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課標高三理綜考前訓練第=1\*ROMANI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C:12O:16Na:23S:32Cu:64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關于組成細胞化合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組成酶的單體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RNA由4種核苷酸組成,可以儲存遺傳信息C.蔗糖、麥芽糖、乳糖水解的產(chǎn)物都是葡萄糖D.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所以有機溶劑苯酚可以造成細胞膜損傷答案:C解析:絕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zhì),少數(shù)酶是RNA,因此組成酶的單體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RNA由四種核糖核苷酸組成,可以作為某些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B正確;蔗糖的水解產(chǎn)物是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乳糖的水解產(chǎn)物是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C錯;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屬于脂質(zhì)物質(zhì),有機溶劑苯酚可以溶解脂質(zhì),所以可造成細胞膜損傷,D正確。故選C。2.下圖表示脲酶催化尿素分解的過程中有關物質(zhì)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脲酶能使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下列有關描述不合理的是()00102030405060時間(min)物質(zhì)濃度(mmol/L)1342A.曲線1表示的肯定是尿素的濃度變化B.曲線4表明,在該條件下尿素在大約40分鐘左右時完全分解C.如果曲線2、3、4表示不同溫度下酶促反應曲線,則曲線2代表的溫度高于曲線3和曲線4代表的溫度D.如果曲線2、3、4代表不同酶濃度下的酶促反應,則曲線2代表的酶濃度高于曲線3和曲線4答案:C解析:結合選擇項可知,曲線1顯然表示尿素的濃度變化,曲線2、3、4表示不同條件下的產(chǎn)物濃度變化。曲線4在40分鐘左右達最大值,說明此時尿素已被完全分解。如果曲線2、3、4表示不同溫度下酶促反應曲線,則曲線2代表的溫度比曲線3和曲線4代表的溫度更適宜,但不一定最高。如果曲線2、3、4代表不同酶濃度下的酶促反應,則曲線2代表的酶濃度高于曲線3和曲線4,曲線3的高于曲線4的。3.下列關于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A.若觀察的細胞是無色透明的,為了取得明顯的效果,應調(diào)節(jié)出較亮的視野B.用過氧化氫作實驗材料來探究PH對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C.用利用紙層析法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D.在研究土壤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時,常采用標志重捕法進行調(diào)查答案:B解析:觀察透明度大、分辨率低的物體,應用較暗的視野,A錯;紙層析法是用于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利用的是色素易溶入有機溶劑,用有機溶劑溶解色素,再過濾的方法;C錯;由于土壤動物具有較強的活動能力,而且身體微小,因此不適合用樣方法或標志重捕法進行調(diào)查,常用取樣器取樣進行采集、調(diào)查的方法,D錯;B項描述是正確的。4.下面兩個圖表示兩個生理過程。其中乙圖中的③代表多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甲、乙兩圖分別表示轉錄和翻譯兩個生理過程。B.甲圖中③是RNA聚合酶,乙圖中生理過程不需酶的參與C.乙圖中①與HIV的化學組成相似D.肝細胞與肌細胞結構與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細胞中②的不同答案:B解析:題圖甲、乙分別表示的是轉錄和翻譯兩個生理過程,乙圖中①表示的是核糖體,其組成成分與HIV相似,都是RNA和蛋白質(zhì),肝細胞與肌細胞結構與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即細胞中②mRNA不同。乙圖中生理過程需要相關酶的參與,B錯。5.下列有關人體內(nèi)環(huán)境與動、植物生命活動調(diào)節(jié)的描述,不正確的有幾項()①抗體和血紅蛋白都存在于內(nèi)環(huán)境中②下丘腦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③神經(jīng)纖維接受刺激產(chǎn)生的興奮以電信號的形式在反射弧上進行傳導④在形成無子番茄過程中生長素改變了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⑤要清除侵入人體細胞內(nèi)的甲型H1N1病毒,機體首先進行的是細胞免疫A.一項 B.兩項 C.三項 D.四項答案:C解析:抗體存在于內(nèi)環(huán)境中,血紅蛋白存在于紅細胞中,①錯;神經(jīng)纖維接受刺激產(chǎn)生的興奮在反射弧的突觸上是以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形式傳導的,③錯;在形成無子番茄過程中生長素的作用是促進果實發(fā)育,不能改變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④錯,②⑤描述正確。6.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人體內(nèi)的病菌抗性大增,下圖是某細菌的進化過程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有利性狀保存有利性狀保存某細菌原種不同性狀不利性狀某細菌新種產(chǎn)生使用抗生素淘汰③①②A.人體中的所有某細菌原種構成一個群落B.若①②③表示生物進化中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則①可能來自于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C.抗生素使細菌發(fā)生了定向變異D.②過程使細菌原種的基因頻率發(fā)生了定向改變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生物進化的過程。人體中的所有某細菌原種構成的是一個種群。依題意,①②③分別為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和隔離,其中細菌為原核生物,其變異的來源只有基因突變;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生物發(fā)生進化??股刂皇菍毦目剐宰儺愡M行定向選擇,而不能使其發(fā)生定向變異。7.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2009年11月29日夜間到12月1日上午,我國北部地區(qū)出現(xiàn)大霧天氣,出現(xiàn)了能見度小于200米的濃霧,B.今年夏秋季,我國中南部省份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旱情,緩解旱情的措施之一是可以用溴化銀進行人工降雨C.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環(huán)境污染,發(fā)展循環(huán)經(jīng)濟,促進節(jié)能減排D.針對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擴散情況,要加強環(huán)境、個人等的消毒預防,其中消毒劑常選用含氯消毒劑、酒精、雙氧水等適宜的物質(zhì)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了化學與STSE,用碘化銀進行人工降雨,故B項錯誤。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AlCl3溶液、Na2SO3溶液蒸干并灼燒可分別得到Al2O3、Na2SO3B.在溶液的稀釋過程中,離子濃度有的可能增大,有的可能減小,有的可能不變C.0.lmol/LCH3COOH溶液在稀釋過程中EQ\f(c(H+),c(CH3COOH))將變小D.鍍層破損后,鍍錫鐵板比鍍鋅鐵板更耐腐蝕答案:B解析:將ACl3溶液蒸干并灼燒,Al3+完全水解所得Al(OH)3后又分解,最后得到Al2O3,但Na2SO3在蒸干及灼燒過程中被空氣中的O2氧化而生成Na2SO4,A錯;在溶液稀釋的過程中,離子濃度的變化隨溶質(zhì)的不同而可能不同,有的可能變大(如酸溶液稀釋,OH-濃度會增大),有的可能減?。ㄈ芤褐械闹饕x子),有的可能不變(如強堿強酸鹽溶液稀釋,H+、OH-濃度),B正確;CH3COOH溶液的稀釋促進了CH3COOH的電離,所以CH3COOH濃度減小的趨勢較H+濃度減小的趨勢大,EQ\f(c(H+),c(CH3COOH))將變大,C錯;D考查金屬電化學腐蝕原理,因為鐵比錫活潑,鋅比鐵活潑,鍍層破損后,鍍錫鐵板比鍍鋅鐵板更易腐蝕,D錯。9.
