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xué)》成篇年代新證_第1頁
《大學(xué)》成篇年代新證_第2頁
《大學(xué)》成篇年代新證_第3頁
《大學(xué)》成篇年代新證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大學(xué)》成篇年代新證

《大學(xué)》是最全面的政治理論,它揭示了儒家改革的真相。它被發(fā)現(xiàn)是收于《小戴·禮記》中,漢武帝時作為五經(jīng)之一進入學(xué)官,于是首次作為單行本問世。關(guān)于《大學(xué)》的研究可謂汗牛充棟,然而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解決,則其他研究只能是空中樓閣。這個問題就是:《大學(xué)》一書的作者是誰?有人認為是曾子,也有人持不同意見。其實中國很多的古代典籍都是集體歷代完成的。那退一步來看,其主要部分(經(jīng)的部分)的成篇年代大約在何時?本文將從《大學(xué)》的論述方式角度給予《大學(xué)》成篇年代問題一些新證,以請教方家。在此之前,筆者先要陳述一下古人尤其是今人對這個問題的認識角度及程度。一般認為,《大學(xué)》的作者是孔子與其弟子曾參,以及曾子的弟子。宋代大儒朱熹就認為“右經(jīng)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1。這成為權(quán)威論述,后人多遵循朱子的這個理路而給予補充,如宋人黎立武、清人朱彝尊、今人梁濤等。對此,李學(xué)勤也從又一角度給予了有力的佐證,認為一個時代共享著相同的著書慣例,如《大學(xué)》稱“曾子”和《孟子》稱“孟子”一樣,都是作者自稱的方式2。但章太炎認為《大學(xué)》里的曾子不一定就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因為當時雖通行稱曾參為曾子,但在《檀弓》中“穆公問于曾子”中的曾子卻是曾申。后來的《史記》也用曾子指稱曾申。章太炎質(zhì)疑道:“《大學(xué)》所稱‘曾子’,其為參乎申乎?”3但也有很多學(xué)者對以上兩派(曾子為誰)的觀點都持質(zhì)疑態(tài)度。確實,僅憑這一句話,就將全文定性為曾子所作,未免不公。而且他們的考證有時并不客觀,而是服從于各自的學(xué)術(shù)觀點,如后人認為朱熹當時也是出于使儒學(xué)道統(tǒng)更為連貫的目的。作者的問題實不可考,大家便又將目標聚焦于《大學(xué)》的成篇年代了。而這一問題在名儒學(xué)者們的唇槍舌劍中更加撲朔迷離了。關(guān)于成篇年代問題,學(xué)者們幾乎都認為《大學(xué)》與孟子、荀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孟荀成為定位《大學(xué)》寫作年代的重要坐標。他們基本上可歸納為兩派:一派認為《大學(xué)》開啟了孟荀的學(xué)說,孟荀紛紛從中汲取營養(yǎng),故此派堅稱《大學(xué)》作于孟荀之前,如朱熹以及他所引領(lǐng)的有宋以來的朱子一派;另一派卻認為《大學(xué)》是對于孟荀的繼承和綜合,應(yīng)該作于戰(zhàn)國末期至漢初。如趙匡、任繼愈等認為《大學(xué)》成書于漢初,清代學(xué)者陸奎勛、日本學(xué)者武內(nèi)義雄甚至認為《大學(xué)》作于漢武帝之后。首先須承認,作為儒學(xué)經(jīng)典篇目的《大學(xué)》,與孟荀有著毋庸置疑的思想上的相近或字句上的直接吻合。最明顯的證據(jù)是,《孟子·離婁上》“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4之于《大學(xué)》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荀子·解蔽》“故學(xué)也者,固學(xué)止之也。惡乎止之?曰:止諸至足。曷謂至足?曰:圣也”5之于《大學(xué)》的“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梢姟睹献印泛汀盾髯印反_與《大學(xué)》經(jīng)的部分有明顯字句上的吻合。這表明,想要忽視《大學(xué)》和孟荀之間的關(guān)系是不可能的。那么《大學(xué)》的成篇與孟荀孰先孰后?究竟是《大學(xué)》繼承了孟荀,還是孟荀借鑒了《大學(xué)》?