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傾城》的療愈與療愈
吉本貝隆(1968-)是現(xiàn)代日本超人氣文壇的第一位人物。他的作者與村名和村名同一個名字。原名吉本真秀子,因酷愛香蕉花而取筆名為“芭娜娜(Banana)”。1987年11月以小說《廚房》獲第6屆海燕新人文學獎。1988年1月以《廚房》獲第16屆泉鏡花文學獎,掀起罕見的“芭娜娜小說熱”。1988年8月以《泡沫圣所》獲第39屆藝術(shù)選獎文部大臣新人獎。1989年3月以《斑鶇》獲第2屆山本周五郎獎?!鞍拍饶葻帷毙纬筛叱?。1993年6月獲意大利SCANO獎。1995年11月以《甘露》獲第5屆紫式部文學獎。1996年3月獲意大利Fendissime文學獎“Under35”。1999年11月獲意大利銀面具獎文學獎。2000年9月以《背倫與南美》獲第10回多瑪格文學獎。2011年7月獲意大利Capri獎。自《廚房》始,吉本芭娜娜作品已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翻譯出版,受到歐美和亞洲各國讀者高度關(guān)注。一“隱蔽作者”的挖掘與分析“對你來說,幸福是什么樣的感覺?”這個問題,對每個人來說———無論青年還是老年,無論中國還是海外———或許是最普遍、最簡單,同時又是最難以回答的。這是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的中篇小說《盡頭的回憶》中,男女主人公在出場伊始談論的話題。《盡頭的回憶》是小說集《盡頭的回憶》中的一篇,該集2003年7月由文藝春秋社出版,中文版將由上海譯文出版社于今年6月發(fā)行。小說集共收入五篇作品,另外四篇是《幽靈之家》、《“媽媽~!”》、《小朋的幸?!泛汀兑稽c也不溫暖》。從故事情節(jié)來看,《盡頭的回憶》是失戀女孩在獲知真相后身心恢復的一兩周內(nèi)經(jīng)歷的事情;《幽靈之家》是一對分別繼承家業(yè)的青年男女的戀愛故事、《媽媽》是遭遇投毒的女編輯走向新生活的一段人生、《小朋的幸?!分v曾經(jīng)遭到強暴的少女步入戀愛的心路歷程、《一點也不溫暖》是年輕女作家對兒時深愛的鄰家小弟的回憶。5篇小說有許多共同的關(guān)鍵詞,如“戀愛”、“回憶”、“離別”、“死亡”等等。同時,這些小說都一如既往地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角度,第一主人公也依然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女性。種種表象都使這部作品集看似延續(xù)著芭娜娜初登文壇時的主題:療愈。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推出的芭娜娜系列作品,在每一冊的封腰上即寫著:“超人氣療愈系文學天后———吉本芭娜娜全新登陸”?!隘熡币呀?jīng)成為掛在芭娜娜胸前的標簽。然而,中日學界眾口一詞的闡釋定論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芭娜娜創(chuàng)作的延展性,從而也就在無形之中束縛了讀者對芭娜娜作品的理解。就《盡頭的回憶》而言,盡管同樣是關(guān)于幸福的思考,但作品已經(jīng)開始走出“療愈”的階段,進入到了一個更深的層面。這一點,借助對作品中“隱含作者”的分析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半[含作者”(impliedauthor)是美國文學批評家、芝加哥大學教授韋恩·布斯(WayneBooth,1921-2005)在《小說修辭學》(1)中提出來的概念。所謂“隱含作者”,簡單地說,就是隱含在作品當中的作者,是作者的“第二自我”,它代表著隱沒于文本背后的作者的立場。因此,對“隱含作者”的挖掘與分析,有助于我們把握作者真正的創(chuàng)作意圖,同時,這種挖掘與分析又必須以文本為依托。芭娜娜幾乎所有的小說都以第一人稱“我”展開敘述。