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III燈泡貫流式水輪發(fā)電機組啟動試驗規(guī)程目次前言 III1范圍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總則 1TOC\o"1-1"\p""\h\z\u4啟動運行前的檢查 14.1流道的檢查 14.2水輪機的檢查 24.3調速系統(tǒng)的檢查 24.4發(fā)電機的檢查 34.5勵磁系統(tǒng)檢查 44.6油、氣、水系統(tǒng)的檢查 44.7電氣一次設備檢查 54.8電氣二次系統(tǒng)及回路檢查 54.9消防系統(tǒng)檢查 75啟動試運行試驗項目 75.1充水試驗 75.2機組首次手動開、停機試驗 85.3空轉運行下調速器系統(tǒng)的調整試驗 105.4機組過速試驗 115.5升流試驗 115.6升壓試驗 135.7自動開、停機試驗 145.8空載下勵磁調節(jié)器的調整和試驗 155.9電力系統(tǒng)對主變壓器沖擊合閘試驗 155.10并列試驗 165.11機組負荷試驗 16672h帶負荷連續(xù)試運行及30d考核試運行 177交接驗收及商業(yè)運行 18附錄A(資料性附錄)水輪發(fā)電機組甩負荷試驗記錄表格式 19附錄B(資料性附錄)機組啟動試運行組織機構及程序 20附錄C(資料性附錄)機組啟動試運行應交接驗收的的資料目錄 22燈泡貫流式水輪發(fā)電機組啟動試驗規(guī)程1范圍本規(guī)程是在已建成的國內大中型電站燈泡貫流式機組的啟動試運行試驗大綱基礎上編寫。通過本規(guī)程的實施,規(guī)范了燈泡貫流式機組啟動試運行,指導燈泡貫流式機組的啟動試驗和交接驗收工作。本規(guī)程規(guī)定了單機20MW以上和轉輪直徑2.5m以上的燈泡貫流式機組的啟動試運行程序和要求,適用水電站貫流式機組及相關設備的啟動試運行試驗和交接驗收。其它貫流式機組也可以參考本規(guī)程。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本規(guī)程是根據機組制造廠家提供的技術資料、有關技術標準并結合機組啟動試運行實際情況編寫。引用規(guī)范性文件有:GB50150電氣設備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GB/T8564水輪發(fā)電機組安裝技術規(guī)范DL/T507水輪發(fā)電機組啟動試驗規(guī)程DL/T827燈泡貫流式水輪發(fā)電機組試運行規(guī)程SDJ278水利水電工程設計防火規(guī)范3總則3.0.1為了規(guī)范燈泡貫流式機組的啟動試驗程序,指導燈泡貫流式機組的啟動和交接驗收工作,在已建的國內大中型電站燈泡貫流式機組的啟動試運行試驗大綱的基礎上,特修訂本標準。3.0.2本規(guī)程規(guī)定了單機20MW以上和轉輪直徑2.5m以上的燈泡貫流式機組的啟動試運行程序和要求,適用于水電站貫流式機組及相關設備的啟動試運行試驗和交接驗收。其它貫流式機組也可以參考本規(guī)程。3.0.3燈泡貫流式機組及相關設備的安裝應達到GB/T8564規(guī)范的要求。機組安裝完成、驗收合格后進行啟動試運行試驗,試驗合格并交接驗收后方可投入電力系統(tǒng)的并網運行。3.0.4除本標準規(guī)定的啟動試運行項目以外,允許根據水電站條件和設備制造特點適當增加試驗項目,增加項目由項目法人提出,并應符合設備采購和安裝合同的規(guī)定。3.0.5機組及相關設備的安裝單位可根據本標準規(guī)定,并結合機組設備的具體結構特點,對啟動試運行試驗項目作細化或調整其順序,報機組啟動驗收委員會審議后實施。3.0.6機組的輔助設備、繼電保護、自動控制、監(jiān)控、測量系統(tǒng)以及與機組運行有關的各機械設備、電氣設備、電氣回路等,均應根據相應的專業(yè)標準進行試驗和驗收。3.0.7對機組啟動試運行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存在的缺陷,應及時加以處理和消除,使機組交接后可長期、安全、穩(wěn)定運行。3.0.8機組啟動試運行試驗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上、下游水位變動對庫岸邊坡穩(wěn)定、庫區(qū)河道航運及周圍環(huán)境保護和植被生長的影響,保證試運行試驗工作的正常進行。4啟動運行前的檢查4.1流道的檢查4.1.1進水口攔污柵已安裝調試完成并清理干凈檢驗合格,攔污柵測壓頭與測量儀表已安裝完工并檢驗合格。4.1.2進水口閘門門槽已清理干凈并檢驗合格。進水口閘門安裝完工、檢驗合格并處于關閉狀態(tài),壩頂門機已安裝合格并具備閘門啟閉工作條件。4.1.3進水流道、導流板、轉輪室、尾水管等過水通流系統(tǒng)均已安裝完工、清理干凈并檢驗合格?;炷翝沧⒖?、灌漿孔、排氣孔等已封堵。測壓頭已裝好,測壓管閥門、測量表計均已安裝。發(fā)電機蓋板與框架已把合嚴密,所有進人孔均已封蓋嚴密。4.1.4機組進水流道及尾水排水閥啟閉情況良好并處于關閉位置,機組檢修排水廊道進人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4.1.5尾水閘門門槽及其周圍已清理干凈,尾水閘門及其啟閉裝置已安裝完工并檢驗合格。在無水情況下手動操作已調試合格,啟閉情況良好。尾水閘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4.1.6電站上下游水位量測系統(tǒng)已安裝調試合格,水位信號遠傳正確。4.1.7各部位的通訊及照明設施完善可靠。4.2水輪機檢查4.2.1水輪機轉輪已安裝完工并檢驗合格。