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助學案_第1頁
荊軻刺秦王助學案_第2頁
荊軻刺秦王助學案_第3頁
荊軻刺秦王助學案_第4頁
荊軻刺秦王助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荊軻刺秦王》【學習目標】1、梳理故事情節(jié),掌握并積累文言實詞和句式。2、學習本文多角度刻畫人物性格的藝術(shù)手法。3、探究、評論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緦W習重點、難點】重點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的描寫,把握其思想性格特征。難點對荊軻刺秦的客觀評價?!緦W習方法指導】1、利用網(wǎng)絡(luò)、書籍,查找“荊軻刺秦王”的相關(guān)文章、詩歌及圖片、影視作品等,對“刺秦”的史實有粗略的了解。2、學生課前認真預習,疏通文字、理解文意、組內(nèi)交流。一、【我記我會——知識簡說】1、《戰(zhàn)國策》介紹(1)《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zhàn)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zhàn)國歷史的重要典籍。西漢末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2)《戰(zhàn)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是第一部)又稱《國策》。主要記載戰(zhàn)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wèi)國、中山國 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滅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漸離以筑擊秦始皇,約12萬字。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3)《戰(zhàn)國策》是我國古代記載戰(zhàn)國時期政治斗爭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實際上是當時縱橫家〔即策士〕游說之辭的匯編,而當時七國的風云變幻,合縱連橫,戰(zhàn)爭綿延,政權(quán)更迭,都與謀士獻策、智士論辯有關(guān),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該書文辭優(yōu)美,語言生動,富于雄辯與運籌的機智,描寫人物繪聲繪色,常用寓言闡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畫蛇添足”“亡羊補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這部書有文辭之勝,在我國古典文學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4)《戰(zhàn)國策》是我國一部優(yōu)秀散文集,他文筆恣肆,語言流暢,論事透辟,寫入傳神,還善于運用寓言古事和新奇的比喻來說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濃厚的藝術(shù)魅力和文學趣味?!稇?zhàn)國策》對我國兩漢以來史傳文政論文的發(fā)展都產(chǎn)生過積極影響。2、背景介紹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tǒng)一中國之前的六年《當時,秦已于公元前230年滅韓,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趙,秦統(tǒng)一天下的大局已定。燕國是一個地處北方的小國。當初燕王為了討好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為人質(zhì)。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公元前228年,秦將王翦破趙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為了抵抗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了報當初在秦被凌辱之仇,決定派荊軻劫持秦王,想要挾秦王歸還秦侵占的各國土地;如果要挾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國內(nèi)部的混亂。但事與愿違,荊軻刺秦王失敗,秦大舉進攻燕,公元前222年滅燕。3、兩位主人公(1)荊軻,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齊國人,后遷居衛(wèi)國,原叫莊坷,到了燕國以后,才叫荊軻,他喜歡讀書擊劍,結(jié)交名人勇士。課文中提到的擊筑的高漸離,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雙全的燕國處土田光。田光覺得自己老了,無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為了激勵荊軻,便自殺了。荊軻接受了任務(wù),太子丹高興萬分,馬上封荊軻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課文記敘的情況。(2)秦始皇,秦孝公的第六世孫,秦莊襄王異人的兒子。他出生于趙國,所以又叫趙政。秦國經(jīng)過商鞅變法后,逐步富強起來,前247年,贏政即位為秦王,前238年親政,從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tǒng)一天下。