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三年級數(shù)學面積教案8篇三年級數(shù)學面積教案篇1
教學內(nèi)容:
認識面積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經(jīng)歷用不同的方法比較兩個物品表面、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
2、認識面積的含義,探索、研究面積比較的多種方法。
3、積極參加觀察、比較、交流活動,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面積的含義,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教具、學具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紙片、方格紙、硬幣、剪??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游戲引入
?設(shè)計意圖:以談話的形式導入,調(diào)動了學生的興趣,為下面的學習作好準備〕
二、動手實踐,感知面的概念
1、物體表面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鼓掌時兩手掌接觸的地方就是手掌的面,請你摸摸手掌表面在哪了?
師:誰來演示一下?好誰再來摸摸數(shù)學書的封面在哪了?
(讓學生演示)
師:好,現(xiàn)在請你摸一摸你鉛筆盒蓋的表面,再請你摸一摸你課桌的桌面在哪了?
(讓學生充分的感受物體的表面)
師:剛剛我們摸了這么多其實摸得都是什么?物體的表面。(板書:物體的表面)
2、封閉圖形,理解大小
師:好,老師給你們每個人都準備了一個圖形。請你用彩筆涂涂圖形的表面,男生給圖一涂色,女生給圖二涂色?,F(xiàn)在開始!
師:誰能展示一下你涂的圖形?
(將男、女同學代表的圖形展示)
師:老師剛剛看到女生普遍涂得比較快,這是為什么?。?/p>
生:因為圖形有大有小。(板書:圖形大小)
師:那物體表面呢?請你看看你鉛筆盒蓋的表面和課桌的表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物體表面也有大有小。
師:那如果老師把這條線去掉行嗎?你還能畫出這個圖形的面嗎?為什么?
師:也就是說這些圖形都是封閉圖形(板書:封閉圖形)
師:那好,我們把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要研究的內(nèi)容什么是面積。
(引出課題)
三、動手實踐,學會比較面積的多種方法
師:那么我們手掌表面的大小,其實就是手掌的什么?
師:現(xiàn)在請大家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師右手手掌的面積比一比。誰能告訴大家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老師手掌的面積大
師:對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出來的(板書:看)
師:真棒!那如果你和同桌手掌面積比,你還看得出來嗎?
(請兩位同學舉起手來演示)
師:你們看得出來誰的手掌面積大嗎?
生:看不出來
師:那同桌之間想想辦法。
師:誰來和大家說說你們是怎么比的?
(讓學生上前演示)
師:哦,他們是把手掌怎么樣?(板書:重疊)最后你們得到的結(jié)論是什么呢?
師:好,老師現(xiàn)在手里有兩個圖形?一個是……?一個是……?你看得出來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嗎?那這樣重疊比呢?
師:那好我們就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這兩個圖形哪個的面積大,哪個的面積??!你們可以用手里的工具,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現(xiàn)在開始討論。
師:好,停!哪組同學向大家匯報一下你們組想到的辦法?(學生上前演示)
1、擺硬幣:你是用的什么來比的?大家看看他是用的硬幣的哪?
好,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大約相當于9個硬幣的面積之和。
那么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大約相當于10個硬幣的面積之和
好,那你得出的結(jié)論是什么?(長方形的面積比正方形的面積大)
2、拼擺法:用小正方形。
總結(jié):通過我們同學自己的思考想出了這么多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真棒!那你現(xiàn)在知道什么是面積了嗎?你會不會比較面積的大小了呢?
師:那好,我們現(xiàn)在就一起來看一道題。
四、課堂練習,深化認知
1、說一說那個圖形的面積大,那個圖形的面積?。?/p>
2、下面方格中哪個圖形面積大?
3、在下面的方格中畫3個不同的圖形,使他們的面積都等于7個方格那么大。
我們畫的這三個圖形是面積相等,形狀不同的。
總結(jié):所以我們就知道面積只與面的大小有關(guān),與形狀無關(guān)。
4、哪個圖案的面積大?