近日,銀川地區(qū)已有確診甲型H1N1輸入型流感病例。達菲是治療甲型H1N1型流感的有效藥物,莽草酸是合成達菲的重要原料,它們的結構簡式如下圖:下列關于這兩種有機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莽草酸不能使溴水褪色B.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C.達菲的分子式為C16H28O4N2D.1mol莽草酸能與4molNaOH反應答案:C解析:A項中莽草酸含有碳碳雙鍵,能使溴水褪色;B項中莽草酸不含酯的結構,故不能發(fā)生水解反應;D項中莽草酸不含苯環(huán),不含酚羥基,1mol莽草酸能與1molNaOH反應。10.福建南平南孚電池公司生產(chǎn)的南孚鎳氫充電電池池居世界先進水平,鎳氫電池的某極是儲氫合金X(合金X結合氫氣的形式表示為XH6),另一電極為NiOOH/Ni(OH)2,其總反應式為:XH6+6NiOOHX+6Ni(OH)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充電時電源的正極應與電池的X極相連B.放電時負極電極反應式為:XH6+6e-X+6H+C.充電時陽極電極反應式為:6Ni(OH)2+6OH—6NiOOH+6H2O+6e-D.電池放電時反應了1molXH6,若用于電解水,理論上可得到16g氧氣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電化學知識。放電時為原電池反應,電解質(zhì)溶液為強堿溶液,合金XH6為負極,電極反應為:XH6+6OH—-6e-X+6H2O,正極反應為:6NiOOH+6H2O+6e-=6Ni(OH)2+6OH—。充電時為電解池,充電時電源的正極應與電池的正極相連(需要發(fā)生氧化反應),陽極電極反應式為:6Ni(OH)2+6OH—-6e-6NiOOH+6H2O,陰極電極反應式為:X+6H2O+6e-XH6+6OH—。電池放電時反應了1molXH6,轉移的電子為6mol,電解水可得到48g氧氣。11.常溫下,L的堿BOH溶液中c(OH-)與c(H+)之比為1012,將其與L的酸HY溶液等體積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測得混合溶液的pH=9,則下列說法(或關系式)正確的是()A.混合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OH-)=10-9mol·L-1B.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c(Y-)>c(B+)>c(OH-)>c(H+)C.c(B+)=c(Yˉ)+c(HY)=mol·L-1D.c(OH-)-c(HY)=c(H+)=1×10-9mol·L-1答案:D解析:由L的堿BOH溶液中c(OH-)與c(H+)之比為1012可知:c(OH-)=L,故BOH是一種強堿?;旌先芤旱膒H=9,說明HY是弱酸,生成了強堿弱酸鹽水解顯堿性,c(OH-)=10-5mol·L-1,且都是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A選項錯誤;Y-會水解,所以離子濃度的大小為:c(B+)>c(Y-)>c(OH-)>c(H+),B選項錯誤;因為是等體積混合,c(B+)減半,即為·L-1,則c(B+)=c(Yˉ)+c(HY)=·L-1,C選項錯誤;根據(jù)質(zhì)子守恒有:c(OH-)-c(HY)=c(H+),c(H+)=1×10-9mol·L-1,D選項正確。12.碘是一種與人的生命活動密切相關的元素。已知碘單質(zhì)能溶于NaOH或KI溶液,反應方程式分別為:I2+6OH-=5I-+IO3-+3H2O(HIO不穩(wěn)定,易發(fā)生歧化反應)和I2+I-=I3-,碘酸銀微溶于水,能溶于硝酸、氨水。溴化碘(IBr)是一種鹵素互化物,具有與鹵素單質(zhì)類似的性質(zhì)。下列離子反應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有()加入Na2S溶液中產(chǎn)生淡黃色渾濁:IBr+S2-I2+Br-+S↓B.少量IBr加入KI溶液中:IBr+I-Br-+I2加入NaOH溶液中:IBr+2OH-I-+BrO-+H2O加入AgNO3溶液中:3IBr+5Ag++3H2O3AgBr↓+2AgI↓+IO3-+6H+答案:D解析:A選項,考慮S2-的還原性大于I-,所以IBr中將S2-氧化成S,但電荷和質(zhì)量都不守恒,錯誤;B選項中由于IBr少量,所以生成的I2也是少量,根據(jù)題意I2+I-=I3-,B錯;所給方程式中是-1價的溴將+1價的碘氧化,不符合氧化還原原理,IBr與NaOH反應不是氧化還原反應,IBr+2NaOH=NaBr+NaIO+H2O,C錯;D發(fā)生了歧化反應,3個有2個被還原成,有1個被氧化成,反應生成了硝酸,由于碘酸銀溶于硝酸,則還是以IO3-存在,所以答案為D。13.相同溫度下,體積均為
L的兩個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N2(g)+3H2(g)2NH3(g)△H=-moL。實驗測得起始、平衡時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容器編號起始時各物質(zhì)物質(zhì)的量/mol達平衡時體系能量的變化N2H2NH3①130放出熱量:②放出熱量:Q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容器①、②中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相等B.平衡時,兩個容器中NH3的體積分數(shù)均為C.容器②中達平衡時放出的熱量Q=kJD.若容器①體積為0.5L,則平衡時放出的熱量小于答案:C解析:對于一個具體的反應來說,平衡常數(shù)僅與溫度有關,相同溫度下兩容器的平衡常數(shù)相同。容器①、②為等效平衡,兩個容器中NH3的體積分數(shù)相等,但兩者反應的量不同,故放出的熱量不等;根據(jù)熱量的變化可計算出生成NH3的物質(zhì)的量是,體積分數(shù)為=。若容器①的體積增大一倍,平衡逆向移動,故放出的熱量小于。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14.如圖所示,A、B物體的重力分別是GA=3N、GB=4N,彈簧的重力不計,整個裝置沿豎直方向處于靜止狀態(tài),,這時彈簧的彈力F=2N,則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面受到的壓力可能為A.1N、6NB.5N、6NC.1N、2ND.5N、2N14.AD。若彈簧處于拉伸狀態(tài)則D對;若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則A對。15.如圖所示是一理想變壓器副線圈兩端輸出電壓u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圖線為正弦曲線)。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交變電壓的瞬時值表達式為u=10sin(50t)VB.該交變電壓有效值約為C.若該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shù)比為2∶1,則原線圈輸入頻率為50HzD.將該交變電壓加在阻值R=20Ω的白熾燈兩端,電燈消耗的功率是5W15.AB。由圖象可知該交流電壓的最大值為10V,周期為4×10-2s,其角頻率rad/s,瞬時值表達式為u=10sin(50t)V,A對;其有效值為5V=,B對;該交變電壓的頻率25Hz,變壓器不改變交流電的頻率,C錯;計算白熾燈的功率要用有效值,,D錯。