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下冊《實驗題》專項練習題及答案(人教版)_第1頁
八年級物理下冊《實驗題》專項練習題及答案(人教版)_第2頁
八年級物理下冊《實驗題》專項練習題及答案(人教版)_第3頁
八年級物理下冊《實驗題》專項練習題及答案(人教版)_第4頁
八年級物理下冊《實驗題》專項練習題及答案(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八年級物理下冊《實驗題》專項練習題及答案(人教版)探究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探究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1.在探究“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把鉤碼逐個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分別讀出鉤碼的質量和彈簧測力計相應的示數(shù),并記錄在表格中:m/(kg)100200300400500G/(N)1234.15(1)如圖1所示,這個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N,圖中的示數(shù)為;(2)請在圖2中以質量m為橫坐標,以重力G為縱坐標進行描點并連線:(3)分析圖2圖像可得物體所受的重力與它的質量成比。2.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實驗中,老師給不同小組提供了相同規(guī)格且標度相同的透明坐標紙(如圖甲所示),隨機提供綠豆、紅豆或黃豆一包(每組只有一種豆類),利用彈簧測力計和天平測得多組重力與質量的實驗數(shù)據。(1)根據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描繪成G﹣m的圖象,發(fā)現(xiàn)圖像是一條經過原點的直線,由此可知“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與質量成”;(2)有小組提出可以將綠豆和黃豆兩組數(shù)據的透明坐標紙進行重疊,然后觀察繪制的圖線,圖線可能是圖乙中的,以此判斷重力與物質種類的關系;(ρ綠豆>ρ黃豆)(3)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后,老師提出把彈簧測力計改裝成測量液體密度的密度秤;①小明小組用同一小桶分別盛滿不同液體(圖丙),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桶受到的重力為1N,裝滿水后受到的總重力為3N,再裝滿另一液體時示數(shù)為4N,則液體的密度為kg/m3,用這樣的方法分別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處標注對應其他液體的密度;(g取10N/kg)②若測量中液體沒有裝滿,測出的液體密度(填“偏大”“準確”或“偏小”)。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3.如圖,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將毛巾、棉布分別鋪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種情況下,讓小車分別從斜面項端由靜止下滑,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離。甲乙丙(1)實驗中改變小車所受阻力大小,是通過改變來實現(xiàn)的,這種研究方法到了物理法。(2)小車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離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離較遠,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最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選填“快”或“慢”)。(3)推理: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時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4)在大量實驗事實的基礎上,牛頓總結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一定律不是直接由實驗得出的,而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推理得出的正確結論,像這樣的研究方法叫做。(5)牛頓第一定律說明物體的運動(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不變的性質。4.小明在滑雪場看到人們坐著充氣滑雪墊從高處滑下(如圖甲所示)時,滑雪者還要滑出很長一段距離,于是小明猜想:如果水平雪面足夠光滑,他們會一直運動下去嗎?他用如圖乙所示裝置探究他的猜想:(1)小明先后三次將同一小車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這樣操作的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相同。(2)小車到達水平面后會繼續(xù)向前運動是因為小車具有。(3)隨著阻力的逐漸減小,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逐漸變遠,速度減小得越(選填“慢”或“快”。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時,受到的阻力越來越小,直到變?yōu)榱?,它將做。?)在我們已學的物理知識中,也有用到這種“實驗推理”的研究方法,如。(列舉一例)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5.某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每個鉤碼質量均為50g。(1)如圖甲所示,小組同學在左邊和右邊各掛一個鉤碼,這時木塊保持靜止,說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大小,方向。細心的小明在實驗時發(fā)現(xiàn),若左邊掛一個鉤碼,右邊掛兩個鉤碼時,木塊仍然保持靜止狀態(tài)。經過討論,同學們發(fā)現(xiàn)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這時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選填“平衡”或“不平衡”)。(2)經過思考與交流后,實驗小組決定改進實驗設計,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乙所示實驗裝置,小麗同學設計了如圖丙所示實驗裝置,你認為(“乙”或“丙”)裝置更好,原因是。(3)如圖丙所示裝置中,在左邊和右邊各掛一個鉤碼后,將小卡片轉動一小角度,松手后,小卡片旋轉后又恢復原狀,這表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需要作用在上。(4)為了探究猜想“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如果利用如圖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下一步的操作是。6.