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學(比較文學理論概要)_第1頁
主題學(比較文學理論概要)_第2頁
主題學(比較文學理論概要)_第3頁
主題學(比較文學理論概要)_第4頁
主題學(比較文學理論概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又不盡相同的主題,如紅顏薄命、惡人惡報、思親望鄉(xiāng)等。在宋代詩人歐陽修的詩中,我們居然看到了對皇帝的詰問:“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借昭君遠嫁抨擊皇帝的昏聵無能。到了郭沫若的《三個叛逆的女性》之一的《王昭君》,故事的主題、風格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郭沫若所塑造的王昭君,一反以往昭君故事中的傳統(tǒng)女性形象,不顧皇帝的挽留;毅然選擇了投身沙漠之路,并當面罵皇帝:“你居住的宮廷比豺狼的巢穴還要腥臭……”體現(xiàn)了強烈的個人選擇的價值,為以往的昭君題材所少見。不僅如此,全劇還從整體上表現(xiàn)出一種中國文學前所未有的強烈、浪漫、濃郁的悲劇氣氛,劇中王昭君痛苦呼喊:“我愿有熾熱的砂石來炙灼,狼犬的爪牙來撕裂。我能看見我的心肝被狼子銜去在白齒中間咀嚼,我的眼睛被野鴨啄去投在北海的冰島上納涼……”這種對一國內同一主題發(fā)展演變的研究,從不同側面為我們提供了一國文學史、社會、思想、風俗等不斷變遷的豐富信息。這類相同或相似主題在同一國家內的發(fā)展或變異,屬于主題史的研究范疇。如果某一題材、人物等的流傳跨越了國度,就屬于主題學的研究范圍了。第二節(jié)主題學的研究范圍主題學的研究范圍很廣,梵?第根曾提出主題學研究的三大領域:題材、典型和傳說。美國學者柏爾威爾提出主題學研究自然現(xiàn)象、母題、情境、人物類型等。我們從比較文學方法論人手,將主題學的研究范圍分為兩大類:題材史與主題學(狹義)。一、題材史的研究類型主題學中題材史研究采用的是影響研究的方法,即對某一題材、人物在不同民族文學中流傳演變的歷史的研究,這是德法學者最感興趣的課題之一,具體又可分為兩種。1.相同或相似題材的比較研究這類研究主要指脫胎于同一母體,在各國輾轉流傳的題材類型。民間故事類型是題材史的重要對象,如各國民間傳說中的灰姑娘故事,現(xiàn)在收集的已達345種之多。這些傳說的情節(jié)結構基本相同,表達的主題也近似,只不過因各地風俗不同而有所變異,西方的灰姑娘或穿水晶鞋,或穿紅舞鞋,而在中國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那個女孩卻穿的是一雙木屐。楊憲益在《零墨新箋》中也提到,安徒生《皇帝的新裝》的故事在佛經中曾有類似的記載,此故事在公元4世紀以前就存在,傳人我國大約在公元6世紀。齊梁時期的《高僧傳》中,鳩摩羅什說他師傅講了一個故事:“如昔狂人,令績師績棉,極令細好??儙熂右?,細若微塵,狂人猶恨其粗;績師大怒,乃指空示日:‘此是細縷.'狂人大喜:‘何已不見?'師日:‘此縷極細,我工之良匠,猶且不見,況他人耶?'狂人大喜,以付績師?!睂@些史料的整理將會獲得一些有價值的發(fā)現(xiàn),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各民族之間的交往和差異。除民間流傳的故事外,不同國度的作家對某些基本故事和情節(jié)的借鑒也屬此列。例如,中國的杜十娘的形象東渡日本后,易名為白妙姑娘,在日本作家都賀庭鐘的筆下上演了一出“江口妓女怒沉珠寶痛斥薄情郎”的悲劇。2.同一或相似人物的比較研究所謂同一人物指各國文學作品中出現(xiàn)的特定人物,它包括歷史人物、神話人物、傳說人物以及文藝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等。無論對于歷史人物如查理大帝、羅蘭、熙德、貞德、拿破侖等,還是對于神話人物普羅米修斯、傳說人物浮士德、文藝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唐?