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用標準實用標準文案大全文案大全總則0.1為適應交通運輸發(fā)展和公路建設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設計質量和技術水平,保證工程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制定本規(guī)范。1.0.2本規(guī)范適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1.0.3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方案,應根據公路的使用任務、性質和要求,結合當地氣侯、水文、土質、材料、施工技術、實踐經驗以及環(huán)境保護要求等, 通過技術經濟分析確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應包括結構組合、 材料組成、接縫構造和鋼筋配制等。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應按規(guī)定的安全等級和目標可靠度,承受預期的荷載作用,并同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相適應,滿足預定的使用性能要求。1.0.4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術語、符號2.1術語1.1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concrete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層(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稱剛性路面。1.2普通混凝土路面1.2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concretepavement除接縫區(qū)和局部范圍外面層內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稱素混凝土路面。2.1.3鋼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面層內配置縱、橫向鋼筋或鋼筋網并設接縫的水泥混凝土路面。2.1.4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 continuous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面層內配置縱向連續(xù)鋼筋和橫向鋼筋,橫向不設縮縫的水泥混凝土路面。2.1.5鋼纖維混凝土路面 steelfiber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在混凝土面層中摻入鋼纖維的水泥混凝土路面。2.1.6復合式路面compositepavement面層由兩層不同類型和力學性質的結構層復合而成的路面。2.1.7水泥混凝土預制塊路面 concreteblockpavement面層由水泥混凝土預制塊鋪砌成的路面。2.1.8碾壓混凝土rollercompectedconcrete采用振動碾壓成型的水泥混凝土。2.1.9貧混凝土leanconcrete水泥用量較低的水泥混凝土。2.1.10設計基準期限designreferenceperiod計算路面結構可靠度時, 考慮各項基本度量與時間關系所取用的基準時間。2.1.11安全等級safetyclasses根據路面結構的重要性和破壞可能產生后果的嚴重程度而劃分的設計等級。2.1.12可靠度reliability路面結構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和規(guī)定的條件下完成預定功能的概率。2.1.13目標可靠度objectivereliability作為設計依據的可靠度。2.1.14可靠指標 reliabilityindex度量路面結構可靠性的一種數量指標。2.1.15目標可靠指標objectivereliabilityindex作為設計依據的可靠指標。2.1.16可靠度系數reliabilitycoefficient為保證所設計的結構具有規(guī)定的可靠度,而在極限狀態(tài)設計表達式中采用的單一綜合系數。2.2符號2.2.1作用及作用效應符號N——設計基準期內標準軸載累計作用次數N——標準軸載的作用次數P——軸載P——標準軸載w——彎沉口h——干縮應變口——荷載疲勞應力口——標準軸載的引力口——DODO口t——最大溫度梯度時的溫度翹曲應力口t——溫度梯度疲勞應力2.2.2設計參數和計算系數符號B——溫度應力系數C——變異系數C——溫度翹曲應力系數gr——交通量年平均增長率k——DOODOOkf——荷載疲勞應力系數k——接縫傳荷系數k——軸載當量換算系數k——接縫傳荷能力的應力折減系數k——粘結剛度系數kt——溫度疲勞應力系數k——層間結合系數p——概率或頻率T——混凝土面層最大溫度梯度a——混凝土線膨脹系數a——DODODOOY——可靠度系數口i——軸 一輪型系數n——車輛輪口橫向分布系數口——混凝土溫縮應力系數口t——DO溫度應力系數口b——裂縫寬度系數口——面層與基層之間的口口系數p——配筋率pf——D纖維體積率口——鋼筋剛度貢獻率.2.3幾何參數符號A——鋼筋面積bj——裂縫縫隙寬度df——鋼纖維直徑d——鋼筋直徑h——結構層厚度l——鋼纖維長度fl——面層板長度Ld——裂縫間距2.2.4材料性能和混凝土板抗力符號D——面層的彎曲剛度D——雙層混凝土面層的總彎曲剛度E——土基或基、墊導線材料回彈模量E——水泥混凝土的彎拉彈性模量E——鋼筋的彈性模量Et——基層頂面當量回彈模量fr——混凝土彎拉強度f——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強度fsp——混凝土劈裂強度fsy——鋼筋屈服強度ft——混凝土抗拉強度r——混凝土面層的相對剛度半徑設計依據3.0.1各級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的設計安全等級及相應的設計基準期、目標可靠指標和目標可靠度,應符合表 3.0.1的規(guī)定。各安全等級路面的材料性能和結構尺寸參數的變異水平等級, 宜按表.01的建議選用。表3。0。1可靠度設計標準公路技術等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四級公
