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序言“以俗為雅”的含義“中國古代的雅文化是以詩、書、禮、樂為核心的,以士大夫標準為外殼的文化。俗文化以民間意識為內核,屬于下層人民的俚俗文化?!笔?中國小說源流論[M].北京:三聯書店,1994:190-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M].北京:三聯書店,1994:190-191.雅與俗的對立歸根結底是階層的對立,為了彰顯特權,精英將雅文化推舉到中心,俗文化則處于邊緣。但是從文學發(fā)展的歷程來看,雅俗之間一直存在互動,文人士大夫掌握話語權,利用文學創(chuàng)作和批評闡釋,使俗文化不斷被改造,不斷被賦予雅的內涵。鄭振鐸先生指出作者姓名不詳是俗文學的一大表征,但是先秦典籍中大量收錄這種作品,就證明“以俗為雅”一直存在。到了宋代,由于階層流動,文化重心下移,俗文學蓬勃發(fā)展,加上世俗化的社會氛圍,雅俗進一步融合。宋人既立足于尚雅黜俗的基本取向,又提倡“以俗為雅”的創(chuàng)作主張:詩須要有為而作,用事當以故為新,以俗為雅。好奇務新,乃詩之病。柳子厚晚年詩,極似陶淵明,知詩病者也。(蘇軾《題柳子厚詩二首》其二)庭堅老懶衰墮,多年不作詩,已忘其體律。因明叔有意斯文,試舉一綱而張萬目。蓋以俗為雅,以故為新,百戰(zhàn)百勝,如孫吳之兵,棘端可以破鏃,如甘蠅飛衛(wèi)之射。此詩人之奇也,明叔當自得之。(黃庭堅《再次韻楊明叔·引》)二人將這一主張運用到詩歌語言、用事、題材、篇句等方面,不同之處在于,蘇軾將“以故為新,以俗為雅”的重要性置于“有為而作”之后,而黃庭堅將其當成是“張萬目”之綱,言下之意,只要遵循這一技法,寫詩便不成問題。以黃庭堅為首的江西詩派局限于“無一字無來處”,從前人的“陳言”中挖掘作詩材料再進行翻新,即便技法嫻熟,若沒有陶淵明的境界,容易陷入“好奇務新”的弊端。研究現狀關于宋詩“以俗為雅”的特色,古今學者有不少關于此方面的論述,但是單純地、全面地研究蘇軾詩歌“以俗為雅”的論文還比較少。莫礪鋒《論宋詩的“以俗為雅”及其文化背景》指出“以俗為雅”即是在審美活動中對俗的超越,宋詩在語言、用典、題材方面呈現俗化傾向,而蘇軾的貢獻在于不僅“衍之”,更是“美之”,禪宗盛行是根本原因。莫礪鋒.論宋詩的“以俗為雅”及其文化背景[A]//唐宋詩歌論集[C].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王水照《宋代文學通論》中專門開辟一章《雅、俗之辨》,指出宋代文人不避諱進入世俗生活,同時在精神上崇尚忌俗尚雅,在詩詞文方面則實現了以俗為雅、雅俗貫通。王水照.雅、俗之辨[A]//宋代文學通論[M].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康保苓、徐規(guī)《蘇軾飲食文化述論》中指出蘇軾除了擅長文學外,還喜好制作、品嘗美食美酒,深諳養(yǎng)生之道,蘇軾飲食文化的特色體現他豁達樂觀、熱愛生活的品性,還與他對儒釋道三家的信仰緊密相關??当\?徐規(guī).蘇軾飲食文化述論[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01).陳芳的碩士論文《東坡筆下的日常生活情趣》分述日常生活情趣莫礪鋒.論宋詩的“以俗為雅”及其文化背景[A]//唐宋詩歌論集[C].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王水照.雅、俗之辨[A]//宋代文學通論[M].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康保苓,徐規(guī).蘇軾飲食文化述論[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01).陳芳.東坡筆下的日常生活情趣[D].安徽大學,2006.蘇軾提出“以俗為雅”的背景時代背景宋代的社會與階層宋代統(tǒng)治者吸取唐朝藩鎮(zhèn)割據的教訓,推行崇文抑武的國策,大開科舉。入仕的門檻不再由世家大族把控,庶族地主甚至底層文人獲得躋身上流的機會。據陳義彥先生統(tǒng)計:“《宋史》在傳的1953人里,兩宋由平民或低品官出身而入仕者,占55.1%?!标惲x彥.從布衣入仕論北宋布衣階層的社會流動[J].臺北《思與言》卷9第4號,1972.大量來自于底層的士人涌入,不僅使上流社會的階級構成發(fā)生了變化,還給文化圈子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了迎合階層的提升,文人士大夫在人格思想和文學藝術上取向崇雅黜俗。比如神宗時期,蘇軾蘇轍二兄弟、蘇門四學士、李公麟、李之儀、米芾、蔡襄等十六位名流雅士聚于駙馬王詵府邸,酌酒吟詩、揮毫潑墨,“西園雅集”一度被傳為佳話。這是宋代知識分子所向往的情境,但是并不會與他們陳義彥.從布衣入仕論北宋布衣階層的社會流動[J].臺北《思與言》卷9第4號,1972.此外,由于統(tǒng)治者實行寬松的經濟政策,加上科技進步,促進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催生出新興的市民階層,娛樂活動和娛樂場所如雨后春筍,《東京夢華錄》就記錄了當時的盛況:凡京師酒店,門首皆縛彩樓歡門,唯任店入其門……向晚燈燭熒煌,上下相照,濃妝妓女數百,聚于主廊槏面上,以待酒客呼喚,望之宛若神仙?!钟邢碌燃伺缓糇詠?,宴前歌唱,臨時以些小錢物贈之而去,謂之札客。