16.電梯的天花板上懸掛一個原長為x勁度系數(shù)為k的彈簧,彈簧下端掛有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電梯啟動與停止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都為a,加速與減速過程中彈簧的長度分別是x1、x2(彈簧形變均在彈性限度內(nèi)),則x1+x2的值A.等于2xB.大于2xC.小于2xD.無法判定16.B.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加速過程有,減速過程有,解得,B對。17.2009年12月22日,太原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火箭成功地將遙感六號衛(wèi)星送入軌道,若此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為r,地球的半徑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則A.此衛(wèi)星加速度的大小為gB.此衛(wèi)星運轉的角速度為C.此衛(wèi)星運轉的線速度為D.此衛(wèi)星運轉的周期為17.BD.G=ma,G=mg,由以上兩式可知A錯;G=mg,G=mω2r,由以上兩式可知B對;G=mg,G=m,由以上兩式可知C錯;G=mg,G=mr,由以上兩式可知D對。dv0M?bca?Q18.如圖所示,虛線框的真空區(qū)域內(nèi)存在著沿紙面方向的勻強電場(具體方向未畫出),一質(zhì)子從bc邊上的M點以速度dv0M?bca?QA.質(zhì)子到Q點時的速度方向可能與cd邊垂直B.不管電場方向如何,若知道a、b、c三點的電勢,一定能確定d點的電勢C.電場力一定對電荷做了正功D.M點的電勢一定高于Q點的電勢18.AB。若質(zhì)子沿ba方向減速運動的同時,沿bc方向加速運動,到達Q點時可能沿ba方向的速度恰好減為零,則其速度方向與cd垂直,A對;根據(jù)電勢差和場強的關系式U=Ed,有,B對;由于電場方向不確定,故無法判斷M、Q兩點的電勢高低,也無法判斷電場力做功的正負,CD均錯。19.在平直公路上,一輛質(zhì)量為m=的出租汽車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運動,當速度達到v=2m/s時發(fā)現(xiàn)有一乘客招手,于是立即關閉發(fā)動機直到停止,其v—t圖象如圖所示。設所受阻力Ff大小不變,則AB汽車所受阻力大小為Ff=750NCW合=3×103JD19.AC。由圖象可得x==4m,A對;1—4s水平方向只受阻力加速度為a2=m/s2,阻力大小Ff=ma2=103N,B錯;由動能定理得W合=mv2=3×103J,C對;不能求出其額定功率,D錯。20.滑塊以速率v1沿固定斜面由底端向上運動,當它返回到出發(fā)點時速率v2,且v2<v1,若滑塊向上運動的位移的中點為A,取斜面底端重力勢能為零,則A.上升時機械能減少,下降時機械能增大B.上升時機械能減少,下降時機械能減少C.上升過程中動能和勢能相等的位置在A點上方D.上升過程中動能和勢能相等的位置在A點下方20.BC。由于上升和下降過程中,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摩擦力均做負功,物體機械能減小,B對;上升到最高處mv02=Wμ+mgH,到處Wμ/=,mv02=+mg+mv2,由以上三式可得+mg=mv2,即此時的動能mv2大于勢能mg,物體需再向上運動才能達到動能和重力勢能相等,C對。21.如圖甲所示,空間有一寬為2L的勻強磁場區(qū)域,磁感應強度為B,方向垂直紙面向外。abcd是由均勻電阻絲做成的邊長為L的正方形線框,總電阻為R。線框以垂直磁場邊界的速度v勻速通過磁場區(qū)域。在運動過程中,線框ab、cd兩邊始終與磁場邊界平行。設線框剛進入磁場的位置x=0,x軸沿水平方向向右。則ab兩端電勢差Uab隨距離變化的圖象正確的是(其中U0=BLv)21.A.cd邊進入磁場后,ab兩端電勢差Uab=,線框全部進入磁場后,線框中雖然感應電流為零,但ab兩端仍有電勢差,且Uab=,cd邊穿出磁場后,ab邊切割磁感線,其兩端電勢差等于路端電壓,由右手定則知,a、b兩點的電勢始終b高于a,A對。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74分)三、非選擇題(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22題~第3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33題~第41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jù)要求作答。)(一)必考題(11題,共129分)22.(4分)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質(zhì)量為m的重錘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重錘上拖著的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所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跡進行測量就可以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如圖所示,選取紙帶上打出的五個點分別記為A、B、C、D、E,測出A點距起始點O的距離為S0,其余如圖,使用電源的頻率為f,則打C點時重錘的速度為,打點計時器在打C點時重錘的動能為。打點計時器在打O點和C點的這段時間內(nèi)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22.(1分),(2分),mg()(1分)。解析:打C點時重錘的速度為=;打點計時器在打C點時重錘的動能為==;其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mg()。23.(11分)在實驗室中,甲、乙兩位同學共同設計了如圖(a)所示的實驗方案,打算用此電路同時實現(xiàn)測定定值電阻R0、電源電動勢E和內(nèi)電阻r的目標。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P向某一方向移動時,甲同學記錄了電流表A和電壓表V1的測量數(shù)據(jù),乙同學記錄的是電流表A和電壓表V2的測量數(shù)據(jù).他們根據(jù)數(shù)據(jù)描繪了如圖(b)所示的兩條U—I直線.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jù)兩同學描繪的U—I圖線,在圖(b)的矩形框內(nèi)寫出他們的名字(甲同學或乙同學)。(2)由圖(b)中兩直線的交點可知,此時______A.滑動變阻器的滑動頭P滑到了最右端B.和其余時刻相比,此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C.定值電阻R0上消耗的功率為D.電源的效率達到最大值(3)根據(jù)圖(b),可以求出定值電阻R0=_Ω,電源電動勢E=___V,內(nèi)電阻r=___Ω.(4)該電路中電流表的讀數(shù)能否達到0.6A,簡要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11分)(1)上面的矩形框填乙同學,下面的矩形框填甲同學(1分);(2)BC(2分);(3)(2分)(2分),(2分);(4)不能;據(jù)U—I圖象,電流表讀數(shù)若能達到0.6A,V1的讀數(shù)已小于V2的讀數(shù),這是不可能的;或答:據(jù)U—I圖象,V1讀數(shù)等于V2讀數(shù)時,電流表讀數(shù)最大為0.5A(只要正確即可得分,2分).