級路安全等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設計基準期(a)30302020目標可靠度(□)95908580目標可靠指1.641.281.040.84變異水平等低低口中中中口高各變異水平等級主要設計參數的變異系數變化范圍,應符合表3.0.23.0.2各變異水平等級主要設計參數的變異系數變化范圍,應符合表3.0.2的規(guī)定。表3。0。2變異系數c的變化范圍變異水平等級低中高水泥混凝土彎拉強度、 彎拉c 口0.10口c口0.15口cvvv彈性模量0.100.15口0.20基層頂面當量回彈模量c 口0.25口c口0.35口c口vvv0.250.350.55水泥混凝土面層厚度c 口0.04口c口0.06口c口vvv0.040.060.083.0.3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設計以行車荷載和溫度梯度綜合作用
產生的疲勞斷裂作為設計的極限狀態(tài),其表達式采用式( 3.0.3)。y9+0)<f (3.0.3)prtrr式中:Y——可靠度系數,依據所選目標可靠度及變異水平等級按表.03確定;口——行車荷載疲勞應力( Mpa),計算方法見附錄 B.1;口t——溫度梯度疲勞應力( Mpa),計算方法見符錄 B.2;f——水泥混凝土彎拉強度標準值( Mpa),見 3.0.6條。表3。0。3可靠度系數變異水平等級目標可靠度(□)95908580低1.2011.331.0911.161.0411.08-中1.3311.501.1611.231.0811.131.0411.07高-1.2311.331.1311.181.0711.11口:變異系數在表 3.0.2所示的變化范圍的下限時,可靠度系數取低值;上限時,取高值。3D0D4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設計以 100KN的單軸 一雙輪組荷載作為標準軸載。不同軸 -輪型和軸載的作用次數,按式( 3.04-1)換算為標準軸載的作用次數。N立8N[C丫 ]3.0.4-1)s ii(100)i=1
表3。0。5交通分級交通等級特重重中等輕設計車道標準軸口累計作用次數N(104)口2000100口20003口100口3式中:8=2.22義103P一0.43ii8=1.07義10-5P式中:8=2.22義103P一0.43ii8=1.07義10-5P一0.22ii8=2.24X10-8P-0.22ii(3.0.4-2)(3.0.4-3)(3.0.4-4)N——100KN的單軸 一雙輪組標準軸載的作用次數;Pi——單軸-單輪、單軸-雙輪組或三軸-雙輪組軸型i級軸載的總重(KN);n——軸型和軸載級位數;N——ODDO i級軸載的作用次數;i8——軸 -輪型系數,單軸 -雙輪組時,i8=1;單軸 -單輪時,按i式(3.0.4-2)計算;雙軸 -雙輪組時,按式(3.0.4-3)計算;三軸-雙輪組時,按式(3.0.4-4)計算。3.0.5水泥混凝土路面所承受的軸載作用,按設計基準期內設計車道所承受的標準軸載累計作用次數分為4級,分級范圍如表3.0.5??冢航煌ㄕ{查和分析及 N計算,參照本規(guī)范附錄 A。3D0D6水泥混凝土的強度以 28d齡期的彎拉強度控制。 口混凝土
澆筑后90d內不開放交通時,可采用90d齡期的彎口強度。 各交通等級要求的混凝土彎拉強度標準值不得低于表 3。0。6的規(guī)定。表3。0。6混凝土彎拉強度標準值交通等級特重重中等輕水泥混凝土的彎拉強度標準值(Mpa)5.05.04.54.0鋼纖維混凝土的彎拉強度標準值(Mpa)6.06.05.55.03.0.7在季節(jié)性冰凍地區(qū), 路面的總厚度不應小于表 3.0.7規(guī)定的最小防凍厚度。表3.0.7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小防凍厚度( m)路基干濕類型路基土質當地最大冰凍深度( m)0.50口1.001.01口1.501.50口2.00口2.00中濕路基低、中、高液口粘土0.30口0.500.40口0.600.50口0.700.60口0.95粉土,粉質低、中液口粘土0.40口0.600.50口0.700.60口0.850.70口1.10潮濕低、中、高液口粘土0.40口0.600.50口0.700.60口0.900.75口1.20路基粉土,粉質低、中液口粘土0.45口0.700.55口0.800.70口1.000.80口1.30口:①口深小或填方路段,或者基、墊層為隔濕性能良好的材料,可采用低值;凍深大或挖方及地下水位高的路段,或者基、墊層為隔濕性能較差的材料,應采用高值;②凍深小于0.50m的地區(qū),一般不考慮結構層防凍厚度。3.0.8水泥混凝土面層的最大溫度梯度標準值 Tg,可按照公路所在地的公路自然區(qū)劃按表 3.0.8選用。表3.0.8最大溫度梯度標準值 Tg公路自然區(qū)劃口、口口口、口口最大溫度梯度 (℃/m)88口8390口9586口9293口98注:海拔高時,取高值;濕度大時,取低值。結構組合設計.1路基1.1路基應穩(wěn)定、密實、均質,對路面結構提供均勻的支承。4.1.2高液限粘土及含有機質細粒土,不能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路床填料或二級和二級以下公路和上路床填料;高液限粉土及塑性指數大
