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第九講-魯迅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1頁
大學語文第九講-魯迅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2頁
大學語文第九講-魯迅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3頁
大學語文第九講-魯迅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4頁
大學語文第九講-魯迅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第2頁第3頁一.少年時代(1881-1897)二.南京學堂時期(1898-1902)三.留日時代(1902-1909)四.故鄉(xiāng)教書(1909-1912)五.官吏時代(1912-1926)六.上海十年(1927-1936)第4頁少年時代(1881-1897)第5頁1881年9月25日生,小名阿張,本名壽樟,初字豫山,后改字豫才。父周鳳儀,母魯瑞。1892年2月,入三味書屋讀書,塾師壽鏡吾,1897年離開。第6頁“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紹興府城里一家姓周家里?!ぁぁぢ犎苏f,在我幼小時候,家里還有四五十畝水田,并不很愁生計?!钡?頁第8頁1893年9月7日,祖父科場案發(fā)。1894年冬,父親突然吐血,家道開始衰落。1896年10月12日,父親病逝。第9頁“我有四年多,曾經經常,——幾乎是天天,出入于質鋪和藥店里,年紀可是忘卻了,總之是藥店柜臺和我一樣高,質鋪是比我高一倍...”“我從一倍高柜臺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侮蔑里接了錢...”“到一樣高柜臺上給我久病父親去買藥”第10頁“我小時候,因為家境好,人們看我象王子一樣,不過,一旦我家庭發(fā)生變故后,人們就把我看成叫化子都不如了,我感到這不是一個人住社會,從那時起,我就恨這個社會了。”第11頁南京學堂時期(1898——1902)第12頁1898年4月27日,投考南京江南水師學堂10月15日,投考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務鐵路學堂。12月18日,參加會稽縣考,名列第三第13頁“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么,我認為在這途路中,大約能夠看見世人真面目;我要到N進K學堂去了,好像是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人們?!钡?4頁1902年1月27日,以一等第三名成績畢業(yè),并取得留學資格。1902年3月24日,赴日留學。第15頁留課時代(1902-1909)第16頁1902-1904年,東京弘文學院普通江南班。1904年4月30日,弘文學院結業(yè)。1904—1906年,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1906年3月6日申請退學,15日獲準第17頁“凡是愚弱國民,即使體格怎樣健全,怎樣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示眾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無須認為不幸。所以我們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精神?!钡?8頁夏秋之間,奉母命回國完婚,在家停留四天。1907年夏,籌備新生雜志、同周作人翻譯域外小說集1909年8月歸國魯迅妻子朱安第19頁故鄉(xiāng)教書(1909-1912)第20頁1909年9月~1912年2月,回故鄉(xiāng)紹興任教員1912年2月中旬,離紹興去南京教育部任部員第21頁官吏時代(1912-1926)第22頁1912年2月中旬,到南京任職,每個月三十元,5月初北上。1912年5月,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二科科員1912年8月26日,被任命為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1915年9月1日,被教育部指派為通俗教育研究會小說股主任,1916年2月辭職1916年2月18日,被任命為“全國專門以上學校成績展覽會干事”第23頁1917年8月9日,錢玄同來訪,為《新青年》約稿1918年4月2日,作《狂人日志》1920年2月-1926年8月,被北京大學聘為講師,講授《中國小說史》、《文藝理論》第24頁“鐵屋子”魯迅: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里面有許多熟睡人們,很快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并不感到就死悲傷。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幾個人,使這不幸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臨終苦楚,你倒認為對得起他們么?錢玄同: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希望。魯迅:是,我即使自有我確實信,然而說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因為希望是在于未來,決不能以我之必無證實,來折服了他之所謂可有,于是我終于答應他也做文章了,這便是最初一篇《狂人日志》。第25頁1923年7月,與周作人失和。8月2日遷居1923年7月,受聘北京女子高等師范講師1926年3月,被政府通緝,5月2日結束避難1926年7月28日接收廈大聘書,8月26日啟程赴廈1926年9月4日,抵達廈門大學,教小說史與文學史綱要1926年11月11日,收到中山大學聘書1927年1月16日,去廣州。第26頁上海十年(1927-1936)第27頁1927年2月10日,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4月辭職1927年9月27日離開廣州去上海,10月3日抵達1927年10月8日,與許廣平定居景云里1929年9月27日晨,海嬰出生第28頁全家福1930年9月25日魯迅在照片上題字:“海嬰與魯迅,一歲與五十”第29頁1936年5月15日病發(fā),31日經美國肺病教授托馬斯·鄧恩診療為晚期肺結核。10月18日夜病勢急變,19日晨五時25分逝世。第30頁上海虹口公園魯迅墓

