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屆高考語文材料作文分類訓練:自我定位類(含解析)_第1頁
202屆高考語文材料作文分類訓練:自我定位類(含解析)_第2頁
202屆高考語文材料作文分類訓練:自我定位類(含解析)_第3頁
202屆高考語文材料作文分類訓練:自我定位類(含解析)_第4頁
202屆高考語文材料作文分類訓練:自我定位類(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材料作文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小賈喜歡物理,但物理成績中等水平;他的歷史成績拔尖,但興趣不在歷史。高一期末高考科目選課時,他和父母的意見不能統(tǒng)一。他想從興趣愛好出發(fā)選擇物理,父母卻認為歷史比物理更易博取高分而要求他棄物理選歷史。從下面兩個寫作任務中任選一個寫一篇議論文。任務一:請你選擇一種身份(家長或者小賈),給對方寫一封信,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任務二:你的班主任得知此事后,在班級里組織了一場以“理想和現(xiàn)實”為主題的演講會,請你結合上述材料和自己的體驗感受寫一篇發(fā)言稿。【注意】①題目自擬;②文體特征明顯;⑧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襲。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中國藝術的審美思維不會傾向于西方過于理性的“日神”思維,也不會傾向于非理性的狂熱的“酒神”思維,而是將兩者加以統(tǒng)一平衡后的新的思維——“月神”思維。這種思維正好與中國藝術的“月神精神”相一致,所以用它來標示與西方“日神”“酒神”迥不相同的審美思維亦特別合適:月亮有光,但不明亮;能分辨物體,但不清晰;皎潔朦朧的月色能使你微醉,而決不會發(fā)狂。比較起來,西方的“日神精神”偏向于科學,而“酒神精神”又偏向于宗教,中國的“月神精神”則更是藝術的,審美的。以上說法,有人感到新奇,有人認為這是正常的,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要求:結合材料,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按要求寫作。統(tǒng)編版小學課本識字第一課的內容為“天地人你我他”,這六個字引導兒童時期的我們認識世界,了解世界。如今,18歲的我們站在成人的門檻前,應對這六個字有更深刻的理解。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需要把“我”放在“天地”“你他”之間去思考。請圍繞“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論點明確,論據(jù)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不少于700字。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愛自己,然后可以更好地愛他人與世界;愛自己,有時候比愛他人和愛世界更難。我們常常在愛他人與愛世界中迷失自己,甚至以愛的名義變成他人生命的附庸或者負擔,以愛的名義成為外物的奴隸……那我們該如何愛自己呢?請結合材料談你的思考和感受。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我們既不屑與眾人為伍,因為我們有自己獨立的觀點和判斷;我們又害怕與眾不同,這意味著要承擔被孤立和排擠的風險。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梁啟超給兒子梁思成的信中有這樣的一段話:“試問唐開元、天寶間,李白、杜甫與姚崇、宋璟比較,其貢獻于國家者孰多?為中國文化史及全人類文化史起見,姚、宋之有無,算不得什么事,若沒有了李、杜,試問歷史減色多少呢?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個人自審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發(fā)揮其個性之特長,以靖獻于社會,人才經濟莫過于此。思成所當自策厲者,懼不能為我國美術界作李、杜耳?!币陨喜牧蠈ξ覀冾H具啟示意義。