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王192》的命運悲劇_第1頁
論《王192》的命運悲劇_第2頁
論《王192》的命運悲劇_第3頁
論《王192》的命運悲劇_第4頁
論《王192》的命運悲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王192》的命運悲劇

《王倫登樓》是“元代四大英雄”之一鄭德輝創(chuàng)作的,藝術現(xiàn)實主義很高。這不僅反映在鄭德輝十八部雜劇中,到明代仍能上演的三部作品中,也反映在人們對作品中充滿敘情性的贊美上。如明李開先《詞謔》:“鄭德輝作《王粲登樓》雜劇,四折俱優(yōu),渾成慷慨,蒼老雄奇。《中原音韻》摘取[迎仙客],以為‘他詞累百無此調,名不虛傳’”;如明何良俊《曲論》:“至如《王粲登樓》第二折,摹寫羈懷壯志,語多慷慨,而氣亦爽烈。至后[堯民歌][十二月],托物寓意,尤為妙絕”;如鄧紹基《元代文學史》:“平心而論,以上三支曲文(注:指[迎仙客][紅繡鞋][普天樂])在意象的悲壯上并不比《登樓賦》遜色。因此,這一折戲的成功,補救了整個作品在藝術上的不足”,等等。但與人們對其抒情性即曲辭的高度認可完全相反的是,人們對其敘事即作品的藝術結構幾乎持一致否定的態(tài)度。如明王世貞認為這種“丈人激女婿,逼其發(fā)憤成名”的套路,明顯沿襲了此前的諸劇;如清梁廷楠《曲話》云:“《王粲登樓》劇蔡邕之于王粲,《舉案齊眉》劇孟從叔之于梁鴻,《凍蘇秦》劇張儀之于蘇秦,皆先故待以不情,而暗中假手他人以資助之,使其銳意進取,及至貴顯,不肯相認,然后旁觀者為說明就里。”對于此劇藝術結構的這種評價幾乎被人們普遍地接受了,這集中體現(xiàn)在諸多文學史和曲學作品選評撰寫上。如劉大杰《中國文學發(fā)展史》:“他還有《醉思鄉(xiāng)王粲登樓》,乃據(jù)王粲的《登樓賦》而作……結構也極散漫”;如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它的情節(jié)平淡,人物塑造一般”;如王學奇《元曲選校注》:“但劇中對王粲明激暗助的情節(jié),與《凍蘇秦》《漁樵記》《舉案齊眉》《裴度還帶》等劇如出一轍,不免令讀者生厭”,等等。其實,不僅《王粲登樓》的藝術結構受到人們的否定,整個元雜劇的藝術結構遭遇均是如此,這以王國維的評價最具代表性。作為中國戲曲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始人,王國維雖然對元曲給予過極高的贊譽:“往者讀元人雜劇而善之,以為能道人情,狀物態(tài),詞采俊拔,而出乎自然,蓋古所未有,而后人所不能仿佛也”,但同時又言:“關目之拙劣,所不問也?!彼倪@種評價對學界影響極為深遠。事實真的如此嗎?眾所周知,戲曲作為一種音樂文學樣式,其曲辭必然有著與文學及音樂相應的抒情性;但我們不應當忘記,戲曲更是一種敘事文學,而據(jù)經(jīng)典戲劇理論,情節(jié)則是作品最核心的構成要素之一,它是引發(fā)和推動劇中人物進入特定的生命狀態(tài)、引起情感抒發(fā)的基石,因此抒情與敘事在戲曲中應為一體關系,不應分開,否則就背離了戲曲的藝術規(guī)律。對于王國維這種側重曲詞的抒情性而忽略其敘事的藝術結構的有失偏頗的研究傾向,任半塘先生曾作過深刻透徹的批判,“王國維是個徹底的文人……他的著眼僅在辭章,故他取文體名時,就不得不用‘戲曲’,而放棄‘戲劇’?!彼援斎藗儗Α锻豸拥菢恰返氖闱樾约辞o進行一致肯定的時候,非但不應該對其藝術結構進行否定,而且還應該更加深入地對其進行考察,尋問究竟是怎樣的藝術結構造成了如此成功的抒情效果。