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分析化學_第1頁
農藥分析化學_第2頁
農藥分析化學_第3頁
農藥分析化學_第4頁
農藥分析化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

..2

驗..7

.12

實驗.15

.17

.20

實驗24

28

34

化實

理40

學43

學48

學-51

機54

化學.56

.59

62

體化學

構學

66

69

植保機械與施藥技術............................................74

有害生物概論..................................................77

農藥殘留分析基礎..............................................80

生物無機化學..................................................82

環(huán)境分析化學..................................................85

環(huán)境分析化學實驗..............................................87

配位化學......................................................88

儀器分析......................................................91

農產品安全與毒物分析..........................................96

化學綜合實驗..................................................98

無機化學

InorganicChemistry

教學大綱

一、課程概況

課程編號:(暫不填,由教務處填寫)

課程總學時:96學時(其中,講課鍵,實驗上機一,實習一,

課外學時0)

課程學分:6.0學分

課程分類:必修

開設學期:1上(化學原理72學時)1下(化學元素24學時)

開課單位:(理學院應化系無機及分析化學教研室)

適用專業(yè):化學理科基地專業(yè)

所需先修課:

課程負責人:

二、內容簡介(包括課程性質、任務、主要內容、重點及深度等,字數約300-500

字)

無機化學是化學專業(yè)本科生必修的重要基礎課程。本課程重點系統(tǒng)介紹化

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要求學生系統(tǒng)掌握元素周期律、化學熱力學、近代物質結構、

化學平衡等基本化學原理,培養(yǎng)學生運用上述原理掌握無機化學中元素及化合物

基本知識從而對一般的無機化學問題進行理論分析計算及參考資料的能力。

三、教學大綱

第一章化學基本概念、氣體、溶液(3學時)

第一節(jié):化學基本概念

第二節(jié):氣體及氣體定律

第三節(jié):溶液與稀溶液通性

第二章化學熱力學基礎知識(8)

第一節(jié):熱力學基礎知識

1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狀態(tài)函數及其特征化學反應進度化學反應計量數熱力學

標準狀態(tài)

2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能功和熱

3過程的熱定容熱與熱力學能定壓熱與焰

第二節(jié):熱化學

1化學反應的定容熱與反應的摩爾熱力學能

2化學反應的定壓熱與反應的摩爾焰

3熱化學定律物質的標準摩爾生成焰

第三節(jié):化學反應的自發(fā)方向

1自發(fā)過程的趨勢嫡、吉布斯自由能概念初步

2自由能及標準摩爾吉布斯自由能物質的標準摩爾吉布斯自由能

3吉布斯——氨姆霍茲方程

第三章化學平衡原理(6)

第一節(jié):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其特征

第二節(jié):化學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

1化學反應等溫式

2標準平衡常數與反應的標準吉布斯自由能

3標準平衡常數的性質和意義

第三節(jié):化學平衡計算多重平衡原理

第四節(jié):化學平衡的移動

1非標準狀態(tài)下化學反應方向的判斷

2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

濃度壓力溫度van'Hoff方程

第四章化學反應速率(3學時)

第一節(jié):化學反應速率:

第二節(jié):化學反應速率理論簡介:

第三節(jié)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第五章酸堿反應及酸堿平衡(6學時)

第一節(jié):質子酸堿理論

第二節(jié):酸堿平衡

第三節(jié):酸堿平衡的移動

第四節(jié):緩沖溶液組成和性質,緩沖原理及其范圍,配制方法

第六章沉淀-溶解反應及沉淀-溶解平衡(6學時)

第一節(jié):溶度積原理:

第二節(jié):沉淀的生成:

第三節(jié):分步沉淀

第四節(jié):沉淀的轉化

第五節(jié):沉淀的溶解:

第六節(jié):沉淀反應的應用

第七章氧化還原反應(9學時)

第,?節(jié):基本概念

第二節(jié):氧化還原反應式的配平

第三節(jié):原電池和電極電勢

第四節(jié):吉布斯自由能變化與原電池電動勢

第五節(jié):影響電極電勢的因素

第六節(jié):電勢圖解及應用

第八章原子結構(8學時)

第一節(jié):微觀粒子的運動特性

1物理量的量子化

2電子的波粒二象性

電子波粒二象性的統(tǒng)計解釋測不準原理

3對微觀粒子運動狀態(tài)的描述方法量子力學基本假設簡介

第二節(jié):波函數

1電子的幾率與幾率密度

2波函數物理意義簡介

3量子數及其物理意義簡介

4原子軌道輪廓圖、等值線圖、電子云圖、徑向分布圖

第三節(jié):單電子原子的結構

1軌道能級

2電子的幾率密度分布和幾率分布

第四節(jié):多電子原子的結構

1中心勢場模型

2影響軌道能級的因素屏蔽效應和穿透效應能級組

3多電子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第五節(jié):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系

1元素周期表的結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2元素性質變化基本規(guī)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影響元素化學性質的結構因素

元素電離能、電子親合能、原子電負性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

偶系收縮現象及其對元素性質的影響

第九章分子結構(10學時)

第一節(jié):離子鍵與離子晶體

1Kossel離子鍵理論簡介:離子鍵與離子晶體的形成

2影響同種晶型離子晶體晶格能的因素

3晶格能對離子晶體重要性質的影響

第二節(jié):共價鍵的價鍵理論、軌道雜化理論簡介

1氫分子形成過程中能量和電子幾率密度分布的變化價鍵理論要點

2。鍵和“鍵的形成、特征

3共價鍵的特征鍵參數

4s-p型、d-s-p型、s-p-d型軌道雜化重要的簡單無機、有機化合物

的空間結構

(水、氨、二氧化碳、二氧化硅、甲烷、乙烷、乙烯、乙快等)

