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明代布告的傳播與傳播
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公民通過各種媒體了解國家、政黨、社會團體、經(jīng)濟組織的相關(guān)法律、備忘錄、指示、規(guī)定和重大新聞。當我們用這種大眾傳播社會中的現(xiàn)象去考察明代社會時,就會誘發(fā)出一個饒有興趣的疑問:既然明代社會根本不可能擁有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的能力和條件,而明代的報紙由于當時還處于不成熟階段,存在著一些無法克服的弱點和局限性,即既不能刊登封建王朝的各種詔令,也不能登錄各種廣告,那末,封建王朝的各種詔令、法律、通知、重大時事動態(tài)和廣告,又是通過什么樣的渠道,什么樣的方式向社會傳播的呢?再進一步問,明代社會的人們一般又是通過什么樣的傳播媒介來了解國家大事和各種地方新聞呢?根據(jù)明代文獻所提供的史料,我們發(fā)現(xiàn),除邸報、塘報外,還有散布范圍更廣、信息輻射能力更強的傳播工具,這就是告示。發(fā)布宣告的社會渠道告示是一種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傳播工具,它究竟起源于何時,迄今尚無人專門探討。不過,從一些古籍和史料看,告示最早產(chǎn)生于戰(zhàn)國和秦漢時代。當時由于各國交往增多,戰(zhàn)事頻繁,商業(yè)交流增強以及國家政治生活的需要,促成了告示的誕生和發(fā)展。荀子《榮辱》篇說:“陋也者,天下之公患也,人之大殃大害也;故曰仁者好告示人?!边@里說的“告示”就含有曉示、通知的意思。告示還有一些別稱和近似詞,如告喻、布告、布露、露布等,均見于古籍。譬如《史記·高祖紀》言:“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xiāng)邑告喻之?!薄妒酚洝魏蠹o》言:“劉氏所立九王,呂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議,事已布告諸侯?!睗h代名士蔡邕在《獨斷》篇中言:“唯赦令、贖令,召三公詣朝堂受制書,司徒印封,露布天下州郡。”《三國志·蜀書·甘皇后傳》言:“臣請?zhí)靖孀趶R布露天下?!边@里所用的“告喻”、“布告”、“布露”、“露布”等詞,都包含通告天下,曉諭黎民百姓,上情公開下達,政事公諸于世的意思。以上引用的史料,源于各個朝代,我們也可以從中窺出布告的一些發(fā)展軌跡。似乎在唐宋以后,一些地方政府官員也開始擁有了發(fā)布告示的權(quán)力。如宋代的“布政榜”,就是節(jié)度使使用的專門告示,正如宋人徐度曾言:“本朝節(jié)度使雖不赴鎮(zhèn),然亦別降敕書,宣諭本鎮(zhèn)軍民;而為節(jié)度使者,亦自牘本鎮(zhèn),謂之布政榜?!备媸緫糜谏虡I(yè)活動和其它領(lǐng)域,大約也是在這一時期。元代楊顯之寫的雜劇《臨江驛·瀟湘夜雨》中有一段話:“如今沿途出起告示,如有收留小女翠鸞的,賞他花銀十兩?!笨梢?元時一般百姓也習慣于使用告示了。據(jù)臺灣學者朱傳譽的《宋代新聞史》一書看,告示這種新聞傳播工具在宋代社會已是相當發(fā)達和成熟了。