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理論下的青少年越軌_第1頁
標簽理論下的青少年越軌_第2頁
標簽理論下的青少年越軌_第3頁
標簽理論下的青少年越軌_第4頁
標簽理論下的青少年越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標簽理論下的青少年犯罪行為【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價值多元化態(tài)勢的日益顯現(xiàn),尤其是當前的社會轉型期,青少年犯罪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尤為突出。本文將用探標簽理論來探討青少年走向越軌和犯罪的過程,并以標簽理論為依據,為預防和控制當前我國青少年犯罪提出一些必要的防范和治理的措施。【關鍵字】青少年犯罪過程標簽理論正確防范青少年及其犯罪現(xiàn)狀綜合犯罪學和社會學對青少年和犯罪的界定,我們把“青少年犯罪”定義在14周歲到18周歲的未成年人和18周歲以上25周歲以下的青年人的背離或者違反現(xiàn)行社會規(guī)范甚至違法犯罪行為。據統(tǒng)計,我國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比例,1995年為1450121起,占10.5%;2000年占11.8%;2003年占13.0%;又據統(tǒng)計,2003年25歲以下的青少年違法犯罪人員占全國刑事案件作案人員總數的45筆,占全國治安拘留人員總數的33%;1999年至2003年間,青少年罪犯人數增長74.7%,刑事案件作案率增幅為1.4倍。這一現(xiàn)象表明,青少年犯罪不僅數量有擴大的趨勢,而且犯罪事件傾向嚴重化,犯罪年齡的低齡化,犯罪現(xiàn)象普遍化。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家庭教育不當的因素,也有社會和學校教育不到位的因素,其中便包括外界對青少年不公正或者偏頗的態(tài)度等復雜因素。從理論角度來分析,有社會交換理論、文化沖突理論、社會失范理論等,本文將以社會標簽理論來揭示青少年在外界的不公正或者偏頗的態(tài)度下怎么走向最終犯罪來分析論證,并在該理論下提出合理的建議。標簽理論的論述標簽理論形成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六十年代開始流行起來,到七十年代己經成為美國社會學界研究越軌行為的占統(tǒng)治地位的理論。標簽理論來源于符號互動理論,認為越軌行為是社會互動的產物,在人類社會中,沒有任何一種行為從其本質上來說就是偏離或者違反一定社會、組織和群體的行為規(guī)范,一個人之所以成為越軌者是有一個“初級越軌”向“次級越軌”的轉化。標簽理論強調社會對越軌者的反應,認為許多人之所以成為“有問題的人”,與其周圍社會成員對他及其行為的定義過程或標定過程密切相關,認為“越軌者”在被貼上標簽后的社會反應,諸如冷漠、訓斥、責罵、歧視、懲罰等,就形成初級越軌;而被貼上“標簽”的人也不知不覺中修正了“自我形象”,逐漸接受社會對其不良的評價,并確認自己是壞人,進而自我放縱,致使越軌行為者愈陷愈深,無法自拔,至此,他也就完成了從初級越軌到次級越軌的轉變,一個越軌者的全部“身份”就這樣形成了。標簽不一定能客觀地反映這個人是什么樣的,因為有些標簽是社會錯誤的加給某人的,但卻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這個人將來會變成什么樣的。在這個變化過程中,別人對他越軌行為的反應以及他對別人反應的理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標簽的影響下,他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朝別人對他反應評價的方向發(fā)展。所以,標簽毫無疑問就成為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強化劑。標簽理論下的青少年犯罪(一)標簽下的犯罪行為形成過程眾所周知,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的成長階段,身體、心理、智力以及認知等均處于未成熟階段,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完全形成,缺乏對世界科學和完整的認識,而且他們的自尊心很強,對別人給予自己的社會評價也極其敏感。這一方面,便造成了青少年容易接受各種各樣來自外來世界的新鮮事物,沒有主見或者被慫恿、去模仿的行為增多;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缺乏相應的辨別和審視的能力,無法抵抗形形色色的誘惑,容易造成沉溺于某些誘惑或者經受不起外界的批評和打擊,一撅不振。如果他們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善意的引導而使他們懂得人生的意義和前進的方向,那么他們則會很容易誤入歧途進而遺憾終生。