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共10篇_第1頁
管理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共10篇_第2頁
管理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共10篇_第3頁
管理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共10篇_第4頁
管理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共10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管理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共10篇第1篇:心理學試題及答案[1]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心理學試題及答案第一章題目一、單項選擇題1、心理現(xiàn)象分為(A)A、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B、認知過程與個性心理C、情感過程與個性心理D、意志過程與個性心理2、心理過程包括(D)A、認識過程、情感過程、行為過程B、知覺過程、情感過程、行為過程C、感覺過程、知覺過程、意志過程D、認識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3、個性心理特征是在(D)實踐的基礎上形成和起來的A、認知過程B、情感過程C、意志過程D、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4、(C)在深度上對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細致研究A、普通心理學B、心理學C、理論心理學D、生理心理學5、(B)在廣度上研究**個社會領域內的心理A、社會心理學B、應用心理學C、心理學D、比較心理學、6、(F)是理論的心理學基礎,主要研究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與心理現(xiàn)象一般規(guī)律、(E)是研究個體心理發(fā)生、規(guī)律的科學、(D)是在實驗室控制條件下進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學、(C)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xiàn)象的心理學分支、(B)是研究心理現(xiàn)象和行為產生的以腦內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礎的心理學分支,試圖通過大腦為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活動來解釋心理現(xiàn)象、(A)是研究動物行為進化的基本理論和不同進化水平的動物約**種行為特點的心理學分支、A、比較心理學B、理論心理學C、社會心理學D、實驗心理學E、心理學F、普通心理學7、進一步探索研究在**個社會領域中心理活動的具體現(xiàn)象及其規(guī)律的心理學是(C)A、社會心理學B、理坌睦硌、應用心理學D、普通心理學&自然實驗法的優(yōu)點是(A)A、減少人為性,提高真實性B、減少人為性,降低真實性C、提高人為性,增加真實性D、提高人為性,降低真實性9、(C)的《生理心理學原理》一書被心理學界認為是心理學的獨立宣言、A、笛卡爾B、洛克C、馮特D、繆勒10、(B)年,馮特在德國的萊比錫大學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被界定為心理學的誕生、A、1789B、1879C、1798D、1897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心理學試題及答案第一章題目一、單項選擇題1、心理現(xiàn)象分為(A)A、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B、認知過程與個性心理C、情感過程與個性心理D、意志過程與個性心理2、心理過程包括(D)A、認識過程、情感過程、行為過程B、知覺過程、情感過程、行為過程C、感覺過程、知覺過程、意志過程D、認識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3、個性心理特征是在(D)實踐的基礎上形成和起來的A、認知過程B、情感過程C、意志過程D、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4、(C)在深度上對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細致研究A、普通心理學B、心理學C、理論心理學D、生理心理學5、(B)在廣度上研究**個社會領域內的心理A、社會心理學B、應用心理學C、心理學D、比較心理學、6、(F)是理論的心理學基礎,主要研究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與心理現(xiàn)象一般規(guī)律、(E)是研究個體心理發(fā)生、規(guī)律的科學、(D)是在實驗室控制條件下進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學、(C)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xiàn)象的心理學分支、(B)是研究心理現(xiàn)象和行為產生的以腦內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礎的心理學分支,試圖通過大腦為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活動來解釋心理現(xiàn)象、(A)是研究動物行為進化的基本理論和不同進化水平的動物約**種行為特點的心理學分支、A、比較心理學B、理論心理學C、社會心理學D、實驗心理學E、心理學F、普通心理學7、進一步探索研究在**個社會領域中心理活動的具體現(xiàn)象及其規(guī)律的心理學是(C)A、社會心理學B、理坌睦硌、應用心理學D、普通心理學&自然實驗法的優(yōu)點是(A)A、減少人為性,提高真實性B、減少人為性,降低真實性C、提高人為性,增加真實性D、提高人為性,降低真實性9、(C)的《生理心理學原理》一書被心理學界認為是心理學的獨立宣言、A、笛卡爾B、洛克C、馮特D、繆勒10、(B)年,馮特在德國的萊比錫大學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被界定為心理學的誕生、A、1789B、1879C、1798D、1897第2篇: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單選題第1題(3)分心理過程包括認識、情感和()。A、性格B、意志C、需要D、興趣第2題(3)分下面選項中屬于無意想象的是()A、理想B、再造想象C、創(chuàng)造想象D、夢第3題(3)分“一目十行”反映的是注意的哪個品質?(A、注意的廣度B、注意的穩(wěn)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轉移第4題(3)分)“比奈—西蒙”量表是在()年由比奈和助手西蒙設計出來的。A、1905B、1916C、1908D、1911第5題(3)分馬斯洛認為人最高層次的需要是().A、安全需要B、歸屬與愛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第6題(3)分強度較小、持續(xù)時間較長的情緒狀態(tài)是()。A、心境取激情C、應激D、情感第7題(3)分某學生智商為87,其智力水平屬于()。A、中上水平B、中下水平C、中等水平D、優(yōu)秀水平第8題(3)分“遠親不如近鄰”反映了()因素對人際吸引的影響。A、互補性B、相似性C、接近性D、個性第9題(3)分某些靈長類動物和3歲前的兒童主要具有的思維類型是()A、形象思維B、直觀動作思維C、抽象思維D、分析思維第10題(3)分()是個性心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xiàn)了個體心理活動的動力性和選擇性,是心理活動中最活躍的因素。