轉輪葉片與轉輪室之間的間隙已檢查合格,且無遺留雜物。4.2.2導水機構已安裝完工、檢驗合格、并處于關閉狀態(tài),接力器鎖定投入。導葉最大開度和導葉立面、端面間隙及壓緊行程已檢驗合格,并符合設計要求。4.2.3主軸及其保護罩、水導軸承系統(tǒng)已安裝完工、檢驗合格,軸線調整符合設計要求。4.2.4主軸工作密封與檢修密封已安裝完工、檢驗合格、密封自流排水管路暢通。檢修密封經漏氣試驗合格,充水前檢修密封的空氣圍帶處于充氣狀態(tài)。4.2.5各過流部件之間(包括轉輪室與外配水環(huán)、外配水環(huán)與座環(huán)外錐、內配水環(huán)與座環(huán)內錐等)的密封均已檢驗合格,無滲漏情況。所有分瓣部件的各分瓣法蘭均已把合嚴密,符合規(guī)定要求。4.2.6伸縮節(jié)間隙均勻,密封有足夠的緊量。4.2.7各重要部件連接處的螺栓、螺母已緊固,預緊力符合設計要求,各連接件的定位銷已按規(guī)定全部鎖定牢固。4.2.8受油器已安裝完畢,操作油管經盤車檢查,其擺度合格。4.2.9各測壓表計、示流計、流量計等各種信號器、變送器均已安裝完工,管路、線路連接良好,并已清理干凈。4.2.10水輪機其它部件也已安裝完工、檢驗合格。4.3調速系統(tǒng)的檢查4.3.1調速系統(tǒng)及其設備已安裝完工、調試合格。油壓裝置壓力、油位正常,透平油化驗合格。各表計、自動化元件均已整定符合要求。各安裝、靜態(tài)調試記錄齊全。4.3.2壓力油罐安全閥按規(guī)程要求已調整合格,且動作可靠。油壓裝置油泵在工作壓力下運行正常,無異常振動和發(fā)熱,主備用泵切換及手動、自動工作正常。集油箱油位信號器動作正常。壓油罐補氣裝置手動、自動動作正確。漏油裝置手動、自動調試合格。4.3.3檢查各油壓管路、閥門、接頭及部件等均應無滲油現象。4.3.4調速器機、電柜已安裝完工并調試合格,調速器的電氣-機械/液壓轉換器工作正常,各反饋信號準確。4.3.5進行調速系統(tǒng)聯動調試的手動操作,并檢查調速器、接力器及導水機構聯動動作的靈活可靠性和全行程內動作平穩(wěn)性。檢查導葉開度、接力器行程和調速器柜的導葉開度指示器等三者的一致性。導葉開度與接力器行程的關系曲線,應符合設計要求。4.3.6重錘關機等過速保護裝置和分段關閉裝置等均已調試合格,分別用調速器緊急關閉和重錘關機辦法初步檢查導葉全開到全關所需時間。4.3.7鎖定裝置調試合格,信號指示正確,充水前應處于鎖定狀態(tài)。4.3.8由調速器操作檢查調速柜和受油器上的槳葉轉角指示器的開度和實際開度的一致性。模擬各種水頭下導葉和槳葉協聯關系曲線。4.3.9對調速器自動操作系統(tǒng)進行模擬操作試驗,檢查自動開機、停機和事故停機各部件動作準確性和可靠性。4.3.10機組測速裝置已安裝完工并調試合格,動作觸點已按要求初步整定。4.4發(fā)電機的檢查4.4.1發(fā)電機整體已全部安裝完工并檢驗合格。發(fā)電機內部已進行徹底清掃,定、轉子及氣隙內無任何雜物。發(fā)電機安裝、交接試驗記錄齊全。4.4.2正反向推力軸承及導軸承已安裝調試完工,檢驗合格。4.4.3各過流部件之間(包括定子機座與管形座內錐、定子機座與前錐體等)和各分瓣部件的法蘭面的密封均已檢驗合格,符合規(guī)定要求。4.4.4空氣冷卻器已檢驗合格,管路暢通,示流信號正確,閥門無滲漏現象。冷卻風機、除濕機、電加熱器已調試,運行及控制符合設計要求。4.4.5發(fā)電機內滅火管路、火災探測器、滅火噴嘴安裝完工、檢驗合格,通壓縮空氣試驗合格。4.4.6發(fā)電機制動閘與制動環(huán)之間的間隙合格。機械制動系統(tǒng)的手動、自動操作已檢驗調試合格,動作正常,制動閘處于制動狀態(tài)。4.4.7發(fā)電機轉子集電環(huán)、碳刷、碳刷架、粉塵吸收裝置已檢驗并調試合格。4.4.8發(fā)電機燈泡體內所有閥門、管路、接頭、電磁閥、變送器等均已檢驗合格,液位和示流信號正確。4.4.9發(fā)電機水平支撐和垂直支撐已安裝檢驗合格。4.4.10測量發(fā)電機工作狀態(tài)的各種表計、元件等均安裝完工,調試整定合格,各表計、元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4.5勵磁系統(tǒng)檢查4.5.1勵磁變、勵磁柜、勵磁母線及電纜已安裝完成,主回路連接可靠,絕緣良好,相應的高壓試驗合格。交接試驗記錄齊全。4.5.2勵磁操作、保護及信號回路接線正確,動作可靠,表計校驗合格。4.5.3滅磁開關主觸頭接觸良好,操作靈活、可靠。4.5.4勵磁變自然通風良好,勵磁功率柜風冷回路正確。4.5.5勵磁系統(tǒng)靜態(tài)試驗已完畢,開環(huán)特性符合設計要求,通道切換可靠。4.5.6現地和遠方操作的切換正確、可靠。4.5.7各報警及事故信號正確;與機組保護聯動試驗動作正確,與機組LCU聯動試驗動作正確,機組LCU能正確反映機組勵磁系統(tǒng)狀況。4.6油、氣、水系統(tǒng)的檢查4.6.1全廠透平油、絕緣油系統(tǒng)已投運,能滿足機組供油、用油和排油的需要。油質經化驗合格。4.6.2軸承高位油箱、輪轂高位油箱、軸承回油箱、漏油箱上各液位信號器已調整,油位符合設計規(guī)定,觸點整定值符合設計要求。各油泵電動機已做帶電動作試驗,油泵運轉正常,主、備用切換及手動、自動控制工作正常。電加熱器檢驗合格。4.6.3正反推力軸承及各導軸承潤滑油溫度、壓力、油量檢測裝置已調試合格,整定值符合設計要求。4.6.4導軸承的高壓油頂起裝置已調試合格,各單向閥及管路閥門均無滲油現象。高壓油頂起系統(tǒng)手動、自動控制正常。4.6.5全廠中、低壓空氣壓縮機均已調試合格,儲氣罐及管路無漏氣,管路暢通。各壓力表計、溫度計、安全閥及減壓閥工作正常。整定值符合設計要求。氣系統(tǒng)處于自動工作狀態(tài)。