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復合工具史前史分界分野中的歷史時代_第1頁
木石復合工具史前史分界分野中的歷史時代_第2頁
木石復合工具史前史分界分野中的歷史時代_第3頁
木石復合工具史前史分界分野中的歷史時代_第4頁
木石復合工具史前史分界分野中的歷史時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木石復合工具史前史分界分野中的歷史時代

一、木石工具是普遍使用許多科學家推測,最初使用的第一個方法是使用木材工具。從各個角度來看,石頭工具可以滿足所有分支和樹枝,然后使用。因此,多年來就有人提出:在石器時代之前,首先有一個完全使用木質工具的“木器時代”。但是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人類歷史上舊石器時代的時間跨度最長,占99%左右;至于在石器時代之前要增加單一的所謂“木器時代”等提法,缺乏實證材料的依據(jù),也沒有說服力很強的闡述,所以至今得不到公認。人類最初究竟是使用木質工具為主,還是使用石質工具為主?原始社會在石器時代之前有沒有一個大量使用木質工具為主的“木器時代”?至今難以斷定,更未見可靠的文字記載。單憑玄想無法解決難題,得不到“非此即彼”的確切答案。這個問題的提法本身就成了問題。從類人猿到直立人到智人的進化階段,在求生存的過程里,逐漸學會了使用天然材料做工具。例如珍妮·古道爾(JaneGoodall)等人對黑猩猩的研究,發(fā)現(xiàn)類人猿能夠使用自然工具;猿人進而利用天然材料有意識地制造簡單的工具。實事求是地說,百萬年之間的考古資料足以證明:原始社會的木質和石質工具是同等重要、同時發(fā)展而且經(jīng)常并用的。所以,現(xiàn)在我們并不著眼于“石器與木器孰高孰低、孰前孰后”的爭執(zhí),而是認為在人類發(fā)展史的初期兩者并舉、各有重大作用,相輔相成,史前先民獲得比單一的木質工具或者單一的石質工具更為有效的、木石工具共用的生產(chǎn)力。不妨借用《紅樓夢》里一個著名的語詞—“木石前盟”來比喻史前的木石工具共用。對于史前人類來說,大自然給予他們既有木頭又有石頭來制作工具的條件,先民自然而然地使用這樣的資源;遠古從來沒有過只單獨使用木質工具,或者只單獨使用石質工具的歷史時期。至于“石器時代”這個片面的說法,容易導致一些人忽視木質工具在人類進化史上的重要作用,導致歷史觀念的偏斜。由此,本文著重闡明“木石復合工具”的重大歷史作用,并且建議:采用“木-石器時代”的說法,代替單一的“石器時代”這個術語。二、刑罰主體的工具使用和工具大約150萬年前,進化產(chǎn)生了直立人(HomoErectus),活動范圍由非洲擴張到歐亞大陸。以周口店北京人為例,考古學家從他們居住的洞穴中發(fā)現(xiàn)木炭、灰燼、燒骨等痕跡,顯示當時已經(jīng)能夠使用火,也會砍取樹木做燃料??脊挪牧媳砻?當時原始人獵取野獸,并采集野果充饑,同時利用了石質工具(石塊)和木質工具(棍棒)。丹麥歷史學家韋代爾·西蒙森(Vedel.Simonsen)在他所著《概論我國歷史上最古老最強大的時期》一書中曾經(jīng)這樣寫道:“斯堪的納維亞最早的居民所使用的武器和工具起初是石質與木質的,這些人后來學會了使用銅……然后才會使用鐵?!?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中指出,人類使用工具的進化順序是:“由粗木棍和打制得很粗笨的石器過渡到弓箭,過渡到制造石斧……最后過渡到應用金屬?!倍鞲袼挂舱J為,人類“最初的武器即棍棒和戈矛?!?“勞動是從制造工具開始的……在人用第一塊石頭做成刀子以前,可能已經(jīng)經(jīng)過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3。著名古人類學家賈蘭坡先生在論述周口店北京猿人的生產(chǎn)工具時也認為:“在當時的條件下,最得力的狩獵武器還應該是木棒和火把?!薄鞍瘁鳙C武器的發(fā)展,最早使用的不過是木棒,火把和石塊。這段歷史占的時間最長,進步的緩慢使人難以置信,但這又確是事實。”4應該說,從原始社會一開始,木質工具和石質工具就同等重要,并且還相互結合,共同發(fā)展起來。形論證的歷史背景經(jīng)過漫長的歷史年代,木質容易腐爛,木器或工具的木質部分不可能像石器那樣完好地保存下來,所以木器遺物或遺跡的留存極少。但是,考古學還是提供了原始社會曾使用木制武器的一些證據(jù)。克拉克當文化(Clactonian)是歐洲舊石器時期的早期文化。因最早發(fā)現(xiàn)于英國埃塞克斯的克拉克當露天遺址而得名,分布于英國和法國北部;在德國東部、匈牙利等地也有類似的遺存。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死水斘幕€沒有手斧,石器的典型特征是石片厚而粗大,使用硬錘直接打擊或碰砧技術獲得石片。然而,在克拉克當遺址(距今20萬年前),發(fā)現(xiàn)了木矛5?!