(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二)[M].北京:中華書局,1982:15.(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二)[M].北京:中華書局,1982:15.宋代文人士大夫一方面生活條件優(yōu)渥,另一方面容易遭受黨政傾軋,當他們閑或愁時,總是會在歌臺舞榭、青樓楚館的聲色宴飲或清幽寧靜的野山靜水處尋求快樂和解脫。世俗文化大放異彩,為市民文學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適宜的環(huán)境與豐富的素材。通俗文學中的語言和故事、世俗生活里的經歷和感官體驗經過裁剪、化用被用于正統(tǒng)文學。所以說,“宋詩雅俗共賞、自然平易的傾向不僅是作為一種切近現實人生、反對形式主義的詩風而異軍突起,同時也反映出平民知識分子的藝術情趣和審美理想?!敝鞂W群.蘇軾詩歌的藝術特征與審美趣味[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宋代的思想與審美宋詩呈現“以俗為雅”的傾向,很大程度上受禪宗影響。宋代三教合一由少數人的主張變成多數人的共識,《宋史》記載:“禮之中庸,伯陽之自然,釋氏之無為,共為一家?!比寮易非蠓e極入世,道家講求消極避世,佛家則主張隨緣適世,三種思想聚集在文人士大夫身上,影響他們的精神世界、人生態(tài)度和文藝修養(yǎng)。宋人的人生理想不同于唐人對外部世界積極進取,宋人注重對內心世界的修煉,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潔安寧,但是他們不再標榜高蹈獨立、與世隔絕的隱逸情懷,而是以塵世為立足點追求精神的超越。鄧小南認為這樣的時代風氣的形成,禪宗的作用不容小覷,悟道解法者,行住坐臥運水搬柴處處是道。除了釋家,還有新儒學的盛行,也認為事事物物各得其理,天地之間無非是道。當時流行“游于藝”的觀念,正是被放在“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的整體架構之下而得到認識和實踐的。鄧小南.大俗大雅:宋代文人生活一瞥[N].文匯報,2016-03-18(W05).道法不在彼岸世界而在現實人間,追求本心頓悟就減輕了外在形式的拘束,因此無需清修苦行,鄧小南.大俗大雅:宋代文人生活一瞥[N].文匯報,2016-03-18(W05).士人的審美趣味也隨之改變,他們擅長從日常瑣碎中淬煉高雅的意趣,在文藝中塑造日常生活,即使那些形式粗陋的俗事俗物也無傷大雅,若能從中體悟出妙趣與道理,便有脫俗入雅的機會。以蘇軾、蘇轍為代表的北宋蜀學派就是崇尚三教合一的代表,他們雖身為士人,但平日里講求佛法,修煉道術。蘇軾從始至終懷有經世濟民的抱負,但是現實失意,佛道思想就成了他的精神避難所,借以消化外部名利得失所帶來的困頓。走向世俗、回歸自然非但不會讓蘇軾沉溺于感官享樂,甚至還成為了他追求精神和人格的自修的途徑,他不僅能從吟游山水、潑墨撫琴中,還能在日常飲食起居中,甚至在與老叟老嫗、販夫走卒、伶官樂妓的交往中受到感動與啟發(fā),就如他自己所說,既要有“閱世走人間”的經歷,也要有“觀身臥云嶺”的虛靜,世間的趣與味,皆在這一動一靜之中,正是“咸酸雜眾好,中有至味永?!彼卧娮陨碜兏锏男枰稳藷o論在精神還是在藝術的價值取向都是崇雅黜俗,詩歌的歸宿最終還是雅化,但是唐人已經將詩歌的藝術形式發(fā)揮到極致,沿著原有的創(chuàng)作思路也只是拾人牙慧,宋詩不得不尋求一種新的風貌。劉熙載《藝概·詩概》:“詩要避俗,更要避熟?!睘榱朔此?,宋代詩人一方面在唐詩鮮有涉及的領域上探索新意,比如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宋人主張在前人的基礎上翻新出奇,即“以故為新,以俗為雅”。其次,宋詩以俗為雅也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一種表現。中晚唐以來,氣象恢弘、豐神遠韻的唐詩走向纖細卑弱,冷艷感傷,逃避現實,追求精雕細琢,形式唯美而內涵空洞,不符合宋代文人對精神和藝術境界的追求,歐陽修批評其“格卑”。宋初大量文人由五代入宋,宋初三體便是晚唐五代風氣的遺響。作為政治和文壇領袖的歐陽修領導詩文學革新運動,配合政治改革,借復古思潮,意在改造晚唐五代以來的文化,進行文化重建。蘇軾作為元祐文壇領袖,繼續(xù)扛起詩文革新的大旗,將古文運動的成果運用于詩文創(chuàng)作之中。蘇軾主張文章“言必中當世之過”、“詩須要有為而作”,是與韓愈“文以載道”,歐陽修“六經之所載,皆人事之切于世者”一脈相承的?!坝袨椤辈粌H在于針砭時弊,還在于詩歌是否是真情實感的流露,以糾正晚唐五代的無病呻吟。蘇軾一生多數時候都是在奔波,所以他身上的人間煙火氣較重,普通人的悲歡離合也是他實實在在經歷的,記錄也是因為有感而發(fā)。此外,唐宋古文運動反對像駢文一樣的縟麗整飭、循規(guī)蹈矩、華而不實的作品,“以文為詩”恰恰是蘇軾的創(chuàng)作不會受到文章體裁、規(guī)矩模式的束縛的體現,他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就模糊了詩詞文三者之間嚴格的界限。趙翼《甌北詩話》評價:“天生健筆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清)趙翼著,霍松林校點.甌北詩話校注(卷五)[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69.