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習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_第1頁
高考復習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_第2頁
高考復習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_第3頁
高考復習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_第4頁
高考復習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班級考號姓名總分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題。諸葛亮,字孔明,瑯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后也。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篤,召亮于成都,屬以后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后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苯ㄅd元年,封亮武鄉(xiāng)侯,開府治事。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張邰戰(zhàn)于街亭。謖違亮節(jié)度,舉動失宜,大為邰所破。亮拔西縣千余家,還于漢中,戮謖以謝眾。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笔甏?,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于渭南。亮每患糧不繼,使已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于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至于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奔白洌缙渌?。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于邦城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芍^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節(jié)選自《三國志·諸葛亮傳》)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至有街亭違命之闕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B.至有街亭違命之闕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C.至有街亭違命之闕/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D.至有街亭違命之闕/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13.下列對文中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臣敢竭股肱之力”的“敢”意謂肯、愿意,與《燭之武退秦師》中“敢以煩執(zhí)事”的“敢”相同。B.“戮謖以謝眾”的“謝”指謝罪,與《孔雀東南飛》中“阿母謝媒人”的“謝”不同。C.屯田,古代生產組織形式,漢以后歷代政府為取得軍隊給養(yǎng)而組織的集體耕作。D.陛下,陛本義是臺階,帝王的衛(wèi)士在臺階兩側進行戒備,后成為對帝王的尊稱。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諸葛亮勇于認錯,主動承擔責任。當手下的將領打了敗仗,他認為自己身居高位,責任應完全在自己,向皇帝要求貶職三級,來懲罰自己的過失。B.諸葛亮忠心輔佐,深得劉備信任。劉備告訴諸葛亮如果劉禪沒有才能,就可以取而代之。他又封諸葛亮為武鄉(xiāng)侯,可以說把蜀國托付給了諸葛亮。C.諸葛亮治軍嚴謹,敵人為之感嘆。被他安排去屯田的士兵,和百姓混雜著居住在一起,卻不會去擾民??戳耸褴姷臓I壘,魏將司馬宣王忍不住稱贊。D.諸葛亮生活簡樸,嚴格約束自己。他的個人生活用品,都是來自官府;在成都,他的家人依靠桑園和薄田為生,他從不經營其他產業(yè)為自己謀取私利。1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先主于永安病篤,召亮于成都,屬以后事。(2)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16.街亭之戰(zhàn),作為參戰(zhàn)一方的蜀國,其自身的戰(zhàn)敗原因有哪些?請簡要說明。