皻W洲已發(fā)現(xiàn)過兩件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木器,其中一件是一個紫杉木的木矛的木梢……另一件也是一個紫杉木做的矛頭,尖端是用火燒法硬化過的”;古椰貝丘發(fā)現(xiàn)有尚未完全腐爛的人類加工的木器,為一根圓形木棍,其前端已經(jīng)被大火燒去大部分,形成一個圓錐形狀??脊艑<医榻B,這是遠古先民用來生火和烤食物的工具,表明當時已懂得生火烤食食物。在非洲早更新世(約前100萬-300萬年)的靜水堆積中也曾發(fā)現(xiàn)過木質的工具。當時只有粗糙的石片為狩獵工具,還沒有石制手斧6。本文作者對上述文獻提到“尖端是用火燒法硬化過的”做一技術分析。我們認為,要使木棍棒獲得尖銳的矛頭,一種辦法是可以在粗礪的石頭上將木棍磨出尖頭;另一種辦法,如果將棍頭局部火燒,外層燃燒炭化后容易磨去,芯部未燒保留了木質的本來硬度,在磨削里得到了保留?;馃竟黝^再磨成尖矛頭的辦法,顯然比從“生木料”直接磨制容易得多。由這個考古實例再展開,在討論遠古先民的使用和制造工具時,要特別加進“火”這個至關重要的技術因素??紤]到采集和添加燃料、控火用火(撥火棍、架空燃柴使通風燒旺,或者用灰燼掩埋住火種,或者掏取出埋在熱灰里焐熟的食物)等勞作,就能體會燃火作業(yè)里同時離不開木質工具與石質工具。莫斯特文化(Mousteria)是歐洲、西亞、中亞和東北非的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在西亞的卡爾邁勒山發(fā)現(xiàn)一具木矛致傷的遺骸,也提供了原始社會使用木矛的證據(jù)。這表明:舊石器時代,先民普遍使用木制的矛。學術界公認:大約距今20萬年前普及了木矛??脊虐l(fā)現(xiàn),在這前后,直立人開始使用一種阿修爾手斧(Acheuleanhandaxes),并制造簡單的木質和石質工具,從事打獵和采集活動7。2006年,考古人員在古椰貝丘遺址中發(fā)現(xiàn)三件尚未腐爛的人類加工木器。其中第一件為木槌狀工具,手柄處有明顯的砍削痕跡,經(jīng)判斷該器具為古人敲擊堅果的木器;第二件為一根圓形木棍,前端已被大火燒去大部分,這是古椰人用來生火和烤食物的工具;第三件方形木板上有數(shù)個人為鉆出的孔洞,專家初步分析似乎為古人劃船用的船槳。2001年,山東出土了原始直立人使用的石質與木質工具。在臨沂市羅莊區(qū)侯家三崗村發(fā)現(xiàn)了70萬前的舊石器,又發(fā)現(xiàn)木質工具也在舊石器層位中。這一木質工具已部分被破壞,現(xiàn)有長度61厘米,直徑9厘米。其表面明顯有打鑿痕跡,斷面年輪清晰可辨,木棒內(nèi)部充填有灰綠色粉沙,專家們認定,它是猿人用以保護自己和打獵的工具8。人類學的調查研究,也提供了原始社會曾普遍使用木制武器的旁證。“澳洲土人常使用投槍,其形狀亦有種種,長約三英尺之棒,其一端附之以柄,他端則附以木鉤,此為主要形式”;此外,在美洲大陸,“印第安人之武器僅有極長之竹、木槍,以鴕鳥之毛羽裝飾之,其尖端則附以尖銳之木槍刃”9。西方舊石器文化中的金融工具有學者認為:“人類對木制工具的使用,不會比石制工具早;同時,木器的加工和修理,也只有在使用石器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因此,原始人的主要工具應是石器?!?0然而,這種說法難以成立??脊抛C明:石器的制作,有時反而需要由木器來進行加工。在制造石器時,有一種用木棒打制石片的方法,叫做“軟錘技術”。就是以木器作為打擊錘,來進行打片和修整石器的技術。在西方,從阿舍利文化(Acheulian)開始,軟錘技術逐漸得到普遍的使用11。阿舍利文化是在非洲、西歐、西亞和印度各地都有發(fā)現(xiàn)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因最早發(fā)現(xiàn)于法國亞眠市郊的圣阿舍爾而得名。一般認為該文化的石制品是由直立人制造的。但較晚的阿舍利文化已與早期智人共存。阿舍利文化的代表性石器為手斧,它比阿布維利文化(Abbevillian)的手斧進步,是因為使用了木棒的“軟錘技術”打制成高品質的手斧12。軟錘技術是舊石器時代早期石器打制技術進步的主要標志之一。在西方舊石器文化中,利用木器的軟錘技術,隨著手斧制作技術的發(fā)展而普遍推廣。石器時代打制石器的方法大致有五種,其中的“間接打擊法”,是在選擇好的一塊石料上面放置一根木棍,然后再用力捶擊木棍,把重力傳遞到石料上,使其剝落下石片。這里就需要有木棍來進行加工。此外,還得考慮對加工石器坯料的尋找、搬運和翻動等加工過程必須的勞作。顯然,在這一類勞作里,要使用木棍棒的工具。甚至,在用直接砸制法砸打石塊時,為了防止石塊的跳動/晃動,也為了避免手扶石塊被砸傷,采用樹棍來壓住被砸打的石塊,都是先民能采用的輔助性木質工具。石損的石國內(nèi)原始社會的先民最初是將木器與石器并用,后來發(fā)展到同一件工具上將石質與木質材料相結合,構成木石復合工具。實際例證之一就是從手斧到石斧的演化。手斧是猿人最初使用的簡單石器,首先發(fā)現(xiàn)于歐洲與非洲。和砍砸器一樣,都是直接手握使用,因而稱為“手斧”(Hand-Axe)。這在世界各地許多考古遺址中都有發(fā)現(xiàn)。遠古時代,石斧是直立人和智人最先用于砍伐木材、削劈獸骨等多種用途的石質木柄工具。