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二中11屆高三11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1頁
廣西南寧二中11屆高三11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2頁
廣西南寧二中11屆高三11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3頁
廣西南寧二中11屆高三11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4頁
廣西南寧二中11屆高三11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南寧二中2011屆高三年級11月月考語文試題本試卷分為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l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共30分)一、(每小題3分,共12分)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項是 ()A.否決/否極泰來 漸進/東風西漸 扛槍/力能扛鼎B.疏浚/怙惡不悛 啜泣/氣息惙然 惆悵/風流倜儻C.白爵然/矯枉過正 沏茶/休戚相關 創(chuàng)傷/悲愴欲絕D.間距/間不容發(fā) 鮮見/數見不鮮 下載/千載難逢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文過飾非 緣木求魚 見風駛舵 斬釘截鐵B.無上榮光 迫不急待 坐收漁利 各自為陣C.越俎代庖 妍媸畢露 融匯貫通 目不暇接D.振聾發(fā)聵 明火執(zhí)仗 集腋成裘 精簡機構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能與括號中的詞語替換且不改變句意的一項是 ()A.2010年10月20日,第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第七屆中國-東盟商務投資峰會在南寧隆重開幕。這次博覽會聚集了東盟各國各種各樣的新產品,真可謂琳瑯滿目,應有盡有.(浩如煙海)B.作為這個偌大世界的蕓蕓眾生,我們每個人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著自己的理想,雖然我們的水平參差不齊,但是我們都在做著最大的努力?。驾积R)C.鳳姐是《紅樓夢》中個性十分鮮明的典型人物,她的性格特征是“上頭一臉笑,腳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這以后就成為了人們對風姐的描述了。(口蜜腹劍)D.“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闭Z文學習歷來都講究“積累"二字,“一蹴而就"顯然在這門學科中是行不通的。(一揮而就)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劉量程的《一個人的村莊》、梭羅的《瓦爾登湖》等中外散文佳作,都具有積極的思想傾向,因而文筆清新自然,又充滿思辨色彩,耐人咀嚼。B.為北京申奧成功作出貢獻的《申辦報告》是一幅全面展現(xiàn)中國北京風采的錦繡畫卷,已被國際奧委會收藏,目前陳列在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中。C.如果中國不能緩解人口增長對水土資源造成的巨大負擔,那么環(huán)境的惡化將會危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D.記者日前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中國人不愛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們的飲食習慣還沒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應改善所致。二、(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當今畫壇,批評家正在變成貶義詞,仿佛批評家是隔夜的麻辣湯,全部變了質。這實在是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我結識的批評家,幾乎都是愛讀書愛思考的高手,幾乎都是有正義感的人物,也是自強不息的奮斗者。作為批評界的一員,反躬自問:畫家蔑視批評家,肯定是有原因的。究其原因如下:畫是有形的詩,講究直覺與意境。批評是無形的思,側重理性與邏輯。詩與思是宿敵。柏拉圖要把詩人逐出他的理想國,詩人對他也沒有好感.儒家詩圣杜甫“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的詩句,被儒家思想家朱熹頗為不屑地批評說:“道它作甚?"言下之意是很無聊很沒有意思。書面語言限制了批評的表達。語言表達的障礙,言不由衷是態(tài)度虛偽,詞不達意是水平欠佳,言不盡意是效果有限.“言不盡意,圣人立象以盡意。"意思是話語不能貼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于是周文王借用卦象去傳達。卦象的延伸就是畫,東漢劉熙解釋說:“畫,掛也?!