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出土的鹿紋罐與鹿紋的裝飾_第1頁
青海出土的鹿紋罐與鹿紋的裝飾_第2頁
青海出土的鹿紋罐與鹿紋的裝飾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海出土的鹿紋罐與鹿紋的裝飾

在青海挖掘出的陶瓷器中,河塘流域是最豐富的。河湟流域,指今天的黃河上游的河谷地帶、湟水流域和大通河流域,古稱“三河間”。在大約距今3000——4000年之間,河湟流域水草豐美,森林茂密,氣候比較適宜于人類的生產(chǎn)活動,特別在海拔1800——2200米左右的河谷和丘嶺地帶,由于當時植被和森林覆蓋率比較高,先民們從事狩獵活動,與野生動物關系十分密切,對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影響也比較深刻。譬如青海卡約文化出土文物中有動物骨骼制成的骨箭簇、骨針等生產(chǎn)生活用具外,還有鹿牙做的項飾,說明當時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離不開野生動物。并且出現(xiàn)了當時審美觀念支配的裝飾品。在生產(chǎn)力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制陶業(yè)作為單獨的手工業(yè)得到發(fā)展以后,彩陶器上的紋飾中,動物圖案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有的動物圖案,在今天看來有明顯的原始宗教的圖騰崇拜傾向。學術界在研討我省卡約文化的族屬問題時,一般認為古代羌人是這一文化遺存的主人。在漢文古籍中常常將戎羌看作是生活在我國西部的相互關聯(lián)的古代民族?!墩f文》認為羌是“西戎牧羊人也”,戎羌的區(qū)別僅僅在于羌人從事畜牧業(yè),戎人從事農(nóng)業(yè)而已。在出土彩陶器比較集中的青海東部農(nóng)業(yè)區(qū),秦漢以前畜牧業(yè)和狩獵比較發(fā)達,在沒有確切文字記載的情況下,根據(jù)考古成果推斷,青海彩陶器的主人也只能是炎帝之后,戎羌的先民。由于這種推斷涉及面廣,又不在本文專題討論范圍之內(nèi),僅以青海彩陶器中常見的動物紋飾做點分析,闡述淺見,不當之處,請識者指正。一、鹿的造型與造型從大量彩陶器中的鹿紋推斷,青海古代是一個多鹿的地區(qū)。人們獵獲各種鹿以后,鹿渾身是寶:鹿肉鹿血可食,鹿皮可穿,鹿角和鹿骨可制作生產(chǎn)工具、生活用具和裝飾品。戎羌先民們將這種對鹿獐的深刻了解反映到彩陶器上,對鹿的形象進行了藝術概括,很是生動。以循化出土的鹿紋罐為例,制陶手對鹿的描繪從繁到簡,從追求形似到追求神似,表現(xiàn)了制陶技藝的日臻完善和紋飾的成熟過程。譬如以下四種鹿紋就反映了這個過程:上面列舉的四幅鹿紋都是今天循化地區(qū)出土的卡約文化彩陶器上的鹿紋;圖一對鹿的描述很細膩,特別是對鹿角的支叉都作了夸張和美化描繪。這使我想到了我曾在天峻縣江河鄉(xiāng)盧山山丘的花崗巖崖上拓的拓片,其中有長角鹿形象,巖畫作者以夸張的手法描繪了鹿的牴角與鹿身等,與循化鹿紋罐的紋飾可以比美;圖二對鹿的描繪簡煉了許多,看上去是鹿在行走中,牴角近似波紋,使鹿的形象圖案化,給人以一種馴鹿的感覺。是否在距今數(shù)千年的卡約文化時期,人們就開始了家畜的馴養(yǎng)?通過對圖二鹿紋的研究,我想可以得到肯定的回答;圖三描繪的是奔鹿,筆調(diào)更加凝煉,對鹿的習性經(jīng)過細微觀察,作者力圖給人以一種速度概念,連續(xù)畫一串奔鹿,使人感到鹿的驚奔,作者無意細加描繪,群鹿傾身向前,四肢只用兩筆勾勒,鹿角也很簡單地用二橫筆完成,這樣勾畫,既可使一列奔鹿圖案化,又加重了動態(tài)描繪,充分表現(xiàn)了鹿群聞風而奔的習性;圖四只突出鹿角,在彩陶罐只表現(xiàn)鹿角紋飾,對鹿角的描繪只用二筆繪出一對牴角,又在每個牴角上加二筆,以示支叉??s文化的主人們觀角而知鹿,這種由點及面的思維方式在鹿角紋的描繪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上列四幅彩陶紋飾在同一個地區(qū)出現(xiàn),反映了當?shù)叵让癫煌瑲v史時期描繪紋飾由繁到簡,思維由形象到抽象的演變過程。青海彩陶器上對鹿的生動描繪比較普遍,樂都柳灣出土的一塊彩陶殘片上繪有鳴鹿紋,形象造型十分感人。古代先民在彩陶器上描繪立鹿、行鹿、奔鹿和鳴鹿,表現(xiàn)了鹿與古代先民們的生產(chǎn)生活活動密切相關。而且,從彩陶器和巖畫所反映的鹿的形象看,青海地區(qū)鹿的種類也很多。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角度看,我們今天通過對青海彩陶器上鹿紋的研究,要高度引起對青藏高原現(xiàn)有鹿種的珍視和保護方面的重視。