第三節(jié):價電子對互斥理論

第四節(jié):分子軌道理論

第五節(jié):分子的極性

1鍵的極性鍵矩

2分子的極性偶極矩

3影響分子極性的主要因素:鍵的極性和分子空間構型

4氧化數概念氧化數變化的周期性規(guī)律

第六節(jié):分子間力氫鍵

1分子間力的產生及其對分子晶體熔沸點的影響

2氫鍵的產生條件及其對分子晶體熔沸點、溶解性等的影響

第七節(jié):晶體結構:物質結構與物質性質

第十章配位化合物(9學時)

第一節(jié):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jié):配合物的化學鍵理論

第三節(jié):配位平衡:

第四節(jié):螯和物

第五節(jié):配合物的應用

化學元素部分32學時,其中10學時學生自由討論時間

第十一章元素概論

第一節(jié):元素概論

第二節(jié):氫

第三節(jié):稀有氣體

第十二章堿金屬與堿土金屬

第一節(jié):通性

第二節(jié):單質

第三節(jié):化合物

第四節(jié):離子晶體鹽類溶解性分析

第五節(jié):鹽類的熱穩(wěn)定性分析

第十三章鹵素

第一節(jié):通性

第二節(jié):單質

第三節(jié):化合物

第十四章氧族元素

第一節(jié):通性

第二節(jié):單質

第三節(jié):化合物

第十五章氮族元素

第一節(jié):通性

第二節(jié):單質

第三節(jié):化合物

第十六章碳族元素

第一節(jié):通性

第二節(jié):單質

第三節(jié):化合物

第十七章硼族元素

第一節(jié):通性

第二節(jié):單質

第三節(jié):化合物

第十九章銅族與鋅族

第一節(jié):通性

第二節(jié):單質

第三節(jié):化合物

第二十章d區(qū)元素

第一節(jié):概述

第二節(jié):鈦副族

第三節(jié):帆副族

第四節(jié):銘副族

第五節(jié):鎰

第六節(jié):鐵系、柏系

第二十一章鐲系和銅系

第二十二章無機化學進展

教材:《普通化學原理》(第二版);華彤文等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普通無機化學》(第二版);嚴宣申等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習題和作業(yè):本教材附有大量思考題和習題,要求學生全部完成習題。課堂講授

時對重點思考題進行解答。教師每次批改部分學生作業(yè),并印發(fā)參考答案。

四、教學大綱說明

1、教學目的與課程性質、任務

無機化學是化學專業(yè)本科生重要必修基礎課。本科程重要介紹現代化學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

2、課程主要內容、重點及深度

本課程重點系統(tǒng)介紹化學基本原理和方法。本課程主要包含元素周期律、化學熱

力學、近代物質結構、化學平衡等基本化學原理幾部分。本課程深度與國內理科

院?;瘜W系要求相符。

3、教學要求與主要環(huán)節(jié)

課堂講授是本課程的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講授方式上,力求深入淺出、形象生

動和,貫穿分析、綜合的方法,盡可能采用幻燈和圖表以達到簡明扼要、直

觀明了、易于理解的目的。本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在實

踐教學中,通過試驗將各個環(huán)節(jié)串在一起,以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

實際問題的能力。

執(zhí)筆人:

審定人:

2004年4月1日制定

無機化學實驗

InorganicChemistryinthelaboratory

教學大綱

一、課程概況

課程編號:(暫不填,由教務處填寫)

課程總學時:128學時(其中,講課0,實驗.128,上機—,實習—,

課外學時0)

課程學分:4學分

課程分類:必修

開設學期:1上(化學原理48學時)1下(化學元素64學時)

開課單位:(理學院應化系無機及分析化學教研室)

適用專業(yè):化學理科基地專業(yè)

所需先修課:

課程負責人:

二、內容簡介(包括課程性質、任務、主要內容、重點及深度等,字數約300-500

字)

無機化學實驗是化學專業(yè)本科生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功。通過本實驗,使學

生加深對無機化學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元素和無機化合物的基本性質。本課程

在嚴格訓練學生基本操作的基礎上,訓練學生觀察現象、分析問題、聯(lián)系理論解

決問題的能力,數據處理的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期終考察分

筆試和自行設計實驗兩部分。重點安排了較多的綜合實驗內容。

三、教學大綱

一、基本操作部分

實驗一:玻璃管(棒)和滴管的制作,洗瓶的安裝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2、掌握酒精噴燈的使用方法

3、學習截、拉、彎玻璃管(棒)的基本操作。

4、練習塞子鉆孔操作

實驗二:硫酸亞鐵銹的制備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練習水浴加熱、常壓過濾、減壓過濾等基本操作。

2、了解復鹽的一般特征和制備方法。

實驗三:離子交換法制備純水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離子交換發(fā)制備純水的基本原理,練習使用離子交換樹脂

的一般操作。

2、學習正確使用電導率儀。

實驗四:氯化鈉的提純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通過粗食鹽的提純,了解鹽類溶解度知識在無機物提純中的應用,學

習中間控制檢驗方法。

2、練習有關的基本操作。

3、學習用目視比色法進行痕量分析。

二、基本原理部分

實驗一:置換法測定氣體常數R或鋁,鋅合金含量的測定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掌握理想氣體方程和氣體分壓定律的應用。

2、學習測定氣體體積的方法和氣壓計的使用。

實驗二:化學反應速率、反應級數、活化能的測定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濃度、溫度和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2、測定過二硫酸錠與碘化鉀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

反應級數和活化能。

實驗三:弱酸電離常數的測定及緩沖溶液配制和性質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測定醋酸的電離常數。