惫盼膾臁⒇?,音同義同而形似。這意味著古人認為畫畫比說話優(yōu)越。批評文章通常是即興的隨筆,與寫意畫相通.寫意畫家的作品,不經意的敗筆很常見,如同顏真卿打叉畫圈的行書或黃賓虹的亂筆,感覺很自然。批評家的文章卻不能有敗筆.批評家如果引經據典,會被譏之為賣弄;不引經據典,批評就成了知心話,說多了則假.這樣的文本,又會被認為沒有深度.如果形而上地議論,畫家便指責批評家不會細微地體味作品.在懷有一流技術的畫家看來,批評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離腔走調的空談家。廣義的批評既有指責,也有贊賞。凡是自大的畫家無不希望批評界贊賞自己而指責他人。于是,偏重贊賞的批評,除了當事人之外,會受到畫壇廣泛的排斥,斥之為吹捧.反之,對于批評界的指責,畫家又以外行為由加以抵制。批評文章如果是藝術品的說明詞,就降格為應用文.批評文章如果把作品視為直觀的現(xiàn)實,就成了社會學、文化學的業(yè)余議論。批評家如果把作品作為解釋的容器,可以裝進不同的觀念,畫家會質疑:那我在那里?晉唐以來的價值觀,看重的是文章,其次是書法,最后是繪畫。而今反過來了:畫最值錢,書法其次,文章最賤。按照國營牌價,名人一篇文章的稿酬,相當于書法名家在宣紙上寫一撇或名畫家在畫上滴一點.批評家與畫家在社會回報上失衡,造成兩者之間不平等的關系,畫家怎能不看輕批評家?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評家為了混稿費,文章越寫越長。一個二三流畫家的幾件庸作,批評文章動輒幾千字,比蘇東坡評論二王、張旭、懷素、顏真卿、王維、李思訓、吳道子等名家的文字加起來還長。不長就不學術的西式文本摧毀了一字千金、字字璣珠的傳統(tǒng),怎能讓人器重?大畫家都是有思想的人物,如果涉足批評,肯定比很多批評家高明.又由于輕文重畫是全社會的綜合態(tài)度,致使進入批評界的一流人物實在是太少。就憑你那幾個筋斗翻來翻去,他能看得上眼嗎?摘編自彭德《畫家為何輕視批評家》5.從原文看,下列關于“畫家輕視批評家"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畫是有形的詩,批評是無形的思,詩與思是宿敵。B.書面語言限制了批評的表達,話語往往不能貼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C.批評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離腔走調的空談家,批評文章通常是即興的隨筆。D.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評家為了混稿費,文章越寫越長,無法讓人器重.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批評家正在變成貶義詞,其結果是批評文章越來越被畫家輕視。B.畫家的作品可以有不經意的敗筆,批評文章則不允許出現(xiàn)敗筆。C.畫家總是希望批評界贊賞自己而指責他人,這無疑增加了批評的難度。D.批評文章應學習一字干金、字字璣珠的傳統(tǒng),不應盲目效法西式文本.7.根據原文內容,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周文王借用卦象去傳達思想,卦象的延伸就是畫,沒有卦象就沒有畫,卦象其實就是畫的起源,或者說卦象就是最早的畫。B.如果把畫家的稿酬降低,批評家的報酬提高,那么畫壇就會出現(xiàn)許多高質量的批評文章。C.從價值觀上看,因為畫畫比說話優(yōu)越,所以當代的書畫價值要遠遠高于文章的價值,這和晉唐以來中國長期形成的價值觀截然相反。D.成為好的畫壇批評家,需要有高超的繪畫技藝、恰當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公正的批評態(tài)度等條件.三、(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0題.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也。少好學,師事同郡譙周.仕蜀為觀閣令史,宦人黃皓專弄威權,大臣皆曲意附之,壽獨不為之屈,由是屢被譴黜。遭父喪,有疾,使婢丸藥,客往見之,鄉(xiāng)黨以為貶議;及蜀平,坐是沉滯者累年。司空張華愛其才,以壽雖不遠嫌,原情不至貶廢,舉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補陽平令。撰蜀相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領本部中正。撰魏、吳、蜀三國志,凡六十五篇,時人稱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時著魏書,見壽所作,便壞己書而罷。張華深善之,謂壽日:“當以晉書相付耳。”其為時所重如此?;蛟贫x、丁虞有盛名于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競不為立傳。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張華將舉壽為中書郎,荀勖忌華而疾壽,遂諷吏部,遷壽為長廣太守.辭母老不就。杜預將之鎮(zhèn),復薦之于帝.宜補黃散,由是授御史治書,以母憂去職。母遺言令葬洛陽,壽遵其志。又坐不以母歸葬,竟被貶議。初,譙周嘗謂壽日:“卿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壽至此再致廢辱,皆如周言。