板書:
什么是面積
物體的表面1、觀察法
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2、重疊法
封閉圖形3、數(shù)格子法
三年級數(shù)學面積教案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結(jié)合具體實例,認識圖形的面積的含義,經(jīng)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為后面的面積單位做好鋪墊。
(二)過程目標
通過觀察、重疊、數(shù)格子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通過“拼一拼”、“擺一擺”、“畫一畫”,從實際生活中形成面積單位的表象。
(三)情感目標
學會自主學習、參與學習、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認識面積,知道面積的含義,建立面積的概念,能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教學難點】
理解面積的含義,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設(shè)境激趣,導入新課
請兩個同學做一個涂樹葉比賽,看誰先涂完。哪位同學愿意參加?你會選哪片樹葉?為什么?
二、操作探究,構(gòu)建新知
(一)初步認識面積。
1.認識物體的表面的面積
摸數(shù)學書的封面,再摸課桌面,這兩個面哪個大?哪個???
摸文具盒的上面,橡皮的正面,哪個面大呢?
引出:物體的表面就是它們的面積。
看一看1元硬幣與1角硬幣的大小。
2.認識封閉圖形的面積
(課件抽象出面積)
這些圖形都是封閉圖形,也就是說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板書:封閉圖形)
(出示課件:缺角的長方形)
師:這個圖形的面積在什么地方?它不是封閉圖形,沒有面積。
(二)進一步認識面積(比較兩個圖形的大?。?/p>
1.探密游戲
這里有5個圖形,秘密就在其中的一個里面,想知道它在哪個圖形里嗎?老師給你一些提示,排除一些錯誤答案,請聽好:①它不在面積最大的圖形里,去掉誰?(提醒學生這是用觀察的方法。)②它不在面積最小的圖形里,去掉誰?③它不在圓里。④它在剩下的兩個圖形中面積較大的圖形里,猜一猜它在哪里?
師:這兩個圖已經(jīng)在桌面上了,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比較大小。打開信封,可以讓里面的學具幫助你,先思考后小組合作。比比哪個小組想的辦法多?
2.小組合作探究、匯報。
小組成員到投影前展示自己的方法。
(課件出示)游戲的秘密
原來是智慧老人,為我們帶來一個寶盒,猜猜里面裝著什么?學生猜。
打開看看是什么?
三、課堂總結(jié),拓展延伸
1.這節(jié)課已接近尾聲,談?wù)勛约哼@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吧?
2.課本第50頁“練一練”第5題(2)。
“面積”是學生學習幾何形體的基礎(chǔ),因此,教師需要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面積”概念。
三年級數(shù)學面積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參與畫圖活動,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2.經(jīng)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3.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以及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平面圖形,了解平面圖形的特征,并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面積的含義,教材安排了三個不同層次的實踐活動:一是結(jié)合四個具體實例,通過“比一比”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二是通過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實踐操作,體驗比較面積大小策略的多樣性;三是在方格紙上畫圖,進一步認識面積的含義,并體驗到面積相同的圖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狀。
教學活動過程
一、活動一:比一比,直觀感受面積的含義
1.比較數(shù)學書和練習本
質(zhì)疑:數(shù)學書和練習本比,哪個大?你是怎樣比較的?比較它們哪一部分的大小呢?
2.比較教師的手和學生的手
教師與學生對掌相擊。
質(zhì)疑: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比較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誰大誰小?
小結(jié):大家剛才比較的這些面的大小在數(shù)學上有一個名字叫作面積。根據(jù)我們剛才比較的過程,誰來說說面積指的是什么呢?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面積的理解,教師幫助學生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板書后請學生說說自己怎么理解并記住這句話: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二、活動二:比一比,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學生拿出附頁2中已剪好的圖5,觀察這兩個圖形的面積,猜猜哪個圖形的面積大。)
提示:這還只是你們的猜測,如何準確地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么好辦法?動手試試吧!可以借助你帶來的工具哦!
(學生自己探索比較的方法,然后在小組和班級內(nèi)交流自己比較的策略,如用硬幣擺、畫格子、剪拼等,并通過師生評價、生生評價,使學生從中學到比較的方法,得到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養(yǎng)成辦事要想策略的好習慣。)
三、活動三:創(chuàng)意大比拼,體驗面積相同的圖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狀
創(chuàng)作要求:在方格紙上畫3個面積等于7個方格的圖形,比一比,誰畫得準確而有創(chuàng)意。
(作品展示,交流評價。)
活動思考:通過這次活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體驗面積相同的圖形,形狀各異。)
四、小結(jié)
1、安排圖形面積與周長的區(qū)別的問題討論,加強學生于對圖形面積的理解。
2、通過學習,你對面積有了哪些認識?你還想知道哪些有關(guān)面積的知識?
