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xué)課件18-化痰止咳平喘藥_第1頁
中藥學(xué)課件18-化痰止咳平喘藥_第2頁
中藥學(xué)課件18-化痰止咳平喘藥_第3頁
中藥學(xué)課件18-化痰止咳平喘藥_第4頁
中藥學(xué)課件18-化痰止咳平喘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藥2023/7/31中藥學(xué)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藥2023/7/31中藥學(xué)1

一、含義:

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療“痰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化痰藥;以制止或減輕咳嗽和喘息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止咳平喘藥。二、

適應(yīng)癥:主治痰證,咳嗽和喘息。2023/7/31中藥學(xué)一、含義:2023/7/31中藥學(xué)2

1、痰證:痰阻于肺之咳喘痰多;痰蒙心竅之昏厥、癲癇;痰蒙清陽之眩暈;痰擾心神之睡眠不安;肝風(fēng)夾痰之中風(fēng)、驚厥;痰阻經(jīng)絡(luò)之肢體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火互結(jié)之瘰疬、癭瘤;痰凝肌肉,流注骨節(jié)之陰疽流注等。

2、咳嗽、氣喘。用于外感、內(nèi)傷所致的各種咳嗽和喘息。2023/7/31中藥學(xué)1、痰證:2023/7/31中藥學(xué)3

三、應(yīng)用注意:

1、注意配伍:化痰、止咳平喘三者常配伍同用。此外:①根據(jù)痰、咳、喘的不同病因病機(jī)配伍其他類藥物。②“脾為生痰之源”,脾虛則津液不歸正化而聚濕生痰,故常配健脾燥濕藥同用,以標(biāo)本兼顧。③痰易阻滯氣機(jī),“氣滯則痰凝,氣行則痰消”,故常配理氣藥同用,以加強(qiáng)化痰之功。

2、溫燥之性強(qiáng)烈的刺激性化痰藥,凡痰中帶血等有出血傾向者,宜慎用;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不宜單投止咳藥,當(dāng)以疏解清宣為主,以免戀邪。

2023/7/31中藥學(xué)三、應(yīng)用注意:2023/7/31中藥學(xué)4

四、分類:

根據(jù)藥性、功能及臨床應(yīng)用的不同,化痰止咳平喘藥可分為溫化寒痰藥、清化熱痰藥及止咳平喘藥三類。第一節(jié)溫化寒痰藥第二節(jié)清化熱痰藥第三節(jié)止咳平喘藥2023/7/31中藥學(xué)四、分類:第一節(jié)溫化寒痰藥2023/7/5第一節(jié)溫化寒痰藥

藥性特點(diǎn):本節(jié)藥物味多辛苦,性多溫燥,主歸肺、脾、肝經(jīng)。有溫肺祛寒,燥濕化痰之功,部分藥外用有消腫止痛作用。

適應(yīng)癥:主治寒痰、濕痰證,如咳嗽氣喘、痰多色白、苔膩之證;以及由寒痰、濕痰所致的眩暈、肢體麻木、陰疽流注,以及瘡癰腫毒。

常用配伍:常與溫散寒邪,燥濕健脾的藥物配伍,以期達(dá)到溫化寒痰、濕痰的目的。

使用注意:不宜用于熱痰、燥痰之證。

半夏

天南星2023/7/31中藥學(xué)第一節(jié)溫化寒痰藥藥性特點(diǎn):本節(jié)藥物味多辛苦6半夏《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塊莖。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shí)采挖,除去外皮及須根.曬干,為生半夏;一般用姜汁、明礬制過入藥?!咎幏矫?/p>

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制半夏生半夏2023/7/31中藥學(xué)半夏《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7【藥性】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jīng)【功效】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

外用消腫止痛。味辛性溫而燥,為溫化臟腑寒痰、濕痰之要藥味苦降逆和胃,為止嘔要藥辛散溫通、燥濕行氣、祛痰散結(jié)、散癰消腫2023/7/31中藥學(xué)【藥性】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jīng)味辛性溫而燥,為溫8【應(yīng)用】

1.濕痰,寒痰證。本品為燥濕化痰、溫化寒痰之要藥。尤善治臟腑之濕痰。治痰濕壅肺——配陳皮、茯苓,如二陳湯(《局方》);濕痰上犯頭痛、眩暈——配天麻、白術(shù),如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古今醫(yī)鑒》)。

2.嘔吐。半夏味苦降逆和胃,為止嘔要藥。各種原因(胃熱、寒、虛)的嘔吐,皆可隨證配伍用之。痰飲或胃寒配生姜-----如小半夏湯(《金匱要略》),胃熱嘔吐-----配黃連,胃陰虛嘔吐----配石斛、麥冬,胃氣虛嘔吐----配人參、白蜜如大半夏湯(《金匱要略》)。2023/7/31中藥學(xué)【應(yīng)用】2023/7/31中藥學(xué)9

