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寧省撫順市第七高級中學高二生物上學期摸底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有關生物工程敘述,錯誤的是A.進行胚胎移植時,可選用右圖所示時期的胚胎或卵裂球或桑椹胚
B.高等動物的胚胎發(fā)育是指從受精卵發(fā)育到幼體的過程C.右圖是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囊胚示意圖,其中③為內細胞團細胞,具有發(fā)育全能性D.進行胚胎分割時,應選擇原腸胚期的胚胎進行參考答案:D2.關于人體神經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神經細胞軸突末梢可形成多個突觸小體B.興奮通過神經遞質在突觸處進行雙向傳遞C.神經細胞外Na+內流是產生靜息電位的基礎D.靜息狀態(tài)的神經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xiàn)為內正外負參考答案:A3.把土豆依次放在空氣、氮氣和空氣中各貯藏一周。在實驗室中測定其CO2的釋放量,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土豆的厭氧呼吸不產生CO2
B.在第一周只進行了需氧呼吸C.在第二周暫時沒有呼吸作用
D.第三周的厭氧呼吸先強后弱參考答案:A4.下列過程不會導致生物進化的是()A.在紅眼果蠅的群體中,出現(xiàn)了白眼突變個體B.小麥Aa連續(xù)自交,后代個體中AA所占比例越來越髙C.瀕臨滅絕的江豚,有些個體得不到交配機會使部分基因消失D.某公園不斷有灰喜鵲遷入從而引起喜鵲基因頻率的改變參考答案:B【分析】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驹斀狻吭诩t眼果蠅的群體中,出現(xiàn)了白眼突變個體可能是由于基因突變引起的,則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了改變,導致生物進化了,A正確;小麥Aa連續(xù)自交,后代個體中AA、aa所占比例越來越髙,Aa所占的比例越來越低,但是種群的基因頻率沒有發(fā)生改變,因此不會導致生物進化,B錯誤;瀕臨滅絕的江豚,有些個體得不到交配機會使部分基因消失,改變了種群的基因頻率,導致生物發(fā)生了進化,C正確;森林公園不斷有灰喜鵲遷入從而引起基因頻率的改變,說明生物進化了,D正確。5.人的糖蛋白必須經內質網(wǎng)和高爾基體進一步加工合成,通過轉基因技術,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達的受體細胞是:
A.大腸桿菌 B.酵母菌 C.T4噬菌體 D.農桿菌參考答案:B6.下圖表示某個生物的精細胞,試根據(jù)細胞內基因的類型,判斷其精細胞至少來自幾個精原細胞
A.2個
B.3個
C.4個
D.5個參考答案:C7.一對表現(xiàn)型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白化病及色盲的男孩和一個表型正常的女孩。這女孩基因型為純合體的幾率為A.1/2
B.1/3
C.1/6
D.1/8參考答案:C8.某種植物果實重量由三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其增加效應相同且具有疊加性。已知隱性純合子和顯性純合子果實重量分別為150g和270g;現(xiàn)將三對基因均雜合的植株自交,
F1中重量為210g的果實所占比例為A.8/64
B.14/64
C.20/64
D.24/64參考答案:C9.下列與水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細胞有氧呼吸過程的第三階段,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分解B.人體由于花粉過敏會使毛細血管壁通透性降低,水分大量積累在細胞間隙,導致組織水腫C.蘋果樹不宜在熱帶地區(qū)栽種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D.人體內水分的動態(tài)平衡是靠水分的攝入和排出來實現(xiàn)的,其感受器位于下丘腦參考答案:D10.人長時間運動后,產生口渴感覺的原因是(
)A.血漿CO2濃度升高
B.血漿乳酸濃度升高C.血漿滲透壓升高
D.血糖濃度升高參考答案:C11.正常情況下,以下物質中屬于人體內環(huán)境組成成分的是
①血紅蛋白
②葡萄糖
③水
④神經遞質⑤尿素
⑥氧氣
⑦無機鹽
⑧細胞內液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⑥⑦⑧
C.②③④⑦⑧
D.②③④⑤⑥⑦參考答案:D12.下圖表示細胞膜上乙酰膽堿(一種神經遞質)受體基因的克隆技術操作過程,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獲得該mRNA的最佳材料是受精卵
B.完成過程①②必不可少的酶分別是逆轉錄酶、DNA聚合酶C.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最可能使用的載體是大腸桿菌D.探針篩選的目的是淘汰被感染的細菌,獲得未被感染的細菌參考答案:B13.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組成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凡是細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養(yǎng)型生物都是生產者 ③植物都是生產者④動物都是消費者 ⑤異養(yǎng)型生物都是消費者A.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⑤參考答案:A14.人的性別始于A.形成受精卵時
