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史第五講--隋唐、五代十國_第1頁
中國建筑史第五講--隋唐、五代十國_第2頁
中國建筑史第五講--隋唐、五代十國_第3頁
中國建筑史第五講--隋唐、五代十國_第4頁
中國建筑史第五講--隋唐、五代十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史主講人:薛捷中國建筑史原始社會時期建筑隋唐、五代十國的建筑秦漢時期的建筑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建筑壹貳叁肆中國近現(xiàn)代的建筑宋遼金西夏時期的建筑元明清時期的建筑伍陸柒隋唐、五代十國時期的建筑在中國,很多古鎮(zhèn)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還保留著一些古建筑。我們要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以及保護古代建筑及其蘊含的文化特質;做到既讓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讓古代文化遺產產生現(xiàn)代價值。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

公元581年北周大臣楊堅建立隋朝,定都大興(今西安),結束了長期戰(zhàn)亂和南北分裂的局面,國家再度統(tǒng)一,為建筑文化的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隋朝建筑設計的主要成就是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橋(或稱空腹拱橋)——趙州橋,興建了大規(guī)模的宮殿、苑囿及都城——大興城和洛陽城。河北省趙州橋,隋朝

隋唐時期的洛陽城城市建設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東都洛陽布局特點:(1)宮城、皇城位于西北角;(2)南北兩區(qū),布局緊湊;(3)小型里坊、市。

唐代洛陽城想象圖城市建設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唐朝的長安城城市設計方面,隋文帝創(chuàng)建大興城,將城內北部劃為皇城,皇城內北部作為宮城,以皇城、宮城之長寬為模數(shù),按規(guī)律劃全城為若干平直整齊的棋盤狀區(qū)塊,區(qū)塊內劃分里坊,對宮城、官署與民居進行了嚴格區(qū)域分隔,形成中國歷史上最巨大、規(guī)整、中軸對稱的里坊制城市,這是中國城市設計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隋朝創(chuàng)建的洛陽城和大興城后來均被唐朝繼承和進一步擴充發(fā)展為東西二京,是我國古代宏偉嚴整的城市方格網道路系統(tǒng)設計的典范,其中大興城就是后來的長安城,是我國古代規(guī)模最宏大、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城市。城市建設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隋朝在漢代長安城的東南新建大興宮,在漢魏洛陽城的西面新建紫微宮,這是隋朝在新都城中所建的兩所正式宮殿。唐朝沿用隋朝的都城宮殿,改稱大興宮為太極宮,改稱紫微宮為洛陽宮或太初宮,又在長安城東北角新建大明宮,后又在長安城新建興慶宮,這是唐朝在長安城新建的兩所宮殿。宮殿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大明宮遺址丹鳳門復原圖早上天還未亮,官員們五更便開始上朝。首先,他們要穿過大明宮的正門:丹鳳門。丹鳳門是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門。丹鳳二字很女性化,專家推測可能是武則天取得名字。圖1丹鳳門后面是縱深630米的廣場,廣場盡頭則是大明宮的主殿含元殿。它高出地基15米,坐落在三層大臺上,東西兩側是高大的闕樓:翔鸞閣和棲鳳閣。丹鳳門復原圖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含元殿復原圖圖2每逢元旦、冬至,這里都會舉行盛大慶典。但這里可不是.上朝的地方,官員們在經過它后還要走200來米,才能抵達每日工作匯報的場所:宣政殿。大明宮遺址含元殿復原圖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宣政殿復原圖圖3宣政殿是地位最為尊崇的宮殿,上朝、即位、冊太子、殿試都在這里舉行。官員們在入殿之前需要被搜身、點名進行嚴格的信息審核,方可開始唐朝公務員忙碌的一天。大明宮遺址宣政殿復原圖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紫宸殿復原圖圖4宣政殿的后面是紫宸殿,這里曾經是武則天執(zhí)掌政權的天地。而經歷了安史之亂后,在藩鎮(zhèn)割據和宦官專.權的壓迫下,皇帝們退朝后在這兒休息,不問政事。這就是大明宮的三大正殿,標志的外朝、中朝、內朝。大明宮遺址紫宸殿復原圖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麟德殿復原圖圖5生活休閑娛樂區(qū)圍繞著太液池分布,其中最顯赫的宮殿當屬麟德殿了,它是大明宮中最復雜的殿宇,總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是皇帝的國宴廳。大明宮遺址麟德殿復原圖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翰林院復原圖圖6位于麟德殿旁,大明宮西邊夾城的是翰林院,匯集了文學、藝術、宗教等各行各業(yè)的人才,作為皇帝的顧問,無權參政,相當于現(xiàn)在的文學藝術委員會。李白便是其中的翰林待詔,他與唐玄宗相識于--場文人墨客的召見,很快便受到了詩歌愛好者玄宗的賞識。大明宮遺址翰林院復原圖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梨園復原圖唐玄宗作為文藝青年,對藝術的熱愛并不浮于表面,他愛好琵琶羯鼓,打斷的鼓槌裝滿了好幾個柜子。梨園是他進行音樂舞蹈創(chuàng)作的地方,也是中國第一個皇家藝術學院,那里有宮廷樂隊上千人。在梨園,唐玄宗還喜歡cos自己最愛的丑角,因此中國戲曲的丑角也成了備受推崇的角色。大明宮遺址圖7梨園復原圖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太液亭復原圖太液池上面的三座島嶼,象征東海三座仙山,其中的蓬萊島上坐落著太液亭。這里時常聚會,楊貴妃翩翩起舞;李白、王維、賀知章對酒當歌、吟詩作賦,創(chuàng)造出只有文藝復興才可比擬的唐朝藝術巔峰。大明宮遺址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梨園復原圖除了熱愛藝術,唐玄宗也很會享受生活,他在太液池南岸建立起大規(guī)模的“中央空調房”含涼殿,四周裝有水力轉動的風扇,將冰涼的水汽和冷風送入殿內。大明宮遺址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三清殿復原圖在大明宮的最后面,還有一-座頗具盛名的建筑:三清殿。這是唐代等級最高的道教建筑,當時唐朝許多帝王都將“長生不老”的美好夙愿寄托于此。據《后唐書》記載:唐憲宗便是在這里食用大量丹藥中毒而.亡。(有爭議)大明宮遺址三清殿復原圖圖8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滕王閣,唐朝

