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蘇苑高級中學高一物理第一學期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蘇州市蘇苑高級中學高一物理第一學期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蘇州市蘇苑高級中學高一物理第一學期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蘇州市蘇苑高級中學高一物理第一學期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蘇州市蘇苑高級中學高一物理第一學期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蘇州市蘇苑高級中學高一物理第一學期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nèi)。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有的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1、如圖表示甲、乙兩物體由同一地點同一時刻,向同一方向運動的速度圖線,其中t2=2t1,則()A.在t1時刻,乙物在前,甲物在后B.在t1時刻,甲、乙兩物體相遇C.乙物的加速度小于甲物的加速度D.在t2時刻,甲、乙兩物體相遇2、小船在靜水中速度為4m/s,它在寬為200m、流速為3m/s的河中渡河。則渡河需要的最短時間為()A.40s B.50sC.66.7s D.90s3、下列各物理量的單位中,不屬于國際單位制中基本單位的是()A.牛頓 B.秒C.米 D.千克4、如圖所示,一名消防隊員在模擬演習訓練中,沿著長為12m的豎立在地面上的鋼管往下滑。已知這名消防隊員的質(zhì)量為60kg,他從鋼管頂端由靜止開始先勻加速再勻減速下滑,滑到地面時速度恰好為零。如果他加速時的加速度大小是減速時的2倍,下滑的總時間為3s,g取10m/s2,那么該消防隊員()A.下滑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4m/sB.加速與減速過程的時間之比為1∶2C.加速與減速過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之比為1∶7D.加速與減速過程的位移之比為1∶45、一個質(zhì)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內(nèi)通過的位移是,第內(nèi)通過的位移是,那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這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B.第3秒末的瞬時速度是C.質(zhì)點運動的加速度是 D.第5秒內(nèi)通過的位移是6、甲、乙兩質(zhì)點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它們的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A.在時刻,甲和乙的速度相同B.在時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C.在時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D.在時刻,甲和乙的速度不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7、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體A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F與水平面夾角為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A一定受到四個力的作用B.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FsinθC.拉力F與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方向一定是豎直向上D.物體A受到重力和物體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8、如圖所示,A、B兩物塊的質(zhì)量分別為3m和2m,兩物塊靜止疊放在水平地面上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μ≠0).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為g.現(xiàn)對B施加一水平推力F,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F=μmg,A、B間的摩擦力一定為零B.當F>7.5μmg時,A相對B滑動C.當F=3μmg時,A的加速度為μgD.若去掉B上的力,而將F=3μmg的力作用在A上,則B的加速度為0.1μg9、將力F分解為兩個不為零的力,下列情況具有唯一解的是()A.已知兩個力的方向,并且不在同一直線上B.已知一個分力的大小和另一分力的方向C.已知兩個力的大小D.已知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10、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質(zhì)量不等且mA>mB,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一起向右運動,滑輪及細繩質(zhì)量不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A.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C.水平力F較小時,物體A、B間沒有摩擦D.水平力F足夠大時,物體A、B間會打滑二、實驗題11、(4分)如圖,質(zhì)量為M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中有一豎直立桿,一質(zhì)量為m的小蟲(圖中用圓代替)以大小為g的加速度沿立桿勻加速向上爬,重力加速度為g,則小蟲在向上爬的過程中,立桿對小蟲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木箱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______.12、(10分)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并測定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所懸掛鉤碼的重力相對于對彈簧提供了向右的恒定拉力。實驗時先測出不掛鉤碼時彈簧的自然長度,再將5個鉤碼逐個掛在繩子的下端,每次測出相應的彈簧總長度。作出彈簧的長度(L)隨鉤碼個數(shù)(n)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則:①圖線與L軸的交點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圖線BC段偏離了直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該同學實驗時,把彈簧水平放置與彈簧豎直懸掛放置相比,優(yōu)點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缺點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三、計算題: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13、(9分)一輛卡車緊急剎車過程加速度的大小是,如果在剛剎車時卡車的速度為,求:(1)剎車開始后1s內(nèi)的位移大??;(2)剎車開始后3s內(nèi)的位移大小14、(14分)如圖所示,有一只小貓不慎從樓高15m處自由落下,他的主人在距下落點6m處看著小貓落下,主人跑至下落點剛好接住小貓,設主人跑動是勻速的,速度為5m/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小貓落下時間約為多少;(2)主人的反應時間是多少。15、(13分)為了便于顧客使用購物推車在不同樓層間往返,很多超市中安裝了坡面平整的自動人行道,而不是安裝階梯式自動扶梯。如圖所示,某超市一層和二層之間自動人行道的長度,坡面與水平面的夾角,其上行和下行的速度大小均為。(1)求顧客站立在自動人行道上從一層到達二層所用的時間t;(2)某同學認為,顧客站立在自動人行道上隨之向上、向下運動的過程中,所受摩擦力的方向都與顧客的運動方向相反。你認為這種說法是否正確,請分析說明。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有的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1、D【解析】A.