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關于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七篇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篇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8~119頁的內容,練習二十七第1~3題。
教學目的
1、使同學知道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起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培育同學的動手操作技能,分析、綜合技能。
教學重點
援助同學知道面積的含義,初步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教學難點
援助同學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會選擇合適的單位,量一些物體表面的面積或平面圖形的面積。
學具預備
每組預備一個長方形的盒子、帶色的長方形〔或正方形〕紙、剪刀、直尺。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認識面積
1、感受物體表面面積
同學動手操作:把帶色的長方形或正方形紙貼到長方體的盒子上。
老師提問:你會發(fā)覺或體會到什么呢?〔同學可能會說誰大誰中,老師在這過程中引導、總結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p>
2、體驗平面圖形的面積。
同學動手畫一個學過的圖形,然后每組的同學把畫好的圖形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看能體會到什么?〔同學可能體會到平面圖形有大有小,在此過程中教學平面圖形這一概念,假如有的同學畫出角的圖形,老師借此機會讓同學把角的圖形和同學畫的長方形、正方形進行比較,教學圍成一詞的意義?!?/p>
引出: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二、操作沖突,引出面積單位。
老師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圖形,來比較它們的大小,
誰能想出方法來?〔同學可能想出用劃方格的方法、重疊的
方法、剪拼的方法等,只要合理老師予以確定?!?/p>
〔建議依據(jù)詳細狀況做成教具,用多媒體課件,演示這兩個圖形的面積是相等的。〕
老師有意出示以下圖形比較,看哪一個圖形的面積大?
〔依據(jù)詳細狀況做成教具〕
師生總結:在進行測量、計算面積時規(guī)定
了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房分米、平
方厘米。
2、動手操作,聯(lián)系實際,形成表象。
教學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1〕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老師提前把1平方厘米的'平面圖形印在白紙上?!?/p>
同學涂上顏色,然后剪下來,體會1平方厘米有多大
舉誕生活中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的物體表面。
用1平方厘米的小紙片測量你身邊的物體表面的面積?!踩缈圩?、橡皮等?!?/p>
〔2〕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同學剪下來,體會1平方分米有多大。
舉誕生活中什么物體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分米?
用1平方分米的紙片測量課本的封面面積。
〔3〕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同學先估量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
老師再出示面積是1平方米的大紙。
估量教室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平方米。
三、課堂小結:結合本課的重點,進行總結--板書課題
四、綜合練習
1、課本第119頁第〔1〕題〔同學獨立完成〕。
2、要釘子板上圍出面積是8平方厘米的圖形。
3、課本第121頁第2題測量圖形的面積。
4、課本第121頁第3題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面積是8平方厘米、16平方厘米的長方形或正方形。
板書設計:
面積和面積單位
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就叫做它們的面積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篇2
新知識點:
1、理解面積的含義。
2、掌控常用的面積單位。
3、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掌控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要求:
1、結合實例使同學理解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量和測量圖形的面積。
2、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重要性,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3、熟識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約的單位換算。
4、使同學探究并掌控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獲得探究學習的`經(jīng)受;會運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能估量所給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教學建議:
1、豐富同學的徑直閱歷,加強直觀教學。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應增加動手操作活動,讓同學通過手、口、眼、耳多種感官的協(xié)同活動,特別是通過動手操作,掌控相關知識,有利于豐富同學的感性認識,有效地提高知識攝取的效果。在本單元的教學中,還應留意選擇各種直觀手段的優(yōu)勢,依據(jù)教學內容恰當選擇教具或課件,從中讓同學對所學內容有更真實的感受,獲得實實在在的徑直閱歷,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變機械的學習為有意義的學習。