建筑設計方面,據古籍記載,隋唐時期的建筑設計類型較為豐富,如塔、院、殿、堂、閣、樓、中三門、廊等,這些類型的建筑形象設計在敦煌壁畫都有較為清晰具體的表現(xiàn)。建筑特征滕王閣,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qū),地處贛江東岸,為南昌市地標性建筑、豫章古文明之象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任江南洪州都督時所修,現(xiàn)存建筑為1985年重建景觀;因初唐詩人王勃所作《滕王閣序》而聞名于世;與湖南岳陽岳陽樓、湖北武漢黃鶴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世稱“西江第一樓”。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建筑特征滕王閣主體建筑高57.5米,建筑面積13000平方米;其下部為象征古城墻的12米高臺座,分為兩級;臺座以上的主閣取“明三暗七”格式,為三層帶回廊仿宋式建筑,內部共有七層,分為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及閣樓;正脊鴟吻為仿宋特制,高達3.5米。勾頭、滴水均特制瓦當,勾頭為“滕閣秋風”四字,而滴水為“孤鶩”圖案;臺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兩個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風雨橋。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案例:建筑單體

整體形態(tài)特征:(1)宏偉雄大與端莊流麗的外觀曲線與微斜的線結合;(2)色彩簡潔:灰瓦、紅柱、白墻;(3)門窗簡潔,臺基低矮。

佛光寺大殿南禪寺山門福州華林寺大殿建筑特征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

從這些宮殿建筑遺址可以發(fā)現(xiàn),隋唐時期在城市設計時按方格區(qū)域劃分控制網,將宮室主殿建在整體區(qū)域的幾何中心,殿堂基址柱網布置呈“日”字形、“目”字形或“回”字形,以材高為基礎模數(shù),以一層柱高為立面的擴大模數(shù),大至建筑面闊、進深、柱高、脊高,小至柱、欄額、梁、斗拱,逐級限定建筑規(guī)模,這些情況表明唐代已經形成一整套從城市規(guī)模至單體建筑設計的模數(shù)設計與柱網布置方法。建筑特征永寧寺塔平面復原圖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建筑特征隋洛陽宮乾陽殿(后為大業(yè)殿)庭院空間想象圖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

盛唐時期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四面門楣上陰刻的佛殿圖用極精確的線條畫出了柱、枋、斗拱、臺基、檐椽、屋瓦以及兩側的迴廊,由此表明,傳統(tǒng)的中國建筑結構設計也經定型。

唐五臺山南禪寺大殿,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筑

唐朝五臺山南禪寺大殿內部梁架構造

建筑特征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建筑特征隋代洛陽城中的乾陽殿,其規(guī)模與尺度之大,所用木材之巨,幾乎被看作是導致隋代滅亡的罪魁禍首。然而,在隋亡之后的唐代,無論是唐高宗,還是武則天,都在這座隋代乾陽殿的舊址上大興土木,先后興建了唐代的乾元殿與武則天時期的前后兩座巨大明堂建筑。其后的唐明皇,又將武則天明堂改造成為乾元殿,從而造就了在一百年的時間里,在一個建筑基址上,先后營造了5座尺度巨大的頂級皇家木構建筑的歷史奇跡。唐長安大興善寺文殊閣正立面推想圖(李若水復原繪圖)25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建筑特征

