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義 公路隧道洞口、明洞施工技術全_第1頁
講義 公路隧道洞口、明洞施工技術全_第2頁
講義 公路隧道洞口、明洞施工技術全_第3頁
講義 公路隧道洞口、明洞施工技術全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講義公路隧道洞口、明洞施工技術—、洞口工程隧道洞口的各項工程及互有影響的橋涵與路基支擋等結構,應綜合考慮,妥善安排,盡早完成。隧道洞口邊坡、仰坡開挖及地表恢復,應符合環(huán)境保護規(guī)定,做好水土保持。1.洞口土石方開挖與防護施工規(guī)定(1)

洞口邊坡、仰坡的開挖應減少對巖土體的擾動,嚴禁采用大爆破。(2)

對邊坡和仰坡以上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的處理措施,應結合施工和運營階段的隧道安全和環(huán)境保護等因素確定。(3)

臨時防護應視地質條件、施工季節(jié)和施工方法等,及時采取噴錨等措施。2.隧道洞門應在隧道開挖的初期完成,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基礎必須置于穩(wěn)固的地基上,虛渣、雜物、風化軟層和水泥必須清除干凈。(2)

洞門端墻的砌筑與回填應兩側對稱進行,不得對襯砌產生偏壓。(3)端墻施工應保證其位置準確和墻面坡度滿足設計要求。(4)

洞門襯砌完成后,其上方仰坡腳受破壞時,應及時處理。(5)

洞門的排水設施應與洞門工程配合施工,同步完成。(6)

洞門的排水溝砌筑在填土上時,填土必須夯實。二、明洞工程明洞地段土石方的開挖方式、邊坡和仰坡坡度以及支護施工,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地形、地質條件、邊仰坡穩(wěn)定程度等與設計有差異時,應提出變更。宜邊開挖邊支護,并注意監(jiān)測和檢査山坡的穩(wěn)定情況。1.明洞邊墻基礎施工規(guī)定(1)

基礎開挖應核對地質條件,檢測地基承載力,當?shù)鼗粷M足設計要求時,應及時上報監(jiān)理、設計單位,并按設計單位提供的處理方案施工。(2)

偏壓和單壓明洞外邊墻的基底,在垂直路線方向應按設計要求挖成一定坡度的斜坡,提高邊墻抗滑力。(3)

基礎混凝土灌注前必須排除坑內積水,邊墻基礎完成后應及時回填。2.明洞回填施工規(guī)定(1)墻背回填應兩側對稱進行。底部應鋪填0.5~1.0m厚碎石并夯實,然后向上回填。石質地層中墻背與巖壁空隙不大時,可釆用與墻身同級混凝土回填;空隙較大時,可采用片石混凝土或漿砌片石回填密實。土質地層,應將墻背坡面開鑿成臺階狀,用干砌片石分層碼砌,縫隙用碎石填塞緊密,不得任意拋填土石。(1)

墻后有排水設施時,應與回填同時施工。(2)

拱背回填應對稱分層夯實,每層厚度不得大于0.3m,兩側回填高差不得大于0.5m,回填至拱頂齊平后應分層滿鋪填筑。3.明洞防水層施工規(guī)定(1)

防水層施工前應用水泥砂漿將襯砌外表涂抹平順。(2)

防水卷材應與拱背粘貼緊密,接頭搭接長度不小于100mm,鋪設應自下而上進行,上下層接縫宜錯開,不得有通縫。(3)

回填拱背的黏土層應與邊坡、仰坡搭接良好,封閉嚴密。(4)

靠山側邊墻頂或邊墻墻后,應設置縱向和豎向盲管(溝),將水引至邊墻泄水孔排出。逃生通道內徑不宜小于0.8m。7.

長、特長及高風險隧道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