早期石斧是用石片打制而成,形狀粗糙厚重、不規(guī)整。使用時用繩索將其綁在木棍的一端。后采用磨制技術,并在石器上打孔,這種石斧一般呈梯形或近似長方形,兩面有刃,多斜刃或斜弧刃,也有正弧刃或平刃。使用時,用繩索穿過斧頭尾端的小孔綁在木棍上,是最初的木石復合工具。經(jīng)久耐用、力度大,使用起來比手斧更省力方便。石斧再后來演變成一種祭祀用具,一直沿用到商周時期。隨著人類活動的演變,斧也被用于戰(zhàn)爭,成為一種武器13。將石斧與舊石器時代一些工具的形體與用途進行比較分析,可以認為石斧是由舊石器時代的長身圓頭砍砸器、刮削器發(fā)展演變而來的14。石斧作為最早的木石復合工具,是考古發(fā)掘中最常見的文物,在原始社會早期的文化遺址中普遍存在。河南洛陽仰韶文化遺址出土了許多石斧,就其樣式可分為三型。一型略呈梯形,剖面呈橢圓形,通體琢磨,刃部磨制較精。扁刃。二型呈長方形,上窄下寬,磨光。三型為細腰形,打制,較厚重,其中一件長13.2厘米,大端寬10.9厘米,小端寬9.5厘米,腰寬8厘米,中厚3.3厘米15。江西湖口文昌泭原始農(nóng)業(yè)遺址發(fā)現(xiàn)石斧12件,均為雙面刃,一型為長梯形,橫斷面為扁圓形,刃口外弧,斧背呈弧圓形,麻石質,刃口有磨損,最大的一件長19厘米,刃口寬8.5厘米,中厚3.5厘米。另有一型造型相當美觀,通體光滑,長16厘米,刃寬9.5,中厚3.5厘米。又一型4件均殘斷,梯形,兩側磨平,橫斷面呈腰鼓形,凸弧刃,麻石質。還有一型為長條形,橫剖面呈鼓形,厚重,長17,刃寬5.7,中厚5厘米16。石斧形體并無規(guī)范,在考古報告及論述中,學者們花費了許多筆墨說明不同的石斧形體。就出土實物看,石斧的平面狀態(tài)有條形、梯形、長方形、“凸”字形;橫斷面有橢圓形、扁圓形、菱形。這些形狀都只是近似。石斧頂部一般比器身細而長,有的呈榫頭狀。有的斧有“肩”(就是在石器一頭窄面上制成臺階、形如雙肩)或有“段”(就是在寬面上制成臺階)。刃口有的近似直線、有的是弧線。有的石斧還鉆孔,或做成亞腰形……因時地變遷,又有許多不同:如仰韶文化遺址的石斧,體形渾厚;大汶口及龍山文化晚期的石斧,形體則薄而小。廣西早期石斧多為扁平礫石制作,弧刃、頂部尖細,以后演變?yōu)閷捝硖菪巍V東、福建除可見長身石斧外還有雙肩和“有段”石斧等等,不一而足17。然而它們的共同點就是裝有木柄。石斧的裝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繩索捆綁法;二是木柄榫卯法。早期石斧多采用繩索捆綁法。仰韶文化河南汝州閻村遺址出土的一件陶缸上的“鶴魚石斧圖”,描畫了捆綁式石斧的形象,圖中石質斧頭與木質斧柄垂直相交,交接處還可看出幾根代表繩跡的交叉線條18。青海柳灣原始墓地,出土一件裝有木柄的石斧,是捆綁式石斧裝柄的實物例證19。從大汶口文化山東莒縣陵河遺址出土的灰陶缸上,也可見一個帶柄石斧的圖像。有“肩”或有“段”,都是為了可以用繩索捆綁固定。后來發(fā)明了木柄榫卯法。良渚文化江蘇沙河洋遺址出土兩件帶柄石斧,以及江蘇吳縣澄湖水井底發(fā)現(xiàn)的一件裝柄石斧,是榫卯法的實物例證。兩件石斧中有一件為方柱形,平頂,除刃外斧體未經(jīng)磨光,兩面刃,出土時石斧裝在木柄上,柄為圓形,近斧端粗大,手握端較細,柄長29厘米,粗徑5.5厘米;石斧長11厘米,寬2.8厘米。另一件斧呈長條形,斷面為方形,背面上有“段”,通體磨光,四棱整齊,兩面對刃,刃口鋒利,可見到使用過的崩痕?!岸巍闭每ㄔ谀颈拿?。木柄稍彎。斧長15厘米,寬4.5厘米,厚3厘米;柄長32厘米,粗徑6厘米。出土時安裝完好,木柄除有干裂外沒有腐蝕。由于木質容易腐蝕,原始農(nóng)業(yè)時代的出土文物中能見到這樣斧頭與柄結合完好的實物,十分可貴。還有一件珍貴的實物,就是江蘇海安青墩遺址發(fā)現(xiàn)的一件帶柄穿孔陶斧,斧頭由泥質紅陶制作,柄為橢圓形棒狀,前粗后細,粗端有淺槽,陶斧嵌入槽內(nèi),斧上有一孔,柄上粗端有三孔??桩斒怯靡源├K之用。這種捆綁法與榫卯法相結合的例證不多見。當然此物較小,可能并非實用之物,但作為借鑒亦可貴。由此可知原始時代石斧裝柄并非只用捆綁法,也用榫卯法,而且還會用捆綁與榫卯結合法,后者的結合堅固度更好些。無論采用何種方法裝柄,石斧的刃口一定是與斧柄平行的20。類似地,裝有木質把柄的石刀、石耜、石鑿、石斤(石錛、石斫)等,也都是木石復合工具。人類史前時代已有石刀。在中國周口店舊石器時期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長方形、橢圓形、菱形、三角形的石刀。所用的石料以石英荷和砂巖為主,也有少量的隧荷和水晶,還有用饒骨和其他動物腿骨打制成的骨刀,鋒刃都很銳利。這些早期的石刀、骨刀既是勞動工具,也是隨身攜帶的武器。薛家崗文化(公元前3500年-前2800年左右)的典型器物之一“有孔石刀”(又稱為“九孔石刀”),背部較厚,有穿孔3-13個不等,但為單數(shù),這些孔是用來穿系繩索捆綁木柄的。有的穿孔周圍還繪有規(guī)整的圖案,刃部比較平直,有的刃部可見磨損的痕跡。這類有孔石刀的用途,專家們解釋不一,然而肯定都是木石復合工具。