解析:(1)甲同學記錄了路端電壓隨干路電流的變化規(guī)律,由知,圖線是傾斜向下的直線,故下面的矩形框填甲同學。乙同學的記錄數(shù)據(jù)描繪的是定值電阻的伏安特性曲線,圖線是傾斜向上的直線,故上面的矩形框填乙同學.(2)兩直線的交點表示的V1和V2的示數(shù)相等,此時滑動變阻器有效阻值為零,因R0大于電源的內(nèi)電阻,隨著電阻的增大,電源的輸出功率減小,故滑動變阻器短路時,電源的輸出功率達最大,且定值電阻R0上消耗的功率為P=UI=,故BC正確。(3)根據(jù)圖線的意義,可知R0==Ω,E=,r==Ω(4)電流表讀數(shù)達到0.6A時,從圖(b)中可以看出測路端電壓的電壓表V1的讀數(shù)會小于V2的讀數(shù),在電路里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或者電路中的最大電流應該是0.5A)24.(14分)如圖所示,一個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質(zhì)量為m=2kg,從豎直放置的光滑四分之一圓弧軌道頂端靜止釋放,物塊到達底端后,滑入與軌道底端相切的水平傳送帶。若傳送帶以大小為u=3m/s的速率沿逆時針方向勻速轉動,圓弧軌道半徑R=0.8m,皮帶輪的半徑r=0.2m,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兩皮帶輪的軸間距L=6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皮帶輪轉動的角速度。(2)物塊滑到圓弧軌道底端時對軌道的作用力。(3)物塊將從傳送帶的哪一端離開傳送帶?物塊在傳送帶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多大?解析:(1)皮帶輪轉動的角速度,由u=,得rad/s(2分)(2)物塊滑到圓弧軌道底端的過程中,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1分)解得m/s(1分)在圓弧軌道底端,由牛頓第二定律得(2分)解得物塊所受支持力F=60N(1分)由牛頓第三定律,物塊對軌道的作用力大小為60N,方向豎直向下。(1分)(3)物塊滑上傳送帶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設加速度大小為a,由牛頓第二定律得(1分)解得a=1m/s2(1分)物塊勻減速到速度為零時運動的最大距離為m>L=6m(1分)可見,物塊將從傳送帶的右端離開傳送帶。(1分)物塊在傳送帶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J。(2分)25.(18分)如圖所示,真空中的xOy平面為豎直平面,在第一象限中有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第四象限中有垂直于紙面的勻強磁場,場強大小為B。一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電粒子以初速度vo垂直于y軸從M點射入勻強電場,經(jīng)電場偏轉后和x軸成60o角斜向下從N點進入磁場,最后從Q點水平射出磁場,不計重力。求:(1)MN兩點的電勢差(2)勻強磁場的方向和粒子運動的半徑;(3)粒子從M到Q所用時間;(4)電場強度。解析:(1)帶電粒子到達N點的速度為v==2v0(1分),帶負電(1分)由動能定理得(-q)UMN=mv2-mv02(2分)UMN=-(1分)(2)粒子在電場中向下偏則帶電粒子帶負電,在磁場中從N向Q偏,由左手定則知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1分)由qBv=m得R=(2分)(3)ON=Rcos300=(1分),運動時間t1==(1分)。在磁場中的運動周期為T=(1分),在磁場中的運動時間t2=T=(1分)t=t1+t2=(2分)(4)M到N豎直方向由=(2分)得h=(1分)E==v0B(1分)26.(14分)過碳酸鈉(Na2CO4)中含有少量Na2O2。已知:2Na2CO4+2H2SO4=2Na2SO4+2CO2↑+O2↑+2H2O。為測定其純度,甲、乙兩位同學各稱取mg該樣品選用下列圖示儀器藥品進行實驗,甲的儀器連接順序是①⑦③⑥④,乙同學是①②。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同學想通過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是,他使用裝置③(填“有”或“沒有”)必要。(2)乙同學想測得的數(shù)據(jù)是。(3)考慮到裝置①中的水蒸氣和空氣中的水蒸氣都會被裝置②吸收,按乙測得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的結果不準確,為此,請你幫助乙同學將實驗裝置進行改進,要求只能選用上列儀器,且每種儀器最多只能使用一次,寫出各儀器接口的連接順序。 (4)按你設計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若所得實驗前后裝置②的質(zhì)量分別是w1g和w2g,則樣品中過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5)由于受到儀器的限制,你幫乙改進后的裝置所測得的過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仍稍偏低,其原因是。答案:(1)O2的體積(2分)沒有(2分)(2)CO2的質(zhì)量(2分) (3)AHGBCFE或AFEBCHG(B、C可互換)(2分)(4)或×100%(3分)(5)裝置中的CO2不能全部被堿石灰吸收(3分)解析:(1)根據(jù)連接順序,可知甲同學是測量生成的氧氣的體積,生成的氣體不需要干燥,不是收集氣體,裝置③沒有意義;(2)堿石灰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乙同學所測數(shù)據(jù)有誤;(3)只要加一個吸收水蒸氣的裝置就可以,但是為了防止空氣中水蒸汽進入,在裝置最右邊也要加個干燥裝置;(4)根據(jù)方程式可以看出,過碳酸鈉與二氧化碳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可以根據(jù)二氧化碳的量來求;(5)偏小的原因可能是氣體的流速過快,二氧化碳沒有被完全吸收。27.(14分)今有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A、B、C、D、E、F六種元素。已知A、C、F三原子的最外層共有11個電子,且這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間,兩兩皆能反應且均能生成鹽和水。D和E各有如下表的電子層結構。在一般情況下,B元素不能與A、C、D、E元素的游離態(tài)化合而生成B的化合態(tài)。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次外層電子數(shù)DXX+4EX+1X+4按要求填空:(1)各元素的元素符號分別為C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D和E兩者的氫化物穩(wěn)定性較強的是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2)工業(yè)上制取單質(zhì)D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與C兩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4)A和F形成的晶體中含有的化學鍵是_____________。