A、情緒與情感B、個性心理特點C、氣質與性格D、個性心理傾向性多選題第11題(4)分感受性變化的規(guī)律包括()。A、感覺適應B、感覺的相互作用C、感受性的練習D、感覺閾限的降低E、感受閾限的提高第12題(4)分性格與氣質的關系是()。A、氣質可以使同一性格的人有不同的表現(xiàn)。B、氣質可以影響性格形成和的速度。C、性格是氣質形成的前提。D、性格可以制約氣質的表現(xiàn)。E、性格可以任意塑造氣質的類型.第13題(4)分英國心理學家華萊士(Wai**)把創(chuàng)造思維分為哪幾個階段?()A、準備期B、發(fā)現(xiàn)期C、醞釀期D、豁朗期E、驗證期第14題(4)分下列選項中屬于自我意識的認知形式的有()。A、自我感覺B、自我體驗C、自我控制D、自我觀念E、自我分析第15題(4)分吉爾福特的智力三維結構模型把智力區(qū)分為三個維度,分別是()A、內容B、操作C、評價D、認知E、產品第16題(4)分發(fā)散思維的主要特征包括()A、流暢性B、可操作性C、變通性D、獨特性E、邏輯性第17題(4)分人的高級的社會性情感主要包括()A、恐懼感B、**感C、道德感D、美感E、理智感第18題(4)分情緒的外部表現(xiàn)稱為表情,表情可分為三種()A、手勢表情B、面部表情C、身體表情D、言語表情E、動作表情第19題(4)分人的高級神經(jīng)活動類型包括(A、強壯型B、不可遏制型C、活潑型D、安靜型E、抑制型第20題(4)分對人認知的效應主要包括(A、首因效應B、近因效應C、暈輪效應D、標簽作用E、社會刻板印象等幾種.)。)判斷題第21題(3)分情緒評價學說的創(chuàng)建者是詹姆士。正確錯誤第22題(3)分新上任的班主任總是要聽聽原班主任對該班學生的看法,而這些看法又自然而然會影響到他對該班的看法,這是一種社會刻板效應。正確錯誤第23題(3)分有意后注意是有預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正確錯誤第24題(3)分智力是創(chuàng)造力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正確錯誤第25題(3)分夢是與生活愿望相結合并指向未來的想象正確錯誤第26題(3)分短時記憶的容量是7±2個組塊。正確錯誤第27題(3)分根據(jù)動機的起源,可以把動機分為生理性動機和社會性動機.正確錯誤第28題(3)分科學心理學誕生于1905年.正確錯誤第29題(3)分從需要對象的角度看,可把需要分為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正確錯誤第30題(3)分在氣質類型中,多血質是最好的一種正確錯誤論述題第1題(50)分聯(lián)系實際分析如何運用記憶規(guī)律來組織學生復習。第2題(50)分簡述舒茨的人際關系理論。第3篇:心理學試題及答案41.第1題下列不屬于個性心理特征的是()。意志能力氣質性格答案:A2。第2題有些人對某事物的興趣雖也達到了迷戀的程度,但很容易”見異思遷“難以持久,這是缺乏興趣的()品質的表現(xiàn).A。廣度B。有效性c。穩(wěn)定性D.專一性答案:C第3題“一心二用”反映的是注意的哪個品質?()注意的廣度B。注意的穩(wěn)定性C?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轉移答案:C第4題社會測量法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提出的測量人際關系的方法.A。舒茨莫雷諾C?凱利D.加德納答案:B第5題人的高級神經(jīng)活動類型中,強-平衡-不靈活的屬于哪種氣質?()A.多血質B.膽汁質粘液質D。抑郁質答案:C6?第16題人腦產生想象的基礎材料是()注意B?思維表象D?知覺答案:C7.第17題自我認識屬于自我意識中的()形式A。認知情感意志D?動機答案:A第18題一個支配型的男子往往會娶一個被動型的女子,這是人際吸引中哪種因素的作用?()A。接近性B。相似性C?;パa性D。能力及特長答案:C第19題粘液質屬于哪種高級神經(jīng)活動類型?()A?;顫娦筒豢啥糁菩虲。安靜型D。抑制型答案:C10。第24題心理過程包括認識、情感和()。A。性格意志需要D。興趣答案:B11。第39題按智力三元理論的觀點,組成智力統(tǒng)合體的三種智力成分分別是組合性智力、經(jīng)驗性智力和()A?情境性智力B。理論性智力C.晶體智力D。流體智力答案:A12。第40題“遠親不如近鄰”反映了()因素對人際吸引的影響。A。互補性相似性接近性D。個性答案:C13。第41題一般來說,焦慮程度與學習效率之間呈()關系。A?!暗筓型”B°“U型"C。直線D。不確定答案:A14.第42題剛從暗處走到亮處,兩眼什么也看不到,經(jīng)過幾秒鐘后才恢復正常。這屬于感覺的適應感覺的對比感覺的相互作用D.感覺的補償答案:A第43題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遺忘的進程表現(xiàn)出()的特點。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不快不慢D?時快時慢答案:A第13題根據(jù)思維結果是否經(jīng)過明確的思維步驟來分,思維可分為()A。常規(guī)性思維B?創(chuàng)造性思維C.直覺思維D?分析思維E?發(fā)散思維答案:C,D第14題吉爾福特的智力三維結構模型把智力區(qū)分為三個維度,分別是()A。內容操作C?評價D。認知E。產物答案:A,B,E第15題下面哪些方法屬于行為主義方法?()A。強化法B。代幣制C。暗示法D。宣泄疏導法E。消退法答案:A,B,E第28題英國心理學家華萊士(Wai**)把創(chuàng)造思維分為哪幾個階段?()A。準備期發(fā)現(xiàn)期醞釀期豁朗期驗證期答案:A,C,D,E20?第29題情緒的外部表現(xiàn)稱為表情,表情可分為三種()A。手勢表情B。面部表情C。身體表情D。言語表情E。動作表情答案:B,D,E21.第30題根據(jù)儲存信息的久暫,記憶可以分為()。A?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形象記憶E.運動記憶答案:A,B,C22。第31題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條件有()。A?加深對任務的理解,不斷組織自己的活動B。培養(yǎng)間接興趣C.用堅強的意志克服內外干擾增加刺激物的新異性E。增加刺激物的對比度答案:A,B,C第34題人的高級神經(jīng)活動類型包括()等幾種。強壯型不可遏制型活潑型安靜型抑制型答案:B,C,D,E24.第35題下面哪些屬于社會刻板印象?()A。東北人豪爽人精明B。一見如故C。D。男剛女柔E。一好百好,一壞百壞答案:A,D25。第36題對人認知的內容主要包括()。A。對他人家庭的認知B。對他人情緒的認知C。對他人性格的認知D。對人際關系的認知E?對文化背景的認知答案:B,C,D第51題下面哪些方面體現(xiàn)了人際吸引中的相似性?()A。遠親不如近鄰B?老年人喜歡和老年人呆在一起C。脾氣急躁的喜歡和耐心細致的人相處D。志同道合的容易成為朋友E。支配型的男子和被動型的女子相互吸引答案:瓦D27.第52題第一個智力量表的XX者是()韋克斯勒B。推孟比奈D。吉爾福特E?西蒙答案:C,E28.第53題興趣的品質包括()。A廣度專一性C。穩(wěn)定性D。有效性深刻性答案:A,B,C,D29。第54題在生活中,我們判斷一個人的情緒通常有哪幾種線索?()A.面部表情B?身段表情C。言語表情生理喚醒長期的共同生活答案:A,B,C30.第55題分析器是一種復雜的神經(jīng)結構,它的三個組成部分為()。A。感受器B。內導神經(jīng)C。神經(jīng)中樞D。神經(jīng)網(wǎng)絡E。神經(jīng)元答案:A,B,C31。第6題根據(jù)動機持續(xù)作用的時間,可以把動機區(qū)分為一般的、概括的與特殊的具體的動機。答案:錯誤32。第7題近因效應指第一次的印象對人的認知具有的強烈的影響。答案:錯誤33。第8題人的性格是人對事物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概括化和定型化的結果。答案:正確標準答案:1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1。0此題得分:0.0第9題早晨起來記憶效果好,是因為沒有倒攝抑制的作用。此題得分:此題得分:0。0答案:錯誤標準答案:0題目分數(shù):1.0此題得分:0。