作為一個女性作家,作品中的主人公兼敘述者又是女性,這很容易使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將作品中的“我”等同于現(xiàn)實中的作者。因此,借助“隱含作者”的概念,來區(qū)別以寫作為生、真實生活在日本國土的吉本真秀子,以及通過作品中主人公的回憶和傾訴來表達情感、傳遞思想的吉本芭娜娜,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布斯寫作《小說修辭學》的目的在于系統(tǒng)地研究作者影響和控制讀者的種種技巧與手段,而芭娜娜的小說觀念恰恰是“讀者第一”,她曾明確地說,在自己這里“小說概念徹底改變了”。(2)芭娜娜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總是首先把自己置換為一個讀者,不停地揣摩讀者希望通過閱讀獲得些什么,想象讀者在閱讀中的感受,正是在這一意義上,芭娜娜的父親、評論家吉本隆明將她稱為“讀者專家”(3)??梢?借助布斯的“隱含作者”理論來解析芭娜娜的作品,是合理和恰當?shù)?。而?“就文學批評和欣賞而言,‘隱含作者’這一概念有利于引導讀者關(guān)注同一個人的不同作品所呈現(xiàn)的不同立場?!?4)對于《盡頭的回憶》這部小說集來說,實際上,在一如既往的表象背后,創(chuàng)作的目的已經(jīng)發(fā)生了轉(zhuǎn)移,換句話說,“隱含作者”的立場和思想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二死亡作為救贖劑的體現(xiàn)與以往的作品相比,小說集《盡頭的回憶》一個突出的變化就是,死亡陰影的淡化。眾所周知,從創(chuàng)作生涯伊始,芭娜娜的作品就遍布死亡的陰影———一種突如其來而又無所不在的死亡,令主人公痛不欲生也令讀者猝不及防的死亡。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單行本作品集《廚房》所收的三篇小說,無一例外地都以死亡開頭:處女作《月影》中,兩位主人公的戀人在同一場交通事故中死去,神秘女孩阿麗的男友也在一場突發(fā)事件中死亡。如此短小的篇章中就有三個人死去,死者人數(shù)竟然與主要出場人數(shù)相同。之后的成名作《廚房》,翻開第一頁赫然入目的即是主人公的雙親及祖父母接踵而至的死,“這個家如今只剩下我,還有廚房?!崩m(xù)篇《滿月》的第一句話是:“真理子死于秋末。”在《廚房》和《滿月》并不算多的人物中,竟有七位逝者!《哀傷的預感》中彌生和雪野的雙親在一場車禍中身亡;《甘露》中朔美的父親死于疾病、妹妹死于車禍,而小住君家里除了隱居的他和瘋癲的母親以外全部都離開了人世;《N·P》中圍繞一本小說集前后有四人自殺……此外,還有處于生死之間、雖生猶死的人物,如《白河夜船》中已成植物人的巖永的妻子、《厄運》中因過勞而腦死的姐姐等。芭娜娜文學中涉及死亡的作品不勝枚舉,而且許多作品的情節(jié)起點就是死亡。然而,《盡頭的回憶》中,盡管仍然存在死亡,但無論死亡占據(jù)的分量還是亡者出現(xiàn)的數(shù)量都有大幅度的減少。更為重要的是,這些作品中的死亡,并沒有將主人公推向無力自拔的絕望狀態(tài)?!兑稽c也不溫暖》中,在“我”的童年時代,唯一的伙伴小誠死了,盡管直到成人“我”都“始終沒有交到像小誠那樣親密的朋友”,但是憶及小誠,“我”的感受并不是痛苦和凄涼,而是“無上榮幸”,因為“對小誠來說,在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極其短暫的輕松時刻,他所選擇的伙伴……不是跟其他任何人,而是跟我在一起。”(5)小說在“我”的“榮幸”感中結(jié)束。這里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作品對孤寂和傷痛的模糊化處理,死亡的悲傷成分由此得到消解。這種消解不僅僅在“我”的敘述中完成,而且散布于全篇的字里行間,即由“隱含作者”的立場來實現(xiàn)?!缎∨蟮男腋!分?