了清明的精神內涵,表達了自己的深刻見解。C.作者認為清明是祭奠祖先,追憶先人功過得失的重要節(jié)日,它能彌合人生那偉大與平庸、崇高與卑微、英名永存與默默無聞的分野,縮小上善與否的區(qū)別。D.作者文章對清明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深刻揭示了清明在中華民族中的重要意義,富于思想性、啟發(fā)性和現(xiàn)實意義。5.作者不同人生階段,對清明的態(tài)度和感受怎樣?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分6."節(jié)日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文本分析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意義?〔6分〔三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饒宗頤傳:香江鴻儒嚴海建對于饒宗頤這個名字,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特別是在那些炫目的頭銜之下,似乎有種盡人皆知的意味,而盛名之下,饒宗頤對于中國文化究竟意味著什么,卻又總是語焉不詳。個中緣由,可能在于饒宗頤的不可復制性。我們很難將他歸類,很難用簡短的一段話來概括他的志業(yè)與成就。鑒于上述原因,我們可以不看這個已經(jīng)被定性的符號化的饒宗頤,而是追根溯源,勾畫出一代鴻儒饒宗頤是如何煉成的,從中或可體認到饒宗頤不可復制性的淵源,而正是這種不可復制的奇絕造就了饒宗頤的成就,其對于中國文化的意義也由此得來。饒宗頤常常用因緣來解釋自己的成就。他說,他今天成為一個學人,這是有因緣的。因緣很重要,就是條件好,應該有的條件都成熟了。有些人大半輩子的經(jīng)歷都花費在創(chuàng)造條件上了,很可惜,很浪費光陰。而他沒有這些曲折,似乎是生下來就機緣已熟,于是命定要做學問。當然因緣并不是無來由的,正如我們熟知的那句話: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頭腦。饒宗頤曾說:"很多的因緣圍繞著我,我確實比較幸運,但也說明我有做這些事情的條件,不是任何人都有這個因緣的。"學人成功,當然以內緣因素為首要,不過也多有外緣背景。饒宗頤一生,頗得天時地利人和,內緣與外緣相得益彰。饒宗頤幼時的家學淵源即為一般人所不及,其自小就養(yǎng)成好學多思,耽于想象的習慣,且讀書全憑興趣,這是不可多得的基礎。當一般兒童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始終處于知識的接受者的時候,饒宗頤卻異常的早熟,學習全是就性之所近,很早就開始有強烈的問題意識,這是其后來走上治學道路的重要基礎。從其后來的治學風格中均可見早年學習經(jīng)歷的影響,即始終以學術為本位,視之若安生立命之所在,所作研究全是為己之學,而不是出于功利性的外在目的,且總是能居于主體地位,不迷信權威,具有懷疑精神,見常人所未見。而饒宗頤治學風格之養(yǎng)成多得益于其優(yōu)越的外在環(huán)境,早年家境殷實,詩禮傳家,讀書完全自由,且完全沒有功利化色彩,這樣的讀書環(huán)境自非常人可及。而其后來學術上成就的取得也有賴于商幫的支持以及寓港不歸的學術際遇。1949年,饒宗頤為《XX志》編輯事宜赴港,咨詢資助人之一的潮商方繼仁,由于方氏的資助,饒宗頤得以寓港不歸,遂決定了此后大半生的學術際遇。當大陸政治運動屢起,批判斗爭不斷時,而饒宗頤得享"偷來的時間",是為天時。而香港的開放也使饒宗頤能夠與歐美漢學界互通聲氣,促進其學術研究,是為地利。饒宗頤早年從學得父輩師友提攜甚多,到港后治敦煌學,方繼仁斥巨資為其購入英藏敦煌文獻縮微膠卷,為當時日本之外亞洲僅有的一套,此后饒宗頤刊布圖籍,展覽書畫,開研討會,建紀念館,亦多承潮商財力的支持,此則為人和。饒宗頤的成就得益于外在的因緣,且此種因緣是多重的,是來自各方面的。饒宗頤的學問領域之寬廣,學術視野之開闊,所見史料之廣博可以說罕有人能比肩,而這些都是得益于其外在因緣的多重性。但饒宗頤的難能可貴之處在于其在此多重外在因緣的影響下不失本我。