(3分)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公子聞趙有處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賣漿家。公子聞所在,乃間步往從此兩人游,甚歡。平原君聞之謂其夫人曰始吾聞夫人弟公子天下無雙令吾聞之乃妄從博徒賣漿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謝夫人去,曰:“始吾聞平原君賢,故負魏王而救趙,以稱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舉耳,不求士也。無忌自在大梁時,常聞此兩人賢,至趙,恐不得見。以無忌從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為羞,其不足從游?!蹦搜b為去。夫人具以語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謝,固留公子。秦聞公子在趙,日夜出兵東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請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誠門下:“有敢為魏王使通者,死?!泵⒀珒扇送姽釉唬骸肮铀灾赜谮w,名聞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廟,公子當何面目立天下乎?”語未及卒,公子立變色,告車趣駕歸救魏。魏王見公子,以上將軍印授公子,公子遂將。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諸侯。諸侯聞公子將,各遣將將兵救魏。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軍于河外。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當是時,公子成振天下。秦王患之,乃行金萬斤于魏,求晉鄙客,令毀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為魏將,諸侯將皆屬,諸侯徒聞魏公子,不聞魏王?!蔽和跞章勂錃В荒懿恍?,后果使人代公子將。公子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日夜為樂飲者四歲,竟病酒而卒。其歲,魏安釐王亦薨。秦聞公子死,使蒙驁攻魏。其后十八歲而虜魏王。高祖始微少時,數聞公子賢。及即天子位,每過大梁,常祠公子。太史公曰:天下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巖穴隱者,不恥下交,有以也。名冠諸侯,不虛耳。(節(jié)選自《史記·魏公子列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平原君聞之/謂其夫人曰/始吾聞夫人弟公子天下無雙/今吾聞之/乃妄從博徒賣漿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B.平原君聞之謂/其夫人曰/始吾聞夫人弟公子/天下無雙/今吾聞之乃妄從博徒賣漿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C.平原君聞之/謂其夫人曰始/吾聞夫人弟公子/天下無雙/今吾聞之乃妄從博徒賣漿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D.平原君聞之謂/其夫人曰始吾聞夫人弟公子/天下無雙/今吾聞之/乃妄從博徒賣漿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11.下列對文中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徒豪舉耳”中的“徒”意為“只、僅僅”,與《孔雀東南飛》中徒留無所施”的“徒”不同。B.免冠,指脫去帽子,古時表示謝罪,后來表示敬意。此處指平原君向魏公子謝罪。C.宗廟,在古代指奉祀祖先的宮室,又可指代王室、國家,該詞在文中意思是后者。D.薨,指諸侯死去。《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日亮,大夫曰卒,士日不祿?!?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信陵君禮賢下士、不計身份。他聽說毛公藏身于賭博人中間,薛公藏身于酒館里,就打聽到他們的藏身之地,親自步行去找他倆。B.信陵君深明大義。他聽說魏王派使者請自己回國抗秦,起先告誡門客不得通報,聽毛公和薛公闡明魏國存亡的利害后他毅然回國。C.信陵君大破秦軍、威震天下。他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軍隊,在黃河以南地區(qū)把秦軍打敗,將秦軍趕進函谷關里不敢出來應戰(zhàn)。D.信陵君賢德有才、深得敬重。高祖年輕的時候,就多次聽別人夸贊魏公子,等到他做了皇帝,經過大梁,常常去祭祀公子。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公子所以重于趙,名聞諸侯者,徒以有魏也。