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用《秋興八首》課件剖析_第1頁
上課用《秋興八首》課件剖析_第2頁
上課用《秋興八首》課件剖析_第3頁
上課用《秋興八首》課件剖析_第4頁
上課用《秋興八首》課件剖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懷有遠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當權(quán),他24歲應試不第,漫游各地,與李白、高適一流大詩人往還酬唱,35歲開始在長安寓居近十年。755年,自京赴奉先縣,得知幼子已餓死,而皇室貴族還過著荒淫逸樂的生活,強烈的階級對比,使他留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千古絕唱。一度任劍南節(jié)度參軍,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世稱杜工部。他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代表作:“三吏”

、“三別”。其詩顯示了唐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稱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明清文人推崇他為“詩圣”。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郁頓挫為主。有《杜工部集》。第一頁第二頁,共25頁。

在詩歌藝術(shù)上,杜甫能夠汲取和總結(jié)前人的成就,融合眾長,兼?zhèn)渲T體,形成反復詠嘆、沉郁頓挫的風格,對后世影響很大。他的律詩在唐代詩人中最為出色,他首創(chuàng)的“即事名篇”的樂府詩,直接推動了中唐以白居易為首的新樂府運動,對后世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發(fā)展影響很大。第二頁第三頁,共25頁。杜甫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1、讀書和漫游時期(712-745):《望岳》2、困守長安時期(746-755):《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麗人行》、《兵車行》、《出塞》(憂國憂民)(涉世不深)3、陷賊與為官時期(756-759):組詩“三吏”、“三別”(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達到高峰)4、漂泊西南時期(759-770):《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江村》、《登岳陽樓》(思想更深邃、詩風更沉郁)第三頁第四頁,共25頁。1、讀書壯游時期(712-745):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創(chuàng)作的準備期:流露了詩人對一切事業(yè)的雄心壯志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一、玄宗開元十九年(731)至天寶四年(745),杜甫過著“裘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吳越和齊趙一帶。其間赴洛陽考進士失敗。天寶三年,在洛陽與李白結(jié)為摯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會。杜甫此期詩作現(xiàn)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為代表。1、讀書和漫游時期(712-745):第四頁第五頁,共25頁。2、困守長安時期(746-755):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侗囆小窇n國憂民——確立了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向二、天寶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長安,窮困潦倒。他不斷投獻權(quán)貴,以求仕進,但均無結(jié)果。直到天寶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亂前一個月,才得到小小的參軍之職。仕途的失意困頓和生活的饑寒交迫使他比較客觀地認識到了統(tǒng)治者的腐敗和人民的苦難,使他逐漸成為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第五頁第六頁,共25頁。3、陷賊與為官時期(756-759):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組詩“三吏”、“三別”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達到高峰——高度的人民性和愛國主義精神。三、肅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亂最盛。杜甫也盡歷艱危,但創(chuàng)作成就很大。長安陷落后,他北上靈武投奔肅宗,但半路被俘,陷賊中近半年,后冒死從長安逃歸鳳翔肅宗行在,被授左拾遺。不久因直諫忤旨,幾近一死。長安收復后,回京任原職。758年5月,外貶華州司功參軍,永別長安。759年,對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辭官,于年底到達成都。第六頁第七頁,共25頁。4、漂泊西南時期(759-770):《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江村》、《登岳陽樓》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思想更深邃、詩風更沉郁。帶有更多的抒情性質(zhì)四、肅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歷五年(770)11年內(nèi),杜甫在蜀中八年,荊、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斷續(xù)住了五年。765年,嚴武去世,杜甫失去憑依,舉家離開成都。開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間”的生活,時間多在船上度過。770年冬,杜甫死于長沙至岳陽的船上,年58歲。第七頁第八頁,共25頁。有“詩圣”美譽的杜甫,因其生活在唐由盛而衰的動亂年代(安史之亂),又飽受動亂帶來的離亂之苦,詩不僅寫出了對藩鎮(zhèn)叛亂的憤慨,也寫出對國家中興的期待,更描繪出黎元百姓的災難,像一面鏡子,照射出安史之亂前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贏得了“詩史”的美譽?!案F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的思想情懷,“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海涵地負”的藝術(shù)才力,“轉(zhuǎn)益多師”的學習態(tài)度,“毫發(fā)無遺憾“的創(chuàng)作精神,使他成為中國現(xiàn)實主義詩人的偉大代表。第八頁第九頁,共25頁。沉郁頓挫沉郁:思想內(nèi)容?!俺痢奔础吧睢薄羁?、深廣、深沉“郁”即“積”——悲涼、凝重、含蓄頓挫:藝術(shù)形式。字面上指遣詞用句的停頓轉(zhuǎn)折。情感的千回百折、節(jié)奏的徐疾相間、音調(diào)的抑揚頓挫、旋律的跌宕起落第九頁第十頁,共25頁。哪些詩能代表杜甫的風格?現(xiàn)實主義(詩史)的詩:“三吏”、“三別”(《石壕吏》、《新安吏》、《潼關(guān)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體現(xiàn)其思想感情的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體現(xiàn)其藝術(shù)手法的詩:《登高》、《春望》、《詠懷古跡》、《蜀相》等。第十頁第十一頁,共25頁。秋興八首(其一)第十一頁第十二頁,共25頁。背景:國家動蕩不安,詩人客居他鄉(xiāng)秋興八首寫于大歷元年(766)年秋天。當時安史之亂雖然結(jié)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臨重新割據(jù)的危險;另外,唐朝與吐蕃在劍南川西的戰(zhàn)爭也接連不斷。本文選讀的是第一首,從命意上看,有領起的作用,可以說給全組詩歌定下一個基調(diào):抒羈旅之愁,悲國家之事。秋興:從字面上說就是因秋感興之意。第十二頁第十三頁,共25頁。寫作背景