0第10題認知者在與熟人交往時,首因效應起著較大作用答案:錯誤標準答案:0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1.0此題得分:0.0第20題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提出了智力三元理論.答案:錯誤標準答案:0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1.0此題得分:0。0第21題感覺閾限越大,感受性越高.答案:錯誤標準答案:0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1.038.第22題榮格用高級神經(jīng)神經(jīng)活動類型說來解釋氣質。答案:錯誤標準答案:0題目分數(shù):1。0此題得分:0.039。第23題在認知他人時,“一好百好,一壞百壞”,反映了暈輪效應的作用。答案:正確標準答案:1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1.0此題得分:0。0第25題探討人類個體從受精卵開始到死亡整個生命歷程中心理的規(guī)律和不同年齡階段的特征的是教育心理學.答案:錯誤標準答案:0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1.0此題得分:0。0第44題再造想象在頭腦中沒有產生新形象,創(chuàng)造想象產生了新形象。答案:錯誤標準答案:0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1。0此題得分:0.042.第45題自我意識是人所特有的,但人的自我意識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答案:正確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1。0此題得分:0.043.第46題在氣質類型中,多血質是最好的一種答案:錯誤標準答案:0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1。0此題得分:0.0第47題人的性格既具有穩(wěn)定性又具有可塑型。答案:正確標準答案:1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1.0此題得分:0.0第48題將對象從背景中分化出來的知覺特性是理解性。答案:錯誤標準答案:0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1。0此題得分:0。046。第11題前攝抑制答案:是先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后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標準答案:是先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后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2。0此題得分:0。047。第12題短時記憶答案:短時記憶是保持時間短暫、容量有限的一種記憶類型,在不復述的情況下保持時間在20毫秒至1分鐘之間,容量為7+2個組塊.標準答案:短時記憶是保持時間短暫、容量有限的一種記憶類型,在不復述的情況下保持時間在20毫秒至1分鐘之間,容量為7+2個組塊.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2。0此題得分:0.048.第26題性格答案:是表現(xiàn)在人對現(xiàn)實的穩(wěn)定態(tài)度和相應行為方式中的心理特征。標準答案:是表現(xiàn)在人對現(xiàn)實的穩(wěn)定態(tài)度和相應行為方式中的心理特征.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2.0此題得分:0.049.第27題有意后注意答案:是注意的一種類型,指事前有預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標準答案:是注意的一種類型,指事前有預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2。0此題得分:0。050.第49題自我意識答案: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包括對自己和周圍人的關系的認識。自我意識通常以三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認知的、情緒的和意志的形式。標準答案: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包括對自己和周圍人的關系的認識。自我意識通常以三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認知的、情緒的和意志的形式。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2.0此題得分:0。051。第50題運動知覺答案:反映物體在空間中的位移和位移快慢的知覺。標準答案:反映物體在空間中的位移和位移快慢的知覺。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2.0此題得分:0.052.第38題影響興趣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養(yǎng)青少年的學習興趣?答案:(一)對青少年學生而言,對興趣形成影響較大的有如下因素:1、能力因素。2、年齡與性別.3、價值觀.4、家庭和環(huán)境。(二)青少年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方法:1、探究學習的意義,促進直接興趣與間接興趣的相互轉化.2、即學即用,以知識的力量強化學習興趣。3、積少成多,積累某一領域的知識經(jīng)驗.標準答案:(一)對青少年學生而言,對興趣形成影響較大的有如下因素:1、能力因素.2、年齡與性別。3、價值觀。4、家庭和環(huán)境。(二)青少年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方法:1、探究學習的意義,促進直接興趣與間接興趣的相互轉化。2、即學即用,以知識的力量強化學習興趣。3、積少成多,積累某一領域的知識經(jīng)驗。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7.0此題得分:0.053。第58題簡述舒茨的人際關系理論。答案:答:1、舒茨認為,每個人對人際關系的需求有三個向度: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感情上的需求2、舒茨將行為反應分成兩種:主動型和被動型。3、由需求和行為反應,可以得出六種基本的人際關系傾向。標準答案:答:1、舒茨認為,每個人對人際關系的需求有三個向度: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3)感情上的需求2、舒茨將行為反應分成兩種:主動型和被動型。3、由需求和行為反應,可以得出六種基本的人際關系傾向您的答案:題目分數(shù):7。0此題得分:o.054.第32題教師在教學中如何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答案:1、教師要保持高漲的熱情。2、教師要熱愛學生。3、教師要愛護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4、教師要注意控制學生的課堂情緒。5、教師要幫助學生克服考試焦慮。第33題青少年的記憶特點有哪些?答案:1、青少年期是記憶的黃金時期。2、識記的有意性隨目的性增加而。3、意義識記方法占主導地位。4、抽象識記能力有較大。5、記憶廣度增大.第37題簡述智力三元理論.答案:智力三元理論是斯滕伯格提出來的,試圖以認知過程的觀點,解釋認知活動中所需要的能力。他認為,人類智力是由連續(xù)的三邊關系組合的智力統(tǒng)合體。組成智力統(tǒng)合體的三種智力成分分別是:組合性智力經(jīng)驗性智力情境性智力57。第56題如何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習動機?答案:1、明確學習的具體目的和知識的具體意義。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積極性。3、利用反饋。4、合理競賽。58.第57題簡述情緒與情感的種類。