同樣方東樹也認同蘇詩:“章法剪裁純以古文之法行之。”(清)方東樹著,汪紹楹校點.昭昧詹言(卷十一)[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232.韓國學者安熙珍認為“以文為詩”促進了詩歌語言領域的擴大,從而意味著詩歌經驗世界的擴大。(清)趙翼著,霍松林校點.甌北詩話校注(卷五)[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69.(清)方東樹著,汪紹楹校點.昭昧詹言(卷十一)[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232.安熙珍.蘇軾“以文為詩”在文學史上的意義[J].中國文化研究,1999(04):118-124.蘇軾的個性與經歷廣闊的游歷經歷使蘇軾能夠親身體驗豐富多彩的俗世生活政治失意為蘇軾親近人民提供了機會,根據《蘇軾年譜》,列舉他一生中幾個重要的轉折點,從眉州出發(fā),到達東京,再到鳳翔、杭州、密徐、黃州、惠州、儋州,六十五歲卒于常州,他的足跡幾乎遍布宋朝疆域,他每到一處,就會造福一方百姓。如在杭州設立病坊救治時疫;在徐州親自率領軍民筑堤抗洪;在定州懲治貪官污吏;在黃州治理旱災、蝗災;在嶺海時廢除陋習,教化百姓。蘇軾十分重視風俗的作用:“國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深淺,不在乎強與弱,歷數之所以長短者,在風俗之厚薄,不在乎富與貧。”(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A]//蘇軾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4:734.無論(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A]//蘇軾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4:734.雖然仕途坎坷,但蘇軾沒有忘記儒家士大夫經世濟民的抱負,只是變成了民胞物與的情懷。他體恤愛護勞動人民,喜好民間風俗風物,所以在詩歌中不吝筆墨地表現它們,比如除夕夜饋歲、別歲、守歲;立春日食春盤;清明生新火;端午節(jié)佩長命縷;徐州的刀耕火種;冬天吳人用鉤子劃水捕捉沉入水底泥沙取暖的魚;合浦人采珍珠;熱鬧的四川蠶市。雖然蘇軾與黃庭堅都提倡“以俗為雅”,但是黃庭堅還未能真正融入世俗,他還局限于文人士大夫的身份之中,無法做到與民同樂。蘇軾則主張:“山川之秀美,風俗之樸陋,賢人君子之遺跡,與凡耳目之所接者,雜然有觸于中而發(fā)于詠嘆?!?宋)蘇軾.南行前集序[A]//蘇軾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4:323.他與當地人交往時和他們產生了深厚的情誼,東坡遇赦北還,在詩中詠嘆“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海南老鄉(xiāng)吹著蔥葉送別他,讓蘇軾有一種到了古代哲人曾皙口中禮樂之鄉(xiāng)的感受,忘卻了顛沛之苦,吟唱道(宋)蘇軾.南行前集序[A]//蘇軾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4:323.超邁曠達的胸襟、樂觀幽默的個性使其能夠欣賞世俗之美蘇軾超邁曠達、樂觀幽默的性格與其參禪問道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他本性就是如此,與梅堯臣對比便可知,梅用“忿腹若封豕,怒目猶吳蛙”描寫河豚外貌丑陋,用“庖煎茍失所,入喉為鏌铘。若此喪軀體,何須資齒牙”批評河豚體內有毒,為了吃而喪命實在不值得。蘇軾則不然,他對河豚贊不絕口,直呼為了美味“直那一死!(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A]//筆記小說大觀[M].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243.”梅與蘇的人生經歷頗為相似,接連受到黨爭的牽連,雖懷有雄心壯志,但一直沉淪下僚,加上親人朋友不斷離去,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使他憤懣不平,那些丑陋的事物很大程度上是現實或自我形象的映射。不同于蘇軾的樂觀曠達,梅堯臣生性執(zhí)拗甚至有些刻厲,不善與人親近,很少獎掖后輩。葛立方評:“梅圣俞皆因其短而教誨之……與東坡之喜獎與后進,有一言之善,則極口褒賞使其有聞于世而后已。”(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A]//筆記小說大觀[M].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243.(宋)葛立方.韻語陽秋[A]//(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1:479.元豐三年蘇軾遭遇烏臺詩案,在獄中寫下絕命詩“魂飛湯火命如雞”,雖逃過一死初到黃州時還是沉浸在“驚魂未定,夢游縲紲之中;照影自憐,命寄江湖之上”(宋)蘇軾.謝量移汝州表[A]//蘇軾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4:656.