與朱子代表的主流觀點相反,近代和當代的很多學(xué)者都從《大學(xué)》與孟荀的關(guān)系角度,提出《大學(xué)》晚于并受影響于孟荀的觀點。他們中有的從字句上直接看,根據(jù)上文所述《大學(xué)》與《孟子》《荀子》字句之吻合而推斷出與朱子等不同的結(jié)論,如張岱年認為“大學(xué)的思想,可以說是孟荀之綜合”6?;蛴腥耸瞧诿宪髦械囊环?如馮友蘭認為《大學(xué)》即荀學(xué)7,而郭沫若在《儒家八派的批判》中,批駁了馮友蘭,認為“《大學(xué)》在我看來實是孟學(xué)”8。他們中也有的從內(nèi)容上總結(jié)梳理,如郭沫若認為馮友蘭將《大學(xué)》歸于荀學(xué)實為“以兄為父”,是僅憑個別字句的比附而妄下論斷。他說《大學(xué)》是“以性善說為出發(fā)點的”8,正心、誠意正是源于性善。徐復(fù)觀也認為,就內(nèi)容而言,《大學(xué)》受孟子思想系統(tǒng)的影響,遠勝于荀子。據(jù)此,他認為,《大學(xué)》是秦統(tǒng)一天下之后、西漢政府建立以前的作品,先秦儒家的人性論從孟、荀發(fā)展到《大學(xué)》得以完成。9然而,對于這種相近,朱子一派如熊十力卻堅稱是《大學(xué)》為莊子、孟子等人提供了理論資源,是《孟子》和《莊子》繼承了《大學(xué)》。他認為:“須知,此篇囊括萬有,廣大悉備,非孔子不能說,非親承一貫之旨者不能記。后生不解義,故敢輕疑圣文耳。此篇蓋嘗見稱《孟》、《莊》二子之書。莊生稱孔子以內(nèi)圣外王,實本于此?!睹献印るx婁》云:‘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藙t明明轉(zhuǎn)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治其家,欲齊其身者先修其身諸文?!纱苏髦?可知《大學(xué)》之傳,出于孔子無疑?!?0其實,以上學(xué)者的論證都陷入了循環(huán)論證。就好比說,父與子相貌酷似,我們拿他們年輕時候的兩張照片來看,怎么能判定哪個為父,哪個為子?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如果我們能跳出這個儒家思想線索發(fā)展的路數(shù),就能更好地看清這個問題。首先要聲明,筆者這里根據(jù)的文本主要是古本《大學(xué)》(如《禮記》,本文所引《大學(xué)》均出自《禮記》),筆者不認同朱熹按他自己的思路來重新編排乃至增補《大學(xué)》的內(nèi)容(如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古本《大學(xué)》有其本來的邏輯體系,其所謂悖謬之處只是無法符合二程乃至朱熹本人的思路罷了。而且朱子將格物致知補寫進去,只是將他自己對格物致知的認識論主張強加于《大學(xué)》而已。本文后文將會提到,《大學(xué)》略寫那一部分,不是遺漏,而是其本意另有側(cè)重。相對于當時諸子百家的言論而言,《大學(xué)》的條理很清楚,邏輯也非常嚴密。相比《孟子》而言,《孟子》使用最多的是一種類比推理。孟子往往先把對方的觀點根據(jù)同類引申的原則拉向另一個論題,又使這個論題很容易地走向謬誤,這樣便把對方置于無可立足之處。這可說是一種歸謬式類比推理。比方說,對方認為A對,A與B相似,B很明顯不對,所以A也是謬誤的。然而這其中的A與B之間的類比往往讓人覺得有生拉硬拽之嫌。比如孟子那句名言“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他用此來類比生和義的關(guān)系。但在我們看來,這些事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同日而語的。在孟子那個年代,類比是比較普遍采用的論辯方式,這種方式生動直觀而且有力,所以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但是這也是一種理論思維尚處于幼稚階段的表現(xiàn),往往給人一種不盡其然的感覺。《墨經(jīng)》一般認為是后期墨家假托墨子所寫的邏輯學(xué)著作,它所總結(jié)的邏輯方法與西方的形式邏輯有驚人的吻合。以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展成熟和系統(tǒng)的西方邏輯學(xué)觀點來看,《墨經(jīng)》中的論辯法有概念論、判斷論和推理論(上文所述孟子的論辯方法屬于“推”即推理論)。其中判斷論中的假言判斷就是一種假設(shè)式的判斷,事實上并沒有發(fā)生?!