請結合當下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請整體把握漫畫的內容和寓意寫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認識與評價,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①滿溪煙雨濕芙蕖,綠葉紅花錦不殊。(周紫芝《次韻草堂主人雨中十首(其五)》)②紅花須得綠葉襯,水擾青山風景饞。上述詩句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紅花”與“綠葉”的思考,結合時代特征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愛比克泰德說:“我們登上并非我們所選擇的舞臺,演繹并非我們選擇的劇本”,“你是劇中的一個演員,劇本或長或短,全由作者決定。如果他要你扮演一個窮漢,你就應以全部力量來演好這個角色”。當代作家余華說,雖然劇情不是我們自己決定的,但臺詞是我們自己說的,所以,要想和時代、命運保持好關系,我們就要把自己的臺詞說好;而且,他結合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驗,說臺詞有時候會改變劇情,所以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力量會改變劇情,但前提是把臺詞說好。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0.作文。有人說,年輕人最大的問題是對現(xiàn)實欲求不滿;可如今他們的“低欲望”似乎更令人擔憂。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此的看法和認識。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例文:讓理想照耀現(xiàn)實——關注自身發(fā)展,明確選科方向同學們:大家好!最近很煩惱,因為高一學生馬上面臨選科,我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父母也無法給我們有效的建議。說實話,面對新的高考改革,我們有許多困惑,特別是關于高考選科的問題,我思考了很多,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看法。我認為,高考選科前一定要全面了解自己,關注自身的發(fā)展,明確選科的方向,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是選科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遵從自己的興趣,這也是我們一直堅守的理想。了解自己,就要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如自己對哪一門課感興趣,哪一門課成績好,哪一門課學習比較吃力,在選科時盡量揚長避短,選擇自己感興趣或者成績較好的科目,這樣學習起來比較容易。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你喜歡,就一定能學好。你如果喜歡物理,我建議你選“物理+化學+生物”,因為這幾門課邏輯思維性都比較強,而且科目之間的知識有交叉,可以互相促進;如果你比較喜歡歷史,我覺得你選擇“歷史+地理+政治”可能比較好一點兒,因為這幾門課都注重人文知識,注重理解和記憶。所以說,選科要根據(jù)興趣特長來決定。除了根據(jù)興趣愛好來決定選科,我們還要考慮將來的職業(yè)選擇。這是我們要面對的現(xiàn)實。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必須對自己將來的職業(yè)有個大致規(guī)劃。將來如果想從事理科、工科類的職業(yè),我建議盡量選擇物理,因為將來的職業(yè)運用物理知識的機會比較多。比如你將來要想從事航空航天研究,物理化學知識必不可少;將來如果想從事社會科學方面的職業(yè),你肯定要選歷史方面的組合,總之,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職業(yè),再根據(jù)職業(yè)的需要選科,規(guī)劃好自己的人生,選擇喜歡的職業(yè),你才會把全部精力都投入進去,把職業(yè)當作事業(yè)來做,就像屠呦呦研究藥品一樣,像袁隆平研究水稻一樣,只要你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成功!興趣愛好和職業(yè)方向是選科時應考慮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我覺得我們也要考慮社會的需要。