3.心下痞,結(jié)胸,梅核氣。痰熱阻滯致心下痞滿——配干姜、黃連、黃芩,如半夏瀉心湯;痰熱結(jié)胸——配瓜蔞、黃連,如小陷胸湯(《傷寒論》);氣郁痰凝梅核氣——配紫蘇、厚樸、茯苓等,如半夏厚樸湯。

4.癭瘤、痰核、癰疽腫毒及毒蛇咬傷。本品內(nèi)服能消痰散結(jié),外用能消腫止痛。癭瘤痰核——配昆布、海藻、貝母等;癰疽發(fā)背、無名腫毒或毒蛇咬傷——生品研末調(diào)敷或鮮品搗敷。2023/7/31中藥學(xué)3.心下痞,結(jié)胸,梅核氣。4.癭瘤、痰核、癰疽10常用配伍:

配蒼術(shù)、茯苓治濕痰,配黃芩、瓜蔞治熱痰,配天南星、前胡治風(fēng)痰,配白芥子、姜汁治寒痰……【用法用量】煎服,3~10g,一般宜制過用。外用適量。姜半夏長于降逆止嘔,法半夏長于燥濕且溫性較弱,半夏曲則有化痰消食之功,竹瀝半夏,能清化熱痰,主治熱痰、風(fēng)痰之證。

【使用注意】反烏頭。其性溫燥,陰虛燥咳,血證,熱痰,燥痰應(yīng)慎用。2023/7/31中藥學(xué)常用配伍:2023/7/31中藥學(xué)11天南星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異葉天南星東北天南星

【來源】

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risaemaerubcscens(Wall.)Schott、異葉天南星A.heterophyllumBl.或東北天南星A.amurenseMaxim.的塊莖。用姜汁、明礬制過用為制南星。

2023/7/31中藥學(xué)天南星《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異葉天南星東北天南星【來源】為12【處方名】天南星南星制南星【藥性】

苦、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jīng)?!竟πА?/p>

燥濕化痰,祛風(fēng)解痙;外用散結(jié)消腫。本品辛燥而烈能燥濕散寒、利膈下氣、消痰定眩,滌痰祛風(fēng)止痙、生用又能攻堅(jiān)散結(jié)、解毒消腫。天南星飲片2023/7/31中藥學(xué)【處方名】天南星南星制南星本品辛燥而烈能燥濕散寒、利13

【應(yīng)用】

1.濕痰,寒痰證。

濕痰阻肺,咳喘痰多——與半夏相須為用,并配枳實(shí)、橘紅,如導(dǎo)痰湯。

熱痰咳嗽——配黃芩等,如小黃丸(《保命集》)。

2.風(fēng)痰眩暈、中風(fēng)、癲癇、破傷風(fēng)。風(fēng)痰眩暈——配半夏、天麻等;風(fēng)痰留滯經(jīng)絡(luò),半身不遂——配半夏,川烏、白附子等,如青州白丸子(《局方》);破傷風(fēng)角弓反張——配白附子、天麻、防風(fēng)等,如玉真散(《外科正宗》)。癲癇——與半夏、全蝎、僵蠶等同用,如五癇丸(《楊氏家藏方》)。

2023/7/31中藥學(xué)【應(yīng)用】2023/7/31中藥學(xué)14

3.癰疽腫痛,蛇蟲咬傷等

癰疽腫痛、痰核:可研末醋調(diào)敷;毒蛇咬傷:可配雄黃外敷;宮頸癌:生天南星外用治療有效;腮腺炎:生天南星研粉醋浸5天后外涂局部?!居梅ㄓ昧俊考宸?,3~l0g,多制用。外用適量?!臼褂米⒁狻筷幪撛锾导霸袐D忌用。2023/7/31中藥學(xué)3.癰疽腫痛,蛇蟲咬傷等2023/7/31中藥學(xué)15