的狀態(tài)之中。但是不過一年,蘇軾就適應了謫居躬耕的生活,走向俗世,作品中低失落、恐懼之氣一掃而光。即使流放海南幾與死罪同,他仍舊能吟出“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這樣開闊大氣的詩句。蘇軾令人向往之處就在于,他不會為了矯飾自己正襟危坐、峨眉冠帶的形象而掩飾自己率真自然之性情,更不會對自己不幸的遭遇自怨自艾,久久不能釋懷,而是能夠隨遇而安,根據所處境遇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蘇軾為官時充分體現了士大夫的剛正不阿、恪盡職守,他直指新舊兩黨改革之利弊,為解決內憂外患建言獻策。仕途失意之時又能怡然自得地享受賦閑之適、田園之樂。王水照評價蘇軾的人生思想是“一種極為成熟的人生思想,它標志著我國古代知識分子的處世哲學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具有典型與范式的意義?!?宋)蘇軾.謝量移汝州表[A]//蘇軾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4:656.王水照.人生思考與文化性格[A]//蘇軾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585.蘇詩“以俗為雅”的具體表現詩歌表現內容日?;⑹浪谆厝∪粘I钪械钠螖z入詩歌是蘇詩呈現出以俗為雅、化俗為美的特點的最主要表現,自調任密徐到貶謫黃州再到嶺海時期,這種傾向越來越明顯。蘇軾在創(chuàng)作詩詞時不論纖細,不避凡俗,尋常的景物事物、普通的生活片段,都可以成為蘇軾的描寫對象。雖然這些場景對讀者來說并不陌生,但出現在詩歌之中,卻給人耳目一新之感。蘇軾自稱“醉飽高眠真事業(yè),此生有味在三余”,他對吃這件事很上心,但吃什么似乎沒那么重要,不論食材精細還是粗糙,還常常自己動手研究,很多詩就記錄他的飲食起居狀況。元豐三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在城外東坡墾荒,躬耕生活讓他體會到了稼穡之苦,也品嘗到了田園之樂。他在《次韻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感嘆:“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平生懶惰今始悔,老大勸農天所直?!笨粗约涸苑N的菜苗長勢喜人,吃著用自己的勞動成果烹煮的飯菜,東坡先生倍感欣慰,作《雨后行菜圃》:夢回聞雨聲,喜我菜甲長。平明江路濕,并岸飛兩槳。天公真富有,膏乳瀉黃壤。霜根一蕃滋,風葉漸俯仰。未任筐筥載,已作杯案想。艱難生理窄,一味敢專饗。小摘飯山僧,清安寄真賞。芥藍如菌蕈,脆美牙頰響。白菘類羔豚,冒土出蹯掌。誰能視火候,小灶當自養(yǎng)。此類詩歌反映了蘇軾的飲食起居、出處行藏、人際往來等,反映具體某日某事,帶有明顯的記敘性質,與日記、日志有相似之處。它們不涉及國家社會、政治教化的重大題材,背離了“詩言志”的傳統(tǒng),轉向娛樂性情與世俗生活。但也并非意味著完全忽略情感表達,而是追求一種“事詳情隱”的境界。朱學群評價宋人作詩“情語轉拙而景語、事語益工。”朱學群.蘇軾詩歌的藝術特征與審美趣味[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周劍之指出:宋人“利用古文章法來形成詩歌的敘事分層與漸次展開,從而有利于事境的呈現、有利于在事境中完成情志的表達?!敝鞂W群.蘇軾詩歌的藝術特征與審美趣味[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周劍之.宋詩敘事性研究[D].北京大學,2011.自撥床頭一甕云,幽人先已醉濃芬。天門冬熟新年喜,曲米春香并舍聞。菜圃漸疏花漠漠,竹扉斜掩雨紛紛。擁裘睡覺知何處,吹面東風散纈紋。天門冬酒是一種用糯米混合藥草天門冬釀制而成的酒,最佳成熟期在秋季,但海南氣候溫暖,雖然正值臘月,卻已酒香撲鼻。東坡迫不及待地打開了床頭的酒甕,一邊漉酒一邊品嘗,不知不覺竟然醉了。屋外的菜圃細雨蒙蒙,自己則悠閑地在屋內酣睡,好不愜意。一陣和煦東風撲面而來,東坡酒醒大半,乘興作此詩。這首詩寫于蘇東坡被流放到儋州的第三年,此時他已六十五歲了。東坡雖然只是在敘述,無明顯抒情,但是字里行間還是流露出其悠然自得的心境與樂觀豁達的品性。此類詩歌不勝枚舉,如《春菜》、《元修菜》、《豬肉頌》、《蜜酒歌》、《安國寺浴》、《東坡八首》、《睡起,聞米元章冒熱到東園送麥門冬飲子》、《大寒步至東坡贈巢三》、《十月十六日記所見》、《歸宜興留題竹西寺》等。莫礪鋒先生認為:“六朝時代的詩人描寫自然風光是為了突出自己高遠玄妙的意趣和孤芳自賞的感情,至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不入他們眼的。唐代詩人也沒有充分重視世俗題材,王維、孟浩然詩中雖然也寫過樵夫牧童、雞犬桑麻,但只是作為詩人靜謐心態(tài)的點綴與映襯,它們并不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蹦Z鋒.論宋詩的“以俗為雅”及其文化背景[A]//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C].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496-497.