答案:1?情緒的種類:心境、激情、應激。2.情感的種類: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第4篇:心理學試題A及答案2010-2011學年第一學期2006級臨床醫(yī)學五年制《醫(yī)學心理學》試題A卷一、名詞解釋(20分)1、病人角色(4分)2、知覺(4分)3、應對(4分)4、心身疾?。?分)5、心理干預(4分)二、單選題(共15分,每題1分)1、人的行為不是由本能決定,也不簡單是外部刺激的結果,而是人的理性評價的結果,這種觀點符合()A、精神分析理論B、行為主義理論C、人本主義理論D、認知理論E、心理生理學理論2、弗洛伊德認為正常人的心理活動大部分是在哪一層次運行()A、意識活動B、前意識活動C、潛意識活動D、前意識與潛意識活動3、當感知過的事物重新出現(xiàn)在眼前時,能夠識別出來,這是()A、回憶B、識記C、遺忘D、再認E、保持4、汽車正在行駛中,一名兒童突然沖向馬路對面。司機急剎車,汽車在發(fā)出刺耳的剎車聲后停住,兒童在車前的半米處跑過。這時司機頓感心跳加快,頭上冒汗,手腳無力,這種情緒狀態(tài)是()A、心境B、激情C、情感D、應激5、“前有狼,后有虎",這種動機沖突是()A、雙趨沖突B、雙避沖突C、趨避沖突D、雙重趨避沖突6、一位心理學專家為了對一3歲幼兒作心理評估,去孩子所在的幼兒園觀看該兒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這種心理評估的方法是()A、現(xiàn)狀調查法B、自由式會談法C、控制觀察法D、自然觀察法7、下列與情感有關的特征是()A、情感伴有生理性變化B、情感沖動性較大C、情感的產生有較大的情境性D、情感與社會需要的滿足有關8、艾森克人格理論注重研究人格維度,并找到了兩個人格維度,即()A、智力維度和情緒維度B、情緒穩(wěn)定維度和內外向維度C、內外向維度和穩(wěn)定性維度D、穩(wěn)定性維度和情緒維度9、按弗洛伊德的觀點,“自我”遵循的原則是()A、現(xiàn)實原則B、至善原則C、快樂原則D、防御原則10、“實現(xiàn)傾向”的理論屬于()A、精神分析B、行為治療C、人本主義D、認知治療11、按韋氏智力量表劃分標準,輕度智力低下是指智商在(A、85—115B、70—85C、55—70D、40-5512、作為應激的一種反應,所謂“退化”是指()A、個體采用遠離應激源的方式應付環(huán)境B、個體采用攻擊的方式應付環(huán)境C、個體使用幼兒時期的方式應付環(huán)境D、是一種無能為力、無所適存的行為反應13、病人在取得病人身份后所應履行的義務是()A、不必為其疾病負責B、必須同醫(yī)務人員合作C、必須有使自己盡可能快地好轉的動機D、必須尋求技術上使自己復原的幫助14、下列疾病中,哪一項不屬于心身疾病()A、十二指腸潰瘍B、抑郁癥C、糖尿病D、支氣管哮喘15、下列哪項不屬于心理治療初期階段的主要任務()A、建立治療同盟B、提出治療目標)C、確認問題D、矯正行為三、填空題(10分,每空0.5分)1、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的五個階段包括、2、記憶包括、.3、人格的特征包括、、、?4、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把人的心理活動分為、和三個層次。5、美國著名的臨終關懷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KublerRoss提出的臨終病人的五個階段,包括、和。四、簡答題(25分)1.簡述心理測驗標準化的意義及心理測驗標準化的三個方面的概念。(7分)2.簡述心理治療的基本原則(6分)3.簡述心身疾病的特點(6分)4.簡述Beck認知行為治療假說(6分)五、論述題(2題,每題15分)1、論述三個行為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15分)2。闡述應激心理反應的三個方面(15分)2010—2011學年第一學期2006級臨床醫(yī)學五年制《醫(yī)學心理學》試題A卷答案答案:一、名詞解釋(20分)1.病人角色(4分):又稱病人身份(1分),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角色(1分),是處于患病狀態(tài)中(1分)同時有求醫(yī)的要求和醫(yī)療行為(1分)的社會角色。2、知覺(4分):是人腦(1分)對直接(1分)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1分)的整體屬性(1分)的反映。3、應對(4分):又稱應付(1分)。是個體對生活事件(1分)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現(xiàn)的自身不平穩(wěn)狀態(tài)(1分)所采取的認知和行為措施(1分)。4、心身疾?。?分):或稱心理生理疾病,是指心理社會因素(1分)在疾病的發(fā)生、過程中(1分)起重要作用的軀體器質性疾?。?分)和軀體功能性障礙(1分).5、心理干預(4分):是指在心理學理論指導下(1分)有計劃、按步驟地(1分)對一定對象的心理活動、個性特征或行為問題施加影響(1分),使之發(fā)生朝向預期目標變化的過程(1分).二、單選題(15分)—5DCDDB6—1ODDBAC11-15CCBBD三、填空題(10分)1、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潛伏期、生殖期。2、識記、保持、再認和重現(xiàn)(回憶)。3、獨特性與共同性;社會性與生物性;穩(wěn)定性與可塑性;整體性4、意識、前意識、潛意識5、否認期、憤怒期、協(xié)議期、抑郁期。四、簡答題(25分)1。簡述心理測驗標準化的意義及心理測驗標準化的三個方面的概念.(7分)心理測驗的標準化是減少測量誤差,使測量結果可靠和有效。(1分)測驗標準化的三個方面是信度(1分)、效度(1分)和常模(1分)信度,是指一個測驗工具在對同一對象的幾次測量中所得結果的一致程度(1分);效度,是指一個測量工具能夠測量出其所需測東西的真實程度(1分);常模,是指某種測驗在人群中測查結果的標準量婁,即可比較的標準。(1分)2。心理治療的基本原則(6分):信賴性原則(1分);整體性原則(1分);性原則(1分);個性化原則(1分);中立性原則(1分);保密性原則(1分)3?心身疾病的特點(6分):(1)以軀體癥狀為主,有明確的病理生理過程(1分).(2)某種個性特征是疾病發(fā)生的易患素質(1分)。(3)疾病的發(fā)生和與心理社會應激(如生活事件等)和情緒反應有關(1分).(4)生物或軀體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發(fā)病基礎,心理社會因素往往起“扳機”作用(1分)。(5)心身疾病通常發(fā)生在自主神經(jīng)支配的系統(tǒng)或器官(1分)。(6)心身綜合治療比單用生物學治療效果好(1分)。4。簡述Beck認知行為治療假說(6分)早年經(jīng)驗形成的“功能失調性認知假設”(1分)決定著人們對事物的評價,成為支配人們行為的規(guī)則,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人們的行為。(1分)這些假設是自動思維的根源。(1分)大量負性自動思維被生活事件激活,個體不加分析地接受了它所提示的評價信息,由此導致情緒抑郁、焦慮和行為障礙。情緒行為反過來又加強了負性自動思維,形成惡性循環(huán)。(3分)五、論述題(30分)1.論述三個行為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15分)(1)經(jīng)典的條件反射理論(1分):代表實驗(2分)(2)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1分):代表實驗(2分)(3)社會學習理論(1分):代表實驗(2分)論述(6分)2。闡述應激心理反應的三個方面(15分)(1)情緒性應激反應(1分)。常見的情緒反應包括焦慮、恐懼、憤怒、抑郁等,實際上應激能喚起焦慮、恐懼、憤怒、受挫感、沖突、壓力、傷害、悲傷、迷惑、力不從心、內疚、羞恥、孤獨、抑郁等幾乎所有**類的負性情緒。負性情緒反應還可與其他心理活動產生相互影響,使自我意識變狹窄、注意力下降,判斷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下降等。闡述.(4分)(2)認知性應激反應.(1分)應激時喚起注意和認知過程,以適應和應對外界環(huán)境變化。