五、作業(yè):教材第44頁第1,2,3,4題。
三年級數(shù)學面積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操作、觀察、驗證和討論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并能應(yīng)用公式解決相關(guān)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轉(zhuǎn)化”方法的價值,培養(yǎng)運用已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體會數(shù)學來自于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圖。
一、回顧舊知,引入新知
1、師:四年級時,我們學習了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方法,誰來說一說它們的面積的計算方法。
學生回答,教師予以肯定。
2、提問:圓的周長怎么計算?已知圓的周長,如何計算它的直徑或半徑?
3、引入:我們已經(jīng)研究了圓的周長和直徑、半徑的計算方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圓的面積是如何計算的。
(板書:圓的面積)
設(shè)計意圖通過復習,促進學生對周長和已知周長求直徑或半徑的理解,喚起學生求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經(jīng)驗,為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例7。
(l)初步猜想:圓的面積可能與什么有關(guān)?說說你猜想的依據(jù)。
(2)圓的面積和半徑或直徑究竟有著怎樣的關(guān)系呢?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
(3)出示例7第一幅圖。思考:圖中正方形的邊長與圓的半徑有什么關(guān)系?圖中正方形的面積和圓的半徑有什么關(guān)系?
(4)學生獨立完成填空。
(5)猜測:圓的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學生回笞后,明確:圓的面積小于正方形面積的4倍,有可能是3倍多一些。
(6)出示例7后兩幅圖,按照同樣的方法進行計算并填表。
正方形的面積/
圓的半徑/
圓的面積/
圓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精確到十分位)
2、交流歸納:觀察上面的表格,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通過交流,明確
(1)圓的面積是它的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
(2)圓的面積可能是半徑平方的兀倍。
3、教學例8。
(l)談話:經(jīng)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圓的面積大約是它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那么圓的面積究竟應(yīng)該怎樣來計算呢?
(2)操作體驗:教師演示把圓平均分成16份,并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
(3)提問:拼成的圖形像什么圖形?追問:為什么說它像一個平行四邊形?
初步想象:如果把圓平均分成32份,也用類似的方法拼一拼,想一想,拼成的圖形與前面的圖形相比有怎樣的變化?
(4)進一步想象:如果將圓平均分成64份、128份,也用類似的方法拼一拼。閉上眼睛想一想,隨著份數(shù)的增加,拼成的圖形會越來越接近一個什么圖形?
(5)交流后,教師出示推導圖。拼成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圓有什么聯(lián)系?在小組中討論交流。
(6)在集體交流中借助圖示小結(jié):長方形的面積與圓的面積相等;長方形的寬是圓的半徑;長方形的長是圓周長的一半。
(7)追問:如果圓的半徑是r,長方形的長和寬應(yīng)該怎樣表示?根據(jù)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怎樣來計算圓的面積?
(8)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一長×寬
圓的面積=
(9)追問:有了這樣一個公式,知道圓的什么條件,就可以計算圓的面積了?
4、教學例9。
(1)出示例9,提問:有沒有在生活中見過自動旋轉(zhuǎn)x器?
(2)想象一下自動x器旋轉(zhuǎn)一周后噴灌的地方是什么圖形,x的最遠的距離是什么意思。
(3)學生獨立完成計算。
(4)集體交流。
5、教學例10。
(1)請同學讀題,解讀題意。
(2)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
(3)分析解題過程。
(4)明確各個量之間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完成“練一練”。
(1)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交流。
2、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
(l)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交流。
3、完成練習十五第3題。
(1)學生列式后用計算器計算。
(2)集體交流。
4、完成練習十五第4題。
(1)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交流,指出:已知周長求面積,先要根據(jù)周長求出半徑。
5、作業(yè):練習十五第2、5題。
四、課堂小結(jié)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發(fā)言,教師點評。
圓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的面積
三年級數(shù)學面積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建構(gòu)面積的概念,知道平面圖形或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2、知道如何用數(shù)學的方法表示圖形的面積,認識1平方厘米,會用統(tǒng)一大小的方格的數(shù)量和1平方厘米表示圖形的面積。
3、在對“面積”知識的學習與表達中,體會方法多樣化,感受數(shù)學美。
教學重、難點:建構(gòu)圖形面積的概念。
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
師:這兩個字你們認識嗎?我們來讀一讀。
師:你們知道面積是什么嗎?