【鑒別用藥】

相同:半夏、天南星藥性辛溫有毒,均為燥濕化痰要藥,善治濕痰、寒痰,炮制后又能治熱痰、風(fēng)痰。

不同:然半夏主入脾、肺,重在治臟腑濕痰,且能止嘔。天南星則走經(jīng)絡(luò),偏祛風(fēng)痰而能解痙止厥,善治風(fēng)痰證。

附藥:膽南星功效:清熱化痰、熄風(fēng)定驚。主治:痰熱咳嗽、痰熱神昏、驚癇抽搐及中風(fēng)痰迷、舌強(qiáng)不語等癥。2023/7/31中藥學(xué)【鑒別用藥】附藥:膽南星2023/7/31中藥學(xué)16溫化寒痰藥比較半夏: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善治肺胃寒痰,濕痰溫天南星:善治老痰、頑痰及經(jīng)絡(luò)風(fēng)痰,祛風(fēng)止痙,解毒散結(jié)化白附子:善治頭面風(fēng)痰。寒白芥子:利氣散結(jié),消腫止痛,善治皮里膜外之風(fēng)痰。痰旋覆花:降氣止嘔,行水消痰,善治中、上二焦寒濕痰。藥白前:降氣止咳化痰,善治寒痰,熱痰咳嗽。皂莢:峻化痰涎,通關(guān)開竅,善治竅閉,頑痰。貓爪草:化痰散結(jié),解毒消腫,善治痰核瘰疬。2023/7/31中藥學(xué)溫化寒痰藥比較半夏:降逆止嘔,消痞17第二節(jié)清化熱痰藥藥性特點(diǎn):本節(jié)藥物藥性多寒涼,有清化熱痰之功,部分藥物質(zhì)潤,兼能潤燥,部分藥物味咸,兼能軟堅(jiān)散結(jié)。適應(yīng)癥:清化熱痰藥主治熱痰證,如咳嗽氣喘,痰黃質(zhì)稠者;若痰稠難咯,唇舌干燥之燥痰證,宜選質(zhì)潤之潤燥化痰藥;并適用于痰熱癲癇、中風(fēng)驚厥、癭瘤、痰火瘰疬等。常用配伍:常與清熱瀉火、養(yǎng)陰潤肺藥配伍,以期達(dá)到清化熱痰,清潤燥痰的目的。使用注意:寒痰與濕痰證不宜用。

川貝母浙貝母瓜蔞

桔梗

竹茹2023/7/31中藥學(xué)第二節(jié)清化熱痰藥藥性特點(diǎn):本節(jié)藥物藥性多寒18川貝母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FritillariacirrhosaD.Don,暗紫貝母F.unibracteataHsiaoetK.C.Hsia,甘肅貝母p.przewalskiiMaxim.或梭砂貝母F.delavayiFranch.的鱗莖。前三者按不同性狀習(xí)稱“松貝”和“青貝”;后者稱“爐貝”。【處方名】

川貝母川貝

2023/7/31中藥學(xué)川貝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Fr19【藥性】

苦、甘,微寒。歸肺、心經(jīng)。【功效】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散結(jié)消腫。性寒味微苦,清泄肺熱化痰,味甘質(zhì)潤,能潤肺止咳能開郁結(jié)、行滯氣、清痰熱、破痰結(jié)、消腫痛2023/7/31中藥學(xué)【藥性】苦、甘,微寒。歸肺、心經(jīng)。性寒味微苦,清泄肺熱20【應(yīng)用】

1.虛勞咳嗽,肺熱燥咳。尤宜于內(nèi)傷久咳,燥痰、熱痰之證。肺陰虛勞嗽——配沙參、麥冬等以養(yǎng)陰潤肺化痰止咳;肺熱肺燥咳嗽——配知母,如二母散(《急救仙方》)。

2.瘰疬、乳癰、肺癰。本品能清化郁熱,化痰散結(jié)。痰火郁結(jié)之瘰疬——配玄參、牡蠣等,如消瘰丸(《醫(yī)學(xué)心悟》);熱毒壅結(jié)之乳癰、肺癰——配蒲公英、魚腥草等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2023/7/31中藥學(xué)【應(yīng)用】2023/7/31中藥學(xué)21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未服1~2g。

【使用注意】反烏頭。脾胃虛寒及有濕痰者不宜用。2023/7/31中藥學(xué)【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未服1~2g。2023/722浙貝母

《軒岐救正論》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的鱗莖。

【處方名】

浙貝母浙貝象貝大貝

2023/7/31中藥學(xué)浙貝母《軒岐救正論》【來源】為百合科植物浙23【藥性】苦,寒。歸肺、心經(jīng)?!竟πА壳鍩峄担⒔Y(jié)消癰。寒清苦泄,長于清熱化痰、降泄肺氣苦泄清熱解毒,化痰散結(jié)消癰2023/7/31中藥學(xué)【藥性】苦,寒。歸肺、心經(jīng)。寒清苦泄,長于清熱化痰、降24【應(yīng)用】1.風(fēng)熱、痰熱咳嗽。風(fēng)熱咳嗽咳嗽——配桑葉、牛蒡子同用,痰熱郁肺咳嗽——配瓜蔞、知母等。

2.瘰疬,癭瘤,乳癰瘡毒,肺癰。本品苦泄清解熱毒,痰火瘰疬結(jié)核——配玄參、牡蠣等,如消瘰丸(《醫(yī)學(xué)心悟》);癭瘤——配海藻、昆布;瘡毒乳癰——配連翹、蒲公英等,內(nèi)服外用均可;肺癰咳吐膿血——配魚腥草,蘆根、桃仁等。2023/7/31中藥學(xué)【應(yīng)用】2023/7/31中藥學(xué)25【用法用量】煎服,3~10g?!臼褂米⒁狻客ㄘ惸?。

