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支架鑄造工藝設計及數(shù)值模擬_第1頁
u型支架鑄造工藝設計及數(shù)值模擬_第2頁
u型支架鑄造工藝設計及數(shù)值模擬_第3頁
u型支架鑄造工藝設計及數(shù)值模擬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u型支架鑄造工藝設計及數(shù)值模擬

1u2004鑄造技術要求和結構特點1.1發(fā)揮旋轉軸和初始鑄件的作用u型支架材料為zl104,是t6中的r類材料。鑄件中兩支腳軸孔處需安裝旋轉軸,為保證支架的使用壽命,所以此部位不允許存在明顯縮孔縮松等缺陷。鑄件化學成分必須滿足表1要求。鑄件力學性能必須滿足表2要求。鑄件機械加工面較多,加工面質量需滿足Ⅱ類鑄件標準要求。1.2對稱結構分析U型支架鑄件毛坯重量約25kg,主體壁厚11mm。鑄件整體呈對稱結構,其下方為底座,底座為中空設計,底面設有接線孔,如圖1所示。鑄件兩支腳對稱豎直,上部有軸孔設計,內側為凸臺,外側鏤空。壁薄鏤空會影響金屬液流動。凸臺位置相對厚重容易產(chǎn)生縮松、縮孔等缺陷。2u2004石材加工2.1鑄造砂芯設計U型支架芯盒采用拆分式的結構。模具材質為紅松,表面刨平,刷清漆,晾干后打磨,打磨光潔后刷清漆,再打磨。造型時冒口、澆道設置在上箱。鑄件砂芯、直澆道、橫澆道和內澆道置于中箱,中箱由各砂芯組合成整體砂芯,砂芯外使用濕型砂和砂箱緊固。下箱為基準平臺,擺放砂芯前,需用水平儀校驗下箱的平整度。鑄型、砂芯采用呋喃樹脂砂,造型時保證型砂強度及緊實度、砂箱剛度足夠。涂料使用醇基涂料,涂料涂抹均勻,并進行點火烘干。2.2澆注及熱處理在鑄件兩支架上部中間位置設置工藝拉筋,如圖2所示,一方面,防止鑄件兩支腳間敞口在澆注及熱處理的過程中產(chǎn)生尺寸變形;另一方面,可以加強澆注時兩側臂之間的鋁液流動,保證金屬液在型腔內流動順暢。為保證鑄件的機加工藝性,在鑄件一側加設機械加工工藝臺,方便機械加工時裝卡。2.3砂芯的定位U型支架結構復雜,沒有明顯的定位結構,模具分型較困難,兩支腳和底座的定位是關鍵。綜合考慮后將砂芯分為4個芯,其中包括1個中心芯(X1),1個頂芯(X4),2個貼皮芯(X2和X3),兩支腳軸孔結構與左右貼皮芯合為一體。頂芯依靠與貼皮芯的搭接定位,砂芯之間定位必須明確,保證位置準確2.4型面選擇眼底為方便起模和降低造型難度,最終選擇底座朝上,兩支腳朝下。分型面選擇底座的上表面,如圖4所示。澆注過程中上表面為夾雜聚集處,但考慮到底座外表面為機械加工面,且為非重要面,可以通過加工的方式去除表面殘渣,所以將底座外表面設為分型面是可行的。2.5u2004鑄造工藝參數(shù)的定義底座上表面易產(chǎn)生砂眼、夾雜等缺陷,可適當加大該面的加工余量,設置為5mm,其余加工面設置加工量為4mm。鑄件的收縮率取1.2%。2.6側注式與裂隙式復合澆注鑄件較高,兩支腳壁薄,支腳底部間僅有截面為50mm×30mm連接筋。為了快速平穩(wěn)充型,保證金屬液充型順暢,采用兩側隙縫式澆注方法,這種澆注方法的優(yōu)點是,液流沿鑄型高度方向自下而上順序通過縫隙澆口,一次平穩(wěn)充填鑄型,既能如底注那樣,保證液流平穩(wěn)充型,利于排氣排渣;又能如頂注那樣,具有自下而上順序凝固條件,有利于冒口補縮鑄件底部為圓弧形結構,所以采用側注式與縫隙式復合澆注方法??