(4分)(2)天下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巖穴隱者,不恥下交,有以也。(4分)14.平原君聽說信陵君要離開的時候,為什么堅決挽留?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3分)附:參考答案和控空訓練一、12.解析“闕”是名詞,做“有”的賓語,且“咎”是做下一句的主語,所以在“闕”和“咎”之間應該斷開,排除A、B兩項;“知”的賓語是“人”,結構完整,后面可以斷開,且“多暗”說的是“恤事”,所以“多暗”和“恤事”之間不能斷開,排除C項。答案D13.解析A項,敢:肯、愿意/冒昧,謙辭。B項,謝:謝罪/謝絕。答案A14.解析“劉備···他又封諸葛亮為武鄉(xiāng)侯”錯誤,文中說的是“先主又為詔敕后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ㄅd元年,封亮武鄉(xiāng)侯”,由此可知,封諸葛亮為武鄉(xiāng)侯的是劉禪,不是劉備。答案B15.解析采分關鍵點:(1)篤:病重。屬:囑托,托付。后事:身后之事。(2)峻;嚴厲。明:分明。前一個“而”,表轉折,卻。答案:(1)劉備在永安宮病重,把諸葛亮從成都召來,把身后事情囑托給他。(2)刑法政令雖然嚴厲,卻沒有人怨恨他,因為他用心公平而且勸戒分明。16.【解析】本題要求簡要說明蜀國在街亭之戰(zhàn)中自身的戰(zhàn)敗原因。由“謾違亮節(jié)度,舉動失宜,大為邰所破”可知,馬謖違背諸葛亮的節(jié)制調度、舉動失當而敗;由“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至有街亭違命之闕,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可知,街亭之戰(zhàn)的失敗也與諸葛亮識人不明有關;文章最后對諸葛亮做出的評價提到了他“北定中原”沒有成功的原因,“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意為“然而他連年勞師動眾,都未能成功,大概臨機應變,以及用兵謀略,并非他所擅長的吧”,可見還與諸葛亮不擅長臨機應變和用兵的謀略有關?!敬鸢浮竣亳R謖違背諸葛亮的命令,舉動失當。②諸葛亮不能知人善任,考慮事情不夠周到。③諸葛亮不擅長臨機應變和用兵的謀略?!緟⒖甲g文】諸葛亮,字孔明,是瑯邪郡陽都縣人,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后代。章武三年春天,劉備在永安宮病重,把諸葛亮從成都召來,把身后事情囑托給他。劉備對諸葛亮說:“先生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可以安定國家,最后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yè)。如果太子劉禪可以輔佐的話,那就拜托你輔佐了;如果他不成才的話,你可以自己取而代之?!敝T葛亮流著眼淚說:“臣一定會竭盡所有輔佐的力量,獻上忠貞的節(jié)操,堅持到死為止!”劉備又下詔告誡劉禪說:“你和丞相共掌國事,要像侍奉父親一樣侍奉他?!苯ㄅd元年,劉后主封諸葛亮為武鄉(xiāng)侯,設丞相府,管理大小事情。建興六年春天,諸葛亮發(fā)出消息說要從斜谷道去攻打耶縣。諸葛亮親自率領各路軍隊攻打祁山,軍隊陣容整齊,賞罰嚴肅而號令明白。諸葛亮派馬謖督率各軍在前面行軍,和張在街亭大戰(zhàn)。馬謖違背諸葛亮的部署,舉動失當,被張郃打得大敗。諸葛亮將西縣百姓一千多戶遷回漢中,斬殺馬謖向大家謝罪。上奏疏說:“我憑著微弱的才能,竊居著不該占據的高位,親率軍隊掌握大權,總是嚴格地訓練三軍,但是不能訓導規(guī)章,嚴明法度,面臨大事幾乎無措,致使有馬謖在街亭違背命令、作戰(zhàn)失敗的過錯,這都是我用人不當而造成的。我不能知人善任,考慮事情多有不智,依照《春秋》軍事失利責罰主帥的原則,過錯應由我來承當。我自請降職三級,來督責我的過失?!苯ㄅd十二年春天,諸葛亮帶領所有軍隊從斜谷出發(fā),用流馬運送軍糧,占據在武功五丈原,和宣王司馬懿在渭水南邊列陣對抗。諸葛亮常常憂慮糧食供應不上,讓自己統一全國的壯志無法伸展,于是分派出部分士兵屯田,作為長久駐扎的基礎。耕田的士兵混雜在渭水邊的居民間,而百姓都安居樂業(yè),軍隊不曾侵擾百姓謀取私利。兩軍對峙了一百多天。這年八月,諸葛亮生重病,死在軍中,享年五十四歲。等到蜀軍撤退以后,司馬懿去巡察蜀軍的營壘、住所,說道:“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起初,諸葛亮自己向后主上表說:“我成都家中有八百棵桑樹,貧瘠的田地十五頃,我子孫們穿衣吃飯之外,尚有剩余。至于我在外任職當官,別無開銷,隨身的衣物和飲食,完全由官府供給,也沒有另外經營其他產業(yè),來增加家財。等到我死的時候,不要讓我家里頭有多余的幣帛,外面有多余的錢財,以致辜負了您?!钡街T葛亮死的時候,果真和他說的一樣。