4.4.4.于16或膨脹率大于路和一級公路的上路床填料。3%的低液限粘土,不能用做高速公因條件限制而必須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時,應摻加石灰或水泥等結合料改善。1.3地下水位高時,宜提高路堤設計標高。在設計標高受限制,未能達到中濕狀態(tài)的路基臨界高度時,劑量石灰或水泥穩(wěn)定細粒土做路床或上路床填料;到潮濕狀態(tài)的路基臨界高度時,除采用上述填料措施外,還應采取在邊溝下設置排水滲溝等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應選用粗粒土或低未能達1.1.4路基壓實度應符合《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求。多雨潮濕地區(qū),對于高液限土及塑性指數大于膨脹率大于3%的低液限粘土,宜采用由輕型壓實標準確定的壓實度,并在含水量略大于其最傳佳含水量時壓實。巖石或填石路床頂面應鋪設整平層。整平層可采用未篩分4.4.4.于16或膨脹率大于路和一級公路的上路床填料。3%的低液限粘土,不能用做高速公因條件限制而必須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時,應摻加石灰或水泥等結合料改善。1.3地下水位高時,宜提高路堤設計標高。在設計標高受限制,未能達到中濕狀態(tài)的路基臨界高度時,劑量石灰或水泥穩(wěn)定細粒土做路床或上路床填料;到潮濕狀態(tài)的路基臨界高度時,除采用上述填料措施外,還應采取在邊溝下設置排水滲溝等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應選用粗粒土或低未能達1.1.4路基壓實度應符合《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求。多雨潮濕地區(qū),對于高液限土及塑性指數大于膨脹率大于3%的低液限粘土,宜采用由輕型壓實標準確定的壓實度,并在含水量略大于其最傳佳含水量時壓實。巖石或填石路床頂面應鋪設整平層。整平層可采用未篩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劑量水泥穩(wěn)定粒料,平整程度而定,一般為(JTJ013)的要其厚度視路床頂面不100口500mm。16或4. 2墊層4.2.1遇有下述情況時,需在層基下設置墊層:——季節(jié)性冰凍地區(qū),路面總厚度小于最小防凍厚度要求(表3.0.7)時,其差值應以墊層厚度補足;——水文地質條件不良的土質路塹,路床土濕度較大時,宜設置排水墊層;——路基可能產生不均勻沉降或不均勻變形時, 可加設半剛性墊層。4.2.2墊層的寬應與路基同寬,其最小厚度為 150mm。4.2.3防凍墊層和排水墊宜采用砂、砂礫等顆粒材料。半剛性墊層可采用低劑量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粒料或土。4.3基層4.3.1基層應具有足夠的抗沖刷能力和一定的剛度。4.3.2基層類型宜依照交通等級按表 4.3.2選用?;炷令A制塊面層應采用水泥穩(wěn)定粒料基層。表4.3.2適宜各交通等級的基層類型交通等級基層類型特重交通口混凝土、碾壓混凝土或瀝青混凝土基層重交通水泥穩(wěn)定粒料或瀝青穩(wěn)定碎石基層中等或輕交通水泥穩(wěn)定粒料、 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粒料或級配粒料基層4.3.3濕潤和多雨地區(qū),路基為低透水性細粒土的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或者承受特重或重交通的二級公路,宜采用排水基層。排水基層可選用多
孔隙的開級配水泥穩(wěn)定20%。4.3.4基層的寬度應比混凝土面層每側至少寬出300mm20%。4.3.4基層的寬度應比混凝土面層每側至少寬出300mm(采用小型機具施工時)或500mm(軌模式攤鋪機施工時)或500mm(軌模式攤鋪機施工時)或650mm(滑模式攤鋪機施工時)。路肩采用混凝土面層,其厚度與行車道面層相同時,基層寬度宜與路基同寬。級配粒料基層的寬度也宜與路基同寬。4.3.各類基層厚度和適宜范圍見表4.3.5。4.3.碾壓混凝土基層應設置與混凝土面層相對應的接縫。貧混凝土基層在其彎拉強度超過4.3.各類基層厚度和適宜范圍見表4.3.5。4.3.碾壓混凝土基層應設置與混凝土面層相對應的接縫。貧混凝土基層在其彎拉強度超過1.8MPa時,應設置與混凝土面層相對應的橫向縮縫;一次攤鋪寬度大于7.5m時,應面層相對應的橫向縮縫;一次攤鋪寬度大于7.5m時,應設置縱向縮縫。4.3.基層下未設墊層,上路床為細粒土、粘土質砂或級配不良4.3.基層下未設墊層,上路床為細粒土、粘土質砂或級配不良砂(承受特重或重交通時),或者為細粒土(承受中等交砂(承受特重或重交通時),或者為細粒土(承受中等交通時),應在基層下設置底基層。底基層可采用級配粒料、水泥穩(wěn)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粒料,厚度一般為200mm通時),應在基層下設置底基層。底基層可采用級配粒料、水泥穩(wěn)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粒料,厚度一般為200mm。