筆者以為,人們之所以會對元雜劇的結構進行一致的否定,除了與對“戲曲”這一藝術樣式的本質缺乏高屋建瓴的學理認知之外,還與人們與對作品本身缺乏深度研讀有關。所謂深度研讀,既包括對作品內(nèi)部的沖突與情節(jié)構成進行仔細的梳理和剖析,又包括對作品所賴以滋生的社會文化土壤有深入全面的把握。的確,粗一看,元雜劇的結構相對穩(wěn)定,幾乎都由一本四折構成。這種看似簡單的結構是它在長期的表演實踐中所固定下來,與實際表演的便利和觀眾良好的接受效果等密切相關。但當對每部作品進行深度研讀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這種普遍的結構模式之下,每部作品有著自身獨特的情節(jié)構成?;谶@樣的認識,筆者對《王粲登樓》的戲劇結構進行了重新梳理,指出它實際上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劇中人物對王粲不做游士的行為存在著普遍的誤解,二是劇中人物對這種普遍誤解進行了陰謀利用。這種情節(jié)結構推動著王粲命運的不斷悲劇化,使他的內(nèi)心情感不斷地疊加,最終在第三折登樓時,情不自禁地抒情,從而達到感動天地和數(shù)代讀者的藝術效果。從劇情來看,王粲是有著強烈的功名理想,但是他似乎并不愿意為此而離開家園,到異地特別是京城等地去實現(xiàn)之。如當位高權重的叔父、極可能是未來岳父的蔡邕曾數(shù)次寫信讓他去京師幫他謀取官位,他并不響應;如他母親當初建議他去追求功名時,他最初也是拒絕的。不僅如此,當他到了異地發(fā)現(xiàn)功名理想并不能立刻實現(xiàn)時,便缺乏了堅持的耐心。如他到了京城以后,蔡邕“個月期程,不蒙放參”,所以窮苦不堪,被店小二逼房宿飯錢。這時店小二建議他出去結識朋友或者做童蒙先生渡過難關,他言“我與人秋毫無犯”、“你著我教蒙童數(shù)子頑。(帶云)據(jù)王粲的心呵,(唱)我則待鋪皇朝萬姓安。哎!你可便枉將人做一例看”(第一折);如他被蔡邕故意輕慢后,立刻離席而去,“又不是絕糧陳蔡地,又不是餓死首陽山,只不如掛冠去好,也免得叉手告人難”(第一折);如他在劉表處滯留多年,日夜所想的就是能夠回到故鄉(xiāng),與老母親相依為命,等等??傊?,作為士人,王粲不愿意為了功名理想而離開家鄉(xiāng)到外地過長期的漂泊生活,也就是說他不愿意成為一名游士。對于他的這種行為,劇中人物有著一致的理解,認為這是由他傲慢的個性所導致的。如他母親言:“止生一個孩兒,名喚王粲……只是腦襟驕傲,不肯曲脊于人”(楔子);如蔡邕評價道:“聞知王粲學成滿腹文章,只是驕傲慢,不肯曲脊于人”、“說此人矜驕傲慢,果然”(第一折)等。不僅那些曾跟他有過正面接觸的人這樣評價他,當時社會普遍如此認為。如劉表初次與之見面,就言:“曾有人言,謂賢士胸次驕傲?!保ǖ诙郏┦聦嵣?,這種理解并不符合事實。所謂傲慢,就是看不起人,對人態(tài)度沒有禮貌。當我們深入劇情,就會發(fā)現(xiàn)王粲的個性根本算不上傲慢。如他的母親命令他去京城投奔蔡邕,盡管他內(nèi)心極不愿意,但最終還是去了,顯然是個孝子。這種孝順此后還多有呈現(xiàn),如他在荊州時,對家鄉(xiāng)的老母親是日夜的思念,對自己不能回家盡孝而倍感內(nèi)疚與自責,甚至想跳樓一死了之等。不僅如此,他甚至還是一位謙謙君子。如他到京城后,雖然蔡邕在很長時間里都沒有接待他,他因此而陷入困頓,但見到蔡邕后,他仍然施以晚輩應有的禮節(jié);如劉表打算授予他九郡兵馬大元帥一職,他也強烈地推辭過,“小生半生流落,一介寒儒,安敢遽然望此!”