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范文9篇_第1頁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范文9篇_第2頁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范文9篇_第3頁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范文9篇_第4頁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范文9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范文9篇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范文9篇

教案可繁可簡、可粗可細,但是都要認真地對待,最起碼也要符合教案設計的基本要求。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初步懂得把相同加數求和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

2、把加數相同的算式、乘法算式和按群數數的方法聯系起來,訓練學生用按群方法來理解乘法運算的涵義,為學習乘法口訣奠定基礎。

3、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比較、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

教具準備:

教科書第44頁游樂場情景課件,以練習九的第2題為基本內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個學生準備20~3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準備

1.出示游樂場情景圖。畫外音:小朋友們到公園里見到過哪些娛樂活動?我們來看這些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畫面。

2.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

適當給予啟發(fā)引導:有小朋友跟爸爸、媽媽坐小火車,這列小火車上坐了多少人呢?

請學生自由發(fā)言,提出問題。

3.解決問題。

(1)算一算:小火車上坐了多少人?過山車上坐了多少人?5個觀纜車吊廂里有多少人?

(2)交流計算方法和結果。

二、新課

1.擺圖形游戲。

談話:同學們會用小棒擺圖形。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小棒,擺出你喜歡的圖形。擺小樹、小傘、房子、亭子……想擺什么,就擺什么?,F在開始擺圖形。[

2.交流。

(1)擺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組為單位交流。說一說自己擺的是什么圖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寫在紙上。

(3)請各組把每個加數都相同的等式寫在黑板上。

3.乘法。

(1)讓學生觀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們的共同的特點:每個等式中的加數都相同。

(2)說明:算幾個同數連加,除了用加法外,還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書:乘法)

(3)以3+3+3+3+3+3=18為例,教學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①提問:這個連加算式表示什么?(6個3連加的和是18)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②指出:求6個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接著在6和3中間寫上“×”,向學生說明“×”叫乘號,并說明乘號的寫法:先寫“/”,再寫“”。告訴學生,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讀乘法算式,6×3=18讀作“六乘三等于十八”。

④告訴學生:用乘法算6個3連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寫加數3,寫作:3×6=18。

這個算式怎樣讀?(三乘六等于十八)

4.嘗試。

(1)請學生試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

(2)交流。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5.小結。學生完成了乘法算式之后,給學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結:求幾個相同數連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

三、練習

1.教科書第46頁的“做一做”。讓學生先說一說圖意,明確計算“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蕩秋千?”的問題之后,獨立填寫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自己寫的算式和想法。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fā)。2.練習九的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加法算式可能出現2+2+2+2和4+4,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說得有理,就給予充分肯定。讓學生在交流中進一步體會幾個相同的數連加,可以用乘法算。同時,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3.練習九的第2題。逐一出示乘法算式卡片,用齊讀、分組讀不同形式,讓學生練習乘法算式的讀法。

4.練習九的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可以直接填書上。完成后同桌交換互相檢查評價。

5.練習九的第4題。讓學生先觀察圖,確定圖下面兩個“()”里分別填寫數幾,再根據圖意填寫乘法算式和讀法。讓學生獨立思考,填寫。之后,同桌互相讀一讀填寫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檢查是否全填寫正確。

四、總結

1.請學生回憶: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2.教師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學習,我們知道幾個相同的數連加,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要明確相同的加數是幾、有幾個這樣的加數,在這兩個數中間寫上乘號。讀乘法算式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讀。這節(jié)課,每個小朋友都學了不少新知識,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乘法的知識。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借助情境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入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計算。

2.借助相同加數連加的計算,體會乘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幾個相同的數相加的學習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根據圖意列出相應的加法算式,體會乘法的意義,體現算法多樣化。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

教學教具:

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魔術表演嗎?

生:喜歡。

師: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精彩的魔術表演吧。

(出示主題圖)

二、新授,解決問題。

1、初步感知畫面。

師:多神奇的魔術表演啊,你都看到了什么?同學們這里會也藏著很多奇妙的數學知識,不信大家仔細的觀察一下。

2、提問題。

師:小朋友觀察得很仔細請你們接著看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學生可能回答

一共有多少朵花?一共有多少條魚?一共有多少個燈籠?