4.6.7機組冷卻、主軸密封等技術供水系統(tǒng)管路、過濾器、閥門、表計、接頭等均已安裝完工、檢驗合格。4.6.8主軸密封水質已檢查并滿足設計要求,水壓、水量已調整至設計允許的范圍內。4.6.9對于采用二次冷卻的機組,各循環(huán)水泵、壓力及流量檢測元件已安裝調試合格,水量、水壓滿足設計要求。均衡水箱水質符合設計要求,液位計調試合格,水位正常。各水泵運轉正常并處于設定工作狀態(tài)。4.6.10廠內滲漏排水、檢修排水系統(tǒng)及燈泡體內排水系統(tǒng)安裝調試合格。各排水泵、排水閥手動及自動工作正常。水位傳感器輸出信號和整定值符合設計要求。4.6.11各管路、附屬設備已按規(guī)定涂漆,標明流向,各閥門已編號掛牌。4.7電氣一次設備檢查4.7.1試運行段的一次設備安裝完成,并清掃干凈。所有一次設備按照GB50150-2006交接試驗標準完成交接試驗,安裝、試驗記錄齊全。4.7.2發(fā)電機出口母線及相關設備:發(fā)電機中性點接地變壓器、發(fā)電機中性點CT、發(fā)電機出口、機端CT、高壓電纜、母線、發(fā)電機出口斷路器及隔離開關、避雷器、發(fā)電機出口斷路器主回路兩側CT、勵磁變壓器及其CT、發(fā)電機出口側PT等設備已安裝、試驗完畢,檢驗合格,具備帶電條件。4.7.3主變壓器已安裝調試完畢、試驗合格。所有閥門位置正確,鐵心及主體可靠接地。主變壓器油位正常,絕緣油化驗、瓦斯校驗合格。變壓器分接開關已置于電力系統(tǒng)指定運行檔位。中控室監(jiān)控系統(tǒng)能正確反映變壓器運行狀態(tài)。4.7.4主變低壓側PT及避雷器、主變高壓側CT及避雷器、主變高壓側架空線安裝完成。4.7.5投運的主變高壓側至出線一次設備:母線設備、母聯、主變壓器進線間隔、線路出線間隔、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避雷器、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開關、各設備之間的連接線已安裝、試驗完畢。4.7.6廠用電10kV系統(tǒng)配電設備已按設計安裝完成,檢驗并試驗合格,母線正常供電,備自投正常工作,相關設備正常受電。4.7.7各相關工作場所的工作照明安裝調整完畢,檢查合格,并已經投入正常運行,事故照明已準備好。4.7.8全廠接地裝置和機電設備接地已檢驗,接地連接良好,接地線色標及接地端子符合規(guī)范要求??偨拥鼐W接地電阻和升壓站的接觸電位差、跨步電位差已測試,符合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4.7.9400V廠用電、機組自用電等設備檢驗并試驗合格,母線正常供電,備自投正常工作,相關設備正常受電。4.7.10全廠直流電源系統(tǒng)設備已安裝完成,各回路絕緣合格,絕緣監(jiān)視和接地檢測裝置工作正常,蓄電池及充電裝置的浮充、均充等試驗合格,已投入正常運行,相關設備正常受電。通訊室、中控室的UPS等專用交直流設備已安裝調試并投運,逆變容量滿足設計要求。4.8電氣二次系統(tǒng)及回路檢查4.8.1二次系統(tǒng)接線完成、回路正確,各操作回路動作可靠,安裝、調試記錄齊全。4.8.2繼電保護裝置檢查繼電保護、自動裝置和故障錄波設備檢查:所有控制保護電纜接線已經過檢查,接線正確;發(fā)電機、變壓器繼電保護和故障錄波屏的安裝、調試完畢;開關站母線、線路繼電保護和故障錄波屏的安裝、調試完畢;各區(qū)域設備繼電保護、自動裝置和故障錄波聯調已完成,結果正確。4.8.3機組監(jiān)控檢查計算機監(jiān)控主站與公用LCU、廠用電LCU、開關站LCU、機組LCU間的雙光纖環(huán)網已按設計方案形成,調試完畢,運行良好。廠用電、公用設備、開關站及機組等相關設備處于監(jiān)控狀態(tài),LCU已具備檢測和報警功能,相關運行參數可被監(jiān)視與記錄。下列電氣回路已檢查并通過模擬試驗,驗證其動作的正確性、可靠性與準確性:機組自動操作與水力機械保護回路。水輪機調速系統(tǒng)自動操作回路。發(fā)電機勵磁操作回路。發(fā)電機出口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開關操作與安全閉鎖回路。開關站斷路器間隔操作回路。水輪發(fā)電機組、中控室、開關站等設備的交直流電源回路。全廠公用及機組輔助設備控制回路。發(fā)電機出口、開關站相關斷路器同期回路。機組發(fā)電所需10kV、400V廠用電設備操作回路。以上回路的操作,不僅包括了手動、自動操作,還包括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對上述系統(tǒng)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運行數據、事故報警點的數據采集、監(jiān)視和控制的命令以及重要數據的變化趨勢等的采集和傳送。4.8.4電氣二次的電流回路和電壓回路完成通電檢查后,下列繼電保護和自動化回路已進行模擬試驗,保護帶斷路器進行傳動試驗,驗證動作的正確性與準確性:發(fā)電機、勵磁變繼電保護回路。主變壓器繼電保護回路。發(fā)變組故障錄波回路。開關站母線保護、斷路器、及故障錄波回路。廠用電10kV及400V電源系統(tǒng)繼電保護和備用電源自動投入回路。全廠公用設備、機組輔助設備交直流電源主備用投切、故障切換等各類工況轉換控制回路。儀表測量回路。4.8.5廠內通信、系統(tǒng)通信及對外通信等設施均已安裝調試完畢,檢查合格,回路暢通,準確可靠,能夠滿足電網調度、遠動、繼電保護、廠內生產調度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其中:電度計量系統(tǒng)校驗完畢;機組段、主變、各級廠用配電中心、公用設備間、中控室、通訊室、開關站室、進水口、尾水、現場指揮部等區(qū)域通訊已投運。