史官評論說:諸葛亮擔任丞相,撫恤百姓,明示法規(guī),規(guī)定官吏的職責,制定合乎時宜的制度,誠心待人,公正無私;凡是盡忠職守、有益時世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會獎賞;凡是觸犯法令、懈怠傲慢的人,即使是親人也必定會處罰;對以真情認罪的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必定會酌情減釋;對說話浮夸、巧辯文過的人,即使只是犯了輕罪也必定會重責;對于善行,無論多么小,沒有不獎賞的;對于惡行,無論多么小,沒有不貶斥的;處理事務非常精明干練,管理事情能抓住它的根本,根據人的言論而觀察他的行為,從不與虛偽的人為伍;最終在蜀國境內,大家都敬畏他,愛戴他,刑法政令雖然嚴厲,卻沒有人怨恨他,因為他用心公平而且勸戒分明。他真可以稱得上是明白治世之道的杰出人才,與管仲、蕭何相媲美的人物。然而他連年勞師動眾,都未能成功,大概臨機應變,以及用兵謀略,并非他所擅長的吧!【挖空訓練】諸葛亮,字孔明,瑯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后也。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篤(重),召亮于成都(狀語后置),屬(通“囑”,囑托,托付)(之)以后事(身后之事)(省略句,狀語后置)。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繼承人)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流淚)曰:“臣敢竭股肱(輔佐,捍衛(wèi))之力,效(奉獻)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狀語后置)!”先主又為詔敕(告誡)后主曰:“汝與丞相從事(掌管國事),事(侍奉)之如父(狀語后置)?!苯ㄅd元年,封亮武鄉(xiāng)侯,開府治事(管理事務)。六年春,揚聲(故意放言,宣傳)由斜谷道取。亮身(親自)率諸軍攻祁山,戎陳(通“陣”,軍隊作戰(zhàn)時的戰(zhàn)斗隊列)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張邰戰(zhàn)于街亭(狀語后置)。謖違亮節(jié)度(調度管束),舉動失宜(不恰當),大為邰所破(被動句)。亮拔(移動,遷移)西縣千余家,還(回到)于漢中,戮謖以謝(謝罪)(于)眾(狀語后置)。上疏曰:“臣以(憑借)弱才,叨竊(謂不當得而得,自謙無才而據有其位)非據,親秉(掌握)旄鉞(代指軍權)以厲(激勵,勉勵)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面對)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過失)咎(罪過)皆在臣授任(用人)無方臣明不知人恤(考慮)事多暗(不明)《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級)以督厥(代詞,其)咎(過失)。”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于渭南(狀語后置)。亮每患(憂慮)糧不繼,使已志不申(通“伸”,伸展),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于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安定),軍無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及軍退,宣王案行(巡行,巡視)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定語后置),薄田十五頃(定語后置),子弟衣食,自有余饒(富余)。至于臣在外任,無別調度(安排,開銷),隨身衣食,悉仰(依仗,借助)于官,不別(另外)治生(經營家業(yè)),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贏(盈余,多余)財,以負(辜負)陛下?!奔白?,如其所言。評曰:諸葛亮之為(擔任)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禮儀規(guī)矩),約(規(guī)定)官職,從(制定)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屈服認罪)輸情(輸出內情)者雖重必釋,游辭(虛浮不切實際的言辭)巧飾(用巧妙的言語遮飾)者雖輕必戮(懲治);善無微(小)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處理各種政務)精煉,物理(管理事務)其本(根本,主要,基礎的東西),循(依照)名責(要求)實,虛偽不齒(并列);終于邦城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嚴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公平)而勸戒明也??