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神經瘤-神經外科_第1頁
聽神經瘤-神經外科_第2頁
聽神經瘤-神經外科_第3頁
聽神經瘤-神經外科_第4頁
聽神經瘤-神經外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聽神經瘤

神經外科

病史簡介52床遲忠秋主訴:左耳耳鳴半年,聽力下降一個月診斷:左側橋小腦角區(qū)占位入院時間:9月22日11:15入院查體:T:36.6℃,P:70次/分,R:19次/分,Bp:142/86mmHg,患者神志清,精神好,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3mm,對光反應均靈敏,粗測左耳聽力顯著減退,右耳聽力粗測正常,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GCS評分4+5+6,入院后完善相關術前準備,醫(yī)囑通知9月26日08:00在全麻行乙狀竇后入路橋小腦角區(qū)占位切除術,給予術前準備,送入手術室,術后轉ICU1.概述2.臨床表現(xiàn)3.分期4.圍術期護理概述

起源于聽神經鞘膜細胞,是典型的神經鞘瘤,此腫瘤為常見的顱內腫瘤之一,腫瘤多數(shù)發(fā)生于聽神經前庭段,少數(shù)發(fā)生于該神經的耳蝸部,隨著腫瘤生長變化,壓迫橋腦和小腦,充滿于小腦橋角凹內。好發(fā)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歲屬于良性腫瘤,如能全切,常獲得永久治愈臨床表現(xiàn)大多數(shù)聽神經瘤以患側聽力下降、耳鳴、耳聾為主;少數(shù)以頭痛、面癱起病。部分患者表現(xiàn)為吞咽困難、流涎、共濟失調、顱內壓增高癥狀等。聽神經瘤分期根據(jù)腫瘤的大小及其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可將腫瘤的進展過程分為4期Ⅰ期:管內型,直徑<1cm,位于內耳道內,僅有聽神經受損的表現(xiàn)。Ⅱ期:小型腫瘤,直徑1~2cm,除聽神經癥狀外可出現(xiàn)鄰近腦神經癥狀如三叉神經,也可有小腦功能障礙,但無顱內壓增高,腦脊液內蛋白含量輕度增高,內聽道有擴大。Ⅲ期:中等型腫瘤,直徑2~3cm,除上述癥狀外有后組顱神經及腦干功能的影響,小腦癥狀更為明顯,并有不同程度的顱內壓增高,內聽道擴大并有骨質吸收。Ⅳ期:大型腫瘤,病情進展已到晚期,阻塞性腦積水表現(xiàn)嚴重,腦干受損亦很明顯,有的甚至有意識障礙甚至意識不清,并可有角弓反張樣強直性發(fā)作。手術入路大多采取枕下乙狀竇后入路:CPA入路(橋腦小腦角)術中電生理監(jiān)測術中電生理監(jiān)測的目的:早期、快速發(fā)現(xiàn)潛在的對該神經的損傷性刺激,在發(fā)生不可逆的損害之前,及時提醒手術醫(yī)生,調整手術步驟,提高面神經功能的保留率。術后護理體位的護理2.生命體征的觀察3.飲食的護理

4.保持呼吸道通暢術后護理1.體位的護理

術后麻醉未清醒的患者取平臥位,頭偏向健側。麻醉清醒,生命體征平穩(wěn)的病人可抬高床頭15~30°,術后72小時禁止患側臥位。2.生命體征的觀察

由于腫瘤位于后顱凹、橋小腦角,靠近腦干,解剖關系復雜而重要,手術難度大、時間長,因此術后嚴密觀察意識、瞳孔、生命體征的變化是關鍵。尤其是呼吸和神志的改變。如發(fā)生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yī)生。術后護理3.飲食的護理

術后禁食1~2天,待病人完全清醒后,第一次進食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食以半坐臥位健側最好。食物溫度在30~50°,以固體為主。動作要緩慢,不可操之過急,防止誤吸。若術后禁食2~3天后仍存在吞咽困難者應留置胃管,鼻飼飲食。并注意觀察胃液,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應激性潰瘍。術后護理4.保持呼吸道通暢聽神經瘤手術有可能損傷后組顱神經,咽反射及咳嗽反射減弱或消失容易因誤吸而窒息,故術后根據(jù)情況及時清除口腔及上呼吸道分泌物。有咽反射減弱或消失,可發(fā)生吞咽困難、咳嗽無力,病人主動排痰困難。需按時翻身叩背、隨時吸痰,防止呼吸道阻塞和肺炎的發(fā)生?;颊哂?.27返回病房,神志清,精神差,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3mm,對光反應均靈敏,頭部敷料清潔干燥,左耳聽力減退,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患者左側鼻腔流出少量淡紅色血性液,給予腰大池引流術。術后并發(fā)癥的護理1.面神經損失的護理2.三叉神經損傷的護理3.后組顱神經損傷的護理4.腦脊液漏的護理5.肺部感染的術后護理