饒宗頤一生所遇的名師益友不可勝數(shù),其均能以自己既有的學問基礎,有所因應,取他人所長,所以饒宗頤的學問都不是照著做的,而是接著做的,正如有學者評價的那樣,饒氏治學,"幾乎沒有一個時代是‘交白卷’的"。當然,除學問以外,饒宗頤在藝術上所達到的境界也是罕見的。饒宗頤集學問與藝術于一身,所以他的生命是充滿自信的,是圓融的,是和諧的。在現(xiàn)代中國,一般知識人若是能做到學問上有為,往往因功利心過甚,而失之無趣,饒宗頤做到學問上的有為和生活上的有趣二者兼得,其實這正是儒者所追求的內在圓融。饒宗頤的學問、藝術與文化人格是特殊的因緣所造就的學術文化現(xiàn)象。追尋這些因緣之由來及其作用,將對于未來的中國文化具有重要啟示意義。〔內容有增刪7.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饒宗頤對于中國文化的意義,人們總是語焉不詳,個中原因可能在于其不可復制性。B.幼年時期養(yǎng)成的習慣,為饒宗頤后來走上治學道路,形成風格奠定了重要的基礎。C.饒宗頤受潮商方繼仁資助甚多,方氏曾斥巨資為其購入僅有的一套重要文獻——英藏敦煌文獻縮微膠卷。D.饒宗頤遇到了眾多名師益友,又能以自己的既有學問為基礎,博采眾長,在多個領域著述頗豐。8.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兩項是〔5分A.饒宗頤學問領域寬廣,學術視野開闊,所見史料廣博,很少有人企及,主要得益其內在的和外在的"因緣"。B.饒宗頤家學淵源深厚,自小好學多思,耽于想象,讀書目的性強,從而打下了重要的基礎。C.追根溯源去探尋饒宗頤身上的各種因緣之由來及其作用,對于未來中國的文化具有重要啟示意義。D.饒宗頤生命充滿自信,圓融和諧,所以他既能夠學問成就卓著,而且藝術上也能達到很高的境界。E.本文結構嚴謹,著重敘述了一代國學大師饒宗頤取得成就的種種"因緣"及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9.饒宗頤常常用因緣來解釋自己的成就,饒先生取得巨大成就的因緣有哪些方面?從中受到什么啟發(fā)?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黃廉,字夷仲,洪州分寧人。第進士,歷州縣。熙寧初,或薦之王安石。安石與之言,問免役事,廉據(jù)舊法以對,甚悉。安石曰:"是必能辦新法。"白神宗,召訪時務,對曰:"陛下意在便民,法非不良也,而吏非其人。朝廷立法之意則一,而四方推奉,紛然不同,所以法行而民病,陛下不盡察也。河朔被水,XX、齊、晉旱,淮、浙飛蝗,江南疫癘,陛下不盡知也。"帝即命廉體量振濟東道,除司農丞。還報合旨,擢利州路轉運判官,復丞司農。為監(jiān)察御史里行,論俞充結王中正致宰屬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蓋無類顧駕御之何如耳對曰雖然臣慮漸不可長也。河決曹村。受詔安撫京東,發(fā)廩振饑,遠不能至者,分遣吏移給,擇高地作舍以居民,流民過所毋征算,轉行者賦糧,質私牛而與之錢,養(yǎng)男女棄于道者,丁壯則役其力,凡所活二十五萬。相州獄起,鄧溫伯、上官均論其冤,得譴去,詔廉詰之,竟不能正。未幾獄成,始悔之。加集質校理,提點河東刑獄。遼人求代北地,廉言:"分水畫境,失中國險固,啟豺狼心。"其后契丹果包取兩不耕地,下臨雁門,父老以為恨。王中正發(fā)西兵,用一而調二,轉運使又附益之,廉曰:"民朘剝至骨,斟酌不乏興,足矣!忍自竭根本邪?"即奏云:"師必無功,盍有以善其后?"既,大軍潰歸,中正嫁罪于轉餉。廉詣上黨對理,坐貶秩。元祐元年,召為戶部郎中。明年,進為左司郎中,遷起居郎、集賢殿修撰、樞密都承旨。上官均論其往附蔡確為獄,改XX都轉運使。拜給事中,卒,年五十九?!补?jié)選自《宋史·黃廉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論俞充結王中正致宰屬/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蓋無類/顧駕御之何如耳/對曰/雖然臣慮/漸不可長也/B.論俞充結王中正致宰屬/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蓋無類/顧駕御之何如耳/對曰/雖然/臣慮漸不可長也/C.