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課《詩詞五首》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133555530edaaec0f33aee308094bbc/8133555530edaaec0f33aee308094bbc1.gif)
![第26課《詩詞五首》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133555530edaaec0f33aee308094bbc/8133555530edaaec0f33aee308094bbc2.gif)
![第26課《詩詞五首》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133555530edaaec0f33aee308094bbc/8133555530edaaec0f33aee308094bbc3.gif)
![第26課《詩詞五首》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133555530edaaec0f33aee308094bbc/8133555530edaaec0f33aee308094bbc4.gif)
![第26課《詩詞五首》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133555530edaaec0f33aee308094bbc/8133555530edaaec0f33aee308094bbc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6詩詞五首教學目標1.誦讀不同體裁的詩歌,體會它們不同的韻律特點。2.結合詩人生平和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理解詩歌中寄寓的情感。3.初步學習品析詩歌中傳情達意的藝術手法。教學重難點1.結合詩人生平和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理解詩歌中寄寓的情感。2.初步學習品析詩歌中傳情達意的藝術手法。教學過程第1課時《飲酒》(其五)、《春望》學習《飲酒》(其五)一、導入新課有這樣一個人,他種豆南山下,卻草盛豆苗??;他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卻始終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他自己身處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的環(huán)境中,卻甘之如飴,并悠然自得。同學們,你們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金代文學家元好問曾經這樣評價過陶淵明的田園詩: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陶淵明的一首田園詩《飲酒》(其五)。二、教學開展1.目標任務一:認識作者,了解寫作背景。作者簡介陶淵明(約365—427),一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jié)先生”,因宅邊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詩人。他是田園詩派的鼻祖,其詩作主要表現對污濁現實的厭煩和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主要作品有《歸園田居》《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等。背景鏈接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后不為五斗米折腰,棄官歸隱。歸隱后的陶淵明陸續(xù)寫成組詩《飲酒》20首。這組詩為酒后即興之作,大多直抒胸臆,寫對世事人生的感慨。本詩是其中最為閑雅有致的一首。文體知識古體詩古體詩,為近體詩形成以前,除楚辭體外各種詩體的通稱。每篇字數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不拘對仗,平仄和用韻也較自由。2.目標任務二:反復誦讀,理解詩歌內容。朗讀指導。從字音、節(jié)奏、韻律、情感等方面來進行。讀準字音:車馬喧(xuān)東籬(lí)讀出節(jié)奏:本詩是古體詩,形式上為五言詩,朗讀時可按“二三”式來停頓。讀出韻腳:本詩偶數句入韻,押“ɑn”韻,韻腳有“喧”“偏”“山”“還”“言”,韻腳要根據語境讀到位。讀出情感:①起句要平靜些,轉折句也可處理為平靜的讀法,但要體現出得意感。②“何能爾”設問,“爾”,代指前句,寫出了反常、與眾不同,故應重讀。“心遠地自偏”為全篇之骨,要讀出自豪感,體現出淡然而滿足的精神狀態(tài)。后三個字,應一字一頓,而且要有余音。③五、六句要讀出想象和聯想來,要讀出“見”字的悠然、怡然自得來。④七、八句朗讀時應想象林中美景,想象相與歸巢的鳥兒的自在快樂。⑤九、十兩句重在寫回歸田園的樂趣,宜讀出自得其樂的心情。結句最后三個字,應一字一頓,而且要有余音,似乎自己已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物我兩忘。理解詩意。利用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讀懂大意,用自己的話對詩歌的內容進行復述。想象畫面。誦讀詩歌,邊讀邊體味,嘗試還原詩歌中呈現的畫面,想象詩人當時的情態(tài)。