魯迅遺囑我只想到過寫遺囑,認為我倘曾貴為宮保,富有千萬,兒子和女婿及其它一定早已逼我寫好遺囑了,現在卻誰也不提起。不過,我也留下一張罷。當初好像很想定了一些,都是寫給親屬,其中有是:一、不能因為喪事收任何一文錢,但朋友,不在此例。二、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關于紀念事。四、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蟲。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第31頁六、他人應許給你事物,不可當真。七、損著他人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人,萬勿和他靠近。另外自然還有,現在忘記了。只還記得在發(fā)燒時,又曾想到歐洲人臨死時,往往有一個儀式,是請他人寬恕,自己也寬恕了他人。我怨敵可謂多矣,倘有新式人問起我來,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決定是: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第32頁短篇小說集3部:《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2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16部:前期:《熱風》《墳》《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后期:《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偽自由書》《南腔北調集》《準風月談》《集外集》《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書信集:《兩地書》學術著作:《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及譯作等魯迅創(chuàng)作總況第33頁魯迅精神精華:反抗絕望1893年,魯迅祖父因科舉案入獄,家道中落。

“恨這個社會”“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人們”1911年辛亥革命暴發(fā),1913年袁世凱復辟,對社會變革失望?!耙娺^辛亥革命,見過二次革命,見過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于是失望,頹唐得很了?!钡?4頁1918—1924年,對思想啟蒙失望。

“我感到未曾經驗無聊。……凡有一人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得了反對,是促其奮斗,獨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無邊際荒原,無可措手了,這是怎樣悲傷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钡?5頁魯迅精神精華:反抗絕望“…不過,我卻又懷疑于自己失望,因為我所見過人們,事件,是有限得很,這想頭,就給了我提筆力量。”“希望,希望,用這希望盾,抗拒那空虛中暗夜襲來,即使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虛中暗夜”?!跋M潜緹o所謂有,無所謂無。這正如地上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薄敖^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钡?6頁魯迅精神精華:反抗絕望“明知前路是墳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絕望。因為我認為絕望而反抗者難,比希望而戰(zhàn)斗者更勇猛、更悲壯?!保ā吨纶w其文》)正視人生絕望困境與命運,而后反抗,生命意義就存在于對“絕望”反抗之中。這是魯迅精神精華,也是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精神資源。第37頁在魯迅一生中傾注了大部分生命與心血于雜文創(chuàng)作中。魯迅雜文一直為一切關心與思索社會、歷史、思想、文化、人生、人性等問題中國人所鐘愛,魯迅雜文任何時候都是中國現實中活生生“存在”。魯迅雜文第38頁“雜文”之名魯迅雜文有廣狹二義。廣義是指除小說、詩歌、戲劇以外各種文章總稱。魯迅說:“凡有文章,倘若分類,都有類可歸,假如編年,那就只按作成年月,不論問題,各種都夾在一處,于是成了‘雜’。”(《且介亭雜文·序》)魯迅以編年方法編了自己十六本雜文集。其中就包含雜感、隨筆、通信、序跋、演講等統(tǒng)曰“雜文”。狹義雜文指“雜感”,即含有文學意味議論性文體,也稱文藝性論文。(瞿秋白)第39頁魯迅雜文意義

1.作為一個報刊文體,雜文與當代傳媒緊密相連?!缎虑嗄辍贰墩Z絲》《莽原》《京報副刊》《晨報副刊》《萌芽》《太白》《文學》《申報自由談》等報刊。雜文是富于當代性文體。雜文是當代作家經過當代傳媒與它所處時代社會、思想、文化現實發(fā)生有機聯(lián)絡主要、有效方式。第40頁2.雜文是一個未經規(guī)范化文體,是一個無體之文,含有尤其大自由創(chuàng)作空間。魯迅“認為非這么寫不可,就這么寫”,魯迅正是利用雜文形式,發(fā)揮不拘一格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進行文體試驗。“雜文”又含有某種先鋒性。第41頁魯迅雜文藝術特質1.批判性、否定性、攻擊性特色魯迅把雜文分為“社會批評”與“文明批評”兩類。魯迅說,雜文作者任務,“是在對于有害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第42頁魯迅說:“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國,我筆要算較為尖刻,說話有時也不留情面。但我又知道人們怎樣用了公理正義美名,正人君子徽號,溫良敦厚假臉,流言公論武器,吞吐波折文字,行私利己,使無刀無筆弱者不得喘息。倘使我沒有這筆,也就是被欺侮到赴訴無門一個;我覺悟了,所以要慣用。”《我還不能帶住》,《魯迅全集》3卷244頁第43頁2.在“反常規(guī)”“多疑”思維燭照下批判犀利與刻毒。魯迅把批判鋒芒一直對準人心理與靈魂。他說:“我習性不大好,每不愿相信表面上事情”,常有“疑心”。他要全力揭示正是人們隱蔽心理狀態(tài)。第44頁

