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環(huán)境與翻譯過程中的顯化與隱化_第1頁
認知環(huán)境與翻譯過程中的顯化與隱化_第2頁
認知環(huán)境與翻譯過程中的顯化與隱化_第3頁
認知環(huán)境與翻譯過程中的顯化與隱化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認知環(huán)境與翻譯過程中的顯化與隱化

典故也被稱為經(jīng)典,是指文學(xué)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具有起源和起源的詞語。它的來源包括歷史故事、文學(xué)作品、神話、傳說、宗教故事、忠誠和民謠等。語言是一定歷史和文化的載體,典故作為語言的一部分,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及濃郁的民族特色,要把言簡意賅又往往意在言外的典故譯成異國文字,就成為翻譯中的一大難題。對于典故的翻譯,許多翻譯名家都在實踐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翁顯良教授在《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一書中提到了翻譯表達中“隱與顯”的矛盾,認為典故的翻譯要化隱為顯,即將典故的含義融入譯文。如果典故的含義不能融入譯文,那就要意譯。而許淵沖教授提出的“三化”原則也同樣適用于詩歌中典故的翻譯,即等化、淺化、深化。“等化”是原文內(nèi)容與譯文形式統(tǒng)一的相等翻譯,“淺化”即是化隱為顯,“深化”是原意的強化、細化。筆者擬從認知的角度來探討中國古典詩詞中典故翻譯的隱化與顯化問題。一、語言的共同體語言由符號和意義組成。認知語言學(xué)認為,符號與意義是導(dǎo)引與被導(dǎo)引的關(guān)系。不同的語言用完全不同的語言符號來導(dǎo)引意義,而語言符號導(dǎo)引意義是通過認知框架起作用的。所謂認知框架,是指“貯存在人腦中的經(jīng)驗和知識的認知結(jié)構(gòu),或根據(jù)經(jīng)驗建立的概念與概念之間的相對固定的關(guān)聯(lián)模式”。語言符號是激活認知框架的觸發(fā)器,而語言意義則存在于被激活的認知框架中。語言符號只有跟認知框架建立起關(guān)聯(lián)才能導(dǎo)引意義,意義才能被人們理解。語言的意義有顯和隱之分。顯義是指必須由符號導(dǎo)引的意義,而隱義則指隱匿于符號之下的意義,又稱默認值。兩種語言中同一框架的默認值并不總是完全對應(yīng)的,在翻譯過程中應(yīng)控制好默認值的量以確保目標語的符號量能有效激活相應(yīng)的認知框架。如果默認值太多,即符號量不足以激活框架,譯文就不知所云;反之,如果默認值太少或符號過量,譯文就會因不符合目標語的行文習(xí)慣而顯得不夠地道。二、文化符號顯化和隱化從交際的角度來看,交際對象對信息意圖的識別是交際取得成功的關(guān)鍵,而信息意圖的識別又取決于交際對象能否獲得足夠的語境效果。由于文化差異會影響讀者獲得足夠的語境效果,因此,承載特定文化信息即某種特定概念意義的語言符號在翻譯過程中較容易發(fā)生顯化和隱化。Shuttleworth&Cowie認為,顯化是指目標語以更明顯的言語形式來表述源語信息,即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增添解釋性短語或連接詞等來增強譯文的邏輯性和可讀性。隱化則與顯化相反,是將源語中顯現(xiàn)于符號的意義隱匿于目標語的符號之下,即設(shè)為目標語的默認值(隱義)。(一)全詩的“顯化”策略典故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意義、鮮明的民族特色,有其深遠的社會歷史淵源。源語符號導(dǎo)引的框架如果帶有文化特色,就意味著框架帶有文化默認值。這些文化默認值對來自目標語文化的人來說通常都是陌生的,因此翻譯時需要將源語的默認值作顯化處理,即“補充說明文化背景知識”。詩人用典可以通過類比更好地說明一件事,表達一個愿望或陳述一個觀點,即劉勰在《文心雕龍·事類》中所說的“據(jù)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者也”。如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比姀那暌郧啊⑷f里之外下筆,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其中龍城、飛將這兩個典故是全詩的點題之筆,通過類比表達當代(唐代)人民的愿望,希望能有像漢代飛將李廣一樣驍勇善戰(zhàn)、用兵如神的將軍保衛(wèi)邊境,平息胡亂,安定邊防,“不教胡馬度陰山”。這里,這兩個典故已屬活用,不能死講,即非特指某地某人,而只是說能打敗敵人的名將。因此,在翻譯這類典故時,可以采取“顯化”策略,使譯文銜接自然,讓譯文讀者更易接受。翁顯良教授認為:“用典的隱,翻譯時卻宜化隱為顯?!c其直譯加注,不如將典故的含義融入本文?!?P10)他把這首詩的后兩句譯為:“Hadtherebeenonecommanderofanyprowess,/noTatarmarauderwouldhaveventuredintoourdomain.”(P10)把“飛將”的文化內(nèi)涵化解為更明顯的言語形式——“有才能的將軍”,這樣處理就消除了文化差異可能導(dǎo)致的理解障礙,使譯文自然流暢,明白如話。(二)對不同韻律的提取隱化是指將源語的顯義隱匿于目標語的符號之下,即變?yōu)殡[義(省略)。