B.卵細胞形成時
C.精子和卵細胞形成時
D.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參考答案:A15.胰島素和性激素都是生物激素,它們的化學本質分別是
(
)A.蛋白質和脂質
B.脂質和蛋白質 C.蛋白質和固醇
D.磷脂和蛋白質參考答案:A16.生物體內主要的遺傳物質是(
)A.蛋白質 B.RNA C.DNA D.脂肪參考答案:C17.從下列物質的結構層次看,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是
A.脫氧核苷酸→基因→染色體→DNAB.脫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體C.基因→脫氧核苷酸→染色體→DNAD.基因→DNA→脫氧核苷酸→染色體參考答案:B18.細胞內生物膜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了廣闊場所,不同細胞器增大膜面積的方式可能不同。下列有關細胞器增大膜面積方式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葉綠體通過類囊體堆疊來增大膜面積B.內質網(wǎng)通過折疊廣泛分布于細胞質基質C.線粒體通過內膜向內折疊來增大膜面積D.高爾基體通過產生小泡而增大膜面積參考答案:D19.一個男子把X染色體上的某一突變基因傳給他的孫女的概率是:
A.1/2
B.1/4
C.1/8
D.0參考答案:D20.在配制鹵湯時,酒是不可缺少的,對酒量的要求是(
)A.30%
B.20%
C.15%
D.12%參考答案:D21.拜爾(A.Paal)在1914年進行植物生長的實驗研究中,曾在黑暗條件下,將切下的燕麥胚芽鞘頂端移到切口的一側,胚芽鞘會向另一側彎曲生長(如圖).這個實驗主要證實()A.頂端能產生某種“影響物”B.合成“影響物”不需要光C.“影響物”具有促進胚芽鞘生長的效應D.有胚芽鞘一側“影響物”分布多參考答案:D.A、本實驗是置于黑暗條件下進行的,不能說明頂端在光下產生某種“影響物”,A錯誤;B、本實驗沒有設置有光和無光的對照試驗,因此不能得出合成“影響物”是否需要光,B錯誤;C、放置胚芽鞘頂部的一側生長比另一側快,可說明“影響物”具有促進胚芽鞘生長的效能,但本實驗主要證實彎曲生長的本質,C錯誤;D、拜爾把胚芽鞘頂端移到切口一側,使生長素分布不均,胚芽鞘頂端存在的一側生長素多生長快,從而說明有胚芽鞘的一側生長快是由于有胚芽鞘的一側“影響物”分布多.【考點】生長素的產生、分布和運輸情況.【分析】分析題意和題圖可知,將切下的燕麥胚芽鞘頂部移到切口一側,置于黑暗條件下,胚芽鞘會彎向對側生長,說明胚芽鞘彎曲生長,是因為尖端產生的影響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22.如圖甲是一盆栽植物,圖乙表示該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敘述不正確的是()A.若圖甲植物①處的生長素濃度為圖乙中的B,則圖甲植物②處的生長素濃度大于DB.將圖甲中植物置于右側光照射下,③側生長素濃度用圖乙中C表示,則④側生長素濃度小于CC.若將圖甲中植物向左側水平放置,則⑤處的生長素濃度大于⑥處,植物的根向地生長,體現(xiàn)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D.經濃度大于10﹣6mol?L﹣1的生長素溶液處理的某植物器官,因受到抑制而不再生長參考答案:D【考點】生長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兩重性.【分析】據(jù)圖分析,圖甲中,①表示頂芽,②表示側芽,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在側芽部位積累,抑制了側芽是生長,表現(xiàn)出頂端優(yōu)勢;植物水平放置時,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遠地側,而根對生長素最敏感,所以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抑制生長,背地側濃度低促進生長,體現(xiàn)兩重性.【解答】解:A、根據(jù)圖1所示,①表示頂芽,②表示側芽,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在側芽部位積累,若圖甲植物①處的生長素濃度為圖乙中的B,則圖甲植物②處的生長素濃度為抑制作用,故大于D,A正確;B、給予該植物右側光照植物在單側光照射下,引起頂芽產生生長素向背光側橫向運輸,造成向光側濃度低于背光側濃度,所以③側生長素濃度高于④側,促進程度大,③側生長素濃度用圖乙中C表示,則④側生長素濃度小于C,B正確;C、當植物水平放置時,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近地側生長素濃度促進莖生長,抑制根的生長,遠地側生長素濃度促進莖生長,但促進程度小,同時也促進根生長,表現(xiàn)出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C正確;D、經濃度大于10﹣6mol?L﹣1的生長素溶液處理的某植物器官,因受到抑制而生長變慢,D錯誤.故選:D.23.下圖為某反射弧的模式圖。為了驗證某藥物只能阻斷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而不能阻斷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下列實驗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A.不放藥物時,刺激B處,觀察現(xiàn)象B.藥物放在A處,刺激B處,觀察現(xiàn)象C.藥物放在B處,刺激C處,觀察現(xiàn)象D.藥物放在C處,刺激B處,觀察現(xiàn)象參考答案:C24.關于果膠酶的說法正確的是