烏頭門貴族宅第的大門有些采用烏頭門形式。宅內有在兩座主要房屋之間用具有直欞窗的回廊連接為四合院,但也有房屋位置不完全對稱的,可是用回廊組成庭院則仍然一致。26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建筑特征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

陜西乾縣乾陵,唐朝隋唐時期的陵墓建筑設計也發(fā)展到了高潮,有因山設陵和平地起陵兩種設計形式,因山設陵創(chuàng)自唐太宗的昭陵,而以唐高宗和武則天合葬的唐乾陵最為宏偉。隋唐時期的陵墓建筑設計因山為陵,基本沿襲漢代四向開門的平面形式,在陵園內設立祭享殿堂為上宮,陵外設置齋戒、駐蹕用的下宮,陵區(qū)內置陪葬墓,并且更加強調了南側神道的前導布局,陵山前設兩重闕樓和石柱、石獸、石人等,這種形制基本為宋代陵墓沿用,影響及于明清。陵墓特征

墓唐陵有別于前朝的陵墓在于其善于利用地形,因山為墳。唐陵的總體布局為四周筑方形陵墻環(huán)繞,四面辟門,門外設石獅,四角建角樓。唐代最具代表性的為乾陵,該陵依靠梁山營造天然陵墓,陵墓位于三峰梁山的北峰,南二峰對峙左右,其中為神道的起點。28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建筑特征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

唐朝沿襲了南北朝建造菩薩大像的風氣,多層樓閣式建筑中放置通貫全樓大像的建筑形式極為興盛,間接促使佛塔向寺外發(fā)展,佛塔大量采用磚石建造,中國磚石建筑技術和藝術因此得以迅速發(fā)展。佛塔的平面形式除了北魏佛光寺的六角形塔及嵩岳寺的十二角形塔兩例之外,現(xiàn)存隋唐時期及以前的佛塔平面多為四方形,唐朝僅有會善寺的凈藏禪師塔平面為八角形,至于遼宋以后八角形則成為佛塔平面設計最常見的形式。

陜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

陜西西安薦福寺小雁塔宗教建筑佛

佛教建筑是隋唐時期重要的建筑活動,寺窟塔大量興建。此外貴族官僚為了逃避國稅,長將莊園寄托于寺內。因此寺廟建筑及其附屬藝術得到蓬勃的發(fā)展。

30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寺

五臺山南禪寺和佛光寺大殿是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最早的木構架建筑,為唐代的代表性建筑。南禪寺正殿是一座較小的佛殿,面闊進深各三間,單檐歇山頂。

充分體現(xiàn)了結構和藝術的統(tǒng)一31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建筑特征32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33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建筑特征塔

南北朝時期塔仍是寺廟的重點,但到唐朝,寺廟中國化,塔不再是寺廟的重點,往往建于寺廟的側院。由于當時磚結構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在形式上基本為磚結構仿木塔形式。這種塔從北魏開始,因為轉的緣故在唐代繼續(xù)發(fā)展。其特點是:外幣逐層收緊,并隱起柱枋、斗拱,覆以腰檐沒有平座。結構上內部往往以樓板劃分,

外形分為樓閣式塔、單層塔和密檐式塔三大類34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樓閣式塔35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單層塔36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密檐式塔千尋塔為現(xiàn)存唐代最高的磚塔之一。密檐塔特點為多數(shù)樸素無飾,但塔身具有明顯收分,從低矮的臺基上建立起來,塔身以上是層層密疊的疊澀檐;而且整座塔的卷殺在中段比較凸出而頂部收殺比較緩和,從而使得唐代密檐塔比前朝的更加挺拔。37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南方磚塔遺物均為吳越時期所建,如蘇州云巖寺塔與杭州雷峰塔,后者開創(chuàng)性的設計了磚身木檐塔型,成為后來長江下游地區(qū)的主要塔型。蘇州云巖寺塔,吳越時期中國建筑史——古代建筑隋唐、五代十國(581-960年)公元907年,唐朝滅亡,中國社會陷入了五十余年的頻繁戰(zhàn)亂期,名都長安和洛陽都曾被毀,北方的建筑設計活動曾一度衰落。同時,由于地方割據,溝通交流受阻,其建筑設計的地域差異性逐漸擴大,相對于五代來說,十國的統(tǒng)治較為穩(wěn)定,許多中原人士為避禍亂移徙南方,對南方生產技術和科學文化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促進了南方建筑設計活動的繼續(xù)發(fā)展。

十國之中,以蜀國和南唐境內較為安定富庶,成都與金陵(今南京)一帶沿襲隋唐時期的建筑風格,開展了頗具規(guī)模的建筑設計活動;吳越國以太湖地區(qū)為中心,在杭州、蘇州一帶興建宮室、府第、寺塔及園林建筑,如南京的南唐棲霞寺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