機械的學習往往表達在概念教學中,機械的學習是指同學不僅能記住數(shù)學概念的描述、符號,卻不理解它們的內在含義,不理解有關概念的聯(lián)系,更不會敏捷地運用。有意義的學習是指同學不僅能記住概念的描述或符號,而且能理解它們的內在含義,了解相關數(shù)學概念的實質性聯(lián)系,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例如教學“面積單位”可以從三個方面促進同學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為什么選用正方形作為面積單位的外形;二是指導每個面積單位是怎樣規(guī)定的;三是了解面積單位與相應長度單位的內在聯(lián)系。
3、讓同學主動探究,獵取結論。在本單元中,有些內容探究的難度不大,結論不叫簡單發(fā)覺,而且便于開展直觀操作,因此是學校數(shù)學中比較相宜讓同學探究的課題,老師應當充分發(fā)揮教學內容的特點,組織同學開展探究學習。
4、重視培育同學的估算技能。
估算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本單元的教材對面積的估算予以較多的關注,不僅在“做一做”中有所表達,在練習中也有較多反映,如許多計算面積的練習,都要求同學先估量,再測量計算出面積。所以重視估測技能的培育,也有助于提高同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篇3
一、說教材:
本課內容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學校數(shù)學三班級下冊第70~74頁。
教材簡析:《面積》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被安排在三班級下冊第六單元。這一單元詳細包括: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四部分。本課是這一單元的起始課,它的教與學是在同學已經(jīng)掌控了長度和長度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長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同學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從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轉化的開始,是空間形式“由線到面”的一次飛躍。學好本課,不僅是學習面積計算的基礎,更是學校階段幾何教學的基礎知識。
為了援助同學建立面積概念,教材在編寫上特別重視呈現(xiàn)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著重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的形成、著重在直觀操作和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驗。教材根據(jù)先認識面積(包括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封閉圖形的大小),然后歸納面積的概念,再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包含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須要性),為什么用邊長是“1”的正方形作面積單位及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說前測:
關于面積和面積單位同學知道些什么呢?對三班級兩個班同學的前測結果統(tǒng)計說明:
關于面積,87%的同學通過其他渠道或自學課本知道“面積”一詞,13%的同學表示從未聽說;15%的同學對“面積”的含義有錯誤認識,56%的同學認為“面積”和物體的大小有關,29%的同學表示說不清晰。
關于面積單位,69%的同學表示通過其他渠道或自學課本知道“面積單位一詞”,31%的同學表示從未聽說;10%的同學對面積單位的含義有錯誤認識,47%的同學認為面積單位和物體的大小有關,43%的同學表示說不清晰。
據(jù)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1)通過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體驗活動,使同學理解面積的含義。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同學感受建立面積單位的須要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的建立規(guī)章。
(3)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動中獲得關于它們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
(4)培育同學觀測、操作、概括技能,使同學體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同學理解面積的含義,掌控常用的面積單位并建立正確的表象。
難點: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須要性。
四、說教學預備:
(1)教具:多媒體課件;米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篇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8-119頁的內容,第119頁的“做一做”,練習二十七的1-3題。
教學目的:使同學知道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教具、學具預備:師生預備面積分別是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老師預備一些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幻燈片。并預備幻燈機。
教學過程:
一、教學面積的含義
1、認識物體的表面。
師讓同學摸一摸課本的封面、文具盒的面、課桌的面,指一指黑板的面、門窗的面。
師指出:像課本封面、文具盒面、課桌面和黑板、門窗面等,都是物體的表面?!舶鍟何矬w的表面〕
2、認識平面。
師在黑板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指名摸一摸它們的表面,使同學感知它們都是平面圖形?!舶鍟浩矫妗?/p>
3、認識圍成的平面。
師出示下面的圖形:
讓同學指出哪些圖形是封閉的,哪些不是。告知同學:封閉的平面圖形叫圍成的平面。〔在“平面”前面板書:圍成的〕
4、認識表面和圍成的平面的大小。
〔1〕讓同學說說摸過的物體的表面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師指出:物體的表面、圍成的平面圖形,它們都有大有小。
5、師歸納面積含義。
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二、教學面積單位的認識
1、用重疊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師用幻燈出示兩個寬相等而且長相差很少的.長方形,讓生用眼觀測它們的大小,當生不能判斷時,師通過操作讓它們重疊起來,讓生辨別大小。