表4.3.5各類基層厚度的適宜范圍基層類型厚度適宜的范圍(mm)口混凝土或碾壓混凝土基層120口200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粒料基層150口250瀝青混凝土基層40口60瀝青穩(wěn)定碎石基層80口100口配粒料基層150口200多孔隙水泥穩(wěn)定碎石排水基層100口140瀝青穩(wěn)定碎石排水基層80口1004.3.8排水基層下應設置由水泥穩(wěn)定粒料或者密級配粒料組成的不透水底基層,厚度一般為 200mm。底基層頂面宜鋪設瀝青封層或防水土工織物。4.4面層4.4.1水泥混凝土面層應具有足夠的強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4.4.2面層一般采用設接縫的普通混凝土; 面層板的平面尺寸較大或形狀不規(guī)則, 路面結構下埋有地下設施,高填方、軟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等有可能產生不均勻沉降時, 應采用設置接縫的鋼筋混凝土面層。 其他面層類型可根據適用條件按表4.4.2選用。表4.4.2其他面層類型選擇面層類型適用條件連續(xù)配筋混凝土面層高速公路瀝青上面層與連續(xù)配筋混凝土或橫縫設傳力桿的普通混凝土下面層組成的特重交通的高速公路
復合式路面碾壓混凝土面層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服務區(qū)停車場鋼纖維混凝土面層標高受限制路段、收費站、混凝土加鋪層和橋面鋪裝矩形或異形混凝土預制塊面層服務區(qū)停車場、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橋頭引道沉降未穩(wěn)定段4.4.普通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碾壓混凝土或鋼纖維混凝土面層板一般采用矩形。其縱向和橫向接縫應垂直相交,縱縫4.4.普通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碾壓混凝土或鋼纖維混凝土面層板一般采用矩形。其縱向和橫向接縫應垂直相交,縱縫兩側的橫縫不得相互錯位。4.4.縱向接縫的間距按路面寬度在3.0口4.5m范圍內確定???.4.縱向接縫的間距按路面寬度在3.0口4.5m范圍內確定。口壓混凝土、鋼纖維混凝土面層在全幅攤鋪時,可不設縱向縮縫。4.4.橫向接縫的間距按面層類型和厚度選定:——普通混凝土面層一般為6m,面層板的長寬不宜超————4.4.過1.30,平面尺寸不宜大于碾壓混凝土或鋼纖維混凝土面層一般為鋼筋混凝土面層一般為普通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碾壓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面層所需的厚度,可參照表25m24.4.橫向接縫的間距按面層類型和厚度選定:——普通混凝土面層一般為6m,面層板的長寬不宜超————4.4.過1.30,平面尺寸不宜大于碾壓混凝土或鋼纖維混凝土面層一般為鋼筋混凝土面層一般為普通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碾壓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面層所需的厚度,可參照表25m2;15m。4.4.6所示參考范圍并按6口10m;4.4.9條規(guī)定計算確定。表4.4.6水泥混凝土面層厚度的參考范圍交通等級特重重公路等級高速一級二高速一級二級變異水平等低中低中低中低中面層厚度(mm):。2;0口240270口240260口230250口220交通等級中等輕公路等級二級三、四級三、四級三、四級變異水平等高中高中高中面層厚度(mm)240口210230口200220口200口230口2204.4.7鋼纖維混凝土面層的厚度按鋼纖維摻量確定,鋼纖維體積率為 0.6口口 1.0口時,其厚度為普通混凝土面層厚度的0.65口0.75倍。特重或重交通時,其最小厚度為 160mm;中等或輕交通時,其最小厚度為 140mm。4口4口8復合式路面瀝青上面層的厚度一般為 25口80mm。4.4.9除混凝土預制塊面層外, 各種混凝土面層的計算厚度應滿足式(3.0.3)的要求。荷載疲勞應力和溫度疲勞應力分別按附錄B.1和B.2計算。面層設計厚度依計算厚度按10mm向上取整。采用碾壓混凝土或貧混凝土做基層時, 宜將基層與混凝土面層視作分離式雙層板進行應力分析。 上、下層板在臨界荷位處的荷載疲勞應力和溫度疲勞應力分別按附錄C.1和C.2計算。上、下層板的計算厚度應分別滿足式(3.0.3)的要求。具有瀝青上面層的水泥混凝土板,在臨界荷位處的荷載疲勞應力和溫度疲勞應力分別按附錄 D.1和D.2計算?;炷涟宓挠嬎愫穸?,應滿足式(3.0.3)的要求。4.4.10路面表面構造應采用刻槽、壓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制作。構造深度在使用初期應滿足表4.4.10的要求。表4.4.10各級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層的表面構造深度(mm)要求公路等級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三、四級公路一般路段0.70口1.100.50口0.90特殊路段0.80口1.200.60口1.00口:①特殊路段——對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系指立交、平交或變速車道等處,對于其他等級公路系指急彎、陡坡、交叉口或集鎮(zhèn)附近;口年降雨量600mm以下的地區(qū),表列數值可適當降低。4.4.11混凝土預制塊可采用異形塊或矩形塊。預制塊的長度為200口250mm,寬度為 100口125mm,長寬比通常為2:1。預制塊厚度為 100口120mm。預制塊下穩(wěn)平層的厚度為30口50mm。