這是更加現(xiàn)實的考量。我們應該了解一下社會對各種職業(yè)的需求,根據(jù)社會需要來確定自己的職業(yè)方向,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科。你喜歡的不一定是社會所需要的,有一個笑話說某人喜歡屠龍術,潛心學習,學成歸來卻無所用。這雖然是一個笑話,卻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就是職業(yè)選擇必須根據(jù)社會需要來確定。說了這么多,不知道對大家選科有沒有幫助。希望我們能夠用理想照耀現(xiàn)實,做出正確的選擇。祝大家好運!【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審題: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題。材料設置了高一學生面臨選科的情境,反映現(xiàn)實中很多學生的苦惱和困惑,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靶≠Z喜歡物理,但物理成績中等水平;他的歷史成績拔尖,但興趣不在歷史”“他想從興趣愛好出發(fā)選擇物理,父母卻認為歷史比物理更易博取高分而要求他棄物理選歷史”,指出了學習中“興趣”“理想”與“成績”“現(xiàn)實”的矛盾。寫作時注意結合選科的情境,辯證性看待“理想和現(xiàn)實”的關系。選科,對于高中生來說,不僅僅只是基于個人興趣的簡單科目選擇,它直接關系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對于高中生來說,此階段最重要的便是要多了解、認識自我,包括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能力與特長等,同時也要關注社會需求,明確選科方向,做到“興趣愛好”與“未來規(guī)劃”的和諧統(tǒng)一。本題涉及自身發(fā)展和社會需求等角度的問題,寫作時需要綜合考慮,注意觀點不能偏頗。解讀任務:任務一,選擇一種身份(家長或者小賈),給對方寫一封信,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寫作時注意明確身份,明確觀點和立場。如以家長身份來寫,就要站在家長的立場,闡明高考是選拔性考試,強調博取高分在目前的現(xiàn)實意義。如以小賈的身份來寫,就要堅持興趣愛好第一的觀點,從人生長遠規(guī)劃的角度進行闡述。注意書信體的格式要求。任務二,寫一篇演講稿,主題是“理想和現(xiàn)實”。寫作時注意結合選科的情境,辯證性看待“理想和現(xiàn)實”的關系。二者既矛盾又統(tǒng)一?;饫硐肱c現(xiàn)實的矛盾,必須在正確認識社會現(xiàn)實的基礎上,踐行合乎社會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的人生理想。必須正確認識社會,既認識到個人的局限和優(yōu)勢,又了解社會發(fā)展的趨勢。直面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和沖突,秉持遠大理想,通過變革現(xiàn)實,并使現(xiàn)實朝著理想的方向發(fā)展,才就是化解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的恰當辦法。立意:1.興趣特長是選科的方向。

2.規(guī)劃職業(yè)生涯從選科開始。3.關注自身發(fā)展,明確選科方向。

4.關注社會需求,明確選科方向。2.略【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審題:這是一道引語類材料作文題。本題考查在中西審美思維的比較中,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對于理性的“日神”思維和感性的“酒神”思維的對比,可從如下角度理解:日神作為倫理之神,要求他的下屬適度,并且為了能遵守適度而要有自知之明。于是,除了美的審美必然性以外,又提出了“認識你自己”和“勿過度的要求”。他認為,人們需要日神的這種適度約束對酒神的過度,從而使人保持平靜,認清現(xiàn)實;否則,人就容易在酒神的過度中被沖昏頭腦。而中國的“月神”精神則介于二者之間,極具有理性之光,又具有感性之美。對此,“有人感到新奇”“有人認為這是正常的”提供兩種認識供考生參考,說明可以更贊同理性或感性,也可以兼具二者。對此,寫作時,可以首先指出“日神”“酒神”“月神”這三種不同的精神與審美的內涵。但需注意,評論的重點還是應該放在中國的“月神”精神上。