(第二折)因此人們對他個性的理解顯然是誤解。關于這點,王粲在劇中為自己辯護時也多有表述,如“非是我王仲宣胸次高,赤緊的晏平仲那度量窄”(第二折[滾繡球])、“如今那有志的屠龍去南海,古今無賢士,前后少英才,非王粲疏狂性格”(第二折[倘秀才])等。不僅如此,劇中人物還陰謀利用了人們對王粲的普遍誤解。他投托劉表之后,劉表己經(jīng)做出了拜他為九郡兵馬大元帥的決定,但隨著劉表兩員武將蒯越、蔡瑁的出現(xiàn),他的功名理想又轉眼成空。此處情節(jié)設置雖然帶有很強的滑稽特點,但透過滑稽的表象,我們發(fā)現(xiàn)這是兩員武將因嫉妒而故意利用了人們對王粲的誤解。如蒯越言:“他見了我老蒯,教他不開口”,結果他們給王粲行禮時主動提出不要王粲還禮,王粲果真如此行事后,他們卻對劉表言:“大王,王粲好是無禮。俺二人拜他,全然不動。倘有人見,可不先失了你的門風?”劉表由此相信了當時社會對王粲的普遍誤解,“人說此人矜驕傲慢,果然話不虛傳。某兩員上將拜著他,昂然不理”(第二折),所以最終不愿意起用他。從上述分析來看,劇中人物對王粲的拒絕做游士行為的誤解與對這種誤解的陰謀利用構成了作品的基本情節(jié)沖突。正是因為如此,王粲才在母親的逼迫下走出書齋,離開家鄉(xiāng)來到人生地不熟的京城,接著又在蔡邕“涵養(yǎng)他那銳氣”的逼迫下離開京城來到土薄民稀的荊州,因而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游士。正因為劇中人對這種誤解的陰謀利用,王粲在劉表生前死后都沒有受到任用,最終長期滯留在荊州,成為一名失意的游士。這樣漫長而不幸的人生體驗,使王粲內(nèi)心積淀了濃郁悲憤的情感,所以一經(jīng)抒發(fā),便自然真切、感人至深。故人們對作品藝術結構所作出的貶低是很不客觀的。既然王粲有著強烈的功名之心,為何又拒絕成為一名游士,去到京城或異鄉(xiāng)實踐這種人生理想呢?透過作品,我們發(fā)現(xiàn),那是他基于對當時社會勢利現(xiàn)實的清醒認識后所作的冷靜反應。關于這點,可以從他與劉表及許達所作的交談看出。當劉表對其不留在京都,不辭辛苦遠涉江湖來到荊州之舉措表示不解時,王粲這樣解釋道:“如今那有錢人沒名的平登省臺,那無錢人有名的終淹草萊”、“如今他可也不論文章只論財”(第二折[倘秀才]),當劉表問他何不投托人時,王粲曰:“赤緊的難尋東道主”;當劉表聽信傳言認為其是傲慢之人時,他辯解道:“怎禁他對人前朗朗的花白,如今那友人門下難投托,因此上安樂窩中且避乖,倒大來悠哉?!保ǖ诙踇滾鄉(xiāng)球])可見在當時社會,孤寒的士人要想實現(xiàn)自己的功名理想,就要投托有錢有勢之人,但這會使人格尊嚴蒙受羞辱。王粲對此殘酷現(xiàn)實顯然不能接受,“早是我家業(yè)凋殘,少年可慣,我被人輕慢。”(第一折[點唇])最初他拒絕蔡邕,是為了捍衛(wèi)人格尊嚴;被逼成游士后,仍在捍衛(wèi)人格尊嚴。如在蔡邕所設的筵席上,他對翰林院學士曹植施之以平等之禮;如他受到左丞相蔡邕的故意輕侮之后,不但勇敢地對其進行了責問,“叔父,王粲不曾自來,你將書呈番兩次調發(fā)小生到此,蕭條旅館,個月期程,不蒙放參。今日見了小生,對著學士,將一杯酒似與不與,輕慢小生,是何相待”[第一折],而且還當場拂袖而去??梢?,劇中王粲雖然有著強烈的功名之心但對人格尊嚴也極珍視。不僅如此,當兩者存在沖突時,王粲毅然會為人格尊嚴而放棄功名理想。當初到京城投托蔡邕不被重用,是蔡邕故意設計的結果,與其自身關系不大。但是在劉表那里,他的長期不遇雖然與蒯越、蔡瑁的嫉妒與進讒言有關,但是更與其自身的主動抉擇有關。