但應激較明顯時,認知能力下降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常見的認知應激反應表現(xiàn)為:意識障礙、注意力受損、記憶、思維、想象力減退等。闡述.(4分)(3)行為性應激反應。(1分)應激下機體在行為上也會發(fā)生改變,這些行為改變對于人類來說可影響社會適應性.主要包括-—逃避與回避、退化與依賴、敵對與攻擊、無助與自憐、物質濫用等等。闡述(4分)第5篇:心理學心理學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答案:1—5ACBAA6—10DABAB11-15D**A16-20BBBAC二、判斷改錯題(每題2分)1.錯,正負強化都是提高學生的正確反應.2.錯。班杜拉的觀察學習是指學習者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方式及其行為后果,并在某種情境中作出或避免作出與之相似的行為方式。錯。認知內趨力是一種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識的需要,以及系統(tǒng)地闡述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需要。4.不一定。有社會助長和社會惰化幾種情況。錯.加涅將影響人行為選擇的內部狀態(tài)或傾向性視作態(tài)度。三、名詞解釋(每題5分)1.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提出,它是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2.學習動機: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激勵和指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和調節(jié)學習活動達到一定目的的內部力量。3?先行組織者:奧蘇貝爾提出,是指在學習新材料之前給學生呈現(xiàn)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在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于新學習材料,并能清晰地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和新的學習材料相關聯(lián)。元認知:又稱反省認知,由弗拉維爾提出,對認知的認知,即是個體對自己認知過程與結果的自我意識。四、簡答題(每題10分)1。試述大學生情感的特點,針對這些特點如何進行教育。要點提示:情感是人對外界刺激能否滿足自己需要而引起的一種態(tài)度體驗。大學生情感有鮮明的特點,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大學生情緒興奮性高,感染性強,第二,大學生情感的豐富性與復雜性,第三,大學生情緒的穩(wěn)定性與波動性,第四,大學生情緒的文飾性,第五,社會性情感占大學生情感內容的主導地位。2.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有何特點,對我們有什么啟示。要點提示: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表現(xiàn)出先快后慢的特點。啟示:及時復習。3?教師如何使學生從“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要點提示:教師要確立“為遷移而教”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五、論述題(20分)評述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對高校教育工作的啟示。要點提示:班杜拉擯棄了心理動力學和心理特質論的內因決定論和傳統(tǒng)行為主義的外因決定論的人格理論模式,對三者之間的關系提出了更為辨證和完善的三方互動決定論。該理論認為,人的內在特征。行為和環(huán)境三者之間構成動態(tài)的交互決定關系,其中任何兩個因素之間的雙向互動關系的強度和模式都隨行為.個體.環(huán)境的不同而發(fā)生變化。為了具體說明人的思想和行為怎樣受環(huán)境影響,他區(qū)分了兩種學習,即觀察學習和親歷學習.觀察學習包括注意.保持.生成和動機四個相互聯(lián)系的過程。親歷學習是指通過反應結果獲得的學習。11、心理現(xiàn)象分為()啟示:對德育工作,尤其是對學生的態(tài)度和品德的學習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要注意榜樣人物及其行為后果;要恰當?shù)倪\用強化理論,注意直接強化.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的作用。第6篇:心理學試題及答案2[1]心理學試題及答案2一、名詞解釋.遺忘規(guī)律:遺忘進程不是均衡的,在識記的最初時間遺忘很快,后來逐漸減慢,而一段時間過后幾乎不再遺忘了。(先快后慢:先遺忘的快后遺忘的慢)(先多后少:先遺忘的多后遺忘的少)2。個性傾向性:是個性中的動力系統(tǒng),是最活躍的因素,對其他心理活動,包括個性心理特征,具有方向性和制動性的作用。3.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使活動得以順利完成餓個性心理特征。4。復演說:人類個體的完全重復著人類種族進化的歷程。5。順應:改變主體動作以適應客觀環(huán)境的變化。自我意識:指個人對自己的意識,是一種多維度、多層次的復雜心理現(xiàn)象,它由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三種心理成分組成。趨避沖突:接近——回避沖突。一個人對一個目標產生了既吸引、又排斥這兩種互相矛盾的動機時,會產生趨向與排斥的動機斗爭。8。概念同化:以定義形式直接向學生揭示新概念的本質屬性,學生利用認知結構中的適當觀念,理解新概念,從而掌握新概念意義的過程.9.遷移: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前一種為順向遷移,后一種為逆向遷移。10.信度:指測量結果的可靠程度,即一個測驗經(jīng)過多次測量多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測量所得結果的準確程度。二、選擇題(請在備選答案中選出1個正確答案,并將其前的字母填寫在括號內.)A、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B、認知過程與個性心理C、情感過程與個性心理D、意志過程與個性理2、心理過程包括()。A、認識過程、情感過程、行為過程B、知覺過程、情感過程、行為過程C、感覺過程、知覺過程、意志過程D、認識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3、個性心理特征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形成和起來的.A、認知過程B、情感過程C、意志過程D、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4、()在深度上對學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細致研究。A、普通心理學B心理、心理學C、理論心理學D、生理心理學5、()在廣度上研究**個社會領域內的心理。A、社會心理學B、應用心理學C、心理學D、比較心理學、6、()是理論的心理學基礎,主要研究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與心理現(xiàn)象一般規(guī)律、A、比較心理學B、理論心理學C、社會心理學D、實驗心理學E、心理學F、普通心理學7、進一步探索研究在**個社會領域中心理活動的具體現(xiàn)象及其規(guī)律的心理學是()。A、社會心理學B、理論心理學C、應用心理學D、普通心理學8、自然實驗法的優(yōu)點是().A、減少人為性,提高真實性B、減少人為性,降低真實性C、提高人為性,增加真實性D、提高人為性,降低真實性9、()年,馮特在德國的萊比錫大學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被界定為心理學的誕生.A、1789B、1879C、1798D、189710、()被譽為心理學之父或心理學第一人。