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1屆高考語文作文素材之哲人名句專題1老子作文素材:老子老子(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約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xué)家和思想家、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jīng)》(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xué)說對中國哲學(xué)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后世的莊子并稱老莊。《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guī)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并能由對立而轉(zhuǎn)化,是為“反者道之動”,“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tǒng)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chǔ),“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他關(guān)于民眾的格言有:“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相關(guān)素材:高論生死話說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數(shù)次歸家省親,欲勸母親隨之去周;其母在陳國相邑住久,人熟地熟,不愿遠遷。日月如梭,光陰荏苒,轉(zhuǎn)眼間已過三十余年。一日,老聃忽得家訊,言家母病危,于是報請?zhí)熳?,歸家省視。待回到家時,母已辭世。面對茫茫大地上一堆黃土,思想九泉之下母親之靈,回憶母親慈祥容貌、養(yǎng)育之恩,老聃悲痛欲絕,寢食俱廢,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發(fā)自己愚鈍;順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釋重負,愁苦消解,頓覺腹饑體倦。于是飽餐一頓,倒頭大睡。家將、侍女皆感奇怪,待其醒來,問其緣故。老聃答道:“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倫諧和而相溫相暖;有智,故明理通達而理事不亂。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則人昏庸而事顛倒;以智統(tǒng)情,則人聰慧而事合度。母親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辭聃而去,聃之情難斷。情難斷,人之常情也。難斷而不以智統(tǒng),則亂矣,故悲而不欲生。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來,以智統(tǒng)情,故情可節(jié)制而事可調(diào)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于是腹中饑而欲食,體滋倦而欲睡。”家將問道:“智何以統(tǒng)情?”“人之生,皆由無而至有也;由無至有,必由有而返無也。無聃之母及聃之時,無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無情而子獨有情也;母聃皆無之時,則于情亦無也。人情未有之時與人情返無之后不亦無別乎?無別而沉溺于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肉之情難斷矣,人皆如此,合于情也;難斷而不制,則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則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欲損而睡可眠矣?!北娙寺勚慕曰砣粫邕_。孔子問禮孔丘向老子辭行。老聃送至館舍之外,贈言道:“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愿以數(shù)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于死,在于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于身,在于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笨浊痤D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行至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浊饋辛哆?,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聞孔丘此語,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于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于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則煩惱之情增?!笨浊鸾忉尩溃骸拔崮藨n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zhàn)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為于民之感嘆矣?!崩献拥溃骸疤斓?zé)o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于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于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再授孔丘話說孔丘與老聃相別,轉(zhuǎn)眼便是十七八年,至五十一歲,仍未學(xué)得大道。