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南朝五言詩之公宴詩
在文學史上,他將近體詩《易聲難病》(新唐宋傳中)的完成過程融入到沈葆期和宋代的《沈宋》中,并被稱為“沈宋”。然而,近體詩由沈約首倡聲病之說到最終定型,卻經(jīng)歷一個漫長的不斷探索、不斷演化的過程。尤其五言律詩,由南朝永明詩人倡導并實踐的“永明體”,經(jīng)梁陳陰鏗等人的努力,五言詩的律化程度日趨提高,這是五言律詩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在這一發(fā)展階段中,公宴詩的創(chuàng)作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永明詩人探索和實踐“永明體”的一個重要方式,便是舉行公宴集會集體創(chuàng)作公宴詩。在創(chuàng)作前,對五言詩的篇制、句式和用韻都有明確規(guī)定。詩會的評比詩作、一較高下的游戲娛樂特點,促使詩人們在詩歌的聲律上有更細致的講究。在這種評比中,詩人們不斷地就詩藝進行切磋、研究,詩作的聲律技巧大大提高了。梁陳詩人具有聲律之美的詩作中,也以公宴詩的律化程度較高。公宴詩創(chuàng)作的特殊氛圍、作詩方式,及功利性的目的,都促使詩人更為自覺地追求詩作聲律精美的程度。這必然會大大加快五言詩的律化進程。一南朝公共詩歌的發(fā)展促進了五種語言的律化(一)公宴詩會議“同詠”對于“永明體”的建設(shè),竟陵王文學集團是有首倡推廣之功的?!赌淆R書·陸厥傳》曰:“永明末,盛為文章。吳興沈約、陳郡謝朓、瑯邪王融以氣類相推轂。汝南周颙善識聲韻。約等文皆用宮商,以平、上、去、入為四聲,以此制韻,不可增減。世呼為永明體。”“永明體”的創(chuàng)立者沈約、謝朓、王融等人,都是屬于竟陵王文學集團成員,屬于著名的“竟陵八友”之列?!坝烂黧w”的主要內(nèi)容為“四聲八病”的聲律論,講究聲律的和諧,避免“平頭”、“上尾”、“蜂腰”、“鶴膝”等八病。文中只提到前四病,說明這是首先要避免的。根據(jù)《文鏡秘府論》所述,這前四種病犯后來確實特別重要,而其馀四病,則“但須知之,不必須避”。永明體除對聲律上的要求外,還有篇幅結(jié)構(gòu)、隸事對偶、語言流暢、風格意境等方面的要求。與聲韻相關(guān)聯(lián),自然要求篇幅的縮短和句數(shù)成雙的固定。因為篇幅過長,聲律的運用必然更為繁復;句數(shù)不固定,也不便于某種格式的確定,而且還要求兩句之間的對偶。竟陵王文學集團是如何在實踐中探求并創(chuàng)制“永明體”的呢?這與蕭子良組織的集團文學活動密切相關(guān)。《南史·王僧孺?zhèn)鳌份d:竟陵王子良嘗夜集學士,刻燭為詩,四韻者則刻一寸,以此為率。(蕭)文琰曰:“頓燒一寸燭,而成四韻詩,何難之有。”乃令(丘)令楷、江洪等共打銅體立韻,響滅則詩成,皆可觀覽。這種限時的作詩競賽,在竟陵王文學集團的集體作詩活動中,很有典型意味?!八捻崱笔窃姇?guī)定詩歌的篇制韻數(shù),人人都須按此規(guī)定賦詩,先成者為勝。據(jù)永明詩人的現(xiàn)存詩作看,以公宴詩會上“同詠”的方式集體賦詩,更為當時創(chuàng)作的普遍形式?!巴仭奔幢娙硕及赐辉婎}賦詩?;蛞詷犯麨轭},或同詠一物,或就同一事件吟詠。如永明體的代表詩人謝朓《謝宣城詩集》卷二,有題為《同沈右率諸公賦鼓吹曲名先成為次》的一系列作品?!跋瘸蔀榇巍?正表明集體創(chuàng)作的方式。詩集是以當時寫成的次序排列諸詩的,五人之詩依次如下:芳樹沈約入去去一一一一去一入一一一入一一一一去入發(fā)萼九華隈,開跗露寒側(cè)。氛氳非一香,參差多異色。去入一一上一一入上入一上一一去去一一去入宿昔寒飆舉,摧殘不可識。霜雪交橫至,對之長嘆息。(入聲韻“職”部韻:側(cè)、色、識、息。)當對酒范云去上一去入去一一一一一去一一上一去入一一對酒心自足,故人來相持。方悅羅衿解,誰念發(fā)成絲。一去一一入一一上去一去一一一入入上一一一徇性良為達,求名本自欺。迨君當歌日,及我傾樽時。(“支”部韻:持、絲、欺、時。)