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和平街一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北京市和平街一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北京市和平街一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北京市和平街一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北京市和平街一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八下物理期末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選題1.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目的是為了增大摩擦的是A.行李箱下面裝有輪子B.在軸承中裝有滾珠C.汽車輪胎上有凸起的條紋D.給自行車加潤滑油2.關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分子間只存在相互作用的吸引力 B.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tǒng)C.電子的發(fā)現(xiàn)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 D.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間有空隙3.如圖,A、B、C三個物體的質量關系是mA>mB>mC,它們在同樣大的力F作用下,并沿力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s,則力F對三個物體所做的功()A.一樣多 B.對A做的功最多 C.對B做的功最多 D.對C做的功最多4.下列關于簡單機械的說法正確的是A.利用斜面運送貨物雖然省力但是費了距離B.使用定滑輪既可以省力還可以改變力的方向C.通過改進可以制造出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杠桿D.適當改變滑輪組的繞法可以達到既省力又省功的目的5.兩個相同的容器中分別盛有不同的液體,并置于水平桌面上,現(xiàn)將相同的小球分別放入容器中,當小球靜止時所處的位置如圖所示,兩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甲、F乙,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F甲=F乙ρ甲>ρ乙 B.F甲=F乙ρ甲<ρ乙C.F甲<F乙ρ甲<ρ乙 D.F甲>F乙ρ甲>ρ乙6.如圖所示,木塊A、B靜止疊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各對力中屬于平衡力的是A.木塊A對木塊B的壓力和木塊A的重力B.木塊A對木塊B的壓力和木塊B對木塊A的支持力C.地面對木塊B的支持力和木塊B的重力D.木塊B對木塊A支持力和木塊A的重力7.如圖是某同學“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下列關于本實驗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甲乙對比說明,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B.乙丙對比說明,重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C.三次實驗通過海綿的凹陷程度反映壓力作用效果的大小D.本實驗探究用到的科學方法是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8.在如圖所示的各種現(xiàn)象中,能夠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的是()A.墨水在熱水和冷水中擴散快慢不同B.鉛板和金板長時間壓緊在一起,鉛和金會互相滲透C.端面磨平的鉛棒壓緊后能夠吊住大鉤碼D.抽去玻璃板后,兩瓶中的氣體逐漸混合二、多選題9.下列事例中,解釋正確的是()A.跳遠運動員助跑起跳是為了增大慣性B.潛水艇在露出水面前,上浮的過程中,浮力大小不變C.刀刃很鋒利,是為了增大壓強D.盤山公路是一種斜面,汽車從山底到山頂需要通過更多的路程,但是可以省力10.2019年4月23日,我國在青島附近??沼蚺e行了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全面展示人民海軍新面貌.建設一支強大海軍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有力保障,潛艇是海軍的戰(zhàn)略重器.如圖所示是我國海軍的潛艇在海水中懸浮、上浮、漂浮的訓練過程示意圖,下列對此潛艇分析正確的是A.懸浮和漂浮時受到的浮力相等B.漂浮時排開的海水的重力最小C.上浮過程中所受浮力逐漸變大D.懸浮時潛艇底部所受海水壓強最大三、填空題11.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兩次拉著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運動,兩次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其對應的測力計示數(shù)分別為F1和F2,功率分別為P1和P2,則F1_______F2,P1_____P2(填“>”“<”“=”).12.小華用180N的水平推力,推著重為800N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20s內勻速直線運動5m,小華做的功是________J,功率是_________W。13.“破鏡不能重圓”是因為將破鏡合起來時,鏡子破裂處的絕大多數(shù)分子間距離___________(選填“較大”或“較小”),所以分子間______(選填“幾乎沒有相互作用力”、“存在較大斥力”或“存在較大引力”).將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壓緊后粘在一起說明分子間有相互作用的______。14.如圖所示是我國引進改造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為6.4×104噸,則滿載時受到的浮力為__N(取g=10N/kg);假如“瓦良格”號航母從海上駛入長江后,受到的浮力_____;停在甲板上的飛機飛離航母時,航母所受浮力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15.如圖1,普通水壺壺嘴的高度不低于壺身的高度,其設計遵循了_____的原理;如圖2,用吸管將杯中的飲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_____的作用.16.小石塊A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穩(wěn)定時讀數(shù)為F1,將小石塊A緩慢浸沒在裝有密度為ρ的液體的圓柱形容器中(A與容器底未接觸),穩(wěn)定時讀數(shù)為F2,則小石塊受到液體的浮力大小為______;若把該小石塊浸沒在裝有水的容器中,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F3小于F2,則水的密度ρ0____ρ(選填“>”、“=”或“<”)。四、作圖、實驗探究題17.如圖甲是同學們常用的燕尾夾,當用力壓住C點時可以打開夾子.打開夾子時,ABC可看作一個杠桿,請在圖乙中找出支點的位置,標出字母“O”,并畫出最小的動力F1.18.如圖所示,重15N的物體A靜止在斜面上,畫出物體A所受重力的示意圖。(______)19.(10分)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調節(jié)杠桿平衡后,在圖甲所示的A位置掛上2個鉤碼,可在B位置掛上____個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取下B位置的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拉杠桿的C點,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彈簧測力計由位置1轉至位置2的過程中,杠桿在水平位置始終保持平衡,如圖乙,則測力計示數(shù)將_______。(3)某同學采用如圖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總是無法得到課本上所給出的平衡條件,原因是_______。五、計算題20.(6分)現(xiàn)有30包大米,總質量為150kg(米袋質量不計),要你盡可能快地把它們搬上10m高處的庫房。若你每次只搬1包,你將要為克服自身重力而消耗大量的能量;若你想一次都搬上去,則可能寸步難行。假設你身體可以提供的用于搬物體的功率與被搬物體質量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計算:(1)全部搬完后,人對30包大米做的功;(2)要盡可能快地把大米搬上庫房,每次應搬幾包大米;(3)完成這一工作,人對大米做功的最短時間。(注:不計搬起大米的時間)21.(6分)如圖所示,質量為2kg的物體A掛在輕質杠桿左端,邊長為0.1m質量為7kg的正方體B掛在杠桿右端,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l1=0.5m,l2=0.2m。求:(1)輕質細繩對B的拉力;(2)B對地面的壓強。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C【解析】