早期告示的傳播材料是用木版書寫。《封氏聞見記》卷4曾記道:“所以名露布者,謂不封檢而宣布,欲四方速知,亦謂之露版。”后來人們覺得露版造成的聲勢不夠,便用絹帛代替木版。《隋書·禮儀志》記有:“后魏每攻戰(zhàn)克捷,欲天下知聞,乃書帛,建于竿上,名為露布。其后相因施行?!睂⒔輬髮懺诮伈?高懸于旗竿,便于民眾觀覽,可以更快的速度使天下知聞。但是,絹帛畢竟是一種昂貴的材料,不能廣泛地應用于告示,于是,人們又一次尋找新的出路,并很快發(fā)現(xiàn)紙張是一種非常適宜的書寫材料。唐代以后,由于成功地解決了生產(chǎn)技術(shù)和原料來源等問題,紙張開始在社會上普及;而雕板印刷工藝的不斷完善,又大大提高了印刷品的復制能力。這樣告示就以嶄新的面貌登上了古代社會的新聞傳播的舞臺。本文著重探討明代的告示。不同的分級公車,分為宮廷控告、政府宣告和地方政府通告明代告示的種類較多,有曉諭、詔令、布告、榜文、檄文、廣告等。如同商品有著不同的等級一樣,告示也有著不同的級差,大體上可分為宮廷告示、中央政府告示和地方政府告示等。我們分述如下:(一)布的曉諭和布告顧名思義,宮廷告示即由皇室出面或皇帝親自下令頒布的各種曉諭和布告,對象是天下的文武官員和黎民百姓。宮廷告示有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呢?我們以孝宗朝、武宗朝、世宗朝、穆宗朝、神宗朝為例,略舉幾則:一、孝宗王朝1.冬十月丙辰,以皇長子生,詔天下。2.壬子,以清寧宮災,詔赦天下。二、吳宗盛3.戊辰,頒遺詔于天下,釋系囚,還四方所獻婦女,停不急工役,收宣府行宮金寶還內(nèi)庫。三、月東北部發(fā)揮判教權(quán),赦天下4.壬午,頒《欽明大獄錄》于天下。5.閏月癸亥,以定廟制,加上兩宮皇太后徽號,詔赦天下。6.冬十月丁卯,辛愛、把都兒破墻子嶺入寇,京師戒嚴,詔諸鎮(zhèn)兵入援。四、穆宗昭-一7.三月辛酉,立皇子翊鈞為皇太子,詔赦天下。五、宮廷宣告權(quán)8.秋八月丙辰,榜居正罪于天下,家屬戍邊。9.閏月丙戌,以倭平,告天下1。從以上史料看,宮廷告示的主要內(nèi)容是:第一,皇帝即位改元、確立皇太子、皇長子出生、增封太后徽號等。這些皇室大事,是應當而且必須向天下黎民百姓宣告的。第二,大赦天下、布告法律等。這些關(guān)系國家大政、體現(xiàn)皇恩浩蕩思想的方針、政策,也是應當而且必須向天下黎民百姓宣告的。第三,通報重大軍事勝利,以示朝廷軍威永在,提高士氣,激勵民氣。在十分緊急和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也用告示調(diào)動各地軍馬進京勤王。第四,昭示權(quán)臣和奸閹的罪行劣跡于天下,以警誡那些威脅君權(quán)的權(quán)臣豎宦,讓臣民們知曉善惡是非,人神共討,并使受罰者永世不得翻身。由于宮廷告示來自紫禁城內(nèi),故而享有極高的權(quán)威性和很強的法律效力。有時,皇帝本人還親自出面,直接參與告示的頒布。譬如:10.帝手詔條列其罪(指李善長),付著獄辭,為《昭示奸黨之錄》,布告天下?!睹魇贰だ钌崎L傳》11.時大治忠賢黨,與李標、錢龍錫主之,列上662人,罪分六等,名曰“欽定逆案”,頒行天下?!睹魇贰ろn傳》史料10指明朝開國皇帝朱洪武所為,史料11指明朝末代君王崇禎所為。