而蘇詩往往是對真實生活經歷的還原,同時將自己的情志隱含于日常生活場景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區(qū)別于儒家常用道德教化的范式來附會和闡釋萬物的那種以物比德的詩教傳統(tǒng)。初讀覺得詩歌饒有生活情趣,了解蘇軾其人后又能體會寓于其中的個人情志,托物言志或即事抒情沒有喧賓奪主,這樣一來,俗事俗物就具備了莫礪鋒.論宋詩的“以俗為雅”及其文化背景[A]//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C].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496-497.引日常俗語、俚語、方言入詩唐代詩人對于俗字俗語的運用是相當謹慎的,韋絢《劉賓客嘉話錄》記錄劉禹錫作詩想用“糕”字,但因為他沒有在六經中找到“糕”字的出處,遂不敢下筆,最后得出結論“后輩業(yè)詩,即須有據,不可率然而道也”(宋)周紫芝.竹坡詩話[A]//(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1:342.。其意圖是“使得日常語言俚俗語匯有經典依據而顯得文雅,同時使那些無法在經典中找到依托的俗稱不可入詩,以達到詩歌在字面上雅化的目的。”(宋)周紫芝.竹坡詩話[A]//(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1:342.卿彥.劉郎不題糕字辨[C].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三十八輯)——中國文化的理念、偏好與爭論.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2014:90-103.蘇軾云:“街談市語,皆可入詩,但要人熔化耳?!?宋)周紫芝.竹坡詩話[A]//(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1:354.其詩歌中的俚語俗稱比比皆是,莫說“糕”字,蜜唧(小老鼠)、蝦蟆、豬肘、湯餅、槐葉冷淘(涼面)、野菜、土狗皆可成為寫作對象。詩句“已傾潘子錯著水,更覓君家為甚酥”背后便有一段軼事,據宋代周紫芝《竹坡詩話》記載,東坡在黃州,于一次宴會上品嘗了黃州主薄劉唐年家的米餅,東坡先是詢問此餅名稱未果,后又問為何它如此酥脆,此餅遂得名“為甚酥”;落第書生潘大臨以賣酒營生,他誤以為東坡不能飲酒便用淡酒招待,東坡戲言潘生釀酒時怕不是把醋當成水錯放了,便稱此酒“錯著水”?!昂訓|獅吼”出自《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一詩,清人梁章鉅《浪跡叢談》記錄陳季常是蘇東坡的好友,其妻柳氏十分悍妒,每次季常宴飲賓客,請樂妓來助興,柳氏就會拿棍子敲擊墻壁大聲呵斥,東坡戲作詩云:“龍邱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后人常(宋)周紫芝.竹坡詩話[A]//(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1:354.蘇軾一生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在與當地百姓相處的過程中習得眾多生動幽默的方言俚語,并巧妙地將它們用于詩詞文創(chuàng)作。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記載王君玉謂人曰:詩家不妨間用俗語,尤見工夫……而采拾入句,了無痕颣颣,此點瓦礫為黃金手也。余謂非特此為然,東坡亦有之:“避謗詩尋醫(yī),畏病酒入務?!庇衷疲骸帮L來震澤帆初飽,雨入松江水漸肥?!睂めt(yī)、入務、風飽、水肥,皆俗語也。又南人以飲酒為“軟飽”,北人以晝寢為“黑甜”,故東坡云:“三杯軟飽后,一枕黑甜余?!贝私杂盟渍Z也。(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點.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六)[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181.(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點.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六)[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181.再如《答王鞏》云:“連車載酒來,不飲外酒嫌其村”,“村”為口語粗陋之意,現今依然流行?!段迩菅浴菲涠骸跋叢紭b兒,勸我脫破袴”,據蘇軾自注:“土人謂布榖為脫卻破袴?!?宋)蘇軾著,(清)馮應榴輯注,黃任軻、朱懷春校點.蘇軾詩集合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031.布谷鳥因為叫聲聽似脫袴而得名,蘇軾此處巧用一語雙關,變成鳥兒勸人渡河要脫掉袴(褲)(宋)蘇軾著,(清)馮應榴輯注,黃任軻、朱懷春校點.蘇軾詩集合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031.