4.5路肩4.5.1路肩鋪面結構應具有一定的承載能力,其結構導線組合和材料選用應與行車道路面相協調,并保證進入路面結構中的水的排除。4.5.2路肩鋪面可選用水泥混凝土面層或瀝青面層。4.5.3路肩水泥混凝土面層的厚度通常采用與行車道面層等厚,其基層宜與行車道基層相同。選用薄面層時,其厚度不宜小于 150mm,基層應采用開級配粒料。4.5.4路肩瀝青面層宜選用密實型瀝青混合料。其基層可選用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粒料或級配粒料。行車道路面結構不設內部排水設施時,瀝青面層和不透水基層的總厚度不宜超過行車道面層的厚度,基層下應選用透水性粒料填筑。6路面排水4口6口1行車道路面應設置雙向或單向橫坡,坡度為 1口口2口。路肩鋪面的橫向坡度值宜比行車道路面的橫坡值大1口口2口。4.6.2行車道路面結構設置排水基層或墊層時,應在排水基層或墊外側邊緣設置縱向集水溝和帶孔集水管,并間隔50100m設置橫向排水管。4.6.3排水基層的縱向邊緣集水溝, 路肩采用水泥混凝土面層時,可設在路肩下或路肩外側邊緣內;路肩采用瀝青面層時,可設在路肩內側邊緣內。 排水墊層的縱向邊緣集水溝設在路床邊緣。4口6口4口孔集水管和孔徑通常采用 100150mm。集水溝的寬度通常采用300mm。集水溝的深度應能保證集水管管頂低于排水層底面,并有足夠厚度和回填料使集水管不被施工機械壓裂。 溝內回填料宜采用與排水基層或墊層相同的透水性材料,或者不含細料的碎石或礫石粒料。 回填料與溝壁間應鋪設無紡反濾織物。 橫向排水管不帶孔, 其管徑與集水管相同。4.6.5集水溝和集水管的縱坡宜與路線縱坡相同,但不得小于0.25%。橫向排水管的坡度不宜小于5%。4.4.6.6橫向排水管出口端應設端墻。端頭用鍍鋅鐵絲網或格柵罩住,出水口應進行沖刷防護。在橫向排水管上方的路肩邊緣處應設置標志,標明出水口位置。接縫設計5.1縱向接縫5.1.1縱向接縫的布設應路面寬度和施工鋪筑寬度而定:5.——一次鋪筑寬度小于路面寬度時,應設置縱向施工縫。縱30~40mm,向施工縫采用平縫形式,上部應鋸切槽口,深度為30~40mm,寬度為 3~8mm,槽內灌口口縫料,構造如圖5.1.1a)所示;——一次鋪筑寬度大于4.5mD,應設置縱向縮縫??v向縮縫采用假縫形式,鋸切的槽口深度應大于施工縫的槽口深度。采用粒料基層時,的槽口深度應大于施工縫的槽口深度。采用粒料基層時,口深度應為板厚的1/3;口深度應為板厚的1/3;采用半剛性基層時,槽口深度為板厚的2/5采用半剛性基層時,槽口深度為板厚的2/5。其構造如圖5.1.1b)所示。5.1.2縱縫應與路線中縫平行。在路面等寬的路段內或路面變寬路段的等寬部分,縱縫的間距和形式應保持一致。路面變寬段的加寬部分與等寬部分之間,以縱向施工縫隔開。加寬板在變寬段起終點處的寬度不應小于 1m。5.1.3拉桿應采用螺紋鋼筋,設在板后中央,并應對拉桿中部100mm范圍內進行防銹處理。拉桿的直徑、長度和間距,可參照表 5.1.3選用。施工布設時,拉桿間距應按橫向接縫的實際位置予以調整,最外側的拉桿距橫向接縫的距離不得小于 100mm。表5.1.3拉桿直徑、長度和間距( mm)面層厚度(mm)到自由邊或未設拉桿縱縫的距離(m)3.003.503.754.506.007.5200~25014*700*90014*700*80014*700*70014*700*60014*700*50014*700*400260~30016*800*90016*800*80016*800*70016*800*60016*800*50016*800*400注:拉桿直徑、長度和間距的數字為直徑口長度口間距。5.1.4連續(xù)配筋混凝土面層的縱縫拉桿可由板內橫向鋼筋延伸穿過接縫代替。5.2橫向接縫5.2.1每日施工結束或因臨時原因中斷施工時,必須設置橫向施工縫,其位置應盡可能選在縮縫或脹縫處。設在縮縫處的施工縫,應采用傳力桿的平縫形式,其構造如圖5.2.1a)所示;設在脹縫處的施工縫 ,其構造與脹縫相同 .遇有困難需設在縮縫之間時,施工縫采用設拉桿的企口縫形式, 其構造如圖 5.2.1b)所示。5.2.2橫向縮縫可等間距或變間距布置,采用假縫形式。特重和重交通公路、收費廣場以及鄰近脹縫或自由端部的 3條縮縫,應采用設傳力桿假縫形式,其構造如圖5.2.2a)所示。其他情況可采用不設傳力桿假縫形式, 其構造如圖5.2.2b)所示。5.2.3橫向縮縫頂部應鋸切槽口,深度為面層厚度的 1/5~1/4,寬度為 3~8mm,槽內填口填縫料。高速公路的橫向縮縫槽口口增設深 20mm、寬610mm的淺槽口,其構造如圖5.2.3所示。5.2.4在鄰近橋梁或其他固定構造物處或其他道路相交處應設置橫向脹縫。設置的脹縫條數,視膨脹量大小而定。低濕澆筑混凝土面層或選用膨脹性高的集料時,宜酌情確定是否設置脹縫。脹縫寬 20mm,縫內設置填縫板和可滑動的傳力桿。脹縫的構造如圖5.2.4所示。5.2.5傳力桿應采用光面鋼筋。 其尺寸和間距可按表 5.2.5選用。最外側傳力桿距縱向接縫或自由邊的距離為 150~250mm。表5.2.5傳力桿尺寸和間距( mm)面層厚度( mm)傳力桿直徑傳力桿最小長傳力桿最大間22028400300240304003002603245030028035450300300385003005.3交叉口接縫布設5.3.1兩條道路正交時,各條道路和直道部分均保持本身縱縫的連貫,而相交路段內各條道路的橫縫位置應按相對道路的縱縫間距作相應變動,保證兩條道路的縱橫縫垂直相交,互不錯位。兩條道路斜交時,主要道路的直道
部分保持縱縫的連貫,而相交路段內的橫縫位置應按次要道路的縱縫間距作相應變動,保證與次要道路的縱縫相連接。相交道路彎道加寬部分的接縫布置,應不出現或少出現錯縫和銳角板。5.3.2在次要道路彎道加寬段起終點斷面處的橫向接縫,應采用脹縫形式。膨脹量大時,應在直線段連續(xù)布置 2~3條脹縫。5.4端部處理5.4.1混凝土路面與固定構造物相銜接的脹縫無法設置傳力桿時,6~10倍板厚的范圍6~10倍板厚的范圍端部內配置雙層鋼筋網; 或在長度約為內逐漸將板厚增加20%。5.4.2混凝土路面與橋梁相接,橋頭設有搭板時,應在搭板與混凝土面層板之間設置長6~10口的鋼筋混凝土面層過渡口。后者與口板間的橫縫采用設拉桿平縫形式,與混凝土面層間的橫縫采用設傳力桿脹縫形式。膨脹量大時,應連續(xù)設置2~3條設傳力桿脹縫。當橋梁為斜交時,鋼筋混凝土板的銳角部
