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安全性2013_第1頁
轉基因食品安全性2013_第2頁
轉基因食品安全性2013_第3頁
轉基因食品安全性2013_第4頁
轉基因食品安全性201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轉基因食品與安全性

Geneticallymodifiedfoodandsafety什么是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它是否存在長期的安全隱患?如何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如何建立完善的法規(guī)體系?如何配套的技術支持?轉基因食品概述轉基因食品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變基因組構成,在細胞DNA中經非生殖方法插入了特定外源基因或基因片段,并獲得某種良好性狀的動物、植物或微生物制成的食品(包括轉基因食品本身、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物等)。轉基因技術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對生物體進行改造,是生物體表現出預期的癥狀,以滿足生活和生產的需要。轉基因食品(以BT玉米)開發(fā)過程發(fā)

基因重組蘇云氏桿菌毒害劑的基因毒害劑基因與質粒結合BT玉米轉基因的幼苗植物細胞與重組基因細菌共同培養(yǎng)

重組基因在細菌中擴增

轉基因動物轉基因植物轉基因微生物轉基因食品(來源)抗除草劑轉基因作物抗蟲轉基因作物其他轉基因作物----轉基因牛和豬等1980年,世界第一例轉基因動物----轉GH鼠1982年,世界第一例轉基因微生物1983年,世界第一例轉基因植物—轉抗蟲基因的煙草。1993年,第一種轉基因番茄在美國獲準上市。轉基因作物發(fā)展史1993年轉基因番茄在美國上市1996年,轉基因番茄醬才得以充許在超市出售1996年進行商業(yè)化種植2004年種植面積增大了40倍轉基因作物生產加工的食品有近萬種我國轉基因食品現狀第一批列入目錄的農業(yè)轉基因生物是:大豆:大豆種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玉米種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油菜種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種子番茄:番茄種子、鮮番茄、番茄醬2009年批準第二批轉基因生物轉基因水稻和玉米在湖北省和山東省生產應用。市場銷售額:1995年7500萬美元1996年2.35億美元1997年6.70億美元2000年30億美元2010年可望增至200億美元

2015年預期增至2100億美元轉基因棉花轉基因羊轉基因大豆

轉基因水果轉基因油菜60億人口中還有12億人仍在溫飽線上掙扎。轉基因食物并不比傳統育種食物更危險

——轉入基因明確可控大大加快育種速度

——傳統育種速度5倍效益遠大于潛在危害發(fā)展轉基因食品的必要性轉基因食品具體優(yōu)勢研發(fā)周期短、市場效益大高產、生產期短、抗病抗蟲害、便于運輸、儲存改造食品營養(yǎng)成分含量以增強體質和預防疾病生產特殊食品——食品疫苗可減少農藥的使用量,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菇饘僮魑锴宄寥乐形廴镜闹亟饘俎D基因食品安全評價認為轉基因食品的發(fā)展產生負面影響上帝禮物!魔鬼安全性爭論支持派的觀點轉基因食品不比正常食品危險轉基因技術可能使食物更加綠色轉基因技術的出現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必然,勢不可擋反對派的觀點一英國科學家聲稱,轉基因馬鈴薯會減弱老鼠免疫系統功能;美國康乃爾大學也發(fā)現,轉基因玉米會危害蝴蝶幼蟲及其相關生態(tài)環(huán)境。違反自然的轉基因作物及產品,未經長期安全測試,長期食用可能對人類及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負面影響。英國一位科學家在著名醫(yī)學雜志《柳葉刀》上發(fā)表論文,宣稱實驗用的大鼠在食用轉基因馬鈴薯以后,肝臟受到損傷,免疫系統受到削弱,由此掀起了國際社會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廣泛爭論的序幕。轉基因食品的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

對健康危害的擔心該類食品攜帶的抗生素基因有可能使動物與人的腸道病原微生物產生耐藥性??瓜x農作物體內的蛋白酶抑制劑和殘留的抗蟲內毒素,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轉基因生物作為食品進入人體,可能使人出現某些毒理作用和過敏反應。