對此可以贊賞中國的“月神”精神,說明我們不可過于偏激,而應充分結合理性與感性,極具有理性的思考能力,又具有感性的審美能力。也可發(fā)表批判,指出自己更贊同的理性或感性之美。立意:1.美在中道。2.寧靜淡泊即是一種美。3.阿波羅抵不過嫦娥姑娘。4.讓美的靈魂與美的外表和諧地融為一體。3.略【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審題: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作文題。本此作文借助小學課本中的“天地人你我他”引發(fā)青年學生對個人與世界、自然、他人的關系的思考?!疤斓厝四阄宜?,作為小學生的我們,僅僅局限于認識世界和了解世界,那時我們對這六個字的理解是膚淺的和片面的。18歲的我們,對這六個字的認識應該變得更加深刻。具體怎樣深刻呢?材料指明了兩個方向——需要把“我”放到天地之間去思考,需要把“我”放到你他之間去思考。這兩個方向到底有著怎樣的含義呢?如果考生能把這兩個分支援引下去,并且給予充實豐富,那么問題基本上也就解決了。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的問題,這相當于一個話題,最簡單的做法,考生把“怎樣”換成一個明確答案,題目就有了。比如說,成為一個懂奉獻的人,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成為一個仁愛的人。根據(jù)材料的指引,在論證論點的時候,要從這兩個角度展開——第一,這里的天地,可以指大自然,也可以指我們生活的人類社會的客觀世界。從廣義上說,這一角度談的就是人與客觀世界的關系,或者說人與大自然的關系。第二個角度是“我”與你他的關系,就是個人與他人的關系。上述兩個層面,各有一個分論點??忌仨毺幚砗脗€體的我與人類社會、與大自然的關系,第二是個體的我與他人的關系。寫作時注意必須寫議論文,首先明確“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這是文章的主題。可以思考,你是怎么看待這個世界,你是怎么看待大自然的。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人是大自然之子,個體的人在大自然面前應該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尊重、熱愛自然。其次思考人與人類社會、與他人的關系。整個人類社會在某種條件下也是一個整體,在處理個人與人類社會關系的時候,應當懂得攜手并肩、合作共贏,要采取“美美與共”的原則,懂得尊重、欣賞,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同時,在具體處理與他人關系時,不能自私自利,要心存仁愛、懂得付出和奉獻等。立意:1.個人是自然的一份子,要懂得尊重自然、熱愛自然。2.“我”屬于“我們”,做一個懂得奉獻的人。3.心存仁愛,和諧社會。4.【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審題:本題為引語式材料作文題。材料提出了“愛自己”的概念,闡述了我們常常忽略了“愛自己”而一味去“愛他人”“愛世界”“愛外物”的現(xiàn)實,指出了不懂得“愛自己”的結果:成為附庸、負擔、奴隸。所謂“愛自己”,即是尊重自己的意愿、維護自己的權益、珍重自己的身體、善待自己的情緒,保持獨立,透視自我,不矯不強,順從本心。而“愛他人”“愛世界”“愛外物”,則容易將真實的自我加以掩藏、遺忘、扭曲、偽飾甚至拋卻,以此尋求獲得某些物件、綁架某些情感、追逐某些虛妄,在此過程中被“帶節(jié)奏”,完全迷失了本來的方向,失去了獨立思考、調整狀態(tài)的能力,將人生目標、人格價值、生命意義全數(shù)寄托在外界的人事物上,乃至成為其附庸或負擔、奴隸?!皭圩约骸保鸵朴趯W習,時刻警醒,將自己的需要和體驗放在首位,看透如消費陷阱、審美黑洞、情感綁架等無形不實,不為外物的五光十色所迷惑,培養(yǎng)自己強大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洽能力。寫作時,可以先厘清“愛自己”的內涵,然后分別從珍惜自己的身體、尊重自己的意愿兩方面入手,論述“愛自己”即不盲目地犧牲自己的健康,違背自己的本心,再在認可“愛他人”“愛世界”“愛外物”的正當性、合理性的基礎上,強調“愛”應適度、應可控、應清醒而有分寸。最后收束觀點,總結全文。立意:1.自尊自強,保持獨立。2.順從本心,不作矯飾。3.珍惜時間,努力拼搏。4.立德養(yǎng)心,健全人格。5.【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審題:本題為引語式材料作文題。