A.果膠酶可以分解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纖維素
B.果膠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種高分子化合物
C.果膠酶不特指某種酶,而是分解果膠的一類酶的總稱
D.果膠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和RNA參考答案:C25.下列物質中,屬于抗原的是①卡介苗
②破傷風抗毒素
③免疫球蛋白
④艾滋病毒
⑤A凝集原
⑥移植的腎臟
⑦引起過敏的青霉素A.①④⑤⑥⑦
B.②③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⑥參考答案:A26.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時間,用固定數(shù)量的鳥籠捕捉的方法,統(tǒng)計大山雀種群數(shù)量。在連續(xù)10年內得到如圖所示的曲線(λ表示該種群數(shù)量是前一年種群數(shù)量的倍數(shù)),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因為放置鳥籠的位置固定,此種群數(shù)量的調查方法為樣方法B.0~2年內種群的年齡組成為穩(wěn)定型C.種群數(shù)量下降是從第4年后開始D.第4年和第8年種群數(shù)量相等參考答案:C解:A、大山雀運動能力強,生活范圍廣,則調查大山雀種群數(shù)量方法為標記重捕法,故A錯誤;B、0~2年內種群增長率大于1,則年齡組成為增長型,故B錯誤;C、第4年后開始群增長率小于1,種群數(shù)量下降,故C正確;D、第4年和第8年種群增長率相等,但第4年種群數(shù)量多于第8年,故D錯誤.故選:C.27.有關生物技術安全和倫理問題的觀點不合理的是()A.對于轉基因技術,我們應該趨利避害,理性看待B.我國禁止生殖性克隆和治療性克隆C.我國不發(fā)展、不生產、不儲存生物武器、并反對其擴散D.對于基因檢測應該保護個人遺傳信息的隱私權參考答案:B略28.側芽生長素的濃度總是高于頂芽,但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仍大量積存于側芽部位,這是因為生長素運輸?shù)姆绞綄儆?/p>
A.自由擴散
B.極性運輸
C.主動運輸
D.滲透作用參考答案:C29.對右圖所示坐標曲線的描述,正確的是A.若橫坐標代表一天的時間,縱坐標代表密閉溫室中的CO2濃度,則溫室中植物光合作用開始于B點B.若該曲線表示健康成人體內血糖濃度的動態(tài)變化,進食后血糖會從A升到B,此時體內胰島素含量上升C.若該曲線表示健康成年人體內甲狀腺激素濃度的動態(tài)變化,BC段下降是由于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增加D.若該曲線表示紫色洋蔥鱗片葉細胞液泡體積的大小變化,則CD段上升表示該細胞失水能力逐漸增強參考答案:D30.右圖表示真核細胞內合成某種分泌蛋白過程中由DNA到蛋白質的信息流動過程,①②③④表示相關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①過程一定發(fā)生在有絲分裂間期B.催化過程②的酶是解旋酶C.過程③中核糖體在mRNA上的移動方向是a→bD.多肽鏈從核糖體上脫落后便具有生物活性參考答案:C31.關于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發(fā)生非特異性免疫的結構主要是皮膚、黏膜、吞噬細胞等,發(fā)生特異性免疫的結構是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B.非特異性免疫出現(xiàn)快,作用范圍廣;特異性免疫出現(xiàn)慢,作用范圍小,針對性強C.特異性免疫是在非特異性免疫的基礎上形成的D.非特異性免疫是在特異性免疫的基礎上形成的參考答案:D32.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28,現(xiàn)有一蛋白質由兩條肽鏈組成,共有肽鍵98個,則此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A.12800
B.12544
C.11036
D.12288參考答案:C33.下列關于物質跨膜運輸?shù)拿枋?,正確的是
A.相對分子質量小的物質或離子都可以通過自由擴散進入細胞內B.大分子有機物要通過載體蛋白的轉運才能進入細胞內,并且要消耗能量C.協(xié)助擴散和自由擴散都是順濃度梯度進行的,既不需要耗能,也不要載體蛋白D.主動運輸發(fā)生在細胞逆濃度梯度吸收物質時,既要消耗細胞的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載體蛋白參考答案:D34.下列關于興奮傳導的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纖維上已興奮的部位將恢復為靜息狀態(tài)的零電位B.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使突觸后膜產生興奮或抑制