對于宮廷告示,皇帝明確規(guī)定各級地方政府必須認真負責,堅決照辦執(zhí)行,不得有誤或敷衍塞責。計六奇在《明季南略》中說道:“恩赦以‘登極詔’為準,詔到日各撫按星速頒行,各郡縣令榜掛通知,仍刊刻成冊,里甲人給一本。如官胥滑吏匿隱,虛情支飾,以圖侵盜,詔差官同巡撫御史訪明究問。”2皇帝要求各地方政府對宮廷告示要“星速頒行”,趕緊榜掛通知,誰若延誤或不辦,將責成監(jiān)察官員依律懲處。宮廷告示就是通過這樣的程序和渠道,將皇帝的恩賜、指示、命令等,逐級逐步傳達到全國的政府官員和百姓中間。(二)中央各部門所示明代中央政府乃指內(nèi)閣、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和大理寺等機構(gòu),這些機構(gòu)都有發(fā)布告示的權(quán)力。他們經(jīng)常根據(jù)國家政治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按照各自的權(quán)限,不斷地發(fā)布代表中央政府和權(quán)力機關(guān)的意志和法令的告示。這些告示對安定社會秩序,教化風俗人情,起著強有力的維持和鞏固作用。請看下例:12.舊制,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弘治三年,大學士劉吉等言:“時日迫促,閱卷未精,請再展一日,至第四日放榜。”至今為例。——余繼登:《典故紀聞》第283頁13.弘治九年,詔度僧,禮部爭不得。伸極陳之不可,不納。京師民訛言寇近邊,兵部請榜諭。伸言:“若榜示,人心愈驚。昔漢建始中,都人訛言大水至,議令吏民上城避之。王商不認,頃之果實。今當以為法?!笔滤鞂??!睹魇贰で靷鳌?4.成化年間,因擒獲妖人,追其妖書圖本,備錄其名目,榜示天下,以曉諭愚民?!嗬^登:《典故紀聞》第266頁15.北虜近來邊患,兵部榜諭各處,召募壯勇?!嗬^登《典故紀聞》第252頁16·正統(tǒng)十四年,虜至京城。榜購能擒斬也先者,賞萬金,封國公。景泰元年,購殺也先者賞銀五萬兩,金萬兩,封公,官太師;殺伯顏帖木兒、喜寧等,賞銀二萬兩,金千兩,封候。——鄭曉:《今言》第161頁,又載李樂:《見聞雜記》卷117.初九壬辰,中允李景廉奏云:“太子系假冒,閣臣王鐸再加質(zhì)問,使供吐姓名。”都察院粘示通衢:“王之明假冒太子。”……十三乙丑,御史張兆熊奏:“偽太子一案,謗議遍處沸騰?!鄙厦?“即將口詞章奏連夜速刻,即付詔使,逐郡宣布?!薄嬃?“《明季南略》第178頁18.范敏授戶部尚書,上諭敏等曰:“曩者奸臣聚斂,深為民害,稅及天下纖悉之物,朕甚恥焉。自今為軍民娶嫁喪祭之物,舟車絲綿之類,皆勿稅,戶部宜榜天下,使其周知?!薄队裉脜舱Z》第34頁以上告示均來自中央政府的各個衙門,如內(nèi)閣、王府、禮部、兵部、戶部、都察院等,范圍包括整頓軍紀、禁止抽稅、殿試放榜、懸賞募勇、制止流言等,內(nèi)容十分廣泛。大部分告示的作用主要是通報某項重大事情,宣傳王朝的政策方針,公布某項結(jié)果等。中央政府的有些告示實際上還具有法律的威嚴。如《明史·李善長傳》說:“既拔采石,趨太平,善長預出榜,禁戢士卒。城下,即揭之通衢,肅然無敢犯者?!崩钌崎L是行政首腦,由于他事先榜文禁約,故軍隊紀律受到約束,誰也不敢擾民胡來,否則,那是要付出代價的。