4.9消防系統(tǒng)檢查4.9.1與機組啟動試驗相關的主副廠房各部位的消防系統(tǒng)管路或消防設施已安裝完工并檢驗合格,安裝、調試記錄齊全,符合消防設計要求,并通過消防部門驗收。4.9.2全廠消防供水水源可靠,管道暢通,水量、水壓滿足設計要求。4.9.3主變壓器噴霧系統(tǒng)已安裝調試合格,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噴射試驗,各項指標符合SDJ278或設計要求。4.9.4全廠火災報警與聯動控制系統(tǒng)已安裝完工并調試合格,且通過消防部門驗收。5啟動試運行試驗項目5.1充水試驗5.1.1充水條件確認壩前水位已蓄至不低于發(fā)電水位。確認進水口閘門、尾水閘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確認機組各進人門已關閉牢靠,各臺機組檢修排水閥門已處于關閉狀態(tài),檢修排水廊道進人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確認調速器、導水機構處于關閉狀態(tài),接力器鎖定已投入。確認空氣圍帶、制動器處于投入狀態(tài)。確認全廠檢修、滲漏排水系統(tǒng)運行正常。5.1.2尾水流道充水采用閘門節(jié)間或充水閥等方式向尾水流道充水,在充水過程中隨時檢查水輪機導水機構、轉輪室、進人門、伸縮節(jié)、主軸密封及空氣圍帶、測壓系統(tǒng)管路、發(fā)電機定子、燈泡頭、流道蓋板等的漏水情況,記錄測壓表計的讀數。充水過程中必須密切監(jiān)視各部位的滲漏水情況,確保廠房及機組的安全,一旦發(fā)現漏水等異?,F象時,應立即停止充水并進行處理。充水過程中應檢查排氣情況。待充水至與尾水位平壓后,將尾水閘門提起。按設計要求進行尾水閘門靜水啟閉試驗,應符合要求。5.1.3進水流道充水采用進口閘門或充水閥等方式緩慢向進水流道充水,監(jiān)視進水流道壓力表讀數,檢查燈泡體、管形座、框架蓋板、導水機構及各排水閥等各部位在充水過程中的工作狀態(tài)及密封情況。觀察各測壓表計及儀表管接頭漏水情況,并監(jiān)視水力量測系統(tǒng)各壓力表計的讀數。充水過程中檢查流道排氣是否暢通。待充水至與上游水位平壓后,將進水口閘門提起。檢查廠房內滲漏水情況及滲漏水排水泵排水能力,運轉可靠。將機組技術供水管路系統(tǒng)的閥門打開,啟動供水泵,使壓力水通過各冷卻水管路,檢查管路閥門、各接頭法蘭通水后的工作情況。按設計要求做進口閘門靜水啟閉試驗,記錄閘門啟閉時間及表計讀數,信號、位置顯示準確。對于設有事故緊急關閉進口閘門,應在閘門操作室、機旁、中控室分別進行靜水緊急關閉進口閘門試驗,動作可靠,信號、位置顯示正確。并測定關閉時間。5.2機組首次手動開、停機試驗5.2.1啟動前的準備主機周圍各層場地已清掃干凈,施工人員撤離工作現場,吊物孔蓋板已蓋好,通道暢通,照明充足,指揮通信系統(tǒng)布置就緒,各部位運行人員已到位,各測量儀器、儀表已調整就位。確認充水試驗中出現的問題已處理合格。機組潤滑油、冷卻水、潤滑水系統(tǒng)均已投入,各油泵、水泵按自動控制方式運行正常,壓力、流量符合設計要求。油壓裝置和漏油裝置油泵處于自動控制位置運行正常。高壓油頂起系統(tǒng)、機組制動系統(tǒng)處于手動控制狀態(tài)。檢修排水系統(tǒng)、滲漏排水系統(tǒng)和高、低壓壓縮空氣系統(tǒng)按自動控制方式運行正常。上下游水位、各部原始溫度等已做記錄。水輪機主軸密封水投入,空氣圍帶排除氣壓、制動器復歸(確認風閘已全部復位),轉動部件鎖定已拔出。啟動高壓油頂起裝置油泵,檢查確認機組大軸能正常頂起。調速器處于準備工作狀態(tài),并符合下列要求:油壓裝置至調速器的主閥已開啟,調速器柜壓力油已接通,油壓指示正常。調速器的濾油器位于工作位置。調速器處于“手動”位置。油壓裝置處于自動運行狀態(tài),導葉開度限制機構處于全關位置。與機組有關的設備應符合下列要求:發(fā)電機出口斷路器、發(fā)電機勵磁系統(tǒng)滅磁開關在斷開位置。轉子集電環(huán)碳刷已磨好并安裝完畢,碳刷拔出。發(fā)電機出口PT處于工作位置,一次、二次保險投入。水力機械保護、電氣過速保護和測溫保護、機組的振動、擺度監(jiān)測裝置等投入監(jiān)測狀態(tài),但不作用于停機?,F地控制單元LCU已處于監(jiān)視狀態(tài),具備檢測、報警的功能,可對機組各部位主要的運行參數進行監(jiān)視和記錄。拆除所有試驗用的短接線及接地線。外接頻率表接于發(fā)電機出口PT柜一側,與齒盤轉速測量裝置共同監(jiān)視發(fā)電機轉速。大軸接地碳刷已投入。手動投入除空冷器外機組各部冷卻水。5.2.2首次啟動試驗拔出接力器鎖定,啟動高壓油頂起裝置。手動打開調速器的導葉開度限制機構,待機組開始轉動后將導葉關回,由各部觀察人員檢查和確認機組轉動與靜止部件之間有無摩擦、碰撞及其它異常情況。記錄機組啟動開度。確認各部正常后再次打開導葉啟動機組。當機組轉速升至接近50%額定轉速時可暫停升速,觀察各部無異常后繼續(xù)升速。當機組轉速升至95%額定轉速時可手動切除高壓油頂起裝置,并校驗電氣轉速繼電器相應的觸點。當機組轉速達到額定值時校驗機組各部轉速表指示應正確。記錄當時水頭下機組額定轉速下的導葉開度。在機組升速過程中派專人嚴密監(jiān)視推力瓦和各導軸瓦的溫度,不應有急劇升高或下降現象。機組達到額定轉速后,在0.5h內每隔5min記錄瓦溫,之后可適當延長時間間隔,并繪制推力瓦和各導軸瓦的溫升曲線。機組空轉4h~6h以使瓦溫穩(wěn)定,記錄穩(wěn)定的軸瓦溫度,此值不應超過設計值。