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屆高三生物二輪復習專題突破系列:細胞增殖與受精作用-Word版含解析_第1頁
2014屆高三生物二輪復習專題突破系列:細胞增殖與受精作用-Word版含解析_第2頁
2014屆高三生物二輪復習專題突破系列:細胞增殖與受精作用-Word版含解析_第3頁
2014屆高三生物二輪復習專題突破系列:細胞增殖與受精作用-Word版含解析_第4頁
2014屆高三生物二輪復習專題突破系列:細胞增殖與受精作用-Word版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資源網()與您相伴。歡迎廣大教師踴躍來稿!!。試卷、試題、教案、學案等教學資源均可投稿。2014屆高三生物二輪復習專題突破系列:細胞增殖與受精作用一、選擇題1.對如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因為細胞中有中心體⑨,無細胞壁,所以可以斷定該細胞為動物細胞B.④是一條染色體,包含兩條染色單體①、③,兩條染色單體由一個著絲點②相連C.細胞中有兩對同源染色體,即④和⑦為一對同源染色體,⑤和⑥為另一對同源染色體,8個DNA分子D.在后期時,移向同一極的染色體均為非同源染色體[答案]D[解析]如圖進行的是有絲分裂,細胞中有兩對同源染色體,8個DNA分子,在后期時,移向同一極的染色體既有同源染色體,也有非同源染色體。2.(2013·聊城模擬)右圖為基因型AABb的某動物進行細胞分裂的示意圖。相關判斷錯誤的是()A.此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B.此細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經突變產生C.此細胞可能形成兩種精子或一個卵細胞D.此動物體細胞內最多含有四個染色體組[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動物細胞分裂的過程和特點。分析題圖細胞,無同源染色體,每條染色體由兩條姐妹染色單體組成,此細胞可能是突變后的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也可能是第一極體,A項錯誤。該生物體細胞的有絲分裂后期會含有四個染色體組,D項正確。3.(2012·煙臺模擬)如圖是某個二倍體動物的幾個細胞分裂示意圖(數字代表染色體,字母代表染色體上帶有的基因)。據圖判斷不正確的是()A.該動物的性別是雄性的B.乙細胞形成的子細胞不存在同源染色體C.1與2或1與4的片段交換,前者屬基因重組,后者屬染色體結構變異D.丙細胞一定是次級精母細胞[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中甲、乙、丙是同一個二倍體動物的幾個細胞分裂圖。甲圖中同源染色體正在分開,是減數第一次分裂的特征,由于是均等分裂,甲細胞的名稱是初級精母細胞,該動物是雄性。乙圖中著絲點分裂,而且有同源染色體,是有絲分裂的特征,形成的子細胞具有同源染色體。丙中著絲點分裂,而且沒有同源染色體,是減數第二次分裂的特征,故丙細胞一定是次級精母細胞。4.(2013·煙臺模擬)如圖為細胞周期中部分細胞核的變化示意圖,此過程()A.發(fā)生在細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B.發(fā)生在細胞周期的分裂間期,染色質復制C.發(fā)生在細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漸消失D.發(fā)生在細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體螺旋變粗[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細胞分裂各時期的特點。圖中有部分核膜,說明核膜逐漸消失或逐漸形成,為分裂期的前期或末期。圖中染色體含有染色單體,說明已完成染色體復制,只能為分裂期的前期。5.(2013·江西高三聯(lián)考)HIV(艾滋病病毒)感染T細胞可使參與細胞周期調控的蛋白質CDK1失活,并使cyclinB積聚。CDK1是細胞由DNA復制后進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yclinB的降解則是進入分裂期的必要條件,因而HIV的感染造成T淋巴細胞核DNA處于下圖所示的()A.Ⅰ階段 B.Ⅱ階段C.Ⅲ階段 D.Ⅳ階段[答案]C[解析]HIV使CDK1失活,并使cyclinB積聚,從而使DNA復制后不能進入分裂期,即HIV的感染使T細胞核DNA處于Ⅲ階段。6.如圖是兩種細胞增殖方式的染色體行為示意圖,圖中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甲種方式姐妹染色單體分開,使子細胞都含有P1、P2、M1、M2B.乙種方式P1和M1、P2和M2分離,子細胞具有不同組合的染色體C.利用甲種方式繁殖后代,有利于生物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和物種的進化D.繁殖過程中存在乙種方式,有利于種群適應環(huán)境和進化[答案]C[解析]P1和M1、P2和M2是兩對同源染色體。A項中,圖甲是有絲分裂,子細胞都有P1、P2、M1、M2。B項中,圖乙是減數第一次分裂,由于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子細胞具有不同組合的染色體。C項中,利用甲種方式繁殖后代,缺乏基因重組,有利于生物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但不利于生物的進化。D項中,繁殖過程中存在乙種方式,說明生物進行有性生殖,有利于種群適應環(huán)境和進化。7.有關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板在細胞有絲分裂末期形成B.同源染色體配對通常發(fā)生在分裂前期C.在分裂末期,細胞膜內陷形成兩個子細胞D.