還有一種情況?;实墼谔幚碚?wù)時,發(fā)現(xiàn)有的事情不便由宮廷告示的面孔出現(xiàn),便指示內(nèi)閣或六部出面,榜示天下。例如,明成祖曾聽說“瑜珈”功在社會上很為流行,蠱惑人心,敗壞風俗,便指示禮部,揭榜禁止:“近有一種無知愚民,妄稱道人,一概蠱惑,男女雜處無別,敗壞風俗,洪武中行瑜珈法,稱火居道士者,俱有嚴禁,即揭榜申明,違者殺不赦?!?類似這種由皇帝下令中央政府部門出面張貼告示的例子,在有明一代,為數(shù)不少??紤]到一般民眾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明朝政府對有些告示配上圖畫,加以說明,使其形象生動,從而加深讀者的印象。如洪武年間,山西都指揮何誠等知法犯法,擾民斂財。朱元璋知道后大怒,指示道:“享這等大俸祿,如此害民,鬼神鑒察,豈能長遠。恁都察院將他所犯凌遲,情罪圖形榜示,教天下知道?!?大太監(jiān)劉瑾被拿下后,也是“以招情并處決圖狀,榜示天下?!?這種配畫說明的宣傳性告示,不同于那種緝拿逃犯的配畫通緝令。前者要多樣化一些,生動一些,或許還有一定的娛樂性成份,為的是讓一般老百姓都能看懂。(三)《光緒民告》在現(xiàn)存所有的明代告示中,保留的數(shù)量最多、完整性最強的,要數(shù)地方告示。要全盤地了解和從總體上把握明代告示,就必須認識明代的地方政府告示。此類告示,一般都是由地方上的最高行政長官如知州、知府、知縣之類發(fā)布的。大家知道,明代著名大清官海瑞曾當過淳安知縣。在他就職期間,曾發(fā)布過好些不同內(nèi)容的告示。試引一則如下:19.諭礦徒告示淳安知縣海示:諭盜掘礦人等,訪得近礦山村落居民,屢被爾等擄掠毒害。人各有身,各有家人,毒爾生,破爾家,爾心如何?我縣官與爾,皆天地之民也,當相愛相生,不當互相殘害。故諭爾等,使爾各回本行,各圖安穩(wěn)生理。若仍前所為,是終日取禍亡也。爾等念之,反思之,毋自貽,悔?!逗H鸺返?79頁根據(jù)《海瑞集》提供的材料得知,海瑞在當淳安知縣時,共發(fā)布過9篇告示。這些告示的意圖各不相同,有勸告性的,如《勸賑貸告示》、《諭礦徒告示》;有振奮宦氣的,如《禁送告示》、《諭里老告示》;有貫徹上級方針政策的,如《保甲告示》、《保甲法再示》;有經(jīng)濟方面的,如《定耗銀告示》;有制定條律的,如《招撫逃民告示》、《禁約》等。明代地方政府的告示,經(jīng)常起著穩(wěn)定情緒,維系人心的積極作用。萬歷年間,京師市面上傳聞官府不允許使用嘉靖舊幣,只準流通萬歷新錢,引起全城百姓恐慌不安,叫苦連天。后官府傳榜告示,說是訛言,于是“民情少定”6。在兵慌馬亂的年頭,告示猶如新聞發(fā)布中心和信息傳播中心,作用顯得更加突出,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曾經(jīng)在崇禎末年擔任過太和縣令的吳世濟,就發(fā)布過這樣的告示。試引一則:20.禁約米販太和縣為禁約事:照得本縣經(jīng)兵火之后,去年秋收糧食,僅足支本縣境內(nèi)之食。近聞外屬買米之船,紛集境內(nèi),誠恐境內(nèi)民食不足,價值將致騰涌,仰各集鎮(zhèn)斗戶并有糧之家,不得濫行放買,為地方之累。除潁州系本屬上司地方,有署印官文批到縣者,并鹽商買豆往淮買鹽者不在此禁。特示?!