而標簽理論認為,青少年一旦犯了小錯誤,出現(xiàn)初級越軌行為時,被他人尤其是對他影響性較大的人(父母、老師、同學等)的不好評價諸如壞孩子、不良少年的“標簽”時,這個標簽就會對學生產生兩種心理效應:一種是形成難以改變的烙印;另一種是自我形象的修正。對于這個價值觀缺乏穩(wěn)定性、易受他人觀點影響的群體,這就讓他們在心理上形成一種社會恥辱性“烙印”,被承認的某種身份的次數越多,被強化的頻率越大,他的表現(xiàn)就越接近某種身份的行為。具體說來有標簽的形成、貼標簽、認同標簽并加入越軌群體及標簽強化三個過程:標簽的形成。標簽是基于社會普遍價值觀的基礎上形成的對個體進行價值判斷的產物,如好人,壞人,正直,善良等,既包括美好的事物,也包括丑惡的各種事物現(xiàn)象。好的我們可以發(fā)揚,丑惡的社會會加以抨擊、唾棄。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青少年初級越軌行為經??梢钥吹剑恍袨橐苍S在老師或者家長眼里是不可取的,認為他們是調皮的,但是也許在同齡群體中他們的行為是能夠被大家認可接受的,是好同學。所以標簽是某一群體甚至某一個人對別人的印象,有可能是第一印象,也有可能是刻板印象等等,而從此也就以該印象作為他的標簽。比如當青少年在被老師經??吹缴险n開小差時,那么在老師眼里就形成了一個不專心聽講的標簽,所以標簽是產生于別人對一個人或者一個群體的認知和評價,是在自己腦海中的印象,有可能是還沒有說出來讓更多人都知道的。2.貼標簽。標簽是一個基本的價值判斷。那么標簽是怎樣貼到他們身上去的呢?正如某報道,陜西某校一班主任崔某,為了教育一名偷了同學10元錢的小學生從此能夠改邪歸正,同時又能達到謹防這類事情在其他學生身上再次發(fā)生的目的,她便采取“殺雞做猴”的懲罰方式,用針在這名學生的臉上刺了一個“賊”字,然后用紅墨水把“賊”字涂紅。這個案例使人感到無比展驚,老師給學生刻的“賊”字標簽,就是給學生加上的“恥辱性標志”,使其與別的學生有了很大的不同。很明顯,這名學生的行為就老師和同學而言,是符合“偷盜”的標簽及其含義的,于是他們就用一種比較明顯的方式來擴大他的影響。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貼標簽其實是一個把被貼對象從正常人群中分離,讓更多人意識到并也隨之去強化這個標簽的過程。3.認同標簽,加入越軌人群,強化標簽。貼標簽只是青少年走向犯罪的第一步。貼完標簽后,緊接的是被貼對象對所貼標簽的反應,即認可標簽:如果青少年被貼上某一標簽后,便會在他人強化標簽時逐漸認同這一標簽所有的含義,并開始以標簽的規(guī)定行事,從而進一步強化他對標簽及其附帶內容的接受和認同他開始以問題學生的標準行事,以此吸引外界的關注。同時他這一行為更加深了外界對他標簽合理性的認同。我們都有這種感覺,當自己認為別人的評價不符合自身“印象管理”時,會出現(xiàn)戈夫曼提到的兩種反應:一是努力改變自身形象,使之符合社會要求;二是改變之后還沒有得到外界的認可,這時會產生不滿,并伴有程度不一的反抗,最后社會強制使其形象符合社會要求。被貼對象對標簽的認同也伴隨著反抗和被動接受。正如一個慣偷在講他的成長經歷時所說的那樣,“我的第一次偷竊是在小學時候進行的,那時我只是想模仿電視劇中‘江南大盜’進行偷竊,可是沒想到那次模仿盜竊行為卻改變了我的一生,因為那次偷竊被班里的同學發(fā)現(xiàn)了,并報告了老師。結果我就被在全校會議上公開進行批斗。于是,我就有了一個外號叫做賊。從此,學校里凡是有人丟了東西,我都會被當作重點懷疑的對象;由于許多小學的同學跟我一起上中學,所以賊的身份也就跟我一起上中學,別人都知道我是賊,處處堤防著我……”最后他還說,“我沒有辦法,只能與賊為伍。”(二)標簽理論在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由于我國現(xiàn)在各種機制不是很健全,對于人的認識還停留在好壞上,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壞蛋,并沒有把一個人做全面客觀的分析。所以從青少年初級越軌,到標簽形成,再到被貼上標簽和自己認可并強化標簽形成次級越軌這個過程來看,青少年很多時候都是出于被動的地位,而他人的不好的標簽起著一個導致他們給自己定位錯誤,到偏離并形成錯誤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走向犯罪的逆作用。第一,貼標簽給青少年錯誤的社會定位,使其產生自我認識的錯誤。比如,打碎窗戶上的玻璃,推倒垃圾筒,逃學,在商店行竊,打擾別人等。他們把這些行為看成是“游戲、冒險、刺激、有趣的事情、調皮搗蛋和嬉戲娛樂”但是,社會把這些行為看成是一種討厭的行為,看成是少年犯罪行為。這種錯誤的社會定位,使其對自己的行為產生錯誤的認識,對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來說,無疑給了其巨大的壓力,對于別人的評價不能夠正確的評判,從而使自己變的孤僻、逆反。第二,貼標簽把青少年推向社會的另一端。我們經常看到這種現(xiàn)象:有些孩子偶爾做錯了事情,或者說根本沒有做錯事情只是由于自己的一時疏忽被別人誤解,有些人也會小題大做,比如錯拿了同學的東西,于是“三只手”、“小偷”的標簽性很強的稱號被冠之,就像緊箍咒一樣,使其遭受著不能擺脫的痛苦。