分應采用鋼筋網補強。橋頭未設搭板時,宜在混凝土面層與橋臺之間設置長1015m的鋼筋混凝土面層8m。8m。其長度不小于3m長的5.4.33m長的過渡段。過渡段的路面采用兩種路面呈階梯狀疊合布置,其下面鋪設的變厚度混凝土過渡板的厚度不得小與200mm,如圖5.4.3所示。過渡板與混凝土面層相接處的接縫內設置直徑25mm、長700mm、間距400mm的拉桿。1~2條橫向——鋼筋混凝土地梁一般采用3~5個,梁寬400~600mm,1~2條橫向——鋼筋混凝土地梁一般采用3~5個,梁寬400~600mm,口高12001500mm,間距5000~6000mm;地口與連續(xù)混凝土面層毗鄰該接縫的接縫應設置脹縫。5.4.4連續(xù)配筋混凝土面層與其他類型路面或構造物相連接的端部,應設置錨固結構。端部錨固結構可采用鋼筋混凝土地梁或寬翼緣工字鋼梁接縫等形式:5.4.4-1所——寬翼緣工字鋼梁的底部錨入鋼筋混凝土枕梁內,5.4.4-1所——寬翼緣工字鋼梁的底部錨入鋼筋混凝土枕梁內,枕梁一配筋混凝土面層連成一體;其構造如圖示;5.5接縫填封材料口長 3000mm、厚 200mm;鋼梁腹板與連續(xù)配筋混凝5.5接縫填封材料口長 3000mm、厚 200mm;鋼梁腹板與連續(xù)配筋混凝土面層端部間填入脹縫材料;其構造如圖5.4.4-2所示。5.5.1脹縫接縫板應選用能適應混凝土板膨脹收縮、施工時不變形、復原率高和耐久性好的材料。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宜選用泡沫橡膠板、瀝青纖維板;其他等級公路也可選用木形、復原率高和耐久性好的材料。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宜選用泡沫橡膠板、瀝青纖維板;其他等級公路也可選用木材類或纖維類板。5.2接縫填料應選用與混凝土接縫槽壁粘結力強、回彈性好、適應混凝土板收縮、不溶于水、不滲水、高溫時不流淌、低溫時不脆裂、耐老化的材料。常用的填縫材料有聚氨酯焦油類、氯丁橡膠類、乳化瀝青類、聚氯乙烯膠泥、瀝青橡膠類、瀝青瑪蹄脂及橡膠嵌縫條等。6面層配筋設計6.1特殊部位配筋6.1.1混凝土面層自由邊緣下基礎薄弱或接縫為未設傳力桿的平縫時,可在面層邊緣的下部配置鋼筋。 通常選用2根直徑為 1216mm的螺紋鋼筋,置于面層底面之上1/4厚度處并不小于 50mm,間距為 100mm,鋼筋兩端向上彎起,如圖6.1.1所示。6.1.2承受特重交通的脹縫、施工縫和自由邊的面層角隅及銳角面層角隅,宜配置角隅鋼筋。通常選用 2根直徑為 1216mm的螺紋鋼筋,置于面層上部,距頂面不小于50mm,距邊緣為 100mm,如圖6.1.2所示。6.1.3混凝土面層下有箱形構造物橫向穿越,其頂面至面層底面的距離小于400mm或嵌入基層時,在構造物頂寬及兩側各( H+1)m且不小于4m的范圍內,混凝土面層內應布設雙層鋼筋網,上下層鋼筋網各距面層頂面和底面1/4~1/3厚度處,如圖6.1.3-1所示。構造物頂面至面層底面的距離在4001200mm時,則在上述長度范圍內的混凝土面層中應布設單層鋼筋網。鋼筋網設在距頂面1/4~1/3厚度處,如圖6.1.3-2所示。鋼筋筋直徑為 12mm,縱向鋼筋間距100mm,橫向鋼筋間距200mm。配筋混凝土面層與相鄰混凝土面層之間設置傳力桿縮縫。6.1.4混凝土面層下有圓形管狀構造物橫向穿越, 其頂面至面層底面的距離小于 1200mm時,在構造物兩側各( H+1)m且不小于4m的范圍內,混凝土面層內應設單層鋼筋網,鋼筋網設在距面層頂面1/4~1/3厚度處,如圖6.1.4所示。鋼筋尺寸和間距及傳力桿接縫設置與6.1.3條相同。6.2鋼筋混凝土面層配筋6.2.1鋼筋混凝土面層的配筋量按式(6.1.2)確定。式中:拉桿的縱縫或自由邊瀝青穩(wěn)定粒料時,可取a16Lh從A二——^―sfsy(6.1.2)A——每口米混凝土面層寬L——縱向鋼筋時,為橫縫間距(之間的距離(h——面層厚度(口——面層與基層之間的磨阻系數,(或長)所需的鋼筋面積(mm2);m);mm);1.8;基層為無結合料的粒料時,可取f——鋼筋的屈服強度(6.2.2縱向和橫向鋼筋宜采用相同或相近的直徑,m);橫向鋼筋時,為無Mpa),按附錄大于 4mm。鋼筋的最小直徑和最大間距,應符合表規(guī)定。鋼筋的最小間距為集料最大粒徑的倍。表6.2.2鋼筋最小直徑和最大間距(基層為水泥、1.5;F.4選用。其直徑差不應石灰或6.2.2的mm)鋼筋類型最小直徑縱向最大間距橫向最大間距光面鋼筋8150300螺紋鋼筋123507501/3~1/2厚度范圍內,橫向351/3~1/2厚度范圍內,橫向35倍鋼筋直徑,搭600;100~150mm。——縱向鋼筋設在面層頂面下鋼筋位于縱向鋼筋之下;——縱向鋼筋的搭接長度一般不小于接位置應錯開,各搭接端接線與縱向鋼筋的夾角應小于——邊緣鋼筋至縱縫或自由邊的距離一般為3連續(xù)配筋混凝土面層配筋1.3連續(xù)配筋混凝土面層的縱向配筋率按允許的裂縫間距(1.0~2.5m)、縫隙寬度0.6%~0.8%。最小縱0.6%0.6%~0.8%。最小縱0.6%。具體計算6.2.1條計算確定。向配筋率,冰凍地區(qū)為 0.7%,一般地區(qū)為方法見附錄 E。橫向鋼筋的用量,按6.3.2連續(xù)配筋混凝土面層的縱向和橫向鋼筋均應采用螺紋鋼筋,其直徑為12~20mm。1/2~1/3厚度范圍內,橫向3.31/2~1/3厚度范圍內,橫向——縱向鋼筋設在面層表面下鋼筋位于縱向鋼筋之下;——縱向鋼筋的間距不大于 250mm,不小于100mm或集料
