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參考書1.陳澄、陳昌文:《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2003;2.《教育統(tǒng)計學:思想、方法與應用》2007;3.于向英、李玉向、張軍:《教育測量與統(tǒng)計》2004;4.魏華忠、周仁來、馬健生:《教育統(tǒng)計與測量》2003。主講:趙安(教授/博士)Email:PhoneNo.: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2課程介紹概述:《地理教育測量與評估》是在一般教育測量與評價的原理、方法的基礎上逐步發(fā)展起來,既要遵循一般教育測量與評價的原理,又要結合地理學科教育不同于其他學科教育的特點,而有自身的特點。主要內容:基于中學地理教育目標,闡發(fā)和研討地理教育測量和評價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問題,討論地理教育測量和評價研究的重要課題及其研究成果。著重對地理教學中主要考核方法的特點、命題原則、主要測量與評價的指標、考核結果的分析與評價、近年地理高考命題的特色、“綜合能力測試”與地理考試等方面進行總結和系統(tǒng)的探索。目標:為地理教師和地理教育研究工作者開展地理教育測量和評價活動及進行有關研究提供有益的信息,以利于改進地理教學、提高地理教育質量?!~解釋、判斷題)23課程內容
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概述地理教育測評的標準--地理教育目標地理教學測驗試卷的編制地理測試命題質量分析地理測試結果的統(tǒng)計與評價
綜合能力測試與地理考試34第一章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概述1.1.1地理教育測量:是對測評對象的屬性、特征及其運動、發(fā)展規(guī)律的定量表述。具體地說,地理教育測量一般是對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學業(yè)成績、興趣愛好、思想品德以及地理教育過程中的許多問題的數量化測定。換言之,他們究竟掌握了所學內容的百分之幾,其成績在其學習群體中占有什么位置,只有通過地理教育測量才能得到答案。1.1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的概念※(名詞解釋、判斷題)451.1.2地理教育評價一般認為,地理教育評價是通過運用科學可行的方法或手段,系統(tǒng)地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資料,根據一定的教育價值觀或地理教育目標,對地理教育的要素、過程和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從而為不斷自我完善和教育決策提供依據的過程。這是教育評價的基本涵義。
有的學者著眼于方法,強調評價是成績考查的方法或調查的方法;有的學者著眼于效果,強調通過評價,判斷教育目標或教育計劃的實現程度。但是,由于教育評價的對象范圍十分廣泛,各種評價的目的和任務各不相同,以致于到目前為止,教育評價尚無統(tǒng)一的定義?!~解釋、判斷題)561.1.3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的區(qū)別與聯系地理教育測量是事實判斷過程,地理教育評價是價值判斷過程。事實判斷過程就是依據一定標準,對地理教育領域某事物的屬性、變化規(guī)律進行客觀描述并賦值的過程。價值判斷過程是客體對主體一定目的意圖滿足程度的判斷過程。地理教育測量是一種純客觀的過程,盡可能排除價值觀等主觀因素的影響,盡可能地反映被測對象的本來面目。地理教育評價是一種主體性的活動,受評價者的目的、需要和價值觀影響。地理教育測量是單一性的活動,地理教育評價是綜合性的活動。地理教育測量的結果是地理教育評價的重要依據,但不是唯一依據,地理教育評價需要依據更多的方法和更多的資料來進行。地理教育評價不僅要對當前結果作出描述,還要考查其發(fā)展過程,診斷其癥結所在,提出補救措施。1.1.3.1區(qū)別※(簡答題)67地理教育測量是地理教育評價的依據,是地理教育評價信息的主要來源。地理教育評價必須借助地理教育測量所作的事實判斷才能作出價值判斷。另一方面,地理教育測量只能在地理教育評價需要的指導下的事實描述,其結果只有通過地理教育評價才能成為決策者有參考價值的信息,否則,地理教育測量沒有任何意義。地理教育評價是地理教育測量的深化和發(fā)展。以一堂地理測試評析課為例。有位教師在測試完高中地理第一、二章的知識內容后,通過“通報成績―交流學習方法―教師分析試卷―學生自評試卷―對策討論”五個步驟,上了一堂很有特色的試卷分析課,主要教學過程。這樣,在地理教育測量所作的客觀描述基礎上進行的地理教育評價,不僅使成績暫時不好的學生得到幫助和啟發(fā),也使成績較好的學生得到鍛煉與鞭策。1.1.3.2聯系1.1.3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的區(qū)別與聯系※(簡答題)78