2、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師用幻燈出示一個長9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和一個邊長6厘米的正方形,讓生判斷它們面積的大小。然后師通過操作把圖形分成同樣大小的方格。讓生通過數(shù)方格來比較大小。
3、認識面積單位。
師:在用數(shù)方格比較大小的時候,我們分成的方格的大小要一樣。我們常常運用的面積單位有三種: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認識平方厘米。讓生拿出1平方厘米的圖形,量一量它的邊長,告知同學: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就是1平方厘米。并讓同學說一說四周有哪些物體的表面面積接近1平方厘米。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測量物體的面積。讓生測量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并讓生說一說測量的方法。
〔2〕認識平方分米?!卜椒ㄍJ識平方厘米〕
讓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測量課桌的面積。
〔3〕認識平方米。讓生量一量黑板的邊長,認識到一頁黑板的面積正好就是1平方米。
讓生觀測教室四周有哪些物體的面積接近1平方米。并引導同學測量教室的地面面積。
三、練習
1、練習二十七的1、2題。
2、練習二十七的3題?!白鲆蛔觥钡牡?題。
四、小結。
今日我們學習了面積單位,知道了什么是物體的面積,認識了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讓生用手勢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比較
教學目的:通過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比較,使同學更清晰地認識面積單位,初步明確:1厘米、1分米、1米都是長度單位,都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長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積單位,都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面積。
教具、學具預備:小黑板、米尺、繩子和幾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問:1、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用手勢比劃一下。
2、我們學過哪些面積單位?用手勢比劃一下。
板書課題: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比較
二、新授
1、比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讓同學畫一條1厘米的線段,問:這是什么單位?用它可以測量物體的什么?
讓同學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問:這是什么單位?用它可以度量物體的什么?
并讓生說一說1里面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師強調:1厘米是是長度單位,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長度。1平方厘米是面積單位,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面積。
2、比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讓生畫一條1分米的線段,看看1分米有多長。再讓生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摸一摸它的面,感覺一下它的大小。
讓生比較它們的不同。
3、比較1米和1平方米。
指名說一說1米和1平方米的不同。
4、小結:
師:從上面的比較我們知道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是不同的計量單位。測量物體的長短要用長度單位,測量物體的面積要用面積單位。
三、練習
1、做“做一做”第1題,讓同學指一指課桌面的邊長和面積。
2、做“做一做”第2題,讓生說出橫線上應填長度單位還是面積單位。
3、練習二十七的第4題,讓生自己完成,集體訂正。
4、練習二十七的第5題,讓生用4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書上的圖形,在指一指它的周長和面積,并讓生計量它們的周長和面積,問:它們的面積相等嗎?周長呢?
5、練習二十七的第6題,讓生自己在釘子板上圍成,師生共同分析周長與面積的關系,從中歸納出:周長相同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不肯定相同,其中正方形的面積最大。
6、練習二十七的第7題,先讓生觀測,再集體分析。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篇5
導學內容
導學內容〔西師版〕三班級下冊第35~36頁例3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比鮮睹婊單位cm2,dm2,m2。
2毖嵊妹婊單位測量指定的面積,培育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
3蹦芰榛鈦∮貌煌的面積單位去測量面積。
教具、學具預備
邊長是1cm,1dm,1m的正方形各一個,。
導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出示:動物王國里小白兔和小熊正在吵個不停,原來它們在爭辯誰的家大〕動態(tài)顯示:小白兔家的地面鋪了24塊磚,而小熊家的地面鋪了36塊磚〔兩種磚的大小不一樣,小白兔家的磚要大一些,小熊家的磚要小一些〕,究竟誰的家大一些呢?小白兔和小熊想請你們來當“小裁判”。
同學可能回答:
同學1:小熊的家大,由于它家地面鋪地磚的塊數(shù)多一些。
同學2:小白兔的家大,由于它家地面鋪的磚要大一些。
同學3:一樣大。
老師:現(xiàn)在有3種不同的看法,究竟哪一個“裁判”說得對呢?雖然小熊家的地面鋪的磚的塊數(shù)多,但它家的磚比小白兔家的磚要小一些,所以我們并不能以磚的塊數(shù)的多少來比較誰的家大,那怎么辦呢?
同學:假如磚一樣大,我們就能依據(jù)磚的多少比較出結果。
老師:說得好!要精確地知道面積的大小,就需要要有統(tǒng)一的度量面積的單位,今日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面積單位?!舶鍟赫J識面積單位〕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比鮮1
看:演示由4條1cm的線段圍成的一個正方形,即1cm2,使同學初步認識1cm與1cm2的區(qū)分。
量:讓同學從學具盒中找出最小的一個正方形,用尺子量一量它的邊長是多少?