記錄各軸承的油流量、油壓和油溫。機組啟動過程中,應密切監(jiān)視各部運轉情況,如發(fā)現金屬摩擦或碰撞、推力瓦和導軸瓦溫度突然升高、機組擺度過大等不正常現象應立即停機。監(jiān)視水輪機主軸密封及各部水溫、水壓,有條件時可觀察、記錄水封漏水情況。記錄全部水力量測系統(tǒng)表計讀數和機組監(jiān)測裝置的表計讀數。有條件時,應測量并記錄機組水輪機導軸承、發(fā)電機軸承等部位的運行擺度(雙振幅),不應超過導軸承的總間隙。測量并記錄機組各部位振動,其值應符合表3.2.2的規(guī)定。否則,應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動平衡試驗。表3.2.2燈泡貫流式機組各部位振動允許值序號項目額定轉速r/min<100≥100振動允許值mm1推力軸承支架的軸向振動0.100.082各導軸承支架的徑向振動0.120.103燈泡頭徑向振動0.120.10測量發(fā)電機一次殘壓及相序,相序應正確。觀察其波形完好。5.2.3停機過程及停機后檢查手動啟動高壓油頂起裝置,操作開度限制機構進行手動停機,當機組轉速降至額定轉速的20%時手動投入制動器,機組停機后手動切除高壓油頂起裝置,制動器則處于投入狀態(tài)。停機過程中應檢查下列各項:監(jiān)視各軸承溫度的變化情況。檢查轉速繼電器的動作情況。停機后投入接力器鎖定和檢修密封,關閉主軸密封潤滑水。停機后的檢查和調整:各部位螺栓、螺母、銷釘、鎖片及鍵是否松動或脫落。檢查轉動部分的焊縫是否有開裂現象。檢查擋風板、擋風圈是否有松動或斷裂。檢查風閘的摩擦情況及動作的靈活性。在相應水頭下,調整開度限制機構及相應的空載開度觸點。5.3空轉運行下調速器系統(tǒng)的調整試驗5.3.1根據機組殘壓測頻信號是否滿足調速器自動運行的情況,確定調速器空轉擾動試驗時間,若不能滿足要求,可以通過勵磁系統(tǒng)外接的它勵電源,在機組靜態(tài)情況下,將勵磁調節(jié)器電流給定增至額定勵磁電流,給機組充磁,以此來滿足調速器空轉擾動試驗的進行。5.3.2手動開機,機組在額定轉速下穩(wěn)定運行后,調整電氣柜的相關參數,將手/自動切換電磁閥切換為自動位置,并在調速器電氣柜上也作同樣的切換。此時調速器處于自動運行工況,檢查調速器工作情況,調整PID參數,使其能在額定轉速下自動調節(jié),穩(wěn)定運行。5.3.3分別進行調速器各通道的空轉擾動試驗,擾動試驗應滿足下列要求:調速器自動運行穩(wěn)定后,逐步加入擾動量至±8%的階躍信號,調整PID參數,選取最優(yōu)運行參數,調速器電氣裝置應能可靠的進行自動調節(jié),調節(jié)過程正常,能夠穩(wěn)定在額定轉速下正常運轉。5.3.4轉速最大超調量不應超過擾動量的30%。5.3.5超調次數不超過2次。5.3.6從擾動開始到不超過機組轉速擺動規(guī)定值為止的調節(jié)時間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5.3.7進行機組空轉下的通道切換試驗,各通道切換應平穩(wěn)。5.3.8進行調速器自動模式下的開度調節(jié)試驗,檢查調節(jié)穩(wěn)定性。5.3.9進行調速器自動模式下的頻率調節(jié),檢查調節(jié)穩(wěn)定性。5.3.10進行調速器故障模擬試驗,應能按設計要求動作,在大故障模擬試驗時,應斷開停機出口回路,以免不必要的停機。5.3.11記錄油壓裝置油泵向壓力油罐送油的時間及工作周期。在調速器自動運行時記錄導葉接力器擺動值及擺動周期。5.3.12進行油泵電源切換試驗,切換應靈活可靠。5.4機組過速試驗5.4.1過速試驗前機組擺度和振動值應滿足規(guī)程和設計要求。5.4.2將測速裝置各級過速保護觸點從水機保護回路中斷開,用臨時方法監(jiān)視其動作情況。5.4.3投入導葉和槳葉的自動協聯裝置。5.4.4以手動方式開機使機組達到額定轉速。待機組運轉正常以后,將導葉開度限制機構的開度繼續(xù)加大,使機組轉速上升到電氣轉速信號裝置各級保護動作整定值,各轉速觸點正確動作,然后繼續(xù)將轉速升至設計規(guī)定的機械過速保護整定點,校驗其動作值。5.4.5試驗過程中記錄機組各部的擺度、振動最大值。若機組過速保護未動作停機,則按手動停機方式,在95%額定轉速時投入高壓油頂起裝置,降至20%轉速后投機械制動。5.4.6過速試驗過程中專人監(jiān)視并記錄各部位推力瓦和導軸瓦溫度;監(jiān)視轉輪室的振動情況;測量、記錄機組運行中的振動、擺度值,此值不應超過設計規(guī)定值;監(jiān)視水輪機主軸密封的工作情況以及漏水量;監(jiān)聽轉動部分與固定部分是否有磨擦現象。5.4.7過速試驗停機后,投入接力器鎖定,落進水口閘門,頂起制動器,全面檢查轉子轉動部分,如轉子磁軛鍵、引線支撐、磁極鍵及磁極引線、阻尼環(huán)、磁軛壓緊螺桿、轉動部分的焊縫等。并按首次停機后的檢查項目逐項檢查。檢查壓力鋼管伸縮節(jié)工作情況。5.5升流試驗5.5.1發(fā)電機升流發(fā)電機升流試驗具備的條件:發(fā)電機出口側設置可靠的三相短路線,如果三相短路點設置在發(fā)電機斷路器外側,則應采取措施防止斷路器跳閘。勵磁系統(tǒng)用它勵電源根據機組容量大小可從10kV系統(tǒng)備用開關柜引至勵磁變高壓測或者從400V系統(tǒng)直接引至勵磁整流柜的陽極開關進線側。發(fā)電機保護出口壓板在斷開位置,保護僅作發(fā)信,投入水機保護裝置。技術供水系統(tǒng)、潤滑油系統(tǒng)已投入運行,檢修密封退出,主軸密封水壓、流量滿足要求。發(fā)電機定子空氣冷卻器根據絕緣情況確定是否投入。恢復發(fā)電機集電環(huán)碳刷并投用。復查各接線端子應無松動,檢查升流范圍內所有CT二次側連片連接牢靠。