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細胞因子研究進展_第1頁
活化細胞因子研究進展_第2頁
活化細胞因子研究進展_第3頁
活化細胞因子研究進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活化細胞因子研究進展

0細胞因子及其他基因nft是具有多向調節(jié)功能的轉移因素,如調整t細胞的激活、分離和自身耐藥性。NFAF在多種免疫細胞均有表達,如T細胞、B細胞、NK細胞、肥大細胞、單核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等,在機體免疫應答中誘導細胞因子及其他基因的轉錄。多項研究表明,支氣管哮喘、阿爾茨海默病、炎癥性腸病、糖尿病、骨質疏松、骨關節(jié)炎、心肌炎等多種急慢性疾病的發(fā)生都與NFAT的活化相關,因而日益受到重視。現(xiàn)將近年來NFAT在臨床疾病中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1atc3的蛋白表達NFAT最初發(fā)現(xiàn)于活化的T細胞中,是結合在IL-2啟動子上轉錄因子,在免疫應答過程起誘導基因轉錄的作用。NFAT家族有5個成員,即NFAT1~5。NFAT1又稱NFATp或NFATc2,NFAT2又稱NFATc或NFATc1,NFAT3又稱NFATc4,NFAT4又稱NFATx或NFATc3。NFAT3是該家族中唯一在免疫細胞中無表達者,NFAT5是該家族中唯一不受鈣信號調控者。在NFAT蛋白中,有2個相鄰的非常保守的區(qū)域即NFAT同源區(qū)(NFAThomologyregion,NHR)和DNA結合區(qū)(DNA-bindingdomain,DBD)。前者含有約300個氨基酸殘基,后者含有約270個氨基酸殘基。NHR和DBD夾在2條多肽鏈2端多變的轉錄活化區(qū)之間。DBD位于約400位至700位氨基酸殘基之間,在NFAT家族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并與Rel家族蛋白如NF-κB的Rel同源區(qū)(Relhomologyregion,RHR)有相似的氨基酸序列。NHR位于DBD的氨基端,是能與鈣調神經(jīng)磷酸酶(calcineurin,CaN)結合并由其激活的調節(jié)區(qū)。CaN激活NHR使其脫磷酸,并在CaN調控下使NFAT向細胞核內易位。NFAT蛋白分子上NHR和DBD以外的區(qū)域保守性很低,其氨基端和羧基端都含有轉錄活化區(qū)。2子或增強子上的nfatNFAT轉錄因子家族可調控早期炎癥反應中細胞因子基因的表達。在免疫細胞內,NFAT可直接誘導趨化因子的轉錄。許多炎性細胞因子的啟動子或增強子上都發(fā)現(xiàn)有NFAT的結合位點,如IL-2、IL-4、IL-5、IL-13、IFN-γ、TNF-α等。NFAT在多種急慢性疾病的發(fā)生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機制為:①NFAT與鈣調神經(jīng)磷酸酶(calcineurin,CaN)結合后,去磷酸化而轉入細胞核內,參與T細胞的活化,發(fā)揮細胞免疫功能;②NFAT進入細胞核后,可與細胞核內蛋白及其他轉錄因子、炎性因子相互作用,激活特異性基因的表達。2.1cd4+t細胞激活的基因表達及作用機制支氣管哮喘是呼吸系統(tǒng)的常見病。近10年來國內外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均有上升,已列為嚴重威脅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慢性持續(xù)期重度哮喘患者誘導痰中IL-6水平升高,而IL-6具有促進T細胞增生的作用,使幼稚CD4+T細胞演化為IL-4產(chǎn)生細胞,增加膠原蛋白的積累,抑制細胞外基質分解,促進纖維化等作用。Diehl等在NFAT-/-的CD4+T細胞轉基因小鼠中觀察過敏性氣道炎癥中Th2細胞的作用,發(fā)現(xiàn)CD4+T細胞介導的IL-4產(chǎn)生和抗原特異性抗體均明顯下降,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粒細胞數(shù)減少,小鼠對過敏原刺激的耐受性增強。認為CD4+T細胞中NFAT的活化是Th2型免疫應答的發(fā)生發(fā)展及過敏性氣道炎癥形成的必要因素。Ogawa等研究表明,在哮喘患者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NFAT/AP-1復合體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并促進IL-5的表達。