小朋的母親死于蛛網(wǎng)膜下出血,由于父親與第三者另組家庭,按照以往的創(chuàng)作軌跡,小朋應該墜入徹底的孤絕之中,但小說是這樣結(jié)尾的:在母親離世的時候,即使在那極度孤獨的漆黑夜色中,小朋也被某些東西擁抱著。那是如天鵝絨般的夜空的光耀,是輕柔吹過的夜風的撫觸,是星星的閃爍,是昆蟲的低鳴,小朋在心靈深處領悟了這些。因此,無論何時,小朋都不再孤身一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已經(jīng)孤身一人的小朋,卻感到“不再孤身一人”,這一精神救贖的獲得不是依靠他人,也沒有經(jīng)過療愈,而是源自小朋自己心靈深處的“領悟”。這里,“隱含作者”附身小朋給予讀者的提示是:如果我們能夠感知那些擁抱著自己的“光耀”和“撫觸”,我們就將遠離孤獨?!队撵`之家》中,從未出場的巖倉的母親雖然因病去世,但是首先,她的死亡并非突如其來,從第一次發(fā)病住院,巖倉就陪伴了她一個月,出院后母子還同去溫泉旅游;另外,母親的死亡也沒有導致巖倉陷入孤寂和沉淪,相反,巖倉為“能夠一起度過一段美好的時間”而感到“滿足”;而且恰是由于母親去世才使巖倉與“我”久別重逢,得以一起走向新的婚姻生活。不僅如此,小說中甚至連已經(jīng)死去的人也以活著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巖倉租住在一棟破敗的公寓里,公寓的原主人是一對已經(jīng)過世的老夫婦,但他們在小說中是這樣出場的:(我)定睛一看,看見了水池那邊老奶奶的背影。她正以緩慢的動作,在燒開水沏茶?!従彽亍⒁稽c一點地。一如既往的動作,一如既往的程序,謹慎而周到。這一定是從奶奶的母親或者奶奶的祖母開始,一直延續(xù)下來的溫暖而令人安心的舉止。我想起自己的外婆也是這樣在廚房里操持的樣子,以一種仿佛回到童年的心情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她。曾幾何時,我感冒發(fā)燒,也是這樣望著外婆的背影。后來,我甚至感到老奶奶要煮好粥給我端過來一樣。心里既親切又感傷,同時也很溫暖。在對面的房間里,爺爺正在做廣播體操。他穿著短褲,慢慢地伸展著彎曲的腿和腰,一節(jié)一節(jié)非常認真地做著。他一定深信不疑,這樣做就能讓身體永保健康?!魅斯拔摇笨吹降氖抢戏驄D的幽靈。老夫婦雖已故去,但在小說中卻完全脫離了死亡的形態(tài),而是日常居家生活的形象。這對雖死猶生的老人,與過去那些雖生猶死的人物截然相反。與之相呼應的是,男女主人公在看到他們時,也都絲毫沒有遭遇亡靈的恐懼?!侗M頭的回憶》另一個明顯變化是,突發(fā)事件的沖擊力被消解?!丁皨寢寏!”》開篇寫出版公司的編輯“我”在員工餐廳吃了被公司職員投毒的咖哩飯,被送往醫(yī)院急救。這個開頭繼承了芭娜娜對突發(fā)事件和死亡要素的偏好,但是接下來的情節(jié)則顯示出了差異。首先這次突發(fā)事件中沒有任何人死亡,中毒的也只有“我”一個人,而且所投之“毒”并非致命毒藥,而是大量的感冒藥。中毒事件本是“我”人生中出現(xiàn)的“一場災難”,但結(jié)果卻因此而徹底清除了體內(nèi)的毒素,包括“以前就沉睡在我體內(nèi)的”,“我”也從此告別了過去,開始了新的生活———與相戀已久的阿佑結(jié)了婚,還如愿以償?shù)厝ハ耐亩攘嗣墼???梢哉f,到了小說集《盡頭的回憶》,芭娜娜早期作品如《廚房》與《滿月》中那種從天而降的厄運的尖銳感已經(jīng)大為減退。五篇小說中,《幽靈之家》已遠離厄運,連幽靈的出現(xiàn)也帶著淡淡的溫暖。《盡頭的回憶》中,“我”遭遇了未婚夫高梨的背叛。兩人相戀多年,早已訂婚,也互相見過家長,只等高梨結(jié)束外派任務回到家鄉(xiāng)完婚,在這種情況下,“我”發(fā)現(xiàn)高梨已經(jīng)與另一個女孩同居并計劃結(jié)婚。這樣的事件,對于一個少女來說,無異于整個世界的坍塌。但小說的敘述早已把高梨的背叛信息傳遞給了讀者,因此,讀者視野中的背叛事件并不具有突發(fā)性和沖擊力。