臨高臺謝朓一上一一一一一一上入一去一上一去去一一入千里常思歸,登臺瞻綺翼。裁見孤鳥還,未辨連山極。去去去一一一去上一入一入去一上一上去一入四面動清風,朝夜起寒色。誰識倦游者,嗟此故鄉(xiāng)憶。(入聲韻“職”部韻:翼、極、色、憶)巫山高王融一去一一一一去一一入一一去一上一一一去入仿像巫山高,薄暮陽臺曲。華煙乍舒卷,行芳時斷續(xù)。一上一上一去一一上入上一去一去一一去一入彼美如可期,寤言紛在矚。憮然坐相望,秋風下庭綠。(入聲韻“活燭”部韻:曲、續(xù)、矚、綠。)有所思劉繪入一一上去一上去上一一一入一去一入一上一別離安可再,而我更重之。佳人不相見,明月空在帷。去一上一入入上去一一一上去一一一一上上一。共銜滿堂酌,獨斂向隅眉。中以亂如云,寧知有所思。(“支”部韻:之、帷、眉、思。)(P6)據(jù)《謝宣城詩集》,此后還有“同前再賦”,謝朓和王融賦《芳樹》,沈約賦《臨高臺》,王融賦《有所思》,劉繪和范云賦《巫山高》,仍按以上的次序。魯迅先生說:“《謝宣城詩集》雖然只剩了前半部,但有他的同僚一同賦詠的詩。我以為這樣的集子最好,因為一面看作者的文章,一面又可以見他和別人的關(guān)系,他的作品,比之同詠者,高下如何,他為什么要說那些話……”,這便指出了《謝宣城詩集》這種編輯方針的效果,既便于了解謝朓和朋輩詩人們的關(guān)系,又有利于比較詩作水平的高下,同時也可以讓讀者想象作詩的具體場所。(P181)試看這些詩所遵循的規(guī)則:首先是聲韻上,力求實現(xiàn)“五字之中,音韻悉異,兩句之內(nèi),角徵不同,不可增減”的四聲搭配,求得“曲折聲韻之巧”。盡量避免“平頭、上尾、蜂腰、鶴膝”他們認為最影響聲韻之美的聲病。以上五首詩中,“平頭”病,根據(jù)《文鏡秘府論》曰“(五言詩)上句第一字與下句第一字,同平聲不為病”,則除王融《巫山高》、范云《當對酒》犯,其他三首都不犯:“上尾”病,五首都不犯;“蜂腰”病,據(jù)《文鏡秘府論·文二十八種病》“蜂腰”病下曰:“(五言詩一句之中)如第二字與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聲非病也”,則以上五首都不犯;“鶴膝”病,《巫山高》、《當對酒》不犯,其他三首都第五字與第十五字同聲,犯“鶴膝”病??梢?盡管詩人沒有完全實現(xiàn)“曲折聲韻之巧”,但都有意識地避免聲病,講究聲律的精美。在押韻上,并不是統(tǒng)一用平聲韻,相反,押平聲韻相對較少。上面五首中只有兩首押“支”韻。再如范云《巫山高》押“微”部韻。而選用仄聲韻及入聲韻作韻腳的詩卻占多數(shù)。除以上沈約《芳樹》等三首押入聲韻腳外,還有謝朓《芳樹》押“屑薛”部韻,王融《芳樹》押仄聲“遇”韻,劉繪《巫山高》押“漾”韻。由此可見詩人們在用韻上爭奇斗巧的努力,也是在詩歌押韻上的有意識地探索。在比較詩作高下中,自然會對詩韻的選擇作一總結(jié)。再看篇制上,都統(tǒng)一運用五言八句式的詩型。這正是與蕭子良“刻燭為詩,四韻一寸”的要求一致的。說明五言八句的詩型,已為參加詩會的人們普遍認同。這種篇制短小,易于在短時間內(nèi)作出,同時又與聲律的講究是相適應的。因為詩人在每句中都注重曲折聲韻,在短時間內(nèi),不可能作成鴻篇巨制。五言八句,已能使聲韻美得到準確而完滿地發(fā)揮。這是公宴詩最為適合的詩型。齊代五言八句詩有83首,約占五言詩總數(shù)的29%。其中公宴詩35首,約占42.17%。尤以“同詠”形式作的公宴詩表現(xiàn)更為明顯?!吨x宣城詩集》卷五在《同詠樂器》的總題下還收了王融“琵琶”、沈約“篪”、謝朓“琴”三首五言八句詩。同樣,在《同詠坐上玩器》總題下,收了沈約“竹檳榔盤”、謝朓“烏皮隱幾”二首。這些詩都是在詩會上創(chuàng)作的,參加者在上述總題下,以抽簽等方式分得各種器物名,即所謂“賦得”,近似于俳句的席題。雖是詠物,與前面以樂府曲名作的詩都有相同的特征,屬于公宴詩。這些詩都采用五言八句式。五言八句式公宴詩的大量涌現(xiàn),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文學現(xiàn)象。