【鑒別用藥】

川、浙二貝之功,基本相同。川貝母以甘味為主,性偏于潤,肺熱燥咳,虛勞咳嗽用之為宜;浙貝母以苦味為主,性偏于泄,風(fēng)熱犯肺或痰熱郁肺咳嗽為宜。而清熱散結(jié)之功,川、浙二貝共有,但以浙貝為勝。2023/7/31中藥學(xué)【用法用量】煎服,3~10g。【鑒別用藥26瓜蔞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來源】為葫蘆科本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和雙邊栝樓T.rosthorniiHarms的成熟果實(shí)。【處方名】瓜蔞栝樓全瓜蔞瓜蔞皮瓜蔞仁2023/7/31中藥學(xué)瓜蔞《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來源】為葫蘆科本植物27【性能】甘、微苦,寒。歸肺、胃、大腸經(jīng)。【功效】清熱化痰,寬胸散結(jié),潤腸通便。甘苦而寒,善清肺熱、潤肺燥,而化熱痰燥痰利氣開郁、導(dǎo)痰濁下行,開胸除痹、散結(jié)消癰種仁體潤而滑,潤燥滑腸2023/7/31中藥學(xué)【性能】甘、微苦,寒。歸肺、胃、大腸經(jīng)。甘苦而寒,善清肺熱、28

【應(yīng)用】

1.痰熱咳喘。

痰熱阻肺,咳嗽痰黃——配黃芩、膽南星、枳實(shí)等,如清氣化痰丸(《醫(yī)方考》)。

燥熱傷肺,干咳無痰——配川貝母、天花粉、桔梗等。

2.胸痹、結(jié)胸。

痰氣互結(jié),胸陽不通之胸痹疼痛——配薤白、半夏,如栝樓薤白白酒湯、栝樓薤白半夏湯(《金匱要略》)。

痰熱結(jié)胸——配黃連、半夏,如小陷胸湯(《傷寒論》)。2023/7/31中藥學(xué)【應(yīng)用】2023/7/31中藥學(xué)29

3.肺癰,腸癰,乳癰。

肺癰咳吐膿血——配魚腥草、蘆根等;腸癰——配敗醬草、紅藤等,乳癰初起、紅腫熱痛——配當(dāng)歸、乳香、沒藥,如神效瓜蔞散(《校注婦人大全良方》)。

4.腸燥便秘。

瓜萎仁潤燥滑腸,適用于腸燥便秘,常配火麻仁、郁李仁、生地等同用。2023/7/31中藥學(xué)3.肺癰,腸癰,乳癰。4.腸燥便秘。20230

【用法用量】煎服,全瓜蔞10~20g。瓜蔞皮6~12g,瓜蔞仁10~15g打碎入煎。

【使用注意】本品甘寒而滑,脾虛便溏者及寒痰、濕痰證忌用。反烏頭。

【鑒別用藥】

瓜蔞皮:清熱化痰,寬胸理氣;瓜蔞仁:潤燥化痰,潤腸通便;全瓜蔞:兼有瓜蔞皮、瓜蔞仁之功效。2023/7/31中藥學(xué)【用法用量】煎服,全瓜蔞10~20g。瓜蔞皮6~12g31桔梗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來源】為桔??浦参锝酃latycodongrandiflorus(Jacq.)A.DC.的根。

【處方名】桔梗白桔梗粉桔梗玉桔梗炒桔梗2023/7/31中藥學(xué)桔?!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來源】為桔??浦参锝酃?2【藥性】苦、辛,平。歸肺經(jīng)。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膿。

辛開苦泄、宣散開提、祛痰利氣宣肺泄邪、利咽開音,利氣排膿2023/7/31中藥學(xué)【藥性】苦、辛,平。歸肺經(jīng)。辛開苦泄、宣散開提、祛痰利氣33【應(yīng)用】

1.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宣肺、祛痰,無論寒熱皆可應(yīng)用。

風(fēng)寒咳痰——配紫蘇、杏仁,如杏蘇散(《溫病條辨》);風(fēng)熱咳痰——配桑葉、菊花、杏仁,如桑菊飲(《溫病條辨》)。痰滯胸痞——常配枳殼用。

2.咽喉腫痛,失音。

外邪犯肺,咽痛失音——配甘草、牛蒡子等用,如桔梗湯(《金匱要略》)。咽喉腫痛、熱毒盛者——配射干、馬勃、板藍(lán)根等以清熱解毒利咽。2023/7/31中藥學(xué)【應(yīng)用】2023/7/31中藥學(xué)34

3.肺癰吐膿。能利肺氣以排壅肺之膿痰。常配甘草用之,如桔梗湯(《金匱要略》);亦可增配魚腥草、冬瓜仁等以加強(qiáng)清肺排膿之效。此外,本品又可宣開肺氣而通二便,用治癃閉、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3~lO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性升散,凡氣機(jī)上逆,嘔吐、嗆咳、眩暈、陰虛火旺咳血等不宜用,胃、十二指腸潰瘍者慎服。用量過大易致惡心嘔吐。2023/7/31中藥學(xué)3.肺癰吐膿。能利肺氣以排壅肺之膿痰。【使用注意35