C.突觸小體完成“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D.神經纖維膜內局部電流的流動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反參考答案:B35.金魚軀體的透明程度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完全透明的金魚與不透明的金魚雜交,F(xiàn)1都表現(xiàn)為半透明,讓F1金魚與完全透明的金魚的金魚雜交,后代表現(xiàn)型為A.半透明
B.完全透明和半透明
C.完全透明和不透明
D.完全透明參考答案:B36.下列說法正確的有幾項()①病毒是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中最小單位;②德國的魏爾肖對施萊登和施旺的細胞學說的補充內容是: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③高溫處理后的蛋白質,其肽鍵數(shù)目會減少;④只能自己合成,不能從食物獲取的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酸;⑤葡萄糖從小腸被吸收進入到人的紅細胞要通過4層膜,每次都要消耗能量;⑥氧合血紅蛋白中的氧氣被其他細胞利用要通過6層膜.A.五項 B.四項 C.三項 D.兩項參考答案:D【考點】細胞的發(fā)現(xiàn)、細胞學說的建立、內容和發(fā)展;氨基酸的種類;蛋白質變性的主要因素;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郊捌洚愅痉治觥康聡奈籂栃ぬ岢黾毎ㄟ^分裂產生,是對施萊登和施旺的細胞學說的發(fā)展;必需氨基酸是指在體內不能合成,只能從食物獲取的氨基酸;還原性糖的鑒定試驗中,需要在60℃左右水浴中加熱處理;觀察花生子葉中脂肪顆粒實驗和觀察根尖有絲分裂實驗,都用到酒精,其作用不同,前者是用于洗去浮色,后者是用于解離.【解答】解:①細胞是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中最小單位,①錯誤;②德國的魏爾肖對施萊登和施旺的細胞學說的補充內容是: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②正確;③高溫處理后的蛋白質,破壞了其空間結構,其肽鍵數(shù)目不會減少,③錯誤;④不能自己合成,只能從食物獲取的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酸,④錯誤;⑤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為協(xié)助擴散,不消耗能量,⑤錯誤;⑥氧合血紅蛋白中的氧氣被其他細胞利用要通過1層紅細胞膜,2層毛細血管壁細胞膜,1層組織細胞膜,2層線粒體膜,共6層膜,⑥正確.故正確的說法有②⑥.故選:D.37.下列是對細胞呼吸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同一葉片在不同生長發(fā)育時期,其細胞呼吸速率有差異B.低氧環(huán)境有利于水果保鮮是因為此條件下細胞呼吸分解有機物量少C.糧食種子適宜在零上低溫、低氧和中等濕度的環(huán)境中儲藏D.溫室大棚中,可以通過夜間適當降溫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參考答案:C考點:3O:細胞呼吸的過程和意義;3S:細胞呼吸原理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分析】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1.選用“創(chuàng)可貼”等敷料包扎傷口,既為傷口敷上了藥物,又為傷口創(chuàng)造了疏松透氣的環(huán)境、避免厭氧病原菌的繁殖,從而有利于傷口的痊愈.2.對于板結的土壤及時進行松土透氣,可以使根細胞進行充分的有氧呼吸,從而有利于根系的生長和對無機鹽的吸收.此外,松土透氣還有利于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這能夠促使這些微生物對土壤中有機物的分解,從而有利于植物對無機鹽的吸收.3.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微生物.酵母菌在適宜的通氣、溫度和pH等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在無氧條件下則進行酒精發(fā)酵.醋酸桿菌是一種好氧細菌.在氧氣充足和具有酒精底物的條件下,醋酸桿菌大量繁殖并將酒精氧化分解成醋酸.4.谷氨酸棒狀桿菌是一種厭氧細菌.在無氧條件下,谷氨酸棒狀桿菌能將葡萄糖和含氮物質(如尿素、硫酸銨、氨水)合成為谷氨酸.谷氨酸經過人們的進一步加工,就成為谷氨酸鈉﹣﹣味精.5.水稻的根系適于在水中生長,這是因為水稻的莖和根能夠把從外界吸收來的氧氣通過氣腔運送到根部各細胞,而且與旱生植物相比,水稻的根也比較適應無氧呼吸.