材料中談到了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矛盾心理:作為個體生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都有自己的看法與觀點,在面對同樣的事物時,不同的人往往也會有相異的判斷與選擇。人們都傾向于相信和依賴自己的理念,都不愿意從眾聲、隨大流,都愿意呈現(xiàn)出自己與眾不同的個性色彩,保持自我的獨立性。但是,人是具有社會性的生命個體,本能地會傾向于與團結、融合、共生于群體之中,與眾不同則必定付出相應的代價,作為“異類”,大概率會被他人投以異樣的目光、被群體所排斥、孤立、放逐,從而失去舒適的生存環(huán)境,面臨著孤軍奮戰(zhàn)、不被接納的困境。兩者之間,何去何從?是選擇獨樹一幟、保持自我、甘愿孤獨,還是融入集體、隨分從時、泯然眾人?兩種觀點并無是非對錯,考生都可以進行選擇。此外,也可以辯證地看待問題,指出兩種態(tài)度均有其合理性,關鍵在于何時應堅持自我,特立獨行,何時應與時舒卷,同聲大眾。如選擇保持自我的獨立性,則可以從“怎么想”和“如何做”兩個層面來組織思路。首先論述個性在人格發(fā)展中的重要性,再指出保持獨立思考、獨特見解的正確與可貴,援引論據(jù),論證人們不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接下來再具體指出塑造敢于“與眾不同”個性的方法,并提醒人們亦不可矯枉過正,不可為了追求與眾不同而刻意做作。最后收束觀點,總結全文。立意:1.敢于孤獨,尊重自我。2.正則可從,邪則可離。3.自洽至上,從心所欲。4.群而不黨,和光同塵。6.例文:自審以見其長,揚長以報其國梁啟超被譽為“中國教育第一人”,創(chuàng)造了“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話,其教育思想引人深思。就如他在給梁思成的信中所言:“個人自審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發(fā)揮個性之特長,以靖獻于社會。”物各有所美:大江東去,美在其壯闊;小橋流水,勝在其典雅;曲徑通幽,動人在靜謐。人之成長與發(fā)展亦是如此:當自審其身,以見其長;篤行其志,以揚其長;揚其所長,以報其國。自審其身,以見其長。禪宗悟道,講求“明心見性”,即通過自審其身,發(fā)現(xiàn)本心,見到真性;我輩成才,也當以自審其身為先。葉嘉瑩3、4歲便背古詩、識漢字,6歲讀《論語》,因其極高的古文天分,擇古典文學為業(yè),終成一代大家;徐淙祥生于泥間,長于農田,于農作物品性信手拈來,擇種糧為業(yè),成為安徽省太和縣種糧大戶。天賦有百樣,道路有千條,人若不能自審其性,便不能見其長以立其業(yè),往淺處說是對自己人生的不負責,往深了講則是國家人才資源的浪費。篤行其志,以揚其長。蘇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此言得之,“超世之才”固然重要,但是欲施展“超世之才”,“堅韌不拔之志”不可或缺。司馬遷少年博覽群書,又師承孔安國、董仲舒,及長周游各地,了解風俗,采集傳聞,早早便展露出了極高的史學天分。但是,若其不能忍辱負重,篤行其志,《史記》成書,萬無可能。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年幼便“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其所長不可謂不明顯。但是因為缺少了潛心求學,篤志向上的過程,最終“泯然眾人矣”。由此可知,惟篤行其志,方可揚其所長。揚其所長,以報其國?!独卒h日記》有言:“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yè)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睋P個人之所長,終為報其家國。魯迅目睹國人麻木的精神,以筆為矛,吹響思想革命的號角;錢七虎將個人專業(yè)所長與國家所需緊密結合,潛心一甲子,鑄盾六十年。我輩青年,人人于國之所需處揚己之所長,涓涓細流匯成江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當不會太遙遠!青年,當有一枝獨秀的豪情,更要有成為百花齊放、春色滿園一份子的自覺;要有閃亮夜空的勇氣,更要有成為群星閃耀、夜幕璀璨一份子的認知。正所謂:自審以見其長,爭當自己擅長領域的李、杜;揚長以報其國,自覺以己之所長補國之所需。【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審題:這是一道引語類材料作文題。