竹茹

《本草經(jīng)集注》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青桿竹BamusatuldoidesMunro、大頭典竹Rinocalamusbeecheyanus(Munro)McClurevar.pubescensP.F.Li或淡竹Phyllostachyninravar.henonisStapf的莖的中間層。

【處方名】

竹茹2023/7/31中藥學(xué)竹茹《本草經(jīng)集注》【來源】為禾本科植物36【藥性】甘,微寒。歸肺、胃經(jīng)?!竟πА壳鍩峄?,除煩止嘔。

甘寒性潤入肺,善清化熱痰清胃熱降逆止嘔,為治熱性嘔逆之要藥2023/7/31中藥學(xué)【藥性】甘,微寒。歸肺、胃經(jīng)。甘寒性潤入肺,善清化熱痰清胃熱37【應(yīng)用】

1.痰熱、肺熱咳嗽,痰熱心煩不寐。肺熱咳嗽,痰黃稠——配瓜蔞、桑白皮等同用;痰火內(nèi)擾,胸悶痰多,心煩不寐——配枳實(shí)、半夏、茯苓,如溫膽湯(《千金方》)。

2.胃熱嘔吐、妊娠惡阻。為治熱性嘔逆之要藥。胃熱嘔吐——常配黃連、黃芩、生姜,如竹茹飲

胃虛有熱嘔吐——配人參、陳皮、生姜等,如橘皮竹茹湯(《金匱要略》)。

胎熱之惡阻嘔逆——配枇杷葉、陳皮等同用。

2023/7/31中藥學(xué)【應(yīng)用】2023/7/31中藥學(xué)38此外,本品還有涼血止血作用,可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等。

【用法用量】

煎服,6~10g。生用清化痰熱,姜汁炙用止嘔。2023/7/31中藥學(xué)此外,本品還有涼血止血作用,可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等39清化熱痰藥比較桔梗:宣肺排膿,善利胸膈咽喉,無論寒熱消肺癰清瓜簍:寬胸散結(jié)、潤腸通便,消乳癰腸癰,除胸痹川貝母:偏潤,善治內(nèi)傷久咳,燥咳,化清熱化痰止咳,散結(jié)消癰浙貝母:偏燥,善治風(fēng)熱、痰熱咳嗽熱竹茹:善祛燥痰,熱痰,除煩止嘔,竹瀝:滑痰力勝,善療熱痰咳嗽清熱力勝,定驚利竅痰

1天竺黃:善清熱痰而安神前胡:宣散風(fēng)熱,降氣化痰,善治外感鳳熱咳嗽2023/7/31中藥學(xué)清化熱痰藥比較桔梗:宣肺排膿,善利胸膈40

瓦楞子:化瘀散結(jié)制酸止痛海蛤殼: 清利尿通淋海浮石:消痰軟堅(jiān)消癭化海藻:善治癭瘤瘰疬利水消腫,熱昆布:

黃藥子:清熱解毒,痰礞石:墜痰下氣,平肝鎮(zhèn)驚,善治頑痰咳嗽

2胖大海:清腸通便,善治肺熱音啞2023/7/31中藥學(xué)瓦楞子:41第三節(jié)止咳平喘藥

藥性特點(diǎn):本類藥物主歸肺經(jīng),其味辛、苦、甘,其性或溫或寒,質(zhì)地有潤、燥之異,故止咳平喘之理就宣肺、清肺、潤肺、降肺、斂肺及化痰之別。止咳、平喘之側(cè)重也有別。

適應(yīng)癥:本節(jié)藥物主治咳嗽氣喘。

使用注意:表證、麻疹初起,不能單投止咳藥,當(dāng)以疏解宣發(fā)為主,少佐止咳藥物,更不能過早使用斂肺止咳藥。個(gè)別麻醉鎮(zhèn)咳定喘藥,因易成癮,易戀邪,用之宜慎。

苦杏仁紫蘇子百部桑白皮

葶藶子

紫菀款冬花馬兜鈴枇杷葉白果

2023/7/31中藥學(xué)第三節(jié)止咳平喘藥藥性特點(diǎn):本類藥物主歸肺經(jīng),其42

苦杏仁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山杏PrunuesarmeniacaL.var.ansuMaxim.西伯利亞杏P.sibiricaL.東北杏P.mandshurica(Maxim.)Koehne或杏P.armeniacaL.的成熟種子。

【處方名】杏仁苦杏仁光杏仁2023/7/31中藥學(xué)苦杏仁《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山杏Prunu43【性能】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jīng)?!竟πА恐箍绕酱?,潤腸通便。本品主入肺經(jīng),味苦降泄,肅降兼宣發(fā)肺氣質(zhì)潤多脂,味苦而下氣,故能潤腸2023/7/31中藥學(xué)【性能】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jīng)。本品主入肺經(jīng),味苦降44