當這種形式與聲律和對偶完美結(jié)合時,便構(gòu)成五言律詩。因此,五言八句式便成為五言律詩的句式基礎(chǔ),成為五律的必要條件?!段溺R秘府論》天卷《調(diào)聲》論及五言律詩時,則稱其為“四十字詩”,直接指實五言律詩必須以五言八句式(四十個字)為句式基礎(chǔ)。(P8)永明詩人每集同人舉行詩會,都用題詠的形式設(shè)定共同的主題,采用五言八句的詩型為共同的表現(xiàn)形式,追求聲韻之美,是在實踐中建設(shè)“永明體”。(二)梁晨公宴會詩歌的規(guī)律1、聲律精湛的詩型“永明體”發(fā)展至梁陳時,逐漸趨于精細,詩歌的律化程度趨于提高。明萬歷時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近體律詩”曰:“梁、陳諸家,漸多儷句,雖名古詩,實墮律體。唐興,沈(佺期)、宋(之問)之流,研練精切,穩(wěn)順聲勢,號為律詩,其后浸盛。……梁、陳至隋,是為律祖?!绷衡准缥帷㈥愱庣H的詩律化程度相對較高,在“永明體”發(fā)展為近體的實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明胡應麟《詩藪》外編卷二曰:梁、陳諸子,有大造于唐者也,何也?唐之首創(chuàng)也,以梁、陳啟其端也。唐律雖濫觴沈(約)、謝(朓),于時音調(diào)未遒,篇什猶寡;梁室諸王,特崇此體;至庾肩吾,風神秀朗,洞開唐規(guī),陰(鏗)、何(遜)、吳(均)、柳(惲),相繼并興;陳、隋徐(陵)、薛(道衡)諸人,唐初無異矣。其中便肯定了庾肩吾、陰鏗等人對律詩發(fā)展的貢獻。在他們的詩作中,公宴詩的聲律講究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庾肩吾現(xiàn)存詩作共88首詩,公宴詩占39首,占44.32%,多為“侍宴”、“應令”之作。詩型以五言八句、十句、十四句為主,韻腳以押平聲韻為主。在數(shù)量較多的五言八句的律詩詩型中,有幾近于完整律詩的詩作,如《侍宴》和《侍宴餞湘東王應令》。試看庾肩吾《侍宴餞湘東王應令詩》:陳王從游士,高宴入承華。并載同連璧,雕文類簡沙。落猿時動樹,墜雪暫搖花。念此離筵促,方愁別路賒。此詩有較完整的粘對結(jié)構(gòu),押平聲“麻”韻。像這樣較為嚴整的五律,在庾肩吾的公宴詩中不多見,在其他類詩作中也是不多見的。更多的倒是八句以上的長律,以粘式的疊合式結(jié)構(gòu)呈現(xiàn)。如《奉和春夜應令詩》,全詩十二句,共六聯(lián),前二聯(lián)、后四聯(lián)各為粘式,押平聲“尤(尤侯幽)”部韻,這是律詩常用的韻腳。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卷二五評曰:“庾子慎詩,當其興會符合,音節(jié)頓諧唐人,構(gòu)思百出,差能津逮?!痹倏搓庣H的公宴詩,如《新成安樂宮》,關(guān)于此詩的寫作背景,《陳書·文學·阮卓附陰鏗傳》曰:世祖嘗宴群臣賦詩,徐陵言之于世祖,即日召鏗預宴,使賦《新成安樂宮》,鏗援筆便就,世祖甚嘆賞之。累遷招遠將軍、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頃之卒。陰鏗即席應詔賦詩“援筆便就”,且不犯聲病,確實可見陰鏗對聲律運用的熟練。他的詩才獲得陳世祖的嘆賞,因而得以“累遷”。試看全詩:新宮實壯哉,云里望樓臺。迢遞翔鹍仰,連翩賀雀來。重檐寒露宿,丹井夏蓮開。砌石披新錦,梁花畫早梅。欲知安樂盛,歌管雜塵埃。全詩五言十句,除詩型上不是嚴格的五言律詩的詩型,其他方面都具備了五言律的典型特征。全詩押平聲“灰部韻,不犯聲病,是較為完整的五言律粘式聲律結(jié)構(gòu),除首二句和末二句外,中間六句對偶較精工?!秺A池竹》詩五言八句:“夾池一叢竹,垂翠不驚寒。葉醞宜成酒,皮治薛縣冠。湘川染別淚,衡嶺拂仙壇。欲見凌冬質(zhì),當為雪中看?!卑瞬≈兄环浮靶№崱?上下句內(nèi),除本韻字外,有他韻相犯,三、四句宜、皮同支韻,五、六句川、仙同仙韻,也是近于五言律詩的。