聞老聃回歸宋國沛地隱居,特攜弟子拜訪老子。老子見孔丘來訪,讓于正房之中,問道:一別十數(shù)載,聞?wù)f你已成北方大賢才。此次光臨,有何指教?”孔丘拜道:“弟子不才,雖精思勤習(xí),然空游十數(shù)載,未入大道之門。故特來求教?!崩献釉唬骸坝^大道,須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內(nèi),環(huán)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順自然而生滅也,皆隨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見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觀其同,則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為一,無形無性,無異也?!笨浊饐枺骸坝^其同,有何樂哉?”老子道:“觀其同,則齊萬物也。齊物我也,齊是非也。故可視生死為晝夜,禍與福同,吉與兇等,無貴無賤,無榮無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樂,何處而不樂哉?”孔丘聞之,觀己形體似無用物,察已榮名類同糞土。想己來世之前,有何形體?有何榮名?思己去世之后,有何肌膚?有何貴賤?于是乎求仁義、傳禮儀之心頓消,如釋重負,無憂無慮,悠閑自在?!苯?jīng)典名言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4.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6.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7.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8.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10.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12.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1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1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17.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xué)無憂。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19.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20.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4]21.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22.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7.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28.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思想:無有的辯證,順應(yīng)自然之道(自然規(guī)律),物我合一。
高考作文素材(19):老子——圣人遵道同學(xué)們:今天我們進行《先秦諸子理想人格》的第三講,老子--圣人遵道。首先我們看第一個問題,何為道德?孔子和孟子的學(xué)說被合稱為孔孟之道,老子和莊子的學(xué)說被合稱為老莊哲學(xué)。中國哲學(xué)所關(guān)注的核心問題是天人關(guān)系,從這一角度上說,孔孟更注重人道,老莊更注重天道。換一句話講,孔孟重人事而輕自然,老莊則重自然而輕人事。盡管如此,老子并不是放棄人道,他只是更強調(diào)人道要效法天道而已。因此老子也是有人格理想的,一部《道德經(jīng)》只有五千字左右,圣人一詞就被提及二十九次之多,可見老子對圣人人格的推崇。那么老子心中的圣人是什么樣的呢?在老子的語意環(huán)境里,圣人基本上是指得道的統(tǒng)治者。因此圣人有兩個特征,從階層上看是指高級統(tǒng)治者,從文化層面上看,是指得道之人。那么,什么是道?老子的說法非常神秘,《道德經(jīng)》開篇就講“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要是能用語言來表達的話,那就不是常恒的道。不能用語言來表達,還必須來表達,這就比較麻煩了,好在古人也有辦法,“言不盡意,圣人立象以盡意?!币簿褪钦f,抽象的語言無法概括,可以用具象的語言來描述。老子對道是這樣描述的,“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边@段話給我們的感覺是,道好象似無若有,他又說,他的外部不明亮,他的內(nèi)部不晦暗,他的樣子不斷絕,他的名字不確定,它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边@段描繪給我們的感覺好象是道似有若無,那這個似無若有,似有若無的道到底是什么東西呢?請看下一段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薄坝形锘斐伞?,這個物既不是無機物,也不是有機物,只能說它是一種存在,請同學(xué)們記住,存在?!跋忍斓厣?,它行于天地而存在,具有原始性,我們記住,原始。“寂兮寥兮”,寂是沒有聲音,寥是沒有形體,說明它是無聲無形的,記住,無聲無形?!蔼毩⒉桓摹?,它獨立存在,常恒不變,記住,常恒不變?!爸苄卸淮?,它雖然常恒不變,但卻是運動不已,而且是循環(huán)運動。