最大粒徑的2.5倍;——橫向鋼筋的間距不大于 800mm;——縱向鋼筋的焊接長度一般不小于 10倍(單面焊)或倍(雙面焊)鋼筋直徑,焊接位置應錯開,各焊接端連線與縱向鋼筋的夾角應小于 600;——邊緣鋼筋至縱縫或自由邊的距離一般為 100~150mm。7材料組成要求及性質參數1墊層材料0.075mm篩孔的細粒含7.1.10.075mm篩孔的細粒含量不宜大于5%。7.1.2排水層材料的級配應滿足下述滲濾標準:——墊層材料通過率為15%——墊層材料通過率為15%時的粒徑 D15不小于路口土通過率為15%時的粒徑率為15%時的粒徑——墊層材料通過率為率為85%時的粒徑d15的5口(D15D5d15);15%時的粒徑 D15不大于路口土通過d85的5口(D135dJ;——墊層材料通過率為 50%——墊層材料通過率為 50%時的粒徑D50不大于路口土通過率為50%時的粒徑 d50的25口(D50D25d50);——墊層材料的均勻系數(D——墊層材料的均勻系數(D60/D10)不大于 20。7.2基層材料7口2口1口混凝土集料公稱最大粒徑不宜大于 31.5mm,水泥用量不得少于 170kg/m3,28d彎拉強度標準值宜控制在 1.0~1.8Mpa范圍內。碾壓混凝土集料公稱最大粒徑不得大于26.5mm。7.2.2瀝青混凝土基層宜采用集料公稱最大粒徑為 19.0mm或26.5mm的混合料。瀝青碎石基層宜采用集料公稱最大粒徑為 26.5mm或31.5mm的混合料。7.2.3水泥穩(wěn)定粒料、級配碎石或礫石的集料公稱最大粒徑宜為26.5mm或19.0mm。小于0.075mm的細粒含量不得大于 5%,小于 4.75mm的顆粒含量不宜大于 50%,細粒土的液限應小于 25%,塑性指數應小于 6。承受重交通時,水泥劑量宜為5%;中等和輕交通時,水泥劑量宜為 4%。7.2.4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粒料的集料公稱最大粒徑宜為 26.5mm。小于0.075mm的細粒含量不得大于7%;小于4.75mm的顆粒含量不宜大于 52%。石灰與粉煤灰的配比口為1:2~1:4;粒料與石灰粉煤灰的配比宜為 85:7.2.7.2.7.37.15~80:20。5多孔隙水泥穩(wěn)定碎石的集料公稱最大粒徑宜為26.5mm。小于的細粒含量不得大于于5%;小于的顆粒含量不宜大于灰比一般為0.075mm2%;小于4.75mm31.5mm或2.36mm的顆粒含量不宜大10%。水泥劑量一般為9.5%~11%,水0.39~0.43。6多孔隙瀝青穩(wěn)定碎石的集料公稱最大粒徑宜為19.00mm。小于0.075mm的細粒含量不得大于5%;小于顆粒含量不宜大于2%;小于2.36mm的15%;小于20%。瀝青標號應選用AH-50或AH-70,瀝青用量一般為面層材料3.1水泥混凝土集公稱最大粒徑不應大于19.0mm(卵石)。砂的細度模數不宜小于石英砂的含量不宜低于25%。水泥用量不得小于(冰凍地區(qū))0.6mm的顆料含量不宜大于4.75mm的顆粒含量不宜大于2.5%~3.5%。2.5;高速公路面層的用砂,其硅質砂或300kg/m3(非冰凍地區(qū))或。冰凍地區(qū)的混凝土中必須摻加引氣劑。26.5mm或31.5mm(碎石)或320kg/m37.3.2厚度大于280mm的普通混凝土面層,分上下兩層連續(xù)鋪筑時,上層一般為總厚度的1/3,可采用高強、耐磨的混凝19mm。1/2~2/3,并不宜大于19mm。1/2~2/3,并不宜大于26.5mm(銑削型鋼纖維口或19mm土材料,碎石集料公稱最大粒徑為7.3.3鋼纖維混凝土集料公稱最大粒徑宜為鋼纖維長度的(剪切型或熔抽型鋼纖維) 。鋼纖維的抗拉強度標準值不宜小于600級(600~1000Mpa),以體積率計的鋼纖維摻量一般為 0.6%~1.0%。水泥用量不得低于 360kg/m3(非冰凍地區(qū))或380kg/m3(冰凍地區(qū))口7.3.4碾壓混凝土面層混凝土的集料公稱最大粒徑不宜大于19.0mm,水泥用量不得少于 280kg/m3(非冰凍地區(qū))或310kg/m3(冰凍地區(qū)) 口7口3口5混凝土預制塊的抗壓強度不宜低于 50Mpa(非冰凍地區(qū))或60Mpa(冰凍地區(qū)) 。其外觀質量、尺寸偏差和物理性能應符合優(yōu)等品或一等品的規(guī)定。穩(wěn)平層墊砂宜選用細度模數為2.3~3.0能應符合優(yōu)等品或一等品的規(guī)定。穩(wěn)平層墊砂宜選用細度模數為2.3~3.0的天然砂,4.75mm篩孔的累計篩余量不應大于5%,含泥量不應大于5%。7.4材料性質參數7.4.1路床土和路面各結構層混合料的各項性質參數,應按有關0.85分位值確定。0.85分位值確定。法試驗確定,其標準值按概率分布的7.4.2受條件限制而無試驗數據時,混凝土彎拉彈性模量以及路
床土和墊層、基層混合料的回彈模量標準值,可參照附錄 F的相關經驗數值范圍或有關規(guī)定數值,結合工程經驗分析確定。7.4.3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的混凝土試配彎拉強度的均值應按式(7.4.3)確定。f=—L—+ts (7.4.3)rm1—1.04Cv式中:f——混凝土試配彎拉強度的均值( Mpa);rmf——混凝土彎拉強度標準值( Mpa);rc——混凝土彎拉強度的變異系數,按表 3.0.2取用;s——混凝土彎拉強度試驗樣本的標準差;t——保證率系數,t——保證率系數,按樣本數n和判別概率p參照表7.4.3確定。表7.4.3保證率系數公路等級判別概率p樣本數n3691520高速公路0.051.360.790.610.450.39一級公路0.100.950.590.460.350.30二級公路0.150.720.460.370.280.24三、四級公路0.200.560.370.290.220.198加鋪層結構設計8.1一般規(guī)定8.1.1在進行舊混凝土路面加鋪層設計之前,應調查下列內容:——公路修建和養(yǎng)護技術資料:路面結構和材料組成、接縫構造及養(yǎng)護歷史等;——路面損壞狀況:損壞類型、輕重程度、范圍及修補措施等;——路面結構強度:路表彎沉、接縫荷能力、板底脫空狀況、面層厚度和混凝土強度等;——已承受的交通荷載及預計的交通需求:交通量、軸載組成及增長率等;——環(huán)境條件:沿線氣候條件、地下水位以及路基和路面的排水狀況等。