3.雜文思維中“個”與“類”。魯迅思維起點總是詳細、個別人與事,然后將其置于時代、社會、歷史更大空間下進行剖析與開掘,盡力排除其個別性、詳細性、特殊性,快速切入本質,做出含有普遍意義整體概括。如:“喪家資本家乏走狗”(梁實秋)、“革命小販”(楊邨人)“西崽”林語堂、“洋場惡少”(施蟄存)第45頁4.魯迅雜文主觀性。魯迅雜文確是由某一外在客觀人事引發(fā),但所關注與表現,卻是自己主觀反應。出現在魯迅雜文里人和事,已不再含有純粹客觀性,而是在過濾、折射過程中發(fā)生了變異主觀化了,是主客體一個新融合。第46頁我所說話,常與所想不一樣,至于何已如此,則我已在《吶喊》序上說過:不愿將自己思想,傳染給他人。何以不愿,則因為我思想太黑暗,而自己終于不能確知是否正確之故。至于“還要反抗”,倒是真,但我知道這“所以反抗之故”,與小鬼截然不一樣。你反抗,是為了希望光明到來罷?……但我反抗,卻不過是與黑暗搗亂?!覍θ苏f話時,卻總揀那些光明些說出,然而偶不留心,就露出閻王并不反對,“小鬼”反不愿意話來??偠灾?,我為自己和他人構想,是兩樣。(《兩地書》)第47頁5.自由創(chuàng)造雜文語言??谡Z與文言句式雜糅,排比、重復句式交叉利用,長句與短句、陳說句與反問句相互交織,散文樸實與駢文華美相輝映。甚至有意制造不友好“拗體”,以打破語言對思想束縛?!皯K象,已使我目不忍睹;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知道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緣由了。緘默呵,緘默呵!不在緘默中暴發(fā),就在緘默中滅亡。”(《紀念劉和珍君》)第48頁《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解讀第49頁《且介亭雜文》1935年12月編訂,收入了1934年魯迅創(chuàng)作雜文。當初,魯迅生活上海北四川路是帝國主義越過租界范圍以后修筑馬路區(qū)域,被稱為半租界。魯迅有很強烈民族自尊心,對帝國主義十分痛恨,用“損形”修辭手法將“租界”二字各取二分之一,成“且介”,以表憤慨之情。“且介亭”標明這些雜文是在上海半租界亭子間寫,將“租”與“界”“禾”與“田”去掉,表示不愿將自己國家“禾”與“田”讓給帝國主義。二字形象地諷刺了當初半殖民地半封建黑暗現實。

第50頁本篇最初發(fā)表于1934年10月20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署名公汗。文中加點語句,是最初發(fā)表在《太白》月刊上時被國民黨書報檢察機關刪去了?!肚医橥るs文·附記·注釋》:《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也是寫給《太白》。凡是對于求神拜佛,略有不敬之處,都被刪除,可見這時我們“上峰”正在主張求神拜佛?,F仍補足,并用黑點為記,聊以存一時之風尚耳。第51頁文章結構第一部分(1-2):擺出對方論點和論據。論據三種不一樣態(tài)度:1、盲目驕傲,夜郎自大。2、盲目崇敬,借助外援。3、今不如昔,請求鬼神。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第52頁文章結構第二部分(3-8):駁斥對方論點和論據。

第一層(3-5)針對對方三個論據,利用層層剝繭方法,指出其虛偽性和坑騙性,抨擊其賣國行徑?!八帕Α薄白云哿Α眱蓚€新詞是用反義詞衍義造成,顯出極其深刻諷刺意義。第二層(6--8)正面歌頌有史以來前仆后繼戰(zhàn)斗著中國人民,揭露反動派兇殘毒辣行徑,駁斥論敵論點?!爸袊沽骸笔怯帽扔餍蜗蟮貙υ跉v史上起過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