后數歲,起為太子中庶子,未拜。元康七年病卒,時年六十五。梁州大中正尚書郎范頵等上表日:“昔漢武帝詔曰‘司馬相如病甚,可遣悉取其書,,使者得其遺書,言封禪事,天子異焉。臣等按故治書侍御史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明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愿垂采錄。"于是詔下河南尹、洛陽令就家寫其書.壽又撰古國志五十篇、益都耆舊傳十篇,余文章傳于世。(選自《晉書·陳壽傳》)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坐是沉滯者累年 坐:因為B.以壽雖不遠嫌,原情不至貶廢 原:原來C.除著作郎,領本郡中正 領:兼任D.臣等按故治書侍御史陳壽作三國志 按:推究9.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陳壽“德行”的一項是 ()①宦人黃皓專弄威權,大臣皆曲意附之,壽獨不為之屈,由是屢被譴黜。②及蜀平,坐是沉滯者累年.③撰魏、吳、蜀三國志,凡六十五篇.④張華深善之,謂壽日:“當以晉書相付耳."⑤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⑥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A.①②③⑤B.①②⑤⑥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⑥10.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 ()A.陳壽從小就師從譙周,譙周曾告誡陳壽:才華一定會成就他,也會損毀他,要相當小心。陳壽因反感而不聽從,最終再一次被罷官。B.夏侯湛正在撰寫《魏書》時,讀到陳壽的《三國志》,便毀掉了自己的書稿,說明陳壽的確擅長敘事,有良史之才。C.陳壽不為丁儀、丁虞作傳是因為他們的后代沒有給自己送東西;為諸葛亮立傳不實事求是,反映了陳壽撰史的態(tài)度有欠嚴肅、公允,有挾私報復之嫌。D.陳壽死后,梁州大中正尚書郎范頵等上表推薦《三圍志》,稱其“辭多勸誡,明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朝廷對此非常重視,派人去抄錄,說明《三國志》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第II卷(主觀題,共120分)四、(23分)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大臣皆曲意附之,壽獨不為之屈,由是屢被遣黜.(5分)(2)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愿垂采錄。(5分)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落梅(宋)劉克莊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墻。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亂點莓苔①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咀ⅰ竣佥?,苔蘚植物,生長在陰濕的地方.(1)“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與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它們的“同工”之處。(4分)(2)本詩后兩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什么感情?請作簡要分析。(4分)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兩題任選一題)(5分)(一)閭閻撲地,;舸艦迷津,。云俏雨霽,彩徹區(qū)明.,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雁陣驚寒,。(王勃《滕王閣序》)(二)(1)后人哀之而不鑒之,。(杜牧《阿房宮賦》)(2),不知東方之既白。(蘇軾《赤壁賦》)(3)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司馬遷《屈原列傳》)(4),背西風,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5),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五、(22分) 閱讀下文,完成14-17題.故鄉(xiāng)在遠方張抗抗 我總覺得自己是一個流浪者。 幾十年來,我漂泊不定、浪跡天涯。我走過田野,穿過城市,我到過許多許多地方. 19歲那年我離開了杭州城。水光瀲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離杭州100里水路的江南小鎮(zhèn)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個過客,我的祖籍在廣東新會。