2、學習使用酸度計。

3、學習緩沖溶液的配制鞏固緩沖溶液的性質。

實驗四:磺基水揚酸鐵配位化合物的組成

和穩(wěn)定常數的測定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分光光度法測定溶液中配位化合物的組成和穩(wěn)定常數的

原理。

2、進一步練習分光度計的使用。

實驗五:三草酸合鐵酸鉀的制備及性質(配位反應)

學時:8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三草酸合鐵(III)酸鉀的制備方法和性質。

2、了解常見的兒種配位反應并比較配離子和簡單離子的區(qū)別。

3、了解影響配位平衡的因素。

4、學習試管實驗的基本操作。

實驗六:浜淀度應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加深對溶度積原理的理解并進行應用。

2、理解影響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3、利用溶度積原理分離金屬離子。

4、學習滴管操作和離心機的使用。

實驗七:氧化還原反應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氧化還原反應和電極電勢的關系。

2、試驗酸度、濃度、催化劑等對氧化還原反應的影響。

3、觀察金屬的電化學腐蝕現象。

三、元素實驗

實驗一:鹵素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掌握鹵素的氧化性和鹵素離子的還原性。

2、掌握次鹵酸鹽和鹵酸鹽的氧化性。

3、理解鹵素的歧化反應。

4、學習實驗室制備鹵化氫的方法及實驗它們的性質。

5、了解某些金屬鹵化物的性質。

實驗二:氧、硫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試驗過氧化氫的性質。

2、了解硫含氧酸及其性質。

3、試驗難溶硫化物性質。

4、掌握若干離子的鑒定方法。

實驗三:堿金屬和堿土金屬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比較堿金屬和堿土金屬的活潑性。

2、比較堿土金屬氫氧化物就鹽的溶解度。

3、比較鋰、鎂鹽的相似性。

4、了解焰色反應的操作。

實驗四:氮、磷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試驗鍍鹽的主要性質

2、試驗亞硝酸鹽、硝酸鹽的穩(wěn)定性、氧化-還原性、亞硝酸根、硝酸根的

檢驗。

3、試驗磷酸鹽的主要性質和磷酸根的鑒定反應。

實驗五:碑、睇、鈕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睇、秘的氫氧化物酸堿性及其不同氧化態(tài)的氧化還原性。

2、實驗難溶硫化物的性質。

3、試驗睇、鈕鹽的水解性。

實驗六:碳、硅、錫、鉛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活性碳的吸附性。

2、試驗碳酸鹽和硅酸鹽的性質。

3、掌握錫、鉛化合物的性質。

實驗七:硼、鋁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掌握鋁的重要化學性質,理解氫氧化鋁和氧化鋁的吸附性。

2、試驗硼酸酸性、硼砂溶眼的緩沖性。

3、了解硼的焰色反應和硼砂珠實驗。

試驗八:ds區(qū)元素化學第五性質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掌握銅、銀、鋅、鎘、汞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的酸堿性。

2、掌握銅、銀、鋅、鎘、汞的金屬離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特征及

銅和汞的氧化態(tài)變化。

實驗九:d區(qū)元素化合物的性質(一)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掌握d區(qū)元素某些氫氧化物的酸堿性。

2、掌握d區(qū)元素某些化合物可變價態(tài)的氧化還原性。

3、了解該區(qū)元素某些金屬離子水解性。

實驗十:d區(qū)元素化合物的性質(二)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觀察和掌握某些元素水合離子的顏色。

2、了解該區(qū)元素某些金屬離子的配位化合物及形成配位化合物后

對其性質的影響。

3、了解該區(qū)元素某些配位化合物在鑒定金屬離子中的應用。

4、總結金屬硫化物的性質及它們在不同試劑中的沉淀溶解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

四、綜合實驗(24學時)(選做)

實驗一:液體未知物的分析

實驗二:固體未知物的分析

實驗三:從海帶中提取碘

實驗四:生物體中幾種元素的定性鑒定

實驗五:過氧化鈣的制備

實驗六:大綜合實驗(雙配合物的制備及其組成和性能測定)(12學時)

教材:《無機化學實驗》(第二版)武漢大學無機化學教學組編,武漢大學出版社

四、教學大綱說明

1、教學目的與課程性質、任務

本課程在嚴格訓練學生基本分析化學操作的基礎上,訓練學生觀察現象、分

析問題、聯(lián)系理論解決問題的能力,數據處理的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工

作作風。本課程是化學專業(yè)本科生重要的必修基礎課。

2、課程主要內容、重點及深度

本課程包含化學各項基本操作的訓練,讓學生借助于化學儀器化學試劑,學

習實驗數據處理方法,并訓練學生觀察現象、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等綜合素質

3、教學要求與主要環(huán)節(jié)

教師需詳細示范基本操作,講解實驗原理和關鍵步驟,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并

提出問題供學生思考,指導學生按時高質量完成每次實驗。

執(zhí)筆人:

審定人:

2004年4月1日制定

分析化學

AnalyticalChemistry

教學大綱

一、課程概況

課程編號:(暫不填,由教務處填寫)

課程總學時:48(其中,講課學_,實驗H_,上機一,實習—,課外

學時)

課程學分:3

課程分類:必修

開設學期:二上

開課單位:理學院應用化學系無機及分析化學教研室

適用專業(yè):理學院化學專業(yè)

所需先修課:無機化學

課程負責人:

二、內容簡介(包括課程性質、任務、主要內容、重點及深度等,字數約300-500

字)

分析化學是化學專業(yè)本科生必修的重要基礎課程。本課程重點系統(tǒng)介紹定量

化學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要求學生系統(tǒng)掌握現代定量化學分析的基本理論和對

實際較復雜的問題的處理方法。滴定分析部分是本課程的主要內容,重點學習林

邦處理復雜化學平衡的方法,從理論上討論保證滴定分析準確度的各種方法,引

導學生科學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大綱

第一章分析化學概述(3學時)