細石器的發(fā)展和起源顯而易見,利用一把木柄的石斧工具,使用者可揮舞木柄帶動斧頭砍擊到木頭上,比手持單純的石斧頭砍擊,要順手有力得多,也比單純棍棒(木柄)的功能強得多。就是說,木石復合工具整體所發(fā)揮的作用,大于組成工具的各部分零件的作用。由此推而論之,史前先民很自然地會把不同質料的工具材料或者器物零件,組合成為更能提高效率的復合型工具。著名古人類學家賈蘭坡指出:從舊石器時代晚期起(大約10萬年以前),在世界范圍內(nèi)廣泛地出現(xiàn)了被稱為“細石器”(Microlithic)的細小石器(SmallStone)。細石器在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亞的許多地方都發(fā)現(xiàn)過。在歐洲發(fā)現(xiàn)的細石器以“阿齊爾一塔德努瓦文化期(Azilian-Tardenoisian)為代表,細石器的特征主要是器型為細小的幾何形—斜方形、不等邊三角形和新月形等。當時有些考古學家把這一文化時期稱為“中石器時期”。細石器是隨著(木石)復合工具的發(fā)展而興盛起來的,沒有時代更早的木石復合工具的發(fā)明,也就不可能有為鑲嵌使用的細石器出現(xiàn),兩者有很密切的繼承關系。鑲嵌細石器的工具雖然也是復合制作的,但和最初的復合工具有著明顯的不同。最初的木石復合工具只是把石器捆綁在木柄上;而細石器文化的特點則是把木柄或骨柄刻出溝槽,把若干的刀片連接鑲嵌到溝槽里。賈蘭坡還指出:幾何形的細小石器,根據(jù)現(xiàn)有的材料來看,以圍繞地中海地區(qū)的發(fā)現(xiàn)物為最早,很可能起源于地中海地帶,因此可以把它稱為“地中海細石器傳統(tǒng)”。這一傳統(tǒng)技術,向北傳播到北歐,向南傳播到南非;向東傳播,于距今10000年前后到達印度北部,于5000年前到達了澳大利亞21。世界各地的細小石器,有它們的共同特點:細石器本身都很小,主要是用細小的石葉加工成的,目的又多是為了鑲嵌,即把細石器鑲嵌在木柄或骨柄上作為生產(chǎn)工具和武器。距今約30000—15000年左右,先民逐漸發(fā)明了用細石片鑲嵌在木柄上的刀刃、匕首、槍頭、箭頭、刮刀、刻刀、木石錐子、木石錘子、尖形器、鉆孔器、刮削器、切割器等,成為新型的木石復合工具。目前,考古出土的細小石器鑲嵌的復合工具,其木質手柄部分絕大多數(shù)由于年代過于久遠而腐蝕消失,往往只留下不易朽爛的骨質手柄部分,但這絕不能否認木質手柄的歷史存在。各式各樣細石刃片附著于木柄、骨柄制成復合工具,可有多種用途。在華北“木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中,出土了許多用細石葉刃片鑲嵌于木柄、骨柄中的復合工具。它們的功能可有兩種:一是切割獵獲品的骨肉和皮毛;二是切割植物。細小石器是一種用特殊工藝生產(chǎn)的細石核、細石葉和用細石葉加工的工具。細石器工藝的特點是從細石核上生產(chǎn)細石葉,一般采用間接法或沖壓技術加工。細石葉小而細長,兩緣幾近平行,長占寬兩倍以上,用途之一是鑲嵌到木骨質的柄上作為箭頭、槍頭和刀刃使用。其優(yōu)點是能充分利用好石料,并易更換刀刃。所以,鑲嵌細小石器的木石復合工具,可以同時運用于兩類經(jīng)濟活動—狩獵和采集活動中,具有“一器多用”的性質22。細石器文化的應用和發(fā)展成為中國的第一大文化中石器時期,距今約30000—15000年左右,先民發(fā)明了用細石片鑲嵌在木柄上的刀、箭等。這些鑲嵌工具的運用,使石器變得愈來愈細小精致。因此中石器(Mesolithic)文化又往往稱為“細石器(Microlithic)文化”。歐洲各地屬于中石器時期的文化,即阿齊爾-塔登諾阿(Azilian-Tardenoisian)文化階段,細石器更加普遍(阿齊爾和塔登諾阿都以法國的小城命名)。以幾何形細石器為主體,把三角形、半月形和梯形的石刀、石斧、石鉆、石錐等,鑲嵌在木質手柄上,成為新型的木石復合工具,廣泛使用23。華夏的細石器文化大體分布于長城以北,昂昂溪遺址可作為代表。從鑲嵌工具特征和遺存動物骨骼來看,當時的先民主要以漁獵為生,普遍使用木石復合工具。木石鑲嵌工具的出現(xiàn),促使原始經(jīng)濟得到發(fā)展,細石器工藝也趨于成熟。特別是弓箭(矢)在中石器時期的發(fā)明和推廣,使狩獵效率大為提高。石器時期最大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弓箭,正和“槍炮對于文明時代一樣,乃是決定性的武器”?!肮?、弦、箭已經(jīng)是很復雜的工具,發(fā)明這些工具需要有長期積累的經(jīng)驗和較發(fā)達的智力”24??脊抛C據(jù)表明:距今30000年左右就有了弓箭。精細的木石復合工具—弓箭的發(fā)明,是人類技術的一大創(chuàng)造,《管子·形勢》曰:“射者,弓弦發(fā)矢也?!闭f明人們已經(jīng)懂得利用機械存儲起來的能量。因此,所謂“中石器文化”常以弓箭的出現(xiàn)為標志。然而,要制造箭、弓和弦,都還必須使用植物性(木質)材料;在石鏃頭之外還出現(xiàn)了竹箭頭等等。所以應該說:石質與木質共同配合才實現(xiàn)了弓箭的完整功能。作為復合工具,弓箭的構造由兩部分合成:(1)弓佐算馬甲山子箭桿古代稱“梃干”,一般用植物材料(木或竹)制成。