這里,事件中的“我”與文本背后的“隱含作者”并不重合:“我”始終對高梨抱有幻想,甚至在已經(jīng)見到與高梨的同居女孩,并親耳聽說他們將要結(jié)婚之后,卻依然沒有放棄虛幻的希望:“他回心轉(zhuǎn)意啦,到底還是我好啊,因為那么長時間構(gòu)筑起來的感情,是不會這么輕易結(jié)束的……”但是“隱含作者”從一開始就明白,并且也設法讓讀者明白,高梨早已背叛了未婚妻,他是不會回頭的。在這一點上,小說的敘事使“隱含作者”與“隱含讀者”實現(xiàn)了合一。“隱含讀者”的概念,與“隱含作者”對應,是康斯坦茨大學教授、德國接受美學的代表人物伊瑟爾(WolfgangIser,1926-2007)繼布斯之后提出的,它相對于現(xiàn)實讀者而言,指作家本人所設定的預想讀者。因此,“隱含讀者”并不是實際讀者,而是作者創(chuàng)作時所希望擁有并預先構(gòu)想的聆聽對象,即隱含的接受者。它隱含于作品的文字背后,排除了諸多外在干擾,更符合作者自身的“理想”,代表了作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構(gòu)想的某種價值取向。實際上,布斯在提出“隱含作者”時,就已經(jīng)提出了一個與之對應的“讀者”,只是沒有明確使用“隱含讀者”這一稱謂。布斯指出,在作品中,“作者創(chuàng)造了一個他自己的形象和另一個他的讀者的形象;正如他創(chuàng)造了他的第二自我,他也創(chuàng)造了他的讀者,最成功的閱讀是這樣的:在閱讀時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兩個自我,作者與讀者,能夠找到完全的和諧一致”。(6)人們在閱讀《盡頭的回憶》時,很容易領會“隱含作者”所掌握的一切,清晰地看到敘述者“我”注定無果的幻想,在芭娜娜文字的牽引下不由自主地成為她所預期的“隱含讀者”,對事件形成不同于作品中“我”的判斷。因為,“我”是當事者,而“隱含作者”是旁觀者。“‘隱含作者’并不像敘述者那樣直接表明自己,而是以作品的整體肌質(zhì)體現(xiàn),讀者只能依賴對作品的整體觀照才能發(fā)現(xiàn)?!?7)小說中的男主人公不是高梨,而是與“我”素昧平生的西山,他幫助“我”的舅舅管理小店,因此認識了在人生打擊下獨自逃遁到這里的“我”。在外人看來,西山有著無比悲慘的遭受軟禁的童年,但恰是那些“悲慘”的經(jīng)歷使西山獲得了某種領悟,“那是只有徹底置身于被動位置才能夠獲得的、某種驚人的領悟?!边@種領悟使西山成為廣受贊美、充滿魅力的人:“他就像生長在公園里的巨大樹木,并不屬于任何人,但所有的人都可以在下面休憩?!薄爸灰郎嫌羞@個人就好”。“隱含作者”將西山樹立為一個典范,并且借助作品人物“我”的現(xiàn)身說法,使人們相信,西山的生活態(tài)度代表了一種理想的人生境界。這便是人要不斷地忘卻過去,努力體會當下的幸福。在西山的啟迪下,“我”也意識到“雖然在最糟糕的境況下,但其實正處于最大的幸福之中。”這,正是《盡頭的回憶》這部小說集所蘊含的深意。當初,幼小的西山被書呆子父親鎖在家里,“差點因為營養(yǎng)失調(diào)而喪命”,當親戚們報警把他營救出來時,他說的第一句話是:“外面這么漂亮,我真高興,葉子的顏色,簡直有點兒晃眼?!倍?說話的時候,西山是“陶醉”的,眼睛“炯炯有神,臉上甚至還有一種明朗的神態(tài)?!弊叱鲇拈]的小屋后,西山并沒有哭訴自己的孤獨無助,而是立刻感受到了現(xiàn)實的美,并因此而快樂。實際上,過分關(guān)注自己的創(chuàng)傷,反復嘗試療愈,未必是積極有效的方法。就如同自然界的動物在遭受創(chuàng)傷之后常常本能地舔舐自己的傷口,但這種舔舐并非全部都能達到療愈的目的,有時會適得其反,反而導致傷口發(fā)炎潰爛。當高梨已經(jīng)移情別戀時,“我”一如既往地等著他,沒有留意到,或者是刻意忽略了他的變化,“交往的時間長了,想不到會變成這種感覺?!边@正是“隱含作者”在提醒人們,千萬不能喪失對當下的感知力?!拔摇笨偸欠磸筒煌5鼗貞?“回憶也總是給我?guī)頊嘏?。但這溫暖只是表象,是短暫而虛幻的,回憶的本質(zhì)是導致“我”喪失了現(xiàn)在?!拔摇钡哪抗饪偸峭断蜻^去,就連為自己營造的幻境也離不開過去:高梨如果見到“我”就會“懷念往昔回到從前”。