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節(jié)的詩歌文章童謠對聯(lián)及習俗_第1頁
關于春節(jié)的詩歌文章童謠對聯(lián)及習俗_第2頁
關于春節(jié)的詩歌文章童謠對聯(lián)及習俗_第3頁
關于春節(jié)的詩歌文章童謠對聯(lián)及習俗_第4頁
關于春節(jié)的詩歌文章童謠對聯(lián)及習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春節(jié)的詩歌文章童謠對聯(lián)及習俗一、詩歌1、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nóng)。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2、《賣癡呆詞》(唐)范成大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3、《除夜》(唐)來鵠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4、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5、除夜(南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二、文章春節(jié),回家的路上落葉歸根可是歸鄉(xiāng)的路究竟有多遠回家的路有多長一首首游子吟一曲曲思鄉(xiāng)歌是否就能夠說的清楚對家的思念不能,不能什么語言都代替不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風餐露宿的等候只為了回家能看到父母慈愛的微笑一紙薄薄的車票寄托了對家滿滿當當?shù)乃寄钐旌貎龅娘L雪旅途也蓋不過家的溫暖百味歸途回家的路還有多遠黃牛的信譽在一票難求下水漲船高再貴,也要回家再苦,也要回家任何困難也阻擋不了回家的腳步黃牛的信譽在一票難求下水漲船高再貴,也要回家再苦,也要回家一節(jié)節(jié)擁擠不堪的車廂里擠滿的是游子思家的鄉(xiāng)愁再苦,也要回家再累,也要回家列車駛過一座座城市那城市有多少扇窗子就有多少的溫情與感動這個時候萬家燈火都在講述一個個游子回家過年的故事三、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四、對聯(lián)舊時宜昌城,除夕夜的戶外十分熱鬧,擊鼓鳴鑼曰鬧年。這一夜大街小巷燈火通明。賣發(fā)糕的小販“發(fā)糕、發(fā)糕,越發(fā)越高”的叫聲此起彼伏,通宵不斷。購糕者接連不斷,構(gòu)成宜昌城獨有風景。5、三十送燈年三十晚上,宜昌許多縣市區(qū)都有給亡人送燈的習俗。吃過年夜飯,一大幫子子孫孫呼啦啦地帶著鞭炮、紙錢、蠟燭去上墳。早年送燈用的是油燈,怕被風吹滅了,所以要用皮紙糊成燈籠。送燈人在天快黑時把燈送到墳頭,邊點亮油燈,邊喃喃而語:某某大人,今兒是大年三十,孩兒們給您送燈來了,請您保佑我們百事順遂。點亮油燈后,靜觀幾分鐘,見一切正常,送燈人就會踏著夜色回家去守歲。講究的人家初一早上還會把油燈取回來,晚上再送去,如是三天才告結(jié)束。現(xiàn)今人們送燈不再送油燈,一般送蠟燭。時間一般都是中午一家人吃過團年飯后,就去送燈。祭祖讓新年更是充滿了希望,這樣一個流傳了千百年的儀式,在活著的人們心里是一種寄托,一種希望,一種滿足,一種安慰。只有在這個時候,墳塋才不會是一個傷心的地方。6、趕毛狗子除送燈外,在宜昌有的地方三十晚上還有“趕毛狗子”風俗?!懊纷印睂W名狐貍。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打開大門,燈火通明,男女老少齊聲大喊:“毛狗子shuo吙!shuo吙!”“shuo”有音無字,其意為滾開滾開。據(jù)說,年三十晚上趕走了“毛狗子”,就趕走了霉運,第二年就會百事順心。趕毛狗子時,有的人還會把家里的銅臉盆拿出來敲打,叮叮當當,響個不停,以此嚇跑“毛狗子”。