璜等這些更多存在于人們想象、描述中的人物,作家們都可能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政治或道德標準,賦予其不同的色彩乃至相反的評價,從中我們可以窺視到不同的時代特征和民族風格。浮士德主題的演變就是一個饒有趣味的課題。1575年一部拉丁文的《浮士德博士的一生》出版了,該書寫一個農民的兒子成為星相學家、數(shù)學家、醫(yī)生。他與魔鬼訂約,魔鬼為他服務24年,條件是他放棄信仰。于是,魔鬼引導他去周游世界,獲得人類尚未知曉的一切知識。24年后,浮士德只剩下眼睛和幾顆牙齒,尸體被拋到屋外糞堆上。這本書的主題是寫人類犧牲一切去追求知識,但所得到的知識比起自然的全部奧秘來微不足道。這種努力不僅徒勞無益,而且導致自身的毀滅,也就是說人類探索宇宙和人生的努力是一種罪孽。此后,英國作家馬洛寫了一個劇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劇》,于1588年上演。劇本寫浮士德博士不滿意知識的貧乏,與魔鬼訂約24年。在這段歲月里,他探索新知,肯定知識的偉大力量,幻想征服自然,實現(xiàn)理想,可是在蒙昧主義的壓迫下終于屈服于舊勢力,24年后被劫往地獄。劇本的主題變化為抗議對求知者的迫害,同情求知者的遭遇.到了歌德的《浮士德》,這部巨著體大思精,主題十分豐富,書中的浮士德被塑造成一個在人間不斷追求最真誠的知識、最美好的事物、最偉大的理想的卓越人物。他經歷過書齋、愛情、宮廷、美的夢幻等階段,終于在得出智慧結論之際與世長辭了.人終于不能突破生命的局限。這里包含著對一切哲學、醫(yī)學、法律和神學的否定,包含了拋棄書本而幻想通過另一種方式(如魔術、巫術)打開通往未知世界大門的欲望,也包含了對大自然的永恒“生生和死死,永恒的潮汐”的贊嘆和對于生命短暫的惶惑。不同國度的作家對法國貞德的評價也是饒有興味的。法國歷史上的貞德被認為是一位率領法國軍民擊退英國侵略軍的民族英雄,但在莎士比亞的《亨利六世》第一部中,貞德被視為一個美麗的妖婦,而馬克?吐溫對貞德的政治、軍事才能大加贊賞,法朗士認為貞德的行為只不過是一種強烈的宗教情感,蕭伯納則寫下了《圣女貞德》。這里我們不是為貞德編書目,而是讓讀者看到同一人物在不同國家、不同作家筆下被抹上的不同色彩和被賦予的不同個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族文學之間的差異和交往。二、主題學(狹義)的研究類型狹義主題學探討各國文學問沒有聯(lián)系的相同或相似內容如主題、題材、人物和環(huán)境等因素的異同,屬于平行研究,下面談四個方面。1.文學中人類永恒的經驗這是對文學作品中主題思想的研究。在世界文學史上,愛情、死亡、追求等這些人類永恒的經驗常常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或不同民族的文學里,不斷被不同的作家所采用。死亡就是人類面臨的一個永恒的困惑,“生命中最確定的事情是:我們都會死亡;最不確定的事情是:死亡何時降臨”①。對死亡的畏懼和逃避是人類心理的長期的共同經驗。儒家常常論及“心有懷生畏死之情”;道家也是這樣,因為有對死亡的畏懼所以才尋求長生;佛教講究無常,因為無常中有生死,所以痛之畏之。西方的《福音書》中記載的耶穌雖然是神之子,是宇宙不滅的意志的體現(xiàn),但在臨死時也表現(xiàn)出恐懼:“我的上帝,你為什么要離棄我?”用變形——人變成動物或草木昆蟲——來代替生命的死亡,固執(zhí)地認定生命不可能寂滅無有地消逝,這是中外神話的普遍模式之一。恩斯特?卡西爾在《人論》中指出:“在某種意義上,整個神話可以被解釋就是對死亡現(xiàn)象的堅定而頑強的否定?!敝徊贿^中國人對內心深處的死亡焦慮表現(xiàn)得較為柔和、平緩和間接,西方人則更傾向于直接而深刻地外現(xiàn)出內心強烈的在中外文學作品中,死亡場景和死亡意象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許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正是通過對死亡多樣的探索和表現(xiàn)展示了人生的意義。