一.分析化學的任務、分類、定量分析的程序、定量分析結果的表示方

法;

二.滴定分析概述:

1.基本概念:標準溶液;化學計量點;終點;終點誤差;滴定分析的特

點和適用范圍;

2.滴定方式;

3.標準溶液的配制方法;

4.滴定分析結果的計算:化學計量數比規(guī)則、等物質的量規(guī)則;

第二章誤差與數據處理(5學時)

一.有關誤差的基本概念:準確度、精密度及其表示;誤差的來嫄和分

類;

二.隨機誤差分布規(guī)律;有限數據的統(tǒng)計處理;

三.測定方法的選擇和測定準確度的提高;

第三章酸堿滴定法(10學時)

質子條件;各類酸堿水溶液酸度計算;

二.酸堿指示劑:變色原理;變色點;變色范圍;混合指示劑;

三.酸堿滴定:各類酸堿滴定曲線和指示劑的選擇;

四.酸堿滴定的終點誤差;影響各類酸堿滴定終點誤差的因素;

五.酸堿滴定的應用;

第四章配位滴定法(10學時)

配位平衡:基本概念;復雜配位平衡的處理方法(副反應系數、條

件穩(wěn)定常數)

二.單一離子的配位滴定原理:單一離子可被滴定的最高酸度和最低酸

度;金屬指示劑;

三.混合離子的選擇性滴定;

四.配位滴定的方式和應用;

第五章氧化還原滴定法(8學時)

一.條件電極電勢和氧化還原反應的條件平衡常數;

二.氧化還原滴定基本原理和重要的氧化還原滴定方法;

三.氧化還原滴定方法的應用;

第六章沉淀滴定法(4學時)

一.滴定曲線

二.莫爾法;佛爾哈德法;法揚司法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6學時)

影響沉淀溶解度的各種因素及定量處理方法;

二.沉淀的生成;

三.沉淀的純度;

四.沉淀條件;

五.稱量形的獲得;

第八章可見吸光光度法(6學時)

一.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光吸收定律;

二.定量方法和吸光度的測定方法;

三.吸光光度法的靈敏度和準確度;

四.顯色反應的條件;分析條件的選擇;

五.吸光光度法的應用

第九章定量分析中的分離方法(4學時)

沉淀分離;

二.萃取分離;

三.離子交換分離;

四.色譜分離;

五.揮發(fā)與蒸儲分離;

教材:《定量化學分析簡明教程》(第二版);彭崇慧等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習題和作業(yè):本教材附有大量思考題和習題,要求學生全部完成習題。課堂講授

時對重點思考題進行解答。教師每次批改部分學生作業(yè),并印發(fā)參考答案。

四、教學大綱說明

1、教學目的與課程性質、任務

分析化學是化學專業(yè)本科生重要必修基礎課。本科程重要介紹現代定量化學分析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課程主要內容、重點及深度

本課程主要包含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分離技術和可見吸光光度分析法兒部分,

重點為定量化學分析法。本課程深度與國內理科院?;瘜W系要求相符。

3、教學要求與主要環(huán)節(jié)

課堂講授是本課程的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講授方式上,力求深入淺出、形象生動

和,貫穿分析、綜合的方法,盡可能采用幻燈和圖表以達到簡明扼要、直觀

明了、易于理解的目的。

本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在實踐教學中,通過試驗將

各個環(huán)節(jié)串在一起,以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執(zhí)筆人:

2004年4月1日制定

分析化學實驗

AnalyticalChemistryintheinthelaboratory

教學大綱

一、課程概況

課程編號:(暫不填,由教務處填寫)

課程總學時:_64_(其中,講課0_,實驗一96,上機一,實習—,課外學時)

課程學分:2

課程分類:必修

開設學期:二上

開課單位:理學院應用化學系無機及分析化學教研室)

適用專業(yè):理學院化學專業(yè)

所需先修課:無機化學

課程負責人:

二、內容簡介(包括課程性質、任務、主要內容、重點及深度等,字數約300-500

字)

定量化學分析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科學,定量化學分析技術是化學專業(yè)本科

生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功。本課程在嚴格訓練學生基本分析化學操作的基礎上,

訓練學生觀察現象、分析問題、聯(lián)系理論解決問題的能力,數據處理的能力,并

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本課程包括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分離技術及可

見吸光光度法實驗,期終考察分筆試和自行設計實驗兩部分。重點安排了較多的

滴定分析實驗內容。

三、教學大綱

1,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練習(酸堿比較滴定),天平稱量練習;(6學時)

2,玻璃量器校準,NaOH標準溶液配制;(6學時)

3,NaOH標準溶液標定,HC1標準溶液配制;(6學時)

4,HC1標準溶液標定,氨水濃度測定,總堿量測定,KMnCU標準溶液配制;(6

學時)

5,EDTA標準溶液配制和標定,水硬度測定,Bi—Pb連續(xù)滴定;(6學時)

6,KMnCU標準溶液標定,H2O2濃度測定,b標準溶液配制;(6學時)

7,KMnO4法測鈣,Na2s2O3標準溶液配制;(6學時)

8,KzCnCh法測定鐵礦石中鐵的質量分數;(6學時)

9,Na2s2O3標準溶液標定,碘量法測銅;(6學時)

10,12標準溶液標定,葡萄糖測定;(6學時)

11,AgNCh標準溶液配制和標定,莫爾法測氯;(6學時)

12,重量法測定BaCl2的質量分數(10學時)

13,吸光光度法測定鐵(磺基水楊酸法);(6學時)

14,Co2\Ni2+離子的離子交換分離和測定;(10學時)