記住,循環(huán)運動?!翱梢詾樘煜履浮?,它促成萬物,可以稱得上是天下萬物的母親?!拔岵恢涿?,它原本無名,記住,原本無名?!皬娮种坏馈?,只好勉強地稱它為道。為什么稱它為“道”呢?如果把道理解為道路,那就它就能夠通往世界各地。如果把道理解為通假字導(dǎo)致的導(dǎo),那么它就能夠?qū)бf物的生滅?!皬姙橹淮蟆?,因為它具有推動萬物生成的能力,能量巨大,所以可以稱它為大?!按笤皇?,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薄按笤皇拧保瑥摹爸苄胁淮钡摹靶小弊稚峡?,它是運動的,“逝”就是運動?!笆旁贿h”,從“周行不殆”的“不殆”上看,它的運動不但永不停歇,而且向深遠延伸,所以也可以叫它遠?!斑h曰反”,從“周行不殆”的“周”上看,它是循環(huán)運動的,所以也可以稱它為“返”?!肮实来螅齑?,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從經(jīng)驗世界看,天是大的,地是大的,人為萬物之靈長,也是大的??墒菑姆墙?jīng)驗的世界來看,天地人誰都沒有道大。道再加上天地人,就構(gòu)成了域中四大?!叭朔ǖ?,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果給他們建立一個時間順序的話,那么道首先存在,然后道推動天的形成,天形成之后,地開始形成,地形成之后,人開始形成。天地人盡管在時間上有先有后,但他們都是由道推動而成的,人雖然在道的推動下形成,但是道不能直接變成人,必須通過地才能生成人,這樣人就有了地的基因,所以人要效法地。同樣的道理,地要效法天,天要效法道,那么道應(yīng)該效法誰呢?道就應(yīng)該是效法自己的樣子。這里所說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而不是大自然?!白匀欢弧本褪亲约罕緛砭瓦@樣,也就是說“道”是自本自根的,再說一遍,“道”是自本自根的。如此就有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邏輯。我們把上述所得的關(guān)鍵詞進行依次組合,就基本上看清了道的本質(zhì),“道”是什么呢?我把上述關(guān)鍵詞我重復(fù)的地方連起來,同學(xué)們看,道是自本自根的,原本無名的,促成萬物的,循環(huán)運動的,常恒不變的,無聲無形的原始存在。莊子是最理解老子的人,可以算是老子的千古知音。他在《大宗師》一文中一語破的,說:“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庇衷凇稘O父》一文中說:“道者,萬物之所由。”道是萬物所以成為萬物的力量。我們可以用最簡潔最樸素的語言概括我們的觀點。道是什么?“道”就是“自然力”。那么這個道它有什么特點呢?作為自然力,第一,“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钡朗裁炊疾幌胱觯裁炊甲龀闪?。第二是“反者道之動?!钡赖倪\動規(guī)律是向反運動的,或者說是反向運動的。與自然力量相對待的恐怕只有人為的力量。如果除掉人為的力量,那么自然力量就沒有與之相對待的了。道作為一種自然力就成了一種無對待的整體,那么無對待的整體是什么呢?就是“一”,因此一也可以指稱道。老子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碧斓玫搅说谰颓迕鳎氐玫降谰桶矊?,谷得到道就充盈,萬物得到道就生長,侯王得到道就成為天下的首領(lǐng)。那么道是如何推動萬物生成的呢?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钡朗且环N自然力,在自然力的推動下,生成一個渾然整體的一,這就是“道生一”,這個渾然整體的一又在道的推動下分化成陰陽二氣,這就叫“一生二”,陰陽二氣在道的沖撞摩宕下,就生成了天地人,這就是“二生三”,天地人又在道的推動下生成了萬物,這就叫做“三生萬物”。萬物都是背陰而面陽,由陰陽二氣激蕩而成的和諧體,這就是“負陰而抱陽”。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但決不是象大馬生小馬,大牛生小牛一樣,道直接生育出一個一,一直接生育出一個二,二直接生育出一個三,三直接生育出萬物,而是說,二從一而來,三從二而來,萬物從三而來,但是它們都是在道的儲運下才生成的。那什么是“德”呢?老子曰:“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笨拙褪谴?,萬物最大的德,必須與道保持一致。《管子心術(shù)上》上說:“德者道之舍”,德是道的住所,這就是說,道是無形的,它必須通過德才能得以表現(xiàn)?!凹吹罏榈轮w,德為道之用。”換一句話說,就是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功用。“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謂所得以然也。”“德”可以通假為得到的“得”,就是得到。萬物之所以成為萬物,就是它從道那里得到了它該得到的德?!耙詿o為之謂德,舍之之謂德,故道之與德無間?!笨床磺澹坏?,不想作為的自然力叫做道,得到自然力的推動而成為萬物就叫德,德是道的具體化,所以道與德沒有間閡。莊子對此也有這樣的解釋,說:“道者,德之欽也,”道是德所欽慕和依賴的,在推動萬物的生成上,其作用是一樣的,所以老子才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比f物由道推動,由德充實,由物質(zhì)賦形,由形象完成,“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所以萬物沒有不尊崇道并且重視德的?!暗乐?,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尊道貴德,這是沒有任何命令而本來如此的,“故道生之,德畜(續(xù))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yǎng)之覆之。”