(預設(shè):(1)房間的大小,(2)書封面的大?。?/p>
2、師:今天的學習,我們要認識面積。
通過活動,感知面積
1、認識生活中物體的面
師:如果老師請你把課桌面和凳子面擦干凈,擦哪個用的時間短一些,為什么?
生:擦凳子用的時間會少些,因為凳子的面比課桌的面小。
師:誰能再來說一說。因為凳子面比課桌面小,所以擦凳子用的時間少。(指名說)
我們來摸一摸課桌面和數(shù)學書的封面的,哪個大?
師歸納:我們剛才說的課桌、凳子的面、數(shù)學書的封面,這些物體的表面是有大小的。
感知平面圖形的大小
師:物體表面有大小,那平面圖形呢?
出示:
師:這些平面圖形的面在哪里?請小朋友們選擇2個圖形,用你手中的彩色筆來涂一涂。(板書:平面圖形的面)
(2)反饋
問題1:這些圖形的哪一部分是它的面?
(預設(shè):學生用彩色筆描了圖形的一周)。
師:某某同學用彩色筆表示的部分是這個平面圖形的面嗎?
屏幕演示:一周的線段首尾相連,成為一條直線。教師說明,這些線段表示的是這個圖形一周的長度,而不是這個平面圖形的面。)
師:(電腦演示)涂色部分就是這個平面圖形的面。
問題2:涂色的時候,哪個圖形你涂色比較多?哪個圖形你涂色比較少?你是怎么看的?
(生:第一個涂色最多,第三個圖形涂色最少。因為第一個圖形的面比較大。)
師:看來平面圖形的面也有大小。
三、自主探究,感悟面積
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出示:小胖家的房間平面圖(2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
教師:小胖搬新家,他和爸爸媽媽都想把最大的房間給爺爺、奶奶住,你們知道小胖爺爺奶奶住哪一間嗎?
(引導學生猜測,推理,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解決問題)
教師:老師把房間的平面圖剪了下來,放在你們的信封里,想請你們比一比,哪個房間的平面圖最大?
1、(信封里:2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
(1)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借用正方形的.比較得出一個長方形比正方形小,另一個不能直接比)
(2)反饋
教師:①比出圖形的大小了嗎?(預設(shè):比出長方形a、b都比正方形c小。)
②你比的是圖形的哪一部分?(面的大?。?/p>
③怎么比的?(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媒體演示:重疊在一起)
小結(jié):我們通過把兩個圖形疊在一起比較出了正方形c的面最大。所以爺爺奶奶住在正方形c的這個臥室里。
(3)師:小胖準備住最小的一間,要比較哪兩個平面圖形的大小呢?請你們比比看。會嗎?(學生,不能比)
問題(1)用剛才的辦法不能直接比出面的大小,能夠想什么方法來解決呢?
(啟發(fā)學生討論,引出工具)
2、教師:現(xiàn)在老師為你們提供了幾個工具,看一看,有什么?
(1)學生打開工具信封,了解教師提供的工具。
(2)你打算用哪個工具去表示面的大?。浚A設(shè):①用●表示,②用■)
教師:請你們4人小組為單位,每人選一種圖形工具,用所選圖形的個數(shù)表示面的大小,把結(jié)果記錄下來。
出示要求:(1)用選用圖形的個數(shù)表示圖形的面的大小
(2)比較兩個長方形平面圖的大小
(二)嘗試解決問題
1、學生解決問題
8cm12cm
6cm
4cm
(教師為學生提供若干個)
2、反饋交流:
師:下面請一個小組的小朋友來匯報。
(1)你是用什么圖形工具來表示長方形平面圖的大小的?是幾個?
(教師根據(jù)學生討論結(jié)果,媒體演示兩種情況)
(2)現(xiàn)在可以比較出這兩個平面圖形的面的大小了嗎?
(預設(shè):可以)
(3)怎么比呢?
?預設(shè):
生1:我用的是圓形紙片,比較得到這兩個圖形一樣大。
因為長方形a最多能擺12個,長方形b最多也能擺12個。
生2:我用的是正方形紙片,比較得到這兩個圖形一樣大。
因為長方形a最多能擺12個□,長方形b最多也能擺12個?!?/p>
小結(jié):你們都比較出了長方形a和長方形b一樣大。
3、討論:這兩種工具哪一種最能夠表示平面圖形的面的大小?為什么?