短涂h御寇始末》第104頁史料20是說,太和縣令發(fā)現(xiàn)鄰近地區(qū)的居民涌入本縣搶購糧食,擔心這樣會引起本縣糧價上漲,故發(fā)布告示,要求有糧人家不得濫行放買,并規(guī)定本縣糧食不得出境。據(jù)《太和縣御寇始末》一書中提供的資料統(tǒng)計,在崇禎八年的正月和二月,短短兩個月中間,太和縣令吳世濟曾發(fā)布告示25篇,平均每兩天多就有一篇,有時一天竟貼出兩篇不同內(nèi)容的告示。這些告示,有的是曉諭安民,如《寇退民安》、《寇急安民》、《兵至安民》等,它將最新戰(zhàn)訊及時地通報全縣百姓,不管是有利也罷,還是不利也罷,統(tǒng)統(tǒng)如實地公告,絕不隱瞞;有的是為維持全縣民眾的正常社會秩序和經(jīng)濟生活而發(fā)布的,如《禁訛安民》、《嚴禁乘機報復》、《禁定米價》等;更多的則是要求全縣軍民團結(jié)一心,練兵習武,積極備戰(zhàn),建立完善而有力的一體化軍民聯(lián)防制度,如《編排里甲》、《比試賞格》、《分信守城》、《犒恤兵丁》、《照里派兵》、《團練甲丁》、《更番守城》等。以太和縣令名義發(fā)布的這些告示,從某種意義來說,很近似于一份每幾天發(fā)行一次的地方報紙,它不斷地及時地將全縣大事和新情況、新動向、新戰(zhàn)訊、新信息向全縣民眾發(fā)布。由此看來,明代地方政府的告示,其中有一部分正是在履行著報紙的功能。綜上所述,我們發(fā)現(xiàn)明代告示有著如下的特點:一、它是官府面向一般民眾的重要傳播工具和重要的信息流通渠道,是官府的意志和意圖的忠實代言人;二、它傳播官府的最新重大變化和新的方針、政策,同時也推行和督促新的方針、政策的實施;三、它的內(nèi)容既有宣傳性,又有鼓動性,還有新聞性;既有針對性,又有隨機性,還有廣泛性;四、它的發(fā)布權(quán)掌握在各級政府及其官吏手中,因而它在國家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的日常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教化風尚、安定秩序、維護法律、統(tǒng)率輿論的作用;五、在新聞傳播的活動中,它同邸報有著很是接近的傳播功能,是沒有“報頭”的報紙,它的影響面廣于邸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農(nóng)民軍也曾利用告示來宣傳和傳播自己的政策和命令。例如,李自成攻下北京城的第二天,為防止京城可能出現(xiàn)社會秩序混亂,就派人四處張貼農(nóng)民軍告示,要求軍民共同穩(wěn)定局面,史稱“兵政府榜曰:‘大師臨城,秋毫無犯,敢掠民財者,即磔之?!卸\掠絹肆,磔于市。民聞大喜傳告,安諸如故?!庇秩纭睹魇酚浭卤灸费?“初,李自成兵臨漢陽不克,聞獻忠取之,自成怒,榜示遠近,曰:有能者擒獻忠以獻者,賞千金?!?大約這時的李、張二人已經(jīng)鬧翻了?!对姟芬痪韽V告實際上也屬于告示的范疇,或者說是告示的一個分支,一種類別。所不同的是,告示由官府發(fā)布,廣告由私人張貼;告示的內(nèi)容幾乎無所不包,而廣告的范圍則限于商業(yè)一隅和跟私人有著直接利益的事情。明代社會商業(yè)繁盛,交往頻繁,與之相適應的民間廣告,也是相當?shù)匕l(fā)達。陸容在《菽園雜記》里曾說,京城的廣告甚至張貼到堂堂吏部衙門的門前墻壁上8。