芍^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同一流人物)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大概)應變將略(用兵的謀略),非其所長歟!二、10.A[“聞之”為動賓結構,應在賓語“之”后斷開,排除B.D兩項;“日”為對話標志,其后斷開;且“夫人弟公子天下無雙”都是“聞”的賓語,中間不必斷開,排除C項。]11.C[C項,”在文中意思是后者”錯,結合“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廟,公子當何面目立天下平?”可推知,這里的“宗廟”指的是奉把祖先的宮室。A項,只、僅僅/徒然,白白地。12.D[“高祖年輕的時候”錯誤,錯在對“高祖始微少時”的理解,應該是“高祖當初地位低下時”。]13.解析采分關鍵點:(1)所以:……的原因。徒:只、只是?!爸赜谮w”是狀語后置句,于趙重,在趙國受到尊重。(2)“不恥下交,有以也”判斷句。恥:以……為恥辱。有以:有原因,有道理。答案(1)公子在趙國受到尊重,名聲在諸侯間聞名的原因,只是因為有魏國的存在啊。(2)天下諸多公子中也確有好客喜士的,但只有信陵君能夠交結那些隱沒在社會各個角落的人物,他不以交結下層賤民為恥辱,是很有道理的。14.解析平原君誤解信陵君為“妄從博徒賣漿者游”的“妄人”,在聽了信陵君的話“無忌自在大梁時,常聞此兩人賢,至趙,恐不得見。以無忌從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為羞,其不足從游”之后,他才明白自己不識毛公、薛公是賢能之人,誤解了信陵君;平原君早就認為信陵君不同尋常,“始吾聞夫人弟公子天下無雙”,現在又見信陵君交往的是毛公、薛公這樣的賢才,于是認為信陵君志向不凡,不同于常人;當年信陵君曾竊符圍魏救趙,救過趙國,對自己有恩。答案(1)平原君不識毛公、薛公是賢能之人,誤解了信陵君;(2)認為信陵君志向不凡,不同于常人;(3)信陵君曾經救過趙國,對自己有恩?!緟⒖甲g文】公子聽說趙國有兩個有才有德而沒有從政的人,一個是毛公藏身于賭徒中,一個是有公藏身在酒店里。公子打聽到他們的藏身地址,就悄悄地步行去同這兩個交往,很是高興。平原君知道了這個情況,就對他的夫人說:"當初我聽說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個舉世無雙的賢人,如今我聽說他竟然胡亂地跟賭徒、酒店伙計交往,公子是個荒唐的人啊?!逼皆姆蛉税堰@些話告訴了公子。公子聽后就向夫人告辭準備離開這里,說:"當初我聽說平原君賢德,所以背棄魏王而救趙國,以便對得起平原君。平原君與人的交往,只是為了顯示他豪放的舉動罷了,他不是求取賢士人才啊。我從在大梁時,就常常聽說這兩個人賢能有才,到了趙國,我唯恐不能見到他們。讓我這個人跟他們交往,還怕他們不要我呢,現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們交往看作是羞辱,平原君這個人不值得結交?!庇谑蔷驼硇醒b準備離去。夫人把公子的話全都告訴了平原君。平原君聽了才脫帽子道歉,堅決地把公子挽留下來。秦國聽說公子留在趙國,就日夜不停地發(fā)兵向東進攻稱國。魏王為此事擔心,就派使臣去請公子回國。公子害怕魏王惱恨他,就告誠門下賓客說:"有敢替魏王使臣通報傳達的,處死。”毛公和薛公兩人去見公子說:"公子在趙國受到尊重、名聲在諸侯間聞名的原因,只是因為有魏國的存在啊。現在秦國進攻魏國,魏國危急而公子毫不顧念,假使奏國攻破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廟亮平,公子還有什么臉面活在世上呢?”話還沒說完,公子馬上變了臉色,喝咐車夫趕快套車回去救稱國。魏王見到公子,把上將軍大印授給公子,公子便正式擔任了上將軍這個統帥軍隊的最高職務。魏安替王三十年(前247),公子派使臣把自己擔任上將軍職務一事通報給各個諸侯國。諸侯們得知公子擔任了上將軍,都各自調兵遣將救接魏國。公子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軍隊在黃河以南地區(qū)把奏軍打得大敗。進而乘勝追擊直到函谷關,把奏軍壓在函谷關內,使他們不敢再出關。當時,公子的聲威震動天下。奏王擔心此事,就用一萬斤黃金到魏國行賄,求見晉鄙的門客,讓他們在魏王面前進讒言說:"公子流亡在外十年了,現在擔任魏國大將,諸侯國的將領都歸他指揮,諸侯們只知道魏國有個魏公子,不知道還有個魏王?!蔽和跆焯炻牭竭@些毀謗公子的話,不能不信以為真,后來果然派人代替公子擔任上將軍。公子自己明知這是又一次因毀謗而被廢黜,于是就推托有病不上朝了。日日夜夜尋歡作樂度過了四年,終于因飲酒無度患病死亡。這一年,魏安麓王也去世了。秦王得到公子已死的消息,就派蒙驁進攻魏國。十八年后便伴虜了魏王。漢高祖當初地位低購時,就多次聽別人說魏公子腎德有才。等到他即位做了皇帝后,每次經過大梁,常常去祭祀公子。太史公說:天下諸多公子口也確有好客真士的,但只有信險君能夠交結那些隱沒在社會各個角落的人物,他不以交結下層賤民為恥辱,是很有道理的。他的名聲遠遠超過諸侯,的確不是虛傳?!就诳沼柧殹抗勇勞w有處士(有才學而隱居不做官的人)毛公藏(隱居)于博徒,薛公藏于賣漿家。公子聞所在,乃間(偷偷地,悄悄地)步往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