但中西方對死亡的描寫還是有差異的,尤其是悲劇作品。中國悲劇的基調是對死亡的無可奈何的深切憂傷和剪不斷、理還亂的纏綿哀愁,是一種優(yōu)美。作品對死亡的描寫,重點不是放在死亡本身,而是死亡給人帶來的悲哀和柔腸寸斷的感受。而西方悲劇則大多突出莊嚴的思想和強烈激越的情感,呈現(xiàn)的是悲壯和崇高的美。哈姆萊特臨死前,從容鎮(zhèn)靜地部署、睿智地預見將來、仁慈地寬恕他人,使他的死有一種巍峨高山般的精神力量。埃及女王克莉奧佩特拉,冷靜地將毒蛇放入自己懷中,安詳、從容地死去,用死維護自己的尊嚴。永不滿足和追求也是人類共有的心態(tài),但人們追求的方式又各有不同。日本學者中野美代子在分析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和莫爾的《烏托邦》時指出:“人類具有極其貪婪的求知欲,況且,我們所處身的現(xiàn)實世界總是丑惡不堪,因此,人們渴望在某個地方建立一個理想境界。……于是,中國人與歐洲人都創(chuàng)造了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不過各自的方法卻大相徑庭。”①在陶淵明的作品里,桃花源是與現(xiàn)實接壤的,要進入桃花源必須穿過一條隘路,這種隘路隱喻著一種自我修養(yǎng);而在莫爾筆下,烏托邦則在大洋彼岸,不遠涉重洋是無法到達的,這種到大海那邊去的渴望體現(xiàn)了一種冒險和自由的精神。2?文學所表現(xiàn)的人類與社會、自然的沖突這是對作品情節(jié)的研究。人類與社會、自然的沖突主要包括命運沖突、幻覺與現(xiàn)實的沖突、責任與倫理的沖突等。命運沖突是古往今來的敘事作品中常見的主題之一,主要表現(xiàn)為主人公受到冥冥之中的命運之神的撥弄,處于不可抗拒、無法逃避的境地。命運沖突體現(xiàn)了自然、社會對人的支配。古希臘的著名悲劇《俄狄浦斯王》就是一出典型的命運悲劇。神諭預示拉伊俄斯的兒子俄狄浦斯要殺父娶母,于是他們極力逃避這個災難,但最終神諭還是應驗了。悲憤之極,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雙眼,流亡在外。法國童話《睡美人》也表現(xiàn)出命運的不可抗拒。女巫預言公主要死在一個紡錘之下,國王下令收繳了全國的紡車,但公主還是被紡錘扎破了手而昏死過去。不過這個故事的結局是美滿的,沉睡了一百年的公主終于被王子喚醒。司湯達的小說《紅與黑》和魯迅的《在酒樓上》暗示了某種宿命色彩,但與神話、童話不同,現(xiàn)代小說中的命運之神主要是社會環(huán)境,是強大的社會關系。仔細分辨這些作品中命運主題的差異以及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是主題學的任務之一。虛幻與現(xiàn)實的沖突則是現(xiàn)代小說的又一常見主題。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福樓拜《包法利夫人》中的愛瑪和魯迅的阿Q都體現(xiàn)出虛幻和現(xiàn)實的沖突。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沉浸在主觀幻覺中,常常以百倍的勇氣向想象中的敵人沖殺過去,其沖突帶有某種喜劇性;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寫的卻是一個女人夢的悲劇,是深受浪漫主義文學傳統(tǒng)熏陶的一代女性的悲??;而魯迅創(chuàng)作的阿Q的幻覺則是一種黑色的戲謔,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遭到失敗,卻在虛幻的想象中取得勝利。責任與倫理的沖突不僅是中國古代戲曲、話本經常表現(xiàn)的主題,也是西方古典悲劇的基本沖突之一,說的就是忠孝不能兩全,家國不可兼顧的困境,天職與復仇,個人的社會責任和家庭倫理道德的沖突。