河南二里頭遺址中出土的箭桿多用竹制,也有木制的。根據(jù)古代植物資源的分布,先秦時期,在南方云夢澤和肅慎族聚居的東北地區(qū),均產(chǎn)“制矢之楛”(hù,古書上指荊一類植物,莖可制箭桿);華南多用竹制箭桿;華北多用萑柳或樺木、楊木、柳木制矢。矢的真正起源是在中石器時代,先民把小石片磨成尖利的形狀,安裝在矢桿一端,這就制成了有石鏃(或骨鏃、貝鏃)的“矢”,比起單用木棍竹竿削的箭,進了一大步。由于遠古的箭桿腐爛、無法保存至今,所以出土實物中往往僅留下箭頭(矢鏃—石鏃、骨鏃、貝鏃)。石鏃為細石器,有棒形、葉形、三角形等多種,有些已含鏃莖和逆刺。1963年,在山西朔縣峙峪村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一枚用燧石打制的石鏃。該遺址的年代約為距今2.8萬年25。這個發(fā)現(xiàn)證實了華夏先民在公元前約2.6萬年已經(jīng)使用弓矢。石鏃是用堅硬而容易劈裂出刃口的薄燧石石片制成的,石鏃的一端具有鋒利的尖頭;許多石鏃還制出了倒刺;與尖端相對的底端經(jīng)過加工,成為嵌鑲在箭桿劈縫里的鏃柄。箭矢的進一步發(fā)展,還在箭桿的尾部加裝了飛行阻力較大的尾羽,來保證箭矢飛行時箭鏃始終向前。甲骨文字“矢”的字形,就是前面尖頭、后部分叉箭尾的箭的象形。由于原始社會的弓和矢桿是用易于腐爛的竹、木制作的,難以保存下來,所以這些小石鏃便是華夏已知的最早的弓矢遺物。在摩洛哥考古發(fā)現(xiàn),阿特文化遺址出土了“摩洛哥尖狀器”,許多學者認為就是箭頭。據(jù)碳14測定,早期的距今大于30000年,晚期的大于27000年。在時代上跟華夏峙峪文化期大致相當,兩者都比西班牙出土者為早。在山西沁水縣下川文化遺址,也發(fā)現(xiàn)有石簇。這個遺址的石器多是細小的,石簇分為圓底石簇和尖底石簇兩種。從加工、形制以及大小來看,具備了石簇的特點,即尖端犀利,兩邊出刃,底端很薄。這個遺址的年代,據(jù)碳14測定距今為21090±1000年和15940±900年。此外,在華夏東北地區(qū)考古遺存中常見細石器時期的石鏃,數(shù)量很大,種類很多26。在西安半坡遺址,也發(fā)現(xiàn)了石鏃頭和骨鏃頭。同樣,在西安姜寨遺址里也發(fā)現(xiàn)了石鏃頭和骨鏃頭。這些考古實物說明,從中石器時代到陶器時代,弓箭這種極先進、極重要的器械,所使用的材料亦并非石料一種,更多的是其他材料與石頭的配合使用,各采其長各呈其能。(2)弓和弓之間的混合器《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曰:“弓生于彈?!睆椫笍椆?。在甲骨文中,彈字寫作B,為一張弓的形象,弦中部有一小囊,用以盛放彈丸。這種形狀的彈弓廣為流行。西雙版納和緬甸、泰北部的傣族人,至今仍用這種竹彈弓??磥?原始社會先民最初發(fā)明的只是發(fā)射小石子或彈丸的彈弓,之后進一步將弓用于射箭。20世紀初于德國漢堡出土的Stellmoor弓,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弓,年代大約在公元前9500年,同時出土了完整的箭,因此方能確認它是弓的殘片。這可能是迄今世界上可確認的最早使用弓箭的實例。從瑞士“中石器時代”的泥炭層中發(fā)現(xiàn)了用榆木制的弓;還發(fā)現(xiàn)箭的前部,表示用樹臘固定細石器的尖頭和倒刺27。弓箭是一種復合型器械,它由發(fā)射性質的弓,與打擊性質的箭兩件器物組合;每一件器物,又分別由不同質料不同職能的零件構成。這種復合型器械,其技術含量比其他的史前工具都高。弓箭是人類木石器時代最大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正如瓦特蒸汽機開創(chuàng)了非自然動力機器的新時期一樣,復合工具弓箭的發(fā)明開創(chuàng)了木石器時代的新時期。6.原始的紡織設備還有一類很重要的木質工具—線繩,包括細線與粗繩。起初繩索由木質植物的韌皮纖維或草葉搓捻而成。直到5000多年前,人類一直用樹皮制成纖維,用手心抵著大腿把纖維搓成線。公元前2800年,華夏先民已掌握了制造麻繩的技術,開始用大麻纖維制繩。到公元紀元開始后,用大麻纖維已成為世界上大多數(shù)地區(qū)的主要制繩材料。世界各地生產(chǎn)的繩索,約有一半以上用于航船和捕魚業(yè)。其他繩索的應用也很廣泛,從曬衣繩到載重纜繩,隨處可見。漁網(wǎng)由麻繩或其他植物性(木質)繩索編結,這是眾所周知的繩索工具;而石網(wǎng)墜(一種細石器)是原始漁網(wǎng)上必須的配件,此外還有用細石器組成的倒刺和尖頭的魚叉。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史前漁獵時代的捕魚工具也屬于木石復合工具(后來陶網(wǎng)墜跟石網(wǎng)墜同樣使用)。前文所述的一些木石復合工具,把木質結構件與石質結構件結合在一起的連接物,就是繩索??梢哉f,沒有繩索就沒有木石復合工具。史前先民最初的衣服,不論是獸皮的綴連還是樹葉的串制,也離不開線繩。