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二力平衡條件”的探究:(1)小組將相同質量的砝碼放在左右兩盤后,把小車轉過一個角度,然后松手,觀察到小車轉動一定角度后恢復到靜止狀態(tài),說明兩個力必須作用在才能平衡;(2)某次實驗中,當左盤砝碼質量大于右盤時,小車兩邊的拉力大?。ㄟx填“相等”或“不相等”),但小車仍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小車受到的(選填“是”或“不是”)平衡力,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小車受到的影響;(3)為盡量減少以上影響,小敏提出將甲裝置中的小車換成小卡片,如圖乙所示。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小敏下一步操作是____;A.左右各加一個鉤碼B.把卡片剪成兩半C.把卡片扭轉一個角度(4)如果將小車換成輕質彈簧測力計,如圖丙所示,在左右兩盤各放入重4N的砝碼,忽略盤重和繩重,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N。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7.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實驗所用棉布比木板表面粗糙)。(1)實驗過程中,應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做運動,根據知識,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2)在這四次實驗中,滑動摩擦力最小的是(選填“甲”“乙”“丙”或“丁”);(3)比較甲、乙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是否有關;比較乙、丙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是否有關;(4)比較甲、丙兩次實驗,發(fā)現(xiàn)甲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小于丙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小明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你認為他的結論是的(選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8.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中,小華做了如圖1實驗:(1)實驗前,應沿(選填“水平”或“豎直”方向,對彈簧測力計進行調零。(2)實驗過程中,應沿水平方向拉著彈簧秤,使木塊A做運動,則木塊受到滑動摩擦力的大?。ㄟx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3)甲、乙、丙、丁四個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最大的是實驗。(4)比較甲、乙兩實驗,可得到初步結論: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5)實驗過程中,小明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很難穩(wěn)定,于是他和同組的小伙伴對實驗方案進行了改進,如圖2所示。水平傳送帶的速度可以調節(jié),定滑輪摩擦忽略不計。啟動傳送帶,木塊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為水平向(選填“左”或“右”。讓傳送帶以不同的速度勻速運行,穩(wěn)定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9.如圖所示,利用小桌、海綿、砝碼等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圖甲乙丙中是通過觀察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我們(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綿來完成實驗;(2)通過比較圖和圖乙,說明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通過比較圖,說明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實驗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填“控制變量法”或“理想實驗法”)(4)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較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丙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丁的大小關系為p丙p丁。(填“>”“<”或“=”)10.如圖所示,用一只礦泉水瓶和一塊海綿等器材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實驗時,通過觀察來比較礦泉水瓶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2)在圖A、B、C的操作中,觀察圖A和圖可知: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觀察圖B和C可知:受力面積一定時,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若將礦泉水瓶放在石塊上,如圖D所示。圖D與圖A比較,礦泉水瓶對石塊和海綿的壓強(填“相同”或“不相同”);(4)如圖甲所示,一質地均勻的長方體磚塊放在水平地面上?,F(xiàn)將磚塊切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圖乙所示,此時磚塊對地面的壓強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將圖乙中的磚塊倒置后如圖丙所示,此時磚塊對地面的壓強圖甲中磚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11.如圖所示,是用來研究液體壓強的U形壓強計:(1)這種U形壓強計(選填“屬于”或“不屬于”)連通器;(2)當壓強計的金屬盒在空氣中時,U形管兩邊的液面出現(xiàn)如圖甲所示的情景,下列調節(jié)的方法中,正確的是____;A.取下軟管重新安裝B.把右管中的液體倒出一些C.將U形管傾斜放置,使兩邊液面相平(3)觀察圖中的乙、丙、丁三圖,發(fā)現(xiàn)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是一樣的,這說明:同種液體,,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將丙圖的金屬盒逐漸向下移,可觀察到U形管右邊的液面(選填“上升”或“下降”),這說明: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有關。12.某同學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實驗過程如圖所示。(1)實驗中,通過觀察壓強計U形管兩端液面的高度差來顯示橡皮膜所受的壓強的大小,此物理方法叫。