論俞充結王中正致宰屬/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蓋無類顧/駕御之何如耳/對曰/雖然臣慮/漸不可長也/D.論俞充結王中正致宰屬/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蓋無類顧/駕御之何如耳/對曰/雖然/臣慮漸不可長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熙寧,同"神宗"一樣同是年號,是中國歷代帝王用以紀年的名號,往往也是時運變化的標志。B.里行,官名。唐代開始設置,宋沿襲。有監(jiān)察御史里行、殿中里行等,皆非正官,也不規(guī)定員額。C.中國,是指中原河洛地區(qū)〔河,黃河;洛,洛水、XX。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區(qū)別其他四方而稱為中國。D.郎中,就是分掌各司事務,其職位僅次于尚書、侍郎、丞相的高級官員。其職責原為護衛(wèi)、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黃廉為人正直,敢于直言進諫。他被王安石問及免役的事,用舊法對答。并上報神宗說新法不是不好,只是地方推行走樣,讓百姓深受其害。B.黃廉恪盡職守,為官堅持原則。他擔任監(jiān)察御史里行時,評論王中正任職的事,皇帝沒有聽取他的意見,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C.黃廉辦事靈活,生性寬厚仁慈。他在黃河曹村決口受災后,打開糧倉賑濟災民,并能根據(jù)災民具體情況靈活應對,使大量災民存活下來。D.黃廉認識精辟,理案效果欠佳。他對遼國人要求得到代北地區(qū)分析到位,因沒能糾正相州的冤案,加之王中正將失敗的罪名轉嫁他而獲罪貶官。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0分〔1朝廷立法之意則一,而四方推奉,紛然不同,所以法行而民病,陛下不盡察也?!?分〔2質私牛而與之錢,養(yǎng)男女棄于道者,丁壯則役其力,凡所活二十五萬?!?分〔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送李錄事兄歸襄鄧劉長卿十年多難與君同,幾處移家逐轉蓬。白首相逢征戰(zhàn)后,青春已過亂離中。行人杳杳看西月,歸馬蕭蕭向北風。漢水楚云千萬里,天涯此別恨無窮。14.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首聯(lián)第一句敘述了十年間自己的境遇與朋友李錄事相同,均是人生艱難,從面將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傷感。B.首聯(lián)第二句中,詩人借景抒情,用遇風飛轉的蓬草形象寫出自己飄泊無定的生活,隱含著羈旅中飄泊不定的苦味。C.頸聯(lián)中"歸馬"點明朋友歸襄鄧之事,"杳杳""蕭蕭"兩個疊音詞音的和諧,有音樂美,渲染了歡快的氣氛。D.尾聯(lián)寫兩人分別后相距千萬里,所以離別的時候有無盡的傷感,照應了題中的"送",惜別之意盡顯。E.本詩是送別詩,題目點出了主要事件,語句平易曉暢,但情感真切自然,讀后讓人有種惆悵的心緒。15.詩的頷聯(lián)語言淺近但情感深沉,請結合全詩分析?!?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5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分〔1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通過對稀疏白發(fā)的描寫,表現(xiàn)出詩人傷時、憂國、念家的愁思之深?!?荀子《勸學》中以車馬為喻,來說明君子資質與一般人沒有差別,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新聞發(fā)布會上,他講話僅用了八分鐘,簡潔明了。新聞性、針對性強,沒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話套話。