我長到30歲時,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過廣東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靜的榕樹島,夕陽西下時,我看見大翅長脖的白鸛灰鸛急急盤旋回巢,巨大的榕樹林遮天蔽日、鳥聲嚶嚶.那就是聞名于世的小鳥天堂。 但老家于我,卻已無故園的感覺。沒有一個人認識我,我也并不真正認識一個人。我甚至說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鄉(xiāng)方言。我和我早年離家的父親,猶如被放逐的棄兒,在陌生的鄉(xiāng)音里,茫然尋找辨別著這塊土地殘留給自己的根性。 暑假寒假,坐小火輪去洛舍鎮(zhèn)外婆家。鎮(zhèn)東頭有一座大石橋,夏天時許多光屁股的孩子從橋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連著煙波浩渺的洛舍洋。我曾經在橋下淘米,竹編的淘籮濕淋淋從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撲撲蹦跳著一條小魚兒…… 而外婆早已過世了.外婆走時就帶走了故鄉(xiāng)。其實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聽說外婆的祖上是江蘇丹陽人,不知何年移來德清洛舍。由此看來,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難以考證,我魂牽夢系的江南小鎮(zhèn),又何為我的故鄉(xiāng)? 所以對于我從小出生長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種隱隱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歡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歡植物園的綠草地和春天時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歡冬天時滿山的翠竹和蒼郁的香樟樹……但它們只是我搖籃上的飾帶和點綴,我欣賞它們贊美它們,但它們不屑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雜喧鬧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種從遙遠的異地帶來的“生人味",總使我覺得同這里的溫馨和濕潤格格不入…… 我究竟來自何方? 更多的時候,我會凝神默想著那遙遠的冰雪之地,想起籠罩在霧靄中的幽藍色的小興安嶺群山.踏著沒膝深的雪地進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凍的山泉一路叮咚歡歌,偶有暖泉順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頭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窺見冰層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無風的日子,靜謐的柞樹林中輕輕慢慢地飄著小清雪,落在頭巾上,不化,一會兒就披了亮晶晶的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禮物。若閉上眼睛,能聽見雪花親吻樹葉的聲音.那是我21歲的生命中,第一次發(fā)現(xiàn)原來落雪有聲,如桑蠶啜葉,嬰童吮乳,聲聲有情。 那時住帳篷,爐筒一夜夜燃著粗壯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車、塄場的牽引拖拉機轟響。時時還夾著山腳下傳來的咔咔冰崩聲……山林里的早晨寧靜而嫵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紅,淡紫色的炊煙纏綿繚繞,門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來過的不知名的小動物一條條絲帶般的腳印兒,細細辨認,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個個問號,清晰又雜亂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處…… 我19歲便離開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遙遠而寒冷的北大荒。 那時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園在溫暖的南方。 但現(xiàn)在我知道,我已沒有了故鄉(xiāng)。我們總是在走,一邊走一邊播撒著全世界都能生長的種子。我們隨遇而安,落地生根;既來則定,四海為家。我們像一個新時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無歸宿的流浪移民。也許我走過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鄉(xiāng)。 然而在城市悶熱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時時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進了我們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獷而質樸。