在分裂中期,兩個中心粒復制形成兩組中心粒[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這兩種分裂方式的理解。細胞板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出現(xiàn),所以A錯誤;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所以B錯誤;中心粒是在細胞分裂的間期復制的,所以D錯誤。8.甲圖為典型的細胞核及其周圍部分結構示意圖;乙圖為有絲分裂過程中一個細胞核中DNA含量變化曲線,則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假設甲圖代表的細胞處在細胞周期中,則甲圖代表的細胞相當于乙圖的cd段B.在細胞分裂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結構是甲圖中的4、5,其消失時間是乙圖的de段C.在細胞分裂周期中,可重建與消失的結構應為3,其重建時間為0~b或f~h,其余時間消失D.甲圖所示結構不可能代表細菌,但細菌分裂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DNA復制[答案]D[解析]若甲圖代表的細胞處在細胞周期中,則應代表細胞周期的間期,即相當于乙圖中的ab或fg段;在細胞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結構是甲圖中的4、5,其消失時間是乙圖的bc或gh段;由于甲圖具有典型的細胞核,故不可能代表細菌,細菌分裂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DNA復制。9.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與細胞分裂有關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在一個細胞周期中,T和U兩種堿基被大量利用時,細胞一定處于分裂間期B.與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的細胞器有線粒體、核糖體、高爾基體、中心體等C.秋水仙素作用于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前期,能導致子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D.人的肝細胞和蛙的紅細胞分裂方式不同[答案]B[解析]細胞分裂間期進行DNA的復制和蛋白質的合成,T和U兩種堿基被大量利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形成細胞板,進一步形成細胞壁,需要高爾基體參與,高等植物細胞沒有中心體,秋水仙素作用于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前期,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人的肝細胞進行有絲分裂,而蛙的紅細胞進行無絲分裂。10.蠶豆根尖細胞在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培養(yǎng)基中完成一個細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標記的培養(yǎng)基中繼續(xù)分裂至中期,其染色體的放射性標記分布情況是()A.每條染色體的兩條單體都被標記B.每條染色體中都只有一條單體被標記C.只有半數的染色體中一條單體被標記D.每條染色體的兩條單體都不被標記[答案]B[解析]考查點:本題考查了有絲分裂的過程及特點。遺傳物質的復制是半保留復制,蠶豆根尖在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中培養(yǎng)一個周期后,每條染色體都被標記,但標記的只是其中一條鏈,再放在不含放射性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在中期時,一條染色體包含兩條染色單體,一半染色單體被標記(含有標記鏈),一半完全不被標記。11.圖示中的甲、乙、丙表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中的三種數量關系,其中a是染色體,b是染色單體,c是DNA分子,那么數量關系正確的個數有()A.0個 B.1個C.2個 D.3個[答案]C[解析]在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后,每條染色體上包含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包含兩個DNA分子,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DNA分子數之比為1:2:2。染色體復制之前以及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后,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子染色體時,染色體數、DNA分子數之比為1:1,此時不含染色單體。因而圖示中正確的有甲和丙兩個。12.M、m和N、n分別表示某動物的兩對同源染色體,A、a和B、b分別表示等位基因,基因與染色體的位置如圖所示,下面對該動物精巢中部分細胞的分裂情況分析合理的是()A.正常情況下,若某細胞的基因型為AABB,此時該細胞的名稱為初級精母細胞B.正常情況下,若某細胞含有MMmmNNnn這8條染色體,則此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C.在形成次級精母細胞過程中,圖中的染色體發(fā)生復制、聯(lián)會、著絲點分裂等變化D.M和N染色體上的基因可能會發(fā)生交叉互換[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有關知識。