【應(yīng)用】1.咳嗽氣喘。為治咳喘之要藥,可治多種咳喘病證。風(fēng)寒咳喘——配麻黃、甘草,如三拗湯(《傷寒論》);風(fēng)熱咳嗽——配桑葉、菊花,如桑菊飲(《溫病條辨》);燥熱咳嗽——配桑葉、貝母、沙參,如桑杏湯(《溫病條辨》)、清燥救肺湯(《醫(yī)門法律》);肺熱咳喘——配石膏等以清肺泄熱宣肺平喘,如麻杏石甘湯(《傷寒論》)。

2.腸燥便秘。本品質(zhì)潤多脂,味苦而下氣,故能潤腸通便。常配柏子仁、郁李仁等同用,如五仁丸(《世醫(yī)得效方》)。此外,本品外用,可治蟯蟲病、外陰瘙癢。2023/7/31中藥學(xué)【應(yīng)用】2023/7/31中藥學(xué)45

【用法用量】煎服,3~10g,宜打碎入煎,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陰虛咳喘及大便溏瀉者忌用。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過大;嬰兒慎用。2023/7/31中藥學(xué)【用法用量】煎服,3~10g,2023/7/31中藥學(xué)46紫蘇子

《本草經(jīng)集注》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紫蘇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成熟果實(shí)。

【處方名】

紫蘇子蘇子2023/7/31中藥學(xué)紫蘇子《本草經(jīng)集注》【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紫蘇Pe47【性能】辛,溫。歸肺,大腸經(jīng)?!竟πА拷禋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性主降,長于降肺氣,化痰涎,氣降痰消則咳喘自平。本品富含油脂,能潤燥滑腸2023/7/31中藥學(xué)【性能】辛,溫。歸肺,大腸經(jīng)。性主降,長于降肺氣,化痰涎,氣48【應(yīng)用】1.咳喘痰多。痰壅氣逆,咳嗽氣喘,痰多胸痞——配白芥子、萊菔子,如三子養(yǎng)親湯(《韓氏醫(yī)通》)。上盛下虛之久咳痰喘——配肉桂、當(dāng)歸、厚樸等溫腎化痰下氣之品,如《局方》蘇子降氣湯。

2.腸燥便秘。

常配杏仁、火麻仁、瓜蔞仁等,如紫蘇麻仁粥(《濟(jì)生方》)。2023/7/31中藥學(xué)【應(yīng)用】2023/7/31中藥學(xué)49【用法用量】煎服,5~10g;煮粥食或入丸、散?!臼褂米⒁狻?/p>

陰虛喘咳及脾虛便溏者慎用。2023/7/31中藥學(xué)【用法用量】煎服,5~10g;煮粥食或入丸、散。2023/750百部

《名醫(yī)別錄》

【來源】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sessilifolia(Mig.)Mig.蔓生百部S.japonica(BL.)Miq.或?qū)θ~百部S.tuberosaLour.的塊根。

【處方名】百部炙百部2023/7/31中藥學(xué)百部《名醫(yī)別錄》【來源】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51【藥性】甘、苦,微溫。歸肺經(jīng)?!竟πА繚櫡沃箍?,殺蟲滅虱。本品甘潤苦降,微溫不燥,功專潤肺止咳,并有殺蟲滅虱之功2023/7/31中藥學(xué)【藥性】甘、苦,微溫。歸肺經(jīng)。本品甘潤苦降,微溫不燥,功專潤52

【應(yīng)用】1.新久咳嗽,百日咳,肺癆咳嗽。本品功專潤肺止咳,無論外感、內(nèi)傷、暴咳、久嗽,皆可用之。風(fēng)寒咳嗽——配荊芥、桔梗、紫菀等,如止嗽散(《醫(yī)學(xué)心悟》);久咳不已,氣陰兩虛——配黃芪、沙參、麥冬等,如百部湯(《本草匯言》);肺癆咳嗽,陰虛者——配沙參、麥冬、川貝母等。2023/7/31中藥學(xué)【應(yīng)用】2023/7/31中藥學(xué)53

2.蟯蟲、陰道滴蟲,頭虱及疥癬等。

治蟯蟲病——以本品濃煎,睡前保留灌腸;陰道滴蟲——可單用,或配蛇床子、苦參等煎湯坐浴外洗,頭虱、體虱及疥癬——制成20%乙醇液,或50%水煎劑外搽。

【用法用量】

煎服,5~15g;外用適量。久咳虛嗽宜蜜炙用。2023/7/31中藥學(xué)2.蟯蟲、陰道滴蟲,頭虱及疥癬等。2023/7/3154桑白皮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來源】為??浦参锷orusalbaL.根皮。【處方名】

桑白皮桑根白皮2023/7/31中藥學(xué)桑白皮《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來源】為??浦参锷orus55【藥性】甘,寒。歸肺經(jīng)?!竟πА繛a肺平喘,利水消腫。甘寒性降,主入肺經(jīng),能清瀉肺火兼瀉肺中水氣而平喘瀉降肺氣,通調(diào)水道而利水消腫2023/7/31中藥學(xué)【藥性】甘,寒。歸肺經(jīng)。甘寒性降,主入肺經(jīng),能清瀉肺火兼瀉肺56