(使用測量會出現(xiàn)不能布滿的情況,所以使用□是最合適的。)
(備注:引發(fā)學生思考發(fā)言)
4、現(xiàn)在我們用□來驗證一下,正方形c是不是比長方形a和b都大。
(學生動手操作)
5、師:長方形a和b最多能擺12個□,正方形c最多能擺16個□。剛剛測量到的12、12和16就能用來表示這些平面圖形的大小,這都是這些平面圖形的面積。我們可以說,長方形a和長方形b的面積是12個□,正方形c的面積是16個□。
(三)感悟測量的標準的統(tǒng)一性
師:現(xiàn)在小朋友們會用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來表示平面圖形的面積了,小丁丁也用正方形的個數(shù)表示圖形的面積,比較下面兩個圖形的大小:
“第一個圖形的面積是4個□,第二個圖形的面積是9個□,4
問題:對于小丁丁的回答,你們同意嗎?怎么想的?
1、出示:
2、反饋:
生:不同意!因為測量這兩個圖形所用的小正方形的大小是不一樣的。
師:對呀!雖然小丁丁都是用正方形來測量這兩個平面圖形的大小,但是由于使用的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樣,所以不能夠直接比較出這兩個圖形面的大小。
3、師:在表示平面圖形的面積時,我們可以用邊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形。邊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形的面積就是1平方厘米。(板書,齊讀單位)
(1)學生認讀平方厘米
(2)1平方厘米多大?我們身上哪一部分的大小(面積)比較接近1平方厘米?
(三)練習
師:下面的圖形都是由邊長為1cm的小正方形組成的,它們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厘米?
依次出示下列圖形:
1cm22cm24cm26cm2
師:有幾個1cm2的小正方形組成的圖形,它的面積就是幾平方厘米。
出示:書本p61第一和第三個圖形
師:為了測量的方便,數(shù)學家把邊長為1cm的小正方形拼在一起,成為了一張方格紙。請大家來數(shù)一數(shù),這兩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師:為什么有的小朋友這么快能得出第一個圖形的面積?
生:我是通過計算得到的。先數(shù)一列有7個小正方形,有這樣的4列,就是4×7,再加中間的一個,就是4×7+1=29cm2。
師:原來數(shù)的時候我們還能用算式來表示數(shù)的方法。下面請大家用這個好辦法來算一算第二個圖形的面積。
生:我發(fā)現(xiàn)每一行都有6個涂色的小正方形,有這樣的5行,5×6,這個圖形的面積就是30cm2。
師:你們真棒!那這個圖形的面積你知道是多少平方厘米嗎?
出示:
生:這個圖形的面積是8平方厘米。
師:這個圖形中有半格的,你是怎么數(shù)的?
生:先數(shù)整格的,有6個平方厘米;再數(shù)半個的,有4個,其中的2個半個可以拼成1個平方厘米,4個半格可以拼成2個整格,所以6+2等于8個平方厘米,。(學生邊說,邊媒體演示)
小結(jié):在數(shù)小正方形時,遇到不滿一個正方形的時候,我們可以先整格的,再把2個半格拼成一個整格來數(shù)。
拓展:在方格紙上涂出面積是12平方厘米的圖形。
師:我們已經(jīng)會用數(shù)小正方形的方法得到圖形的面積,現(xiàn)在,老師想請你在方格紙上用彩筆涂出一個你認識的圖形,這個圖形的面積為12平方厘米。
1、獨立完成,然后在小組中交流。
2、反饋。
師:你涂的是什么圖形,怎么涂的?是幾平方厘米?
生1:我涂的是長方形,我在一行里涂了12格,面積是12平方厘米。
生2:我涂的是長方形,我在一列里涂了12格,面積是12平方厘米。
生3:我涂的是長方形,我在一行里涂6格,涂2行,面積是12平方厘米。
生4:我涂的是長方形,我在一列里涂6格,涂2列,面積是12平方厘米。
生5:我涂的是長方形,我在一行里涂4格,涂3行,面積是12平方厘米。
生6:我涂的是長方形,我在一列里涂4格,涂3列,面積是12平方厘米。
比較:它們有什么共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生:它們的面積都是12平方厘米,但是形狀卻不同。
五、總結(jié)交流
師: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了“面積”,用你自己的話說說你所認識的“面積”?