統(tǒng)一全國后,自稱皇帝,他通過一系列的統(tǒng)一措施,建立了專制的中央集權(quán)制度,實行郡縣制,統(tǒng)一度量衡,統(tǒng)一文字,統(tǒng)一交通道路,統(tǒng)一貨幣,在中國的歷史上都是重大的舉措。但始皇以猛治國,法律苛嚴,終于在他死后激起民變。秦始皇多次出巡,前210年7月,秦始皇于沙丘死,時年50歲。4、《荊軻刺秦王》的結(jié)構(gòu)第一部分——開端(從“秦將王翦破趙”到“愿足下更慮之”):行刺的緣起第二部分——發(fā)展(從“荊軻知太子不忍”到“終已不顧”):行刺的準備第三部分——高潮(從“既至秦”到“必得契約以報太子”):廷刺秦王第四部分——結(jié)局(最后一段):荊軻被斬5、成語積累切齒拊心:又作“切齒腐心”。形容憤恨到極點。一去不復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來。后亦稱人或者已成陳跡。發(fā)上指冠:毛發(fā)豎起的樣子。形容極度憤怒。圖窮匕見:比喻事情發(fā)展到了最后,情發(fā)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出來。無可奈何:沒有辦法,無能為力。悲歌擊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變徵之聲:樂聲中的徵調(diào)變化,常作悲壯之聲。二、【課前檢測】1、給加點的字注音

燕(ydn)國樊於(w口)期(ji)夏無且(ju) 揕(zhen)胸切齒拊f讓)心 偏袒(tdn) 淬(cui)火濡(rd)縷(lu) 忤(wu)視瞋(chen)目變徵(zhi) 厚遺(wei) 被八創(chuàng)(chudng) 卒(cu)起三、【我的問題】五、【助學資料】戰(zhàn)國末期燕秦兩國的斗爭形勢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tǒng)一中國之前的六年。當時,秦已于公元前230年滅韓,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趙,秦統(tǒng)一天下的大局已定。燕國是一個地處北方的小國。當初燕王為了討好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為人質(zhì)。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公元前228年,秦將王翦破趙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為了抵抗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了報當初在秦被凌辱之仇,決定派荊軻劫持秦王,想要挾秦王歸還秦侵占的各國土地;如果要挾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國內(nèi)部的混亂。但事與愿違,荊軻刺秦王失敗,秦大舉進攻燕,公元前222年滅燕?!按呵锼拇炭汀保簩VT刺王僚春秋時期吳國人,家住陽山之野,靠為人屠豬維持生計,當時伍子胥隱居于此,其交好。后來,吳公子光欲刺其兄吳王僚,來見伍子胥,請其薦一勇士,伍子胥薦了專諸。為了刺殺吳王僚,專諸于是隱太湖學治魚三月。藏魚腸劍于魚腹,成功地刺殺了吳王僚。當時吳王僚之子公子慶忌與其手握兵權(quán)的母弟掩余、燭庸均被派出征楚國,因此,公子光謀成王位,即吳王闔閭。聶政刺韓傀戰(zhàn)國時俠客,魏國軹(今濟源東南)人,以任俠著稱,為戰(zhàn)國時期四大刺客之一。聶政,年青俠義,因除害殺人偕母及姊瑩避禍齊地(今山東境),以屠為業(yè)。韓大夫嚴仲子因與韓相俠累(名傀)廷爭結(jié)仇,潛逃濮陽,聞?wù)b名,獻巨金為其母慶壽,與政結(jié)為好友,求其為已報仇。聶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后,憶及嚴仲子知遇之恩,獨自一人仗劍入朝都陽翟(今禹州),以白虹貫日之勢,刺殺俠累于階上,繼而格殺俠累侍衛(wèi)數(shù)十人。因怕連累與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榮,遂持劍自破其面,挖眼、剖腹。其姊在韓市尋到弟尸,伏尸痛哭,后撞死在聶政尸前。要離刺慶忌春秋時期吳國人,因其折辱壯士丘迮,被推為天下勇士。自吳王僚死后,闔閭立國,公子慶忌逃往艾城,招納死士,接連鄰國,欲待時乘隙,伐吳報仇。公子慶忌骨騰肉飛,走逾奔馬,手能接飛鳥,步能格猛獸,矯捷如神,萬夫莫敵。因此闔閭?cè)找箲n慮。時伍子胥又薦贏弱體細的勇士要離刺殺慶忌。要離獻計殘身滅家,取得慶忌信任,終于成功刺殺了慶忌。(典故“壯士斷臂”即來源于此)專諸和要離成就了一代霸主吳王闔閭(春秋五霸之一)。荊軻刺秦王戰(zhàn)國末期燕趙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殺秦王贏政,功敗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戶曉,不必贅言。其友高漸離被后世尊為“樂圣”,高漸離的師傅是“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韓娥。后高漸離以灌滿鉛的筑刺殺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三)荊軻秦廷行刺場面描寫方法:通過斗爭雙方的動作描寫,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過程:荊軻“取一奉一發(fā)一把一持—揕—逐—提”,主動進攻未遂,仍進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驚—引—起—拔—走—擊”,由驚慌失措轉(zhuǎn)為有效反擊,動作描寫,層次分明。通過語言、神態(tài)、表情描寫,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人物形象。