20年的日月就把我這樣一個纖弱的江南女子,磨礪得柔韌而堅實起來。以后的日子,我也許還會繼續(xù)流浪,在這極大又極小的世界上,尋覓著、創(chuàng)造著自己精神的家園。14.作者在寫北大荒的生活前寫了新會、洛舍、杭州這三個故鄉(xiāng),請概括說說作者眼中這幾個故鄉(xiāng)的共同特點。(4分)15.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6分)(1)所以對于我從小出生長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種隱隱的隔膜和猜疑.(2)我究竟來自何方?16.為了表達對遠方故鄉(xiāng)的追尋,作者主要運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請結合本文內容簡要分析。(6分)17.請你結合全文說說作者對“故鄉(xiāng)在遠方”有著怎樣的認識。(6分)六、(15分)18.在大學自主招生面試時你有一分鐘的自我介紹時間,請在提供的開頭、結尾的基礎上,從下面提供的語言素材中選擇得體的必須要說的內容,按照連貫、通暢、合乎邏輯的要求排出順序.(4分) 老師,您好!,,,。謝謝 ①某某大學學術氛闈濃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 ②我叫某某,今年18歲 ③錯過我這樣的好苗予,相信老師您會后悔的 ④我盼望今天能夠通過面試,成為某某大學的一員 ⑤我的家鄉(xiāng)風景優(yōu)美,歡迎老師您有時間去做客 ⑥我的父親是一名公務員,我的母親是一位人民教師 ⑦我愛好音樂,也喜歡運動;我堅強、樂觀,從不怕困難 ⑧我身高XX,是一名剛光男孩(女孩) ⑨這次自主招生我一定能通過,我絕對相信自己的實力19.新聞點評就是用簡約的文字對新聞事件進行評論,請用一句話點評下面這則新聞。不超過20字。(5分) 2010年10月16目21時40分許,李啟銘酒后駕駛朋友的黑色轎車到河北大學送朋友,在河北大學新校區(qū)的生活區(qū),將穿著輪滑鞋的兩名女生陳某、張某撞飛,致一死一重傷。在被攔下后,他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告去!你知道我爸是誰嗎?我爸是李剛!”據悉,李啟銘所說的父親“李剛”是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區(qū)分局主管刑偵的副局長?!拔野质抢顒偂闭蔀榫W絡流行語,網民用調侃來表達義憤.20.第16屆亞運會將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國廣州進行,下面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吉祥物——樂羊羊的標示,請你以設計者的身份說明吉祥物標示的創(chuàng)意。要求說明內容準確,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120個字。(6分)七、(60分)21.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幾個小孩聽多了關于天使的故事,一心也想當天使,于是就求助于上帝。 上帝給他們一人一個燭臺,叫他們保持燭臺光亮,說只有這樣才能夠成為天使。孩子們很高興,都仔細地將燭臺擦得很干凈。 結果幾天過去了,上帝一直沒有來。幾乎所有的小孩都不再擦拭燭臺. 有一天上帝突然造訪,他們每個人的燭臺上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塵,只有一個小孩,大家都叫他笨小孩,因為上帝沒有來,他也每天都擦拭。 結果這個笨小孩成了天使。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參考答案1.A2.D(A.見風使舵,B.迫不及待、各自為政,C.融會貫通)3.C(“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義同“口蜜腹劍"。A.“琳瑯滿目”形容比喻各種美好的東西很多,多指書籍或工藝品。“浩如煙海"形容文獻、資料等非常豐富.B.“參差不齊”,形容水平不一樣或不整齊;“良莠不齊”,指好人壞人混在一起?!懊鳡幇刀?指內心勾心斗角,爭權奪利。D.“一蹴而就”,是指事情很快就完成;而“…揮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動筆就寫成,多指文學或書法創(chuàng)作。)4.B(A.強加因果,去掉“因而”。C.“緩解……負擔”搭配不當,“緩解”應與“問題”搭配。D.“原吲是……”和“由……所致”雜糅。)5.C(“批評的文章通常是即興的隨筆”不屬于畫家輕視批評家的理由。)6.D(A.因果倒置;B.擴大了范圍,第四段原文是“寫意畫家”;C.擴大了范圍,第五段原文是“凡是自大的畫家”。)7.D(A.“沒有卦象就沒有畫,卦象其實就是畫的起源,或者說,卦象就足最早的麗”文中無據,屬了:主觀臆斷.B.“提高批評家的報酬”不是出現(xiàn)高質量批評文章的充分條件。C.當代書畫價值不是由畫畫比說話優(yōu)越決定,而足由“重畫輕文”的綜合態(tài)度決定。)8.B(原:推究)9.B(德:①②⑤⑥.才:③④)10.A(“陳壽闋反感而不聽從"原文未及。)11.(1)大臣們都違背自己的意愿去依附他,只有陳壽不為之屈服,因此屢屢被降職罷官。