最終,指向過去的一切都成了泡影。直到認識了西山,“我”才終于意識到,“那種日子業(yè)已徹底終結(jié),那種想方設法在對回憶的反復玩味中走過來的、糖球般的日子。”沉浸于回憶是渴望療愈傷痛者的典型表現(xiàn),正因為他們過于關(guān)注自己的傷痛,所以無法擺脫過去,也難以感知現(xiàn)在。與“我”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西山從不回憶過去,他“只不過真實地活著”?!拔摇闭J識西山僅僅一兩周時間,但已開始變化,“希望至少能有一點點像他的人生那樣接近真實的自我?!倍昧诉@一點之后,即使重新坐進與高梨一起買的車里時,在這個最容易勾起回憶的狹小空間里,“我”想到的是:“啊,此時就是此時,一切都已經(jīng)過去了。”“我”重新開始關(guān)注當下了,“盡管疼痛,但是與稀里糊涂地度日相比,肌膚所接觸的空氣已經(jīng)新鮮得多?!倍摇坝捎诟形蛄υ诒瘋械玫搅四ゾ?所以對季節(jié)的變化也了如指掌。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體味如此明澈優(yōu)美的秋天了?!薄拔摇庇心芰w會當下的美好了。小說的最后,“我”在一個大公園,踏著埋到小腿的枯葉,盡情享受著只屬于此時此刻的美好與幸福。“那里,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沒有語言沒有一切,只有帶著光線、金黃與太陽的枯葉的香氣。在那片刻,我無比幸福?!比瘴脑瓡姆饷婢徒厝×饲锷械囊黄瑺N爛的金黃。此時此刻的美好與幸福也許會稍縱即逝,就像《一點也不溫暖》中“我”的惶恐和擔心一樣:“這個家萬一父親得了癌癥怎么辦?萬一母親過度勞累病倒了怎么辦?要是那樣,眼前的幸?!娨暤穆曇?、餐具的聲音以及沉默中偶爾交談的聲音,就將全部消失。我感到這一切隨時都可能發(fā)生,太容易發(fā)生?!闭蛉绱?對當下幸福的感知和積累就需要靠自身的努力和內(nèi)心的領悟,而不可能從別人的安慰與保護中獲得?!侗M頭的回憶》中有一個蛛網(wǎng)的比喻值得注意:我覺得,家人、工作、朋友以及未婚夫等等,所有這些,都是如蛛網(wǎng)般保護著自己的網(wǎng),使自己得以隔離于那些沉睡在內(nèi)部的可怕色彩。這種網(wǎng)越多,我就越能夠不至墜落,順利的話甚至連下面有墜落空間都不曾知曉就能夠度過一生。天下的父母對于自己的孩子,不都是希望他們“盡可能不要知道下面有多深”嗎,所以,我父母對于這次事件才會看得比我更加嚴重吧。他們一定非常擔心,希望我不要在這里跌得太重。芭娜娜把人生的保護網(wǎng)比喻成蜘蛛網(wǎng),如此脆弱的喻體帶有一種明顯的意義指向———這種保護實際并不可靠。因此,“我”在探訪高梨遭遇打擊之后,并沒有回家尋求保護,反而首先想到逃避家人的安慰(也是由此才得以遇見西山)。最后“我”能夠重新回家,則是因為發(fā)自內(nèi)心地重新認識了生活。同樣,《一點也不溫暖》中,反復出現(xiàn)的燈火比喻,也是要說明溫暖源于自身。小說前邊就留下一個伏筆:小誠告訴“我”,他能從“我”身體里看見一個“圓圓的、漂亮的,可是很寂寞的東西。像螢火蟲似的。”謎底在結(jié)尾處揭開,小誠明確地說:“燈火一點兒也不溫暖”,是“燈火中的人,是他本身內(nèi)在的光亮映照到了外面,所以才會讓人覺得又明亮又溫暖。因為,即使開著燈也覺還得寂寞的情況也很常見呀。”這時讀者也才豁然開朗:原來不溫暖的是環(huán)境、命運,而溫暖來自人的內(nèi)心?!半[含作者”借死去的小誠之口,以小誠告訴“我”的形式,把這個道理告訴了讀者,并且又通過“我”再次確認:“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發(fā)覺,那真的是我自身的光亮”,“像樣板間那樣的地方不管多么燈火通明,也不會有任何感覺”?!侗M頭的回憶》五篇小說中,無論是主人公自己的領悟還是典范形象的榜樣性啟示,抑或某個人物一語道破,總之,“隱含作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立場:放棄追憶,感受當下。