然而,典故的含義并非顯現(xiàn)于源語符號之上,翻譯時也不可能將其省略隱匿于目標語的符號之下,因此,典故翻譯中的隱化是指將原文中的典故在譯文中保留下來,以求譯詩達到原詩的隱約之美或含蓄之美。眾所周知,詩貴含蓄,一覽無余、言盡意盡是詩之大忌。詩人通過典故以婉轉(zhuǎn)曲折的手法將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詩歌主題蘊含在語言形象里,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去揣摩,最終達到與詩人的心靈碰撞、情感共鳴。這類典故有助于表述詩歌主題,表達詩人情感,突顯詩歌的含蓄朦朧美,翻譯時若顯化為更明顯的語言形式,則有損源語的雋永含蓄美,故宜隱化處理,保留典故的語言形象。下面以辛棄疾《摸魚兒》下闋中的典故為例,對其兩種譯文進行比較。辛棄疾的這首《摸魚兒》上闋描述自己“點春、惜春、留春、怨春”的消極悲涼心跡,借春意闌珊來襯托自己的哀怨,下闋借幾個典故慨嘆自身遭遇并針砭當朝小人。所用的典故有“(漢武帝)陳皇后失寵被打入長門冷宮”、“屈原自比娥眉艷女受讒遭妒”、“陳皇后重金買得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希望打動漢武帝的心”、“唐玄宗愛妃楊玉環(huán)馬嵬坡被縊死身亡”、“漢成帝劉驁之皇后趙飛燕失寵自盡”。但詞人用典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悲天憫人或抱怨朝廷。詞人通過這幾個典故,以含蓄的筆墨寫出自己對南宋朝廷暗淡前途的擔(dān)憂。詞人運用“脈脈此情誰訴”的反問語句,讓人體察到其“忠君愛國”的心緒。另外,“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一句,通過楊玉環(huán)、趙飛燕死于非命的歷史典故將她們暗喻為那些只會妒忌、邀寵的“奸邪小人”(即辛氏時代的南宋小朝庭上的投降主和派人物),“歷史罪人”,“敗國亡君的佞臣”,從而對比反襯“報國無門”、“建功不成”的辛氏忠臣“閑愁最苦”之真心。整首詞運用比興的手法婉約含蓄地表達了詞人忠心報國、力主抗戰(zhàn)的拳拳愛國之心。典故在這種婉轉(zhuǎn)曲折的表現(xiàn)手法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沒有這些典故,這首詞也就失去了內(nèi)在的隱約曲折美。以下是兩種譯文對這幾個典故的處理。譯文1:Alas,theaffairofLong-gate!Likely,thehoped-forreunionagainmiscarriedWhenDelicateBeautyhasearnedanother’sspite!True,athousandtaelsofgoldcouldbuyareconciliation;Yet,sofullanddeep,towhomcouldthislongingbetold?Pleasedonotdance!HaveyounotseenJadeBraceletandFlyingSwallowallreturnedtodust?……(P395)譯文1表面上保留了原文典故形象,似乎對典故做了隱化處理。實際上,這種譯文既談不上“隱”,也談不上“顯”。讀完譯文后,讀者怎么可能意識到Long-gate是失寵的皇后或嬪妃居住的地方?又怎么會聯(lián)想到“有了另一個人的敵意”的“嬌柔的美人”(DelicateBeauty)會是失寵的陳皇后(漢代)?而“花一千兩黃金買和解”(athousandtaelsofgoldcouldbuyareconciliation)也未能表達出“千金縱買相如賦”這個典故的內(nèi)涵,讀者無法理解這個上下均無鋪墊的“和解”何以在此突然冒出。而“玉鐲”(JadeBracelet)和“飛燕”(FlyingSwallow)這兩個典故也過于直譯,與原義實在相去甚遠,譯文讀者想象力再豐富,也無法聯(lián)想到“玉鐲”和“飛燕”“都化為塵土”與“嬌柔的美人”有什么內(nèi)在或必然的聯(lián)系,譯文中的人物、地點、時間等大概念都不清楚。譯文2:Couldadisfavoredconsortagaintofavorrise?CouldBeautynotbeenviedbygreeneyes?Eveniffavorcouldbeboughtbackagain,Towhomofthisunansweredlovecanshecomplain?Donotdance,then!HaveyounotseenBothplumpandslenderbeautiesturntodust?……(P415)譯文2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主題與原詞崇高的主題相去甚遠。譯文讀者讀到的只是嬪妃爭寵、怨婦哀怨的故事,根本無法體會到詞人以陳皇后來比擬自己的失意以及對國家前途深深的擔(dān)憂。譯文2這樣處理,主題無法升華,甚至無可再現(xiàn),可謂因小失大。另外,譯文2對“玉環(huán)、飛燕”的處理也欠妥,原文典故中豐富的歷史內(nèi)涵完全被閹割。筆者認為,最好采取音譯,同時顯化點出其妃子身份。在處理這類典故時,顯化的同時也要隱化(加上必要注釋),一方面,盡量用平實的語言表達典故內(nèi)涵,使譯文讀起來比較流暢,不致晦澀拗口,不堪卒讀;另一方面,力圖通過保留原語典故形象來表現(xiàn)原文的婉轉(zhuǎn)曲折、含蓄雋永之美,讓譯文讀者能夠更多地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三、對不同韻律表達的制度化處理在翻譯蘊涵豐富文化意義的典故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