(“曲意”“附”“屈”“譴黜”各1分;語句通順1分)(2)雖然文章的艷麗程度比不民司馬相如,然而質量確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希望能得到皇上的垂青而采用錄入。(“義艷”“質”“直"“年"各1分;語句通順1分)【參考譯文】 陳壽寧承祚,他足巴西安漢人。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學習,師從于同一個郡縣的譙周。在蜀國擔任觀閣令史這個官,朝里的太豁黃皓獨攬權枘,耍弄威勢,大臣們都違背自己的意愿去勾結依附他,只有陳壽不為之劇服,因此屢屢被降職罷官。 陳壽父親去世后,他自己也得了病,就讓女仆把藥做成丸狀,被去他家的客人看到了,鄉(xiāng)里人(認為他不守孝)對他的評價很低.等到蜀國被魏國平定后,就閃為這件事獲罪官職多年得不到升遷.晉朝司空張華愛惜他的才華,認為陳壽雖然未能遠避嫌疑,但推究實情還不至于被貶廢,推舉他做了孝廉,調任輔助著作郎,調出補助陽平縣令。寫了《蜀相諸葛亮集》,上奏皇上。任命為著作郎,兼任本郡中正.撰寫《魏蜀吳二國志》,共六十五篇.當時人稱贊他擅于寫文章,有優(yōu)秀史官的才能。夏侯湛當時正在寫《魏書》,看到陳壽所寫的,就毀掉白己所寫的并且放棄再寫.張華非常欣慰,對陳壽說:“應當把這件事寫進《醬帕》里!”他當時就是這樣被人們看重。有傳言說丁儀、丁廩曾經在魏國很有名望,陳壽對他們的兒子說:“你們送一千斛米來,就替你們父親寫篇好傳.”丁儀、丁廩的兒子沒有送給他米,陳壽竟然沒有給丁儀、丁虞寫傳記。陳壽的父親曾是馬謖的參軍,馬謖被諸葛亮殺了,陳壽的父親也獲罪被剔了個光頭,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義非常輕視陳壽。陳壽為諸葛亮寫傳記的時候,說諸葛亮并不擅長謀略,沒有對付敵人的才能,說諸葛瞻只寫得一手好書法,有名無實.人們因為這看不起他。 張華將要推舉陳壽當中書郎,茍勖憎惡張華并且討厭陳壽,就對吏部造陳壽的謠,吏部就將陳壽遷走去當長,。太守。陳壽借故母親年事以老推辭不去就職.在杜預出面干預下,再一次在皇帝面前舉薦陳壽,認為適合補尚書奏事一職,因此就讓他當御史治書,他又因母親去世離職.陳壽母親遺言讓陳壽將她埋葬在洛陽,陳壽遵從了母親的意愿。卻又因為不給母親在家鄉(xiāng)埋葬而獲罪,最后又被罷官。當初,譙周曾經對陳壽說:“你一定會因為你的才學而成名,卻會因此受辱遭遇曲折,也不是不幸嘲,一定要慎重!”陳壽到現(xiàn)在再一次被罷官,譙周當年說的話一一應驗。過了幾年,陳壽被啟用為太子中庶子,卻沒去報道。到元康七年陳壽病死,去世時六十五歲. 粱州大中正尚書郎范頹等人上表說:“以前漢武帝詔書說“司馬相如病死后,就可以把他的書全拿來”,使者得到司馬相如死后的書,上面寫了封禪的事,漢武帝非常的驚異。我們大臣幾個審查了以前治書侍御史陳壽所寫的三國志,書里有很多勉勵告誡的話,明確得與失,有益于社會風氣.雖然文章的艷麗程度比不上司馬相如,然而質量確實是有過之無不及.希望能得到皇上的垂青而采用錄入?!庇谑腔噬显t下河南尹、洛陽令讓他們到陳壽家里謄寫.陳壽還寫了古國志五十篇、益都耆舊傳十篇,這些三國志以外的文章流傳于世.12.(1)兩句疇表面上都寫丫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涼,(1分)贊美梅花雖遭不幸但香氣經久不滅.(11分)實際上托物言:基;(1分)贊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烈然遭遷謫放逐但仍堅守志節(jié)的迂客騷人。(1分)(2)采用比喻手法。(1分)把胡亂使用對百花生殺予奪的權力的“東風"比作歷史上和現(xiàn)實中的執(zhí)掌權柄者,(1分)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頭指向歷史和現(xiàn)實中的一切嫉賢妒能、打擊人才的當權者,(1分)寄托自己仕途不遇的感慨以及對這種不尊重人才現(xiàn)緣的強烈不滿。(1分)《落梅》賞析 寧宗嘉定年間,時任建剛(福建)令的劉克莊寫了《落梅》一詩,這是他詠物寄情的上乘之作。當時南宋小朝廷偏安東南一隅,已處于風雨飄搖之中,而統(tǒng)治階級的上層人物卻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目睹此情此景,愛國憂民的詩人真是萬分痛心.作者雖有腔報國熱情,卻得不到統(tǒng)治者的重用,倍受排擠、迫害,于是詩人便將內心的悲憤和不滿借“落梅"這一意象曲折地表達出來。 首聯(lián)的“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墻”,描繪了一幅凄涼衰敗的落梅景象,奠定了全詩凄愴憂憤的基調。每一片落梅都使詩人觸目愁腸,更何況那如雪花般飄落下來的鋪滿臺階義堆上了墻頭的落梅呢?而對如此凄涼的景象,自然引起詩人對社會、人生的思考。 頷聯(lián)進一步刻畫落梅:“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這兩句對仗工整,化用典故,寓意深刻。兩句詩不僅生動描繪了落梅凋謝飄零、隨風四散的凄慘景象,而且高度概括了歷史上無數“遷客”“騷人”的坎坷一一生?!帮h如遷客來過嶺”中的“過嶺”,越過五嶺,指到達今廣東一帶,晴喻韓愈被貶謫潮州的故事.“墜似騷人去赴湘”中的“湘”,指湘江流域,今湖南一帶,暗用屈原失寵被逐,投淚羅江而死的故事。然而,這里的“遷客"“騷人”不僅指屈原、韓愈,而且泛指歷史上一切仕途坎坷的有志之士.詩人一筆雙寫,不僅用“遷客"“騷人”的遷謫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