詩歌創(chuàng)作中引入通俗文學中的因素蘇軾在詩詞創(chuàng)作中不僅大量隸事用典,還極盡“穿穴翻簸”之能事,《風月堂詩話》贊揚:“世間故實小說,有可以入詩者,有不可以入詩者,惟東坡全不揀擇,入手便用,如街談巷說,鄙俚之言,一經坡手,似神仙點瓦礫為黃金,自有妙處。(宋)朱弁撰,陳新點校.風月堂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8:107”不像唐人只從經史等正統(tǒng)典籍中引經據典,蘇軾不僅愛翻閱通俗文學,而且在詩歌中好用小說、傳奇故事?!疤K軾引用稗官勝說入詩幾乎是歷代詩評者的共識,范圍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小說類文獻,如《搜神記》、《述異記》、《拾遺記》、《續(xù)仙傳》、《宣室志》、《梁益記》、《飛燕外傳》、《高士傳》、《南部新書》等等,不一而足?!瘪R麗梅.蘇軾詩用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蘇軾巧用俗文學典故的代表作《除夕訪子野吃燒竽戲作》:(宋)朱弁撰,陳新點校.風月堂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8:107馬麗梅.蘇軾詩用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松風溜溜作春寒,伴我饑腸響夜闌。牛糞火中燒芋子,山人更吃懶殘殘。蘇軾任杭州通判時,生活清苦,春寒料峭的除夕夜,饑腸轆轆的蘇軾跑到張先家想討些吃食,結果張先拿牛糞燒芋頭來招待他?!皯袣垺背俗置孢€有更深層的意義,源于晚唐袁郊撰寫的傳奇小說《甘澤謠》。傳說唐天寶年間有一個僧人,因為其生性懶散,喜歡吃殘羹剩飯,遂外號懶殘。一天夜里,懶殘給住宿在寺中的窮書生李泌半塊芋頭吃,并對他說:“慎勿多言,領取十年宰相。”李泌后來果真做了十年宰相,并被封為鄴侯。蘇軾作此詩有戲謔成分,打趣張先小氣,但更重要的是表明自己的意向,雖然現在落魄,但終會有大展宏圖的一天。表面寫吃芋頭,更深層次是在抒寫心志,用事可謂“如水中著鹽,飲水乃知”,不但不見牽湊之痕,甚至讓讀者渾然不覺有典故的存在。蘇軾還將小說、志怪中的題材和寫作方法引入詩作之中,體現“以文為詩”的創(chuàng)作主張。宋代詩人將自己的奇遇經歷用詩歌的方式表現出來,加以奇特的想象、曲折的情節(jié)、鮮明的人物,與小說、志怪并無二致,傳奇志異詩在宋代達到相當的規(guī)模,如蘇軾的《李公擇求黃鶴樓詩,因記舊所聞于馮當世者》、《起伏龍行》、《登州海市》、《芙蓉堂》、《石芝》等,還有梅堯臣、蘇軾、陸游等人都寫過的記夢詩。這種類型的詩歌是不符合古典詩歌重在抒情言志的傳統(tǒng)的,比如蘇軾《數日前,夢一僧出二鏡求詩,僧以鏡置日中,其影甚異,其一如芭蕉,其一如蓮花,夢中與作詩》,因曲折離奇的內容被紀昀詬病“此種可入說部,不可入詩集紀昀評《蘇文忠公詩集》.轉引自艾朗諾.宋代文學傳統(tǒng)中的雅和俗[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但是此種詩歌在敘事策略和技巧上受到贊賞,周劍之認為:“探討詩歌的敘事性,其實就是探求詩與事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詩歌如何面對事、認識事、處理事、呈現事,如何以詩歌的形式完成對事的表現。”周劍之.宋詩敘事性研究[D].北京大學,2011.優(yōu)秀的敘事詩應是“言簡而意盡”、“不余不欠”的,按此標準,蘇詩得到高度認可,也反映出宋人對詩歌敘事技巧的重視。宋人周紫芝《竹坡詩話》引唐庚《文錄》中的一段評論,以蘇軾《白水山佛跡巖》為例。蘇軾游惠州白水山,相傳有九條蛟龍在此翻滾戲水,潭水溢濺,形成曲折交錯的九條瀑布。倘若是直接敘述潭中有蛟顯得過于虛縹,蘇軾則以“潛鱗有饑蛟,掉尾取渴虎”表現。以“饑”修飾蛟,“渴”修飾虎,老虎再兇猛還是不敵蛟龍,短短十字卻讓讀者聯想出一翻龍爭虎斗的激烈場面。周紫芝贊揚:“其敘事簡當,而不害其為工”;“屬對親切,他人不能到也紀昀評《蘇文忠公詩集》.轉引自艾朗諾.宋代文學傳統(tǒng)中的雅和俗[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周劍之.宋詩敘事性研究[D].北京大學,2011.(宋)周紫芝.竹坡詩話[A]//(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1:350.蘇詩“以俗為雅”取得的藝術效果寓意于物蘇軾在《寶繪堂記》中說:“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見可喜者雖時復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復惜也。譬之煙云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亦不復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為吾樂而不能為吾病?!?宋)蘇軾.寶繪堂記[A]//蘇軾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4:356.“留意于物”相當于以功利的眼光審視世界,因為不能放棄對外物的執(zhí)著,徒增患得患失的煩惱,“寓意于物”則是一種超然物外的人生觀,留意于外物的同時,也清楚它們是有限的、不由個人的意愿掌控的,所以不必沉淪于短暫的快樂或憂愁。這段話既傳遞了蘇軾的人生態(tài)度,也表現出他的審美傾向。