梁啟超在給兒子梁思成的信中,通過對李白、杜甫與姚崇、宋璟于國家貢獻孰多的分析來引導兒子明白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也不是要人人都不做姚、宋,關鍵的是“人人發(fā)揮其個性之特長,以靖獻于社會,人才經濟莫過于此”,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只要能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為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就是一個成功的人。由此可見,試題引導學生關注自我,找到自己的興趣與特長,并在此基礎上努力成為一個自尊自信、造福于國家的人。寫作時,要先從材料中找到核心立意,即后半部分所說的每個人都要審視自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個性特長,并將之服務社會、造福祖國。寫作時還要充分考慮“自身特長”和”國家需要”的相互關系??上日f我們可以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用自己的專長為國家發(fā)展做貢獻;如果考慮到了“國家需要”,自己也選擇了能夠促進國家發(fā)展的專業(yè),但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自身條件并不適合這一專業(yè),而轉為國家需要的其他專業(yè),也是無可厚非的。寫作時,需以青年學子的身份,充分結合自身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寫好這篇作文。立意:1.以己所長,報效國家,奉獻社會。2.找準人生坐標,發(fā)揮自己的特長。3.發(fā)揮個性特長,成就精彩人生。7.例文:接納殘缺走向成熟人人都喜歡追求美好的事物,然而,世界本就是不完美的,就像鐵拐李是人人艷羨的神仙,可他卻也要飽受身體殘缺之苦。同樣,大家知道美神維納斯是斷臂的,但她的美卻讓人如醉如癡,因此,只有懂得接納不完美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大自然是迷人的。江南草長鶯飛,北國萬里雪飄,各有各的情韻,卻也各有各的缺憾,但我們不能一味地因追求美好而不顧實際地將它們都改造成有山有水、有大漠的酷暑、有北極的嚴寒、有鳥的鳴叫、有花的芬芳的理想王國。這就有如逼著李宇春穿迷你裙,逼著韓紅跳芭蕾舞一樣,無非是給寂寞的人添一點笑料罷了。接納殘缺,把自身的優(yōu)點發(fā)揮到極致,并努力克服缺點,那么你就是完美的。接納殘缺,才能更快更好地駛向成熟的彼岸,德莫斯替尼,雅典最著名的演說家,可有誰知道他也有口吃的經歷,大音樂家貝多芬是個聾子,文學家米爾頓是個瞎子,著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中年以后成了啞巴,可他們硬是用有殘缺的人生創(chuàng)造了近乎完美的成績。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一定會為你開一扇窗,一樣不行,不代表樣樣不如人,因噎廢食的故事只能給他們的人生帶來更多的痛楚,因此,接納殘缺,才能更好地催人奮進,邁向成熟的綠洲。接納殘缺,才能更快地追求美好。沒有不可超越的世界紀錄,沒有打不敗的對手,北京奧運會之前,科學家們用數(shù)學方法測算出人類百米沖刺的極限時間——9.77秒,然而,這個時間還是被更改了,2010年8月8日,博爾特保持了兩年的紀錄被美國人蓋伊打破,原來認為完美的極限只能重新修改,相信未來,這個紀錄還會被打破,因為美好無止境,超越無止境。誠然,接納殘缺,不等于安于現(xiàn)狀,坐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降臨,接納殘缺要求我們客觀理性地分析自身缺陷,并為之付出百倍的努力,將不完美盡量做到完美,而非得過且過,不思進取,整天如老驢推磨般做無謂的掙扎。上帝在讓我們經歷某些方面的痛苦磨礪時,也讓我們收獲其他方面的碩果。接納不完美,接納自己某些方面的殘缺,才可能在其他方面更優(yōu)秀、更突出,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更成熟。我們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但是在不完美的日子中,我們接納自己的殘缺,我們要努力破繭成蝶,舞出不一樣的曲線?!霸掠嘘幥鐖A缺”,只有懂得接納不殘缺,才能走向成熟,才能讓生活流光溢彩?!