由圖可知,在t1時刻之前,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故甲物在前,乙物在后,故A錯誤;B.因t1之前,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兩者不會相遇,故B錯誤;C.乙圖象的斜率大于甲的,故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故C錯誤;D.由圖可知t2時刻兩物體的v-t圖象面積相等,位移相等,故此時兩物體一定相遇,故D正確;故選D。2、B【解析】小船渡河時間由垂直河岸方向的分運動決定,當船頭垂直河岸,渡河時間最短,即為故ACD錯誤,B正確。3、A【解析】A.“牛頓”不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是導出單位,選項A正確;B.“秒”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選項B錯誤;C.“米”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選項C錯誤;D.“千克”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選項D錯誤;4、B【解析】ABCD.因為,,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可解得,,,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即得下滑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8m/s,加速與減速過程的時間之比為1∶2,加速與減速過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之比為1∶3,加速與減速過程的位移之比為1∶2,ACD錯誤,B正確。故選B。5、C【解析】這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故A不符合題意;第3s末的瞬時速度等于這2s內(nèi)的平均速度,則第3s末的瞬時速度為2.25m/s,故B不符合題意;根據(jù)x4?x3=aT2得,質(zhì)點的加速度,故C符合題意;第5s內(nèi)的位移x5=x4+aT2=2.5+0.5×1m=3m,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6、AC【解析】AB.在t1時刻,兩者圖線相交,即兩者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等,A正確B錯誤;CD.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正負表示加速度的正負,所以在在t2時刻加速度方向相反,速度的正負表示運動方向,所以在t2時刻兩者的速度方向相同,C正確D錯誤;故選AC。7、AC【解析】A.物體受重力、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處于平衡,知物體一定受四個力的作用,故A正確;B.根據(jù)共點力平衡得:故B錯誤;C.因為物體合力為零,知拉力F與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與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等值反向,方向一定豎直向上,故C正確;D.物體A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不等,一定不是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AC。8、ABD【解析】A.B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B=μ×5mg=μmg,當F=μmg時,AB處于靜止,對A分析,A所受的摩擦力為零,故A正確;B.A發(fā)生相對滑動的臨界加速度a=μg,對整體分析,F(xiàn)?μ?5mg=5ma,解得F=7.5μmg,所以當F>7.5μmg

時,A相對B滑動.故B正確;C.當7.5μmg>F=3μmg>μmg,可知AB保持相對靜止,一起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a==0.1μg,故C錯誤;D.若去掉B上的力,而將F=3μmg的力作用在A上,B發(fā)生相對滑動的臨界加速度a==0.25μg,對A分析F-μ?3mg=3ma,解得不發(fā)生相對滑動的最小拉力F=3.75μmg,可知F=3μmg的力作用在A上,一起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a==0.1μg,故D正確。故選ABD?!军c睛】本題考查了摩擦力的計算和牛頓第二定律的綜合運用,解決本題的突破口在于通過隔離法和整體法求出A、B不發(fā)生相對滑動時的最大拉力9、AD【解析】因合力F一定,若已知兩個力的方向,并且不在同一直線上,則分解的結果是唯一的,選項A正確;已知一個分力的大小和另一分力的方向,分解的結果可能有兩種,選項B錯誤;已知兩個力的大小,分解的結果可能有兩種,選項C錯誤;已知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則另一個分力一定是唯一的,選項D正確;故選AD.10、BD【解析】先利用整體法,可以求出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的大小,再利用隔離法研究B,運用牛頓第二定律解答【詳解】A、B都受到繩子向右的拉力T,設兩物體有共同的加速度a,兩物體間摩擦力大小為f,設A對B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對A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則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對B:T+f=mBa,T-f=mAa,得f=0.5(mB-mA)a,但由于mA>mB,f為負值,B受摩擦力方向向左.故A錯誤,由牛頓第三定律,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故B正確;把兩個物體看作一個整體,若F增大,則兩個物體的加速度a也增大,f也增大,當f達到最大靜摩擦力后,物體A、B間會打滑.故C錯誤,D正確;故選BD【點睛】對于多個物體的受力分析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整體法和隔離法,通過整體法求得加速度,再利用隔離法求解二、實驗題11、①.②.【解析】對小蟲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小蟲所受的摩擦力,再對木箱分析,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求出支持力的大小,從而得出木箱對地面的壓力大??;【詳解】對小蟲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解得:;對木箱分析,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有:解得:,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知木箱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點睛】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的基本運用,隔離對小蟲分析,求出摩擦力的大小是解決本題的關鍵12、①.①彈簧的原長;②.②超過了彈性限度;③.③避免了懸掛放置時彈簧自身所受重力對實驗產(chǎn)生的影響;④.彈簧與桌面及繩子與滑輪間存在的摩擦造成實驗的誤差?!窘馕觥竣賉1]根據(jù)胡克定律F=k△L知:當彈力為零時,彈簧的形變量為零,此時彈簧的長度等于彈簧的原長,所以圖線與L軸的交點的物理意義是彈簧的原長L0;②[2]圖線BC段偏離了直線,其原因拉力太大,彈簧的長度超過了彈性限度;③[3]水平放置的優(yōu)點:避免了懸掛放置時彈簧自身所受重力對實驗產(chǎn)生的影響;[4]水平放置的缺點:彈簧與桌面及繩子與滑輪間存在的摩擦造成實驗的誤差。三、計算題: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13、(1)(2)10m【解析】卡車剎車到停止所需的時間為:所以1s內(nèi)卡車還未停止,則位移:;故剎車開始后1s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卡車2s速度為零,所以剎車后3s內(nèi)的位移等于2s內(nèi)的位移.3s內(nèi)的位移為:;【點睛】本題屬于易錯題,很多同學不注意卡車剎車后速度為零后不再運動.所以求解時先求出卡車剎車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