海瑞做官時,曾派人四處張貼他個人的“政治性廣告”,請求各方人士若有疾苦和冤情,可直接找他本人商談,《海瑞集·海忠介公傳》是這樣寫的:“到處放廣告,唯以察夫民間疾苦,官吏貪毒,實有冤抑者。到村落,許里老見,指畫本里利病,及府縣民事??盅瞄T中耳屬于垣,彼有不可言、不敢言者,以此通之?!?1986年1月8日《北京日報》上的一個專欄里曾刊登了嘉靖年間的一則書籍廣告,全文如下:1.金臺書鋪汪諒見居正陽門內(nèi)西第一巡更鋪對門。今將所刻古書目錄于左,及家藏今古書籍不能悉載,愿市者覽焉:翻刻司馬遷《正義解注史記》一部;翻刻梁《昭明解注文選》一部;翻刻黃鶴《解注杜詩》一部,全集;翻刻《千家注蘇詩》一部;翻刻《解注唐音》一部;翻刻《玉機微義》一部,系醫(yī)書;翻刻《武經(jīng)直解》一部,劉寅進士注;(以上)具宋元版。重刻《名賢叢話》、《詩林廣記》一部;重刻《韓詩外傳》一一部;十卷,韓嬰集;重刻《潛夫論》,漢王符撰,一部;重刻《太白遺音大全》一部;重刻《臞仙神奇秘譜》一部;重刻《詩對押韻》一部;重刻《孝經(jīng)注疏》一部;(以上)具古版。嘉靖元年十二月一日,金臺汪諒校正古版新刊。這則廣告的發(fā)布時間為公元1523年1月初,距今已有460余年的歷史,據(jù)說這是保留到現(xiàn)在的最早的北京書籍廣告。廣告的發(fā)布者是一個普通的書鋪商人,相當于現(xiàn)在的書店經(jīng)理,叫汪諒,書鋪地址在今前門一帶。有的出版商則是自己直接出面做廣告,而無需書商做中介?!睹髑逍≌f論叢》第4輯上曾刊登了一則書籍出版廣告,它是由一個叫“雙峰堂余象斗”的出版商做的。從廣告內(nèi)容看,這位出版商很注意廣告的技巧和清晰度,他詳細地開印了可印書籍的目錄,聲稱這些書籍對進學中舉都很有好處,并說只要讀者訂貨,有的是現(xiàn)貨現(xiàn)取,有的可很快印出,指日可待,這表明出版商擁有較強的印刷出版能力。對新版書籍,出版商特別強調(diào)系名家編輯和選注,有的還列上注家姓名,指出乃“字字句句,注釋分明”。應當說,這位出版商的廣告做得非常實在,態(tài)度誠懇,當然這恐怕跟出版商的實力雄厚有很大的關(guān)系。沒有實力,又不會做廣告,要想在既競爭激烈,又繁榮發(fā)達的明代出版行業(yè)里站住腳跟,那是非常困難的。至于明代小說中的廣告,那就更多了,隨舉幾例:2.那日打從街上走過,見一個新書店里貼著一張整紅紙的報帖,上面道:“本場敦請?zhí)幹蓠R純上先生精選三科鄉(xiāng)會墨程,凡有目門錄及硃卷販顧者,幸認嘉興府文海樓書坊大街不誤?!惫珜O心里想道:“這原來是個選家,何不來拜他一拜?”——《儒林外史》第13回3.……急了一會,只得想出個主意出來,要在一路之上寫個招子,凡他經(jīng)過一處,都貼一貼,等他看見,自然會尋了來?!顫O:《十二樓·生我樓》4.他見口里說來,沒人肯信,就買一張棉紙,裱做三、四層,寫上兒行大字,做個賣身為父的招牌,其字云:“年老無兒,甘賣與人作父,止取身價十兩,愿者即日成交,并無后悔?!薄顫O:《十二樓·生我樓》5.……碧秋道:“差人去尋,也不中用,須多用榜文,四處粘貼,或者有人知風來報?!碧诺?“我兒說的是?!本蛯懫鸢裎?上寫著:“報信的,謝銀三十兩,收留的,謝銀五十兩?!睂⒈茈y理由,姓名年紀,一一開明。寫完,發(fā)出去,連夜刊板,印刷了幾百張,差了十數(shù)個人役,四處去粘貼。差人領(lǐng)了榜文,分頭去了?!跺\香亭》①106.