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讀之使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運用間接描寫的方法渲染氣氛,襯托荊軻的英雄形象。寫“年十二”就殺人的秦武陽“色變振恐”,襯托荊軻鎮(zhèn)定自若;寫秦王“恐急”,“群臣驚愕”,“盡失其度”,“不知所為”,襯托荊軻英雄虎膽,威懾秦廷;最后荊軻事敗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這寥寥數(shù)語,從反面襯托了荊軻的威武壯烈。(四)荊軻人物形象評價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荊軻的形象。對荊軻其人,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1)北宋蘇洵非議荊軻之行曰:“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保?)南宋鮑彪為《戰(zhàn)國策》作注說:“軻不足道也。”(3)南宋朱熹認為“軻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4)司馬遷在《史記?刺客列傳》結(jié)尾說:“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豈妄也哉。(5)西晉左思的《詠荊軻》稱頌他“雖無壯士節(jié),與世亦殊倫”,“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鈞”。(6)東晉陶潛說他“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7)近代龔自珍贊揚他“江湖俠骨”。你認為荊軻是怎樣一個人?請談?wù)勀愕目捶ā#ㄌ崾荆嚎蓮乃枷?、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思想:為國分憂,雪恥報仇,報效太子。他對樊放期說,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國之患”,“報將軍之仇”,除“燕國見陵之恥”。行刺失敗,他仍宣稱欲生劫秦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性格:深沉,剛毅,慷慨。準備信物,深謀遠慮。遲發(fā)見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才能:工于心計,善于言辭。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劃,義激樊於期。臨危從容不迫,遮掩搪塞,機智過人。精神:不畏強暴、不避艱險,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復還”,仍然一往無前,“終已不顧”。行刺不就,身受重傷,仍拼死一搏,英雄氣概,值得稱道。(五)《荊軻刺秦王》文言知識整理【通假字】秦王必說見臣說,通“悅”,yuQ,高興。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jīng)。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荊軻奉樊於期頭函奉,通“捧”,捧著。圖窮而匕首見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huán)”,繞。卒起不意卒惶急無以擊軻卒,通“猝”,倉促,突然?!竟沤癞惲x】1?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古義:走投無路,陷于困境。今義:生活貧困,經(jīng)濟困難。2?仰天太息流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古義: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將軍。今義:年長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古義:可以用它來……。今義:表可能、能夠、許可。5?持千金之幣物古義:禮物今義:錢幣。秦王方還柱走古義:跑今義:步行。7?諸郎中執(zhí)兵古義:宮廷侍衛(wèi)今義:指中醫(yī)。8?左右既前,斬荊軻古義:周圍侍從。今義:表方向或大約?!驹~類活用現(xiàn)象】1.名詞作狀語①進兵北略地(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北②函封之(名詞作狀語,用匣子)③發(fā)盡上指冠(名詞作狀語,向上)④箕踞以罵曰(名詞作狀語,象簸箕一樣)⑤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詞作狀語,馬上)2.名詞作動詞①前為謝曰(方位名詞作動詞,走上前)②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詞活用為動詞,走上前)③左右既前(方位名詞活用為動詞,走上前)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動,穿白衣,戴白帽)⑤乃朝服,設(shè)九賓朝服:名作動,穿朝服)3.動詞的活用使使以聞大王(動詞的使動用法,使 聽到)4.5.形容詞作名詞形容詞作動詞其人居遠(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遠方)則秦未可親也(形容詞作動詞,親近、接近)6.⑤乃朝服,設(shè)九賓朝服:名作動,穿朝服)3.動詞的活用使使以聞大王(動詞的使動用法,使 聽到)4.5.形容詞作名詞形容詞作動詞其人居遠(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遠方)則秦未可親也(形容詞作動詞,親近、接近)6.