這在中國戲曲《楊家將》和高乃依的悲劇《熙德》中都可以瞥見。常見的相似人物類型這是各國作品中人物的比較研究,民族形象如猶太人、吉卜賽人等;職業(yè)形象如士兵、男仆、丫環(huán)、名妓、罪犯等;社會階層形象如農民、貴族、無產者等都屬此列。相似人物的比較研究在中國比較文學論文中頗多。如方平在他的《三個從家庭出走的婦女》一書中,將《十日談》“海盜與丈夫”中的女主人公與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易卜生筆下的娜拉三位女性形象加以比較,肯定了她們出走的意義,并從中探討了有關道德和婦女解放的問題。又如我國古典文學作品《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與俄羅斯作品中“多余人”形象的比較,小仲馬筆下的茶花女與我國宋元話本中杜十娘的比較,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與魯迅《傷逝》中的子君的比較研究等,這里不再贅述。自然現(xiàn)象及其所體現(xiàn)的哲理各國作品中的自然現(xiàn)象如天空、高山、海洋、森林和四季的變化等,經過幾千年來詩人的吟誦和作家的描寫,已經成為各民族的象征,獲得了某種特定的含義,因而也成為主題學的研究對象。有些自然景象在不同民族往往具有相似的意義,在人們心中引起相同或相似的情感體驗。例如,對于黃昏的感覺,中西詩歌中都有相似的表現(xiàn)。趙德麟在《清平樂》中吟嘆:“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痹S瑤光的《雪門詩鈔》則說:“已啟唐人閨怨句,最難消遣是黃昏?!庇娙硕∧嵘舱f,最憎恨薄暮日落之際,因為生離死別,懷遠傷逝,皆于黃昏時分①。當然,由于地理環(huán)境和文化心理結構的差異,有些相同的景物在中西文學作品中可能體現(xiàn)出不同的意義。例如,中西文人對自然山水的態(tài)度就不盡相同,“山”在漢民族文化里有多種含義,它可以作為一種人格的象征,孔子日:“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也可以是一個受人崇敬的形象,所謂“山者,萬人之所瞻仰也”(《韓詩外傳》);或寄托詩人的情感,作為一個善于理解,可以容納一切、安慰一切的朋友在古代詩歌中出現(xiàn),如“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但在西方詩歌中,“山”更多地表現(xiàn)為一個高傲、具有威脅性的形象。因此,中國詩人對山水有更多的親近感,他們寄情于山水,往往托物吟志,賦予山水以自身的人格;而西方詩人在山水面前則往往有一種對立或征服的欲望。不僅如此,中西詩歌在自然景物的選擇上也表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朱光潛在《中西詩在情趣上的比較》一文中寫道:“西詩偏于剛,中詩偏于柔。西方詩人所愛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風暴雨,是峭崖荒谷,是日景;中國詩人所愛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風細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景?!钡谌?jié)主題學研究的價值了解和運用主題學的理論和方法,無論對于作家作品研究,還是擴展學術視野,都具有積極的意義。每個作家在創(chuàng)作時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己的靈魂放人作品之中,并在作品中表現(xiàn)出來。梵?第根曾說:“當人們仔細地研究同一個典型的某一種變化的時候,人們便對那位詩人和他的藝術認識得格外清楚了?!雹谕ㄟ^對作品主題的比較研究,我們可以對作家、作品產生新的認識,得出有價值的結論。