3、解決問題。

師:小朋友們很了不起,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誰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生:2+2+2=6(朵)

第二題:4+4+4+4=16(條)

第三題:3+3+3+3+3+3=15(個)

師:同學們說得不錯,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幾個算式,你發(fā)現有什么特點?

生:都是連加

生1:加數相同。

師:對每一題的加數都相同。2+2+2是幾個2相加?

生:3個2相加,(依次說出后幾個算式。)

師:請同學說一說20串燈籠的個數,怎么寫算式?

生動手寫:3+3+3+3……

師:你覺得寫起來怎么樣?

生:很麻煩。

師:怎么就不麻煩了?

生:用乘法。

師:你真愛學習。這個內容我們在下節(jié)課里學。

三、鞏固練習

1、出示圖:生說,師判斷

2、出示圖:師說題意,生填寫,集體訂正。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yè)。

提前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

乘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上,引出多種不用的解決方法,然后著重認識幾個幾連加。引導學生充分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這樣對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借助相同加數連加的計算,體會乘法的意義,能根據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數與算的過程,體會乘法產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感受乘法計算的簡捷性,初步有符號感。

3.體驗乘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在個性化學習及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初步形成合作意識。

4.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現實生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探究使學生理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單。

教學難點:

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加法和乘法間的轉化。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教具:

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1.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喜歡劉謙的魔術表演嗎?魔術表演不僅非常神奇,在魔術表演的過程中還隱藏著很多數學知識呢,我們今天就來一起研究隱藏在魔術表演中的數學問題。

2.學生觀察信息窗,搜集有關信息。

師:從舞臺上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3.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師:看魔術師的表演,你能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交流根據信息提出的數學問題。

二、師生合作探究。

1.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列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

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瑣:魔術師變出了這么多寶葫蘆,在列式計算時你有什么感覺?

初步思考:魔術師如果變得串數更多呢?比如8串呢?

3.明確探究問題。

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在板書時,老師故意寫成9個5相加。

學生發(fā)現老師的錯誤后幫助找出寫錯的原因。

師:那我們能不能想一種新寫法,既能讓人看懂是8個5相加,寫起來又不易出錯比較簡便呢?

4.小組合作交流,創(chuàng)造數學符號。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

學生講述自己創(chuàng)造方法的想法,然后大家來比較每種寫法的優(yōu)點。

5.引入乘法。

8×5=40或5×8=40

認識乘法各部分的名稱、意義和讀法。

引導學生觀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找出二者之間的聯系。

學生交流。

師生小結:乘法算式中一個因數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數,另一個因數是相同加數的個數。

師生一起用手勢表示從加號到乘號的過程。

進一步讓學生明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三、練習拓展,鞏固新知

練習1:根據魔術師的表演把寫出的加法算式改寫出乘法算式。

練習2:尋找生活中的乘法。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yè)。

提前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教后反思: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已經學完,也為學生作了相應的檢測,總體來說還可以,但也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有許多同學對乘法的意義理解還不透徹,如7個6相加,有些同學列式為6+7.而求8+8+8+8+8+8+8+8的和是多少,有些同學列式為8×8.另外,學生對生活中的題目解決不夠好

(1)一星期有7天,3個星期有()天。

(2)我們每天在學校的時間大約是6小時,一周(過雙休)在校學習時間大約是()小時。

這兩個題目可以說是拔高的題目,仍有大部分的同學做對了,但也有老師講解完還是不明白的同學,還需多進行生活實踐類題目的指導。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夠學會使用不同的分類方法對事物進行統(tǒng)計。

2、能力目標:能夠運用統(tǒng)計的方法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整理。能根據統(tǒng)計表提出問題。

3、情感目標:認識到統(tǒng)計的價值,感受到統(tǒng)計對生活的影響。

教學重難點:

能夠使用不同標準的分類方法對事物進行分類統(tǒng)計。

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

教師:“今天是孫老師第一天給同學們上課,孫老師非常高興,你們能告訴老師今天與老師合作的同學有幾個嗎?”

(學生數,并回答:“30個”)

教師:“女同學有幾個?男同學有幾個?”