而當這些行為發(fā)生時,這些人被與正常的少年兒童隔離,家長不讓自己的孩子與這些“壞”孩子交往,他們不斷談論這些“壞”孩子的邪惡行為,把他描述成一個邪惡的人,讓他知道他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結果他就在周圍人的消極反映中變的越來越壞,最終走向了社會的另一端。第三,貼標簽使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fā)生扭曲。比如馬加爵事件中,他本來還是一個積極向上、努力擺脫貧窮的好孩子,可是在大學期間不斷遭到周圍同學的歧視,使其對自己的追求產生了否定,使其徹底喪失了自己不斷追求生活的動力。憎恨自己身邊的同學,憎恨那些看不起他說他壞話的人,其人生方向沒有了,其對于自己的價值徹底否定了,在他殺人的那一刻,他的所有理想、所有追求都徹底為零,他腦子里唯一的存在的就是報復社會、報復歧視他的同學。標簽理論下的怎樣防治青少年犯罪根據標簽理論,我們可以得知,當青少年被社會中的他人貼上某一類的標簽,已經使得他們享受不到同齡人本應該享有的輕松與快樂,受到社會不公正眼光的看待,權利受到限制,容易造成心理的自卑和陰暗面。因此,在預防這一類標簽青少年走上繼續(xù)違法、犯罪道路時,不僅需要青少年自身加強修養(yǎng),更多的需要我們外界對這一群體的正確引導。(一)對沒有被標簽的青少年群體進行防范1.增強法律意識,全方位加強對事情的判斷力。青少年群體正處于增長知識和見識,學習認知并形成自身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此來適應所處或者即將面對的環(huán)境,是一個人社會化的關鍵時期,所以不管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其他的環(huán)境中我們務必要加強對其建立并內化價值觀的引導作用。一方面加強家長要多關心孩子的行為和態(tài)度,當青少年犯錯時務必要及時制止,并且要用正確的方式讓他們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并不能再有類似行為;另一方面是學校,青少年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所以學校不僅要加強校規(guī)校紀、班規(guī)班紀及法律常識的灌輸,還要鼓勵他們對的行為以此來強化他們的意識。2.非標簽化的教育,謹慎下結論、貼標簽。根據標簽理論,當多數的青少年走上越軌或者違法道路時,身上的標簽都起到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即使青少年還是有越軌行為的發(fā)生,我們也要盡量避免貼標簽的行為,以此來減少他們次級越軌發(fā)生的概率。而非標簽化教育的措施就是對青少年進行教育的良好方式,這已經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教育領域得到了很好的實踐。此教育方法要求對所有的青少年都一視同仁,不搞區(qū)別對待,尤其是對那些曾經犯過錯誤、有過某些越軌行為的孩子,決不能因此給他們貼上“壞”、“不道德”“偷”、“懦弱”、“笨蛋”等等諸如此類的標簽,不能把他們與其他同伴隔離開來。總之,不能輕易給犯錯的孩子下結論、扣帽子。社會應該排除對越軌青少年的偏見和成見。為了不要把越軌青少年的人生之路引上愈來愈深的歧途,整個社會都要負起教育的責任,對他們平等看待,消滅歧視。(二)消除被標簽對青少年群體的影響1.排除偏見,消除原有標簽。不管是什么原因被貼上標簽,被貼上標簽的青少年或多或少會受到其所在的正式群體的輕視或遺棄,對于正處于成長時期的青少年來說,他們歸屬感和自尊心受到嚴重創(chuàng)傷的情況下,就被迫與其他越軌青少年為伍,組成非正式群體,這樣,越軌青少年的個人行為便演變成群體的行為,變得更加復雜,更難得到糾正和解決,這不利于他們改過自新。因此,家庭、學校、社會要重視抓好非正式群體的教育工作,消除群體亞文化對青少年思想的壟斷、熏染和毒害。讓他們在不斷強化別人對自己的積極認可過程中,逐步走出被貼標簽的陰影和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我們知道很多青少年背上的很多標簽都是由于他們那個年齡所具有的叛逆性或者好奇心所導致的:他們出于惡作劇的心理,偷偷的拿了同學的東西放到一個隱蔽的角落被人家貼上“小偷”,或者是強烈的好奇心弄壞了老師的工具,又被老師貼上了“調皮搗蛋”的標簽,然后才演化的更嚴重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消除這種不必要的標簽,還給他們一個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2.給被貼上標簽的青少年更多的關懷和幫助。人是一種群居的動物,需要與他人的交往,得到別人的理解與尊重。標簽青少年也不例外,他們也需要被理解、被尊重和被認同。但是由于客觀原因,他們的這一要求可能難以實現(xiàn)。所以我們要不僅要消除對他們的不好的標簽,而且還要更關心他們,幫他們改正缺點并走出被標簽的陰影。標簽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