形容詞的意動①太子遲之(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遲)②群臣怪之(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怪)文言句式】1、判斷句①1、判斷句①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②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③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2、省略句①2、省略句①秦王購之(以)金千斤③見燕使者(于)咸陽宮②欲與(之)俱④而(群臣)卒惶急無以擊軻3、被動句①父母宗族,皆為戮沒②燕國見陵之恥除矣4、狀語(介賓短語)后置①3、被動句①父母宗族,皆為戮沒②燕國見陵之恥除矣4、狀語(介賓短語)后置①常痛于骨髓②給貢職如郡縣③燕王拜送于庭5、定語后置①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②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固定用法】1?臣乃得有以報太子(“有以”,意為:有用來……的辦法)然則將軍之仇報(既然這樣,那么)荊軻有所待(有……的)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的原因。)復音虛詞“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譯為:

的原因。)而卒惶急無以擊軻(“無以”,意為:以故荊軻逐秦王(因此)【重點實詞】1、發(fā)(而卒惶急無以擊軻(“無以”,意為:以故荊軻逐秦王(因此)【重點實詞】1、發(fā)(1) 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打開(2) 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出發(fā)(3)發(fā)盡上指冠 頭發(fā)3、誠(1)誠能得樊將軍首如果真的(2)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的確,確實5、顧(1)顧計不知所出耳只是,不過(2) 荊軻顧笑武陽回頭(3) 大行不顧細謹顧忌,考慮沒有用來??的辦法)1)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緣故(2)君安與項伯有故故交,老交情(3)故人具雞黍老,舊4、度(1)度我至軍中,君乃入估計(2)卒起不意,盡失其度常態(tài),氣度6、為(1)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被(2) 為之奈何對付,處理(3) 乃為裝遣荊軻準備(4) 乃令秦武陽為副做為(5) 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因為(6) 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發(fā)出六、【經(jīng)典美文】易水悲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趙春霞風必然是蕭蕭秋風,深秋時節(jié)的易水也已是涼意深深,壯士一去不返加重了易水的寒意?;殇秩镜膬删湓?,描繪出一幅悲壯的送別場景。趙春霞唐代詩人駱賓王《于易水送人》寫道: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讓我們的視野回溯到紛亂的戰(zhàn)國時期。秦國由于任用商鞅變法革新,在戰(zhàn)國時成為一個強大的諸侯國。到了秦王贏政時期,秦國憑借經(jīng)濟、軍事實力開始對其它諸侯國進行兼并。于是.弱小的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入秦謀刺始皇,在易水邊餞別。史料這樣記述這個場景:太子賓客皆白衣冠以送之,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變徵之聲,按劍而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慷慨激烈,滿座士皆泣,發(fā)盡上沖冠。一曲終了,荊軻掉頭不顧而去。江南有折柳送別的習俗,離情別緒雖深濃,但也是柔婉的深重。而易水邊的送別卻不然,在送別時已意識到了悲劇的結(jié)局。無論刺秦成敗與否,荊軻都只有一個結(jié)局,那就是死于亂劍之下。明知不歸路,卻偏向虎口行,荊軻是在用生命完成一個俠客悲壯的事業(yè)。歷史在風的呼嘯中送走了一位英雄,也給易水蒙上了一層濃重的悲壯色彩。從此,易水河邊就刻下了一組擊筑悲歌的永恒形象,從而成為燕趙這塊土地的底色和風格。蕭蕭秋風中,一個慷慨赴死的英雄怒發(fā)沖冠,臨水高歌,易水為之動容,秋風為之和奏。千年不腐的易水啊,從此不再變暖,永遠都是徹骨的寒。尋常的易水,從此有了這一層文化上的感人色彩。英雄的腳步越走越遠,易水的嗚咽無人能聽得見,秋風卷走他的背影,歷史把一個落寞的剪影拓在了易水河畔,悲歌壯氣,千載猶存。易水悲歌被人傳唱千年的永恒魅力,就在于英雄悲劇的深刻性,還在于去慷慨赴死而刺殺行動卻沒能取得成功。其實,荊軻行刺秦王贏政前,也制定了周密的計劃。他得了趙國著名劍匠徐夫人鑄造的毒劍,見血立死,鋒利異常,又讓勇士秦舞陽當助手,同時,準備了燕國要地督、亢的地圖和秦王仇人樊於期的首級作為見面禮,匕首就藏在地圖中。到了戒嚴森備的秦宮,壯士秦舞陽驚慌失色,而荊軻仍能從容應(yīng)對。計劃不能說不周密,勇士不能說不坦然,然而天不隨人愿,圖究匕現(xiàn),而荊軻刺殺不成,自己被亂劍所殺。一個俠氣沖天的英雄在蕭蕭秋風中隨風而逝,易水啊,唱了千年的悲歌,穿過如煙的歲月,這聲音是否已經(jīng)失真?幾千年過去,易水河畔,也許陽光同樣明媚,也許酒吧里同樣是燈紅酒綠。幾千年過去了,英雄壯舉,沖天一怒,把歷史的血腥與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