遠在木石器時代早期,就出現(xiàn)了骨針、骨錐、石錐、石鉆用來縫補麻衣和獸皮做衣服;考古出土了紡輪等紡紗工具,在半坡仰韶等文化遺址里,也發(fā)現(xiàn)不少紡織品遺跡,表明當時已經(jīng)掌握織布技術了。公元前5000年,各文明發(fā)源地就有了紡織品生產(chǎn),例如北非尼羅河流域的亞麻紡織、華夏的葛紡織和絲綢紡織等。從河姆渡與草鞋山、錢山漾遺址出土的文物看來,華夏紡織起源于紡輪和腰機28。原始的紡織設備包括兩道工序:紡紗;織布。(1)原始石紡輪是木石復合工具。紡輪是原始的紡績工具,又稱為紡墜。搓捻繩線發(fā)展到使用紡輪的階段,最初使用石制的紡輪,也有骨質、木質(后來還有陶質)的紡輪。各地出土的早期紡輪,一般由石片經(jīng)打磨而成,如圓錢大小,多呈鼓形、圓餅形、扁圓形、四邊形等狀,中間穿孔,有的輪面上還繪有紋飾。石紡輪多采用青色頁巖或灰色砂巖等石料,經(jīng)初步加工,再精細磨琢成圓紡輪。例如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石紡輪,直徑5.9厘米,厚0.8厘米;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石紡輪,質地為凝灰?guī)r,直徑為4.5厘米;石紡輪中間穿一小孔,直徑0.5厘米或0.6厘米左右。紡輪的使用方法,是用一根帶倒鉤的木棍或竹枝,將其無倒鉤的一端穿入紡輪中間圓孔,加以固定。使用時將所紡的麻或其他纖維品,掛在倒鉤上,然后用手撥動紡輪,利用其自然垂力和圓心軸旋轉來帶動麻纖維,擰成線或繩。除了需要轉動慣量比較大的重砣物之外,還要有與重砣連接在一起的紡桿,用來纏繞搓捻好的線繩。石紡輪是歷史上最早用于紡紗的工具,它的出現(xiàn)至少可追溯到八千年以前。到了陶器時代,石質紡輪才逐漸被陶質紡輪取代。石紡輪可認為也是木石復合工具之一。(2)原始織布機也可認為是木石復合機械。遠古的編織技術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平鋪式編織”,即先把線繩水平鋪開,一端固定,使用骨針,在呈橫向的經(jīng)線中一根根地穿織。另一種則是“吊掛式編織”,把準備好的紗線垂吊在轉動的圓木上,紗線下端一律系以石制的重錘,使紗線繃緊。織布時,甩動相鄰或有固定間隔的重錘,使紗線相互糾纏形成絞結,逐根編織。使用這種方法,可以編織出許多不同紋路的帶狀織物。先民發(fā)現(xiàn),如此編織速度太慢,而且織品的密度不夠均勻。經(jīng)過長期的摸索,發(fā)明了腰機。原始腰機的結構是:前后兩根橫木,相當于現(xiàn)代織機上的卷布軸和經(jīng)軸。它們之間沒有固定距離的支架,而是以人來代替支架,用腰帶縛在織造者的腰上;另有一把刀(石刀)、一個杼子、一根較粗的分經(jīng)棍與一根較細的綜桿??椩鞎r,織工席地而坐,依靠兩腳的位置及腰脊來控制經(jīng)絲的張力。通過分經(jīng)棍把經(jīng)絲分成上下兩層,形成一個自然的梭口,再用竹制的綜桿從上層經(jīng)絲上面用線垂直穿過上層經(jīng)紗,把下層經(jīng)紗一根根牽吊起來,這樣用手將棍提起便可使上下層位置對調,形成新的織口,眾多上下層經(jīng)紗均牽系于一綜,“綜合”一詞便出于此。當緯紗穿過織口后,還要用木片或石片刀(即打緯刀)打緯。杼子可以是一根細木桿,也可以是骨針,上面繞有緯絲。原始腰機已經(jīng)有了上下開啟織口、左右穿引緯紗、前后打緊緯紗三項主要運動,具備了最基本的紡織織造功能,實現(xiàn)了經(jīng)緯紗縱橫交織,織成了布帛。木石器時代的河姆渡遺址、良渚文化遺址、江西貴溪墓群中都出土了一些腰機的零部件,如:打緯刀、分經(jīng)棍、綜桿等。原始腰機盡管簡陋,其主體只有幾根木棒,加上穿緯線的石片或木片(打緯刀),但每一部件各有其特定職能和動作方式,組合完成織布工藝29。特別要提出:“打緯刀”部件起初是用一塊木片,后來改進為薄石片。在考古發(fā)掘的薛家崗文化(距今約6000年)遺物中,出土了三十多件多孔石刀,從1孔到13孔均有,且全為單數(shù)孔,典型的器物“九孔石刀”,穿孔周圍繪有規(guī)整的圖案,刃部比較平直,一些刃部有磨損的痕跡,有學者考定這就是織布用的打緯刀部件。這些石質打緯刀最短者13.7厘米,最長者50.9厘米。過去有關原始織機資料的報導比較罕見,因為原始織機的機體是以木棒、竹棒和麻等有機物質構成的,不易保存下來;同時,有些織機零件如打緯刀等雖然是用石料制作,但由于今人對原始織機的形制缺乏足夠的了解,也不容易把石質打緯刀識別出來,而將它們誤認為是其他生產(chǎn)工具了。近年來經(jīng)過專家鑒別,發(fā)現(xiàn)了一些薄石片“打緯刀”(或稱為“機刀”),確認了原始織布機為木石復合結構30??脊刨Y料證明,我國原始的紡織設備(包括紡紗與織布兩部分)也可認為屬于木石復合工具組成的復雜機械。顯然,即便是最原始的織布機械腰機,其生產(chǎn)效率也比“手指掛經(jīng)、手送緯線”的純手工編織要高得多。但這種原始腰機,還不能算作真正的機械,原因就是上述幾根木棍和一片打緯刀并沒有組成一架固定結構的裝置。在世界范圍內(nèi),沒有使用單純石頭來制作的史前原始機械結構,但是有單純用木頭來制作的原始機械結構,例如全木質的腰機。