(5)E與F可形成E的最高價化合物,mol該固體物質(zhì)與足量水充分反應,最終生成兩種酸,并放出akJ的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1)Al P PH3(每空2分)(2)SiO2+2CSi+2CO↑(2分)(3)Al(OH)3+OH-=AlO2-+2H2O(2分)(4)離子鍵(1分)(5)PCl5(s)+4H2O(l)=H3PO4(aq)+5HCl(aq);ΔH=-4akJ·mol-1(3分【解析】由“D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X,次外層電子數(shù)為X+4”可知,X+4=8,X=4,那么D為Si元素,E為P元素。由“A、C、F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間,兩兩皆能反應且均能生成鹽和水”可知,必為Al(OH)3與酸堿反應,那么C必為Al元素,A為Na元素,由“A、C、F三原子的最外層共有11個電子”可推得F為Cl元素。而B的原子序數(shù)在A、C之間,那么必為Mg元素。NaCl晶體中含有離子鍵,PCl5和水發(fā)生反應,生成兩種酸,只能是H3PO4和HCl28.(15分)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zhì)有如下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反應條件略去)。X、Y、Z、W是單質(zhì),其余均為化合物,A、W、Z常溫下呈氣態(tài),且A是一種大氣污染物,B是一種常用的酸。(已知明礬的化學式是KAl(SO4)2·12H20.)(1)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Y、A、C。(2)我國生產(chǎn)B的工業(yè)中,常采用以下方式處理尾氣A:試從綜合經(jīng)濟效益的角度分析,這樣處理的目的是(答出其中兩點即可):a.;b.。(3)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反應④的離子方程式:?!敬鸢浮浚?5分)(1)AlSO2KAlO2(或K[Al(OH)4](6分)(2)a.減少SO2對環(huán)境污染b.可以使原料利用率得到提高;c.副產(chǎn)品可作化肥,社會需求量大。(3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3)(2分)(2分)(2分)【解析】本題考查元素化合物推斷。由A是一種大氣污染物,初步斷定A是SO2,X為S,Z為O2,又由B是一種常用的酸可知B是H2SO4;由C+B反應生成明礬溶液知C為KAlO2,Y為Al,,D為KOH,W為H2,G為Al(OH)3.。29.(8分)下面甲圖表示某綠色植物葉肉細胞內(nèi)發(fā)生的生化反應,圖中a、b代表物質(zhì),①~④表示相關過程,乙圖表示該綠色植物CO2吸收速率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情況。請據(jù)圖回答:(注:[]內(nèi)填①~④中有關的數(shù)字)(1)圖中a、b代表的物質(zhì)分別是,過程③進行的具體場所是。(2)在有氧呼吸的過程中,產(chǎn)生ATP最多的是過程[],有氧呼吸第一階段除了產(chǎn)生了[H]、ATP外,產(chǎn)物還有。(3)如果圖甲中①過程產(chǎn)生的O2恰好供②過程利用,則此時葉片狀態(tài)對應于圖乙中的點。(4)圖乙中,光照強度由C點增至D點,C5含量(增多或減少);A~D間限制葉肉細胞CO2吸收速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___________,D點以后,增加CO2吸收速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H2O、CO2葉綠體基質(zhì)(2)②丙酮酸(3)B(4)增多光照強度適當提高CO2的濃度、適當提高溫度(兩者答出其一就得分)解析:圖甲生化反應是葉肉細胞的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1)分析甲圖已知,a代表的物質(zhì)是H2O,b代表的物質(zhì)是CO2,過程③是暗反應,進行的具體場所是葉綠體基質(zhì)。(2)有氧呼吸第三階段即②過程產(chǎn)生的ATP最多;有氧呼吸第一階段產(chǎn)物有[H]、ATP和丙酮酸。(3)如果圖甲中①過程產(chǎn)生的O2恰好供②過程利用,說明此時光合作用速率和細胞呼吸速率相等,此時葉片狀態(tài)對應于圖乙中的B點。圖乙中,D點與C點相比,光照強度大,光反應快,產(chǎn)生的[H]和ATP增多,C3的還原加快,因此C5生成加快,此時,CO2的固定速率不變,即C5的消耗不變,因此C5含量增多。(4)易知A~D間限制葉肉細胞CO2吸收速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光照強度,D點以后,光照強度不再是影響光合速率的因素,此時增加CO2吸收速率的方法有適當提高CO2的濃度、適當提高溫度等。30.(10分)下圖甲是高等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圖乙中5個細胞是某動物體(2n)不同細胞分裂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1)圖甲細胞若是高等植物葉肉細胞,除應有細胞壁外,在細胞中還應有液泡和(細胞器),若為藍藻細胞除應有細胞壁外,在細胞核中沒有核膜、染色質(zhì)及[];在細胞質(zhì)中應只有(填名稱)一種細胞器。(2)若圖甲所示細胞為癌變細胞,往往容易擴散轉移,這主要是由于細胞膜上的減少所致;若圖甲是人皮膚生發(fā)層的細胞,則該細胞可能會發(fā)生類似于圖乙中(填字母,寫全)時期所示的分裂現(xiàn)象。(3)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基因重組應發(fā)生在圖乙中(填字母)細胞所處的時期,D細胞的名稱是,其分裂后產(chǎn)生的子細胞的名稱是。(4)圖乙中(填字母)細胞具有四個染色體組。(5)寫出以圖甲中的②為主要場所的代謝活動反應式。答案:(1)葉綠體⑧核仁核糖體(2)糖蛋白AC(3)BE次級精母細胞精細胞(4)A(5)C6H12O6十6O2+6H2O6CO2+12H2O+能量解析:本題考查細胞的結構和細胞增殖的知識。(1)與高等動物細胞相比,高等植物葉肉細胞還應具有葉綠體、大液泡、細胞壁;藍藻是原核生物,細胞核部位不應具有核膜、染色質(zhì)、核仁,只有DNA分子,細胞質(zhì)中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2)癌細胞易擴散得原因是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人皮膚生發(fā)層的細胞只能進行有絲分裂,在圖乙中表示有絲分裂的圖像有A、C。(3)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基因重組應發(fā)生在四分體時期或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對應乙圖中B、E細胞;B細胞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根據(jù)其細胞質(zhì)均等分裂可判斷該動物為雄性動物,D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應為次級精母細胞,其產(chǎn)生的子細胞為精細胞。