張彩蘋等報道Ca2+/CaN-NFAT信號通路參與了T細胞的活化過程。在活化的T細胞中,NFAT可與其他信號轉導系統(tǒng)的轉錄因子活化蛋白1(activatorprotein1,AP-1)即Fos-Jun二聚體、p38、有絲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等在細胞核內相互作用,整合來自不同轉導系統(tǒng)的信號,激活特異性基因的表達,調控細胞因子的產(chǎn)生,參與哮喘氣道慢性炎癥及氣道重塑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最近Said等證實哮喘與肺動脈高壓的病理學特征相同,兩者共有的特征性表現(xiàn)如炎癥、平滑肌收縮和組織重構等均有NFAT活化參與其發(fā)病機理。初步研究結果顯示血管活性腸肽(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VIP)基因的缺失可導致CaN-NFAT途徑活化,VIP可能是該途徑的生理性抑制劑。因此認為NFAT與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生有密切關系。2.2can-nfat突變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病)是以記憶和認知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種神經(jīng)變性疾病,是老年性癡呆最常見的病因。神經(jīng)炎性斑又稱老年斑,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β淀粉樣蛋白(βamyloid,Aβ)的肽類在細胞外沉積,形成對神經(jīng)細胞的毒性作用,導致患者腦功能障礙。海馬和皮層膽堿能神經(jīng)元功能受損是患者記憶和認知障礙的主要原因,因此減少Aβ的生成和沉積或促進其清除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重要策略之一。Wu等證實可溶性的寡聚蛋白Aβ可使鈣離子信號途徑依賴性蛋白磷酸酯酶2B(proteinphosphatase2B,PP2B)活化,導致NFAT活化。在阿爾茨海默病的模型小鼠體內Aβ存在部位附近的形態(tài)學改變可被CaN抑制劑改善,提示Aβ可使CaN-NFAT異?;罨?認為CaN-NFAT活化是老年斑周圍神經(jīng)元結構破壞的原因。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皮質的細胞核中可檢測出活化形式的CaN及高濃度的NFATc4。因此,Aβ可能通過活化CaN及NFAT參與的級聯(lián)反應在一定程度上調節(jié)阿爾茨海默病的神經(jīng)退行性變。Abdul等也認為CaN/NFAT信號的選擇性改變與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能力下降有關。從死亡后的人腦組織中快速分離出細胞質和細胞核進行研究,證實在神經(jīng)病理學和認知能力衰退的不同階段,海馬中的NFAT1和NFAT3轉移到細胞核的隔間,而NFAT2保持不變。在輕微的認知損傷時,NFAT1與孤立的細胞核部分關聯(lián)更為密切,然而在嚴重的癡呆和阿爾茨海默病時NFAT3具有更強大的細胞核親和性。CaN-α與NFAT1相似,在早期認知衰退時也表現(xiàn)出細胞核親和性。但CaN-α與NFAT1不同而與NFAT3相似的是與細胞核的親和性隨認知能力的惡化而更加明顯。在機體死亡后,海馬中Aβ的濃度與CaN/NFAT的改變相關。小鼠的初級星形膠質細胞中,寡聚蛋白Aβ可刺激NFAT的活化,并導致細胞中被NFAT所抑制的興奮性氨基酸轉運體2(excitatoryaminoacidtransporter2,EAAT2)蛋白濃度明顯下降。在混合性膠質瘤細胞中NFAT的抑制作用減輕了對Aβ的依賴性。因此,NFAT信號在調控Aβ介導的神經(jīng)退行性病變中起重要作用。2.3兩組大鼠糖尿病并發(fā)癥的關系動物模型和人體胰島β細胞增殖受損和β細胞聚集減少均可導致糖尿病。因此控制胰島β細胞增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在β細胞中,CaN/NFAT信號通過增加細胞周期蛋白(cyclin)D1、D2和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yclin-dependentkinase,CDK4)及降低細胞周期抑制因子p27等促進細胞的增殖。