老師: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同學看一看,摸一摸1cm2的正方形,再閉上眼睛想一想1cm2有多大?
找:找一找我們身邊的哪些物體的表面大約是1cm2?!泊竽粗傅闹讣咨w、寫字本上的田字格〕
擺:老師指出,量較小的面積常用cm2作單位,讓同桌合作用6個1cm2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想一想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估一估文具盒的上面的面積大約有多少cm2?同桌合作用1cm2的正方形量一量。
引:假如我們用1c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的面積〔不用操作完〕。請同學談感受。
2比鮮1dm2
同學動手操作用1c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不用操作完〕,請同學談感受。讓同學感受到:cm2這個面積單位太小了,量起來不方便,假如換一個大的.面積單位來量就好了。
老師:有沒有比平方厘米大一點的面積單位?
同學:〔略〕
老師:的確有比平方厘米大一點的面積單位,你們先猜一猜是什么?
同學:平方分米。
老師: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同學:由于我想到長度單位里比厘米大一點的是分米,我想面積單位里比平方厘米大一點的可能應當是平方分米。
老師:說得太好了,這位同學在學習新知識時能聯(lián)想到以前學過的知識,真會學習,比平方厘米大一點的面積單位的確是平方分米。
找:讓同學從學具袋中找出1dm2的正方形,想一想,為什么選個正方形?抽同學匯報,邊長是1dm的正方形面積就是1dm2。
比:用手比劃一下,1dm2大約有多大?哪些物體的表面大約是1dm2?
擺:同桌合作用1d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桌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1dm2?
引:假如讓你用1dm2的正方形去測量教室地面,你認為怎樣?
請同學觀測并爭論,讓同學感受到dm2這個面積單位太小了,量教室的地面不方便,要用再大一點的面積單位量就好了。
同學可能會想到m或m2。
老師:為什么是平方米?
老師:大家學得真好,又認識了一個較大的面積單位1平方米,那么什么樣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同學: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那么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看:出示邊長是1m的正方形,同學量后再閉上眼睛想一想,1m2到底有多大?
比:你能比出1m2有多大嗎?想一想身邊什么物體的表面大約是1m2?
做:4人一組用手圍1m2。
估:估量黑板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
三、課堂活動
1幣橐灰椋1cm2和1cm有什么不同?
2鋇37頁課堂活動第1~3題。
動手操作。
四、課堂
老師:說說你在今日的數(shù)學課上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還有什么問題?
五、鞏固練習。
第38頁,練習六第1~4題。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1平方米,一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經(jīng)受觀測、操作、歸納等探究物體和圖形大小的過程,體驗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須要性,進展空間觀念。
3能自選面積單位來估量和測量圖形的面積。初步學會溝通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體驗數(shù)學和生活的親密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建立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正確表象。
教學課型:新授課
教學方法:以自主探究為主。
教具預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課件出示信息窗1主題圖〕
師:小明家要買新居了,大家看,他們一家笑得多快樂呀!觀測畫面,看你發(fā)覺了什么?你想提什么問題?
二、活動過程:
活動一:
1、師:你能解決剛才我們提出的“餐廳和廚房哪個大”這個問題嗎?
同學依據(jù)已有的生活閱歷,提出比較房間地面的大小。
利用比一比或擺一擺的方法,自己嘗試解決。
2、請同學匯報自己是怎么做和,有什么發(fā)覺。
3、師:廚房和餐廳和地面是有大小的,地面的大小就是他們的面積,你能說說客廳、臥房的面積是指什么嗎?
同學可能用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擺,得到廚房比餐廳大。
4、現(xiàn)在你知道什么是面積了嗎?
同學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對面積的理解。
活動二:
1、師: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決“晚廳的面積有多大?”的問題嗎?
同學自己擺。
2、師:把你解決的方法向大家介紹一下。
同學溝通。
3、師:大家用來計量的單位不一樣,所以得到的結果不一樣。為了方便,人們統(tǒng)一了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活動三:
1、認識平方厘米。
師: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就是1平方厘米。
2、同學操作、感受。
〔1〕畫出1平方厘米大的正方形?!?〕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大約有1平方厘米?!?〕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量身邊較小物體的面的面積。
3、認識平方分米
師:請你量量桌子面的面積是多少?