15,實驗考查;(2+2學時)

教材:《基礎分析化學實驗》(第二版)北京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教學組編,北京

大學出版社

四、教學大綱說明

1、教學目的與課程性質、任務

本課程在嚴格訓練學生基本分析化學操作的基礎上,訓練學生觀察現象、分

析問題、聯(lián)系理論解決問題的能力,數據處理的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工

作作風。本課程是化學專業(yè)本科生重要的必修基礎課。

2、課程主要內容、重點及深度

本課程包含定量化學分析各項基本操作的訓練,學習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和

可見分光光度分析各種方法,學習實驗數據處理方法,并訓練學生觀察現象、分

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教學要求與主要環(huán)節(jié)

教師需詳細示范基本操作,講解實驗原理和關鍵步驟,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并

提出問題供學生思考,指導學生按時高質量完成每次實驗。要求學生測定結果準

確、精密。

執(zhí)筆人:

審定人:

2004年4月1日制定

《有機化學》

(OrganicChemistry)

一、課程概況

課程編號:

課程總學時:108學時

課程學分:7

課程分類:必修

開課學期:一學年

開課單位:理學院應用化學系有機化學教研組

適用專業(yè):農藥學及農產品安全專業(yè)

所需先修課:普通化學

課程負責人:傅濱

二、內容簡介

本課程主要介紹各類有機化合物的命名、結構特征、物理性質、化學性質、

用途、來源和制備方法;各類官能團的特性,取代反應、加成反應、消除反應、

重排反應、協(xié)同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各種類型有機反應的反應原理、反應條件

及其影響因素、應用范圍;有機結構理論,重要的反應機理,尤其是各類化合物

的結構與反應性關系;有機分子的立體化學概念,天然產物,有機合成;有機化

合物的分離鑒定,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測定等。在教給學生基本的有機化學原理和

方法的同時,要使學生建立起有機化合物結構一性質一應用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理

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實際操作技能,及嚴謹的科學作風。

三、教學大綱

1、課堂講授部分的教學內容與要求(108學時):

第一章緒論(2學時)

有機化學的產生和發(fā)展;有機化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步驟;有

機化學的若干預備知識(有機反應,有機酸堿概念,有機化學中的電子效應,有

機反應中的活性中間體)

第二章烷燒(4學時)

烷煌的結構及其同分異構現象;烷燒的命名;烷煌的構型與構象,烷燒的物理性

質;烷慌的化學性質(鹵代,燃燒,熱裂,硝化與磺化);烷燃的來源與制備。

第三章烯燒(6學時)

烯煌的結構特征,烯嫌的命名,烯嫌的物理性質,烯炫的化學性質(親電加成,

氧化反應,聚合反應,a氫鹵代反應),烯夕空的制備。

第四章煥煌和二烯燒(4學時)

快蜂:快燒的結構和命名,煥燒的物理性質,快炫的化學性質,快燒的制備。

二烯燒:二烯煌的分類和命名,二烯煌的結構和性質,Diels-Alder反應。

第五章脂環(huán)燒(4學時)

脂環(huán)煌的分類和命名,脂環(huán)煌的物理性質;脂環(huán)煌的化學性質;Baeyer張力學說,

環(huán)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構象;脂環(huán)煌的制備。

第六章芳香煌(6學時)

苯的結構,苯及其同系物的物理性質,芳香煌的化學性質,苯環(huán)上的親電取代反

應規(guī)律,多環(huán)芳嫌,非苯芳燒,Huckel規(guī)則。

第七章有機波譜分析(6學時)

紫外及可見吸收光譜;紅外光譜;核磁共振譜(基本原理,化學位移,自選偶合

與裂分);質譜。

第八章對映異構(6學時)

平面偏振光和物質的旋光性,旋光性和分子結構的對稱因素,旋光儀和比旋光度;

含一個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含二個或多個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不含手性碳原

子的手性分子;不對稱合成核立體專一性,外消旋體的拆分。

第九章鹵代燒(6學時)

鹵代烽的分類和命名,鹵代堤的結構和物理性質;鹵代燃的化學性質(親核取代,

消除反應,還原反應);鹵代煌的制備;重要的鹵代烷;有機金屬化合物(結構,

制備,反應和應用)。

第十章醇酚醛(6學時)

醇:醇的結構,分類,命名和物理性質;醇的化學性質(a—消除,0—消除);

醇的制備。

酚:酚的結構,分類和命名,酚的物理性質;酚的化學性質;酚的制備。

酸:酸的分類,命名和物理性質;酸的化學反應;酸的制備;重要的代表物。

第十一章醛和酮(8學時)

醛和酮的命名,結構,物理性質;醛酮的反應(默基的親核加成,埃基化合物的

還原,醛酮的氧化,a-活潑氫的反應,a,0-不飽和醛酮的加成);醛和酮的制備。

第十二章較酸和竣酸衍生物(12學時)

竣酸的分類,命名和物理性質,竣酸和竣酸根的結構;竣酸的反應;竣酸的制備;

鹵代酸;羥基酸??⑺嵫苌锏拿?,物理性質,結構;竣酸衍生物的制備及相

互轉變;竣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氨解反應;竣酸衍生物的其它反應(酯的偶

姻反應,酯縮合反應,酯的酰基化和烷基化反應);碳酸,原酸,黃原酸及其衍

生物;油脂和表面活性劑;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

第十三章含氮化合物(8學時)

硝基化合物;胺(胺的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制備);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重氮化反應,芳香重氮鹽的化學性質);重排反應。

第十四章含硫和含磷有機化合物(6學時)

有機硫化合物的結構,分類和命名;硫醇和硫酚,硫酸,銃鹽,亞硼和硼,磺酸

及其衍生物。

有機磷化合物的結構,分類和命名;煌基磷,亞磷酸酯,有機磷化合物的應用。

第十五章雜環(huán)化合物(6學時)