(4)圖乙中具有4個染色體組的細胞是A。(5)圖甲中的②為線粒體,以線粒體為主要場所的代謝活動為有氧呼吸,其反應式為C6H12O6十6O2+6H2O6CO2+12H2O+能量。31.(12分)某觀賞植物花色有紅、白兩種類型,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分別用A、a,B、b表示)?,F(xiàn)有甲、乙兩個白花品系,分別與一純合的紅花品系丙進行雜交,結果如下表,請據(jù)此回答問題。雜交組合組合1組合2P甲×丙乙×丙F1類型及比例全是紅花全是紅花F2類型及比例紅花:白花=9:7紅花:白花=3:1(1)兩白花親本的基因型為: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2)雜交組合1的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________種;若對F1測交,子代的表現(xiàn)型和比例是___________。(2分)雜交組合2的F2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類型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3)(2分)補充完成下圖模型,以說明基因是如何控制上述性狀的。(4)利用現(xiàn)有的品種,如欲得到更多樣的花色類型,最合適的育種方法是____________,其主要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5)花瓣細胞中表現(xiàn)花色的色素一般儲存于_____________結構中。細胞中的不同色素可以用______________方法分離觀察。答案:(1)aabb;aaBB或AAbb(2)(2分)5;紅花:白花=1:3;1/2(3)(2分)(4)誘變育種;能產(chǎn)生新基因(新性狀)(5)液泡;層析解析:(1)(2)根據(jù)甲為白花,丙為純合紅花,兩者雜交F1為紅花,F(xiàn)2比例為9:7,根據(jù)自由組合規(guī)律可知,基因型AB時開紅花,其余則開白花,F(xiàn)1為AaBb,則甲基因型為aabb,開紅花的基因型有4種,開白花的基因型有5種。F1測交,AaBb×aabb→紅花:白花=3:1;組合2中乙與丙雜交F1為紅花,F(xiàn)2中紅:白=3:1可知,F(xiàn)1為AABb或AaBB,則乙基因型為aaBB或Aabb;AABb或AaBB自交所得F2中,能穩(wěn)定遺傳為1/2。(3)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當基因型AB時開紅花,可見是A和B基因共同控制紅色物質(zhì)的合成,則A、B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花的顏色。(4)若獲得更多的花色類型,需要產(chǎn)生新的性狀,新的基因,所以需要用誘變育種。(5)花色色素存在于液泡中,色素一般溶于有機溶劑,可用層析法進行分離。32.(9分)下圖甲虛線方框內(nèi)表示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箭頭表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方向。圖乙表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3種生物的二氧化碳消耗量(相對量)的曲線圖,請據(jù)圖回答:(1)用甲圖中字母表示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條食物鏈:。(2)圖甲中A成分包括圖乙中曲線代表的生物,圖乙中c曲線可代表圖甲中的________(填字母),(3)圖乙除了圖中所能代表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外,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還缺______________。
(4)下表表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情況。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為J,A到B的能量傳遞效率為。從能量輸入和輸出來看,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是否增加?。為什么?。同化總量(106J)儲存能量(106J)呼吸消耗(106J)A900200700B1001585C15213D18060120答案:(1)A→B→C(2)ab(不全不得分)B、C、D(不全不得分)(3)非生物的物質(zhì)與能量(4)9×108%否該生態(tài)系統(tǒng)輸入的總能量小于所有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2分)解析:分析甲圖可知,A代表生產(chǎn)者、B代表草食動物、C代表肉食動物,D代表分解者,因此該食物鏈可表示為A→B→C。(2)分析圖乙可知,a代表化能自養(yǎng)型生物、b代表光能自養(yǎng)型生物,ab應為生產(chǎn)者。c代表異養(yǎng)型生物,可以是消費者或分解者,因此圖甲中A成分包括圖乙中ab曲線代表的生物,圖乙中c曲線可代表圖甲中的B、C、D。(3)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生產(chǎn)者、分解者、消費者和非生物的物質(zhì)和能量,圖乙中表示出的只是生物成分,對于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來說,還缺少非生物的物質(zhì)和能量。(4)流經(jīng)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為生產(chǎn)者固定的太陽能,分析圖表可知,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為9×108J,A到B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108÷9×108×100%=%。分析圖表可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輸入的總能量小于所有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因此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不會增加。(二)選考題(共45分,請考生從給出的3道物理題、3道化學題、2道生物題中每科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只能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33.【物理—選修3-3】(15分)(1)(5分)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布朗運動證明,組成固體小顆粒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無規(guī)則運動B.即使氣體的溫度很高,仍有一些分子的運動速率很小C.