所由由道來推動,由德來充實,進而來成長,來培育,來安定,來成熟,來滋養(yǎng),來照顧萬物,“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蓖苿尤f物而不據(jù)為己有,充實萬物而不仗恃己力,引導(dǎo)萬物而不加以控制,這就是神奇的德。用通俗的語言來概括我們的觀點,德就是在自然力的推動下,萬物所具有的本性。大家別忘了,道的第一個特點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既然道的第一個特點叫做“無為而無不為”,那么人要想做到無不為,也得無為。問題是怎么才能做到無為呢?一,利有用無。有和無在老子哲學(xué)里是兩個非常重要的范疇,也是兩個非常難以理解的概念,為了把它們說清楚,老子特意舉了個例子,“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在車輪上的三十根輻條都聚集在一個輻上,有了軸心的空虛之處,才能發(fā)揮車的作用?!佰镗詾槠?,當其無,有器之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的中空部分,才能發(fā)揮器皿的作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房屋的中空部分,才能發(fā)軍房屋的作用?!肮视兄詾槔?,無之以為用?!彼杂玫牟糠质菓{借,而無的部分才是作用。在這里,車轂也好,器皿也罷,房屋也好,只要是中空的部分,都是無形的,卻是有用的。道也如此,作為一種自然力,它是無形體的,但是它是有作用的。所以無形體的道就是老子所說的“無”,而有作用的道就是老子所說的“有”,有和無是道的一體兩面。為了進一步闡述清楚,老子又打了一個比方,他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弊罡叩纳凭拖笏粯?,水善于滋養(yǎng)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功,停留在眾人所不愿意去的卑下之地,所以它很接近道。既然道很象水,那水的特點是什么呢?水的特點就是無意為而有所為,水不想滋潤萬物,可是水把萬物滋潤了。那么,無意為的道就是老子所說的“無”,而有所為的道就是老子所說的“有”。有和無仍然是道的一體兩面。至此,道的有無就有了兩個含義:一是無形體而有作用。二是無意為而有所為。如此,老子中最難理解的一段話就可以得到解釋?!暗揽傻溃浅5?,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薄暗揽傻?,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笨梢杂谜Z言表達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語言概括的名也不是永恒的名?!盁o,名天地之始,”無怎么是天地的開始呢?天地開始之前只有一個無,什么是無?就是無形體的道和無意為的道。也就是說,天地之前有個道,看上去它是個無。“有,名萬物之母?!庇性趺词侨f物的母親呢?萬物的生成要靠一個有,就是有作用的道,有作為的道。道一旦發(fā)揮作用,有了作為,就促成萬物。“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所以要觀察萬物的奇妙之處,就得從道的無形體,無意為入手?!俺S?,欲以觀其徼,”要觀察事物的區(qū)別界線,就得從道的有作用有所為入手。“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無形體與有作用,無意為與有所為,二者同出于一個道,都很玄妙?!靶中娒钪T?!边@種玄之又玄的道就是天地萬物的總根源。這樣另外一句話也就得到了解釋,“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天下萬物生于道的有所為,而這個有所為恰恰產(chǎn)生于道的不想為。不桀犬吠堯就無法解釋無怎么會生出一個有。第二就是“見素抱樸”,老子說:“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道永遠是無名而且質(zhì)樸的,雖然幽微而不可見,天下沒有誰能臣服它,侯王如果能守住它的話,民眾將會自行地歸附他。所以老子告訴人們,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什么是素,素就是沒有染的布,什么是樸,樸就是沒有加工的木?!耙娝乇恪本褪潜3痔焐谋拘?,不要增益人為的私欲,這就叫做“小私寡欲”。第三,“無為而治”,老子說:“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敝螌W(xué)要使用加法,每天增加一點知識,為道要使用減法,每天減少一點人為,把主觀因素減到最少,以至于完全不使用主觀因素的時候,那就什么事都可以做成了。治理國家也是如此,“愛國治民,能無為乎”,老子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推崇所謂的賢才,就不會使老百姓爭斗,“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看重奇珍貴寶,就不會使老百姓偷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不見到可以引起貪欲的東西,就不會使百姓心亂?!疤撈湫?,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所以圣人處理政務(wù),要讓老百姓內(nèi)心空空的,肚子飽飽的,欲望少少的,筋骨強強的?!俺J姑駸o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讓老百姓保持無知無欲的狀態(tài),就是再聰明的人也無所作為?!盀闊o為,則無不治?!币詿o為的方式來治理政務(wù),沒有什么治理不好的。第四,“絕圣棄智”,既然道什么都沒想做,什么都做成了,那人也該如此啊,我們只要順其自然就可以了,何必要使用智慧呢?當然,不使用智慧的本身也是一種智慧。