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方案對紅富士蘋果生長、產量和品質的影響_第1頁
施肥方案對紅富士蘋果生長、產量和品質的影響_第2頁
施肥方案對紅富士蘋果生長、產量和品質的影響_第3頁
施肥方案對紅富士蘋果生長、產量和品質的影響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施肥方案對紅富士蘋果生長、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陜西渭北干旱地區(qū)蘋果種植面積迅速發(fā)展,蘋果產業(yè)成為該地區(qū)農業(yè)的綠色支柱??茖W施肥是指導蘋果產業(yè)健康發(fā)展的一項關鍵技術。肥料種類的正確選擇和搭配是指導科學施肥的前提。目前,市場上蘋果肥料品種混雜,質量良莠不一,造成果農盲目投入,導致果園土壤肥力低下,產量和效益不高。渭北旱塬干旱少雨,肥料種類和量化指標選擇不合理,不僅造成肥料浪費和利用率的下降,而且導致樹體營養(yǎng)虧缺,致使果實品質變差,產量低而不穩(wěn),果樹生產潛力未能充分發(fā)揮。所以探索適合本地區(qū)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的施肥方案是當地蘋果生產施肥技術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目前,陜西渭北旱塬果園施肥不是根據果園產量、果樹的樹勢以及土壤養(yǎng)分的狀況進行施肥,而是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偏施以尿素為主的氮肥,輕視有機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造成多數果園有機質虧缺,土壤養(yǎng)分失調。隨著BB肥、礦肥、微生物肥、腐殖酸肥在蘋果生產中的推廣應用,關于蘋果施肥的研究報道很多,國外比較重視通過葉分析進行精準配方施肥研究;國內偏重于土壤分析的平衡施肥研究。彭福田通過對不同產量水平蘋果園氮磷鉀營養(yǎng)特點研究,提出根據目標產量確定施肥量時,要根據土壤有效養(yǎng)分含量對施肥量進行調整。趙佐平通過研究,探討適合陜西黃土區(qū)富士蘋果園的施肥種類和肥料配比。但有關適合在渭北旱塬蘋果的肥料組合研究報道較少,本試驗根據生產實際,選擇在渭北旱塬地區(qū)果農常用的5種肥料,研究各種肥料施用對蘋果生長、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以期為紅富士蘋果園科學施肥提供技術參考。1材料和方法1.1果園土壤和土壤試驗地點位于陜西省白水縣,該區(qū)位于關中平原與陜北高原的過渡地帶,平均海拔850m左右,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1.4℃,年均降雨量577.8mm,干旱少雨。施肥試驗于2007-11在該縣林皋鎮(zhèn)可仙村蘋果示范園進行,該園主栽品種為16a生富士,株距4m,行距6m。果園土壤為黃綿土,土壤肥力一般(表1)。所用基肥為魯北BB肥,每株1kg,礦肥、微生物肥、腐殖酸肥(產品名稱見表2)均由生產單位提供。魯北BB肥養(yǎng)分總量為45%,養(yǎng)分比例[m(N)∶m(P2O5)∶m(K2O)=15∶15∶15]。礦肥為賽眾28肥,含SiO2≥42%,K2O≥8%,MgO≥3%,并含有鋅、鐵、硒、銅、鍶、碘、氟、硅等18種微量元素。微生物肥為EM菌肥和留老根肥,按產品說明,EM菌肥由光合菌類、乳酸菌類、酵母菌類等3大菌群的多屬多種微生物組成。留老根肥由復合有益活性微生物,中量營養(yǎng)元素及微營養(yǎng)物質(多種微量元素、氨基酸、活性酶、小分子肽和生根因子等)組成。