為了使這一主題更加明確,“隱含作者”時時從文本中現(xiàn)身,置身事外,直接向讀者陳述人生思考。如《“媽媽~!”》以第一人稱講述“我”在醫(yī)院蘇醒過來,與前來探視的同事議論事件的經(jīng)過,這時,敘述主體突然脫離情節(jié),告訴讀者,這個躺在病床上的“我”,當時“對于這件事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我人生的各個方面,全都渾然不覺。”這種“隱含作者”直接插入的情況,在五篇小說里頻頻出現(xiàn)。《幽靈之家》中,“我”剛剛在說有點擔心幽靈會減損巖倉的生命活力,緊接著是“說不定,那段時間,盡管我自己都不曾那么想過,但有可能已經(jīng)相當迷戀巖倉了?!闭Z氣從主觀傾吐跳轉(zhuǎn)為俯視全過程的客觀評價,如同一個旁觀者在講述他對別人的觀察。有時,“隱含作者”現(xiàn)身后發(fā)表大段的議論,甚至造成情節(jié)的停滯或中斷?!侗M頭的回憶》開篇,“我”與西山邊吃盒飯邊聊關(guān)于幸福的話題,緊隨西山話音的,是“隱含作者”的一番人生感懷:“……事物絕不可能按照人們自己的愿望去發(fā)展。或許下一個瞬間幸福就會降臨,或許一直等待下去也無濟于事。恰如海浪或天氣的變化一樣,誰都無從知曉?!眱蓚髞硎欠袢岳^續(xù)談論幸福,抑或又聊了其他問題,都不得而知。小說由此轉(zhuǎn)到講述西山的身世。最極端的表現(xiàn)是《小朋的幸?!?。在五篇小說中,這是最短的一篇,也是唯一以第三人稱敘事的一篇。故事的展開如同小朋的戀愛一樣緩慢,經(jīng)過五年的等待,小朋內(nèi)心的期待終于有望成為現(xiàn)實,心儀已久的三澤開始邀請她吃飯了。這是兩人第一次一起吃飯,他們的談話剛剛開始,小朋心里想說的話還沒說出口。這時,筆鋒突然一轉(zhuǎn):“現(xiàn)在,換一個完全不同的話題。寫下這些文字的并非小朋,而是一個窺見了小朋人生的小說家,但是這位小說家實際上也并非自己在寫作這個故事,而是受到了某種巨大的力量———簡便起見在此暫且稱之為神靈———的召喚而寫作的?!闭≌f就像是舞臺上的序幕一點一點地終于快要拉開時,忽然鉆出一個人,向觀眾們宣告演出到此結(jié)束,同時解說上演這出戲的目的。這個鉆出幕布直奔主題的人,就是文本背后的“隱含作者”。他如此迫不及待地直接登場,是要告訴人們,雖然神靈的“力量太過微弱”,無法改變小朋與父親生離、與母親死別以及遭遇強暴的命運,但是它仍然“以透明的目光注視著小朋,目不轉(zhuǎn)睛地注視著她孜孜不倦地積累人生中珍貴的東西?!边@看似節(jié)外生枝的文字,是芭娜娜特意安置的理解小說深層含義的鑰匙。在一個柔弱女孩孤苦人生的表象背后,是她“孜孜不倦地積累人生中珍貴東西”的努力。母親去世的那個夜晚,小朋匆匆趕到醫(yī)院時已經(jīng)無力回天,鄉(xiāng)下的外婆和姨媽還在路上,父親已是別家的成員。在急救醫(yī)院來往穿梭的人群中,有人被救護車送來,最終得以在家人的陪伴下回去,而小朋卻再也不能跟母親一起回家。即便是這樣,倚靠著樹干的小朋,卻能夠看到樹枝剪影的美麗,能夠感到樹干的溫暖,以及夜空的光耀、夜風的撫觸、星星的閃爍和昆蟲的低鳴。這一切,正是此時此刻的美好。三日本社會“窮嘆族”的作品內(nèi)涵從上世紀80年代耀眼地登上文壇以來,芭娜娜曾經(jīng)在90年代以《甘露》(1994)為界,將自己的創(chuàng)作分為第一期和第二期:如果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偶然的話,我認為《甘露》這篇小說就標志著從《廚房》以來持續(xù)至今的“第一期吉本芭娜娜”的結(jié)束。也許,從今往后會判若兩人,寫出迥異于以往的作品。(8)可以說,在近10年之后,《盡頭的回憶》又宣告了前兩期的結(jié)束。2002年8月新潮社出版長篇小說《王國1》時,芭娜娜將筆名由半漢字半假名的“吉本ばなな”改為全部以假名書寫的“よしもとばなな”,此后她發(fā)表的所有作品都使用這一署名。全用假名的筆名“よしもとばなな”,進一步清晰地區(qū)別于全部漢字的真名“吉本真秀子”,以視覺的反差標記出一個新階段的序幕正在拉開。