(2)如圖1、2、3所示,可得到的結論為:在同種液體的同一深度,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填“相等”或“不等”)。(3)通過比較圖1與圖可知三峽大壩設計成上窄下寬的原因。(4)在圖6實驗中,保持金屬盒位置不變,在容器中加入適量清水與其均勻混合后(液體不溢出),橡皮膜受到的液體壓強將(選填“變大”、“變小”或“無法判斷”)(5)小王用圖7所示的裝置測量未知液體的密度:在左側加入適量的水,在右側緩慢倒入待測液體,直到橡皮膜剛好變平,她測量了以下物理量:A、右側待測液體到容器底的深度h1B、右側待測液體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C、左側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D、左側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請你推導出待測液體密度的表達式為ρ=(選擇題中合適的字母和ρ水表示)。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13.在學習了“浮力”的知識后,張強同學提出了一個問題: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與深度有關嗎?經過思考,他在學校實驗室找來了彈簧測力計、燒杯、一個金屬塊、水等器材。設計并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探究實驗:(1)由實驗可知,金屬塊在圖A中受到的浮力為N;(2)張強同學根據圖A、B兩次實驗,得出: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越深,所受浮力越大。你認為他的實驗結論是(填“正確”或“錯誤”)的,原因是。(3)通過實驗可知:物體完全浸沒后,所受浮力的大小與在液體中的深度,在由圖A至圖C的過程中,金屬塊受到水的壓強(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根據實驗,可求出該金屬塊的密度為kg/14.小明同學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時,用A物體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請你根據小明的實驗探究回答下列問題。(1)小明對ABC三個步驟進行了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浮力的大小與有關。(2)對比ACD三次實驗,可得出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為N,物體的體積為m3(3)在C與E兩圖中,保持了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研究浮力與的關系。(4)在小明實驗的基礎上,根據有關實驗數(shù)據,可以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kg/(5)如圖中能正確反映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和金屬塊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關系的圖象是。(金屬塊未接觸容器底)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15.如圖所示為小王同學做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1)該實驗研究的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之間的關系;(2)實驗的最簡便、最合理的步驟是(用字母ABCD排序);(3)進行B步驟時如果重物沒有全部浸在水中,(選填“能”或“不能”)驗證阿基米德原理;(4)小王用水做完實驗后,將水換成其它液體再重復幾次實驗,其主要目的是()A.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 B.多次測量尋找普遍規(guī)律16.某小組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1)彈簧測力計使用前要在方向調零。(2)實驗步驟如圖1所示,甲、乙、丁、戊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F1、F2(3)以下選項中若____(填字母)成立,則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A.F1?F2=F(4)另一小組利用兩個相同的彈簧測力計A和B、飲料瓶和吸管組成的溢水杯、薄塑料袋(質量忽略不計)對實驗進行改進,裝置如圖2所示。向下移動水平橫桿,使重物緩慢浸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觀察到A的示數(shù)逐漸,B的示數(shù)逐漸(前兩空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且A、B示數(shù)的變化量(填“相等”或“不相等”)。(5)比較兩種實驗方案,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____。(多選)A.測力計A的示數(shù)就是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B.實驗器材生活化,測力計固定、示數(shù)更穩(wěn)定C.能同步觀察測力計A、B示數(shù)的變化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17.在進行“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時,某實驗小組利用同一斜面、質量不同的鋼球、同一木塊等器材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本實驗通過比較來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2)在進行甲、乙兩圖的實驗時他將同一小球從斜面上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釋放,小球滾下后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塊,目的是探究小球動能的大小與是否有關。(3)用甲、丙兩圖的實驗現(xiàn)象所得到的結論,可以解釋汽車(選填“超速”或“超載”)帶來的危害。18.如圖,用小球和木塊來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1)實驗中是通過比較來比較動能大小。(2)本實驗研究的動能是指____(填序號)A.小球在斜面上時的動能B.小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C.小球撞擊木塊后木塊的動能(3)比較圖A、B是為了研究動能大小與的關系。(4)小趙在實驗時,先讓質量為m的小球從斜面h高處由靜止下滑,測出木塊被撞擊的距離為S1,接著他立即讓同一小球從斜面h高處由靜止下滑,測出木塊被撞擊的距離為S2,如圖所示,則S1S2(大于/小于/等于),你判斷的依據是(從能量角度解釋)。探究物體的探究物體的重力勢能跟哪些因素有關19.在探究“物體的重力勢能與高度、質量是否有關”的實驗中,小明準備了四塊相同的花泥,兩個體積相同但質量不同(m鋼>m玻)的小球。