腐殖酸肥為天氨冬聚合肥和黃腐酸2+1肥,天氨冬聚合肥腐殖酸含量>50%、有機質>60%、全氮量6%。黃腐酸2+1肥BFA≥60%、K+N≥10%、核酸+氨基酸≥10%。1.2調查處理與病蟲害防治選擇樹勢一致的植株,設置6個處理(表2),每處理3個重復,每重復3株,即每處理9株。2007-2008連續(xù)兩年重復試驗,減少由于蘋果大小年的出現造成一年測定數據的不可靠性。采取穴施,病蟲害防治按正常管理措施進行。每年9月開始觀察記錄生長發(fā)育狀況,10月采樣果實,帶回實驗室進行測定。1.3指標和方法的測量1.3.1新梢生長量和葉面積測定2007-2008年新梢停止生長期開始測定生長生理指標。百葉質量用天平稱百葉鮮質量和干質量,計算干鮮比,百葉厚用游標卡尺測定。新梢生長量:每株選擇所有當年生枝,測定其長度和粗度(統(tǒng)一離新梢基部5cm處),求平均值;葉面積每株選正常發(fā)育枝中部葉片20枚,用LI-3000A便攜式葉面積儀測定;葉綠素含量用手持式葉綠素計測定,葉片光合速率測定用Li-6200型光合分析儀測定,7-9月的每月中旬選3個晴天,每日9:00-10:00測定樹冠的下層、內膛、主干東南側標記葉片(活體)的凈光合速率(Pn)。1.3.2服刑量測定果實采收于2007年和2008-10-10,從東南西北4個方向每株采8個果實。用稱量法測定單果質量;果形指數用游標卡尺測定果實縱橫徑后計算縱橫徑的比值;果實硬度用手持硬度測定儀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可溶性固形物測定儀測定;采用目測法測定果實著色度;可滴定酸采用NaOH中和滴定法測定;Vc含量采用鉬藍比色法測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測定。1.4處理數據用SPSS11軟件對測定數據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2結果與分析2.1各指標變化的差異從表3可以看出,葉片干鮮比各處理與對照無顯著性差異,處理Ⅰ其余指標與對照差異不明顯,處理Ⅱ和處理Ⅴ除新梢長度與對照有差異,其余指標與對照差異不明顯。處理Ⅲ葉片指標與對照差異較顯著,處理Ⅳ新梢指標與對照差異較顯著,葉片指標除葉綠素含量,其余指標和處理Ⅲ一樣與對照差異較顯著。說明處理Ⅲ和處理Ⅳ均能明顯促進樹體生長,前者對葉片生長的促進效應顯著,后者對新梢生長促進效應顯著。2.2礦質肥處理對葉片光合速率的影響Pn是反映樹體生長和豐產性能的重要指標。從圖1可見,對照的Pn為11.28μmol/(m2·s),其余處理均高于對照,處理Ⅲ最高,達12.56μmol/(m2·s),比對照高11.35%,與對照差異極顯著。處理Ⅳ和處理Ⅴ分別為12.31和11.84μmol/(m2·s),比對照高9.13%和4.97%,與對照差異顯著。處理Ⅰ和處理Ⅱ的Pn分別為11.24和11.84μmol/(m2·s),與對照無顯著性差異??梢?礦質肥處理能改善葉片質量,明顯提高樹體的光合速率。微生物肥效果次之,腐植酸肥處理效果不明顯。2.3不同處理的株產及其降收率從圖2可以看出,不同施肥水平能明顯提高單株產量,其中處理Ⅲ和處理Ⅳ與對照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且處理Ⅳ的株產達到85.49kg,比對照單株增產21.82%,增產效果明顯,處理Ⅲ比對照增產19.22%,效果次之。處理Ⅰ和處理Ⅱ單株產量與對照差異不明顯,肥效表現出明顯的滯效性,說明增產潛能有限。2.4含量測定指標由表4可知,各施肥處理均能明顯提高單果質量;各處理果形指數、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無明顯差異;處理Ⅲ和處理Ⅳ的單果質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硬度與對照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處理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果實硬度分別比對照增加2.05%、3.35%、7.40kg/cm2。