提示:要抓住“結廬”“人境”“車馬”“菊”“南山”“山氣”“飛鳥”等意象,還原詩歌畫面,并細細品味它們所蘊含的情感,理解詩人的心境。詩里面沒有寫飲酒,為什么本詩會以“飲酒”為標題呢?《飲酒》這組古詩,為陶淵明酒后即興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揮灑真情,實際上是借“飲酒”的話題,表達對世事人生的感慨。自由朗讀全詩,想想這首詩講了幾層意思,分別寫的是什么??煞譃橐韵氯龑樱?至4句為第一層,敘結廬之事;5至8句為第二層,描田園之景;9至10句為第三層,抒隱居之情。3.目標任務三:厘清情感脈絡。“心遠”指的是什么呢?“心遠”指思想遠離官場和世俗。詩人身居鬧市,卻說“心遠地自偏”,你怎么理解這句詩呢?這句詩是說思想決定了人的行為和感受,心靈遠離官場、名利,居住的地方也會變得僻靜;提高自身修養(yǎng),可以凈化自己的精神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客觀環(huán)境對自己的影響;體現了作者閑適淡泊、物我兩忘的心境。品讀課文,體會詩人“心遠”情懷的表現。(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悠然”形象地寫出了詩人遠離世俗后心靈的自得、閑適、恬淡;“見”寫出了詩人看到南山美景時的隨意與自然。一俯一仰的動作中,南山的美景正好與采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達到物我兩忘之境,體現了詩人心靈的自由和愜意。)(2)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一靜一動,寫南山暮景:在美好的黃昏中,飛鳥結伴返回山林。意境寧靜恬淡,流露出詩人歸隱后怡然自得的心情。)(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即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諦?!巴浴睂懗鲈娙嗣鎸α汲矫谰皶r的神往與迷惘,詩人體會到的田園生活的樂趣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由此可以看出詩人達到了物我兩忘、悠然自得的境界。)能否把“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改為“望”字?為什么?不能?!耙姟笔侵冈诼唤浶闹信家娔仙?寫出了一種無意為之、悠然忘我的心境,與全詩閑遠散淡的氛圍相契合;“望”則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為之,破壞了詩歌自然而然、渾然天成的意境。三、作業(yè)布置1.背誦并默寫這首詩。2.課外閱讀《飲酒》組詩其他作品,了解陶淵明真實的隱居生活。板書設計學習《春望》一、導入新課春天,是四季之中最美麗的季節(jié);盛唐,是中國古代最絢爛的王朝。同學們,請閉上眼,想象一下,在盛唐都城長安的春天里,你會望到哪些景物?(想象時配樂。)出示圖片及詩句,突出唐代長安的繁華與美麗。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鸥t塵白日長安路,馬足車輪不暫閑?!獜堅谌欢?,公元757年的春天,詩人杜甫眼中的長安城卻不是這樣,讓我們一起來讀《春望》,走進那年春天的長安城。二、教學開展1.目標任務一:認識作者,了解寫作背景。作者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西)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巨變,因而被譽為“詩史”,他也被尊為“詩圣”。他的詩作《望岳》《登高》以及“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和“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作。背景鏈接本詩為杜甫安史之亂時期在長安所作。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十二月,安祿山發(fā)動叛亂。次年六月,賊破潼關,詩人被迫北上避難,將家小安置在鄜(fū)州(今陜西富縣),只身前往靈武(今屬寧夏)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所俘,遂困居長安。本詩作于至德二載(757)三月。文體知識近體詩定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的通稱,是同古體詩相對而言的一種詩體。形式近體詩對句數、字數、平仄和用韻都有比較嚴格的規(guī)定。要求每首詩的句數固定(排律除外),每句詩的字數固定,詩句中各字的平仄基本固定,押韻的位置固定。同古體詩相比,近體詩形式更加整齊,節(jié)奏更加和諧。類型一般有七言律詩、五言律詩,七言絕句、五言絕句。2.目標任務二:反復誦讀,理解詩歌內容。朗讀指導。從字音、重音、情味等方面來進行。讀準字音:搔更短(sāo)不勝簪(zān)讀出重音:強調的字詞讀得重一些、響一些。如“破、深、濺淚、驚心、三月、萬金、搔、不”需重讀。讀出情味:邊讀邊體味,嘗試還原詩歌的畫面,想象詩人當時的情態(tài)。理解詩意。利用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讀懂大意,用自己的話對詩歌的內容進行復述。感知內容。本詩的標題是“春望”,作者望到了什么?嘗試用四個字概括,并指出作者所寫之景的類別。