在辦公樓施工現(xiàn)場,滿眼望去,到處是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施工方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保證順利完工,工人們兩班輪換,不停施工。WiFi發(fā)射器的輻射極小,且隨距離不斷減弱,一米外的輻射值就已微不足道。不過,還是建議將發(fā)射囂放置在離床頭1米范圍之外,不用時盡量關閉電源。本屆展銷會邀請到了XX、XX、上海等地知名企業(yè),湖筆、宜筆、徽墨、宜紙、歙硯等文房四寶濟濟一堂。影片《湄公河行動》取材于當時驚天動地的"10·5湄公河跨國大案",故事環(huán)環(huán)相扣、扣人心弦。其中,一場警察扮成商人與毒梟之間過招的戲碼看得人驚心動魄。近代以來,中國經(jīng)歷了長達百余年的國破山河碎、同胞遭躁躪的悲慘歷史,所有中華兒女對此刻骨銘心。A.B.C.D.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A.經(jīng)過了長時間激烈對壘之后,美國大選在當?shù)貢r間11月8日決出最終結果,被精英圍攻的特朗普終于打敗希拉里,入主白宮。B.《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要求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和特色化發(fā)展,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以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fā)展。C.隨著國人消費觀念的轉變和旅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近年來旅游部門將開發(fā)新的旅游景點,推出新的旅游項目.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市場需要。D.這本書精心選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圖片與版式設計有機結合,為讀者營造了一個極具文化魅力的立體閱讀空間。19.下面是現(xiàn)代小詩《筍》的詩句,順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恰?分春天里想來打聽悄悄地花開的消息拱出大地樹綠的秘密A.B.C.D.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寧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分人長大了,為什么童年時期的記憶會慢慢記不起來了?科學家近日解釋稱,人在出生后,腦部記憶區(qū)域的細胞增長速度極快,令原有細胞連接中斷,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員在測試中刺激成年老鼠記憶細胞增生,發(fā)現(xiàn)它們變得較健忘;而無法增生記憶細胞的小狗,__________________。兒童細胞連接不穩(wěn)定,僅能記憶數(shù)周或數(shù)月的時間。相反__________________,其記憶能夠被很好地儲存。21.下面是一封推薦信,其中有幾處語言表達不得體,請找出來并加以修改?!?分推薦信××大學招生辦:茲有我校高三〔一班陽光同學,擬參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試。該生學習成績顯著,綜合素質優(yōu)良。一直榮任我校晨曦文學社社長,熱愛文學,愛好寫作,曾在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并有多篇大作發(fā)表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上。希望該生能得到你校文學院的垂愛。特此推薦。××中學2018年3月19日四、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0分松竹梅,荷花菊花曇花,都是大自然中的常見植物。它們或因某種氣節(jié),或因某種品質,或因某種價值而令人們贊不絕口。請從中選擇兩三種植物來談談你對植物文化底蘊的認識。