三年級數(shù)學面積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在觀察、交流、操作等活動中,經(jīng)歷認識圓柱和圓柱側(cè)面展開圖的過程。
2.認識圓柱和圓柱側(cè)面展開圖,會計算圓柱的側(cè)面積。
3.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獲得學習的愉快體驗。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一個帶商標紙的茶葉桶、剪刀、小黑板或課件。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圓柱體實物。
教學設(shè)計:
一、情景導入
1、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在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各種各樣不同形狀的物品,你們看——(課件出示),你能說出哪些物體的的形狀是圓柱?(指名說)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形狀是圓柱的物體?(指名說)
二、探究體驗
1、認識圓柱
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圓柱形狀的物體,仔細觀察,并用手摸一摸它的表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學生觀察,并用手摸表面。
(2)集體交流。(指名說)(教師隨機介紹并板書: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還有一個曲面,叫做側(cè)面。
(3)通過剛才的仔細觀察,動手實踐,同學們都有所發(fā)現(xiàn),下面我們一起來整理一下。(課件出示)這就是圓柱的特點,我們一起來讀一下,注意我有一個要求,就是要把關(guān)鍵詞重讀出來,能做到嗎?(齊讀一遍)
(4)師介紹:圓柱兩底之間的距離叫做高。大家想一想:圓柱有多少條高?(無數(shù)條)
2、圓柱的側(cè)面積。
(1)(出示)師:這是一個(圓柱)形狀的茶葉桶,誰能給大家指出這個圓柱各部分的名稱?(指名到前面來指)
(2)那大家猜想一下:如果我們把這個茶葉桶的商標紙沿著一條高剪開,展開后會得到一個什么圖形?(指名說)
(3)那大家猜想的對不對呢?下面就請大家睜大眼睛,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教師操作,學生觀察)什么形狀?(一起說)
師:對,我們把這個圓柱形茶葉桶的商標紙沿著一條高剪開,得到了一個(長方形),也就是說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
(4)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想一想:
①我們得到的這張長方形紙的長和寬分別與這個圓柱形茶葉桶有什么關(guān)系?
②長方形的面積與茶葉桶的側(cè)面積有什么關(guān)系?(課件出示)
同桌互相討論一下。
集體交流。(指名說,教師隨即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周長高
(5)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周長×高
這就是我們一起推導出來的圓柱的側(cè)面積公式,一起讀兩遍,記住它。
那大家想一想,要想計算圓柱的側(cè)面積必須得知道哪兩個條件?(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
三、實踐應(yīng)用
剛才通過我們打家共同的努力一起推導出了計算圓柱側(cè)面積的公式,下面我們就應(yīng)用這個公式,走進生活,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這個茶葉桶,課前我測量出它的底面周長是()厘米,高是()厘米,大家能不能求出它的側(cè)面積?
2、某罐頭廠要給生產(chǎn)的罐頭瓶貼上商標包裝紙(接頭處不計),已知這種罐頭瓶高10厘米,底面直徑為12厘米(如圖所示),貼一個這樣的罐頭瓶商標要用多少包裝紙?
3、請同學們拿出你課前準備的圓柱形的物體,同桌合作:先動手測量出要求它的側(cè)面積所需要的數(shù)據(jù),然后在練習本上計算它的側(cè)面積。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有什么收獲?(指名說)
五、拓展延伸
1、在我們推導圓柱的側(cè)面積公式的過程中,我們是將圓柱的側(cè)面沿著一條(高)剪開,得到了一個(長方形),從而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了圓柱的側(cè)面積公式。那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將圓柱的側(cè)面沿一條斜線剪開,會得到一個什么圖形呢?那根據(jù)這個圖形,你也能推導出圓柱的側(cè)面積公式嗎?大家課下動手去試一試。
2、課后練一練1、3題做在練習本上。
三年級數(shù)學面積教案篇7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實驗教材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面積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面積,以及面積與周長的區(qū)別;
2、會用不同的方法比較物體或封閉圖形的面積大小。
教具準備:
1、三張大小不同的長方形紙,一張正方形的紙(學生每人一份);
2、小黑板一塊;
3、實物圖,足球,封閉圖形,非封閉圖形1個;
4、獎勵星;
5、畫好方格的長方形紙兩張。
教學流程:
一、情景引入、探究新知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唱一首兒歌,好不好?唱一首《粉刷匠》
生:齊唱《粉刷匠》
師:粉刷匠不錯,能把房子刷的漂亮。有誰想當粉刷匠來個刷墻比賽呢?(選兩名同學給大小不一的兩塊黑板涂色)
生:說出比賽的不公平。
師:(怎么了?)逼破學生說出他涂的太大了,肯定涂得慢。(什么太大了?)黑板太大了,(黑板的什么太大了?)黑板的面太大了,(黑板有好幾個面,其實你們比賽刷的是兩塊黑板的表面)
板書:表面
生:用完整的語言說一說不公平在哪里?(我刷的黑板表面比他刷的黑板表面大)
師:比賽不公平,比賽結(jié)束。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什么是“物體表面”的面積
師:同學們,黑板有表面,生活中哪些物體也有表面?