《秋興》八首是大歷元年(766)杜甫五十五歲旅居夔州時的作品。它是八首蟬聯(lián)、結(jié)構(gòu)嚴密、抒情深摯的一組七言律詩,體現(xiàn)了詩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藝術(shù)成就。束

當時安史之亂雖然結(jié),但李唐王朝仍然面臨重新割據(jù)的危險;另外,唐朝與吐蕃在劍南川西的戰(zhàn)爭也接連不斷。本文選讀的是第一首,從命意上看,有領起的作用,可以說給全組詩歌定下一個基調(diào):抒羈旅之愁,悲家國之事。秋興:從字面上說就是因秋感興之意第十三頁第十四頁,共25頁。詩作誦讀《秋興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第十四頁第十五頁,共25頁。詩作解讀首聯(lián):玉露凋傷楓樹林,

巫山巫峽氣蕭森。狀秋色秋聲之景,襯低沉凄苦之情。借秋露清冷、草木凋零描繪巫山巫峽的秋色秋聲,烘托陰沉蕭森、動蕩不安的環(huán)境氣氛,以“蕭森”之景抒寫詩人壯志難酬、功業(yè)無成、漂泊淪落、轉(zhuǎn)徙他鄉(xiāng)的寂寥、孤獨、抑郁之情開門見山,寫景抒情,感情強烈,定下抒情基調(diào)。第十五頁第十六頁,共25頁。詩作解讀頷聯(lián):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繪江波塞云,寫時局動蕩心境波瀾。描繪“巫峽中的江水波濤洶涌,大浪滔天;塞上的風云陰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貼近”的圖景。以“駭浪滔天”,暗寓時局的動蕩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以“陰云匝地”,象征國家命運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陰沉郁悶。第十六頁第十七頁,共25頁。詩作解讀頸聯(lián):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描繪見菊見舟情景,點明思鄉(xiāng)。全篇主題句?!皡簿諆砷_”,指詩人于永泰元年(765)離開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峽,但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見到叢菊開了兩次,還未出峽。故對菊掉淚?!伴_”字雙關(guān),一謂菊花開,又言淚眼隨之開。孤舟本來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蹤,卻把詩人的思鄉(xiāng)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見舟傷心,引出故園之思。第十七頁第十八頁,共25頁。詩作解讀尾聯(lián):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描繪目睹耳聞之物,再寫內(nèi)心愁緒?!按叩冻摺?,即催動刀尺?!鞍椎鄢恰?,舊址在今四川省奉節(jié)縣東的白帝山上,與夔門隔岸相對?!凹蹦赫琛?,黃昏時分搗衣的砧聲很緊?!罢琛保瑩v衣石,借指搗衣聲。古人裁衣前,先將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搗軟,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為遠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搗衣聲是人間秋聲,往往會增添客子的愁緒。在這黯淡蕭條的秋景和暮色中,詩人更平添了一許孤獨、憂傷之感。第十八頁第十九頁,共25頁。品評賞鑒:起筆兩句,最稱警挺,已攝秋景之神。前兩聯(lián)極寫絕塞蕭森秋景,有籠蓋八章之勢。江間塞上,狀其悲壯;叢菊孤舟,寫其凄緊。從眼前叢菊的開放,聯(lián)系到故園。追憶故園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黃昏的砧聲打斷,這中間有從夔府到長安,又從長安到夔府的往復?!肚锱d》八首,富麗之詞,沉渾之氣,力扛九鼎,勇奪三軍,真大方家如椽之筆?!戮吹谑彭摰诙?,共25頁。詩有六義,興居其一,凡陰陽寒暑、草木鳥獸、山川風景,得于適然之感而為詩者,皆興也。風雅多起興,而楚騷多賦比。漢魏至唐,杰然如老杜《秋興》八首,深詣詩人間奧,興之入律者宗焉?!獏俏紳擙S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說:“首章,八詩之綱領也。明寫秋景,虛含興意;實拈夔府,暗提京華?!弊鳛榘耸自姷拈_場白,這第一首詩通過對巫山巫峽秋聲秋色、秋景秋意的形象描繪,烘托出陰沉蕭森、動蕩不安的環(huán)境氣氛,寄寓著詩人自傷漂泊、憂國思鄉(xiāng)的心情。其氣概和風韻,堪稱壓卷。第二十頁第二十一頁,共25頁。云霞滿空,回翔萬狀,天風吹海,怒濤飛涌,可喻老杜《秋興》諸篇?!惱^儒《秋興》八首,皆雄渾豐麗,沉著痛決,其有感于長安者,但極摹其盛,而所感自寓於中。徐而味之,則凡懷鄉(xiāng)戀闕之情,慨往傷今之意,與夫外夷亂華,小人病國,風俗之非舊,盛衰之相尋,所謂不勝其悲者,固已不出乎意言之表矣。卓哉一家之言,夐(xiòng)然百世之上,此杜子所以為詩人之宗仰也?!獜埥灥诙豁摰诙摚?5頁。素描寫作:《游子吟》素描母親撥亮了那盞昏暗的油燈,溫暖頓時灑滿了簡陋的屋子。燈光下,母親又顫顫地瞄準了針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母親就這樣用那根細細的線、長長的線,串起了一個又一個艱辛的日子。每一針,都仔仔細細;每一線,都飽蘸深情??粗赣H滿頭的銀發(fā)和被歲月的風雨分割得溝壑縱橫的臉,淚水禁不住淌滿了我年輕的面頰。第二十二頁第二十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