A、馮特B、洛克C、笛卡兒D、繆勒1、精神分析學派(精神動力學派)是()創(chuàng)立的。A、笛卡爾B、華生C、弗洛伊德D、羅杰斯12、A、精神分析B、行為主義C、認知D、人本主義13、主要收集聲音和身體平衡位置信號的感覺器官是()。A、眼睛B、耳朵C、鼻子D、舌14、剛剛能夠引起感覺的刺激的最小強度,稱為()。A、閾限B、絕對閾限C、差別閾限D、相對閾限15、當物體移到100米遠處,視網(wǎng)膜上的像相應縮小到距我們1米遠時大小的1/100,但是我們知道該物體的大小沒有太大變化,稱為()?A、大小恒常B、形狀恒常C、顏色恒常D、亮度恒常16、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是().A、感覺B、注意C、記憶D、思維17、人根據(jù)任務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上、稱為().A、注意廣度B、注意穩(wěn)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轉移8、以動作、技巧為內容的記憶是().A、形象記憶B、情緒記憶C、運動記憶D、語詞邏輯記憶19、根據(jù)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記憶分成()。A、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B、有意記憶和無意記憶C、機械記憶和邏輯記憶D、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0、根據(jù)信息加工的觀點,感覺屬于()。A、信息的輸入和登錄B、信息的識別C、信息的選擇D、信息的儲存和提取1、個體積極探索事物的認識傾向是()。A、需要B、動機C、興趣D、理想2、表現(xiàn)在人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的比較穩(wěn)定的獨特的心理特征的總和是().A、氣質B、性格C、興趣D、能力23、觀察學習的提出者是().A、榮格B、華生C、斯金納D、班杜拉24、將人格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榮格B、謝爾頓C、威特金D、霍蘭德25、XX16人格因素問卷的是()。A、艾森克B、卡特爾C、哈撒韋D、霍蘭德26、不愛與人交往、有孤獨感,動作顯得緩慢、單調、深沉的特征屬于()。A、膽汁質B、多血質C、黏液質D、抑郁質7、根據(jù)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jīng)活動類型學說,強、平衡、不靈活的類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潑型C、安靜型D、抑郁型28、人們在社會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和起來的能力是().A、認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29、在比納-西蒙智力測驗中,每完成一個題目代表幾個月的智齡?()。A、1個月B、2個月C、3個月D、4個月0、心理學一般把解決問題劃分為四個階段:提出問題、明確問題、()和檢驗假設。A。推理想象概括過程C.證明和實驗D。提出假設31、針對某一方面的心理通過在同一時段內對不同年齡的兒童進行比較,迅速找到差異所在的方法,稱為()。A、橫向比較研究B、縱向跟蹤研究C、連續(xù)發(fā)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2、在相當?shù)囊欢螘r期內對相同的被試組進行反復跟蹤調查的研究方法是()。A、橫向比較研究B、縱向跟蹤研究C、連續(xù)發(fā)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將隸屬于不同文化群體的兒童的一種或多種行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較,這種研究方法是()。A、橫向比較研究B、縱向跟蹤研究C、連續(xù)發(fā)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4、()指的是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其目標指向是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tài)。A、同化B、順化C、平衡化D、自動化35、布盧姆將認知目標由低到高分為哪六個層次()。A、知識、運用、領會、分析、綜合、評價B、知識、領會、運用、綜合、分析、評價C、知識、領會、分析、運用、綜合、評價D、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36、認知學習分類理論是誰提出的()。A、布盧姆B、加涅C、奧蘇貝爾D、奧斯本37、加涅的分類理論將認知學習分為()。A、言語信息、智力技能、認知策略B、知識信息、智力技能、動作技能C、言語信息、動作技能、認知策略D、智力技能、動作技能、認知策略38、教師不直接將學習內容提供給學生,而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究和發(fā)現(xiàn)新知識和問題的方法是().A講授法B、發(fā)現(xiàn)法C、掌握學習法D、頭腦風暴法39、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正在進行的教學活動進行不斷的自我認識和反思能力是()。A教學設計能力B、教學組織能力C、教學決策能力D、教學監(jiān)控能力40、品德態(tài)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階段()。A、順從階段、認同階段、內化階段B、醒悟階段、轉變階段、自新階段C、前道德階段、因循階段、原則階段D、自我中心階段、權威階段、可逆性階段、公正階段41、學生在學校中的學習活動的本質與規(guī)律,探討學生學習與一般成人學習的不同之處的學習是().A、人和動物的學習B、人類的學習C、學生的學習D、知識和技能的學習42、根據(jù)強化的性質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強化物和人為的近似強化物B、積極強化和消極強化C、正強化和負強化D、強化和懲罰43、以下屬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B、動機C、情感D、意志44、以下屬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觀察力B、記憶力C、意志力D、思維力5、以下屬于從外在觀點對動機下定義的是().A、動機是推動人們行為的內在力量B、動機是個體的內部過程C為實現(xiàn)一個特定的目的而行動的原因D、動機是一種需要所推動,達到一定目標的行為動力,它起激起、調節(jié)、維持和停止行動的作用46、對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動具有的興趣是()。A、直接興趣B、間接興趣C、中心興趣D、廣闊興趣47、個體根據(jù)外在的信息和線索來對自己或他人的內在狀態(tài)或行為原因進行解釋與推測的過程是()。A、歸因B、印象C、自我認知D、態(tài)度48、人們對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較籠統(tǒng)、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這種看法作為評價人或事物的依據(jù)().A、首因效應B、近因效應C、暈輪效應D、刻板印象效應49、根據(jù)維納的兩維成敗歸因理論,屬于穩(wěn)定的內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穩(wěn)定的,內在原因)C、任務(穩(wěn)定的,外在原因)D、運氣(不穩(wěn)定的,外在原因)50、在非對抗性態(tài)度的條件下,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他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使之產生一致性,稱為()。