(學生數,回答:“男生有15個,女生有15個)

教師:“同學們數的真認真,老師把我們的30位同學分成了八個小組,今天八個小組進行一個比賽,看哪個小組表現得好,就得老師手中的金星,本節(jié)課得星最多的將是我們的小擂主?!?/p>

二、導入

教師:“現在我們這兒的天氣已經非常冷了,可是在美麗的海南島卻十分溫暖,大家想不想跟老師一起到哪里的海濱浴場游覽一下?”

生:“想。”

三、新授

1、初次接觸

師:“大家請看大屏幕?!?/p>

(出示圖片)

教師:“來到美麗的海南島,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學生回答)

教師:“同學們觀察的真是太仔細了,現在你能不能將海濱浴場的游人按照性別,也就是男、女進行分類,數一數男的有幾人?女的有幾人?”

(學生開始動手數,并匯報)

教師:“我們一起驗證一下?!?/p>

(教師指,學生一起數)

教師:“男的有15人,女的有14人,那么合計,也就是一共有多少人呢?”

(學生回答:“29人”)

教師:“同學們數的真是太仔細了,那你能不能把這些數據填在這樣的表格中?”

(教師出示幻燈片)

教師:“好,拿出表1,開始填,看誰填的好,填的準?!?/p>

(學生填表1)

教師:“那位同學上臺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學生展示)

教師:“這位同學真勇敢,我們給他鼓勵一下,哪位同學再上來展示一下?”(隨時加星)

教師:“同學們表現的真是太棒了,剛才我們用的這種整理數據的方法,就是統(tǒng)計,也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新內容。那么海濱浴場的人只能按男女進行分類嗎?可不可以采用其他方法進行分類?”

(學生討論并發(fā)言)

教師:“同學們的方法真多,下面小組選一種你們最喜歡的方法,進行人數的清點,把整理的數據填入表2中。看哪個小組選則的方法好,整理的速度快?!?/p>

(學生動手填表)

教師:“哪個小組上臺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學生展示)

(第一個展示過程中,向學生介紹,從這個統(tǒng)計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以后的讓學生自己說從統(tǒng)計表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引出課題,進行鞏固

教師:“同學們表現的真是太好了,你們看,海上還有許多漂亮的彩色船只,有大有小,現在你能用我們剛才學過的統(tǒng)計方法對海上的船只進行分類統(tǒng)計嗎?(學生:“能?!眲邮痔畋恚?/p>

(學生展示)

教師:“剛剛我們把海上的游人和船只進行了統(tǒng)計,那你們能告訴老師,統(tǒng)計有什么好處嗎?”

學生回答:“簡便、清晰、一目了然。”

教師:“你們真是一群善于觀察的好孩子,這不,小麗有一個漂亮的衣柜,可是里面卻十分亂,褲子、上衣、裙子都堆到了一起,(出示幻燈片)你能幫小麗用我們學過的統(tǒng)計的知識進行分類整理嗎:”

(學生動手填表)

教師:“哪位同學,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

(學生展示,說:“我是將衣服分成了羽絨服、褲子、裙子三類,其中褲子四件,裙子七件,羽絨服三件。合計十一件?!保?/p>

教師:“說得真好,還有沒有其他的分法?”(學生回答,即使發(fā)星)

教師:“我替小麗謝謝大家了,快樂的40分鐘馬上就要結束了,看看我們的得分情況,我們也進行一個統(tǒng)計。(師生合作完成戰(zhàn)績統(tǒng)計表)

教師:“現在本節(jié)課小擂主已經產生,他們是幾組?”

(學生回答,獎發(fā)金星)

教師:“非常感謝大家的合作,我希望大家回家可以運用我們今天學的知識,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柜、書櫥、書包。做一個會做事的好學生,好不好?”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并學會根據看到的不同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所在的位置。

2、通過多種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觀念,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能力,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幫助學生樹立從小仔細觀察事物、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體驗到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

辨認從不同側面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誘趣激學

1、師:孩子們,今天有這么多的老師來聽我們的課,你們緊張嗎?(緊張;不緊張),那請轉過身去,舉起你們的右手,向老師們打個招呼:(老師們好?。┰倥e起你們的左手向老師們問好;(老師們好)舉起你們的雙手,高呼(歡迎你們?。?。好,孩子們真乖!請轉過身來,坐下。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大象嗎?是在哪見過的。

有四個盲人,他們也想知道大象長得什么樣子,讓我們來聽一聽盲人摸象的故事吧。

小朋友們,他們摸到的是幾只大象嗎?那為什么得出的結論不一樣呢?他們分別是從大象的那一面摸到的?