A.行李箱下面裝有輪子,是用滾動代替滑動來減小摩擦力,故A不符合題意;B.在軸承中裝有滾珠,是用滾動代替滑動來減小摩擦力,故B不符合題意;C.汽車輪胎上有凸起的條紋,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題意;D.給自行車加潤滑油,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題意.2、A【解析】

A.分子間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A符合題意。B.宇宙是有層次結構的、物質形態(tài)多樣的、不斷運動發(fā)展的天體系統(tǒng)。故B不符合題意。C.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研究發(fā)現(xiàn)了電子,證實了原子是可分的。故C不符合題意。D.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有的物質直接由原子構成,有的物質分子由多個原子構成),分子間有一定的空隙。故D不符合題意。3、A【解析】

作用在A、B、C三個物體上的拉力F相同,并沿力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s,根據功的計算公式W=Fs,則力F對三個物體所做的功一樣多.4、A【解析】

A.斜面長大于高度,利用斜面運送貨物雖然省力但是費了距離,故A正確;B.使用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不省力,故B錯誤;C.沒有任何機械能夠既省力又省距離,不可能制造出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杠桿,故C錯誤;D.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故D錯誤。5、A【解析】

由圖可知,完全相同的兩個小球在甲、乙兩種液體處于漂浮,所以,兩個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F乙=G;從圖中可以看出,兩球都漂浮,并且甲中小球排開液體的體積較少,由于兩個小球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ρ甲>ρ乙。A.F甲=F乙,ρ甲>ρ乙,與推導結果相符,故A正確;B.F甲=F乙,ρ甲<ρ乙,與推導結果不相符,故B錯誤;C.F甲<F乙,ρ甲<ρ乙,與推導結果不相符,故C錯誤;D.F甲>F乙,ρ甲>ρ乙,與推導結果不相符,故D錯誤。6、D【解析】A.木塊A對木塊B的壓力和木塊A的重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且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B.木塊A對木塊B的壓力和木塊B對木塊A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C.地面對木塊B的支持力和木塊B的重力,大小不相等,地面對木塊B的支持力等于A和B的總重力,不是平衡力;D.木塊A靜止,木塊B對木塊A支持力和木塊A的重力平衡,是一對平衡力。故選D.7、B【解析】