但是,水稻根的細胞仍然需要進行有氧呼吸,所以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氣不足,水稻根的細胞就會進行酒精發(fā)酵,時間長了,酒精就會對根細胞產生毒害作用,使根系變黑、腐爛.6.較深的傷口里缺少氧氣,破傷風芽孢桿菌適合在這種環(huán)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所以,傷口較深或被銹釘扎傷后,患者應及時請醫(yī)生處理.7.有氧運動是指人體細胞充分獲得氧的情況下所進行的體育鍛煉.人體細胞通過有氧呼吸可以獲得較多的能量.相反,百米沖刺和馬拉松長跑等無氧運動,是人體細胞在缺氧條件下進行的高速運動.無氧運動中,肌細胞因氧不足,要靠乳酸發(fā)酵來獲取能量.因為乳酸能夠刺激肌細胞周圍的神經末梢,所以人會有肌肉酸脹乏力的感覺.【解答】解:A、同一葉片在不同生長發(fā)育時期,其細胞呼吸速率有差異,A正確;B、低氧會抑制細胞呼吸,減少有機物的消耗,有利于水果保鮮,B正確;C、糧食種子適宜在零上低溫、低氧和干燥的環(huán)境中儲藏,C錯誤;D、溫室大棚中,夜間可以通過適當降溫來減弱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消耗,進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D正確.故選:C.38.如圖所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圖解部分示意圖,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流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能量值,下列各項中不正確的是(
)A.次級消費者的糞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④途徑中
B.從能量關系看②>③+④C.一般情況下,②為①的10%~20%D.生物與生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不可逆轉,所以能量流動具有單向性參考答案:A39.茶農每年秋季修剪茶樹的主要目的是
A
使樹冠擴大,增加下年采摘量
B
減少養(yǎng)料消耗
C
防止病蟲害和凍害
D
除去無采摘價值的枝條,方便采摘參考答案:A40.右圖為人體內兩種重要化合物A與B的化學組成關系,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a的種類約有20種,b的種類有8種B.a的結構通式可表示為C.B中含有核糖D.染色體和染色質是不同物質在同一時期細胞中的兩種形態(tài)。參考答案:B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41.湖泊是調節(jié)江河水量的天然水庫,也是重要的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研究人員在對某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研究后,繪制了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部分生物構成的食物網(wǎng)示意圖(圖1)和碳循環(huán)部分示意圖(圖2),圖2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相關成分。請據(jù)圖回答有關問題:(1)圖1的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_,因為能量流動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有________條食物鏈,銀魚處于第________營養(yǎng)級。(2)圖2中缺少兩個重要過程,請用文字和箭頭的形式補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圖2中甲→乙過程中碳主要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進行傳遞,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碳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進行循環(huán)。(4)該湖泊因大量排入污水,藻類過度繁殖,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隨之大量浮游動物及魚類等死亡,水體發(fā)臭,水生生物的死亡又加重了水體污染,這種調節(jié)方式稱為___________。為保護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多樣性,我國已建立多個自然保護區(qū),這屬于____________保護。參考答案:
(1).黑魚
(2).單向流動
(3).逐級遞減
(4).3
(5).三、四
(6).無機環(huán)境→丁
(7).甲→丙
(8).含碳有機物
(9).CO2
(10).正反饋調節(jié)
