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加工番茄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植物保護技術課件)_第1頁
瓜果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加工番茄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植物保護技術課件)_第2頁
瓜果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加工番茄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植物保護技術課件)_第3頁
瓜果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加工番茄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植物保護技術課件)_第4頁
瓜果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加工番茄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植物保護技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形態(tài)特征

茶黃螨茶黃螨腹面茶黃螨2.發(fā)生規(guī)律(1)生活習性:1年發(fā)生多代。北方一般在溫室蔬菜上越冬,熱帶可終年繁殖。(2)發(fā)生條件:每年發(fā)生代數(shù)與溫濕度、光照和食料有關。生長繁殖的適溫為16~23℃,相對濕度為80~90%。高溫可縮短成螨壽命,降低繁殖力。

3.防治措施(1)與百合科、菊科、十字花科蔬菜實行2年以上輪作。(2)蔬菜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鏟除田間、地邊雜草,減少蟲源。(3)保護和利用天敵,如畸螯螨、肉食螨、蜘蛛等。(4)在點片發(fā)生階段及時進行噴霧防治,重點是嫩葉、嫩莖、花器、幼果等幼嫩部位。

1.癥狀

花葉型癥狀蕨葉型癥(CMV)番茄病毒病2.病原我國主要有6種:煙草花葉病毒(TMV)黃瓜花葉病毒(CMV)馬鈴薯X病毒PotatovirusX,PVX

馬鈴薯Y病毒PotatovirusY,PVY

煙草蝕紋病毒Tobaccoetchvirus,TEV

苜?;ㄈ~病毒Alfalfamosaicvirus,AMV3.發(fā)病規(guī)律(1)TMV可在多年生植物和宿根雜草上越冬,或附著在種子表面的果肉殘屑上越冬,或侵入種皮內(nèi)和胚乳中越冬。

TMV有很高的傳染性,主要通過整枝、打杈等農(nóng)事操作及汁液傳染,蚜蟲不傳毒。(2)CMV主要在多年生植物及宿根雜草上越冬。主要由蚜蟲傳毒,汁液傳毒次之,種子及土壤中的病殘體不能傳毒。

4.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品種(2)與非茄科作物實行3年輪作。(3)栽培防治(4)種子處理(5)早期防蚜癥狀番茄早疫病2.病原茄鏈格孢菌〔Alternariasolani(Ell.etMart)Sor〕,屬真菌半知菌亞門鏈格孢屬。

3.發(fā)病規(guī)律(1)主要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或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表面越冬。(2)分生孢子通過氣流、雨水傳播。(3)氣孔、皮孔、傷口或表皮侵入。病部產(chǎn)生分生孢子進行多次再侵染。(4)高溫(26~28℃)、高濕(相對濕度80%以上)有利于發(fā)病。多雨多霧條件常引起病害流行。

4.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品種(2)與非茄科作物輪作2年以上。(3)用52℃溫水浸種30min,冷卻后催芽播種。(4)選無病新土做床土,低洼地注意排水,及時摘除病葉、病果。(5)保護地可用百菌清煙劑熏蒸。(6)發(fā)病初期及時噴藥防治

番茄灰霉病番茄灰霉病2.病原灰葡萄孢菌(BotryiscinereaPers.),屬真菌半知菌亞門葡萄孢屬。3.發(fā)病規(guī)律(1)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2)通過氣流、雨水、灌溉水及農(nóng)事操作傳播。(3)傷口或衰弱的器官侵入。(4)低溫高濕條件適于病害的發(fā)生,一般發(fā)病適溫為20℃左右,相對濕度90%以上。

4.防治措施(1)與其他蔬菜實行2~3年輪作。(2)發(fā)病初期控制灌水,灌水后及時放風排濕。及時摘除病枝葉、病果,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3)加強通風,進行棚室變溫管理(4)苗期或定植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淋苗床。(5)第一穗果開花時,0.1%的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蘸花或噴涂。(6)用10%腐霉利煙劑3.7kg/hm2,隔7d一次。(7)發(fā)病初期或澆催果水前1d用藥。

病果番茄晚疫病2.病原致病疫霉菌

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屬真菌鞭毛菌亞門疫霉屬。

3.發(fā)病規(guī)律(1)主要以菌絲體在馬鈴薯塊莖和保護地種植的番茄上越冬,或以菌絲體、卵孢子隨病殘體落土越冬。(2)通過氣流或雨水傳播。(3)氣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侵染。病株上產(chǎn)生孢子囊,進行多次再侵染。(4)低溫(18~22℃)高濕(相對濕度95%以上)條件病害易流行。陰雨、早晚多霧、露水大時易發(fā)病。

4.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品種(2)合理輪作,不與馬鈴薯鄰作。(3)選擇排灌良好、肥沃的地塊種植,保護地及時放風。(4)熏蒸消毒(5)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后立即噴藥防治。

72.2%霜霉威水劑600~800倍液

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

1.癥狀

番茄葉霉病2.病原褐孢霉菌〔Fulviafulva(Cooke)Ciferrio〕,異名CladosoporiumfulvumCooke,屬真菌半知菌亞門褐孢霉屬。