(四)三天年1、出天行大年初一是新的一年開始。凌晨,人們換上了新衣裳,打開大門,讓那塊靠在門上的“金塊財”倒向門內(nèi)來。向神位祭拜以后,再放一掛長鞭表示“開門進財、新年邁進門”。此時屋外似亮非亮,家人們在鞭炮聲中走到戶外,觀天看星,稱其為“出天星”或為“出天行”。回到屋里晚輩向長輩拜年,接著“出行”,說是“出行大吉”。在五峰漁洋關,正月初一,清晨出門,都必須帶柴進屋,喻為開門大吉,招財進寶。給人家拜年時,進門要喊“送恭賀啊——拜年哪”,也需把柴帶進門。吉日良辰,當家人出行也有講究,先要查看當年的皇歷本,何方大吉大利,便向此方而行,最終到廟宇去敬神拜佛。宜昌城里人多數(shù)去大南門關帝樓,踏石階登樓稱為“步步高升”,向關公像敬香燒紙叩拜。2、拜年作揖賀鄉(xiāng)親初一到初三,人們滿面喜色,笑逐顏開,到處都是“拜年”聲。宜昌有“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之說。在家下輩給上輩拜年,出門親戚朋友、左鄰右舍互相拜年。隨去拜年小孩可得到“打發(fā)錢”。這三天內(nèi)婦女要守在屋里,招待上門拜年的客人。用麻葉、米花和紅棗制成的一種甜茶,名叫“元寶茶”,麻葉色黃謂之“散金”,米花色白謂之“碎銀”,說是“散金碎銀得元寶”。舊時在當陽,有“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初三初四拜親朋”的規(guī)矩。初一凌晨,兒子媳婦、女兒孫子端著“雞蛋茶”、“泡米花”到父母床頭行孝問安拜年。父母定要以“壓歲錢”給予“打發(fā)”。初二拜丈母,夫妻雙方抱兒帶女去給丈人丈母娘拜年。隨身攜帶較多“茶什”。妻子懷抱小孩,騎著小毛驢,丈夫提著“茶什”包袱,尾隨前行。丈母家同樣給予“打發(fā)”,并在小孩印堂上點上一個小紅點,以示祝福。這天,未婚的青年、小孩則挨家挨戶給左鄰右舍拜“跑年”。3、言談舉止守禁忌春節(jié)有許多忌諱。如初一早晨不能倒垃圾,以免倒走“財氣”。初三前不能到水井上去打水,以免對“水神”不敬。初三后最先到水井打水的人,必須燒香磕頭拜罷“水神”方能挑水,到河里或堰塘里洗衣服,第一個人也必須拜“河神”。三天年里,話要揀好的說,注意禁口,不說死、倒噠、潑噠、破噠、賠、虧、賒、背時等字眼。連“死”的諧音“史”也不能說,有意思的是這幾天人們將“史先生”改稱為“何先生”。但小孩卻忌諱不了,墻上就有了“百無禁忌”和“不忌童言”之語的紅紙貼。若有小孩打破瓷器,大人用吉利之言打圓:“瓷器落地、買田置地”;打碎碗碟,則連聲說:“歲歲(碎碎)平安”。(五)送年宜昌人過三天年,垃圾堆在屋內(nèi),稱為“財寶堆積如山”、“關門守財”、“財喜盈門”;不向外潑水,稱為“財不外流”。初三傍晚開始做清潔,把存放在屋內(nèi)的垃圾清掃出去,在大門口擺上香案,祭祀鳴鞭后,取下門前懸掛的柏枝“年寶”,當街燒掉,這個過程稱為“送年”。至此,三天內(nèi)不做新鮮飯,不動刀、剪、針,不往外潑水等禁忌均告解除。婦女們解忌后第一件事就是拿剪刀、針線縫褲、襪,說是“要得富,先做褲”,“要得發(fā),先做襪”。(六)接春客,喝春酒,吃春卷、觀春色正月初三一過,到正月十五前,在解放前的宜昌城里是喝春酒的好日子。訪親會友、應酬往來多在這段時間里進行。喝春酒必定要接春客,春客宴首先要親朋好友或生意上的往來戶發(fā)出請?zhí)?,視家境不同辦一桌或數(shù)桌不等。春客宴上豐富的菜肴自不用說,必有一道主菜是酥皮嫩餡、香軟可口的“春卷”。這道菜寓意著春天已經(jīng)到來,言之“春臨大地”、“春意盎然”。春卷極富地方特色,面皮里除裹有臘肉、冬筍、豆干外,必配韭菜。老輩人講,“韭”與“九”同音,九為數(shù)之極,引申為“富貴長久”、“久久長壽”之意。宜昌城里人十分看重辦春客宴,家境好的請廚師在家中包席,也有在餐館酒樓辦桌席的,還有的富戶或有名望的家庭,把春客宴辦在郊外的東山寺、鎮(zhèn)鏡山寺廟道觀里。東山寺內(nèi)有座攬勝樓,四周風景宜人,一家人或賓客相邀圍坐在攬勝樓宴桌上,在春風拂面的日子里,飲春酒,吃春卷,觀賞大自然春色,又是一番情趣。