一年之后,標志性的作品集《盡頭的回憶》正式出版單行本,芭娜娜特意在《后記》中表白寫作的目的:“或許,我是想在待產(chǎn)期間,盡快把過去痛苦的事情全部清算掉吧?我這么想(如果像對待別人一樣進行分析的話)?!蹦敲?為什么芭娜娜作品內(nèi)含的主題會發(fā)生轉(zhuǎn)變呢?這與日本的社會變遷和時代特征密切相關(guān)。戰(zhàn)后的日本先后經(jīng)歷了經(jīng)濟高度增長、終身雇傭制、全民中產(chǎn)化、泡沫經(jīng)濟崩潰、雇傭崩潰等一系列社會變動,及至當今出現(xiàn)了“窮忙族”。“窮忙族”亦稱“工作貧困族”(workingpoor),已經(jīng)成為日本社會的一個流行詞匯,指那些即使努力工作但依然只能生活在最低水平以下的人。新世紀以來,“窮忙族”不斷擴大,以至日本NHK跟蹤拍攝了反映此類人群生活現(xiàn)狀的三集紀錄片《窮忙族》(2006年7月播出)。日本發(fā)展最快、最為富裕的時期已經(jīng)過去,但是人們的期望值并未相應地減退,對社會的高度期待和在現(xiàn)實中獲得的滿足之間出現(xiàn)了巨大的反差。加之新世紀以來,中國的經(jīng)濟持續(xù)增長,日本人原本就在島國的地理環(huán)境、多災的自然條件和稀少的資源儲備下形成了極強的危機意識,如今在鄰國不斷發(fā)展的比照之下變得尤為強烈。另外,年輕人對物質(zhì)消費的渴求與現(xiàn)實收入的差距,媒體的種種宣傳與渲染等,都放大了日本整體下滑的態(tài)勢,從而進一步使人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墜入低迷。正是在這種氛圍中,芭娜娜從上世紀的“療愈”走向了新世紀的“當下”,她通過作品中的“隱含作者”啟示人們要把目光投向現(xiàn)在乃至未來,幸福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但需要每個人自己的努力才能感知和體會。芭娜娜在《盡頭的回憶》的后記中說:“這里的每一篇都是痛苦、感傷的愛情故事。”而且,她本人甚至“在看這本小說集的校樣時無法忍住哭泣”,但更重要的是,“那淚水仿佛略微洗去了心底的痛苦?!蓖瑫r,她希望“對大家也能如此。”可見,芭娜娜的最終目的不在于展現(xiàn)痛苦,而是要洗去痛苦,方式就是在痛苦當中全身心地去感知幸福。正是在這一意義上,芭娜娜明言,盡管閱讀這本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副經(jīng)理聘用合同范本
- 公司維修勞務合同范本
- 加工生產(chǎn)毛巾合同范本
- 與律師服務合同范本
- 協(xié)助運作合同范本
- 化妝品授權(quán)合同范本
- 前臺銷售合同范本
- 醫(yī)院醫(yī)用柜合同范例
- 加盟合同范本6
- 包銷合同范本模板
- 年產(chǎn)60萬噸摻混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請立項
- 2025年江蘇省中職《英語》學業(yè)水平考試高頻必練考試題庫400題(含答案)
- 2025年濟寧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高三一?!吧媾c強弱關(guān)系思辨”審題立意及范文
- 2025年湖南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課件
- 2024年晉中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2025年茂名市高三年級第一次綜合測試(一模)物理試卷(含答案)
- 2025年重癥醫(yī)學科(ICU)護理工作計劃
- 四川省名校2025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2024年山東經(jīng)貿(mào)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