氣體的壓強是由大量的分子對容器壁的碰撞引起的D.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吸熱后溫度不變,則壓強一定減?。?)BCD。布朗運動證明了液體的分子做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A錯;分子速率有的很大有的很小,B對;氣體的壓強是器壁單位面積上受氣體分子的撞擊力,C對;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溫度不變則內(nèi)能不變,吸熱后必然對外做功而體積膨脹,由波意耳定律可知D對。(2)(10分)鉆石是首飾、高強度鉆頭和刻刀等工具的主要材料,設鉆石的密度為ρ(單位為kg/m3),摩爾質(zhì)量為M(單位為g/mol),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求:①m克拉鉆石所含有的分子數(shù)(l克拉=0.2克);②解:①m克拉鉆石的摩爾數(shù)為(2分)所含的分子數(shù)為(2分)②鉆石的摩爾體積為(單位m3/mol)(2分)每個鉆石分子體積為(1分)該鉆石分子直徑為d,則(1分)由上述公式可求得:(單位為m)(2分)34.【物理—選修3-4】(15分)(1)(5分)31.(1)(5分)如圖所示,兩束單色光a、b分別照射到玻璃三棱鏡AC面上,穿過三棱鏡后互相平行,則A.a(chǎn)光的頻率高B.b光的波長大abCAabCABD.b光穿過三棱鏡的時間短答案:C折射光路是可逆的,故a,b若以相同入射角,通過該三棱鏡,則b出射光偏折較大,所以b光折射率較a大,a光頻率較低,故C選項正確(2)(10分)如圖所示,一列波沿x軸的正方向傳播,實線為t1=0時刻的波形圖,虛線為t2=時刻的波形圖,求:①從t1時刻起,A質(zhì)點在周期內(nèi)所通過的路程;②此波的傳播速度。解:①由于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t1時刻A點運動方向沿y軸負方向(2分),每個質(zhì)點在周期內(nèi)所通過的路程都為兩倍振幅,故S=8m(2分) ②此時間傳播的位移為Δx=nλ+λ(n=0、1、2、3……)(n=0、1、2、3……)(3分)波速為v====2(4n+1)m/s(n=0、1、2、3……)(3分)35.【物理—選修3-5】(15分)(1)(5分)下列關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鈾核裂變的核反應是:B.經(jīng)過6次α衰變和4次β衰變后成為穩(wěn)定的原子核C.壓力和溫度對放射性元素衰變的快慢具有一定的影響D.在α粒子散射的實驗中,絕大多數(shù)α粒子幾乎直線穿過金箔,這可以說明金原子內(nèi)部絕大部分是空的(1)BD。A雖然符合電荷數(shù)和質(zhì)量數(shù)守恒,但核反應方程不能亂造,必須以客觀實際為依據(jù),鈾核裂變需要慢中子引發(fā),核反應方程為,A錯;根據(jù)電荷數(shù)與質(zhì)量數(shù)守恒判斷B對;放射性元素衰變的半衰期取決于原子核本身,與外界條件無關,C錯;D符合物理事實,對。(2)(10分)質(zhì)量為m的小球A,沿光滑水平面以v0的速度與質(zhì)量為2m的靜止小球B發(fā)生正碰,碰撞后A球的動能變?yōu)樵瓉淼?,求碰撞后B球的速度。解析:根據(jù),可得碰撞后A的速度變?yōu)?,正、負表示方向有兩種可能。(1分)若,即與同向時有:(2分),(1分)碰撞后兩球具有共同速度說明是完全非彈性碰撞,此速度合理。(1分)若,即與反向時有:(2分),(1分)碰撞后系統(tǒng)總動能為=+=,恰好等于碰前系統(tǒng)的總動能,是彈性碰撞,此速度合理。(2分)36..[化學一選修化學與技術](15分)七水硫酸鎂(MgSO4·7H2O)在印染、造紙和醫(yī)藥等工業(yè)上都有廣泛的應用,利用化工廠生產(chǎn)硼砂的廢渣——硼鎂泥可制取七水硫酸鎂。硼鎂泥的主要成分是MgCO3,還含有其他雜質(zhì)(MgO、SiO2、Fe2O3、FeO、CaO、Al2O3、MnO等)。表1部分陽離子以氫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時溶液的pH沉淀物Al(OH)3Fe(OH)3Fe(OH)2Mn(OH)2Mg(OH)2pH值表2兩種鹽的溶解度(單位為g/100g水)溫度/℃1030405060CaSO4MgSO4·7H2O/硼鎂泥制取七水硫酸鎂的工藝流程如下:根據(jù)以上流程圖并參考表格pH數(shù)據(jù)和溶解度數(shù)據(jù),試回答下列問題:(1)操作1的濾液中加入硼鎂泥,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5~6,再加入NaClO溶液加熱煮沸,將溶液中的Mn2+氧化成MnO2,本身被還原成Cl-,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加熱煮沸的主要目的是。(2)沉淀B中除MnO2、SiO2外還含有(填化學式)等物質(zhì)。(3)產(chǎn)生沉淀C的操作I需趁熱進行的理由是。(4)為了測定某硫酸鎂晶體(MgSO4·nH2O)中結晶水含量,設計如下實驗:稱坩堝質(zhì)量為ag,實驗前稱取“坩堝+樣品”質(zhì)量為bg,灼燒,在干燥器里冷卻,稱重,反復“灼燒、稱重”(硫酸鎂在灼燒的溫度下穩(wěn)定,不分解)。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3所示:表3稱量“坩堝+固體”質(zhì)量與次數(shù)稱量次數(shù)12345坩堝+固體質(zhì)量W1W2W3W3?注明:W1>W2>W3.①你認為有沒有必要進行第5次稱量,答:(填:有必要或沒有必要),理由是。②寫出n的表達式:n=(用含a,b等的式子表示)【答案】(1)Mn2++ClO-+H2O==MnO2↓+2H++Cl-(3分)促進Al3+、Fe3+水解及將Mn2+氧化成MnO2(3分)(2)Fe(OH)3Al(OH)3(2分)(3)以防MgSO4在溫度低時結晶析出(2分)(4)①沒必要;第4次稱量表明,固體已全部失去結晶水(2分)②(3分)【解析】根據(jù)表1數(shù)據(jù)知,F(xiàn)e2+需要在堿性(pH=)條件下沉淀完全,在該條件下,Mg2+可能部分沉淀,所以,該表數(shù)據(jù)暗示:先加氧化劑將+2價鐵離子轉化成+3價鐵離子,因為Fe3+完全沉淀時pH=,在酸性條件下氫氧化鐵能完全沉淀。同時說明+3價鐵離子水解能力比+2價鐵離子的能力強。表1還暗示:Al3+在弱酸性條件下能完全沉淀,而Mn2+、Mg2+必須在堿性條件下沉淀完全。表2信息:硫酸鈣微溶,溶解度很小,且受溫度影響??;硫酸鎂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根據(jù)硫酸鎂溶解度變化規(guī)律,選擇結晶硫酸鎂晶體的方法。根據(jù)工藝流程圖知,樣品中加濃硫酸,只有二氧化硅不溶解;濃硫酸會將氧化亞鐵轉化成硫酸鐵,分離沉淀的操作是過濾。(1)在弱酸性中次氯酸鈉氧化Mn2+生成MnO2,+1價氯被還原成-1價:Mn2++ClO-MnO2+Cl-,根據(jù)電荷守恒,產(chǎn)物必有陽離子生成,而根據(jù)氧原子守恒,反應物必有含氧元素的物質(zhì)參加,在水溶液中只有水參加反應,生成H+,故離子方程式為:Mn2++ClO-+H2O=MnO2+Cl-+2H+,通過水解除去Al3+,Fe3+:Al3++3H2OAl(OH)3+3H+,Fe3++3H2OFe(OH)3+3H+,水解反應是吸熱反應,所以,煮沸既能促進水解,又能加快次氯酸鈉氧化+2錳離子生成二氧化錳。(2)經(jīng)水解生成氫氧化鐵、氫氧化鋁和二氧化錳、二氧化硅混在一起,經(jīng)過濾除去。