洞髮W(xué)》就是大量運用了這種判斷。假言判斷是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判斷式:條件甲產(chǎn)生結(jié)果乙,那么甲是乙的充分條件,同時乙是甲的必要條件。按照形式邏輯的一般法則,就有:如果甲,那么乙,這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反過來,只有乙,才有甲,這是一個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對于充分條件假言判斷來說,《墨經(jīng)》的《經(jīng)上》和《經(jīng)說上》中有言“有之無不然”11(即后人引申的“有之必然,無之必不然”),應(yīng)合于西方的“如果承認前件就承認后件,如果否認后件就否認前件”12;對于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墨經(jīng)》有“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11,就是形式邏輯中的“否認前件就否認后件,承認后件就承認前件”12。不僅《墨經(jīng)》的理論,《大學(xué)》也從實踐應(yīng)用上在某些部分完全符合西方形式邏輯的基本結(jié)論。盛行于先秦的歸謬式類比推理(如《孟子》)沒怎么出現(xiàn)在《大學(xué)》之中,反之,假言判斷成了《大學(xué)》的主要論證方式。由朱熹總結(jié)而流行于后世的“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大學(xué)》中是這樣提出來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边@開篇一段在《大學(xué)》中很特殊,作者把一個意思正著說一遍然后又反著說了一遍,似乎有一些重復(fù)和拗口,難道這有什么深意嗎?清代張岱的《四書遇》提到明朝的饒雙峰就注意到了這一段,饒雙峰說:“上一節(jié)就八條目逆推工夫,后一節(jié)就八條目順推效驗?!?3他認為《大學(xué)》這一段的前半部分中的“先……”是說“工夫”,是一種逆推;后半部分中的幾個“而后……”是說“效驗”,是一種順推。他只提到這一句而沒有細說,其實用西方的形式邏輯或用《墨經(jīng)》總結(jié)的假言判斷規(guī)則來看,這一切就豁然開朗了。以修身和齊家的前后關(guān)系為例,這是一種充分條件,還是必要條件呢?修身了一定能齊家嗎?顯然不是,修身只是齊家的工夫之一。修身不一定就能齊家,中間還需有新的因素,否則就容易一步步推出格物就一定能平天下了,這樣《大學(xué)》的所有重點就落于格物了。這正是朱熹認識上的盲點,他就是將《大學(xué)》落于格物的。然而《大學(xué)》開篇也說了“大學(xué)之道”,首先在于“明明德”。所以朱熹對于《大學(xué)》的歸納是不符合《大學(xué)》原義的。徐復(fù)觀在他那篇專論《大學(xué)》的文章《先秦儒家思想的綜合———大學(xué)之道》第九章中有一段文字也論及邏輯筆法,也根據(jù)這段文字的邏輯推出《大學(xué)》的重點在于“明明德”而不是朱熹做說的格物。不過,他論述得不夠充分,而且他把從格物到平天下的邏輯搞錯了,弄成了充分條件假言判斷(17)。然而,我們不能說,如果齊了家就能修身;而只能說,只有齊了家才能修身。所以,這只能是一種必要條件假言判斷。齊家是治國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拿《大學(xué)》當中的一個句子來檢驗:“身不修則家不齊”,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否定甲則要否定乙”,這明明就是一個必要條件判斷?!洞髮W(xué)》將從格物到平天下的邏輯正著說又反著說,就是怕后人不能明白他的邏輯重心所在。因此,《大學(xué)》的理路便被厘清了:“平天下”也就是“明明德”是其他所有事情的充分條件,也就是《墨經(jīng)》所說的“大故”,即成事的全部原因(必要條件叫“小故”,成事的部分原因)。按順推的時間先后順序來看,以格物為先,為始;平天下為后,為終?!拔镉斜灸?事有終始”,“終”才是“本”,“始”為“末”,故平天下為本,才這是“知本”??傊?《大學(xué)》的行文邏輯很嚴密,幾乎無任何不妥之處。若將它強行置于《孟子》和《荀子》之前,實與同類秦漢典籍中邏輯筆法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