Heit等證實胰島β細胞特異性表達的活化NFATc1可增加細胞周期蛋白D1、D2、CDK4的表達,從而促進β細胞的增殖,提示CaN/NFAT信號可通過直接調控這些蛋白的表達在體內影響β細胞的增殖。2型糖尿病是基因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青少年發(fā)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diabetesofyoung,MODY)有6個已確定的致病基因,即Hnf4b(MODY1)、葡糖激酶(glucokinase,Gck,MODY2)、Hnf1b(MODY3)、Pdx1(MODY4)、Hnf1b(MODY5)和b2/NeuroD1(MODY6)。Heit等還證實CaN/NFAT信號可直接控制上述6個基因的表達。因此調控CaN/NFAT信號途徑可能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新靶點。NFAT可能與糖尿病的并發(fā)癥也有關。Yang等發(fā)現(xiàn)NFAT蛋白通過葡萄糖介導的醛糖還原酶基因AKR1B1活化在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病機制中發(fā)揮某種作用。NFAT蛋白還能調節(jié)肌醇加氧酶(myo-inositoloxygenase,MIOX)和腎特異性氧化還原酶(renal-specificoxidoreductase,RSOR)的表達。Nilsson-Berglund等發(fā)現(xiàn),在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癥中NFAT可以調控骨橋蛋白(osteopontin,OPN)在動脈平滑肌中的表達。鈣調神經(jīng)磷酸酶抑制劑環(huán)孢素A(cyclosporinA,CsA)或新型NFAT阻滯劑A-285222可阻止葡萄糖介導的OPN表達。這些研究結果可能揭示多種糖尿病并發(fā)癥的分子機制。2.4ca-can/nfat基因炎癥性腸病是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病因尚未闡明。Shih等通過雙向電泳、免疫組織化學、雙重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方法及共聚焦顯微鏡分別檢驗了107例潰瘍性結腸炎、15例克羅恩病、48例非特異性結腸炎患者和5名正常人體內NFAT2的表達。發(fā)現(xiàn)NFAT2的活化在潰瘍性結腸炎中具有特異性,而且與疾病的活動性高度相關,故認為Ca-CaN/NFAT通路可能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新靶點。DiSabatino等認為通過鈣釋放激活鈣離子(Ca2+release-activatedCa2+,CRAC)通道延遲Ca2+進入T細胞對于NFAT的活化至為重要。NFAT調控T細胞的增殖及多種細胞因子基因的表達,因而抑制CRAC通道功能可降低T細胞在腸道炎癥中的反應。CRAC抑制劑可能是治療炎癥性腸病很有前景的藥物。2.5小鼠骨nfat基因表達的調控NFAT在骨質疏松癥和骨關節(jié)炎、心肌炎等多種急慢性疾病的發(fā)生中也有重要作用。Sitara等發(fā)現(xiàn),NFATc1在骨生長和炎癥過程中是破骨細胞分化和骨吸收的一種主要的調節(jié)因子。NFAT與骨形成、軟骨細胞增殖、軟骨的分解代謝、血管形成及神經(jīng)肽的應答密切相關。因此,NFAT在骨和關節(jié)的重構中具有重要作用。Huber等發(fā)現(xiàn),柯薩奇病毒B3(coxsackievirus,CVB3)與CD4+細胞的相互作用可使NFAT的DNA結合區(qū)活化。如小鼠T細胞中的NFAT未活化,即使在心臟中有大量病毒聚集,小鼠很少發(fā)展為心肌炎。White等認為在外周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神經(jīng)元和非神經(jīng)元細胞中,NFAT的活化可能與趨化因子受體的產(chǎn)生相關。動作電位的增加將導致神經(jīng)元中Ca2+濃度增加,使NFAT活性增加,趨化因子受體2(chemokinereceptor,CCR2)的表達上調。TNF-α或IL-1β可直接作用于神經(jīng)元或其他免疫細胞表面受體,調節(jié)炎癥因子的合成和釋放,參與神經(jīng)的病理性疼痛的發(fā)生和維持。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