(3)硫酸鎂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所以,趁熱過濾,減少硫酸鎂晶體因溶解而損失。(4)根據(jù)數(shù)據(jù)表知,W3表明固體已完全失去水,應選擇a,b,W3計算n值:MgSO4·nH2OMgSO4+nH2O120+18n12018n(b-a)g(W3-a)g(b-W3)g.37.[化學——選修物質(zhì)結構與性質(zhì)](15分)有主族元素A、B、C、D四種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A元素原子2p軌道上有2個未成對電子。B原子的p軌道中有3個未成對電子,其氣態(tài)氫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氫化物中最大。C的最高化合價和最低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4,其最高價氧化物中含C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40%,且其核內(nèi)質(zhì)子數(shù)等于中子數(shù)。D原子得一個電子填入3p軌道后,3p軌道已充滿。請回答下列問題:(1)AC2分子中含有____個π鍵,屬于__________分子(填“極性分子”或“非極性分子”)。(2)B的氫化物的空間構型為_________,B原子的原子軌道采用______雜化,其氫化物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氫化物中沸點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3)寫出A的常見氧化物與B的氧化物中互為等電子體的一組___________(4)C元素的電負性_______D元素的電負性(填“>”,“<”或“=”);用一個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2分)非極性(1分)(2)三角錐形(2分)sp3(2分)氨分子間形成氫鍵,所以氨氣比同族其它元素形成的氫化物沸點高(2分)(3)CO2和N2O(2分)(4)<(2分)H2S+Cl2=2HCl十S↓(2分)解析:由題意知A元素原子的電子排布為1s22s22p2或1s22s22p4,可能為碳或氧。B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ns2np3,為VA族元素,由B的氫化物的溶解度可知B為氮元素,則A為碳。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之和為4,則為VIA族元素,為硫。D元素得1個電子后,3p軌道充滿,說明價電子排布為3s23p5,為氯元素。(1)CS2的結構式為S=C=S,含有2個π鍵,分子是直線形、非極性分子。(2)NH3分子中N原子的原子軌道發(fā)生sp3雜化,其中一個雜化軌道為孤對電子占有,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3)碳元素的常見氧化物有CO和CO2,與氮的氧化物互為等電子體的有N2O。(4)硫、氯同周期,同周期元素電負性隨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而增大,所以電負性,C<D。38.[化學——選修有機化學基礎](15分)已知有機物A分子中含有苯環(huán)且只有一個側鏈。有機物A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M不超過200,其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完全燃燒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與之有關的有機物轉化關系如下:(注意:部分反應產(chǎn)物省略)(1)有機物A中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A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2)有機物C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3)有機物A~F中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填寫序號)(4)有機物A~F中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有_________________(填寫序號)(5)16.2g有機物B、C、D組成的混合物完全燃燒,得到的CO2通入3mol/LNaOH溶液中得到的產(chǎn)物為________________。(6)寫出A+D生成E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羧基、羥基(1分)C10H12O3(2分)(2)(2分)(3)BCD(1分)EF(1分)(4)AC(2分)(5)NaHCO3和Na2CO3(3分)(6)或者(3分)解析:本題以脫水反應為線索,以物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差18和36為突破口,進行設計。A物質(zhì)為反應的焦點,需要注意的是濃硫酸加熱可以發(fā)生酯化反應,也可以發(fā)生醇的消去反應,A與B、D均能發(fā)生酯化反應,所以B、D類別相同,所以①③為消去反應,A分子有兩種消去方式,B、D為不飽和羧酸,A中既含有羥基也含有羧基,至少3個氧原子。200×%÷16=,分子中一定含有3個氧原子,即含有一個羥基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西安雁塔區(qū)第八小學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蕪湖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招聘筆試真題
- 組織變革與戰(zhàn)略實施試題及答案
- 2024年保山市龍陵縣臘勐鎮(zhèn)衛(wèi)生院村醫(yī)招聘真題
- 人際關系管理的總結與提升計劃
- 2024年杭州市時代小學招聘筆試真題
- 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qū)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2025屆數(shù)學七下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軟件考試成功策略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二級VB專題討論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考設計師應考策略試題及答案
- 維修電工職業(yè)道德行為課件
- PE燃氣管道使用說明書
- 新能源場站風機大規(guī)模脫網(wǎng)事故應急預案
- 國家開放大學《中文學科論文寫作》形考任務(1-4)試題及答案解析
- 質(zhì)量環(huán)境職業(yè)健康安全(QES)一體化管理手冊
- 環(huán)境污染責任保險附加險條款適用于
- (中職)化學分析技術項目七 測定鐵礦石的全鐵量教學課件
- ICU患者鎮(zhèn)痛鎮(zhèn)靜的護理課件
- MDITDI的安全使用與操作課件
- 臨時支撐體系拆除審批表
- 2020 ACLS-PC-SA課前自我測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