概念:測評標準在被測評的集體之內,通過與測評標準相互比較,可以確定被測評個體在集體中所處的位置,區(qū)分優(yōu)劣。若以一個學生的地理成績與同一群體的平均成績或標準樣組的成績(即常模)相互比較,從而確定該學生的地理成績的水平或程度,即相對性測評。又稱為常模參照測評或相互參照測評。
1.2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的類型1.2.1按測評的標準分類1.2.1.1相對性評價※(名詞解釋、判斷題)89優(yōu)勢:能夠將測試成績的分數作為所屬集體中的相對位置準確客觀地表示出來;可避免由于評價者之間評判標準不同而造成的過寬或過嚴的問題,其客觀性強;可作為分組、編班、擇優(yōu)錄取或淘汰、決定人選的標準。不足:只是在被測評對象所組成的集體內部相互之間進行高低、優(yōu)劣比較,只表示它在該集體中的相對位置,不一定能確切的說明被測評對象的實際水平。相對性測評只能適用于一定的范圍,超過這個范圍,就會缺乏客觀性和公正性。相對性測評按一定比例名額將被測評對象分等,容易造成被測評對象之間過于激烈的“病態(tài)競爭。1.2.1.1相對性評價※(簡答題)910
概念:通過與測評標準相比較,可以確定被測評對象達到目標的程度,主要用于合格性和達標性活動,又稱目標參照性測評,特別適用于以鑒定資格和水平為宗旨的教學測評活動。
測評標準是由目標所決定的絕對標準,并且在測評之前就已確定,不受測評對象群體狀況的影響。測評時,個體只與標準相比較,不進行相互比較。因此,測評結果的優(yōu)劣,只與對象自身的水平有關,而和其所處的群體的狀態(tài)水平無關。例如:高中地理會考以地理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為測評標準,這一標準不因學校教學水平的高低而變化,是相對固定的。會考成績反映的是學生掌握教學大綱要求的程度,即學習高中地理所實際達到的程度。所以,高中地理會考也屬于絕對性測評。1.2.1.2絕對性評價※(名詞解釋、判斷題)1011優(yōu)勢:可以使每個被測評對象都能了解到自己知識、能力、技能與技巧的實際水平;明確與客觀標準的差距,激發(fā)被測評者努力上進積極性。不足:
絕對標準未必是客觀的統(tǒng)一的標準:以高中地理會考為例,盡管試卷是根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基本內容制定的,但是試卷編制是否排除了命題人員的主觀愿望,試題難度是否適當,即試卷編制是否真正反映高中地理教學目標的要求,實際上是很難肯定或否定的。由于不關心被測評對象在群體中的相對位置,長期單一地運用這一測評形式,容易使被測評對象產生安逸感,不利于形成競爭氣氛和激勵促進機制,不利于進行比較和選拔。絕對標準強調統(tǒng)一的標準,對不同基礎不同條件的測評對象進行統(tǒng)一的測評,忽視個性。1.2.1.2絕對性評價※(簡答題、討論題)1112
概念:以測評對象的自身狀況為基準,對測評對象自身有關要素進行比較,從而得到結論。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對被測評個體的過去與現在進行比較,例如,某學生地理期中測驗成績?yōu)?5分,期末測驗成績?yōu)?5分,說明該生地理學習成績進步了;另一種是對被測評個體的有關側面相互比較,考察其強項與弱項,例如,某學生高中課程自然地理部分學習成績較好,而人文地理部分學習成績則較差。
特點:參照標準總體上不一致,個體之間有各自的標準;但從個體角度分析,又是相對固定的,總是在與自身作比較。相對性測評與絕對性測評的測評標準雖然在設立時的觀察點不同,前一個在被測評群體之內,后一個在被測評群體之外,但是,從全體被測評對象來看,標準是統(tǒng)一的。而個體內差異測評則不然,用作比較的參照點就是被測評對象本身。1.2.1.3個體內差異測評※(名詞解釋、判斷題)1213優(yōu)點:以強調個別指導的教育思想而發(fā)展起來,從被測評對象的實際出發(fā),判斷、鑒定其發(fā)展狀況,掌握學生學習的變化趨勢和整體輪廓,不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壓力;個體的各個側面比較則可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優(yōu)劣所在,以便自我調節(jié),發(fā)展學生的自我意識。