山河城郭——遠景;荒草殘木——中景;春花飛鳥——近景;稀疏白發(fā)——特寫。3.目標任務三:理解詩歌情感。自讀詩歌,找出詩人所見景物,體會詩歌的感情基調。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妙用“破”和“深”二字,寫出春天的長安城因為戰(zhàn)亂而呈現一派衰敗之景——城池殘破、亂草遍地,這一景象與昔日的繁華形成巨大反差,令人滿目凄然。)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和“鳥”是春天的象征,也是美好的象征。此時,詩人見花開而落淚,聞鳥鳴而驚心,或者說,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由此可見詩人“感”“恨”——對國事的憂慮、對家人的思念之深。)基調:憂國、傷時、念家。面對安史之亂造成的災難,詩人流露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同學們結合詩句進行分析。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此聯寫望中所感,“花”“鳥”本為娛人之物,詩人見花開、聽鳥鳴反而“濺淚”“驚心”,表達了感時傷世的感情。)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抵萬金”極言家書的珍貴,表達了詩人對妻子兒女強烈的思念之情。)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搔”字寫出了詩人憂愁不堪的情狀,“不勝簪”的細節(jié)寫出了詩人頭發(fā)變白而又稀疏的蒼老之態(tài),含蓄地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結束語:歷史長河奔流,千年詩篇生輝。杜甫就是這樣的代表。讀杜甫的詩,我們可以知道憂國憂民的情懷已經融入了他的血液。他生活在苦難的谷底,但他的思想永在巍峨的峰巔!讓我們帶著對古往今來所有憂國憂民之士的景仰,一起來背誦《春望》吧!三、作業(yè)布置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詩。2.請展開聯想,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示的畫面,并揭示其中的含義。板書設計第2課時《雁門太守行》《赤壁》《漁家傲》學習《雁門太守行》一、導入新課《雁門太守行》是唐代詩人李賀運用樂府古題創(chuàng)作的一首描寫戰(zhàn)爭場面的詩歌。提到戰(zhàn)爭,大家腦海里會想到哪些詩句呢?(生: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從這些詩句中,我們讀到了征人的思鄉(xiāng)愁緒,看到了戍邊戰(zhàn)士生活的艱辛,想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與無情……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雁門太守行》,去感受李賀筆下的戰(zhàn)爭。二、教學開展1.目標任務一:認識作者,了解寫作背景。作者簡介李賀(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唐代詩人,有“詩鬼”“鬼才”之稱。與李白、李商隱三人并稱唐代“三李”。其詩多表現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對藩鎮(zhèn)割據、宦官專權的現實也有所揭露和諷刺。善于運用神話傳說,創(chuàng)造出新奇瑰麗的詩境。代表作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有《昌谷集》傳世。背景鏈接李賀生活的時代,藩鎮(zhèn)叛亂此起彼伏,戰(zhàn)爭連連。據有關材料記載推測,本詩可能是寫朝廷與藩鎮(zhèn)之間的戰(zhàn)爭。2.目標任務二:反復誦讀,感知詩歌韻律。朗讀指導。從字音、節(jié)奏、重音、情感等方面來進行。讀準字音:鱗(lín)角聲(jiǎo)燕脂(yānzhī)凝(nínɡ)提攜(xié)讀出節(jié)奏: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讀出重音:第一句中的“黑”要拖長音,“壓”“摧”要重讀,第二句中的“開”要重讀。讀出情感:一、二句要讀出兵臨城下,將士們嚴陣以待的緊張、壯烈之感;三、四、五、六句讀出悲壯、凝重之感;七、八句要讀得激昂有力,讀出堅定、豪邁之情。理解詩意。利用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讀懂大意,用自己的話對詩歌的內容進行復述。3.目標任務三:把握詩歌內容。概戰(zhàn)爭之景。詩人構思大膽,把一場戰(zhàn)爭高度集中在一個晝夜的時間里加以表現。詩中共描寫了三個畫面,分別是什么?①兩軍對峙圖:白天,敵軍云集而來,官軍戒備森嚴。②慘烈交戰(zhàn)圖:從白天到黃昏,表現戰(zhàn)爭的慘烈。③夜襲易水圖:午夜,官軍出其不意地襲擊敵人。賞斑斕之色。詩人用斑斕的色彩描寫了戰(zhàn)爭場面,請同學們勾畫詩中表示顏色的詞語,用“我從‘___________’字,讀出了___________”的句式分享你的閱讀體會。我從“黑”字,讀出了大敵兵臨城下時緊張壓抑的氣氛。我從“金”字,讀出了士兵迎敵作戰(zhàn)時的昂揚士氣。我從“紫”字,讀出了戰(zhàn)場上浸滿了將士們的鮮血,讀出了戰(zhàn)爭的慘烈。我從“紅”字,讀出了將士們昂揚的斗志。