請看大屏幕(課件展示大象圖),請同學們分別說出這是從大象的哪一個位置所看到的圖形?

(板書:前面-后面-側面。)

2、掲題:雖然都是一只大象,但因為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狀也就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板書:觀察物體)

師:四個盲人因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所以把大象說成了蘿卜,扇子、柱子和繩子。那我們在觀察物體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嗎?

二、觀察物體,順思導學

1、確定方位。

師:下面我給每個小組分發(fā)一位新成員——儲錢罐,你們喜歡嗎?那就請它們分別坐在你們位置的中央。下面請坐在儲錢罐前面的小朋友向我揮揮手;請坐在儲錢罐后面的小朋友揮揮手;左面的呢?右面的呢?(——意在讓學生分清前后左右。)

師:我知道了,你們就分別坐在儲錢罐的前后左右。

2、觀察儲錢罐。

(1)在自己座位上觀察。

師:從你這個位置上看到了儲錢罐的什么?

學生匯報

師:其他同學觀察的結果也是這樣嗎?有補充嗎?

(2)交換位置再觀察

師:剛才你們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了可愛的儲錢罐,現在咱們換換位置再觀察。好嗎?儲錢罐前面和后面的同學換換位,左面和右面的同學也換換位。準備好,輕輕地換。(學生起身換位。)

師:現在你又在儲錢罐的哪邊?仔細觀察,你看到的儲錢罐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匯報

師:我想采訪坐在儲錢罐前面和后面的同學,現在的位置看到的儲錢罐和你剛才看到的一樣嗎?

學生匯報

師:哪兒不一樣呢?

師:哦,從前面和后面看儲錢罐是不一樣的。請問儲錢罐左邊和右邊的同學,你們可要仔細看了,你剛才看到的和現在看到的相同嗎?

學生匯報

預設:有的同學會說一樣,有的同學會說完全不一樣

出現矛盾沖突時,學生再次觀察儲錢罐左右兩邊,并在組內討論。

小結:從左邊和右邊觀察儲錢罐是不是一樣呢?(學生齊聲:不一樣?。┠銈儚募毠?jié)觀察并解決了問題,好樣的!從儲錢罐的前面和后面看是不一樣的,從左邊和右邊看也是不一樣的。

從前后左右觀察小豬

師:咱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儲錢罐的一個面,要是能看到儲錢罐的前后左右四個面,那才過癮呢!有什么好辦法嗎?在小組里討論后,試一試

方案一:到其他幾個同學的位置上看看

方案二:人走一圈的辦法太麻煩。我們可以讓儲錢罐轉一圈,我們只要坐在位置上就可以看到它的前后左右了。

學生嘗試操作

師:好的,每轉一個方向停一下,看清楚了嗎?這兩種方法都很好,可以圍著儲錢罐轉一圈,也可以讓儲錢罐轉一圈,小組商量定下一種,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開始觀察。

(伴隨著輕柔的音樂,學生進行觀察活動。)

師:同學們從前后左右再次觀察了儲錢罐,你們看到的一樣嗎?(不一樣。)為什么?

學生匯報

師:從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儲錢罐是不一樣的。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

三、分層練習,應用促學

1、剛才你們觀察得真仔細,老師特別高興。老師也給趙亮、王麗、江鈴、丁一四位同學一個禮物,大家看。(課件展示茶壺圖)你能很快說出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說說理由。(小組討論,各抒己見,匯報交流)

2.小游戲:考考大家,比比誰的反應快。我說動作你來做。

①伸左手,伸右手,左手拉右耳,右手拉右耳

②老師和大家一起做。出左手,老師的怎么和大家不一樣?老師做錯了嗎?那大家做錯了?那為什么我們不一樣?那你知道老師的右邊是那邊嗎?左邊呢?前面呢?后面呢?

③那我換個方向站,你還能指出我的前后左右嗎?這樣站呢?那我想和大家的前后左右一樣我該怎么站呢?