三、木石與工業(yè)工具的復合化應用,是人類社會歷史上最百年來許多學者對“石器時代”的傳統(tǒng)概念,是在“以石器為主”甚至“以石器為唯一基準”的前提下做出的,主要著眼以石質工具為考古研究對象。這是一種狹隘的意識。人、猿的最根本區(qū)別之一就是人會自主能動地制造工具,這顯然指的是廣義的工具,不限質料,但看現(xiàn)實需要。原始人類是群居性動物,是已有了血緣家族結構的社會性動物。因此原始人對于工具的需求,不僅在于生產(chǎn)性,而且在于生活性,還在于精神性—婚嫁喪葬藝術祭祀等。人類史前社會尚有石質工具之外的工具,特別是木質工具。史前人類,還制造和使用了職能不同于石器制造型工具的其他實際生活與精神用具,比如房屋建筑、車船交通、美術工藝品、祭祀用品等等復合工具與設備。還有一個重要觀念,就是加工類工具必須跟加工的對象配合;加工的對象才是組成最終具有使用價值的器物。在木石復合工具的加工對象里,木材是最重要的,如房屋、車船的建造等等。史前的木器作用,除了作為加工工具之外,還表現(xiàn)在人類離開穴居的山洞,走向自營巢屋居住的第一步;木器還表現(xiàn)在幫助人類渡水和負重的舟、車交通工具方面。木器具為人類社會的各個歷史階段提供了多方面的生產(chǎn)和生活用具。木器的功用,還是人類各個歷史時期重要的機械結構形式;直到蒸汽機的出現(xiàn)推動了工業(yè)革命為止31。如上所述,人類史前的第一個時代,僅稱為“石器時代”并不確切,應改稱為“木—石器時代”。干灶式建筑的形成古代關于原始先民利用“木”建造房屋的記載—“構木為巢”,分別見于《莊子·外篇·盜跖》和《韓非子·五蠹》篇。關于遠古木制房屋的傳說,《莊子·外篇·盜跖》篇曰:“且吾聞之,古者禽獸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韓非子·五蠹》篇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濒斞冈凇稘h文學史綱要·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里說:“至于上古實狀,則荒漠不可考。君長之名,且難審知,世以天皇地皇人皇為三皇者,列三才開始之序,繼以有巢、燧人、伏羲、神農(nóng)者,明人群進化之程,殆皆后人所命,非真號矣。降及軒轅,遂多傳說,逮于虞夏,乃有著于簡策之文傳于今。”《韓非子·五蠹》篇所謂的“有巢氏”和“燧人氏”等,只不過是他構想的神話中的英雄人物或英雄氏族,為虛稱而非實指。遠古“構木為巢”的傳說記載,得到現(xiàn)代考古發(fā)掘文物的實證。從考古出土文物來看,干欄式建筑最早為9300多年以前。1976年長江下游地區(qū)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遺址發(fā)現(xiàn)干欄式建筑(公元前7000多年)。干欄式建筑是指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史書中又將這種建筑稱為干蘭、高欄、閣欄和葛欄等,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地區(qū)32。干欄式建筑體系的形成有一個過程。原始社會早期,先民曾利用天然崖洞作為居住處所,或構木為巢。在北方,先民在利用黃土層為壁體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簡單的穴居,以后逐步發(fā)展到地面(半地穴)。南方出現(xiàn)了干欄式木構建筑。簡單的木構架,經(jīng)過不斷改進,已成為華夏建筑的主要結構方式。對河姆渡遺址的兩次發(fā)掘,發(fā)現(xiàn)了大量干欄式建筑遺跡,特別是在第四文化層底部,分布面積最大、數(shù)量最多,其中一座長23米以上,進深6.4米,檐下還有1.3米寬的走廊,總面積達160平方米,蔚為壯觀。河姆渡遺址中的干欄式建筑以大小木樁為基礎,用榫卯連接木構件,其上架設大小梁,鋪上地板,形成高于地面的基座,然后立柱架梁、構建人字坡屋頂,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筑,最后用葦席或樹皮等構建墻壁,建筑外觀與現(xiàn)在云南等地少數(shù)民族的干欄民居很相似。這種底下架空,上帶長廊的干欄式建筑很適應南方地區(qū)潮濕多雨的地理環(huán)境,但是建筑過程要比同時期黃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復雜得多,不僅要用到大量木材,還要經(jīng)仔細計算后進行分類加工,需要大量人員協(xié)同分工勞作,對技術要求也較高。從河姆渡遺址的遺跡分析來看,干欄式建筑的建造技術在當時已經(jīng)基本定型33。大約8000年前,瑞士日內(nèi)瓦湖上,先民也大量建造兩坡式的干欄木屋。工匠用堅實的木釘固定橫梁,或在兩頭各用榫眼,或用橫梁切入V形凹槽來加固兩側。地板鋪粘土,墻壁則用籬笆編成支架,再敷以粘土,屋頂用樹皮、稻草、燈心草或蘆葦鋪成。在半坡遺址、姜寨遺址的文獻里,可以見到依據(jù)遺址的房屋柱洞遺跡來復原的仰韶文化房屋3435。兩處仰韶文化遺址的房屋,都是半地下半地面式,有方形平面的,也有圓形平面的。