同時,主題學也并不諱言它與人類社會、歷史、文化的關系,通過主題學的研究,從中可以了解到人類文化發(fā)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一、主題學與作家研究探討不同作家對同一或相似主題的處理,可以窺視不同作家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創(chuàng)作個性,這是研究主題學的價值之一。例如,我們可以從《紅樓夢》與《追憶逝水年華》的主題比較中把握曹雪芹和普魯斯特創(chuàng)作思想的異同。這兩部巨著都是寫大家族的衰落,一個是寫封建大家庭的破敗,一個則是對往昔資產階級家庭繁華的回憶。盡管曹雪芹用第三人稱的態(tài)度敘述故事,普魯斯特用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但兩位作者的個人經歷都頑強地從作品的情節(jié)中流露出來。這兩部小說中都深深印上了作者個人生活的影子。曹雪芹出身封建官僚家庭,后來家道中落;普魯斯特出身富裕的資產階級家庭,父親曾任法國第二共和國衛(wèi)生總監(jiān),母親是猶太血統(tǒng),與巴黎富有的猶太裔資產者交往甚密,后來母親死去,家道開始衰微,普魯斯特本人也身患重病,長年臥床。不過,這兩位作家對人生、對過去生活的態(tài)度卻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在曹雪芹身上,有一種比較濃厚的追求自然尋求解脫的佛老思想,他對盛衰榮辱采取一種超然態(tài)度,“食盡鳥投林”,“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表明作者把好壞、生死、盛衰都看成一種變化,一種宿命。而普魯斯特出身信仰天主教的資產階級家庭,尤其是母親的猶太血統(tǒng)給了他很深的影響,因而他在對往昔生活緬懷和眷念的同時,懷著一種深深的負罪感,由此顯示了兩位作家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和心理結構。二、主題學與作品研究一國文學往往有一些獨特的特征,這些特征放在本民族的文學史中也許不太明顯,但借助比較文學的視野,用主題學方法探討,就會使這些特征輝映得更加鮮明,使我們對各自的特點認識得更加清楚。比如對于妓女題材所體現(xiàn)的主題,中國文學往往展現(xiàn)的是妓女從良的艱難,不是中途被老鴇或其他惡勢力破壞,就是碰到了負心郎,人們從中看到的是妓女生活的艱辛;而在小仲馬的《茶花女》等作品中,我們卻看到即使她們順利地找到了愛情,她們的愛人在強大的社會壓力和環(huán)境的變化中也會逐漸背棄自己的愛情,從而造成慘痛的悲劇。這樣的情形在中國作家筆下很少見,男性的背叛揭示出傳統(tǒng)社會和文化對女性壓迫的深重,從而深化了主題,使之具有更強烈的震撼力。不僅如此,通過分析不同國家相似主題的作品所呈現(xiàn)的差異,還可以更好地把握不同文本的藝術特征。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與王實甫的《西廂記》兩劇都表現(xiàn)了封建時代青年男女對愛情的追求,都體現(xiàn)了“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強烈愿望,但在大致相同的主題下,兩劇又顯示出各自的特點。在戲劇樣式上,莎劇的結局是悲劇性的,雖然中間出現(xiàn)過神父給偽裝死亡的藥這樣一個情節(jié),仿佛故事轉向喜劇性,但最后還是在誤會中、在對愛情的執(zhí)著不渝的堅持中,羅密歐與朱麗葉雙雙赴死,給兩個家庭和觀眾都留下了深深的哀傷和遺憾。中國的《西廂記》則是奉旨成婚的大團圓式結尾,它同樣經過了一個張生中狀元后拋棄鶯鶯和宰相的女兒成婚的誤會,但最后被證實為流言,崔鶯鶯和張生在皇帝的諭旨下歡天喜地地成婚。在情節(jié)的發(fā)展上,莎劇遵循西方古典主義的藝術法則,發(fā)展較快,在五日之內,人物的歡欣和絕望都趨于極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