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聯(lián)系;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得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揭陽市2018屆高中畢業(yè)班高考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參考答案2018年5月5日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每題3分,共9分1.B〔解析:陸羽撰寫的《茶經(jīng)》,其中的闡述只能是茶產(chǎn)業(yè)和茶文化空前發(fā)達的佐證。2.C〔解析:茶具有五千年的歷史,記錄了中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但這不等于記錄了五千年的興衰更迭,曲解文意。3.D〔解析:文章最后一段說:"讓茶在時下成為一種流行、不被淘汰,這是生存與傳承的根本",沒有說中國茶面臨困境;中國茶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變,改變茶的外觀不是中國茶傳承的決定性因素?!捕膶W類文本閱讀〔14分4.C〔解析:"因為祭奠本身就是追尋和繼承逝者優(yōu)秀的東西。我看過好多的碑文,沒有一個是否定祖先價值的,反而滿篇都是歌功頌德,可見沒有過。"5.答:文章作者寫了自己三個不同的人生階段:兒時、長大后離家時,知天命之年〔2分,不同的態(tài)度和感受:兒時的歡愉喜樂、美好,長大離家后濃濃的渴望和淡淡的鄉(xiāng)愁,知天命之年的深刻思考?!?分6.答:清明節(jié)經(jīng)過不斷變化,幻化成中華民族精神價值,是人們祭奠逝者、慰藉生者、維系強烈家國情懷的重要節(jié)日,讓人們更好追尋和繼承逝者優(yōu)秀的東西,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驛站之一?!?分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了解民族發(fā)展歷程,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發(fā)揮文化的強大力量具有重要的意義〔3分,言之成理就可給分〔三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7.C〔解析:"方繼仁斥巨資為其購入英藏敦煌文獻縮微膠卷,為當時日本之外亞洲僅有的一套"可見8.A、C〔解析:B"讀書目的性強"不符合原文意思;D顛倒因果關系;E.沒有敘述饒宗頤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無中生有。9.答:饒先生一生取得巨大成就頗得天時地利人和,內緣與外緣相得益彰。〔內緣:自小就養(yǎng)成好學多思,耽于想象的習慣,強烈的問題意識,且讀書全憑興趣,做學問不失本我,全無功利性〔2分。外緣:早年家境殷實,詩禮傳家,讀書完全自由,且完全沒有功利化色彩;有賴于商幫的支持以及寓港不歸的學術際遇〔2分二、古詩文閱讀〔35分〔一19分10.B〔解析:論俞充結王中正致宰屬,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蓋無類,顧駕御之何如耳。"對日:"雖然,臣慮漸不可長也。"11.A〔解析:熙寧是年號,神宗是廟號。12.D〔解析:原因錯誤,沒能糾正相州的冤案沒有貶官;中正嫁罪于轉餉,而未轉嫁給黃廉。13.〔1朝廷立法的本意統(tǒng)一,但是各地推行時各不相同,所以法令實行,卻讓百姓疲憊〔深受其害,陛下無法完全察覺到。〔評分細則:5分。關鍵詞"一""病""察"各1分,句意2分。字詞落實,句子通順,即可。〔2私人抵押的牛要給他們錢,養(yǎng)活那些被拋棄在路上的男女孩子,年輕力壯的災民則以工代賑,共救活25萬災民?!苍u分細則:5分。關鍵詞"質""役""活"各1分,句意2分。字詞落實,句子通順,即可。[參考譯文]黃廉,字夷仲??贾羞M士及第,歷任州縣官職。熙寧初年時,有人將他舉薦給王安石。