在室內(nèi)柱子頂部,架有水平態(tài)的檁條,那是比椽子要粗壯一些的樹干;屋椽上部就斜搭靠在檁條上。在椽子交互構成的屋面格子之上,用更細的樹枝條或者草席箔苫蓋,苫蓋層之上,再抹上屋頂保溫層的泥(北方)或者用茅草鋪蓋屋頂(南方、北方)走雨水。整個屋蓋和屋墻的承重結構骨架,都是木樹干做的椽、檁、柱,而這些木料構件之間的連接,則是用木本植物的韌皮纖維繩索來綁扎。木料構成屋架承重結構,整個房屋通過栽埋在土洞里的柱子,把重量傳遞到了夯實的地面;在柱洞的底部,往往要墊上截面積較大的石頭,使得柱子不會因承受的大重量而下沉。華夏史前民居就是采用木石結合的房屋結構,形成了獨特的木結構建筑體系。在河姆渡遺址,還發(fā)現(xiàn)了中國境內(nèi)最早的榫卯結構的木質遺物36。那些榫卯的制作工具,是石斤(石錛)、石斧、石鉆、石鑿。但是,使用粗笨的石質刀具來加工出木構件上的榫卯連接形式,非常不易。從機械結構的技術觀點去看石質刀具下的榫卯,就會感到它們作為連接構件還不成熟,很難做到榫頭與卯眼之間合適的過盈配合牢固連接。只有在后世的金屬工具廣泛應用于木構件建筑的條件下,木結構的建筑才發(fā)展到了大型宮室和多層房屋。從世界范圍來看,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臘、古羅馬都有很強勢的石構建筑技術,留下了許多宏偉的石質構筑物、石質建筑物和精致的石刻藝術品。作為中西文化的對比研究,可以看出中國建筑體系以木構為主、石構為輔;而西方建筑體系以石構為主、木構為輔。這或許是由自然條件所決定的。獨木舟的制作古籍中,有先民砍木材制造舟船的記載。如《易·系辭下》曰:“刳(kū)木為舟,剡(yǎn)木為楫?!薄墩f文》曰:“楫,舟擢也?!薄对姟ご笱拧しC樸》曰:“淠彼涇舟,烝徒楫之?!薄对姟ばl(wèi)風·竹竿》曰:“檜楫檜舟?!薄俄崟吩?“棹,短曰楫,長曰棹?!必趉ū,就是挖空。刳木,指“剖鑿大木,使其中空”;把大樹干從中間破開,再挖空,制造出最早的船—獨木舟。剡yǎn,就是刮削,楫是劃船的用具,如槳櫓等。先民用石斧、石斤、石臿等木石復合工具,將圓樹干削平,再挖空。后來發(fā)現(xiàn)還可以利用火的力量,通過燃燒手段來剜刳出獨木舟的槽子。這就要有控制地局部引燃圓木,而不能讓圓木本體大幅度超過著火點溫度猛烈燃燒。只能把大量的紅木炭堆放在需要剜刳的區(qū)域,讓需要除去的木頭“陰燃”(指沒有出現(xiàn)明火焰的燃燒狀態(tài)),燒成一層炭,再用石斧砍。今人根據(jù)獨木舟遺跡殘留的焦木部分,推測當時的制作工藝。江蘇武進縣出土三條獨木舟,長11米,寬0.9米,深0.4米,現(xiàn)存中國歷史博物館。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出土了八千年前的獨木舟遺存3738。古代獨木舟大致有三種類型:其一是平底獨木舟,底是平的,或接近平底,頭尾呈方形,沒有起翹;其二是尖頭方尾獨木舟,頭部尖尖向上翹起,尾部是方的,底也是平的;其三是尖頭尖尾獨木舟,舟頭翹起,尾部也起翹。如1958年在江蘇武進淹城出土的一條獨木舟,舟形如梭,兩端小而尖,尖角上翹,屬于尖頭尖尾獨木舟一類。舟艙中間寬,全長11米,艙上口寬0.9米,深0.45米,系用整段楠木挖空制成。外壁光滑木紋依舊,內(nèi)壁布滿焦炭和斧鑿斑斑痕跡,這是先民經(jīng)過數(shù)十次用火烤焦后不斷用斧鑿制加工而成?,F(xiàn)在的艦船是從以上三種類型獨木舟演變過來的。世界各地也有許多考古發(fā)現(xiàn)。在蘇格蘭境內(nèi)佩斯湖層里,發(fā)現(xiàn)獨木舟。在瑞士和鄰近地區(qū),也發(fā)現(xiàn)了新石器時代的獨木舟。除此之外,印第安人的獨木舟和波利尼希人的雙體獨木舟也較有名。印度有種獨木舟,其船側裝有可以放置貨物的橫木板。新幾內(nèi)亞的獨木舟可以幾條橫排在一起,上面用橫梁固定,橫梁上鋪坐席,還裝有風帆,可以航海。獨木舟后來演變成木板船和木結構船,直至今天的各類船舶??梢赃@樣說,沒有獨木舟,就沒有現(xiàn)代艦船。再說木筏。《廣韻》曰:“筏,大曰筏,小曰桴,乘之渡水?!笨脊疟砻?至少在7000年前,華夏已能制造竹筏、木筏。最早的竹筏是由多根竹竿捆扎而成的竹排,沿江河順流而下,也可以用槳、櫓、篙來推進。原木與原竹本身是要另做它用的基本原材料,故一般不對其做加工,只是綁扎起來便于漂流運輸。史前的木筏竹筏,是一種比單根圓木/竹筒可靠的渡水工具,多半只能順流而下;也可以在水流緩慢的地域里會往返渡人。但是,把單根的浮木浮竹梆扎起來的用具,是繩索。把草/樹皮纖維搓成粗繩索的工具,不再是紡線織布縫衣的那種石墜陶墜紡輪,而是木桿型的絞杠。將分散的纖維絞成單股“紐繩”的,是木桿絞杠;把兩股以上的“紐繩”結合成為不易松散、能可靠實用的繩索,仍然是木質的絞杠。在絞杠的基礎上,后世發(fā)展出了手工業(yè)制繩索的“絞繩機”;直到1958年,在四川的宜賓小城里,還能見到手工業(yè)作坊用木質的絞繩機來搓絞船用的棕繩、麻繩。還要特別提到古埃及的“莎草船”。古埃及人利用尼羅河兩岸沼澤里豐富的莎草資源,不僅制作了記寫文字用的“莎草紙”,還用繩索將莎草桿莖集束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