陰鏗詩創(chuàng)作的時代,上承永明體,下接近體。陰鏗“每病苦辛”(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在永明聲律基礎(chǔ)上不斷探索與實踐,尤其公宴詩的特別講究,反映出公宴詩的寫作在推進五言詩律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梁陳五言八句式詩中,有一部分是賦得體的公宴詩,這些詩在格律上的講究也是較為突出的。如江總《賦得三五明月滿》,賀徹《賦得長笛吐清氣》等詩。二游戲規(guī)則上的比較從以上的論述可見,在公宴場合集體創(chuàng)作公宴詩,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種游戲、一種娛樂活動的意味。它具有一系列的游戲規(guī)則,如限韻、分韻、分題、聯(lián)句等。所要表現(xiàn)的主題內(nèi)容大體相同,這樣使得公宴詩寫作,就成為一種較純粹的語言競賽。評判標準,基本以聲律技巧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為主。詩人們既表現(xiàn)相似的主題,自然不會再在構(gòu)思、立意上下功夫,而是在語言聲韻上呈才斗艷,互相爭勝。這必然會使詩作的律化程度提高。(一)深入挖掘,激發(fā)詩能中古時期,尤其重視在集體創(chuàng)作中詩人用韻的能力。南朝公宴詩會賦詩,往往喜歡限韻限時,才思敏捷、用韻自如者最為人欣賞。限韻規(guī)則常表現(xiàn)為兩種,一是宴會主持者限定韻目,在座者同按此韻來作詩。二是“賦韻”,即分韻的方式。關(guān)于限韻作詩活動,史料記載頗豐。如:《南史·謝微傳》:“梁武帝餞于武德殿,賦詩三十韻,限三刻成,微二刻便就,文甚美?!薄赌鲜贰ね跻?guī)傳》:“武帝于文德殿餞廣州刺史元景隆,詔群臣賦詩,同用五十韻,規(guī)援筆立奏?!睆囊陨鲜妨嫌涊d可見,公宴限韻賦詩要求韻字較多,篇幅較長,使得難度增加。詩人要在短時間內(nèi),在一個韻目中努力搜求韻字,這就要求詩人對韻目韻字相當熟悉,并能妥貼運用,才能勝出。有時宴會主持者為了使在座者斗才氛圍更為濃烈,專選一些生僻難押的韻讓大家去作。如“劇韻”、“強韻”。以此韻為詩制作難度大,這樣便能考驗出詩人因難見巧的獨到才能。《梁書·王筠傳》云:“筠為文能壓強韻。每公宴并作,辭必妍美。(沈)約常從容啟高祖曰:‘晚來名家,惟見王筠獨步?!薄皬婍崱敝皬姟?有“勉力”、“勉強”、“使用強力”意味。作強韻詩,為韻所牽,其難度是多方面的,既包含用韻之難,又包含用字之難。王筠能押強韻并“辭必妍美”,自然具有較高的詩才而倍受人贊譽。宋代葉夢得《玉澗雜書》考述王筠用韻后云:“古詩之工,初不在韻上,蓋欲自出奇,后遂為格。乃知史于諸文士中,獨言筠善押強韻以此。”正是說明了這一點。(P473)“劇韻”也是這樣?!蛾悤肪砣摹缎觳杺鳌吩?(鄱陽)王率府僚與伯陽登匡嶺,置宴,酒酣,命筆賦劇韻二十(《南史》作“劇韻三十”),伯陽與祖孫登前成,王賜以奴婢雜物。徐伯陽與祖孫登作劇韻先成,得到獎賞。這正說明,當時是以用韻技能的高低,作為衡量詩人詩才的重要尺度。限韻賦詩,尤其用“強韻”、“劇韻”,必然促使詩人用韻能力和作詩技巧的提高。第二種限韻規(guī)則是“賦韻”。俞樾《茶香室四鈔》卷十三曰:所謂賦韻者,非詩賦之賦,乃賦予之賦?!x韻者,謂以韻字分給眾人也。由此可知“賦韻”即分韻,或一人分得一韻,或幾人分得一韻。所分得的韻難易不同,如曹景宗就得“競、病”較難押的韻,誰能分得易押的韻就看他的運氣好壞。這種規(guī)則游戲性更強。如庾肩吾《暮游山水應令賦得磧字詩》,便是分得“磧”字作韻腳,這屬于入聲“陌(陌麥昔錫)”韻。陳后主詩如《春色禊辰盡當曲宴各賦十韻詩》,《七夕宴玄圃各賦五韻詩》(座有顧野王、陸琢、姚察等四人上)等,都屬宴會分韻而作。(二)封建時后,整體布局為五段“支”韻,并作高價值社會主義文聯(lián)句,又稱“連句”。趙翼《甌北詩話》卷三謂“六朝以前謂之連句”。即是由兩人或多人共作一詩,聯(lián)結(jié)成篇。《柏梁》詩可謂最早的聯(lián)句形式,一人一句,押同一個韻。