(1)如圖甲所示,將鋼球、玻璃球從距花泥h1高處由靜止釋放,砸在花泥上,砸出深淺不同的痕跡,由圖可知,實驗的自變量是,控制不變的量是;(2)如圖乙所示,將鋼球分別從距花泥h1分和h2析(h1>h2)高處由靜止釋放,砸在花泥上,砸出深淺不同的痕跡,據圖得出結論:當相同時,重力勢能與有關。20.如圖所示,小紅把小桌放在透明的沙箱中,讓重物從高處落下,打擊小桌,觀察桌腿陷入沙子的深度,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1)如圖所示,將同一個重物從不同高度落下,高度越高,桌腿陷入沙子的深度越深,說明重物能夠對外做功越,它的重力勢能越。(2)重物的重力勢能通過桌腿陷入沙子的深度反映出來,這種研究方法稱為法。(3)要進一步探究重力勢能與質量的關系,應換用不同的重物,讓它們從相同落下,觀察桌腿陷入沙子的深度。這種研究方法稱為法。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21.如圖所示是某實驗小組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杠桿刻度均勻,每個鉤碼重0.5N)。(1)掛鉤碼前,杠桿如圖甲所示,此時正確的操作是向(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接下來,在A、B兩處掛上如圖乙所示的鉤碼后,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將A處的鉤碼拿掉一個,要便杠桿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則應將B處所掛鉤碼向(選填“左”或“右”)移動個格;(3)某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替代鉤碼,在B點豎直向下拉,然后將彈簧測力計繞B點逆時針旋轉一定角度至如圖丙所示位置,在旋轉過程中,要使杠桿始終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逐漸(選填“變大”或“變小”),原因是。22.某小組同學利用鐵架臺、帶刻度的杠桿、細線、彈簧測力計、若干鉤碼(每個鉤碼重1N)(1)實驗前,如圖(甲)所示,靜止的杠桿處于(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先將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2)小明同學根據圖(乙)便直接得出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認為這樣得出結論(選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3)該同學又采用了圖(丙)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計算出彈簧測力計的值應為N,但是小明在實際實驗操作中發(fā)現(xiàn)豎直向上拉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稍大于計算值,其原因可能是。若向右傾斜拉彈簧測力計,使杠桿水平平衡,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小李同學又進行了課外探究,她找來相同的硬幣若干(硬幣質量分布均勻)。在一平衡杠桿的左端放上2枚、右端放3枚,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丁所示。她用刻度尺測出L1和L2,則2L1(選填“<”、“>”、“=”)3L2;若將杠桿左端的硬幣正上方再加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23.提高機械效率能夠充分發(fā)揮機械設備的作用,一組同學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如表所示。次數(shù)物體的重力G/N提升的高度?/m拉力F/N繩端移動的距離s/m機械效率η120.110.366.7%230.11.40.371.4%340.11.80.3440.21.80.674.1%(1)實驗中應盡量豎直向上(選填“勻速”或“加速”)拉動彈簧測力計;(2)計算出第3組實驗的有用功J,機械效率是(結果精確到0.1%);(3)分析比較第1、2、3次實驗數(shù)據可以判定,使用同一個滑輪組提升物體時,被提升的物體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選填“越高”或“越低”或“不變”);分析比較第3、4次實驗數(shù)據可得,機械效率與物體上升的高度(選填“有關”或“無關”)。24.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的鉤碼,分別做了甲、乙、丙三組實驗,實驗數(shù)據如下:次數(shù)鉤碼重/N鉤碼上升的高度/cm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N彈簧測力計上升的距離/cm機械效率第1次2511566.7%第2次451.715第3次651583.3%(1)在實驗操作中應該使鉤碼(選填“快速”或“緩慢”)上升;(2)進行第2次測量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為(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3)進行第3次測量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N,滑輪組做的有用功是,額外功是J。(4)分析實驗數(shù)據,可以得出,彈簧測力計上升的距離s跟鉤碼上升的高度h的關系為s=h,得出的實驗結論是: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有關。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25.如圖所示,在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時,已知木塊所受重力G為10N,斜面長s為0.5m,高h為0.2m。(1)實驗時,沿斜面拉動彈簧測力計,應盡量使木塊做直線運動;(2)如果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7.0N,則斜面的機械效率為;(3)實驗中,木塊受到木板對它的摩擦力大小為N;(4)如果要提高斜面的機械效率,請你提出一個合理可行的方法:。26.在“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實驗中,小明猜想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小聰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如圖是他們設計的實驗裝置,下表是其中一位同學在其他條件一定時的實驗數(shù)據。(1)表格中第三次實驗的機械效率為(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分析表中信息可知該實驗是探究(選填“小明”或“小聰”)的猜想,結論是:在其他條件一定時,斜面,機械效率越高;實驗序號斜面的傾斜程度物塊的重力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的拉力F/N斜面長s/m機械效率1較緩100.25.5136.4%2較陡100.47.0157.1%3最陡100.68.51(2)另一位同學為探究自己的猜想,設計了如下步驟。①把一塊長木板的一端墊高,構成一個斜面;②用彈簧測力計沿斜面把一木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