測量發(fā)電機轉子絕緣電阻,符合要求。測量發(fā)電機定子絕緣電阻,確定是否進行干燥。如需干燥,則在發(fā)電機升流試驗完成后進行短路干燥。手動開機至額定轉速,機組各部運行應正常。將勵磁調節(jié)器電流給定至最小,投入它勵電源。檢查它勵電源電壓正常,相序正確。手動合滅磁開關,通過勵磁裝置手動升流,檢查發(fā)電機各電流回路的正確性和對稱性。檢查繼電保護電流回路的極性和相位,必要時繪制向量圖。適度調整保護整定值,升流檢查各繼電保護動作整定值和測量表記顯示的正確性。錄制發(fā)電機三相短路特性曲線,在額定定子電流下測量機組的振動和擺度。檢查碳刷和集電環(huán)工作情況。在發(fā)電機額定電流下,跳開滅磁開關,檢驗滅磁和消弧情況是否正常,錄制發(fā)電機在額定電流時滅磁過程的示波圖。測量額定電流下的機組振動與擺度,檢查碳刷與集電環(huán)工作情況。用2500V兆歐表測量定子繞組對地絕緣電阻和吸收比,應滿足GB8564規(guī)定,否則應進行干燥處理。升流試驗合格后一般應做模擬水機事故停機,并拆除發(fā)電機短路點的短路線。5.5.2發(fā)電機帶主變以及高壓配電裝置試驗短路升流試驗1)主變壓器高壓側及高壓配電裝置的適當位置,已設置可靠的三相短路點。2)投入發(fā)電機繼電保護、自動裝置和主變冷卻器及控制信號回路。開機后逐步增加機端電流,確認機組保護投入后各保護電流以及計量表計的正確性,同時檢查主變壓器、母線和線路保護等的電流極性和相位,必要時繪制向量圖。前項檢查正確后投入主變壓器保護裝置和母線的保護裝置。升流試驗結束后模擬主變壓器保護動作,檢查跳閘回路是否正確,相關斷路器是否可靠跳閘。5.6升壓試驗5.6.1發(fā)電機升壓試驗應具備的條件發(fā)電機保護裝置投入,勵磁及調節(jié)器回路電源投入,輔助設備都在自動運行狀態(tài)。發(fā)電機振動、擺度監(jiān)測裝置投入,定子繞組局部放電裝置監(jiān)測系統(tǒng)投入并開始記錄局部放電數據(若已安裝此系統(tǒng))。發(fā)電機斷路器在斷開位置,或與主變壓器低壓側的連接端已斷開。5.6.2自動開機至額定轉速后機組各部運行應正常,測量發(fā)電機電壓互感器。5.6.3手動升壓至25%定子額定電壓值,并檢查下列各項:發(fā)電機及其引出線、斷路器、分支回路設備等帶電設備是否正常。機組運行中各部振動及擺度是否正常。電壓回路二次側相序、相位和電壓值是否正確。5.6.4繼續(xù)升壓至發(fā)電機額定電壓值,并檢查3.6.3規(guī)定的各項。5.6.5在發(fā)電機額定轉速下的升壓過程中,檢查低壓繼電器和過壓繼電器工作情況,在額定電壓下測量發(fā)電機軸電壓,檢查軸電流保護裝置情況。5.6.6零起升壓,每隔10%額定電壓記錄定子電壓、轉子電流和機組頻率,錄制發(fā)電機空載特性的上升曲線。5.6.7繼續(xù)升壓,當發(fā)電機勵磁電流升至額定值時,測量發(fā)電機定子最高電壓。對于有匝間絕緣的發(fā)電機,在最高電壓下應持續(xù)5min。試驗時定子電壓以不超過1.3倍額定電壓為限。5.6.8由額定電壓開始降壓,每隔10%額定電壓記錄定子電壓、轉子電流和機組頻率,錄制發(fā)電機空載特性的下降曲線。5.6.9分別在50%、100%額定電壓下,跳開滅磁開關,檢查滅磁及消弧情況,錄制示波圖。5.6.10發(fā)電機定子單相接地試驗和消弧線圈補償試驗在機端設置單相接地點,斷開消弧線圈,升壓至50%定子額定電壓中,測量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時的電容電流,觀察保護裝置工作情況;根據保護要求選擇中性點消弧線圈的分接頭位置。投入消弧線圈,升壓至100%定子額定電壓,測量補償電流和殘余電流,并檢查保護信號。5.6.11采用高阻接地方式的機組,其單相接地試驗應按DL/T507要求進行。5.6.12發(fā)電機過壓保護試驗臨時減小發(fā)電機過壓保護定值,監(jiān)視發(fā)電機過壓保護動作情況。合滅磁開關,逐步升壓直至發(fā)電機過壓保護動作,記錄保護動作值。試驗完成后恢復原定值,投入過壓保護。5.6.13進行機組電制動試驗,投入電制動的轉速、投入電氣與機械聯合制動的轉速、總制動時間應滿足設計要求。5.6.14機組帶主變及高壓配電裝置的升壓試驗拆除主變高壓側及高壓配電裝置各短路點的短接線。手動遞升加壓,分別在發(fā)電機額定電壓值的25%、50%、75%、100%等情況下檢查一次設備的工作情況。檢查電壓回路和同期回路的電壓相序和相位應正確。主變壓器及高壓配電裝置單相接地試驗按DL/T507要求進行。3.7自動開、停機試驗5.7.1對于具有常規(guī)控制、計算機監(jiān)控等多種控制方式的機組,每種控制方式都應進行此項試驗。5.7.2自動開機前應確認:調速器處于“自動”位置,功率給定置于“空載”位置,頻率給定置于額定頻率,調速器參數在空載最佳位置。確認高壓油頂起裝置在自動狀態(tài),確認潤滑油系統(tǒng)等機組各輔助設備均處于自動狀態(tài)。確認所有水力機械保護回路均已投入,且自動開機條件已具備。5.7.3自動開機,檢查或記錄下列各項:檢查自動開機程序及各自動化元件動作是否正確,檢查技術供水等輔助設備的投入情況。檢查高壓油頂起裝置的動作和油壓等工作情況。檢查電氣液壓調速器動作情況。記錄自發(fā)出開機脈沖至機組開始轉動所需的時間。記錄自發(fā)出開機脈沖至機組達到額定轉速的時間。檢查測速裝置的轉速觸點動作是否正確。5.7.4自動停機,檢查或記錄下列各項:檢查自動停機程序及各自動化元件動作是否正確。記錄自發(fā)出停機脈沖至機組轉速至制動轉速所需時間。記錄自制動閘加閘至機組全停的時間。當機組轉速降至設計規(guī)定轉速時,高壓油頂起裝置應能自動投入。當機組停機后應能自動停止高壓油頂起裝置,制動閘保持投入狀態(tài)。