面神經功能障礙分級級別面神經評價臨床表現(xiàn)Ⅰ級正常所有面部各部分功能正常Ⅱ級輕度功能異常肉眼看面肌略微力弱,非常輕的面部聯(lián)帶活動失常,靜止時面部對稱,肌張力正常運動:①額紋有輕度-中度運動;②用力可完全閉眼;③口角略有不對稱Ⅲ級中度功能不全明顯但不是變形性不對稱,仔細觀察沒有嚴重聯(lián)帶活動運動:①額紋有輕微或輕度運動;②用力可完全閉眼;③口角用力時稍有力弱Ⅳ級中度-嚴重功能不全肉眼看有明顯面肌力弱,或相對面紋不對稱運動:①額紋無活動;②不能閉眼;③用最大努力口仍不對稱Ⅴ級嚴重功能不全只能感覺有活動,靜止時面部不對稱運動:①額紋活動不對稱;②不能閉眼Ⅵ級全麻痹面部無任何活動術后護理1.面神經損失的護理因術后伴有面神經損傷,可出現(xiàn)患側面癱、眼瞼閉合不全,角膜反射減弱或消失導致的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潰瘍。故術后對面部功能鍛煉和角膜的保護尤為重要。(1)注意眼部衛(wèi)生,避免角膜干燥潰瘍引起失明。告知病人減少用眼和戶外活動,外出時戴墨鏡保護。(2)面部保暖,勿用冷水洗臉,以免直接吹風。外出時戴口罩,預防感冒。(3)加強口腔護理,指導病人進食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過熱、寒冷、辛辣刺激的食物。進食時要細嚼慢咽,進食后及時漱口。(4)指導病人進行自我按摩,表情動作訓練,早晚各一次,力度適宜。如用食指、拇指把口角拉向耳側做被動運動,對鏡子做皺眉閉眼、吹口哨、示齒等動作,防止肌肉萎縮。(每個動作可做2~4個八拍)術后護理2.三叉神經損傷:由于內聽道口距三叉神經僅1.5㎝,腫瘤發(fā)展上極可達三叉神經,故術中可能會損傷三叉神經。因此術后一周會出現(xiàn)口唇周圍帶狀皰疹,口角潰瘍。護理1)術前宣教時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可能出現(xiàn)此類并發(fā)癥,使其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避免術后慌張恐懼。(2)給予抗病毒藥物外涂,常用藥物:阿昔洛韋或給予營養(yǎng)神經藥靜脈輸入,并注意口腔衛(wèi)生。術后護理3.后組顱神經損傷的護理因術后損傷后組顱神經,常會出現(xiàn)吞咽困難,飲水嗆咳、咳嗽反射減弱或消失。(1)進食時易取坐位或半坐臥位,抬高床頭30°。(2)第一口飯要由護士親自喂。從少量開始,酌情增加。(3)指導患者做吞咽動作,對咽部進行刺激。(4)有構音障礙的患者可鼓勵其多談話交流、訓練說話能力,促進語言功能的恢復。(5)存在共濟失調的患者,早期進行肢體功能鍛煉。術后護理

4.腦脊液漏:腦脊液切口漏,腦脊液鼻漏或耳漏發(fā)生原因多與硬腦膜不縫合或縫合不嚴密,乳突小房封閉不嚴有關護理(1)若術后病人出現(xiàn)腦脊液鼻漏,囑其臥床休息,床頭抬高15~30°。平臥位或半坐臥位。(2)禁止做挖耳、打噴嚏、擤鼻涕、用力咳嗽、屏氣排便等動作。(3)有腦脊液流出的鼻腔禁止填塞。(4)若2~3天鼻漏仍無消失,應報告醫(yī)生行腰椎穿刺置管術。必要時行修補手術。術后護理5.預防肺部感染:由于手術刺激或損傷后組顱神經,導致嗆咳、吞咽反射減弱等,易發(fā)生誤吸,導致吸入性肺炎護理(1)鼓勵患者有效咳嗽,取半臥位或側臥位。病情允許可早期下床活動,不能下床或意識障礙、昏迷的患者協(xié)助病人定時翻身、叩背。(2)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者,應定時抽吸痰液,必要時可行氣管切開,以利于保持呼吸道通暢。(3)有效稀釋痰液,給予霧化吸入。(4)不要用吸管進食飲水,以免誤吸,有嗆咳的患者盡早留置胃管,鼻飼飲食。(5)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以免口腔部細菌誤吸入下呼吸道造成感染。出院宣教1.囑病人加強營養(yǎng),進食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纖維素、維生素飲食,避免食用過硬、不易咬碎或易致誤吸的食物,不要用吸管進食飲水,以免誤吸引起嗆咳、窒息。2.合并神經功能缺損的病人,術后半年至一年可有部分恢復,可選擇必要的輔助治療,如高壓氧、針灸、理療、中醫(yī)藥等。3.聽力障礙的病人盡量不要單獨外出,以免發(fā)生意外,必要時可配備助聽器,或隨身攜帶紙筆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