“寓意于物”旨在從精神層面體味外物,不在乎其外表是否粗鄙,還是能帶來多少感官上的滿足,而是尋求俗事俗物與自己的精神世界與人生閱歷的契合之處(宋)蘇軾.寶繪堂記[A]//蘇軾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4:356.尚永亮將白居易與蘇軾作對照,蘇軾雖認為“白俗”,但相比之下,白的弊端不只體現在眾多的未經雅化的俚俗之語、未經提煉的直截描寫,更在于其不能舍棄對功名利祿、聲色享樂的向往。白遇到貶謫或升遷都會產生強烈的悲喜,并表現在詩中,還將自己的詩作置于佛寺當中,希冀能流芳百世。白居易既喜利祿又重聲名,如此一來,其詩在格調與意境就上陷于“格制不高,局于淺切”,未能脫俗而向空靈高雅的層次躍進。體現出其在審美標準上與宋人的差距,宋人批評白詩“鄙俗”也就不難理解了。尚永亮.“白俗”論之兩宋流變及其深層原因[J].學術研究,2010(05):137-145.以東坡《縱筆三首》為例尚永亮.“白俗”論之兩宋流變及其深層原因[J].學術研究,2010(05):137-145.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其一)父老爭看烏角巾,應緣曾現宰官身。溪邊古路三叉口,獨立斜陽數過人。(其二)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飽蕭條半月無。明日東家知祀灶,只雞斗酒定膰吾。(其三)這組詩作于哲宗元符二年歲末,此時蘇軾在儋州,處于“食無肉,居無室,病無藥,出無友”的困境,年過花甲再加上嶺南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他的身體狀況江河日下,但這并沒有影響東坡的心態(tài)。小孩子看到東坡面色泛紅,誤以為他朱顏尚在,東坡聞之欣喜,不曾見想一笑就露了餡,原來那是酒醉之態(tài)。第二首雖不見悲涼二字,卻有蕭瑟之感。儋州父老知道東坡曾經為官,紛紛來拜訪他,東坡立在斜陽中感慨雖然人來人往,但是“天下誰肯從我歸”呢?鄉(xiāng)親們雖然沒能成為東坡的靈魂知音,卻與他締結了深厚的情誼。北方送米的船遲遲不來,東坡已經忍饑挨餓有半月余了,好在東家明天要祭灶,肯定會分享給他酒肉,到時又可以每餐一頓了。紀昀稱這組詩“真得好”,陳祥耀進一步評價:“詩寫求酒肉,又寫得這樣真而不鄙。是否不鄙,就要看其‘全人’,有待于‘知人論世’了。蘇軾其人,寫此詩當然配得上稱‘真’、稱‘好’,稱‘不鄙’?!标愊橐?宋詩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459-460.在儋州缺少米面的情況下,東坡還寫過一首《過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糝羹,色香味皆奇絕天》,原本是為了充饑,其子蘇過將山芋剁碎做成羹,東坡卻大贊此羹“人間決無此味也”,并用“香似龍涎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形容其色香味俱全,就連“金齏玉膾”都無法與之比擬。一道芋頭羹并沒有什么好稀罕的,但其價值就體現在它是艱苦歲月中蘇軾樂觀豁達、知足飽和的品性以及蘇家父子間的脈脈溫情的真實寫照。沒有華麗的辭藻、重大的場景、酣暢的抒情,只是毫不做作地表現身為普通人的困窘與喜悅。蘇東坡是個“奮厲有當世志”的人,顛沛流離的生活對他來講無論在心靈還是軀體上都是一種折辱,他所接觸的俗事俗物很大程度上是磨難帶來的產物。但他不僅能夠與俗俯仰、和光同塵,更能發(fā)掘廣闊世界中積極、光明、深刻、理性的一面。蘇軾評價陶淵明詩歌:“質而實綺,癯而實腴”,他自己的詩歌亦是如此,內容上越是貼近日常,技巧上越是平淡自然,就越能凸顯自己含而不露的高情遠韻。蘇軾通過“寓意于物”賦予俗世俗物以獨特的生命力和審美價值,恰恰體現在他將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與智慧隱含于普通的日常生活場景之中,這就是“寓意于物”的要義所在。讀者欣賞的重點并非俗事俗物,而是寓寄于其中的蘇東坡的人格魅力,一種“盛衰閱過君應笑,寵辱年來我亦平”的精神境界,常人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雅俗渾融莫礪鋒認為:宋人實現“以俗為雅”的手段一是一篇之中雅俗相伴,以雅化俗。二是用典故等比較雅的手法來詠俚俗之物。本質上就是以更為寬廣的審美視野和更為敏銳的審美情趣去審視世界。莫礪鋒.論宋詩的“以俗為雅”及其文化背景[A]//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C].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495-496.要實現“以俗為雅”,在于莫礪鋒.論宋詩的“以俗為雅”及其文化背景[A]//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C].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495-496.將俗事俗物與經史典故并舉,相當于賦予其歷史文化的內蘊,進而實現“以俗為雅”。林語堂評蘇軾:“用著名的詞語與典故而不明言其來源出處,飽學之士讀來,便有高雅不凡之樂。這是一種癖好相投者的共用語言。讀者對作者之能寫此等文章,心懷敬佩,自己讀之而能了解,亦因此沾沾自喜。”林語堂.蘇東坡傳[M].陜西: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75.