3、孩子們,你能說出你的位置前后左右的同學嗎?你看到的又是同學的哪一面呢?(指名回答)

師:孩子們真聰明!那現在翻開你們的課本第48頁,做一做課堂活動吧。請認真觀察,并連線。

學生匯報交流。(課件展示)

四、總結反思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觀察物體)我們主要從哪些位置觀察的?(前面、后面和側面)還可以從其他的位置觀察物體嗎?(上面、下面。。.)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觀察到的物體形狀一定不一樣嗎?(不一定)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篇6

教學目標:

1、經歷計算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過程,初步體會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2、體會小括號的作用,并能正確使用小括號。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能力,養(yǎng)成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掌握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正確計算。

(2)正確使用小括號。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并計算。

8×9+1320-3×4

7+4×720-8×2

二、新課

出示例3

指名學生說一說計算順序。

問:用脫式怎樣計算?

指名學生板演58-(14+6)

=58-20

=38

讓學生說一說計算順序。

三、做一做

讓學生在脫式本上完成,叮囑學生注意書寫格式,集體訂正。

并指明6名學生板演。

問:想一想,什么時候需要加小括號?指名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混合運算(三)

58-(14+6)

=58-20

=38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大數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具體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樣性與合理性。

2.體驗用表格記錄平均分的過程,獲得“試商”的初步經驗。

3.經歷小組合作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材分析〗

“分糖果”是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的第3課。此前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對小數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經驗?!鞍?0塊糖果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是本節(jié)課承上啟下的實踐活動,通過具體操作及與同伴交流,進一步感受分的策略的多樣性、合理性;還要“把你分的過程在表中記錄下來”,為“把100根小棒平均分給小組的小朋友”提供分步完成的經驗與策略。實際上,從對大數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實踐活動中要獲得的是試商的經驗。

〖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把30名學生分成6組,分別是兩個4人組,兩個5人組和兩個6人組。)活動一:介紹每組人數。(通過了解各小組的人數情況,復習的平均分的含義。)請小朋友介紹自己所在小組的人數,要求是:不能直接說出人數,但可以出一道與平均分有關的數學問題,讓大家算出你們小組的人數。

根據每組小朋友介紹的情況,大家思考:今天我們班的分組是平均分嗎?為什么?如果平均分組,每一組有多少人?

活動二:分20塊糖果。

1.提出問題。

展示一包糖果請小朋友觀察,猜猜有多少塊糖果。

提出問題:如果把20塊糖果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幾塊?

2.動手分一分。

請小朋友用5個圓片代表5個小朋友,用20根小棒代替糖果,先想想你準備怎樣分?每次分幾塊?幾次分完?然后,動手分一分。

在分的時候把你分的過程在表中記錄下來。(展示表格)橫著第一行表示5位小朋友,豎著第一列表示分的次數,中間表示每次分的結果。

(學生在分的時候,教師巡視輔導,請個別小朋友把自己的想法在黑板上展示。)

3.交流分糖果的方法。(既要體會分法的多樣性,更要體會平均分小數目的物品時應用乘法口訣的簡便性。)

小朋友都分完后集體交流。先看黑板上展示的分法,有不同分法的小朋友可以上臺展示自己的表格。對每一種分法,都要引導學生邊分邊估:每次分了多少塊糖果,還剩多少?幾次分完?

發(fā)現一次就能分完20塊糖果的,請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要提倡和鼓勵學生把平均分與應用乘法口訣結合起來。

活動三:分100塊糖果。(大數目的平均分)

1.提出問題。

“20塊糖果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到幾塊”的問題解決了,如果糖果再多一些,小朋友還會分嗎?

拿出一大包糖果,讓小朋友把它與20塊糖果進行對比,估計它有多少塊糖果。

提出問題:如果把100塊糖果平均分給你們小組的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到多少塊?