5.7.5自動開機,模擬機組各種機械及電氣事故,檢查事故停機回路及流程的正確性和可靠性。檢查各部位事故緊急停機按鈕動作的可靠性。5.8空載下勵磁調節(jié)器的調整和試驗5.8.1進行晶閘管勵磁調節(jié)器的自動起勵試驗。5.8.2檢查勵磁調節(jié)系統(tǒng)的電壓調整范圍,應符合設計要求。自動勵磁調節(jié)器應能在發(fā)電機空載額定電壓的70%~100%范圍內進行穩(wěn)定且平滑地調節(jié)。5.8.3在發(fā)電機額定轉速下,起勵檢查手動控制單元調節(jié)范圍,下限不得高于發(fā)電機空載勵磁電壓的20%,上限不得低于發(fā)電機空載勵磁電壓的110%,。5.8.4測量勵磁調節(jié)器的開環(huán)放大倍數值。錄制和觀察勵磁調節(jié)器各部特性。對于晶閘管勵磁系統(tǒng),還應在額定空載勵磁電流情況下,檢查功率整流橋的均流系數,其值不應低于0.85。5.8.5分別在發(fā)電機空載狀態(tài)下,檢查勵磁調節(jié)器投入、上下限調節(jié)、手動和自動切換、通道切換、帶勵磁調節(jié)器開停機等情況下的穩(wěn)定性和超調量。在發(fā)電機空轉且轉速在95%~100%額定值范圍內,突然投入勵磁系統(tǒng),使發(fā)電機機端電壓從零上升到額定值時,電壓超調量不大于額定值的10%,超調次數不超過2次,調節(jié)時間不大于5S。5.8.6在發(fā)電機空載狀態(tài)下,人工加入±10%階躍量干擾,檢查自動調節(jié)器的調節(jié)情況,超調量、超調次數、調節(jié)時間應滿足設計要求。5.8.7帶自動勵磁調節(jié)器的發(fā)電機電壓-頻率特性試驗,應在發(fā)電機空載狀態(tài)下,使發(fā)電機轉速在額定轉速的±10%范圍內改變,測定發(fā)電機端電壓變化值,錄制發(fā)電機電壓/頻率特性曲線。頻率每變化1%,自動勵磁調節(jié)器系統(tǒng)應保證發(fā)電機電壓的變化值不大于額定值的±0.25%。5.8.8晶閘管勵磁調節(jié)器應進行低勵磁、過勵磁、PT斷線、過電壓、均流等保護的調整及模擬動作試驗,其動作應正確。5.8.9對于采用三相全控整流橋的靜止勵磁裝置,應進行逆變滅磁試驗并符合要求。5.9電力系統(tǒng)對主變壓器沖擊合閘試驗5.9.1在系統(tǒng)電源對送出線路送電后,利用系統(tǒng)電源對高壓配電裝置母線進行沖擊,檢查應無異常并使其受電。5.9.2發(fā)電機側的斷路器和隔離開關均已斷開。5.9.3投入主變壓器的繼電保護裝置和冷卻系統(tǒng)的控制、保護、信號回路。5.9.4投入主變壓器中性點接地開關。5.9.5合主變壓器高壓側斷路器,利用電力系統(tǒng)電源對主變壓器沖擊合閘五次,每次間隔約10min,檢查主變壓器有無異狀,并檢查主變壓器差動保護和氣體保護的動作情況。5.9.6有條件時錄制主變壓器沖擊時的勵磁涌流示波圖。5.9.7額定電壓為110kV及以上、容量為15MVA及以上的變壓器,沖擊試驗前、后應對變壓器油作色譜分析。5.10并列試驗5.10.1選擇同期點及其斷路器,檢查同期回路的正確性。5.10.2斷開同期點隔離開關,分別以手動和自動準同期方式進行機組模擬并列試驗,以確認同期裝置的正確性(如果有手動回路)。5.10.3進行機組的手動和自動準同期正式并列試驗,錄制電壓、頻率和同期時間的示波圖。5.10.4以上模擬并列試驗和正式并列試驗應分別對各同期點進行。5.11機組負荷試驗5.11.1燈泡貫流式機組帶負荷試驗應結合甩負荷試驗進行。電力系統(tǒng)允許時,可按額定負荷的25%、50%、75%、100%依次進行機組的帶負荷和甩負荷試驗。5.11.2帶負荷試驗時有功負荷應逐級增加,并觀察和記錄機組各部位運轉情況及各儀表指示。觀察并檢查機組在加負荷時有無振動區(qū),測量振動范圍及其量值。檢查發(fā)電機、變壓器、母線及線路保護工作的正確性。5.11.3進行機組帶負荷下調速系統(tǒng)試驗,檢查調速器頻率和功率控制方式下,機組調節(jié)和相互切換過程的穩(wěn)定性。檢查調速系統(tǒng)協聯關系的正確性。5.11.4機組帶負荷下應進行勵磁調節(jié)器試驗:有條件時,在發(fā)電機有功功率分別為0%、50%和100%額定值下,按設計要求調整發(fā)電機無功功率從零到額定值,調整應平穩(wěn),無滑動。有條件時,可測定并計算水輪發(fā)電機端電壓調差率,調差特性應有較好的線性并符合設計要求。有條件時,可測定并計算水輪發(fā)電機調壓靜差率,其值應符合設計要求。當無設計規(guī)定時,對電子型不應大于0.2%~1.0%,對電磁型不應大于1.0%~3.0%。對晶閘管勵磁調節(jié)器,應分別進行各種限制器及保護的試驗和整定。5.11.5進行機組快速增減負荷試驗。根據現場使機組突變負荷,其變化量不應大于額定負荷的25%,并應自動記錄機組轉速、機組流道水壓、尾水管壓力脈動、接力器行程和功率變化等的過渡過程。5.11.6在獨立小電網運行的燈泡貫流式機組帶負荷試驗,可參照上訴3.11.1~3.11.5規(guī)定和合同的具體要求執(zhí)行。5.11.7機組甩負荷試驗機組甩負荷試驗應在額定符合的25%、50%、75%、100%下分別進行,記錄有關數據,同時應錄制過渡過程的各種參數變化曲線及過程曲線。若受水電站運行水頭或電力系統(tǒng)條件限制,機組不能按上述要求帶、甩額定負荷時,則最后一次甩負荷應在當時條件所允許的最大負荷下進行。并在以后條件具備時補做上述試驗。在額定功率因數條件下,機組甩負荷時,應檢查自動勵磁調節(jié)器的穩(wěn)定性和超調量。當發(fā)電機甩額定負荷時,其電壓超調量不大于額定電壓的15%,振蕩次數不超過3次,調節(jié)時間不大于5秒。