驹斀狻勘绢}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審題:這是一道漫畫類材料作文題。該題所選漫畫簡潔清晰,以圖文形式共同呈現(xiàn),除了畫中主體——“八仙”之一鐵拐李,最關鍵的信息是左側文字“神仙也有缺殘”,而這正是漫畫的題名。因此,作文時,關鍵在于理解和把握人物和文字背后的寓意。我們觀察完一幅漫畫后,不能只停留在畫面本身,而應該就此向外拓展,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際,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去思考漫畫后面所蘊含的人生哲理。比如,從殘缺本身來講,可以看出鐵拐李其實是一個象征,象征著無論是仙界還是人界,都充滿了缺陷,沒有十全十美的地方。鐵拐李身為神仙都有跛足之憾,那么人間的遺憾也就沒什么不能承受的了。而由此引申,也可知道,鐵拐李的靈藥可以解救天下蒼生,卻唯獨不能解救自己的跛足,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能夠幫助身邊人渡過難關,可是一旦難關落在自己頭上的時候就會手足無措。我們常常站在局外所以可以輕松看到他人的困惑,一旦成為當局者就看不到自己的困惑了。對此,寫作時,應當首先指出漫畫的內涵,說明其中的關鍵點在于“殘缺”。此后,則可從如何看待自己的殘缺、如何看待他人的殘缺、如何努力避免殘缺產生的不利影響等角度分別展開論述。再如何面對的問題上,毫無疑問態(tài)度應是積極樂觀、善良包容的。而在如何去做的問題上,可以說鐵拐李以殘缺之身修仙得道,說明修道之人不應該太在乎外表,只要潛心修道,修成正果,就是一位異相真仙。立意:1.萬事都不是完美的,接受遺憾,接納殘缺。2.不可求全責備,不拘一格降人才。3.渡人難渡己,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4.世間沒有十全十美,殘缺并不妨礙取得成功。8.例文:日月雖明,爝火不熄生活是一臺大戲,在生活的舞臺上,你方唱罷我登場,但主角是有限的,配角是沉默的大多數(shù),就像萬千綠葉中才會有幾朵紅花一樣。生來即為主角的人,少之又少,絕大多數(shù)人,總要在或長或短的一段時間里,做生活的配角。一旦成為配角,當如何自處?甘當綠葉,成為配角,亦自尊,日月雖明,難替爝火之微光。乾坤朗朗,日有艷陽,夜有明月,但,總有日月照不到的地方、照不亮的時候;爝火雖然微弱,在深夜,在洞穴,在室內,在需要舉火為號、燃火慶祝的時候,自有其存在之價值。配角正如微弱的爝火、點點的星辰,不像主角那么耀眼,但有其存在的價值,甚至其價值是主角說不可替代的。韓信是名將,是主角,但挖壕溝、搭云梯、執(zhí)銳器,他不如作為配角的無名小卒,戰(zhàn)爭能取得勝利,離不開韓信的運籌帷幄,更離不開這多多益善的無名士卒。爝火不如日月之明,但日月難以替爝火之用,配角自有其不可替代之作用,也有其不可剝奪之尊嚴。甘當綠葉,成為配角,莫沉淪,人生長宜放眼量,微星也有閃耀時。懦夫才屈服于所謂的命運,進取的人從來不相信“命運天注定”的論調。首先,配角有朝一日亦可成為主角。張怡寧乒乓球生涯的初期,一直被籠罩在作為大滿貫冠軍的王楠的光環(huán)之下,但是她不沉淪,勤思索,能堅持,敢超越,最終成為乒乓球場上的“大魔王”,成為了主角。其次,配角也有配角的燦爛,總有人把配角的作用發(fā)揮到了極致,成為配角中的佼佼者。一流的配角,也是頂流。周恩來,一生忠誠于革命,在社會主義革命進程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在黨的領導人中,他從來沒做到“老一”的位置,難道這有損他的光輝形象嗎?能因此貶低他的歷史地位嗎?不能,他是綠葉,但他是革命所依賴的綠葉,是主角所信賴的綠葉,是最具光彩的綠葉。其實啊,主角和配角,是合作關系。綠葉為鮮花服務,鮮花點綴了綠葉,紅綠相間,遂成大美。離開了配角的扶持,主角孤掌難鳴;沒有了主角的模范作用、領軍作用,配角群龍無首。兩者相配合,才能陰陽相濟、天地交泰。主角要剛健向上,而不忘本;配角要用力綿久,而有追求。這樣,主角和配角各守其責,又不離心離德,集體才融洽,整體才有力量。就像我們戰(zhàn)爭年代的紅軍將士,主角運籌帷幄、揮斥方遒,但仍能俯首低耳,與戰(zhàn)士群眾共甘苦;配角沖刺沙場、馬革裹尸,但不忘一心向黨聽指揮。黨和群眾一心,將軍和士兵一體,當此之時,主角和配角,雖然位置有不同,但使命感還有什么不同?個體的尊嚴還有什么差別?他們共同譜寫可歌可泣的革命交響樂,共同奏響凱歌,他們都成了主角。所以,配角可以沒有主角的位置,但應該有主角的責任感、尊嚴感;主角可以不處在配角的位置上,當有配角為他人服務、甘于奉獻的情懷。