2.分組分一分。

用100根小棒代表100塊糖果,這么多糖果怎樣分呢?第一次分幾塊呢?希望第一次分了之后,剩下的更少一些,便于更快地把糖果分完。因此小組首先要商量第一次分幾塊比較合適,再進行分工(有人負責分,有人記錄,有人檢查),最后再動手分,在表格中認真記錄分的過程。

(教師巡視、參與小組活動,引導學生思考:第一次分幾根,要用去多少根,還剩多少根,第二次可以怎么分……)

3.匯報小組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

在各組匯報時,要關注是否有以下兩種有價值的分法。

(1)第一次每人分10根,要追問他們的想法,給予鼓勵和肯定。(在夠分的情況下,10根10根地分,便于口算一共用去幾根,還剩幾根。如6人小組,第一次每人分10根,6個10就是60,還剩40根。

(2)在一邊分一邊估算的過程中,用上乘法口訣的。

對于6人小組的分法,還要著重引導思考:剩下的4根為什么不繼續(xù)分。

4.小組討論。(給學生再次機會,調整或改進原來分的策略。)

讓你們重新把100塊糖果平均分給本組的每一位同學,你們會怎么分?至少要分幾次才能分完呢?

活動四:制定乘車方案。(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鼓勵學生發(fā)表各種乘車的意見。)

有3種車:限乘4人,限乘6人,限乘11人,50位小朋友出去郊游,怎樣乘車比較合適?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大數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具體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樣性與合理性。

2、體驗用表格記錄平均分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通過估算選擇適合的解決策略,讓學生獲得“試商”的初步體驗。

3、經歷小組合作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讓學生充分感受分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通過估算優(yōu)化平均分的過程。

教具準備:圓片、小棒、表格1、表格2(每組1張),每桌一袋豆子

一、分糖果

(1)情境導入,引出問題

師:小明的家里來了五位小朋友,他拿出20塊糖想分給他的小客人們,怎么分最公平呢?

(由公平一詞,學生馬上就想到了要平均分)

(2)動手操作,合作交流

師:我們用5個小圓片代替5位同學,用20根小棒代替20塊糖果,先自己動手分一分,擺一擺。并把你分的過程記錄到表格里。

(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活動情況,掌握學生的不同分法)

師:填好表格的同學請你把你的表格貼到黑板上,如果你發(fā)現黑板上已經有和你同樣分法的表格就不用貼了,就在這種方法的下方,你用粉筆畫個對號就可以了。

(為了方便學生觀察,老師要把貼在黑板上的表格放大)

全班交流分的過程。

師:請這張表格的作者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方法。交流的時候請說清楚:每一次拿出幾塊來分,每人分得幾塊。全部分完后,每人分得幾塊。

其他和他方法一樣的同學,如果你認為他有沒說清楚的地方。你們可以補充。

(在學生敘述理由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分的次數,讓學生感悟到,分的次數越少,解決問題就越快。)

(3)過程小結,評價引導

師:還是集體的智慧大呀!同學們想了這么多的方法幫助小明來分糖果,小明心里一定很高興。那么假如你就是小明,聽到大家給你介紹了這么多的方法,你想選擇哪一種呢?

(如果有的學生選擇了不是自己剛才的分法,教師要追問:為什么小明沒選這種方法?)

(學生在闡述選擇方法的同時,就再一次體會到不同方法之間的區(qū)別和聯系。同時在交流中,學生原有的方法結構就發(fā)生了重組)

師:剛才同學們分的過程不一樣,有的一次就分完了,有的分幾次才分完。但是,每一次分的時候,每一個小朋友分得的糖果都同樣多。最后分完了,分的結果卻是一樣的。更有同學想到了好辦法,用乘法口訣來幫助分,他們發(fā)現了新舊知識的聯系,真善于思考。

二、分小棒

(1)估計數量、口述方法

師:剛才同學們幫助了小明解決了分糖的問題,下面我請同學們幫老師整理小棒。

老師左手里握著10根小棒,請大家再看我的右手里的小棒,請你估計一下,我的右手里大約有多少根小棒。

(學生估計的答案可能在30到60之間)

同學們能夠有根據的猜測,真好。如果把我右手里的50根小棒平均

裝到5個口袋里,怎么分?

(數感好的學生可以很快知覺到5和50之間的關系)

師:50根小棒平均裝到5個口袋里,每袋裝10根。那么老師現在只有4個口袋,要把50根小棒平均裝在4個口袋里該怎么分呢?

請大家先估計一下,每袋大約可以分到多少根?

