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第四單元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第9課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同步測試部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1頁
高中歷史第四單元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第9課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同步測試部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2頁
高中歷史第四單元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第9課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同步測試部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3頁
高中歷史第四單元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第9課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同步測試部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4頁
高中歷史第四單元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第9課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同步測試部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9課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1.《漢書》載:“……鑿空,諸后使往者皆稱博望侯,以為質于外國,外國由是信之?!睔v史上第一位“博望侯”是()A.司馬遷B.張騫C.張角 D.班超解析:據題干信息“《漢書》”“鑿空”并結合所學可知,歷史上第一位“博望侯”是西漢的張騫,因此答案選B項。答案:B2.近幾十年來,在我國新疆地區(qū)的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來自古代中原地區(qū)的絲織品,請判斷新疆地區(qū)使用中原絲織品,最早可能是在 ()A.秦朝 B.漢朝C.唐朝 D.宋朝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漢時期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使得絲綢之路得以開通,促進了西域與中原經濟文化的往來,中原的絲織品通過絲綢之路運往西域(包括今天的新疆在內),故選B項。答案:B3.“草原絲綢之路”是蒙古草原地帶溝通歐亞大陸的商貿大通道,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沿此通道向西遷徙的兩個民族有()A.匈奴、突厥 B.匈奴、大月氏C.印歐、赫梯 D.貴霜、日耳曼解析:沿著“草原絲綢之路”向西遷徙的民族有匈奴和突厥,因此答案為A項。答案:A4.宋元時期,中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大幅提升,全面提升了商船遠航能力。當時中國海船采用了哪些新技術()A.帆索和磁羅盤 B.地球儀、航海圖C.星盤、地動儀 D.天文定位、星盤解析:宋元時期,人們采用了先進的帆索和磁羅盤,使中國海船能夠橫渡大洋,持續(xù)航行,因此答案為A項。答案:A5.絲綢之路開通之后,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經過陸路或海路傳到西方,中亞的葡萄、苜蓿、胡蘿卜也傳入中國。這說明()A.絲綢之路是連接亞歐的重要貿易通道B.絲綢之路深刻影響了中國的飲食習慣C.絲綢之路是一條物質文化的交流之路D.絲綢之路推動了西方向近代社會的轉型解析:通過題干信息可知,絲綢之路開通后,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傳到西方,中亞的葡萄、苜蓿、胡蘿卜也傳入中國,說明絲綢之路是一條物質文化的交流之路,因此答案為C項。A、D兩項在題干中未體現(xiàn);B項是對題干的片面解讀。答案:C本課提要(1)絲綢之路是經由中國西北和中亞連通古代東西方的重要商路。(2)歐亞大陸的其他重要商路還有“草原絲綢之路”“西南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3)絲綢之路等商路不僅是商貿路線,而且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净A鞏固】1.他被譽為偉大的外交家、探險家,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他將中原文明傳播到西域之外,又從中亞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等物種,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這里的“他”是()A.漢武帝 B.董仲舒C.衛(wèi)青 D.張騫解析:根據題干信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將中原文明傳播到西域之外”可知“他”是張騫,因此答案為D項。答案:D2.古絲綢之路是一條文化之路、商貿之路、友誼之路。在中國西北地區(qū)的絲綢之路上發(fā)現(xiàn)大量古代的遺跡、遺物。下列遺物中,可能出現(xiàn)在漢代的是()A.葛布、曲轅犁 B.玉米種子、水排C.絨類織物、羅馬金幣 D.絲綢、定窯孩兒枕解析:曲轅犁出現(xiàn)于隋唐時期,故A項錯誤;明清時期玉米傳入中國,故B項錯誤;漢代紡織業(yè)已出現(xiàn)絨類織物,羅馬金幣經由漢代絲綢之路流入中國,故C項正確;定窯孩兒枕屬于北宋定窯的代表性瓷器,故D項錯誤。答案:C3.絲綢之路在唐朝中期以后逐漸衰落,其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A.