二、犬的形態(tài)與個體特征大通上孫家寨出土的彩陶器描繪了一組犬紋,八犬造型大同小異:一致向前奔走,聳耳翹尾,圖案化痕跡濃厚。八犬圖案上下由虛點組成條框圖飾,彩陶工藝者筆法嫻熟,筆調(diào)也很簡煉,為了說明圖象,特臨摹如下:從左至右,八犬形象基本相同,但同中稍異,說明繪畫者信筆畫來,在規(guī)范化畫法中表現(xiàn)出不同的個體特征,其中尤以第四犬筆調(diào)最為凝煉,似乎一筆呵成,將奔犬的形象描繪得十分逼真。人類飼養(yǎng)訓練家犬的歷史由來已久,青海也是如此。這不僅表現(xiàn)在青海彩陶紋飾方面,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就對犬的形象做了那樣逼真的反映。而且在考古發(fā)掘成果中也有充分反映,譬如都蘭古墓葬前的殉葬坑道中發(fā)現(xiàn)完整犬骨,古人將獵犬、家犬殉葬,說明墓主人生前與犬的關系密切,在靈魂不滅觀點的支配下,以為死后人與犬仍然保持密切的關系。在我國西部廣袤的草原牧區(qū)和河谷農(nóng)區(qū),人們馴養(yǎng)家犬以幫助人們放牧、守家防盜,可以說先民們與犬類結下了不解之緣。犬的習性嗅覺靈敏,又很忠于它的主人,生命力也很頑強。在我國西部一些古代民族中很可能有犬圖騰崇拜,特別是西部戎人。有待作進一步研究。三、美與理性色彩河湟流域在古代有比較茂密的森林覆蓋,在森林里憩棲著各種各樣的鳥類動物,先民們對鳥類的生活也有很詳細的觀察和了解。據(jù)掌握的資料看,青海彩陶紋飾中鳥紋也占了一定比例。在辛店文化器物中鳥形紋罐上大多描繪了野雉,大多是野雉蹣跚行走的圖案:這些野雉昂頭翹尾,畫法上筆法又很簡煉,在彩陶紋罐中組成裝飾性圖案,制陶手工藝者觀察鳥類生活很是細心。這種行走的鳥紋與靜態(tài)的裝飾性圖案組成畫面,給人以靜中有動的感覺。這樣的思維方式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從中反映了辛店文化主人的審美觀點。鳥紋在我國古代的裝飾紋樣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古人用鳥紋圖案來裝飾生活用具和裝飾品,用以表現(xiàn)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趣。鳥紋最早見于陶器,在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器物中均有反映,以后隨著時代的向前發(fā)展,骨器、石器、玉器、以及青銅器和金銀器上都有鳥紋雕飾。這些器具上的鳥紋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表現(xiàn)了我國歷代勞動人民群眾豐富的想象力。青海辛店文化彩陶器上的鳥紋同樣表現(xiàn)了古代先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懷,譬如民和出土的鳥紋罐上有成年大鳥背負雛鳥的圖案,使人很快聯(lián)想到人類的生活:(如圖)在鳥紋罐的紋飾中共有五只鳥各負一只雛鳥,這在生活中是不多見的,從形體看,作者似乎畫的是不善于飛行的野雉,從表面看野雉負雛是不現(xiàn)實的,但我們?nèi)绻矛F(xiàn)代審美的觀點看,這種大膽想象力并不荒誕,恰恰相反,它反映了人的生活。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就是這樣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每一代人都對自己的幼年兒女履行著撫養(yǎng)的職責,這一點則是對人類生活的真實反映。四、.僅有一種動物圖案在青海早期的彩陶紋飾中,蛙紋和擬蛙紋的圖案占有了很大的比重。彩陶器上的蛙紋式樣多種多樣,筆法由繁到簡,變化多端,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紋飾圖案。早期的蛙紋,頭部和四肢都用雙線勾勒,所費筆墨較多,裝飾圖案比較繁雜,頭部的裝飾紋有水波紋、圓點紋和叉紋等,給人一種偶像的感覺:后來去其頭部的描繪,只出現(xiàn)四肢,因為作為裝飾圖紋,去描繪繁雜的頭部擬無必要,特別是陶罐和陶壺的頸部,就可以代替蛙紋的頭部,將蛙紋簡化為四肢和軀干:這種四肢和軀干的畫法后來就用簡煉的線條加以表達,完全形成了一種裝飾圖案。陶器制作工藝者們根據(jù)各自的想象力,一方面將四肢和軀干更加簡煉,另一方面將蛙紋完全衍變?yōu)橐环N波紋:這種蛙紋和擬蛙紋的圖案延續(xù)的時間很長,直到漢代,漢帛圖案中也有擬蛙紋。我們從現(xiàn)有的一些資料看,我國很多地區(qū)的古代先民都有蛙圖騰崇拜。他們很可能將蛙類動物的頭、軀干和四肢看成是人體主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