因此,個體內差異測評體現了尊重個性、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可以作為改變差生的有效措施。缺點:局限于個體自身的比較,使被測評對象忽視客觀標準,忽視周圍狀態(tài)的發(fā)展變化,導致坐井觀天、夜郎自大或相反的不良傾向。沒有標準又沒有比較,很難令人相信是一種評價,常常與相對性測評結合起來運用。1.2.1.3個體內差異測評※(簡答題、判斷題)13141.2.2按測評的功能分類1.2.2.1診斷性測評:在地理新課程或某一個學習單元開始之前,為了使教學內容適合于學生的需要和背景,以實現因材施教,對學生所具有的認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條件進行的測評。
在教學開始前進行的診斷性測評:分置(即對不同條件的學生給予不同的安置)。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診斷性測評:為學生學習上的困難和錯誤尋找原因,并以此為依據設計“對癥下藥”的措施。
對于學生:診斷性測評使學生自己心里有底,有助于學生從自己實際水平出發(fā),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
對于教師:供給教師備課所必備的信息,作為制訂教學方案和教學措施的依據,使教師有可能在課堂教學中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適應各種差異的教學方法,并給予不同的任務、機會和指導,以保證程度不一的學生都得到最合適的幫助。
※(名詞解釋、判斷題)1415概念:形成性測評是為了及時獲取反饋信息,發(fā)現存在的問題與缺陷,修改、完善教育方案或幫助學生改進學習,在地理教育方案實施、課程單元教學進程中進行的測評。作為教師:需要關心的問題常常是:哪些教學內容是學生已經基本掌握的?哪些教學內容是學生含混不清、尚未掌握的?哪些學生的學習還有困難,需要進行針對性輔導?這樣才能準確把握學生學習動態(tài),及時地加以指導。因此,形成性測評的結果最好用于衡量每個學生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而不是單純用于判斷某個學生在班級集體中的優(yōu)劣地位。即要從絕對性測評的觀點出發(fā)進行評價,而不應從相對性測評的觀點出發(fā)進行評價。1.2.2.2形成性測評※(名詞解釋、判斷題)1516為教師提供教育教學反饋信息:通過形成性測評,教師可以發(fā)現在地理教學目標確定、教學方法和手段使用等各個方面的長處和不足,或向學生提供有效的幫助從而有針對性地提高,從中積累經驗改進下一輪教學。強化學生的學習:對已經掌握或基本掌握了單元學習任務的學生來說,形成性測評給他們帶來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他們學習的信心,從而強化學習結果和動力。幫助學生改進地理學習:對那些沒有掌握單元學習任務的學生來說,形成性測評有助于他們及時發(fā)現自己在地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自覺地改正錯誤或尋求必要的幫助。形成性測評的作用※(簡答題、判斷題)1617概念:指為了對已制定好的地理教育方案、計劃、課程等的整體效益作全面鑒定所進行的測評。基本特點:在目標上,終結性測評著眼于對整個地理教育教學階段或某個重要部分上所取得的成果進行全面的評定,例如實施高中地理會考制度,評定學生高中階段地理學習成績。在內容分量上,終結性測評著眼于學生對地理課程整個內容的掌握,與形成性測評相比,它所涵蓋的范圍較廣,測評內容的比例常常與整個課程各個單元的比例或課時所占的比例相一致。在測試內容的概括性上,概括性水平較高,與形成性測評相比,終結性測評的重點不在過細的地理知識或技能,而是具有廣泛遷移效果和為學生以后繼續(xù)學習所必須掌握的地理知識或技能,以及思考與應用等多種因素的綜合體。1.2.2.3終結性測評※(名詞解釋、簡答題)1718
為學生評定成績:通過終結性測評,確定學生在地理學習上的進步和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從而對學生的地理學業(yè)成績作出整體性的價值判斷。這種判斷可用于證明學生的資格,為學生的安置提供依據。預言學生在后續(xù)學習中成功的可能性,并確定學生在后續(xù)學習中的起點。由于終結性測評比較概括地反映學生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的總體水平,因而,在地理學科的終結性測評中得分高的學生,往往可預測其在以后的其他學科或地理學科的后續(xù)學習中也是成功者。當然,這種預測是有限定的,要看到學生的發(fā)展性和波動性。可以通過終結性測評具體明確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和能力發(fā)展的水平,從而幫助教師確定后續(xù)學習的前提。為學生提供學習反饋:終結性測評使學生明確自己整體的學習效果,并對學生的學習動力產生重要影響。終結性測評的作用※(簡答題)1819概念:被測評對象依據測評標準對自身所作的測評。在地理教育測評中,學生對自己的地理知識、能力、思想品德等評價,教師對自己的地理教學思想、方法、態(tài)度、效果等評價,都是自我測評的具體表現。舉例1.2.3按參與測評的主體分類
