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鱘常見病的防治由于我國鱘魚的發(fā)展前景廣闊,近年來投資鱘魚養(yǎng)殖的人越來越多。但有關鱘魚養(yǎng)殖的技術病害防治和鱘魚對一些常用藥物的敏感性等方面的報道卻還少見,在養(yǎng)殖過程中遇到這方面的情況時卻只能借以往的經驗技術來處理,對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缺乏依據(jù)和信心。如果一旦病情判斷錯誤或用藥失誤,不但錯過了治療時機,還有可能造成很大損失。所以,借此在鱘魚階段的幾種常見病及治療處理的一些措施和經驗同大家交流。出血病癥狀和病因:由氣單胞菌引起的出血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發(fā)病迅猛,死亡率高。曾在史氏鱘幼魚(體重小于150克)中發(fā)現(xiàn)。治療方法:每隔5-10天用二氧化氯消毒,并在飼料中定期添加抗菌藥物,以及一些提高抗病力的添加劑,如維生素C、E等。幼魚長至150克后,疾病逐步減少。腸炎病癥狀和病因:病魚腹部膨大,行動緩慢,不攝食,肛門紅腫、突出,糞便中帶膿,嚴重者膿中有血,無食欲,行動遲緩,死亡較快。剖開魚腹可見局部發(fā)炎或全腸呈紅褐色,腸里沒有食物,腸壁彈性差。在患病嚴重時腹部膨大,有黃色粘液流出。魚體體質較弱,攝入變質飼料而導致細菌感染。治療方法:⑴、對病魚池潑灑15-20毫升/立方米的福爾馬林浸泡1小時,隔天再用一次。⑵、飼喂土霉素,頭天5克/千克飼料,第2-6天喂3克飼料,每天2次,共喂7天。⑶、飼喂大蒜,0.5千克/千克飼料的大蒜汁(50克大蒜搗碎取汁)+25克/千克飼料的食鹽,共喂3-6天。⑷、用0.6ppm漂白粉全池潑灑,1小時后換注4/5的新水;并保證每天換水1次。同時,連續(xù)6天投喂抗菌素藥餌,每天100kg魚體投放藥物500mg,在藥餌中加入適量大蒜汁,則效果更好。⑸、用含痢特靈0.2%的藥餌投喂,連續(xù)投喂5-6天即可治愈。爛鰓病癥狀:病魚行動緩慢,不吃食,鰓上粘液增多,鰓絲紅腫,鰓的某些部位因局部缺血呈淡紅色或白色,嚴重時,鰓小片壞死脫落,鰓絲末端缺損。治療方法:⑴、對病魚池潑灑15-20毫升/立方米的福爾馬林,浸泡1小時,隔天再用一次。⑵、飼喂土霉素,頭天5克/千克飼料,第2-6天喂3克侃千克飼料,每天2次,共喂7天。⑶、飼喂大蒜,0.5千克/千克飼料的大蒜汁(50克大蒜搗碎取汁),共喂3-6天。細菌性敗血癥癥狀:鱘魚發(fā)病后,吃食急劇下降,攝食量從發(fā)病前的每千克魚攝食22g下降到8~10g(干重)。體外檢查,病魚腹部、嘴四周、眼睛、硬鱗基部出血,個別病魚尾柄硬鱗基部有突出體外的充血泡;肛門紅腫;鰓顏色較淡,呈花斑狀。剖檢腹腔內有淡紅色混濁腹水;肝腫大呈土黃色,剖面有肉眼可見的油珠,個別病魚肝有灰白色點狀彌散壞死病灶;腸膜、脂肪組織、生殖腺及腹壁有出血斑點;腸內多無食物,腸壁及中腸以后部位螺旋瓣充血,后腸充滿泡沫狀粘液物質。病因:對鱘魚養(yǎng)殖條件認識不足,養(yǎng)殖技術及管理水平低所造成。如水源較差,不能經常換水,且經常更換飼料等,導致鱘魚生長緩慢,體質差,以至抗病力下降而染病。治療方法:由于病原體對水體的污染和魚的感染都比較嚴重,,采取換水消毒和內服藥物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措施,具體方法如下:⑴、換水消毒無論病情嚴重與否,均先用“克暴靈”全池潑灑消毒,劑量為水深1m每畝用藥25mg,同時消毒蓄水池,然后排水、注水。24小時后全場所有水體用0.1mg/L呋喃唑酮消毒。3日后再消毒一次。⑵、內服治療每100kg魚每天用恩諾沙星20g拌餌,分四次投喂,6天為一個療程。水霉病癥狀:此病主要發(fā)生在仔幼魚階段,在幼魚體表擦傷處可看到灰白色棉毛絮狀物,病魚開始焦躁不安,隨著病情加重會發(fā)生游動遲緩,食欲減退,最后瘦弱而死。預防與治療:⑴、運輸、放養(yǎng)魚苗和流水池清洗時,操作要細致,避免魚體擦傷。⑵、對染病魚池用4千克/立方米的食鹽或20克/立方米的土霉素+4千克/立方米食鹽,浸泡1-2小時。