透過作品滑稽的表述,我們發(fā)現(xiàn)兩位武臣實際上是心胸狹隘、行為粗俗且不知書達禮的官員。與這兩人共事一主,王粲自覺是對自身人格尊嚴的巨大侮辱,從內(nèi)心講,他不能接受。所以他在劉表處的不遇,與其說是兩員武將陷害的結果,不如說是他主動放棄的結果。關于這點,作品中即有論述。如當許達對其不能與蒯越、蔡瑁和平相處表示不解時,“仲宣,當初肯與蒯、蔡,同列為官,可不好來?”王粲回答道:“我怎肯與鳥獸同群,豺狼作伴,兒曹同輩?兀的不屈沉殺五陵豪氣!”(第三折)如當許達勸其曰:“但他自干他的事,你自干你的事,便好道黍則黍,麥則麥,涇則涇,渭則渭,雖后稷之圣,不能化穗而成其芒,雖大禹之功,不能澄清而變其濁。芒穗清濁,尚然不變,何況于人乎?既托跡于劉表,何苦不同官于蒯、蔡?”王粲反駁道:“(詩云)有志無時命矣夫,老天生我亦何辜。寧隨澤畔靈均死,不遂人間乳臭雛?!保ǖ谌郏┯捎谕豸拥倪@種人生抉擇明顯有違于當時的社會風尚,所以時人極不理解。如當他的母親看到他這位一介寒士竟然對蔡邕的書信不予以響應時會不解;如當蔡邕看到他對翰林學士曹植施以平等之禮時,會驚呼;如當劉表看到他對其兩員得力武將并不卑躬屈膝時,便曰“人說此人矜驕傲慢,果然話不虛傳”等。可見,對人格尊嚴的格外珍視,是他最終長期滯留異鄉(xiāng)、不能實現(xiàn)功名理想之人生悲劇的主要原因。眾所周知,元人創(chuàng)作雜劇作品喜用典故,但又不為典故束縛,明王驥德《曲律》:“古戲不論事料,亦不論理之有無可否,于古人事多損益緣飾為之,然尚存梗,后稍就實,多本古代傳雜說略施丹堊,不欲脫空杜撰?!?11)《王登樓》亦是如此,它是鄭德輝根據(jù)東漢末年著名文士王粲創(chuàng)作《登樓賦》的歷史敷衍出來的,但與歷史事實卻存在著諸多相異之處,明王世貞《曲藻》:“《王粲登樓》事實可笑,毋亦厭常喜新之病歟。”(12)這種異處,事實上是鄭德輝基于自身的生命體驗與現(xiàn)實生活而生發(fā)出來的。因此,當我們追尋劇中王粲將人格尊嚴看得高于功名理想、從而導致人生悲劇的根本原因時,我們需要回到作品所賴以產(chǎn)生的時代,去關注那個時代的士人。眾所周知,元代科舉不興,士人因此失去了傳統(tǒng)的入仕之徑,許多人被迫成了游士,“自宋科廢而游士多,自延祜科復而游士少,數(shù)年科暫廢而游士復起。蓋士負才氣,必欲見用于世,而不用于科舉則用于游,此人情之所同?!?13)雖然元代游士數(shù)量空前,但被起用者卻寥寥無幾,“朝廷固未嘗拔一人以勸,使果拔一人,將傾南北之士,老于游而不止也?!?14)故絕大多數(shù)元代士人為了生計而苦苦掙扎,如胡石塘,“然而貧無以為家,饑驅出山,不得不仰升斗米祿而挾其耿耿者”(15);如杜子問,“吾以貧,故不能忘尺寸之祿。然得一山塾,瘠甚,恐無以給”(16)等。因為貧賤,所以元代士人受到了社會普遍的歧視,“天下賤士久矣”(17)、“南人在都求仕者,北人目為‘臘雞’,至以相訾詬。蓋臘雞為南方饋北人之物也,故云”(18),等等。雖然如此不幸,元代士人并沒有放棄對人格尊嚴的堅守。如張以寧,“余游于揚,贏十年,骨體素不媚,性直”(19);如紫梓材,面對亂世,毅然能夠不為流俗所移,選擇寂寞貧窮的生活,“明王不興而道不行也,則耕于荒閑之野,釣于寂寞之濱,抱明月而長歌,吸孤風而高蹈,亦可以養(yǎng)天倪而樂天命,豈流俗之足移也”(20);如汪士章,為南宋遺民,最初“席祖父累世之基,既貴且富”,入元后困頓不堪,仍然保持了士人的節(jié)氣,“既而世道搶攘,衣冠氏族蕩覆幾盡,鮮有能不受變于流俗者,而士章不易所守處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