處理Ⅳ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果實硬度分別比對照增加1.70%、2.77%、11.34kg/cm2。前者比后者提高果實含糖量效應較大,后者比前者果實硬度較高。比較各處理的品質指標可以看出,處理Ⅲ提高果實品質效應顯著。3以肥為源,見表13.1果樹開始萌芽、展葉、開花、坐果和新梢生長所需要的前期營養(yǎng)主要是利用樹體內貯藏的營養(yǎng)。施肥是補充和調節(jié)樹體貯藏營養(yǎng)狀況的一種手段。本試驗結果表明,施用賽眾28肥能明顯提高葉片質量,施用EM菌肥促進新梢生長效果顯著,二者均能提高單株產量,與樹體的光合速率明顯提高效應一致。留老根微生物肥和腐植酸肥促進果樹生長和單產效果有限。說明在渭北旱塬干旱少雨,無灌溉條件下,賽眾28肥和EM菌肥施肥效應明顯。試驗表明,施用賽眾28肥的果樹葉片濃綠厚實,早期落葉病發(fā)生極少。這可能與施用該肥料后葉片抗性提高有關,按照產品使用說明,賽眾28肥微量元素營養(yǎng)成分比較齊全和平衡;施用后可補充果樹生產所消耗的營養(yǎng)元素,平衡土壤營養(yǎng)供應,為果樹根系創(chuàng)造良好的保健環(huán)境,提高根系的養(yǎng)分吸收能力和輸送能力,促使果樹樹勢健壯,提高樹體整體營養(yǎng)水平和抗性。其次,賽眾28肥是一種礦物肥,吸附性和緩釋性很強,可以貯藏和富集土壤中的有效養(yǎng)分,滿足樹體常年需要,為果樹的豐產奠定基礎。EM菌肥屬于加菌種發(fā)酵的有機肥,原料中雞糞補氮效果顯著,表現出生長旺盛,葉片薄而大,單株產量高。留老根微生物有機肥是一種普通多菌種的微生物肥,微生物肥料的肥效發(fā)揮,前提條件是土壤必須具備較高含量的有機質,而國內多數果園只在1%左右,據陜西省2003年的普查,73%的果園有機質含量低于1%。在這種情況下,果園施用普通的微生物肥,其肥效潛力得不到充分發(fā)揮。腐殖酸類肥料綜合效果一般,表現明顯的滯效性。腐殖酸類肥料在降雨條件比較高的地區(qū)才能發(fā)揮其肥效。而試驗區(qū)年均降雨量577.8mm,而且旱澇不均,造成腐殖酸類肥料肥效不顯著。3.2果實的品質是營養(yǎng)品質、商品品質和貯藏品質的綜合。影響果實品質的因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遺傳品質,由果樹種質基因所決定,栽培措施幾乎不可能改變果樹的遺傳品質;二是農藝品質,是栽培措施和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又以氣候和施肥最為重要。渭北旱塬是世界公認的蘋果優(yōu)質生產區(qū),因此,本地區(qū)影響富士蘋果農藝品質的關鍵因素是施肥。本試驗結果顯示,處理3的施肥效果最為明顯。在實際測定中,感觀評價認為賽眾28肥處理的果實著色好,香味濃。鄧熙時等通過葉分析技術并與標準值比較,查明黃土高原地區(qū)無灌溉條件蘋果樹普遍缺P、K,N適中,而Ca、Mg偏高,從而提出增施P、K,適量施N的施肥措施。劉汝亮在對陜西渭北旱塬蘋果園土壤養(yǎng)分狀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通過連續(xù)3a(2004-2006年)的平衡施肥研究,提出蘋果園平衡施肥技術體系。筆者在施用基肥(魯北BB肥)的基礎上,也就是在保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基礎上,重點分析各種不同類型肥料的施用效果。由于EM菌肥原料中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