老子說:“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睊仐壜斆骱筒胖?,百姓就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拋棄仁義道德,百姓就可以做到父慈子孝,拋棄巧詐和謀利,盜賊就不會出現(xiàn),原因很簡單,“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鄙鐣刃驈U棄了,才提倡仁義,聰明才智出現(xiàn)了,才會有期詐,家庭關(guān)系不好了,才會提倡教慈,國家秩序混亂了,才會出現(xiàn)忠臣。“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彼杂弥乔傻男臋C來治理國家,這是國家的災(zāi)難,不用智巧的心機來治理國家,這才是國家的福份。道的第二個特點是什么?叫“反者道之動”,換句話說就是“道動向返”。在老子看來,道是朝著相反的方向運動的,事物的正反雙方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所以想成就正面,一定要站在反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居反以成正”。老子說“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蔽姆炊鼙H弑P起來才能保護自己,彎曲的反而能伸直,彈簧被弄彎,自己還能伸直,低洼的反而能充滿,湖泊處在低處,水量才能充足,破舊的反而能生新,秋天葉子落了,春天又發(fā)新芽。少取反而能得到,貪多反而會迷惑,給你一千斤黃金,你只取十斤,反而能拿走,如果你想把所有的黃金都拿走,反而不知道怎么拿。正因如此,我們就要居反位以待成正果。所以老子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道什么是雄強,就要守住柔雌,甘愿做天下的溪谷,“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弊鎏煜碌南?,永恒的德就不會喪失,于是就可以恢復(fù)到嬰兒的狀態(tài)。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居反以成正呢?第一,居后而先,我們不想往前跑嗎?先占據(jù)后位,老子說“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得道的圣人是把自己放到眾人的后面,如果把自己放在眾人的后面,就能得到眾人的擁護和愛戴,而被推舉為首領(lǐng)。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性命?!敖阅転榘俟韧跽撸云渖葡轮?,故能為百谷王?!苯V猿蔀榘俅ê恿魉鶇R集的地方,就是因為它處在地勢低洼的地方,“是以圣人欲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股份制企業(yè)合同審查文書規(guī)范指南
- 小工程施工安全合同協(xié)議書
- 《加法結(jié)合律 》(教學(xué)設(shè)計) -2024-2025學(xué)年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
- 咸寧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電子測試技術(shù)(下)》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廣西藍天航空職業(yè)學(xué)院《地學(xué)基礎(chǔ)》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汕頭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環(huán)境前沿與熱點講座》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重慶科技學(xué)院《室內(nèi)軟裝飾設(shè)計》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貴州護理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軟件體系結(jié)構(gòu)與設(shè)計模式》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湖北美術(shù)學(xué)院《牙體牙髓病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新疆輕工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管理文秘》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一種仿生蛇形機器人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
- GB/T 42828.1-2023鹽堿地改良通用技術(shù)第1部分:鐵尾砂改良
- 高二數(shù)學(xué)(含創(chuàng)意快閃特效)-【開學(xué)第一課】2023年高中秋季開學(xué)指南之愛上數(shù)學(xué)課
- 《學(xué)前兒童社會教育》學(xué)前兒童社會教育概述-pp課件
- 全國醫(yī)學(xué)英語統(tǒng)考醫(yī)學(xué)英語詞匯表
- 【品牌建設(shè)研究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5000字】
- 國家電網(wǎng)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guī)程(電力通信部分)(試行)
- 第八版-精神分裂癥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礙(中文)
- 小學(xué)一年級新生報名登記表
- 生態(tài)毒理學(xué)第三章毒物的分子效應(yīng)與毒理學(xué)機制
- 智能財務(wù)共享在京東的應(yīng)用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