割據、戰(zhàn)亂的影響B(tài).東西方海路的繁榮C.國家政策的改變D.技術進步和社會變革解析:絲綢之路的衰落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既有割據、戰(zhàn)亂的影響,也有東西方海路日益活躍的影響,但其根本原因在于技術進步和社會變革使陸路交通的重要性大大降低,陸路不再是當時唯一的便利化選擇,因此答案為D項。答案:D4.匈奴是歷史上一個古老的游牧民族,在我國南北朝之后的史書上已經不見蹤影,學者推測其西行遷入歐洲地區(qū)。他們最有可能是沿著哪條商路遷徙的()A.草原絲綢之路 B.西南絲綢之路C.海上絲綢之路 D.漢志商道解析:據所學知識可知,歷史上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遷,很多是沿著草原絲綢之路進行的,因此A項正確。答案:A5.研究資料表明,宋代船舶通行于南洋和“西洋”(今印度洋一帶海域),而阿拉伯商船從波斯灣出發(fā)向東,需在錫蘭灣(今斯里蘭卡)改換成宋舶。據此可知,宋代()A.中外交通貿易興盛 B.海外貿易規(guī)范有序C.造船及航海技術先進 D.嚴格限制海外貿易解析:材料強調海上交通貿易并未涉及陸地,不能反映出中外交通貿易興盛,故A項錯誤;由材料“宋代船舶通行于南洋和‘西洋’”“需在錫蘭灣(今斯里蘭卡)改換成宋舶”結合所學可知更換船舶是由于宋代遙遙領先的造船及航海技術,故B項錯誤,C項正確;根據所學可知宋元時期海上貿易發(fā)達,宋朝政府鼓勵對外貿易,故D項錯誤。答案:C6.1405年至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訪問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為中國歷史上空前之壯舉,他代表皇帝接受當?shù)鼐醯某?并把大量禮品回賜給當?shù)氐木?。這一系列活動()A.引進了果蔬胡桃、胡瓜、胡蔥等B.開創(chuàng)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新格局C.達到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巔峰D.推動了明朝經濟走向繁榮解析:據材料“訪問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為中國歷史上空前之壯舉”可知鄭和下西洋達到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巔峰,增強了中國的影響力,故選C項;引進果蔬胡桃、胡瓜、胡蔥等是在漢朝時期,排除A項;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揚國威,并非為了經濟利益,排除B項;鄭和下西洋消耗了國家巨大資源,難以推動明朝經濟走向繁榮,排除D項。答案:C7.下圖是一幅東羅馬帝國時期的壁畫,畫中顯示的是一位身著絲綢外衣翩翩起舞的女子。畫中女子()A.有資格參與各種公眾活動B.可能生活在公元前3世紀C.絲綢及其技術來自東方的中國D.可能也使用青花瓷餐具解析:羅馬帝國時期的婦女沒有權利參與政治,故A項錯誤;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所以東羅馬帝國的女子不可能出現(xiàn)在公元前3世紀,故B項錯誤;漢朝時期,中國的絲綢和養(yǎng)蠶繅絲技術經絲綢之路傳至羅馬,故C項正確;青花瓷在明清時期經過海上絲綢之路傳入歐洲,與題目中的時間不符,故D項錯誤。答案:C8.在埃及開羅附近的遺址中,發(fā)現(xiàn)唐至宋初的瓷片數(shù)以萬計;敘利亞沙瑪拉遺址發(fā)現(xiàn)大批唐代陶瓷器;印度勃拉名納巴特遺址也發(fā)現(xiàn)唐瓷片。以上信息表明唐代()A.瓷器是海外貿易的最主要商品B.海上絲綢之路的輻射范圍較大C.私人海外貿易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D.中國已經成為東亞文化圈中心解析:根據材料在“埃及開羅附近的遺址”“敘利亞沙瑪拉遺址”“印度勃拉名納巴特遺址”發(fā)現(xiàn)大量唐代陶瓷器,可以表明唐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輻射范圍較廣,故答案選B項。A項以偏概全,且不符合本題主旨,排除;C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D項與材料無關,排除。答案:B9.閱讀下列材料,完成題目。材料一絲綢之路在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唐朝的西部疆域超過了漢朝……設置了所謂安西四鎮(zhèn),駐兵防守,由安西都護府管轄,以后又分置北庭都護府,統(tǒng)轄西域各地的羈縻州府,為絲綢之路的暢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宗至玄宗時期,從事國際商貿的粟特人,長期操縱著絲綢之路上的轉運貿易。他們不僅在經濟交流而且在文化交流中都起著重要作用。——摘編自樊樹志《國史概要》材料二“陸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yè)貿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進行經濟、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歷史上,中國的絲綢、陶瓷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這些傳統(tǒng)的商品至今依然在“海上絲綢之路”廣袤的沿線上煥發(fā)著新春。(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朝絲綢之路繁榮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作用。