師小結:本詩有著鮮明的色彩,黑色、金色、胭脂色、紫色、紅色、白色交織在一起,構成色彩斑斕的畫面。面對黑壓壓的敵軍,戰(zhàn)士們穿著金色的鎧甲在秋陽的映照下浴血奮戰(zhàn),大塊的血跡在寒夜中凝結為紫色,讓人感受到肅殺凝重的戰(zhàn)場氣氛,渲染出戰(zhàn)爭的悲壯慘烈。聽雄壯之音。戰(zhàn)場上五彩斑斕的色彩給了我們視覺上的震撼,下面我們去戰(zhàn)場上聽聽別樣的聲音。請同學們找出詩中描寫聲音的詩句,進行賞析。我從“角聲滿天秋色里”一句讀出了戰(zhàn)場上號角哀鳴、軍情緊急之感。我從“霜重鼓寒聲不起”一句讀出了鼓聲低沉、戰(zhàn)事緊急,充滿悲壯之感。師小結:角聲、鼓聲是典型的戰(zhàn)場雄壯之音,可以給將士們以振奮之感。4.目標任務四:理解詩中之情。詩人寫作此詩想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情感?你是從哪句詩中讀出來的?我從“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中的“報君”“為君死”兩詞,讀出了詩人報效君王之意,這一句是本詩的主旨句。師小結:《雁門太守行》表達了詩人對將士們浴血奮戰(zhàn)、視死如歸精神的贊美和渴望從戎建功、盡忠報國的決心。結束語:“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寫出了李賀的為國盡忠、視死如歸。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要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也要有報效國家的理想與壯志。三、作業(yè)布置1.背誦并默寫這首詩。2.課下搜集李賀的生平資料和李賀的詩歌進行自主學習,并完成練筆《李賀,我想對你說》,字數不限。板書設計學習《赤壁》一、導入新課剛剛,我們聽到了戰(zhàn)場上鼓角齊鳴、殺聲震天,看到了血流成河、慘烈悲壯,感受到了將士們浴血奮戰(zhàn)、誓死報國,下面我們將走進另外一場戰(zhàn)爭,看看詩人杜牧有什么不一樣的思考。二、教學開展1.目標任務一:認識作者,了解寫作背景。作者簡介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文學家。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其為“杜樊川”。杜牧是宰相之孫,自視甚高,喜好談兵,對自己的軍事才能十分自負,懷抱用世之心,卻始終抑郁不得志。其作品多諷喻時政,有《樊川文集》傳世。代表作有詩《泊秦淮》、文《阿房宮賦》等。背景鏈接東漢末年,周瑜大敗曹操于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長江南岸)。后杜牧經過黃州(今湖北黃岡)赤鼻磯,有感于這些英雄的成敗,于是借相同的地名作此詩,寄寓吊古之意,并抒寫自己的感慨。2.目標任務二:反復誦讀,理解詩意。朗讀指導。從字音、節(jié)奏、語氣等方面來進行。讀準字音:折戟(jǐ)鐵未銷(xiāo)讀出節(jié)奏: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讀出語氣:依據詩歌的內容、感情來讀。詩的前兩句為記敘,語氣以平緩為宜;后兩句為議論,語氣以沉郁為宜。理解詩意。利用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讀懂大意,用自己的話對詩歌的內容進行復述。3.目標任務三:感悟詩人情感。詩歌開頭為什么要從一只折斷的戟寫起,這樣寫有何作用?沙里沉埋著鐵戟,點出此地曾有過歷史風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銷蝕,又引發(fā)歲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這兩句為下文的議論做了必要的鋪墊?!皷|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兩句千古名句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兩句曲折地反映出作者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詩人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是因為他自己生不逢時,有政治軍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同時,這兩句詩似乎還暗含“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所作為”之意,顯示出一種逼人的英氣。這首詩在寫作上有哪些特點?以小見大、構思巧妙。一、二句題詠歷史重大題材,卻從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銹跡斑斑的“折戟”寫起。由這一把折戟,詩人想到了漢末那個分裂動亂的時代,想到那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戰(zhàn)役,想到那場生死之戰(zhàn)中的主要人物。三、四句以大喬、小喬兩位美女的命運象征國家的命運,生動形象又頗具風致。以小見大基本點在于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選取的都是小的對象。從寫法上來講:從大處著眼,在小處落筆。從表達效果上來講:深入發(fā)掘,展開聯想,為讀者創(chuàng)造一個比現實生活更為廣闊、更為深遠的藝術境界。