荊娘領(lǐng)命,遂寫了許多報條,叫家人分貼于揚州內(nèi)外的鬧市中,上寫著:“瓊花觀東辛祭酒家,辛荊燕小姐于本宅金帶樓上,大開紅藥詩社。訂期于每月初三、十三、二十三遍請合郡奇才淑女,彩筆閨人,同臨題詠,以著一日芳名,聊續(xù)千秋佳話。河州廣遠,流采無方,謹此陳情,愿言命駕?!薄酱稳?傳詩送閱,奔馳道路。也有偷觀的,也有竊看的,也有借抄的,也有傳誦的,一時轟然以為盛事?!旎ú刂魅?《兩交婚》第31頁7.……宦氏道:“一邊差人報相公,一邊著人出招子?!笔又?心中著了一驚道:“去倒走了,不知可能走脫么?”放心不落,走回家中,止見招子貼得滿城中城外。束生道:“宦家不見人,怎將我束家出名。”分付心腹,但見招子,一齊涂抹干凈。——青心才人:《金云翠傳》第154頁以上小說中的“報帖”、“招子”、“招牌”、“榜文”、“報條”等,都是廣告的不同說法和不同形式。以上資料2中的報帖也是一則書籍廣告,3和5講的是尋人廣告,4是賣人廣告,6是變相的或巧妙的征婚廣告,7是緝偷廣告。這些廣告,除一起利用職權(quán)是雕板印刷的以外,其余均是手抄。從小說中看,廣告的效果相當不錯,當時人們就認為廣告是溝通信息渠道的最好橋梁和方便手段,因而常常使用它。揣測實際情況與上述小說的情節(jié)描述,不會相差很遠。文學畢竟是、也終究是社會生活的折射和反映。雕塑板印刷印刷法明代告示既然是有不同層次的,那么告示的書寫格式當然也是要分等級的。譬如講,小衙門的告示規(guī)格不能超過大衙門的告示,否則就是違反了封建社會中等級森嚴的尊卑禮儀。朱國楨曾說:“曾在京中過安福胡同,見兵馬司告示大過巡城御史。后歸家,見驛丞告示大于知縣,乃富翁之告示僉以朱筆懸之通衢。蓋人之不自分如此,而風俗紀綱可概見矣?!?1由于明中期以后政府的行政紀律松弛,一些小衙門的告示竟然大于級別更高衙門的告示,連民間商人的告示也超過了官府的告示,甚至還用朱筆書寫。看到這一切,朱國楨不得不感嘆世風日下,紀綱敗壞。告示的張貼地點,一般均選擇在通衢之處,即史料上常說的“揭示通衢”、“粘示通衢”、“張掛通衢”等。通衢是指位于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的四通八達的交通要沖,這些地方的來往人員多,告示的傳播效果好,速率高,散布面積廣。作為傳播媒介之一種的告示,它分為印刷的和手抄的兩種。哪些是印刷的,哪些是手抄的,這取決于告示的內(nèi)容和告示的級別。宮廷告示、中央政府告示和省以上衙門告示,一般都是印刷張貼發(fā)布。有例子如下:1.詔告天下,刊布通行,合用進呈本紙三百張,銀一兩八錢;凈邊本紙五百張,銀二兩;大梨板二十片,銀六兩;黃本紙五千張,銀三十兩;大黃連七紙七千張,銀五兩六錢;棕毛八斤,銀四錢;煙墨十斤,銀三兩;油燭十五斤,銀一兩五錢;速香一斤,銀四錢八分;大紅燭一對,重四斤,銀四錢;小紅燭三對,重三斤,銀三錢;大紅本紙四十張,銀一兩二錢;大呈文紙八十張,銀三錢二分;刷印刊刻工食銀十兩,二縣鋪稅銀辦。——沈榜:《宛署雜記》卷14,第137頁從這則史料中說到的各種紙張、大梨板、棕毛、煙墨、印刷刊刻匠工錢等情況判斷,宛平縣發(fā)布的告示,全是用雕板印刷的。該書同卷還說到“東宮出閣講讀、冠禮成”、“皇太子即皇帝位”、“皇帝大行禮”等等重要政治動態(tài)消息,宛平縣也要用雕板印刷印出告示,向全縣通報。