工商業(yè)戶年后開業(yè)前一天也可喝春酒,即初四至初六間要召集全店伙友聚餐“說話”,在席間決定店伙的去留。若有一店伙被請坐上席,則意味著該店伙飯后即被辭退。倘若老板不打算辭退人,會在席前聲明,要“大家隨便坐,還要麻煩各位今年再辛苦一年!”于是,皆大歡喜,席上頓時觥籌交錯,盡歡而散。(七)上九廟會正月初九,民間俗稱“上九日”。據(jù)說這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初八晚上要為其祝壽,在家里點香燭,燒黃表,祭祀叩拜,吃宜昌人稱的“鴛鴦八”,就是正月初八對醪糟湯圓的稱謂。初九也是個佛教的節(jié)日,宜昌人的習俗是到各寺廟上香游廟會,趕廟會成為宜昌又一道風景線。事實上春節(jié)期間,佛寺里的香火不斷,但此日是最旺的?!吧暇拧备案魉聫R上香的人群絡繹不絕,個個身背黃色香袋,攜帶家眷,在佛像前頂禮膜拜,狀極虔誠。更有一些至誠的香客,遠到當陽縣境內(nèi)的玉泉寺,往返一趟要二至三天。宜昌市民把“朝玉泉”看得很神圣。去者多為青壯年男子,行前齋戒三天,禁葷吃素,初八這天穿草鞋步行,也有少數(shù)騎馬的,趕到玉泉寺,初九凌晨起床爭上頭柱香。朝拜后回家,全家人以素食為其接風,此后方可開齋。(八)正月十五1、趕毛鳩傅家堰鄉(xiāng)位于長陽、五峰西北交界,民間習俗多為長陽、五峰、鶴峰交融的民俗文化。農(nóng)歷正月十五,“趕毛鳩”是傅家堰鄉(xiāng)的莊稼人驅(qū)野獸驅(qū)瘟神的祈禱祭祀活動。每到正月十五傍晚人們將包谷稈等農(nóng)作物副產(chǎn)品堆積稻田坎點上火,于是四處火光閃耀,人們吆喝聲四起,遠近呼應。意欲祈禱野獸瘟神不傷害莊稼,實現(xiàn)豐收的愿望。并將此活動命名為“趕毛鳩”。2、吃元宵“毛馃子”農(nóng)歷正月十五,名曰“上元日”,俗稱元宵節(jié)。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20世紀30年代前后,正月十五的“元宵”皆由各家自做,用糯米磨成漿,濾干后做成一個個包有或紅糖、或白糖、或桂花、或玫瑰、或豆沙、或糖拌芝麻、或糖拌核桃的小圓團,煮熟,全家老小都要吃上一頓“元宵”。當天,還有一有趣的習俗,有些盼望生育子女的人家,分明家中“元宵”齊備,卻偏要跑到別人家去“偷”一碗回來吃,別人家裝著未看見。也有將“元宵”做成“毛馃團”,是用糯米漿面包上臘肉、蒜苗、姜末等和鹽攪拌成的餡蒸熟后而食,很受人們歡迎。3、觀燈會、鬧花燈、猜燈謎民諺曰:“三十的火,十五的燈”。故元宵節(jié)又稱“燈節(jié)”。在燈節(jié)里,宜昌城里大街小巷各戶人家在大門掛有各式彩燈。各走馬燈上的圖畫五彩繽紛,常見的圖畫除有花鳥魚蟲、山川景色外,更有令人喜于駐足觀賞的民間傳說故事——哪吒鬧海、大鬧天空、大戰(zhàn)長坂坡、八仙過海、嫦娥奔月、劉??抽?、天仙配、白蛇傳等。高檔的走馬燈不僅中間的畫面轉(zhuǎn)動,畫面上制作的人物及肢體也能活動。如“唐僧取經(jīng)”畫面上張飛擂鼓、關羽舉刀與蔡陽交戰(zhàn)等,皆有各自的連貫動作,活靈活現(xiàn)。還有一種叫“和尚戴帽子”的小型走馬燈,轉(zhuǎn)動起來兩個和尚相互作揖鞠躬,一頂僧帽在頭上換來換去,十分有趣。正月十五的燈謎會,不同于街頭的熱鬧場面,這是一種別開生面的文雅活動。春節(jié)期間,宜昌各縣市區(qū)也會有相關的燈會活動。4、舞龍舞獅舞龍燈是元宵節(jié)的花燈會里最重要的一項。先定做好龍頭龍尾,正月十三到彩扎店鳴鞭取回龍燈,謂之“迎頭”。龍身少則9節(jié),長龍有多至19節(jié)者。由舞龍頭者帶領,“龍燈沒有巧,只要龍頭玩得好”,龍身龍尾隨著龍頭上下飛舞,蔚為壯觀。龍舞演畢后,東道主賞丈余長大紅布,系于龍頭上。觀看龍燈舞的人常常擁擠到水泄不通的程度,時常有婦人抱小兒在龍燈身下穿閃而過,以祈求免疫避災,是宜昌龍燈舞的特有現(xiàn)象。過去在宜昌,舞獅子也是群眾喜聞樂見的一項武技表演活動。舞獅人中的技藝高超者,由平地演上高空,方桌依次搭高五張、七張不等,最高者可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