紤]到砂型鑄造易產(chǎn)生夾雜,且鑄件毛坯重量不是很大,所以采用半封閉式澆注系統(tǒng),設置專用澆注系統(tǒng),直澆道、橫澆道、內澆道總截面積比為∑A2.7冷鐵設置及形狀采用熱節(jié)圓法設置6個補縮冒口,分別分布在鑄件頂部,如圖4所示。全部采用明冒口,有利于金屬液在充型過程中的排渣、排氣及液態(tài)補縮。在鑄件圓弧內側凸臺處放置冷鐵,一方面保證由下向上的順序凝固方式;另一方面為了加強軸孔處的補縮,避免該處出現(xiàn)縮孔縮松等缺陷。冷鐵選擇與鑄件同材質,冷鐵形狀根據(jù)冷鐵安放位置鑄件形狀確定。冷鐵分布如圖4所示。3數(shù)值模擬設置運用ProCAST鑄造模擬仿真軟件對鑄件進行數(shù)值模擬,設置材料為ZL104,造型用呋喃樹脂砂,澆注溫度為700℃,砂型溫度20℃,砂芯溫度20℃。冷卻方式為空冷。3.1充型過程平穩(wěn)U型支架的充型過程如圖5所示。液流沿鑄型高度方向自下而上順序通過縫隙澆口,經(jīng)過隙縫澆口的緩沖,進入鑄型的液流更加平穩(wěn),避免了紊流的產(chǎn)生。整個充型過程由下至上層次分明,充型過程平穩(wěn)。鑄件充型完畢后,金屬液最后進入冒口位置,溫度由下向上呈上升趨勢,冒口位置溫度較高,在放置了冷鐵的位置溫度較低。3.2冒口凝固順序由鑄件凝固順序圖(圖6)可以看出,整個U型支架實現(xiàn)了由下向上的順序凝固。冒口為最后凝固位置,凝固過程中不存在明顯局部熱節(jié),補縮良好,有效防止出現(xiàn)縮孔縮松缺陷。鑄造工藝筋早于鑄件凝固,能有效起到防止鑄件變形的作用。3.3鑄造孔縮松缺陷圖7為鑄件縮孔、縮松分布模擬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縮孔縮松主要分布于澆注系統(tǒng)、冒口及工藝筋處。底座處存在個別幾處縮孔、縮松缺陷,但滿足Ⅱ類鑄件非重要面的質量要求。重要面兩支腳軸孔處未出現(xiàn)縮孔、縮松等缺陷。4鋁合金鑄件的制備按照工藝設計方案進行一型一件的工藝布局。模具設計與制作中對模具結構、尺寸及配合性進行檢查,確定無誤后投入造型生產(chǎn)。造型操作前對模具涂抹脫模劑,涂抹要適量、均勻,待晾干后進行造型、制芯。采用中頻感應電爐對鋁合金進行熔煉,并于電阻保溫爐內進行精煉、變質處理,爐前制作試塊,冷卻凝固后進行光譜檢測,確定化學成分合格后以備澆注。采用澆包澆注,控制澆注溫度于700~710℃范圍內,澆注速度控制在11~13s內。澆注結束6h后進行開箱震動清砂,切除掉澆注系統(tǒng)和冒口。清理完成后對鑄件毛坯及隨爐試樣進行T6處理,即淬火+人工時效熱處理操作。淬火溫度為(535±5)℃,冷卻介質為60℃溫水;時效溫度為(175±5)℃,隨爐冷卻。熱處理完成后對鑄件毛坯尺寸進行檢驗,并進行校形。鑄件冷卻清理后,進行力學性能檢驗。5鑄造缺陷檢驗經(jīng)檢驗鑄件毛坯整體質量良好,輪廓清晰,內外表面平整,未發(fā)現(xiàn)裂紋、縮孔、縮松、冷隔等鑄造缺陷。局部出現(xiàn)少量飛邊,打磨清理即可,如圖8所示。對隨爐試樣進行檢驗,鑄件化學成分檢測結果符合技術條件要求;力學性能檢測結果符合技術條件要求。通過后期機械加工檢驗,鑄件尺寸合格,且加工面無目視缺陷,已經(jīng)通過客戶聯(lián)合驗收檢查。6系統(tǒng)的優(yōu)點采用ProCAST數(shù)值模擬仿真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