宛平縣雖然是個縣份,但它挨近皇城,就在天子腳下,并且人口稠密,商業(yè)繁盛,房屋緊連,所以它的行政級別要高出一般的縣份,而它用雕板印刷告示,也就沒什么奇怪的了。明代官府在鎮(zhèn)壓和瓦解農(nóng)民軍的過程中,有時也采用印刷告示的方式,來招撫農(nóng)民軍。張瀚在《松窗夢語》中曾談到過這樣一個事例:“終南山高大,綿亙極遠,西連崆峒、太白,東連太華、少華,南出為蒿山,又南出為衡山,其間故多礦洞,遇荒饑民嘯聚,動至數(shù)千。時關(guān)南、關(guān)內(nèi)兩道會議夾剿,兵糧已集,惟俟余以示進兵之期。余思此輩迫于饑窘,未有殺人攻劫之罪,情可原憫。即手書曰:‘民窮為盜,原非本心,律有明條,許得自首。凡收執(zhí)憲票者,聽復業(yè)生理,官司不得追究?!そ晨趟⑷в鄰?用鄭方印識,給以大字榜文,遣撫民同知李愚馳往,諭以禍福。眾皆歡呼,投棄戈挺,羅拜于地,領(lǐng)票而去。時嘉靖丙寅三月也。”12為了平息這次饑民聚眾鬧事,官府張貼了三千張雕板印刷的告示,提高了信息傳播的密度,從而勾通了饑民與官府之間的聯(lián)系與理解,最后解決了問題?!痘⒖谟嗌o》一書中有一條記載類似上面的事情,說:“監(jiān)軍兵科給事中張家玉安插難民,行各府州縣村落,深為得法,上嘉悅之,著工部依家玉所進告示冊式刻板,吏兵二部選差能干承差才官數(shù)十人,送遭寇殘害處所,地方官遍行粘布。”13這張告示顯然也是用雕板印刷,而且是由中央衙門出面,面向全國發(fā)布。1986年11月20日《北京日報》報道了新華社的一條電訊,說是在山西省應縣佛宮寺釋迦塔內(nèi)發(fā)現(xiàn)了明代永樂二十年的布告,布告的內(nèi)容是推行鈔法之事,發(fā)布者為“山西等處提刑按察司”,布告上蓋有五個朱紅的衙門官印;布告由三張印紙組成。從布告上的字體厚重、工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工智能視角下的認知科學研究
- 智慧林業(yè)推動林業(yè)新質(zhì)生產(chǎn)力的內(nèi)在機制與發(fā)展路徑研究
- 公平原則下個人信息同意機制的法律經(jīng)濟學分析
- 勞動力市場扭曲的成因機制及其影響效應研究與對策探討
- 高中物理案例教學科學思維培養(yǎng)
- 橋頭飯?zhí)霉芾磙k法細則
- 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人才隊伍建設(shè)與培訓體系
- 大氣光學湍流廓線的探測與預測技術(shù)研究
- 昭通盆景栽培管理辦法
- 國家安全學習體會
- GB/T 307.4-2017滾動軸承推力軸承 產(chǎn)品幾何技術(shù)規(guī)范(GPS)和公差值
- GB 29415-2013耐火電纜槽盒
- 《密碼法》培訓只是講座PPT課件(帶內(nèi)容)
- 建筑工程文件歸檔管理明細表
- 如何解讀血常規(guī)報告
- 區(qū)域消防安全風險評估規(guī)程DB50-T 1114-2021
- 免疫調(diào)節(jié)治療在腦卒中的運用課件
- 機關(guān)檔案管理工作培訓PPT課件
- 25T汽車吊檢驗報告
- 變頻空調(diào)中的永磁電機電感分析
- 高考常考語法填空詞性轉(zhuǎn)換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