同學操作,會感到太麻煩,質疑,有沒有大一點的面積單位呢?
師介紹面積單位1平方分米,并感受它們的大小。
4、認識平方米。
〔1〕介紹1平方米有多大?!?〕畫出1平方米的大小?!?〕讓同學站一站,看大約站多少名同學。
課堂: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同學思索,回顧學習內容〕
課堂練習設計:
第二課時
1、通過練習,使同學進一步理解面積的意義。
2、進一步感受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實際大小,初步形成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表象。
3、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能運用所學嫻熟地解決問題。
新授過程
1、引導同學回憶所學的面積的意義及面積單位。
2、設計練習題留意以下幾種題型。
〔1〕、估一估,選用合適的單位填空。這種題練習時,引導同學依據(jù)已有的生活閱歷估量題目中的大小選擇合適的單位,同時,題目中要混有長度單位,要提示同學們審題
〔2〕、動手操作的題目:
拼圖游戲:用12個面積是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多少長方形?它們的面積是多少?讓同學小組合作拼一拼,記一記,算一算,說一說。
畫一畫。在方格紙上畫出外形不同,面積相同的圖像,這種題目更能加深同學們對面積的理解。
估一估。讓同學估一估身邊物體的面積。如黑板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這種題目可以加深同學對面積單位的理解。
設計題。如請同學在方格紙上設計一個面積大約是16平方厘米的美麗花壇。〔一小格代表1平方厘米〕
3、教學時,可先讓同學獨立思索、動手操作,再引導同學相互爭論溝通,然后再進行解決問題方法的展示。
三、鞏固練習。
現(xiàn)在我知道大家弄懂了怎么制作軸對稱圖形了,下面檢驗一下哪組制作的最棒?
自主練習1.拿出課前剪好的圖形折一折,看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自主練習2.老師先剪一個,讓同學們開展想象,然后再做后面幾個。集體訂正四、課堂:我們今日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對什么印象最深?從中你明白了什么?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篇7
一、教材和教學目標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內容是在同學已經(jīng)掌控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而編排的?!懊娣e”的編排,突出的改變是加強了探究性,讓同學經(jīng)受知識的形成過程。教材首先讓同學理解引進面積單位的須要性,設計了一系列“沖突沖突”:兩個面積相近但外形不同的長方形靠觀測很難看出哪個大一些,用重疊的方法也很難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從而使同學產生認識沖突,促使同學嘗試用間接比較方法,即用其他圖形作標準來比較。通過親身體驗與爭論溝通,同學發(fā)覺“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接著教材進一步啟發(fā)同學探究“用什么樣的圖形表示面積單位比較合適”,讓同學通過自主探究,發(fā)覺“選用正方形測量比較方便”,進而自然地引出面積單位的教學。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難點是: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使同學認識到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須要性。
2、教學目標
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有以下三點:
(1)理解面積的意義。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這些單位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
(3)學習選用觀測,重疊,以及估測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3、學情分析
三班級的同學正處在學習技能進展的關鍵期,他們詳細形象思維也正向抽象規(guī)律思維過渡,我以同學自己已有的空間知覺為基礎,在教學中安排大量的觀測,比較,測量,操作等活動,讓同學在實踐活動中經(jīng)受從詳細到抽象的過渡,真正落實培育和進展空間觀念目標。
4、時間安排
基于對教材的以上認識,根據(jù)大綱要求,本節(jié)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
(1)通過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體驗活動,使同學理解面積的含義。用時5分鐘。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同學感受建立面積單位的須要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的建立規(guī)章。用時10分鐘。
(3)認識常用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動中獲得關于它們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表象。用時15分鐘。
(4)培育同學觀測,操作,概括技能,使同學體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用時10分鐘。
5、教具學具預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各1個。兩個大小不一的長方形。
學具:兩張面積相近但外形不同的長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紙片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實物。