生: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邊摸邊說:這是什么什么的表面,什么什么的表面這么大)
師:出示電視機,鐘表,彩旗,五角星實物圖,足球?qū)嵨?,貼在黑板上(它們有表面嗎)讓學生指一指他們的表面。(明確:物體都有表面,有的物體的面是平的,有的物體的面是曲的,例如:球或筆)
生:比一比幾個物體表面的大小,說一說大小關(guān)系(明確:物體的表面是有大小的)
板書:大小
師: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給它起個名字叫———面積
板書:面積。(板書)
生:與教師一起邊摸邊說:這是什么什么表面的面積,并進行比較。
2、探究什么是“封閉圖形”的面積
師:物體的表面有面積,哪里還有面積呢?出示封閉圖形(貼在黑板上)長方形,三角形,圓,五角星以及不規(guī)則的樹葉形。它們有面積嗎,
涂一涂這些圖形的面積。
課件:出示一個非封閉圖形
師:這個圖形有面積嗎,你能涂出這個圖形的面嗎?
明確:這個圖形沒有具體的面,也就沒有面積可言了。(或它的面積無法確定)
師:這個圖形與其它的圖形有什么不同呢?
生:討論,明確:封閉圖形有面積,而非封閉圖形沒有面積。
補充板書:封閉圖形
小結(jié):什么是面積?
3、探究面積與周長的區(qū)別:涂一涂,描一描,比一比,連一連
(完成練習紙與課件中的習題)
4、探究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
(1)a墻面積大b墻面積大,怎么知道的?!^察比較
(2)比較兩張大小差不多的長方形紙的面積,并說說是怎么比的。———重疊比較
(3)比較通過觀察比較不出的物體面積,或無法重疊的物體的面積。
小游戲:引出測量法比較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面積需用統(tǒng)一的標準測量。
(4)比較大的物體的表面,又該如何比較它們的面積大小呢?計算面積———計算比較
三、全課總結(jié):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shè)計1:
面積的認識
面積:面的大小
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周長:線的長度
板書設(shè)計2:
面積的認識的表面
或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三年級數(shù)學面積教案篇8
學習目標:
1.結(jié)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面積的含義,能用正方形作單位表征簡單圖形的面積。
2.經(jīng)歷面積與周長的區(qū)分,加深
學習重點:結(jié)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司職工餐廳用工合同范本
- 勞動糾紛解除合同范本
- 公司聘用合同范本英語
- 出地轉(zhuǎn)讓合同范本
- 協(xié)會招商服務(wù)合同范本
- 醫(yī)院廢品合同范本
- 協(xié)議解除銷售合同范本
- 醫(yī)院融資合同范本
- 勞動建筑合同范本
- 住宿方艙租賃合同范本
- 物理光學-第二章-光波的疊加與分析-課件
- PID圖(工藝儀表流程圖)基礎(chǔ)知識培訓課件
- 《澳大利亞特有動物》課件
- 第十四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公路收費及監(jiān)控員)賽項題庫-下(多選題匯總-共3部分-3)
- 自然辯證法概論課件:第五章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shù)觀與創(chuàng)新型國家
- 《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課件(完整版)
- DB4401∕T 42-2020 市政燃氣管道安全評估規(guī)則
- 《中外新聞傳播史》課件第三章 大眾化報紙的興起
- 出納收入支出記賬表Excel模板
- 《生物材料》課件 第03章 醫(yī)用金屬材料
- 奧迪原廠手繪設(shè)計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