【應(yīng)用】1.肺熱咳喘。

肺熱咳喘——配地骨皮同用,如瀉白散(《小兒藥證直訣》);水飲停肺,脹滿喘急——配麻黃、杏仁、葶藶子等宣肺逐飲之藥同用;肺虛有熱而咳喘氣短、潮熱、盜汗者——配人參、五味子、熟地,如補(bǔ)肺湯(《永類鈐方》)。2023/7/31中藥學(xué)【應(yīng)用】2023/7/31中藥學(xué)57此外,本品還有清肝降壓止血之功,可治衄血、咯血及肝陽肝火偏旺之高血壓癥。

【用法用量】煎服,5~15g。瀉肺利水,平肝清火宜生用;肺虛咳嗽宜蜜炙用。

2.水腫。尤宜用于風(fēng)水、皮水等陽水實(shí)證。全身水腫,面目肌膚浮腫,脹滿喘急,小便不利——配茯苓皮、大腹皮、陳皮等,如五皮散(《中藏經(jīng)》)。2023/7/31中藥學(xué)此外,本品還有清肝降壓止血之功,可治衄血、咯血及肝陽58葶藶子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獨(dú)行菜LepidiumapetalumWilld.或播娘蒿Descuriniasophia(L.)WebbexPrantl的成熟種子。前者稱“北葶藶”,后者稱“南葶藶”。2023/7/31中藥學(xué)葶藶子《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獨(dú)行菜L59【藥性】苦、辛,大寒。歸肺、膀胱經(jīng)?!竟πА繛a肺平喘,利水消腫??嘟敌辽?,性寒清熱,專瀉肺中水飲及痰火而平喘咳本品泄肺氣之壅閉而通調(diào)水道、利水消腫2023/7/31中藥學(xué)【藥性】苦、辛,大寒。歸肺、膀胱經(jīng)??嘟敌辽ⅲ院鍩?,專瀉60【應(yīng)用】

1.痰涎壅盛,喘息不得平臥。

——常佐大棗以緩其性,如葶藶大棗瀉肺湯(《金匱要略》)。

——另常配蘇子、桑白皮、杏仁等共用。2023/7/31中藥學(xué)【應(yīng)用】2023/7/31中藥學(xué)61

2.水腫、懸飲、胸腹積水、小便不利。濕熱腹水腫滿——配防己、椒目、大黃,即已椒藶黃丸(《金匱要略》);結(jié)胸、胸水,腹水腫滿,——配杏仁、大黃、芒硝,即大陷胸丸(《傷寒論》)。

【用法用量】煎服,5~10g;研末服,3~6g。2023/7/31中藥學(xué)2.水腫、懸飲、胸腹積水、小便不利。2023/7/62

【鑒別用藥】

桑白皮與葶藶子均能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治療肺熱及肺中水氣,痰飲咳喘以及水腫,常相須為用。桑白皮甘寒,藥性較緩,長于清肺熱,降肺火,多用于肺熱咳喘,痰黃及皮膚水腫;葶藶子力峻,重在瀉肺中水氣、痰涎,對邪盛喘滿不得臥者尤宜,其利水力量也強(qiáng),可兼治臌脹、胸腹積水之證。2023/7/31中藥學(xué)【鑒別用藥】2023/7/31中藥學(xué)63紫菀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來源】為菊科植物紫菀AstertataricusL.f.的根及根莖。生用,或蜜炙用?!咎幏矫孔陷抑俗陷?023/7/31中藥學(xué)紫菀《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來源】為菊科植物紫菀A64【藥性】苦、辛、甘,微溫。歸肺經(jīng)。

【功效】潤肺化痰止咳。本品甘潤苦泄,性溫而不熱,質(zhì)潤而不燥,長于潤肺下氣,開肺郁,化痰濁而止咳。2023/7/31中藥學(xué)【藥性】苦、辛、甘,微溫。歸肺經(jīng)。本品甘潤苦泄,性溫而不熱,65

【應(yīng)用】

咳嗽有痰之證,無論外感、內(nèi)傷,病程長短,寒熱虛實(shí),皆可用之。風(fēng)寒犯肺,咳嗽咯痰——配荊芥、桔梗、百部等,如止嗽散(《醫(yī)學(xué)心悟》)。陰虛勞嗽,痰中帶血——配阿膠、貝母等,如王海藏紫菀湯。此外,本品還可用于肺癰、胸痹及小便不通等證,蓋取其開宣肺氣之力。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感暴咳生用,肺虛久咳蜜炙用。2023/7/31中藥學(xué)【應(yīng)用】2023/7/31中藥學(xué)66款冬花《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來源】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farlaraL.的花蕾。生用,或蜜炙用。

【處方名】款冬花冬花炙冬花2023/7/31中藥學(xué)款冬花《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來源】為菊科植物款冬Tussi67【性能】辛、微苦,溫。歸肺經(jīng)?!竟πА繚櫡蜗職?,止咳化痰。