8.1.2加鋪層應根據使用要求及舊混凝土路面的狀況,選用分離式或結合式水泥混凝土加鋪結構,或瀝青混凝土加鋪結構,經技術經濟比較后選定。8.1.3地表或地下排水不良路段,應采取措施改善或增設地表或地下排水設施;舊混凝土路面結構排水不良路段, 應增設路面邊緣排水系統(tǒng)。8.1.4加鋪層設計應包括施工期間維持通車的設計方案。8.1.5舊混凝土面層損壞狀況等級為差時,宜將混凝土板破碎成小于400mmODD,用做新建路面的底基層或墊層, 并應按新建混凝土路面或瀝青路面類型進行設計。8.2路面損壞狀況調查評定8.2.1舊混凝土路面的損壞狀況采用斷板率和平均錯臺量兩項指標評定。斷板率的調查和計算可按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JTJ073.1)的規(guī)定進行;錯臺調查可采用錯臺儀或其它方法量測接縫兩側板邊的高程差, 量測點的位置在錯臺嚴重車道右側邊緣內 300mm處,以調查路段內各條接縫高程差的平均值表示該路段的平均錯臺量。8.2.2路面損壞狀況分為 4個等級,各個等級的斷板率和平均錯臺量的分級標準見表 8.2.2。表8.2.2路面損壞狀況分級標準等級優(yōu)良中次差斷板率(%)口56~1011~20口20平均錯臺量(mm)口56~1011~15口158.3接縫傳荷能力和板底脫空狀況調查評定8.3.1舊混凝土面層板的接縫傳荷能力和板底脫空狀況采用彎沉測試法調查評定。彎沉測試宜采用落錘式彎沉儀, 也可采用梁式彎沉儀,其支點不得落在彎沉盆內。8.3.2測定接縫傳荷能力的試驗荷載應接近與標準軸載的一側輪口(50kN)。將荷載施加在鄰近接縫的路面表面,實測接縫兩側邊緣的彎沉值。按式( 8.3.2)計算接縫的傳荷系數。k二匕*100(%) (8.3.2)jwl式中:k——接縫傳荷系數;jw——未受荷板接縫邊緣處的彎沉值;uw——受荷板接縫邊緣處的彎沉值。l8.3.3舊混凝土面層的接縫傳荷能力分為 4個等級,分級標準見表8.3.3。表8.3.3接縫傳荷能力分級標準等級優(yōu)良中次差接縫傳荷系數 k(%)j>8056~8031~55<318.3.4板底脫空可根據面層板角隅處的多級荷載彎沉測試結果,并綜合考慮唧泥和錯臺發(fā)展程度以及接縫傳荷能力進行判別。
8.4舊混凝土路面結構參數調查8.4.1舊混凝土面層厚度的標準值可根據鉆孔芯樣的量測高度按式(8.4.1)計算確定。h=h—1.04ee sh式中:h——舊混凝土面層測量厚度的標準值(eh——舊混凝土面層量測厚度的均值(esh——舊混凝土面層厚度量測值標準差(8.4.2舊混凝土面層彎拉強度的標準值可采用鉆孔芯樣的劈裂試驗測定結果按式( 8.4.2-1)和式f=0.621f+2.64r sp(8.4.2-1)f=f-1.04$spsp sp(8.4.2-2)式中:f——舊混凝土彎拉強度標準值(rf——舊混凝土劈裂強度標準值($pf——舊混凝土劈裂強度測定值的均值($p$——舊混凝土劈裂強度測定值的標準差($p8.4.3舊混凝土的彎拉彈性模量標準值可按式((8.4.1)mm);mm);(8.4.1)mm);mm);mm)。(8.4.2-2)計算確定。Mpa);Mpa);Mpa);Mpa)。8.4.3)計算確式中:8.4.E— 104^c0.0915+09634frE——舊混凝土的彎拉彈性模量標準值(cf——舊混凝土的彎拉強度標準值(r4舊混凝土路面基層頂面的當量回彈模量標準值,宜采用落錘式彎沉儀(標準荷載100KN、承載板半徑板中荷載作用下的彎沉曲線,按式(8.4.4-2)確定。8.4.4-1)8.4.4-2)式中:8.4.E— 104^c0.0915+09634frE——舊混凝土的彎拉彈性模量標準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休閑食品健康化轉型下的健康食品行業(yè)KOL市場拓展策略研究報告
- 湖南省婁底市婁底一中學2025屆物理八上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哈爾濱商業(yè)大學《高等鋼結構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商丘師范學院《服裝展示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理工學院《概率統(tǒng)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2024-2025學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區(qū)管委會2025年度工作報告
- 湖南版三年級美術教學內容計劃
- 綠色品牌營銷-洞察及研究
- 高三第二學期班干部培養(yǎng)計劃
- DGJ08-81-2015 現有建筑抗震鑒定與加固規(guī)程
- 商務客服禮儀培訓
- 房屋租賃合同范本15篇
- 2025至2030年中國飛行控制器行業(yè)市場供需態(tài)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 2025年汽車維修工職業(yè)資格考試試卷及答案
- 安全B證題庫-安全生產知識考試用書
- 2025至2030年中國錦氨綸汗布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4年江蘇地質局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真題
- 2025年湖北省中考物理試題(含答案及解析)
- 幾何畫板 培訓課件
- 經皮肺動脈瓣置換術(TPVRPPVI)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