3.發(fā)病規(guī)律(1)以菌絲體或菌絲塊在病殘體內(nèi)越冬,或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表面,或以菌絲體潛伏在種皮上越冬。(2)分生孢子,通過氣流或雨水傳播。(3)氣孔侵入引起初侵染,病部產(chǎn)生大量分生孢子,進行多次再侵染。(4)病菌發(fā)育適溫為20~25℃,相對濕度90%以上。棚室內(nèi)通風不良,濕度過大,光照不足,植株生長茂密,發(fā)病重。

4.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品種(2)與非茄科蔬菜實行3年以上輪作。(3)合理密植,保護地控制澆水,加強通風。(4)增施磷鉀肥,及時摘除病葉、老葉。(5)種子用52℃溫水浸30min,晾干后催芽播種;或用種子重量0.4%的50%克菌丹拌種。(6)保護地在定植前用硫磺粉2~2.5g/m3,密閉熏蒸24h。(7)噴藥防治

40%多硫懸浮劑400~500倍液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40%新星乳油8000倍液等噴霧1.形態(tài)特征:棉鈴蟲和煙青蟲(一)棉鈴蟲2.發(fā)生規(guī)律(1)生活習性:一年發(fā)生3~8代,由北向南逐漸增多。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蟲有趨光性和趨化性,對黑光燈和半枯萎的楊、柳樹枝把趨性較強。卵散產(chǎn)。(2)棉鈴蟲屬喜溫濕型害蟲,溫濕度及田間小氣候影響棉鈴蟲的發(fā)生。一般地勢低洼、水肥條件較好、生長茂密的地塊為害重。

1.形態(tài)特征(二)煙青蟲

2.發(fā)生規(guī)律(1)生活習性:1年發(fā)生1~6代,由北向南逐漸增多。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蟲趨光性弱,前期卵多產(chǎn)在為害對象植物中上部葉片背面的葉脈處,后期多產(chǎn)在萼片和花瓣上。(2)發(fā)生條件:凡為害對象生長茂密,溫濕度適宜的田塊,往往發(fā)生嚴重。3.防治措施(1)及時耕翻,殺死部分越冬蛹,減少越冬蟲源。(2)人工捕捉幼蟲,結合番茄整枝打杈消滅部分卵。(3)用楊樹枝把或黑光燈誘殺成蟲。(4)人工繁殖赤眼蜂、草蛉,或用Bt乳劑200~250倍液噴霧防治。(5)幼蟲尚未蛀入果內(nèi)及時噴藥防治。

1.8%阿維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

2.5%聯(lián)苯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茄二十八星瓢蟲1.形態(tài)特征2.發(fā)生規(guī)律(1)1年多代。以成蟲在雜草堆中、土縫內(nèi)、樹皮裂縫中、墻壁間隙等處越冬。成蟲有假死性,畏強光,喜棲息在葉背。卵塊產(chǎn)于葉背。初孵幼蟲群集為害,2~3齡分散為害。(2)發(fā)生條件:生長適溫為25~30℃,相對濕度為75%~85%。當氣溫下降到18℃以下時,成蟲進入越冬期。3.防治措施(1)成蟲有假死性,可人工捕殺成蟲。(2)成蟲產(chǎn)卵期及時摘除卵塊。(3)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清除田邊地頭的雜草,消滅越冬成蟲。(4)幼蟲孵化盛期和成蟲盛發(fā)期及時噴藥防治。

5%定蟲隆乳油1000~2000倍液

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茄子褐紋病1.癥狀2.病原無性世代為茄褐紋擬莖點霉〔Phomopsisvexans

(Sacc.etSyd.)Harter.〕,屬真菌半知菌亞門擬莖點霉屬;

3.發(fā)病規(guī)律(1)主要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在土表病殘體上越冬,或以菌絲體潛伏在種皮內(nèi),或以分生孢子粘附在種子表面越冬。(2)分生孢子借風、雨、昆蟲及農(nóng)事操作等傳播。(3)表皮或傷口侵入,也可由萼片侵入果實,有再侵染。(4)高溫(28~30℃)高濕(相對濕度80%以上)條件適合發(fā)病。苗床播種過密,通風透光不良,幼苗細弱等有利病害發(fā)生。連作,排水不良,土質黏重,氮肥過多,定植過晚發(fā)病重。4.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品種(2)與非茄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3)55℃溫水浸種10~15min或50℃溫水浸種30min,冷卻后催芽播種。(4)選擇排水良好,土質疏松的地塊種植,采用寬行密植法,合理施肥、灌水,及時摘除病枝、病果,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并深翻。(5)選無病土作苗床土或進行床土消毒。(6)結果后或發(fā)病初期噴霧防治。

64%惡霜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癥狀

整株癥狀維管束變褐色(右)茄子黃萎病2.病原大麗花輪枝孢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屬真菌半知菌亞門輪枝孢屬。

3.發(fā)病規(guī)律(1)主要以休眠菌絲體、厚垣孢子、擬菌核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或以菌絲體潛伏在種子內(nèi),或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表面越冬。(2)通過風、流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