解析:第(1)問,根據材料一信息“唐朝的西部疆域超過了漢朝……設置了所謂安西四鎮(zhèn)……為絲綢之路的暢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第(2)問,根據材料二信息“‘陸上絲綢之路’……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進行經濟、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中國的絲綢、陶瓷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并結合所學知識從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發(fā)展,成為東西方經濟、政治、文化交流的紐帶,成為歐亞大陸人民交往的橋梁等角度分析。答案:(1)原因:①唐朝西部疆域廣闊,先后設機構管轄,保護沿途商旅貿易往來,為絲路的繁榮提供了保障;②唐朝文化繁榮,制度先進,國力富庶,對很多國家具有極大的吸引力;③漢朝以來形成的良好基礎等。(2)作用:①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發(fā)展;②成為東西方經濟、政治、文化交流的紐帶;③成為歐亞大陸人民交往的橋梁等。【拓展提高】10.《史記》中記載:“漢方欲事滅胡,聞此言,因欲通使……騫以郎應募,使月氏?!睆牟牧现锌梢钥闯鰪堯q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A.了解風土人情 B.聯(lián)合大月氏攻打匈奴C.開辟絲綢之路 D.設立西域都護府解析:據“滅胡”“使月氏”可知,張騫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聯(lián)合大月氏攻打匈奴,故選B項。答案:B11.西漢絲綢之路初通時,絲綢之路咽喉要地河西地區(qū)還是“習俗頗殊,地廣民稀”,到東漢初年,河西地區(qū)已是“兵馬精強,倉庫有蓄,民庶殷富”。據此可得出 ()A.古代中國對外貿易以經濟目的為主B.經貿活動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影響顯著C.絲綢之路興起之時是以河西為中心D.河西地區(qū)的民族交融得到明顯發(fā)展解析:題干材料表明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處于絲綢之路咽喉要地的河西地區(qū)經濟得到長足發(fā)展,說明絲綢之路的開通對沿線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影響顯著,故選B項。題干強調絲綢之路的開通對河西地區(qū)的影響,與對外貿易無關,故A項錯誤;材料只是強調河西地區(qū)地處咽喉要地,不能得出其是絲綢之路中心的結論,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xiàn)民族交融的信息,故D項錯誤。答案:B12.文獻與考古資料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錦”通過絲綢之路不斷輸入中國,國內也生產“胡式錦”。這表明()A.外來文化改變了唐代的社會生活B.唐代中后期手工業(yè)趨于衰落C.外來的絲織技術超過了唐代D.文化交流互動日益深入解析:“波斯錦”輸入中國,并不會改變唐代的社會生活,故A項錯誤;“國內也生產‘胡式錦’”說明唐代手工業(yè)技術提高而不是衰落,故B項錯誤;材料中沒有顯示中外紡織技術對比的信息,故C項錯誤;“‘波斯錦’……輸入中國”“生產‘胡式錦’”說明文化交流的互動日益深入,故D項正確。答案:D13.20世紀70年代在廣州中山四路發(fā)現(xiàn)秦統(tǒng)一嶺南時的造船遺址,80年代發(fā)現(xiàn)南越王墓(發(fā)現(xiàn)一捆非洲象牙和一件公元前5世紀的波斯銀盒),90年代發(fā)現(xiàn)南越國宮署遺址,這3項重大發(fā)現(xiàn),被譽為廣州秦漢考古的三大發(fā)現(xiàn)。據此推斷正確的是()A.秦漢時期我國海外貿易鼎盛B.廣州是當時我國唯一的外貿港口C.當時海上絲綢之路開始形成D.秦漢時期我國造船業(yè)已領先世界解析:在廣州南越王墓發(fā)現(xiàn)一捆非洲象牙和一件公元前5世紀的波斯銀盒,說明秦漢時期中國和非洲、波斯有經濟交流,據此推斷當時海上絲綢之路開始形成,故C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xiàn)秦漢時期我國海外貿易鼎盛,排除A項;材料也不能體現(xiàn)廣州是當時“唯一”的外貿港口,排除B項;沒有與世界其他國家造船業(yè)的對比,無法得出“領先世界”的結論,排除D項。答案:C14.季羨林在《佛教的倒流》中指出,佛教是經過中亞和西域間接傳入中國內地的,但唐玄宗時宣揚中國禪宗的《證道歌》傳回了印度,為印度人所“親仰”;另一方面,唐代織錦采用緯線顯花,在紋樣上盛行西方式的植物紋(忍冬紋、葡萄紋等)。由此可知()A.古代中外貿易同化了歐亞文明B.古代“東學西漸”的社會影響深遠C.絲綢之路推動了中外文化交流D.當時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異變解析:佛教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西方盛行的植物紋也傳入中國,而中國的《證道歌》又回傳至印度,這體現(xiàn)了中外文化通過絲綢之路進行了密切的交流,故選C項;“中外貿易同化”無從體現(xiàn),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中外文化交流,不是“東學西漸”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異變,排除B、D兩項。答案:C15.閱讀下列材料,完成題目。材料一物質文化的交流總是雙向的。打開這兩條通道之后,漢唐一千多年間……(中國)運往西方的技術和物產包括鑄鐵、鑿井、絲紡和造紙技術以及絲織品、茶葉等。西方經此輸入中國的物產包括玻璃器皿以及良馬、香料、葡萄等,此后,中國的物產和技術的西傳確實難以統(tǒng)計,包括印刷、漆器、瓷器、火藥、指南針等?!宀?、鄭天挺《中國通史參考資料》材料二佛教傳入中國,必然會有一個與本地文明撞擊的過程,特別是倫理道德方面。中華民族是一個對宗教比較寬容的國家,所以撞擊是有的,但不激烈,很快就和平共處了。例如,孝在中國的政治倫理中占極重要的地位,帝王也提倡以孝治天下。佛教要求信徒出家,這就與中國孝道對立起來。佛教只好遷就現(xiàn)實,暫時韜晦。在東漢三國時期翻譯的佛經中,有不少講到孝的地方,如“欲令眾生孝養(yǎng)父母故,以是因緣故,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