A、從眾B、順從C、暗示D、模仿1、看到別人穿時裝,自己也去買來穿上,屬于()。A、服從B、從眾C、模仿D、暗示52、三個和尚沒水吃的現(xiàn)象是()。A、社會促進B、社會抑制C、社會進步D、社會退步53、在影響人際吸引中“近水樓臺先得月”是屬于以下哪種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和臨近性B、相似性與互補性C、外貌D、對等性或互惠性54、問題難度很大,解決問題最佳動機水平是()。A、越強越好B、中等強度C、弱動機D、較強動機55、下面的心理表現(xiàn)不屬于氣質范疇的是()。A、活潑好動B、正直勤奮C、精力充沛D、沉默寡言56、“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明了心理是()。A、腦的機能B、腦對客觀現(xiàn)實的主觀映象C、在實踐中發(fā)生的D、客觀現(xiàn)實57、感覺適應和對比現(xiàn)象是發(fā)生在()。A、同一感覺中相互作用的結果B、不同感覺相互作用的結果C、幾種感覺綜合起來相互作用的結果58、()對性格形成有直接影響.A、家庭教育B、學校教育C、社會教育D、自我教育59、在同時進行兩項或幾項活動中,一個人能自如地把注意力指向不同對象上,這是()。A、注意范圍大B、注意轉移好C、注意分配好D、注意穩(wěn)定性好60、短時記憶中組塊的意義在于().A、能被意識到B、有利于編碼C、增加保持時間D、擴大記憶容量1、A2、D3、D4、C5、B6、FEDCBA7、C8、A9、B10、A11、C12、A13、B14、B15、A16、B17、D18、C19、B20、A21、C22、B23、D24、A25、B26、D27、C28、C29、B30、D31、A32、B33、D34、C35、D36、B37、A38、B39、D40、A41、C42、C43、A44、C45、C46、D47、A48、D49、A50、C51、C52、B53、A54、C55、B56、B57、A58、A59、C60、D三、簡答題1。心理的實質(1)心理是腦的機能;(2)心理對客觀現(xiàn)實的依存性;(3)人的心理反映的主觀性、能動性;(4)人的心理反映的社會制約性。2。知覺的一般特征(1)知覺的選擇性;(2)知覺的整體性;(3)知覺的理解性;(4)知覺的恒常性。3.心理的一般特點(1)階段性;(2)連續(xù)性;(3)順序性;(4)聯(lián)系性;(5)差異性。4.影響心理的因素遺傳素質是個體心理的生物前提;社會生活環(huán)境和教育是心理的決定因素;實踐活動和主觀能動性是心理的重要條件.5.心理的動力在兒童和青少年不斷積極活動的過程中,社會和教育向他們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他們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間的矛盾,是兒童和青少年心理的內因或內部矛盾,這個內因或內部矛盾也就是心理不斷向前的動力。6。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2)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認知的需要(6)審美的需要(7)自我實現(xiàn)需要.7。影響概念學習的主要因素(1)經(jīng)驗與智力;(2)本質特征與無關特征;(3)肯定例證與否定例證;(4)變式與比較。8。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過程(1)準備階段;(2)孕育階段;(3)豁朗階段;(4)檢驗階段。?認知結構遷移理論及其教學含義理論:奧蘇伯爾-—認知結構的特點有可利用性、鞏固性、清晰性.教學含義:“為遷移而教”,實際上是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的問題。為此:(1)改革教材內容,促進遷移。教材中必須有一種具有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強有力解釋效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改進教材呈現(xiàn),促進遷移.應根據(jù)“不斷分化"和“綜合貫通”的方式組織與呈現(xiàn)教材。10.的標準(1)智力正常;(2)情緒穩(wěn)定、樂觀;(3)意志健全;(4)行為正常;(5)人際關系良好;(6)自我意識明確,并能悅納自己;(7)與社會生活協(xié)調一致。三、論述題:1.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與激發(fā)動機的培養(yǎng)方法:(1)進行和學習目的的教育;(2)學習和專業(yè)興趣;(3)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4)因勢利導,利用動機的遷移.動機的激發(fā)方法:(1)利用學習結果的反饋作用;(2)引入競爭機制,適當開展競賽、評比活動;(3)適當運用獎勵與懲罰手段。2.教師的心理素質試述教師應具備的良好的心理素質。第一,教師的情感: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熱愛自己所教的學科,這是教師首要的基本心理素質.第二,教師應具備的意志品質:(1)明確的目的性;(2)處理問題的果斷性和堅定性;(3)解決矛盾的堅定、沉著、耐心和自制力;(4)充沛的精力和頑強的毅力.第三,教師的一般能力與教育能力:?一般能力包括(1)敏銳的觀察力;(2)良好的記憶力;(3)良好的思維品質;(4)豐富的想象力;(5)良好注意品質。2.教育能力包括(1)組織教學的能力;(2)言語表達的能;(3)教育機智(善于因勢利導;善于隨機應變;善于對癥下藥;善于掌握分寸)3。教育科研能力.第四,教師的人格特征:(1)客觀的自我意識;(2)崇高的品德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3)良好的性格。3.論述教師成長與的基本途徑第一、觀摩和分析;第二、微型教學(又稱微格教學);第三、教學決策訓練;第四、教師通過反思來提高教學能力。反思的成分:(1)認知成分;(2)批判成分;(3)教師的陳訴;2。反思的環(huán)節(jié):(1)具體經(jīng)驗階段;(2)觀察與分析階段;(3)重新概括階段;(4)積極的驗證階段.3.反思的幾種方法:反思日記;詳細描述;交流討論;行動研究心理學試題及答案2一、名詞解釋1.遺忘規(guī)律:遺忘進程不是均衡的,在識記的最初時間遺忘很快,后來逐漸減慢,而一段時間過后幾乎不再遺忘了。(先快后慢:先遺忘的快后遺忘的慢)(先多后少:先遺忘的多后遺忘的少)個性傾向性:是個性中的動力系統(tǒng),是最活躍的因素,對其他心理活動,包括個性心理特征,具有方向性和制動性的作用。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使活動得以順利完成餓個性心理特征。復演說:人類個體的完全重復著人類種族進化的歷程。?順應:改變主體動作以適應客觀環(huán)境的變化。?自我意識:指個人對自己的意識,是一種多維度、多層次的復雜心理現(xiàn)象,它由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三種心理成分組成。7。趨避沖突:接近一-回避沖突。一個人對一個目標產生了既吸引、又排斥這兩種互相矛盾的動機時,會產生趨向與排斥的動機斗爭.8?概念同化:以定義形式直接向學生揭示新概念的本質屬性,學生利用認知結構中的適當觀念,理解新概念,從而掌握新概念意義的過程。9.遷移: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前一種為順向遷移,后一種為逆向遷移。10.信度:指測量結果的可靠程度,即一個測驗經(jīng)過多次測量多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測量所得結果的準確程度。二、選擇題(請在備選答案中選出1個正確答案,并將其前的字母填寫在括號內。)1、心理現(xiàn)象分為().A、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B、認知過程與個性心理C、情感過程與個性心理D、意志過程與個性理2、心理過程包括()。A、認識過程、情感過程、行為過程B、知覺過程、情感過程、行為過程C、感覺過程、知覺過程、意志過程D、認識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3、個性心理特征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形成和起來的。