雜環(huán)化合物的分類和命名;五員雜環(huán)化合物(吠喃,嚷吩,毗咯環(huán)系化合物的化

學性質);六員雜環(huán)化合物(毗咤,毗喃環(huán)系化合物的化學性質)。

第十六章碳水化合物(6學時)

單糖的結構,構型及命名,單糖的環(huán)狀結構,變旋光現象,單糖的反應,單糖的

合成與降解;雙糖;多糖。

第十七章氨基酸,蛋白質和核酸(4學時)

氨基酸的結構,命名,等電點;氨基酸的化學性質;氨基酸的合成。多肽和蛋白

質的分析,合成,多肽和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二級和三級結構。核酸。

第十八章周環(huán)反應(4學時)

分子軌道的對稱性,前線軌道理論,能量相關理論,芳香過渡態(tài)理論,電環(huán)化反

應,環(huán)加成反應,。鍵遷移反應。

第十九章菇類和將體化合物(2學時)

砧類化合物,單砧,倍半砧,二砧,三砧,四砧。

錨族化合物,的醇,膽汁酸,餡體激素,錨體皂昔。

2、實驗、實習部分教學內容與要求(另定)。

3、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覃兆海,金淑惠,李楠編,《基礎有機化學》,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o

邢其毅等,《基礎有機化學》(第二版)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四、教學大綱說明

1、教學目的與課程性質、任務

有機化學課的目的和任務可歸納為以下兒點:

1)掌握有機化學的基本結構理論和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2)掌握常見有機化合物的基本性質,特征反應及其反應機理。

3)掌握影響有機化合物性質的電子效應和空間效應的基本原理和應用。

4)掌握常用有機化學實驗操作方法。

5)了解一般有機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原理,以及??些主要有機化合物的應用。

6)了解一些生物大分子和高分子聚合物的結構及性能。

在教給學生基本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法和實際應

用能力,加強素質教育,提倡創(chuàng)新精神。

2、課程主要內容、重點及深度

重點掌握有機化學的基本理論一酸堿理論,電子效應,立體效應等;掌握取

代反應、加成反應、消除反應、重排反應等反應的機理;掌握各種官能團的有機

化合物的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掌握結構-反應-應用之間的關系;掌握立

體化學方面的基本知識。本教學大綱用于化學理科基地應用化學專業(yè)的學生,在

內容深度方面要求較高,與綜合性大學的有機化學課程接近。

3、要求與主要環(huán)節(jié)

課程的學習采用課堂講授輔以多媒體教案;采用課后作業(yè),課堂討論,課下

文獻查閱,撰寫讀書報告和文獻綜述,課堂解題練習等形式進行課程學習;課程

設有期末考試與平時成績?yōu)榫C合評價成績。上述所有環(huán)節(jié)要求每個學生都積極參

與。

執(zhí)筆人:傅濱

審定人:覃兆海

2004年3月31日

有機化學實驗

OrganicChemistryinthelaboratory

教學大綱

一、課程概況

課程編號:(暫不填,由教務處填寫)

課程總學時:108學時(其中,講課0,實驗108,上機一,實習—,

課外學時0)

課程學分:3學分

課程分類:必修

開設學期:2上(有機實驗基本操作及簡單合成48學時)2下(多步合成56學時)

開課單位:(理學院應化系有機化學教研室)

適用專業(yè):化學理科基地專業(yè)

所需先修課:

課程負責人:

二、內容簡介(包括課程性質、任務、主要內容、重點及深度等,字數約300-500

字)

有機化學實驗是化學專業(yè)本科生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功。教學的主要目的是

訓練學生進行有機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驗證有機化學中所學的理

論,培養(yǎng)學生觀察現象、分析問題、聯(lián)系理論解決問題思維和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

生養(yǎng)成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良好的工作習慣。課程前半部分為基本

操作及簡單合成,后半部分為多步合成的訓練。

三、教學大綱

一、基本操作部分

實驗一:熔點測定

學時:6學時

目的要求: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錄能力

2、掌握提勒管及顯微熔點儀的使用方法

實驗二:蒸鐳和分儲

學時:6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蒸餌和分偏的基本原理

2、掌握蒸儲和分儲的基本操作

實驗三:減壓蒸儲

學時:6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減壓蒸儲的基本原理

2、掌握減壓蒸儲的基本操作

實驗四:水蒸氣蒸儲

學時:6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水蒸氣蒸儲的基本原理

2、掌握水蒸氣蒸儲的基本操作

實驗五:重結晶及過濾

學時:6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重結晶及過濾的基本原理

2、學習和掌握重結晶及過濾的基本操作

實驗六:僖譜/

學時:6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色譜法在有機化學實驗中的重要應用

2、學習常見色譜的基本原理

3、掌握薄層色譜、柱色譜的基本操作

4、學習鑒定、分離有機化合物

二、有機化學反應與制備

實驗七:叔丁基氯的合成

學時:6學時

目的要求:

4、了解鹵代危的制備方法及相關反應

5、利用半微量有機制備儀進行簡單合成操作

實驗八:間硝基苯甲醛

學時:6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硝基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及相關反應

2、掌握攪拌、抽濾和熔點測定的操作方法

實驗九:環(huán)己烯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不飽和夕至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及相關反應

2、掌握分餌、蒸你的操作方法

實驗十:7,7-二氯雙環(huán)[4,1,0]庚烷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鹵代煌及環(huán)丙烷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及相關反應

2、了解相轉移催化反應在有機化學反應中的應用

實驗十,r苯乙酮的制備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芳香酮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及相關反應