(大部分學生可以估計到每人分到10根以上的小棒)

(2)小組活動、提升能力

把50根小棒平均分裝在4個口袋里。

要求:1、先分工(記錄、發(fā)言、負責分、監(jiān)督)

2、討論后再分。邊分邊說分的過程,(第一次每人分幾根,用去幾根,還剩多少根,第二次每人幾根……)邊記錄。

小組活動,師巡視。

(3)匯報交流,改善方法

說一說你們小組是怎樣分的?

小組代表匯報分的過程和結果,引導學生對表格的觀察和思考,感受分法的多樣化。匯報時教師要相機追問,如為什么首次分你們就每人分十根……剩下的幾根,為什么不再分了呢?

(通過教師的追問,引導學生去感受哪些方法更簡便,更合理,以促進學生反思)

小結:我們在平均分的時候,有時能全部分完,有時還有剩余。

師:如果讓你們重新把50根小棒平均分給你們小組的小朋友,你們會怎么分?至少要分幾次才能分完呢?

(學生再次分一分,可能會調整或改進原來分的策略,實現了學生的自我優(yōu)化和重組)

三、數學游戲

1、讀37頁數學游戲的內容,然后交流游戲規(guī)則

2、教師和一名學生合作,為學生提供游戲示范。

3、同桌為一組,開始合作。每次操作都要說清一把抓了幾粒豆子,能平均分成幾份,得了幾分。

四、總結延伸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課后操作:如果把100根小棒分給4個人,怎么分比較快。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篇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36—37頁

教材分析:

“分糖果”是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的第3課,也是第三次“分一分”的活動,分數量比較多的物體。此前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對小數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經驗。“把20塊糖果平均分5個小朋友”,是本節(jié)課承上啟下的實踐活動,通過具體操作及與同伴交流,進一步感受分的策略的多樣性、合理性;還要“把你分的過程在表中記錄下來”,為“把40根小棒平均分給小組的小朋友”提供分步完成的經驗與策略。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大數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具體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樣性與合理性。

2.體驗用表格記錄平均分的過程,獲得“試商”的初步經驗。

3.經歷小組合作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具體操作,感受大數目物品平均分方法的多樣化與合理性。

教學難點:

如何組織有效的小組活動,在實踐和交流中,培養(yǎng)優(yōu)化策略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糖果一袋,糖果圖片,小棒若干根,統(tǒng)計表若干根。

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復習的平均分。

1、老師帶來了8個糖果,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分他倆都高興?什么是平均分?

2、猜猜我用20根小棒擺了幾個正方形?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星期天,幾位小朋友到樂樂家給樂樂過生日,樂樂拿出了一些糖果與大家分享??墒怯龅诫y題了,他們不知怎么分了,你們愿意幫助他們嗎?這節(jié)課我們和樂樂一起分糖果。(課件出示圖片)

師:仔細觀察圖片,從圖中發(fā)現了那些數學信息?

學生觀察,獲取信息。能夠發(fā)現“有5個小朋友”和“20塊糖果”。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學生提出問題,可能會提出“如果把20塊糖果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幾塊?”也可能是“分一樣多,怎么分?”“夠分嗎?”“能正好分完嗎?”等等。

教師接著學生說:“這正是樂樂遇到的難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設計思考:創(chuàng)設情境不但為了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參與__,更是為了讓學生從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以幫助小朋友分糖果為情境,讓學生本能產生互動,同時能讓每個學生得到參與。]

三、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1、示范分一分并記錄。

教師提出,為了幫助大家理解和記憶,可以把分的過程記錄下來。(出示表格)

師:現在通過這個表格,你能了解老師分的過程和結果了嗎?是不是看上去更方便,更清楚呢?

2、用學具代替糖果小組內分一分。

師:我們就用5個圓片代替5個小朋友,20個糖果圖片代替20糖果。先想想你準備怎樣分?然后,動手分一分。

[設計意圖:有效的數學活動是建立在學生獨立思考之上的,先讓學生想一想怎么解決,引發(fā)學生思考,使下面的活動為解決問題而進行。同時,用統(tǒng)一的學具代替實物分一分,為脫離一切物質屬性,抽象出除法算式打下基礎。]

師:同學們都很快地利用學具分一分,可是老師發(fā)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