王安石跟他對話,問及免役法的事情,黃廉根據(jù)舊的法律來回答,答得很詳盡。王安石說:"這個人肯定能辦理新法的事情"于是向神宗皇帝報告,皇帝下詔詢問關于新法的時事要務,黃廉回答說:"陛下的本意是要方便百姓,新法不是不好,只是任用的官吏不得其人。朝廷立法的本意統(tǒng)一,但是各地推行時各不相同,所以法令實行,卻讓百姓疲憊〔深受其害,陛下無法完全察覺到。所以XX地區(qū)發(fā)生水災,XX、XX、XX發(fā)生旱災,而XX、XX發(fā)生蝗災、江南地區(qū)發(fā)生瘟疫,陛下也無法一一知道。"于是皇帝任命黃廉為司農丞,去賑濟濟東道地區(qū)?;貋砗笙蚧实蹐蟾媲闆r,很合皇帝的心意,提拔他為利州路的轉運判官,兼任司農丞。擔任監(jiān)察御史里行時,評論到俞充勾結宦官王中正而擔任宰相的屬員,并且說王中正擔任正使一類的官職權柄太重?;实刍卮鹫f:"人才是不分種類的,就看上位者使用人才的能力如何。"黃廉回答道:"雖然道理如此,臣憂慮的是這樣助長了不好的風氣。"黃河在曹村這個地方?jīng)Q口了,黃廉接受詔命安撫京東地區(qū)的災情,打開糧倉賑濟災民,距離糧倉太遠,無法到來的災民,分別派遣官吏送去。又選擇地勢高亢的地方給災民居住,災民經(jīng)過關卡不征稅,外地轉運商人征收糧食沖抵賦稅,出錢購買耕牛,收養(yǎng)被遺棄在道路上的男女孩子,年輕力壯的災民則以工代賑,如此共有25萬災民存活下來。相州的冤案發(fā)生時,鄧溫伯、上官均都上書陳述冤情,以致因此貶官,皇帝讓黃廉審理這個案件,卻最終沒能糾正這個冤案。沒過多久,案件判決,才開始后悔。后來加官集質校理,并負責提舉檢點河東地區(qū)的司法刑獄。遼國人要求得到雁門關附近的代北地區(qū),黃連說道:"按分水嶺劃分邊界,讓中國失去了險要的地形,反而讓契丹人起了狼子野心。"后來契丹人果然吞并了兩國邊界的緩沖地帶,一直到了雁門關下,地方百姓對此深以為憾。王中正征發(fā)西軍,往往征調兩倍的人數(shù),負責后勤的轉運使又在這個人數(shù)上,征調更多的人,黃廉說道:"對百姓的盤剝也太過分了!難道就不怕傷到自己的根本嗎?"黃廉隨即上奏說:"軍隊一定不會有戰(zhàn)功,怎么用什么方法來妥善處理后事呢?"不久,大軍潰敗回來,王中正將失敗的罪名轉嫁給負責后勤轉運糧餉的人。黃廉被派到上黨負責共同審理此事。最終因此獲罪貶官。元祐元年,將他召回擔任戶部郎中。第二年,又升任尚書省左司郎中,又調任起居郎、集賢殿修撰官、樞密都承旨。上官均評定他過往附會蔡確制造冤獄的罪行,貶官XX都轉運使,并擔任給事中,在任上過世,終年五十九歲?!捕?1分14.B.C〔答對一項給2分,答對兩項給5分〔解析:B項,"借景抒情"理解錯誤。這里應是"比喻"的修辭手法。C項,"音韻和諧,有音樂美,渲染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一建fidic合同樣本
- 保暖套裝采購合同標準文本
- 傭金分紅合同標準文本
- 個人入股醫(yī)院合同標準文本
- 產(chǎn)業(yè)規(guī)劃編制合同樣本
- 事故車購車合同樣本
- 體育單招合同樣本
- 公寓車位出租合同樣本
- epc居間服務合同標準文本
- 2824勞務用工合同標準文本
- 藥學畢業(yè)論文5000字藥學論文的5000字集合16篇
- 小學語文整本閱讀指導課《城南舊事》教學案例
- (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論文)
- GB/T 39802-2021城鎮(zhèn)供熱保溫材料技術條件
- GB/T 2792-2014膠粘帶剝離強度的試驗方法
- GB/T 215-2003煤中各種形態(tài)硫的測定方法
- GB/T 17492-2012工業(yè)用金屬絲編織網(wǎng)技術要求和檢驗
- GB/T 17207-2012電子設備用固定電容器第18-1部分:空白詳細規(guī)范表面安裝固體(MnO2)電解質鋁固定電容器評定水平EZ
- GB/T 16886.7-2001醫(y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第7部分:環(huán)氧乙烷滅菌殘留量
- 國開電大《人員招聘與培訓實務》形考任務4國家開放大學試題答案
- 鐵路職工政治理論應知應會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