⑶、飼喂土霉素,頭天5克/千克飼料,第2-6天喂3克/千克飼料,每天2次,共喂7天。脂肪肝癥狀:患病魚無明顯體表癥狀,僅見食欲不振、生長緩慢、餌料系數(shù)高,解剖見肝表面有脂肪組織積累或腸管表面脂肪覆蓋明顯。預防方法:⑴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B、維生素E。⑵降低飼料中的油脂含量。7、 腫嘴病癥狀:病魚口部四周充血、腫脹,有時伴有水霉著生,口腔不能活動自如,攝食困難。病因:該病經常發(fā)生在幼爵轉食期間,由于池底殘餌較多,清洗不及時,幼鱘在此攝食時易導致嘴部發(fā)炎。從該病對一些抗菌藥物較為敏感的現(xiàn)象來看,普遍認為該病由細菌感染引起。但目前未見有關病原的篩選、回感、鑒定等詳細研究資料。危害該病在20cm以下的幼鱘階段發(fā)生較多,可造成幼鱘死亡。治療①池水消毒,全池潑灑恩諾沙星1g/立方米水體,連潑3d;②內服治療,每100kg魚每天用土霉素3g拌餌投喂,連喂3d。預防及時清除池中殘餌,定期對飼料臺進行消毒。8、 車輪蟲病癥狀病魚體表無光澤,消瘦,游動遲緩。打開鰓部,可見鰓絲暗紅色,粘液較多。鏡檢可見在體表和鰓上有大量車輪蟲寄生。病因中華鱘在河水或池塘水作水源的池中養(yǎng)殖時易感染,此病由車輪蟲寄生引起。危害該病主要危害靜水池中培育的稚、幼鱘,大量寄生時,蟲體成群地聚集在鰓的邊緣或鰓絲縫隙里,破壞鰓組織,嚴重影響魚的呼吸機能,使魚死亡。預防:①魚池在放苗前用生石灰(150g/立方米)或高錳酸鉀(20g/立方米)徹底消毒。②經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質清新。9、 小瓜蟲病癥狀患病魚體日漸消瘦,游泳能力大大降低,且浮躁不安,食欲減退。肉眼觀察,病魚體表布滿白色小點,在鰓絲和鰭條處嚴重。鏡檢體表粘液或鰓絲可見大量多子小瓜蟲。病因該病由多子小瓜蟲寄生引起,多發(fā)于水泥池靜水飼養(yǎng)的中華鱘苗種,在水溫20~25C條件下,易暴發(fā)此病。危害該病主要危害15cm以下的中華鱘幼鱘,蟲體侵襲魚的皮膚和鰓瓣,在組織里以組織細胞為營養(yǎng),引起組織壞死,阻礙呼吸,導致魚窒息死亡。治療①提高池水溫度至30C進行控制,效果較好。②按每立方米水體0.38g干辣椒粉和0.15g生姜片的劑量,混合加水煮沸后全池潑灑。預防①魚池在放苗前應用生石灰(150g/立方米)或高錳酸鉀(20g/立方米)徹底消毒。②增強魚體體質,在水泥池養(yǎng)殖鱘魚過程中,應保持一定的流水量。10、 氣泡病癥狀病魚游動緩慢、上浮貼邊,或分布在水流較緩處的中上層水中,病重者腹部膨大明顯,下沉困難。肉眼檢查,可見在口前兩側的兩條溝裂內有許多呈線形排列的氣泡;剖腹可見部分胃內有食物,腸內有黃色粘液和氣泡。鏡檢鰓絲發(fā)白,鰓絲間粘液較多,有許多小氣泡,鰓絲完整。病因本病是水中氮氣或氧氣含量過飽和時(氮氣飽和度達125%以上時即會發(fā)生氮氣所引起的氣泡??;在氮氣飽和度達130%以上時,短時間內即會引發(fā)致命的危害),使得魚的腸道、鰓、肌肉等組織內形成微氣泡,進而使微細血管產生栓塞,造成組織水腫等現(xiàn)象,而使魚死亡。養(yǎng)殖用水使用地下深層水或自噴地表水時,極易取到氮氣過飽和的水而引發(fā)此病。危害該病對中華鱘幼魚(15cm以下)造成危害最大,嚴重時,3~5d就可使大部分的魚死亡。治療①全池潑灑食鹽,使池水濃度為0.5%。②把有病的魚收集到經處理過的較低溫水中,加大水流速度,增加魚的運動量,使魚通過體循環(huán),較快地排出體內氣泡。預防①減少水源過度曝氣,防止水源中氣體過飽和。②幼鱘轉食期間,池中充氣頭罩上網(wǎng)罩,可避免鱘魚誤食氣泡。11、 紅斑病癥狀患病仔魚卵黃囊前端或下部或兩側以及背面、尾端下部等部位出現(xiàn)有血紅色的點狀斑塊,病苗常于水面游動。病因該病由水蚤、蝦類咬傷引起,或孵化設備、仔魚護養(yǎng)池表面粗糙、流速過大引起。危害此病主要危害開口前期的仔鱘,患病后的仔鱘大約可存活10d。如不及時治療,可明顯降低仔鱘成活率。治療徹底清除水蚤等敵害生物,合理控制孵化池、護養(yǎng)池的水體流速。預防孵化池、護養(yǎng)池的池底、池壁應光滑,用水水源應經60目以上的紗窗布過濾。