A.甲乙對比,受力面積大小一定時,甲中壓力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不明顯,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乙丙對比說明,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力與重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故B錯誤;符合題意;C.三次實驗通過海綿凹陷的程度反映壓力作用效果的大小,屬轉換法的運用,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實驗過程中比較乙、丙兩圖,控制受力面積相同,改變壓力大小,應用了控制變量的探究方法;通過海綿被壓下的深淺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用到的科學探究方法是轉換法,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8、C【解析】

A墨水在熱水中比冷水中擴散的快,說明溫度越高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程度越劇烈;B鉛板和金板長時間壓緊在一起,鉛和金會互相滲透屬于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C端面磨平的鉛棒壓緊后能夠吊住大鉤碼,是分子之間有引力的緣故,由于接觸時間短,不屬于擴散現(xiàn)象;D屬于氣體的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二、多選題9、BCD【解析】

A.慣性大小只與質量有關,助跑起跳是利用慣性而不是增大慣性,故A錯誤;B.潛水艇在露出水面前,上浮的過程中,V排不變,水的密度不變,由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大小不變,故B正確;C.刀刃很鋒利,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C正確;D.斜面可以省力,盤山公路是一種斜面,汽車從山底到山頂,通過路程多,但可以省力,故D正確。10、BD【解析】

A.由圖可知,懸浮時排開海水的體積大于漂浮時排開海水的體積,由F浮=ρ液gB.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等于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由B項可知F懸?。綟C.潛艇上浮過程中,露出水面前,V排不變,根據F浮=ρ液gVD.由圖可知,潛艇懸浮時時其底部所處深度最大,根據p=ρgh可知,此時潛艇底部所受海水壓強最大,故D正確。三、填空題11、=>【解析】

由圖像可見兩次運動s-t圖像皆為正比例函數(shù)圖像,為勻速直線運動,第一次運動的速度大于第二次運動的速度,即v1>v2,測力計拉物體的力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兩次運動中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故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F(xiàn)1=F2,因為P1=F1v1,P2=F2v2,所以P1>P212、90045【解析】

[1]小華用180N的水平推力,推著重800N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20s內勻速直線運動了5m,小華做的功:W=Fs=180N×5m=900J;[2]功率P==45W。13、較大幾乎沒有相互作用力引力【解析】

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只有在達到一定距離時,這種力才能表現(xiàn)出來。破鏡不能重圓,主要是因為絕大多數(shù)分子間的距離較大,分子間的引力表現(xiàn)不出來,即分子間幾乎沒有相互作用力;當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壓緊后會粘在一起,表明分子間存在引力。14、6.4×108不變減小【解析】

滿載時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6.4×107kg×10N/kg=6.4×108N,當航空母艦由海上駛入長江后,都是漂浮,船受到的浮力:F浮=G,∵航空母艦受到的重力不變,∴航空母艦受到的浮力不變;飛機飛離航母前后,航母都處于漂浮狀態(tài),浮力始終等于重力,當飛機飛離航母時,航母總重減小,所以浮力相應減小.15、連通器大氣壓【解析】

由圖知,壺嘴和壺身構成連通器,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用力一吸氣,吸管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飲料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口腔內,利用了大氣壓。16、F1-F2>【解析】

[1]由圖可知,石塊在液體中所受到的浮力:F浮=G-F示=F1-F2[2]若把該小石塊浸沒在裝有水的容器中,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F3小于F2,由稱重法可知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F浮,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根據F浮=ρ液V排g得到ρ0>ρ。四、作圖、實驗探究題17、【解析】

當用力摁住C點打開該夾子時,AC是圍繞B點轉動的,故B為支點;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況下,要使所用的動力最小,必須使動力臂最長;由圖知,OC為動力臂時,動力臂最長,動力最小,如圖所示:18、【解析】

過物體A的重心,沿豎直向下的方向畫一條有向線段,標明重力G的大小為15N,如圖所示:19、3先變小再變大杠桿的自重對杠桿平衡有影響【解析】

第一空.設杠桿每個格的長度為L,每個鉤碼的重力為G,由杠桿的平衡條件知道,

FALA=FBLB,

即2G×3L=nG×2L,

解得n=3,

所以,需要在B位置掛3個鉤碼;第二空.由圖知道,OC為最長力臂,當彈簧測力計由位置1轉至位置2的過程中,動力臂先變長后變短,而杠桿在水平位置始終保持平衡,由杠桿平衡條件知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