A、認知過程B、情感過程C、意志過程D、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4、()在深度上對學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細致研究。A、普通心理學B心理、心理學C、理論心理學D、生理心理學5、()在廣度上研究**個社會領域內的心理。A、社會心理學B、應用心理學C、心理學D、比較心理學、6、()是理論的心理學基礎,主要研究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與心理現(xiàn)象一般規(guī)律、A、比較心理學B、理論心理學C、社會心理學D、實驗心理學E、心理學F、普通心理學7、進一步探索研究在**個社會領域中心理活動的具體現(xiàn)象及其規(guī)律的心理學是()。A、社會心理學B、理論心理學C、應用心理學D、普通心理學8、自然實驗法的優(yōu)點是().A、減少人為性,提高真實性B、減少人為性,降低真實性C、提高人為性,增加真實性D、提高人為性,降低真實性9、()年,馮特在德國的萊比錫大學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被界定為心理學的誕生。A、1789B、1879C、1798D、1897、()被譽為心理學之父或心理學第一人。A、馮特B、洛克C、笛卡兒D、繆勒、精神分析學派(精神動力學派)是()創(chuàng)立的。A、笛卡爾B、華生C、弗洛伊德D、羅杰斯12、A、精神分析B、行為主義C、認知D、人本主義3、主要收集聲音和身體平衡位置信號的感覺器官是()。A、眼睛B、耳朵C、鼻子D、舌14、剛剛能夠引起感覺的刺激的最小強度,稱為()。A、閾限B、絕對閾限C、差別閾限D、相對閾限15、當物體移到100米遠處,視網(wǎng)膜上的像相應縮小到距我們1米遠時大小的1/100,但是我們知道該物體的大小沒有太大變化,稱為()。A、大小恒常B、形狀恒常C、顏色恒常D、亮度恒常16、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是()。A、感覺B、注意C、記憶D、思維17、人根據(jù)任務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上、稱為()。A、注意廣度B、注意穩(wěn)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轉移18、以動作、技巧為內容的記憶是()。A、形象記憶B、情緒記憶C、運動記憶D、語詞邏輯記憶19、根據(jù)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記憶分成()。A、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B、有意記憶和無意記憶C、機械記憶和邏輯記憶D、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20、根據(jù)信息加工的觀點,感覺屬于()。A、信息的輸入和登錄B、信息的識別C、信息的選擇D、信息的儲存和提取21、個體積極探索事物的認識傾向是()。A、需要B、動機C、興趣D、理想2、表現(xiàn)在人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的比較穩(wěn)定的獨特的心理特征的總和是()。A、氣質B、性格C、興趣D、能力23、觀察學習的提出者是()。A、榮格B、華生C、斯金納D、班杜拉24、將人格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榮格B、謝爾頓C、威特金D、霍蘭德25、XX16人格因素問卷的是()。A、艾森克B、卡特爾C、哈撒韋D、霍蘭德26、不愛與人交往、有孤獨感,動作顯得緩慢、單調、深沉的特征屬于()。A、膽汁質B、多血質C、黏液質D、抑郁質27、根據(jù)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jīng)活動類型學說,強、平衡、不靈活的類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潑型C、安靜型D、抑郁型8、人們在社會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和起來的能力是()。A、認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29、在比納-西蒙智力測驗中,每完成一個題目代表幾個月的智齡?()。A、l個月B、2個月C、3個月D、4個月30、心理學一般把解決問題劃分為四個階段:提出問題、明確問題、()和檢驗假設.A.推理想象B?概括過程C.證明和實驗D.提出假設31、針對某一方面的心理通過在同一時段內對不同年齡的兒童進行比較,迅速找到差異所在的方法,稱為()。A、橫向比較研究B、縱向跟蹤研究C、連續(xù)發(fā)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2、在相當?shù)囊欢螘r期內對相同的被試組進行反復跟蹤調查的研究方法是()。A、橫向比較研究B、縱向跟蹤研究C、連續(xù)發(fā)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3、將隸屬于不同文化群體的兒童的一種或多種行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較,這種研究方法是()。A、橫向比較研究B、縱向跟蹤研究C、連續(xù)發(fā)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4、()指的是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其目標指向是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tài).A、同化B、順化C、平衡化D、自動化5、布盧姆將認知目標由低到高分為哪六個層次()。A、知識、運用、領會、分析、綜合、評價B、知識、領會、運用、綜合、分析、評價C、知識、領會、分析、運用、綜合、評價D、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6、認知學習分類理論是誰提出的()。A、布盧姆B、加涅C、奧蘇貝爾D、奧斯本37、加涅的分類理論將認知學習分為().A、言語信息、智力技能、認知策略B、知識信息、智力技能、動作技能C、言語信息、動作技能、認知策略D、智力技能、動作技能、認知策略38、教師不直接將學習內容提供給學生,而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究和發(fā)現(xiàn)新知識和問題的方法是()。A講授法B、發(fā)現(xiàn)法C、掌握學習法D、頭腦風暴法39、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正在進行的教學活動進行不斷的自我認識和反思能力是()。A教學設計能力B、教學組織能力C、教學決策能力D、教學監(jiān)控能力40、品德態(tài)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階段()。A、順從階段、認同階段、內化階段B、醒悟階段、轉變階段、自新階段C、前道德階段、因循階段、原則階段D、自我中心階段、權威階段、可逆性階段、公正階段41、學生在學校中的學習活動的本質與規(guī)律,探討學生學習與一般成人學習的不同之處的學習是()。A、人和動物的學習B、人類的學習C、學生的學習D、知識和技能的學習42、根據(jù)強化的性質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強化物和人為的近似強化物B、積極強化和消極強化C、正強化和負強化D、強化和懲罰43、以下屬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B、動機C、情感D、意志44、以下屬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觀察力B、記憶力C、意志力D、思維力5、以下屬于從外在觀點對動機下定義的是()。A、動機是推動人們行為的內在力量B、動機是個體的內部過程C為實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