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生產(chǎn)工藝簡介_第1頁
合成氨生產(chǎn)工藝簡介_第2頁
合成氨生產(chǎn)工藝簡介_第3頁
合成氨生產(chǎn)工藝簡介_第4頁
合成氨生產(chǎn)工藝簡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合成氨工業(yè)生產(chǎn)工藝西北工程部蘭州工程中心姓名:葸國隆工號:0409082012年6月主要內(nèi)容:簡要介紹氨的用途及合成氨的一些理論基礎。重點介紹氨的生產(chǎn)過程及合成氨的工藝流程。簡要介紹HOLLiAS-MACS針對合成氨工業(yè)集散控制的解決方案。氨的用途及合成氨的理論基礎氨可生產(chǎn)多種氮肥,如尿素、硫酸銨、硝酸銨、碳酸氫銨等;還可生產(chǎn)多種復合肥,如磷肥等。氨也是重要的工業(yè)原料?;净瘜W工業(yè)中的硝酸、純堿及各種含氮無機鹽;有機工業(yè)各種中間體,制藥中磺胺藥物,高分子中聚纖維、氨基塑料、丁腈橡膠、冷卻劑等。國防工業(yè)中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硝化纖維等一.合成氨簡介1.概述(1)合成氨工業(yè)的重要性

合成氨工業(yè)是基礎化學工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十分廣泛的用途。合成氨的原料是氫氣和氮氣。氮氣來源于空氣,可以在制氫過程中直接加入空氣,或在低溫下將空氣液化、分離而得;氫氣來源于水或含有烴的各種燃料。工業(yè)上普遍采用的是以焦炭、煤、天然氣、重油等燃料與水蒸氣作用的氣化方法。(2)合成氨的原料及原則流程(3)合成氨生產(chǎn)的原則流程如圖示。合成氨過程由許多環(huán)節(jié)構成,氨合成反應過程是整個工藝過程的核心。

從化學工藝的角度看其核心是反應過程工藝條件的確定,而確定反應的最佳工藝條件,需先從事反應熱力學和動力學的研究。

氫氣和氮氣合成氨是放熱,體積縮小的可逆反應,反應式如下:0.5N2+1.5H2==NH3ΔH?298=-46.22kJ·mol-1

其反應熱不僅與溫度有關,還與壓力和組成有關。合成塔內(nèi)壓力一般都在30MPa左右。2.氨合成理論基礎(1)氨合成反應的熱效應

催化劑的活性成分是金屬鐵,而不是鐵氧化物。使用前用氫氮混合氣對催化劑還原,使鐵氧化物還原為具有較高活性的a型純鐵。還原反應方程式為:(2)催化劑以鐵為主的催化劑(鐵系催化劑)有催化活性高、壽命長、活性溫度范圍大、價廉易得、抗毒性好等特點,廣泛地被國內(nèi)外合成氨廠家采用。FeO·Fe2O3+4H2==3Fe+4H2OA12O3在催化劑中能起到保持原結構骨架作用,從而防止活性鐵的微晶長大,增加了催化劑的表面積,提高了活性。氨的生產(chǎn)過程及合成氨的工藝流程。二.氨的生產(chǎn)過程制造氨合成原料——氫氣填充來自空分的氮氣1.造氣固體燃料氣化法把煤或焦炭中的可燃物質(zhì)轉(zhuǎn)變?yōu)镠2、CO和CO2,這一過程叫做固體燃料氣化,簡稱造氣。氣化所得的氣體統(tǒng)稱煤氣,進行氣化的設備叫煤氣發(fā)生爐。采用間歇法造氣時,空氣和蒸汽交替通入煤氣發(fā)生爐。通入空氣的過程稱為吹風,制得的煤氣叫空氣煤氣;通入水蒸氣的過程稱為制氣,制得的煤氣叫水煤氣;空氣煤氣與水煤氣的混合物稱為半水煤氣。粉煤漏斗中間儲煤槽儲煤槽發(fā)生爐上部儲灰槽下部儲灰槽低溫分離器脫氣槽2.凈化脫硫,變換,脫碳,氣體的精制(甲烷化).(1)脫硫主要是H2S,其次是CS2,COS,還有一些有機硫。其含量取決于原料的含硫量及加工方法.以煤為原料,原料氣中H2S含量一般為2~3g·m-3,有的高達20~30g·m-3。

(2)變換用煤或烴生產(chǎn)出的氣體都含有相當量的CO,如固體燃料制得的半水煤氣含28%-31%,氣體烴蒸汽轉(zhuǎn)化法含15%~18%,重油氣化法含46%左右。CO對氨合成催化劑有毒害,必須除去。變換利用水蒸氣把CO變換為H2和易清除的CO2,同時又制得了所需的原料氣H2。其反應為:CO+H2O(g)=CO2+H2

ΔH0=-41kJ·mol-1

溫度、反應物組成及催化劑性能都是影響平衡轉(zhuǎn)化率的因素。脫氣槽

物理吸收是利用CO2能溶于水和有機溶劑的特點。常用的有加壓水洗、低溫甲醇洗滌等。如在3MPa、-30—-70℃下,甲醇洗滌氣體后氣體中的CO2可以從33%降到10μg·g-1,脫碳十分徹底。

脫除CO2的方法很多,工業(yè)上常用的是溶液吸收法,分為物理吸收和化學吸收兩種。(3)脫碳變換氣中含有大量的CO2(15%一35%),對原料氣的精制及氨合成不利。

化學吸收是用氨水、有機胺或碳酸鉀的堿性溶液為吸收劑,利用CO2能與溶液中的堿性物質(zhì)進行化學反應而將其吸收。大中型廠多采用改良熱堿法,此法以K2CO3水溶液為吸收液,并添加少量活化劑如氨基乙酸或乙二醇胺。吸收解吸反應如下:K2CO3+CO2+H2O=2KHCO3

當吸收液中添加氨基乙酸,吸收壓強2~3MPa、溫度85~100℃時,氣體中的CO2可從20~28%降至0.2%~0.4%;解吸壓強為10~30kPa,溫度105~110℃,用熱堿脫除CO2時,也脫除了微量的H2S。(4)甲烷化是把CO、CO2轉(zhuǎn)化為對氨合成無害的CH4,主要反應是CO+3H2=CH4+H2OCO2+4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