二、教法和學法
本節(jié)課我采用教學方法是觀測、試驗探究法,將情景引入、直觀演示等方法貫穿于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比如:上課開始通過情景引入創(chuàng)設涂色競賽情境,使同學提高學習愛好,產生探究新知的需求。理解面積的意義,我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活動,讓同學在運用學具、動手操作與合作探究中真實地感受什么是面積,獲得實實在在的徑直閱歷。為了讓同學形成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正確表象,我采納活動教學法,目的是直觀體驗活動為主線,結合生活實例,創(chuàng)設數(shù)學情景,提出數(shù)學問題,讓同學在活動中體驗學習,建立正確的表象,并運用這些表象解決相關的問題。同學認識了面積和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后,我把探究的主權讓給同學,引導同學帶著問題自學。通過自學,同學能快速理解面積單位含義,學習選用觀測,重疊,以及估測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三、教學程序和教學策略
依據(jù)教材和同學的特點,我從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來培育同學的三維目標。
1、激趣導入新課
依據(jù)三班級同學年齡特點,易從情景中引發(fā)學習愛好,因此我首先由在兩張大小不同的白紙上進行涂色競賽引入,當同學完成后,我提出問題:誰輸?誰贏?緣由是什么?讓同學真實感悟平面是一個面,有大小之分的,為同學學習面積概念做好鋪墊。
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目的有二:一是讓同學在游戲的參加中體驗,感知,在同學回答的基礎上自然引出新知,為新知的學習做好鋪墊;二是激發(fā)同學學習愛好,激起同學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2、充分感知,概括面積的含義。這一環(huán)節(jié)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教學物體的表面感知面積。
通過讓同學指一指身邊物體(如:黑板,課桌,書本等)的表面在哪;摸一摸這些物體的表面有什么感覺;比一比這些物體的表面誰大誰小,讓同學通過實物感知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在此基礎上小結出: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第二步:教學封閉圖形的大小。
通過質疑:假設我們把練習本的封面畫到黑板上是什么外形?引出封閉圖形,并出示一組封閉圖形,讓同學認一認有哪些是封閉圖形,指一指封閉圖形的`面積,比一比哪個封閉圖形面積大一些,讓同學感知到封閉圖形的大小也叫做它們的面積。
第三步:概括出面積的含義。
由同學概括說出面積的含義,老師板書: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通過同學親身經(jīng)受,通過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來實現(xiàn)?!懊妗笔鞘裁?說不清,道不明。但在大量直觀,實踐,體驗活動中,同學能實實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
3、創(chuàng)設情境,讓同學在觀測,比較中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須要性。
面積有大有小,那么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呢?
(1)課件出示:兩個面積接近但外形不同的長方形。請同學思索: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塊面積小一些?同學通過觀測、重疊,無法徑直比較,這就造成了同學認知上的沖突,促使同學嘗試用間接比較方法,即用其他圖形作標準來比較。
(2)提供學具,讓同學自己選擇測量標準進行比較。
(3)匯報展示。同學在選擇過程中選擇不同的標準:有的選擇外形不同,大小不同的圖形,既長方形和正方形混合來擺;有的選擇大小相同的圖形(猶如一種正方形或同一種長方形),通過親身體驗讓同學發(fā)覺:要得到全都的測量結果,作為比較標準的圖形,外形、大小不同不行,從而得出“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進一步讓同學思索,用什么樣的圖形表示面積單位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儀器儀表行業(yè)智能化儀器儀表設計與生產方案
- 尾礦庫工程承包合同
- 年度業(yè)務策略分析研討會會議紀要和要點總結報告
- 工廠電路安裝工程合同
- 技能培訓服務合同書
- 醫(yī)療器械售后服務與維修免責協(xié)議書
- 貨物抵押租賃合同
-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條例
- 房地產保密協(xié)議合同
- 教室租賃合同協(xié)議書
- 天津市和平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上)期末質量調查物理試卷(含解析)
- 《呼吸》系列油畫創(chuàng)作中詩意建構的研究與實踐
- 客流統(tǒng)計系統(tǒng)施工方案
- 設備損壞評估報告范文
- 透析患者心理問題護理干預
- 《大學生安全教育》課件 項目四 軍事安全
- 10KV電力配電工程施工方案
- 智能感知工程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肌肉注射藥物不良反應及預防措施研究
- 人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 自建房-預算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