當你處在配角的位置上時,別氣餒,莫沉淪,要堅持發(fā)光發(fā)熱,即使只是一把爝火,亦可與日月同輝。【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審題: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題。材料①詩句的意思是滿滿的溪水煙霧淋濕了荷花,綠葉紅花相稱像絲織物一樣,詩句表現(xiàn)了雨中荷花與荷葉各美其美的特征。材料②中,“紅花須得綠葉襯”表現(xiàn)了綠葉對紅花的襯托作用。從上述兩則材料的內容來看,涉及紅花與綠葉的價值和意義,再結合任務中“結合時代特征”去談對“紅花”與“綠葉”的思考,可知,此題旨在引導考生關注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問題,無論是做紅花還是綠葉,都有其存在價值。人活一世,我們要爭做紅花,活出自己的風采;但是如果做不成紅花,我們也可以做為襯托紅花而存在的綠葉。新時代的青年既要有做時代主人,積極拼搏、當仁不讓、引領時代潮流的覺悟,也要有甘為人梯、活出自我風采的境界。寫作時,可以采取層進式的論證結構。首先可以說明我們每一個人或許都有成為“紅花”的夢想;然后,可強調一旦現(xiàn)實讓我們成為了“綠葉”,我們也不能氣餒,應該堅持下去,相信自己,并暗自努力;接下來指出,只要我們不放棄努力,我們也有成為“紅花”的可能,或者說即使一直不能成為“紅花”,我們也沒有虛度此生,也不會有太多遺憾。在行文過程中,要可以縱觀古今中外,多引用一些因為堅持不懈而最終成功的事件,也可以正反對比,這樣更有說服力。立意:1.鮮花迎風艷,還需綠葉扶。2.“替補”的冷板凳要坐得住。3.“主份”與“備份”皆是本分。4.做好“備份”才能當好“主份”。5.一流的配角,也是頂流。9.略【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審題:這是一道引語類材料作文題。材料中給出兩段話,第一段中,愛比克泰德所說的前一句話,把人生比作劇本,說明我們或許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而第二句話則說“你就應以全部力量來演好這個角色”,說明無論境遇如何,都要用盡全力,爭取最好的表現(xiàn)。第二句中,當代作家余華所說,同樣是“相信自己的力量”。只不過在此基礎上,余華也給出了“把臺詞說好”的前提。由此可知,這兩則材料都關注了命運與自我的關系,彼此的觀點有相對性,給學生提供了思辨的空間。有所不同的是,第一則以命運為主導,決定了“我”應認真完成命運賦予我的角色。第二則以“我”為主導,強調應先改變自己,從而改變命運。對此,寫作時,可以認同材料第一段的觀點,認同人有時候無法擺脫命運的某些安排,也可以認同材料第二段的觀點,強調“人定勝天”。但二者的區(qū)別顯然只能作為立論的前提,不管選擇哪種前提,寫作的重心思想都應是強調保持人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可以說,雖然有時候我們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我們卻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自己所能實現(xiàn)的最好結果。又或者可以說,相信只要我們努力,一定也能改變不公的命運,走向新的人生巔峰。立意:1.相信努力可以改變結果。2.命運不公,就努力去創(chuàng)造公平。3.以奮斗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10.例文:欲求應滿還是不滿在功利占領的世界里,隨處可聽得“我要……”這般的聲音。于是,有人恥笑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另一些人則不然,“活著就是為追求,惟欲求不滿才是前進的動力”。我以為,在紛繁之世界,在物質名利面前保持一顆滿足的心,在思想領域多一分不滿足,才是不二之選。一顆在物質面前滿足的心,能夠造就談泊名利之性,讓我們對人生和世界看得更透徹。王石,萬科集團董事長,本應光環(huán)籠罩久居中國富豪榜,可他卻從未上過這個榜單,只因:他將自己的錢財悉數(shù)捐出。這般作為,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便是“我要這么多錢來干嘛?”王石這顆在物質面前滿足的心,令人嘆服,令人尊崇。誠然,唯有對物質滿足,才會明白萬物于我如浮云,才會懂得一味地、盲目地追求名利、功利,絕不是人活在這世界的終極目的。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