2、了解傅-克反應在有機化學反應中的應用

實驗十二:苯亞甲基苯乙酮的制備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a,0-不飽和談基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及相關反應

2、了解羥醛縮合反應在有機化學反應中的應用

實驗十三:對甲基-N-乙酰苯胺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酰胺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及相關反應

2、了解功能團保護及去保護反應在有機化學反應中的應用

實驗十四:對氨基苯甲酸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竣酸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及相關反應

2、了解氧化反應在有機化學反應中的應用

實驗十五:4-甲基-2-硝基-N-乙酰苯胺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硝基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及相關反應

2、掌握重結晶的操作方法

實驗十六:2-硝基對甲苯胺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胺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及相關反應

2、掌握重結晶的操作方法

實驗十七:乙酸苯酚酯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酯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及相關反應

實驗十八:鄰羥基苯乙酮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酮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及相關反應

2、掌握無水反應的基本操作

3、了解Fries重排反應在有機化學反應中的應用

實驗十九:肉桂酸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a,不飽和竣酸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及相關反應

2、了解Perkin重排反應在有機化學反應中的應用

實驗二十:對苯琨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琨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及相關反應

2、了解氧化反應在有機化學反應中的應用

實驗二十一:環(huán)己酮月虧

學時:4學時

實驗二十二:£-己內酰胺

學時:4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月虧類及酰胺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及相關反應

2、了解Beckmann重排反應在有機化學反應中的應用

教材:《基礎有機化學實驗》(自編)

參考教材:《有機化學實驗》(第二版)蘭州大學復旦大學化學系有機化學教研

室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教學大綱說明

1、教學目的與課程性質、任務

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訓練學生進行有機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驗證

有機化學中所學的理論,培養(yǎng)學生觀察現象、分析問題、聯(lián)系理論解決問題思維

和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良好的工作習慣。

本課程是化學專業(yè)本科生重要的必修基礎課。

2、課程主要內容、重點及深度

本課程包含有機化學各項基本操作的訓練,讓學生借助于化學儀器化學試

劑,學習實驗數據處理方法,并訓練學生觀察現象、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

能力。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等綜合素質

3、教學要求與主要環(huán)節(jié)

教師需詳細示范基本操作,講解實驗原理和關鍵步驟,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并

提出問題供學生思考,指導學生按時高質量完成每次實驗。

執(zhí)筆人:董燕紅

審定人:

2004年4月1日制定

物理化學

(PhysicalChemistry)

一、課程概況

課程編號:

課程總學時:96(其中,講課鍵,實驗―,上機—,實習—,課外

學時24)

課程學分:6.0

課程分類:必修

開設學期:春、秋(22和31)

開課單位:理學院化學系物理化學教研室)

適用專業(yè):化學專業(yè)(理科基地)

所需先修課:高等數學、物理和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等

課程負責人:姚廣偉馬琛

二、內容簡介

《物理化學》是本院化學專業(yè)的-一門化學基礎理論課,也是一些農業(yè)科學和

生物科學等專業(yè)所必需的一門基礎理論課,該課授予學生所必需的物理化學基礎

理論知識,奠定一定的物理化學實驗所需的基礎理論知識。

本課程主要包括六部分若干章節(jié)。

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介紹熱力學基礎,重點講授化學熱力學、統(tǒng)計熱力學、

化學動力學、電化學和表面化學及膠體化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通過學

生自習、教師課堂講授、演算習題和討論、計算機輔助教學和考試等學習環(huán)節(jié)達

到掌握本課程基礎理論知識的目的。

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物理化學的基本概念和處理自然科學問題

的手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實驗理論和科學思維方法,為后續(xù)的課程學習奠定良好

的基礎。

為此,根據高等院校對物理化學課的要求和學校規(guī)定的教學學時數,并照顧

到《物理化學》課程本身的特點和完整性,擬訂了本教學大綱。大綱分為重點、

一般和選講三部分內容,配合計算機多媒體手段以及幻燈片、投影片等,在課時

允許的情況下輔以習題課、輔導課和錄相教學等教學環(huán)節(jié)。

三、教學大綱

1、課堂講授部分教學內容與要求

一、緒論?。?學時):

1.介紹物理化學學科的內容、特點。

2.物理化學在科研及其生產中作用和地位。

3.學習方法和研究方法。

4.氣體運動學簡介

理想氣體和實際氣體的物態(tài)方程;臨界狀態(tài)和壓縮因子

二、熱力學基礎:

1.熱力學第一定律(8學時)

熱力學的基本概念,過程中功和熱,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平衡態(tài)和熱力

學狀態(tài)函數;

熱力學第一定律在物理體系中的應用,焦耳定律,焦耳-湯姆遜實驗,壓縮

和膨脹系數;

熱力學第一定律在化學領域中的應用,蓋斯定律,基爾霍夫定律。

2.熱力學第二定律和熱力學第三定律(12學時)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經典表述;不可逆過程的現實意義;

場概念的意義和炳增原理;熱力學第一和第二定律的聯(lián)合公式及其應用;

熱力學第三定律;物理過程和化學過程中熱力學函數的計算;

闡明物理過程、化學過程(及其相關物理過程)中有關過程方向及限度的嫡

判據和自由焰判據。

三、化學熱力學:

1.多組分體系的熱力學(8學時)

化學勢的引出和意義

多組分體系和偏摩爾量及其集合公式的應用;

理想、非理想的氣體體系的化學勢;

拉烏爾定律、亨利定律和溶液體系的化學勢;

非電解質溶液體系的討論和應用。

2.化學反應熱力學平衡(6學時)

化學反應進度的概念和應用,van,tHoff等溫方程;

化學反應體系的化學勢,化學反應的方向判斷;

標準生成Gibbs函數的計算和化學反應的限度;