對環(huán)境安全的擔心隨著基因改造的抗除草劑農作物的推廣,可能導致除草劑的用量增加和在食品中殘留量加大。轉基因作物中病毒基因與浸染該植物的其他病毒進行重組,產生新病毒或超級病毒。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構成威脅為什么存在這種擔心?轉基因食品的生物學效應期望效應

由于新基因的插入使轉基因生物具有了某些人們需要的新特性,能在該生物體內產生有利的期望效應(intendedeffects)。非期望效應人為地把新基因的插入生物體時,該基因并非全部插入到研究者所期望的位點上,由此可能會產生某些沒有預料到的效應,稱為非期望效應(unintendedeffects)??赡軐е碌暮蠊麅仍葱杂卸居泻ξ镔|種類和數量發(fā)生變化某一種類的有害物質被除去而增加安全性產生新的有毒物質或提高原有毒物質的含量而增加安全風險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評價1.目的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保障人類健康及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回答公眾疑問促進國際貿易,維護國家權益促進生物技術可持續(xù)發(fā)展2.原則危險性分析原則實質性等同原則個案處理原則危險性分析原則是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在1997年提出的用于評價食品、飲料、飼料中的添加劑、污染物、毒素和致病菌對人體和動物潛在副作用的科學程序。該原則同樣也適用于轉基因食品。(1)危險性分析原則危險性分析危險性評估危險性管理危險性信息交流危害識別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評估危險性特征描述

危險性評估:按照一定的程序,對危害人類健康的因素在食品中的存在、含量、來源和危害性進行評估,確定該危害因素的危險性,為制定相應的標準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學的數據和依據。危害的識別—識別可能存在的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學性有害因素,確定是否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特征描述----危險因素造成危害程度進行定性和定量的評價暴露評估----從食物或其他來源可能攝入的有害因素進行定性、定量評估危險特征描述----對發(fā)生事件的概率和嚴重性進行評估,按高、中、低和忽略不計進行描述?!皩嵸|等同性”原則(經濟合作發(fā)展組織OECD1993年提出),已經成為國際上進行轉基因食品安全性評價的一個通用的模式。

2.實質等同原則比較分析轉基因食品與傳統食品

(1)表型性狀----插入基因的穩(wěn)定性有關 (2)分子特性 (3)主要營養(yǎng)成份 (4)抗營養(yǎng)因子 (5)毒性物質(蛋白質類毒素、多肽類毒素、糖蛋白類毒素、生物堿類毒素) (6)過敏原含量等等同性分類完全等同或基本等同部分等同和主要等同:除某些特定成分外,其他成分相同不等同:轉入一個新基因,食物的組成和特性發(fā)生了明顯改變或受體為非傳統物種,但食物性狀與傳統食品形狀相似的三類食品評價方法與傳統食品極其相同或相似的基因改造食品,不必進一步證明其安全性。與傳統食品極其相似,但存在某個新成分或新特性或缺乏某一個新成分與特性的基因改造食品。需要對其不同的成分與特性作進一步的分析評價。與傳統食品既不相同也不相似的基因改造食品,需要作廣泛的毒理學評價。不能證實實質等同時,需進行如下毒理學試驗(1)毒物動力學試驗,了解它的吸收、分布、代謝及排泄等情況(2)遺傳毒性試驗,包括體外試驗和體內致突變試驗(3)潛在致敏性試驗(4)基因傳遞與穩(wěn)定性試驗。檢查是否導入的基因向人畜胃腸道中存在的微生物中轉移和表達(5)微生物定植和微生物致病性試驗。對本身是活菌或含有活菌的新型食品要評價這兩項指標(6)嚙齒類90天喂養(yǎng)試驗。其中注意遺傳毒性、神經毒性、免疫毒性及生殖毒性(7)驗證對人類的安全性;一定時期后,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再評價。包括耐受量、腸道群菌譜及數量等。毒理學的具體評價方法急性毒性試驗亞急性毒性試驗慢性毒性試驗生殖毒性試驗變異原性試驗致癌性試驗其他必要的實驗(腸道毒性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