結束語:無情的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悲歡離合;而詩詞,是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風景,是流傳百代依然至純的盛情。愿我們執(zhí)詩詞之手,與詩詞偕老。板書設計學習《漁家傲》一、導入新課1987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命名水星上第一批環(huán)形山,有十五座環(huán)形山以中國人的名字命名,其中一座的名字就是“李清照”。作為一名生活在封建社會的女性,能夠在數以萬計的智者先賢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征之一,這是一個多么瑰麗的傳奇!而李清照那些膾炙人口的詩詞作品,哪一首不是一個深情、美麗的故事呢?現在,就讓我們透過她精美絕倫的詩詞作品,走進一代婉約詞宗的內心世界,去領略其中的精彩。二、教學開展1.目標任務一:認識作者,了解寫作背景。作者簡介李清照(1084—約1155),號易安居士,章丘(今屬山東)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其詞以南渡為界,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慨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創(chuàng)新。代表作有《聲聲慢》《如夢令》《醉花陰》《武陵春》等。背景鏈接這首詞大約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是記夢之作。據《金石錄后序》記載,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左右,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歷盡風濤之險。此詞中寫到大海、乘船等,都與這段生活經歷有關。文體知識詞詞,詩歌的一種,也稱“長短句”。興于唐,盛于宋。詞最初是配樂歌唱的,稱為“曲子詞”,后來跟樂府詩一樣,逐漸跟音樂分離,成為詩的別體,故也稱“詩余”。其特點是“調有定格,字有定數,韻有定聲”。按風格來劃分,大致可分為婉約詞和豪放詞。婉約詞典雅柔婉,多寫兒女之情、離別之緒,代表詞人有李清照、柳永等;豪放詞雄渾高亢,面向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代表詞人有蘇軾、辛棄疾等。2.目標任務二:反復誦讀,理解詞意。朗讀指導。從字音、節(jié)奏、重音等方面來進行。讀準字音:殷勤(yīn)嗟(jiē)謾有(màn)讀出節(jié)奏: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讀出重音:“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中的“接”“連”“舞”等字要重讀,以表現遼闊、壯美的氣勢。理解詞意。利用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讀懂大意,用自己的話對詞的內容進行復述。3.目標任務三:把握內容,理解情感。這首詞沒有題目,請同學們給它加個標題。要求:只能用一個字,并能概括整首詞的內容。夢。默讀詞作,圈點批注。說說詞人的夢境里有什么。【示例】詞人的夢境里有遼闊空蒙的海天景色。你看“天接云濤連曉霧”,白浪滔天,海天成為一體;云霧彌漫,水霧混沌一片。詞人著力描寫夢境的作用是什么?①詞人借夢境把天上和人間做了一個鮮明的對照,充分表現了她對現實的不滿及對人生際遇坎坷的感懷。②詞人還借虛幻夢境表達了對自由的渴望,對理想人生的追求。其非凡才能和美好愿望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實現,因此只有把它寄托于夢中仙境,在這夢境中尋求出路?!拔?/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個人店面商鋪租賃合同常用版(2篇)
- 2025年五年級教師年度考核思想工作總結樣本(三篇)
- 2025年個人承包工地合同(2篇)
- 2025年乙方房屋租賃合同(三篇)
- 農藥運輸安全責任協(xié)議
- 教育科研大樓轉讓居間合同
- 咖啡廳裝修工人合同范本
- 住宅精裝修保修合同范本
- 住宅小區(qū)石材裝修協(xié)議
- 展會物流支持外包合同
- 橋梁樁基礎施工概述及施工控制要點
- 云南省普通初中學生成長記錄模板-好ok
- SB/T 10415-2007雞粉調味料
- JB/T 20036-2016提取濃縮罐
- 考古繪圖基礎
- GB/T 3452.4-2020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第4部分:抗擠壓環(huán)(擋環(huán))
- GB/T 32574-2016抽水蓄能電站檢修導則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第三版)》第十三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標準論
- 變更索賠案例分析
- 2022年4月自學考試06093《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歷年真題及答案
- 《花婆婆》兒童繪本故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