機組甩負荷時,應檢查水輪機調速器系統(tǒng)動態(tài)調節(jié)性能,校核導葉接力器緊急關閉時間,進水流道水壓上升率和機組轉速上升率等均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機組甩負荷后,調速器的動態(tài)品質應達到如下要求:甩100%額定負荷后,在轉速變化過程中超過穩(wěn)態(tài)轉速3%以上的波峰不應超過2次。機組甩100%額定負荷后,從接力器第一次向開啟方向移動起到機組轉速相對擺動值不超過±5%為止所經歷的總時間不應大于40s。轉速或指令信號按規(guī)定形式變化,接力器不動時間,對于電液調速器不大于0.2s,對于機械型不大于0.3s。機組甩負荷后,應進行全面檢查,重新擰緊推力支架與軸承座連接螺釘。并進行3.2.3規(guī)定的各項檢查。甩負荷后應檢查調速系統(tǒng)的協聯關系和分段關閉的正確性,以及突然甩負荷引起的軸位移情況。機組甩負荷試驗完成后,一般應在帶額定負荷下進行下列試驗:調速器低油壓關閉導葉試驗。動水重錘關機試驗。根據設計要求和電站具體情況,進行動水關閉尾水閘門試驗。5.11.8特殊試驗發(fā)電機組勵磁系統(tǒng)參數實測和建模試驗。勵磁系統(tǒng)PSS試驗。水輪機組調速系統(tǒng)參數實測和建模試驗。一次調頻試驗。發(fā)電機進相運行試驗。自動發(fā)電控制(AGC)試驗。672小時帶負荷連續(xù)試運行及30d考核試運行6.0.1完成前述試驗內容經驗證合格后,機組已具備并入電力系統(tǒng)帶額定負荷連續(xù)72h試運行條件。6.0.2如受水電站運行水頭或電力系統(tǒng)條件限制等原因,使機組不能達到額定出力時,可根據當時的具體條件確定機組應帶的最大負荷,并在此負荷下進行試驗。6.0.3根據運行值班制度,全面記錄運行有關參數。6.0.4在72h連續(xù)試運行中,若由于機組及相關機電設備的制造或安裝質量等原因引起機組運行中斷,經檢查處理合格后應重新開始72h的連續(xù)試運行,中斷前后的運行時間不得累加計算。6.0.5在72h連續(xù)運行后,應停機對機電設備作全面檢查,必要時可將流道內,檢查機組過流部分及水工建筑物和排水系統(tǒng)工作情況。6.0.6處理并消除72h試運行中所發(fā)現的所有缺陷。6.0.7按合同規(guī)定有30d考核試運行要求的機組,應在通過72h連續(xù)試運行并經停機檢查處理發(fā)現的所有缺陷后,立即進行30d考核試運行。在機組30d考核試運行期間,由于機組及附屬設備故障或因設備制造、安裝質量原因引起的中斷,應及時加以處理,合格后繼續(xù)進行30d考核試運行。若中斷時間少于24h且中斷次數不超過三次,則中斷前后運行時間可以累加;否則,中斷前后的運行運行時間不得累加計算,應重新開始30d考核試運行。6.0.8在30d考核試運行中發(fā)現的問題,按機組設備合同或安裝合同的規(guī)定處理。7交接驗收及商業(yè)運行7.0.1機組通過72h試運行并經停機檢查和處理所發(fā)現的所有缺陷后,應按合同規(guī)定及時簽署機組設備的初步驗收證書,并辦理機組及相關機電設備的交接驗收手續(xù)。同時機組開始投入商業(yè)運行。7.0.2按合同規(guī)定有30d考核試運行要求的機組,30d考核試運行結束后,即可簽署機組設備的初步驗收證書,并及時投入商業(yè)運行。7.0.3通過國際性招標引進的燈泡貫流式機組,可遵循合同的驗收要求,并參照本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附錄A甩負荷試驗記錄表格式(資料性附錄)水輪發(fā)電機組甩負荷試驗記錄表格式機組負荷MW記錄時間甩前甩中甩后甩前甩中甩后甩前甩中甩后甩前甩中甩后機組轉速r/min導葉開度%槳葉開度°進水流道壓力MPa尾水真空壓力MPa推力支架軸向振動mm徑向振動mm水導支架發(fā)導支架燈泡頭推力軸承瓦溫正向℃反向℃導軸承瓦溫水導℃發(fā)導℃主軸軸向位移mm導葉關閉時間s槳葉關閉時間s接力器活塞往返次數調節(jié)器調節(jié)時間s轉速上升率%水壓上升率%永態(tài)轉差系數整定值%實際值%實際調差率%上游水位:下游水位:整理:審核:轉速上升率=(甩負荷時最高轉速-甩負荷前穩(wěn)定轉速)/甩負荷前穩(wěn)定轉速×100%水壓上升率=(甩負荷時進水流道最高水壓-甩負荷前進水流道水壓)/甩負荷前進水流道水壓×100%實際調差率=(甩負荷后穩(wěn)定轉速-甩負荷前穩(wěn)定轉速)/甩負荷前穩(wěn)定轉速×100%附錄B機組啟動試運行組織機構及程序(資料性附錄)B.1機組啟動試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權交易合同意向書
- 個人綜合授信貸款合同范文
- 個人房屋租賃合同樣本范本
- 個人房產轉讓合同樣本修訂版
- 中小學教師工資集體合同范本
- 業(yè)務員委托合同范本
- 個人小額信貸合同樣本
- 個人設備租賃標準合同
- 個人車輛保險合同標準模板
- 個人友情借款合同樣本
- 神經外科課件:神經外科急重癥
- 頸復康腰痛寧產品知識課件
- 2024年低壓電工證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
- 微電網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民航服務溝通技巧》教案第14課民航服務人員上行溝通的技巧
- MT/T 538-1996煤鉆桿
- 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理解100篇(及答案)
- CB/T 467-1995法蘭青銅閘閥
- 氣功修煉十奧妙
- 勾股定理的歷史與證明課件
- 中醫(yī)診斷學八綱辨證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