該細胞產生的次級精母細胞后期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在有絲分裂后期,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一分為二,染色體數暫時加倍為MMmmNNnn8條染色體;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復制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聯(lián)會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只有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才會發(fā)生交叉互換。二、非選擇題13.如圖表示在人類產生配子時的細胞減數分裂結果,請據圖回答問題。(1)根據圖1寫出細胞減數分裂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試在坐標系中用曲線表示圖1所示精原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內“核DNA數目與染色體數目的比例”的變化情況。(3)有些時候,人類在產生配子時,細胞減數分裂過程會出現(xiàn)不正常的情況。如圖2顯示的是涉及一對同源染色體(常染色體)的不正常分裂情況:①A配子和B配子的不同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異常配子A、B產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③如果A卵子和一個正常精子成功受精并發(fā)育成一個個體,將會得某種遺傳病,請舉一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這種分裂異常也可能發(fā)生在性染色體上,一個B卵子與一個正常精子可形成不同的合子,如下圖所示:如果XO合子可發(fā)育成一個個體,而YO的合子卻不能,根據圖示解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個親代細胞可產生4個子細胞子細胞內染色體數目減半同源染色體分開并分別進入不同的子細胞中(2)如下圖(3)①A配子中含有一對同源染色體,B配子中則不含染色體②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沒有分開,進入同一個細胞中③唐氏綜合征(或21三體綜合征)④X染色體含有個體發(fā)育所必需的基因,而Y染色體上則缺少某些個體發(fā)育所必需的基因[解析](1)減數分裂的實質是同源染色體分開并分別進入不同的子細胞中,每個子細胞內染色體數目減半。(2)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間期DNA分子復制之后一條染色體上含有2個DNA,一直到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著絲點分裂。DNA數目與染色體數目才一一對應。(3)由題圖2可知,同源染色體沒有分離,而是進入同一個細胞中,故有一半的配子不含染色體,21三體綜合征就是由于21號染色體沒有發(fā)生分離,導致配子中多一條21號染色體,最終導致受精卵中多一條21號染色體。④由男性和女性的性染色體組成及題目信息可知X染色體上含有個體發(fā)育所必需的基因,而Y染色體上則缺少某些個體發(fā)育所必需的基因。14.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分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下圖標注了甲動物(體細胞染色體數為12)腸上皮細胞的細胞周期各階段的時長及DNA含量。請回答下列問題。(1)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復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養(yǎng)甲動物腸上皮細胞后,處于S期的細胞都會被標記。洗脫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換用無放射性的新鮮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定期檢測。預計最快約____h后會檢測到被標記的M期細胞。(2)從被標記的M期細胞開始出現(xiàn)到其所占M期細胞總數的比例達到最大值時,所經歷的時間為______期的時間,處于該期的一個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3)若向甲動物腸上皮細胞培養(yǎng)液中加入過量胸苷,處于S期的細胞立刻被抑制,而處于其他時期的細胞不受影響。預計加入過量胸苷約______h后,細胞都將停留在S期。(4)乙動物腸上皮細胞的細胞周期時長為24h,M期時長為1.9h。若要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形態(tài)的變化,選用____(填“甲”或“乙”)動物腸上皮細胞更合適。(5)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同處于分裂末期的動物腸上皮細胞與洋蔥根尖細胞,形態(tài)上最主要的區(qū)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2(2)M12→24→12(3)7.4(4)甲(5)動物腸上皮細胞膜凹陷,細胞縊裂,洋蔥根尖細胞在赤道板位置形成細胞板[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處于S期末的細胞最快要經過G2期所需的時間,即2.2h后能夠進入M期;被標記且剛剛進入M期的細胞歷經M期完成分裂時,所有未被標記的細胞全部退出M期,此時被標記的細胞比例達到最大值;M期包括前、中、后、末四個時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