12、 大肚子病癥狀病魚體色正常,腹部膨脹,腹部向上浮在水面無力游動;解剖胃中食物較多,腸道邊有氣泡,有的胃中食物不多,但有氣。病因該病為消化不良或腸內厭氧菌過量繁殖引起。危害該病主要危害轉食期間的中華鱘幼魚,染病率低,傳染率也不高,患病幼魚不會很快死亡。治療每千克飼料添加氟哌酸2~6g+干酵母8~12g,拌餌投喂,5d為一療程。預防改善水環(huán)境,降低養(yǎng)殖密度,增加水流量。13、 蛀鰭病癥狀病魚游動失去平衡,在水體上層靠池邊活動;肉眼可見病魚胸鰭、尾鰭破損、分叉,嚴重者鰭基部充血,鰭條潰爛,繼發(fā)水霉。病因在鱘魚開口期或轉食期,由于放養(yǎng)密度過大,規(guī)格不整齊,個體大、活動強的幼鱘把個體小、活動弱的幼鱘的鰭條當食物咬傷,形成蛀鰭。危害該病主要發(fā)生在稚鱘開口期和幼鱘轉食期,易繼發(fā)水霉引起死亡。治療及時挑出患病幼鱘,用3%食鹽水消毒10min后,另池單養(yǎng),以防繼發(fā)水霉引起死亡。預防①保持鱘苗放養(yǎng)密度合理,同池魚規(guī)格整齊。②仔鱘開口期和轉食期要少量多次投喂充足適口的飼料。14、 營養(yǎng)性貧血癥狀病魚食欲減退,生長緩慢;肉眼可見體色變淡,鰓絲粉紅色,肝、腎顏色變淡。血液學分析顯示血紅蛋白含量降低(至20~25g/L),紅血球數(shù)量減少(至3x10E5~/H或更少),幼紅細胞比例增高(由20%增高到40%或更高)。危害長期食用營養(yǎng)成分較差飼料的中華鱘易顯現(xiàn)此癥狀。直接引起死亡的不多,但由于這種病魚的組織長期貧血,魚體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其他疾病。病因該病系由于飼料的主營養(yǎng)成分、維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不平衡,不符合中華鱘的營養(yǎng)需求而引起。治療根據(jù)中華鱘的規(guī)格,改用適合各年齡階段的專用全價配合飼料。預防①使用某種飼料前必須了解該飼料的營養(yǎng)成分是否符合中華鱘的營養(yǎng)需求。②嚴格控制飼料的儲存條件和時間,以防飼料變質。15、營養(yǎng)性中毒癥癥狀病魚拒絕攝食,身體變瘦;肉眼可見病魚體色灰白,鰓絲粉紅色,肝臟由棕黃色變?yōu)?/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特效喘痢剎Ⅱ號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短視頻平臺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
- 知識產權利器企業(yè)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關鍵一環(huán)
- 租賃合同范本新版
- 科技在醫(yī)療設備創(chuàng)新中的作用與價值
- 科技發(fā)展的生態(tài)影響與環(huán)境可持續(xù)性
- 村級道路維護合同范本
- 研究生的國際視野與職業(yè)規(guī)劃的關系
- 2024年河南許昌學院畢業(yè)生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濟寧嘉祥縣事業(yè)單位招聘綜合類崗位考試真題
- 橋梁施工案例分析
- 物流風險管理與應對策略
- 2024家政行業(yè)現(xiàn)狀分析
- 間質性腎炎-課件
- 英漢互譯單詞練習打印紙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藥物治療管理路徑專家共識2023版解讀
- ZJ50鉆機用戶手冊
- 大雁山隧道出口水泥罐纜風繩安裝方案
- CREO基礎培訓教程
- 2023年自然資源部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208人)筆試參考題庫(共500題)答案詳解版
- 鋼結構夾層吊裝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