(11).就地【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功能及其穩(wěn)定性的有關知識。能量流動的規(guī)律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營養(yǎng)級別越高,能量越少;碳循環(huán)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進行傳遞,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碳主要以CO2的形式進行循環(huán);正常情況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基礎是負反饋調節(jié)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若水體遭遇嚴重污染,水生動物死亡,導致污染更加嚴重,則為正反饋調節(jié);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有就地保護和易地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屬于就地保護。(1)據(jù)圖1所示,黑魚處在最高營養(yǎng)級第五營養(yǎng)級,含能量最少;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有3條食物鏈,銀魚處于第三、四營養(yǎng)級;(2)圖2是碳循環(huán)途徑,甲為初級消費者,乙為次級消費者,丙為分解者,丁為生產者,應該還要補上無機環(huán)境→丁和甲→丙兩個過程;(3)圖2中甲→乙過程中,是通過捕食關系,含碳有機物由甲進入乙,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碳元素是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進行的,主要以CO2形式進行循環(huán);(4)該湖泊因大量排入污水,藻類過度繁殖,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隨之大量浮游動物及魚類等死亡,水體發(fā)臭,水生生物的死亡又加重了水體污染,大量污水入湖的結果是水生動物大量死亡,導致水體污染更加嚴重,故其調節(jié)方式稱為正反饋調節(jié);為保護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多樣性,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屬于就地保護?!军c睛】本題的碳循環(huán)圖,是另一種呈現(xiàn)方式,要能正確分析出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成分依次為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分解者和生產者,才能補全所缺過程。42.1946年,科學家把一個不能合成甲硫氨酸和生物素的大腸桿菌菌株和一個不能合成蘇氨酸和亮氨酸的大腸桿菌菌株,一同培養(yǎng)在缺少上述四種營養(yǎng)物的培養(yǎng)基中。設想,如果這2株細菌相互之間沒有基因交流(有性生殖),它們在這一培養(yǎng)基中應該都不能生活。但實驗結果相反,出現(xiàn)了少量能生長繁殖的大腸桿菌?,F(xiàn)已查明,細菌的基因交流是通過細菌間“接合”而實現(xiàn)的。(1)細菌的生殖方式是
。(2)細菌的接合表現(xiàn)了初步的有性分化。接合雖然沒有繁殖的意義,但由于存在基因從一個細菌到另一個細菌的傳遞,因而有增多變異的作用,而增多變異在_______上有重要意義。(3)大腸桿菌的同化作用類型是_______,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鑒別大腸桿菌的菌落。(4)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盡管無法用肉眼觀察到單個的細菌,但我們往往可以通過肉眼觀察
的形態(tài)特征來鑒定菌種。(5)假定這二種菌株在培養(yǎng)過程中不往外釋放氨基酸,請根據(jù)以上資料完成下列實驗設計:
目的:驗證細菌是否具有有性生殖。ks5u填寫觀察記錄,完成以下部分實驗記錄表培養(yǎng)皿接種細菌實驗現(xiàn)象1A不出現(xiàn)菌落2B出現(xiàn)菌落3乙菌株C材料:甲菌株:不能合成甲硫氨酸和生物素;乙菌株:不能合成蘇氨酸和亮氨酸;培養(yǎng)皿、培養(yǎng)基、各種營養(yǎng)成分、恒溫箱等。
①實驗假設:
。
②實驗步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務合同續(xù)簽協(xié)議書
- 項目代建協(xié)議合同
- 居民采暖供用熱合同
- 委托船舶單項其它工程服務合同
- 設計類合同協(xié)議
- 墻地磚勞務分包合同
- 美容院顧客服務效果免責協(xié)議
- 搬遷協(xié)議搬遷運輸合同
- 供應商協(xié)議書范本
- 水質檢測合同
- 2.1 堅持依憲治國 教案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
- 元宇宙視域下非遺保護與傳播途徑探究
- 【語文試卷+答案】2024-2025學年泉州高二上期末質檢
- 2025代運營合同范本
- 《修繕定額講解》課件
- 家庭燃氣和煤氣防火安全
- 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達標測試卷(含答案)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大學學生宿舍管理員工作培訓
- 初三物理常識試卷單選題100道及答案
- 初中新課標培訓課件
- 辦公用品價格清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