化學平衡常數計算和溫度因素的影響關系

平衡移動方向和壓力、濃度、惰性物質等影響因素以及實際應用計算;

反應的耦合效應及其對化學平衡熱力學的影響。

3.相變熱力學和相圖的應用(10學時)

化學勢和相平衡,組分數、自由度及相律的推導;

單組分體系熱力學及相圖,Clapeyron方程及其應用;

二組分體系熱力學及相圖,相圖的基本類型、繪制和討論,杠桿規(guī)則,D-M

公式及應用,蒸儲和精儲原理,分配定律及其分離純化應用;

三組分體系的相圖特點和相圖分析應用。

4.非平衡熱力學體系(4學時)

介紹非平衡熱力學體系的基本概念和耗散結構理論。

四、化學統(tǒng)計熱力學初步(11學時)

1.基本概念和配分函數的推導和理論意義

2.幾種經典統(tǒng)計方法介紹;

3.熱力學函數的推導,配分函數的在理想氣體反應中的應用。

五、化學動力學(20學時)

1.化學反應速率

化學反應速率與濃度的關系討論;基元反應的質量作用定律;

反應速率的動力學方程、級數和速率常數;

簡單反應級數的唯象規(guī)律,反應速率常數和反應級數的(實驗)確定方法;

2.溫度對反映速率的影響

阿累尼烏斯經驗公式,實驗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測定;

基元反應的活化能與微觀可逆性原理,基元反應活化能的估算;

3.基元反應速率理論

碰撞理論的要點,碰撞理論的速率表達公式、幾率因子和經驗公式的對比討論;

過渡態(tài)理論的基本模型、理論要點、勢能而;基元反應速率的統(tǒng)計力學討論,

及其熱力學表達式;活化嫡變、活化蠟變及其理論意義;

單分子反應速率理論:Lindemann理論、RRKM理論簡介;

4.復雜反應與反應歷程

平行反應、對峙反應;

連續(xù)反應、自由基直鏈反應和支鏈反應;

反應歷程擬定的經驗方法,決速步,穩(wěn)態(tài)近似處理與居先平衡假設處理;

5.催化反應動力學

催化反應的特點,催化劑的定義及其作用歷程,催化吸附類型及討論;

均相酸堿催化、絡合催化與生物酶催化,復相催化反應;

催化反應作用機理和應用研究,復相催化反應速率方程;

6.光化學反應

光化學反應的特征,光化學定律;光子的吸收與發(fā)射,電子激發(fā)態(tài);

量子效率;光化學反應速率方程和反應歷程;

Jablonski圖,光敏反應和光猝滅;激光在化學動力學研究中的應用。

7.溶液反應動力學

籠效應、溶劑效應;電解質、壓力對溶液反應速率的影響;

擴散控制的溶液反應動力學

五、電化學(12學時)

1.電解質溶液理論

電解質溶液的電學基本規(guī)律;電遷移、溶液的電導(率)和應用計算;

活度系數和強電解質溶液理論簡介。

2.可逆電池的電化學熱力學

電極和電極電動勢及產生的機理,標準電極電勢;

可逆電池的熱力學,電極和電池電動勢的能斯特方程的理論計算和實際測定應

用;不可逆電極過程和應用介紹。

六、表面化學和膠體化學(2學時)*

1.表面化學

分散體系的特性,液體、固體表面現象和固體界面現象,表面化學及吸附規(guī)律

和方程;

2.膠體化學

溶膠體系的特性,溶膠體系的光學、動力學和電學性質,溶膠的制備和應用知

識。

2、實驗、實習部分教學內容與要求

(另有專門物理化學實驗課程)

3、使用教材

1.教材:《物理化學》南京大學主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參考書:

《物理化學》北京大學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物理化學簡明教程》印永嘉主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學》天津大學主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4、習題作業(yè)安排:

作業(yè)數量:平均每周6道難度適中的計算或客觀討論習題。

檢查作業(yè)的方式:大范圍的批改作業(yè)以及課堂點解。

四、教學大綱說明

1、教學目的與課程性質、任務

《物理化學》是一門化學基礎理論課,也是一些農科專業(yè)所必需的一門基

礎理論課。該課能給予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所必需的物理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培養(yǎng)

學生掌握一定的物理化學實驗技能和科學思維方法。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使學

生了解物理化學的基本概念和處理自然科學問題的手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實驗技

能,為后續(xù)的課程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根據該課程特點、要求和學校規(guī)

定的教學學時數,并照顧到《物理化學》課程本身的特點和完整性,擬訂了本教

學大綱。大綱分為重點、一般和選講三部分內容,配合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幻燈

片、投影片,在課時允許的情況下輔以習題課、輔導課和錄相教學等教學環(huán)節(jié)。

2、課程主要內容、重點及深度

本課程主要包括六部分若干章。“緒論”介紹物理化學學科和一些氣體定律。

“熱力學基礎”介紹熱力學的基本概念,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在化學有關領域

中的應用,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力學第三定律和嫡的意義,物理過程和化學過

程中熱力學函數的計算,闡明了物理過程和化學及其相關物理過程中有關過程

方向及限度的嫡判據和自由熠判據?!盎瘜W熱力學”介紹化學勢的引出和意義,

多組分體系和偏摩爾量,理想和非理想的氣體體系、溶液體系的化學勢和應用;

化學反應體系的化學勢和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限度,化學平衡常數和影響因素以

及實際應用計算;化學勢和相平衡及相律,單組分體系、二組分體系的相圖特

點和相圖分析及在實際農業(yè)領域中的應用?!盎瘜W動力學”介紹化學反應速率及

其濃度、溫度、催化劑、溶劑等影響因素和應用計算,反應機理和反應類型,

化學反應速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