南朝以聯(lián)句形式作詩多發(fā)生在公宴場合,是比較典型地體現(xiàn)詩歌創(chuàng)作集體性的形態(tài)。聯(lián)句的規(guī)則有多種,有的仍沿襲《柏梁臺詩》的體制形式,如宋孝武帝劉駿《華林都亭曲水聯(lián)句效柏梁體詩》,梁武帝蕭衍《清暑殿效柏梁體》等,大多數(shù)是限定一韻,一人作四句的較多,每四句有較完整的意思?!吨x宣城詩集》所收一系列聯(lián)句,各五言四句,韻腳統(tǒng)一用平聲韻。如謝脁《阻雪連句遙贈和》:“積雪皓陰池,北風鳴細枝。九逵密如繡,何異遠別離(謝脁)。風庭舞流霰,冰沼結(jié)文澌,飲春雖以燠,欽賢紛若馳。(江秀才革)……”由謝脁、江革等七人各作五言四句詩聯(lián)接成篇。韻腳各有不同,但統(tǒng)一押平聲“支”韻。若分開來看,每人所作四句儼然一首成熟的五絕。謝脁所作的四句,不僅不犯聲病,且首句入韻,粘式組合。前兩句寫景,對偶工整:后兩句述離別之感。詩意完整,可獨立成篇。王士禛《帶經(jīng)堂詩話》卷一說:“聯(lián)句昔人各賦四句,分之自成絕句,合之乃為一篇,謝脁、范云、何遜、江革輩多有此體?!边@種聯(lián)句頗近于后來的絕句,所以有些學者曾以此為后來五言絕句所從出。梁武帝蕭衍《聯(lián)句詩》:“傾城非人美,千載難重逢。雖懷軒中意,愧無鬢發(fā)容?!睉羌w聯(lián)句時所作,獨立成章,似一首五絕。若把兩人各作四句合在一起,更象一首五律了。庾肩吾《八關(guān)齋夜賦四城門更作四首》中“第一賦韻”《東城門病》、《南城門老》、《西城門死》、《北城門沙門》四首,都是五言八句詩,都統(tǒng)一押入聲“屑薛”韻,每首都圍繞限定的一個主題“病”、“老”等來作??雌饋硐笠皇淄暾脑?其實每首是由兩人各作四句聯(lián)句而成。如《西城門死》:綏心雖殊用,滅景寧優(yōu)劣。一隨業(yè)風盡,終歸虛妄設(shè)。王臺卿五陰誠為假,六趣寧有截。零落竟同歸,憂思空相結(jié)。李鏡遠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學校元旦活動方案模板
- 2025年度社區(qū)綜合治理工作方案書
- 一年級語文下冊亮點大試卷電子版
- 2025年電動胡須刀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瓷盆清潔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珍迪消食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特級黑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牙齦保護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沈陽工學院《數(shù)學選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城市學院《戒毒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五級師承結(jié)業(yè)論文骨傷科一萬字以上
- 《發(fā)作性睡病》課件
- 人教PEP版(一起)(2024)一年級上冊英語全冊教案(單元整體教學設(shè)計)
- 家鄉(xiāng)美食論文開題報告
- 江蘇省鹽城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 地理 含答案
- 肝膽外科術(shù)前宣教
- 百果園水果店加盟協(xié)議書范文
- 基于生成對抗網(wǎng)絡(luò)的圖像分類方法
- DB11T 219-2021 養(yǎng)老機構(gòu)服務質(zhì)量星級劃分與評定
- 重度哮喘診斷與處理中國專家共識(2024)解讀
- 干部家庭社會關(guān)系登記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