本品辛溫而潤,苦而降泄,專入肺經(jīng)而止咳平喘2023/7/31中藥學(xué)【性能】辛、微苦,溫。歸肺經(jīng)。本品辛溫而潤,苦而降泄,專入68【應(yīng)用】

咳喘。治咳喘無論寒熱虛實(shí),皆可隨證配伍??人云c干姜、紫菀、五味子同用,如款冬煎(《千金方》)。肺熱咳喘——配知母、桑葉、川貝母,如款冬花湯(《圣濟(jì)總錄》);肺氣虛弱,咳嗽不已——配人參、黃芪;陰虛燥咳——配沙參、麥冬;喘咳日久痰中帶血——常配百合同用,如百花膏(《濟(jì)生方》)。2023/7/31中藥學(xué)【應(yīng)用】2023/7/31中藥學(xué)69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感暴咳宜生用,內(nèi)傷久咳宜炙用。

【鑒別用藥】款冬花、紫菀,其性皆溫,但溫而不燥,既可化痰,又能潤肺,咳嗽無論寒熱虛實(shí),病程長短均可用之。前者重在止咳,后者尤善祛痰。古今治咳喘諸方中,二者每多同用,則止咳化痰之效益彰。2023/7/31中藥學(xué)【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感暴咳宜生用,內(nèi)傷久咳宜70

馬兜鈴

《藥性論》

【來源】為馬兜鈴科植物北馬兜鈴AristolochiacontortaBge.或馬兜鈴A.debilisSieb.etZucc.的成熟果實(shí)。生用、炒用或蜜炙用。

【處方名】

馬兜鈴炙馬兜鈴2023/7/31中藥學(xué)馬兜鈴《藥性論》【來源】為馬兜鈴科植物北馬兜鈴Ari71【性能】苦、微辛,寒。歸肺、大腸經(jīng)。【功效】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腸消痔。

本品性寒質(zhì)輕,主入肺經(jīng),味苦泄降,善清肺熱,降肺氣,又能化痰入大腸經(jīng),能清除大腸積熱2023/7/31中藥學(xué)【性能】苦、微辛,寒。歸肺、大腸經(jīng)。本品性寒質(zhì)輕,主入肺經(jīng),72【應(yīng)用】

1.肺熱咳喘。

熱郁于肺,咳嗽痰喘——配桑白皮、黃芩、枇杷葉;肺虛火盛,喘咳咽干,或痰中帶血者——配阿膠等同用,以養(yǎng)陰清肺止咳平喘,如補(bǔ)肺阿膠散(《小兒藥證直訣》)。2023/7/31中藥學(xué)【應(yīng)用】2023/7/31中藥學(xué)73

2.痔瘡腫痛或出血。

——常配生地、白術(shù)等藥內(nèi)服,也可配地榆、槐角煎湯熏洗患處。此外,又能清熱平肝降壓而治高血壓病屬肝陽上亢者。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適量,煎湯薰洗。一般生用,肺虛久咳炙用。

【使用注意】用量不宜過大,以免引起嘔吐。虛寒喘咳及脾虛便溏者禁服,胃弱者慎服。2023/7/31中藥學(xué)2.痔瘡腫痛或出血。2023/7/31中藥學(xué)74枇杷葉

《名醫(yī)別錄》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japonica(Thunb.)Lindl.的葉。切絲生用或蜜炙用。

【處方名】枇杷葉杷葉炙杷葉2023/7/31中藥學(xué)枇杷葉《名醫(yī)別錄》【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枇杷75【藥性】苦,微寒。歸肺、胃經(jīng)。【功效】清肺止咳,降逆止嘔。

味苦能降,性寒能清,具有清降肺氣之功清胃熱,降胃氣而止嘔吐、呃逆

2023/7/31中藥學(xué)【藥性】苦,微寒。歸肺、胃經(jīng)。味苦能降,性寒能清,具有清降肺76

【應(yīng)用】1.肺熱咳嗽,氣逆喘急。

可單用制膏服用,或與黃芩、桑白皮、梔子等同用,如枇杷清肺飲(《醫(yī)宗金鑒》);治燥熱咳喘,咯痰不爽,口干舌紅者——配桑葉、麥冬、阿膠等同,如清燥救肺湯(《醫(yī)門法律》)。2023/7/31中藥學(xué)【應(yīng)用】2023/7/31中藥學(xué)77

2.胃熱嘔吐,噦逆。本品能清胃熱,降胃氣而止嘔吐、呃逆,常配陳皮、竹茹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5~10g,止咳宜炙用,止嘔宜生用。2023/7/31中藥學(xué)2.胃熱嘔吐,噦逆。本品能清胃熱,降胃氣而止嘔吐、呃78

白果

《日用本草》

【來源】為銀杏科植物銀杏GimkgobilobaL.的成熟種子。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生用或炒用。

【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