蘇軾描寫豆粥的同時引用馮異給劉秀豆粥解饑和石崇王愷用豆粥斗富的典故對其進行雅化。再如他在《食柑》中用“露葉霜枝剪寒碧,金盤玉指破芳辛”形容廣柑的色澤和香氣,“清泉蔌蔌先流齒,香霧霏霏欲噀人”形容其果肉嫩滑多汁,“坐客殷勤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貧”則引用《三國志·吳志·孫休傳》中東漢太守李衡的典故,李衡去世之前對妻兒說:“吾州里有千頭木奴”,妻子回想起他常稱引司馬遷“江陵千樹橘,當封君家”這句話,遂明白李衡留給她們的是數千柑橘樹,以保衣食無虞。后人用木奴代指柑橘,這首詩作于黃州時期,蘇軾想到李衡能種植柑橘自救,自己卻連把柑橘分給朋友們品嘗的能力都沒有,實為感嘆自己此刻窘迫的境遇。此處典故作為一種替代性的敘事手段和含蓄委婉的抒情方式林語堂.蘇東坡傳[M].陜西: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75.一首詩中半俗半雅的例子,如《聞子由瘦儋耳至難得肉食?》寫道:“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土人頓頓食署芋,薦以薰鼠燒蝙蝠。舊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蝦蟆緣習俗。十年京國厭肥羜,日日烝花壓紅玉。従來此腹負將軍,今者固宜安脫粟?!甭犅劦艿苁萘耍K軾勸告他,現在不如以前,有什么就吃什么。還用了《續(xù)資治通鑒長編》中“腹負將軍”的典故,意思是連那些腦滿腸肥的將軍都知道千萬不能虧待了自己的肚的道理,像哥哥我就學當地人吃野味,蝙蝠、蝦蟆,還有剛出生的小鼠(蜜唧)。接著話鋒一轉,由幽默變成傷感。“??祫e駕復何為,帽寬帶落驚僮仆。相看會作兩臞仙,還鄉(xiāng)定可騎黃鵠?!碧K軾在儋州,隔海眺望身在雷州的蘇轍,想象將來兄弟二人相見,團聚還鄉(xiāng)的場景?!芭J仙”即清瘦的老頭,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以為列仙之傳居山澤閑,形容甚臞?!薄包S鵠”出自西漢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她離鄉(xiāng)和親,臨終寫下絕命詩:“愿為黃鵠兮歸故鄉(xiāng)”,此后“黃鵠”就指代游子。詩歌下半段雅化了上半段的內容,既展現詩人熱愛生活的樂觀天性,又因表現兄弟間真摯的感情而不過于俚俗,全詩雅俗相間,恰到好處。奇趣盎然然蘇軾通過用字典故、篇句等技法實現脫俗,但他不像江西詩派詩人一樣崇拜形式技巧,蘇詩中更有代表性的是那些在立意和藝術手法方面實現“以俗為雅”的作品。蘇軾無論是作文還是寫詩,都秉持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創(chuàng)作個性。清人劉熙載《藝概·詩概》云:“東坡長于趣”,實際上蘇詩不僅有趣,更呈現出“奇趣”。蘇軾主張:“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薄胺闯!奔礊榉鲁銎?、不落俗套,“合道”可理解為不能為追求反常而流于荒誕。如何實現“反常”呢?劉熙載解釋:“東坡詩推倒扶起,無施不可,得訣只在能透過一層,及善用翻案耳。”(清)劉熙載.藝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67.(清)劉熙載.藝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67.一方面蘇軾選取攝入詩歌的事物本身就帶有一種奇趣,罕見于現實生活中,詩人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為其增色,如前文提到的傳奇志異詩,比如《楊康功有石狀如醉道士為賦此詩》,蘇軾沒有直接描寫奇石怪狀,而是想象其形成此狀的原因。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病歷課件教學課件
- 智慧社區(qū)方案華為
- 糖尿病相關最簡單的知識
- hpv的課件教學課件
- 鹽酸泄漏事故演練
- 不樣的房子教案反思
- 海力布說課稿
- 兒科手術的特殊需求
- 水利工程凈化施工合同
- 維修施工合同體育場館維護
- 5材料仿生完整版本
- GB/T 44510-2024新能源汽車維修維護技術要求
- 第一、二單元語文園地鞏固練習-2024-2025學年語文六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探究與發(fā)現對勾函數圖象和性質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數學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冊
- 火災損失統(tǒng)計方法 XF185-2014
- 2023光伏并網柜技術規(guī)范
- 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第6課《人大代表為人民》課件
- 2024至2030年中國石油市場需求預測及發(fā)展趨勢前瞻報告
- 欠錢不還訴狀書范文2024年
- 難治性高血壓中國專家共識
- 2024年公開選拔科級領導干部考試筆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