就地理課堂教學測評而言,教師的自我測評:可以充分闡述自己的想法和依據;主動地分析教學效果與原設想之間的關系,分析自己教學的優(yōu)劣長短,冷靜地考慮他人意見的是非曲直;更深刻地理解評價意見,接受評價指導。
1.2.3.1自我測評自我測評的意義:※(名詞解釋、簡答題)1920
就學生的自我測評:
教師的任何評價意見,只有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認識,才能指導學生產生新的學習行為。學生認真的自我測評往往能得到真切、具體的反饋信息。一場考試失利,通過自我分析往往能找出確鑿的原因。再次,自我測評具有自我反饋、自我調節(jié)、自我激勵、自我導向功能,是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也是形成自學能力的重要因素。舉例:地理活動課程設計個人或小組學習過程的記錄卡?!ê喆痤})2021表1-1地理活動課程個人活動記錄與評價表2122
進行自我測評,關鍵:要明確標準和尺度,由于個體在認識上的不一致性和片面性,自我測評容易出現對成績或問題估計得偏高或偏低的傾向,表現出明顯的主觀個性色彩,要求我們有統(tǒng)一的規(guī)范與標準;統(tǒng)一的規(guī)范與標準不應把被評限死,要有助于被評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特定環(huán)境和具體條件,結合實際進行;自我測評應與外部測評結合進行,這樣可以更好地克服評價中的主觀隨意性,使被評對象更準確全面地認識自己?!ㄓ懻擃})2223
概念:通常是指被測評對象以外的組織或個人依據測評標準對被測評對象所實施的測評活動。它主要包括被測評對象之間的測評,教師對學生的測評,由教育研究、行政部門組建的測評機構的測評等。
外部測評又稱他人測評,意義表現在:結論客觀、準確,有利于更好地發(fā)揮教育測評的鑒定作用和激勵功能;改進教學,促進被測評對象健康發(fā)展;他評過程,特別是學生之間或地理老師同行之間的他評,既是相互評定的過程,又是相互學習的過程。1.2.3.2外部測評※(名詞解釋、簡答題)2324
測評者首先應學習教育、教學的科學理論,樹立正確的測評指導思想,明確教育目的與教育目標,掌握測評標準。同時,掌握必要的教育測評知識技術,包括測量與評價的原理、方法、施測程序、數據處理、結果解釋等等。在進行外部測評時,偏見對客觀公正的評價危害極大,主要表現在:先入為主,測評者根據以往對被測評的印象,不顧事實和情況的變化或依據了解不多的情況妄下結論;抓住一點不及其余,測評者僅憑表面現象或某一方面情況便急于得出結論;由此及彼隨意聯系,在某被測評群體中部分個體出現的情況,誤認為其他人也會存在同樣的情況,等等。1.2.3.2外部測評※(簡答題)2425
地理教育診斷是匯集所有可提供的地理教育教學信息,并通過測驗、問卷、觀察等不同的形式進行檢測和綜合分析;然后根據評價標準對被評價對象是否達標進行價值判斷,以得出科學的結論的過程。強調的是對整體的教育教學系統(tǒng)及其運作過程作出診斷。包括其結果、地理教育的每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診斷作用:了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以實現教學目標;應視為教學的過程,是完成下一階段教學內容的起點;及時了解被評價對象的優(yōu)勢和不足,有針對性地改變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1.3.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的作用1.3.1診斷作用※(名詞解釋、簡答題)25261.3.2導向作用
在地理教育測量和評價中,對任何被測評對象所作的價值判斷,都是根據一定的評價目標、評價標準進行的。評價標準與結果具有內在聯系,有什么樣的評價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評價結果。評價的目標、標準、指標,對被測評對象來說,就像一根“指揮棒”,是努力方向。這就是地理教育測評的導向作用。地理課程的體系結構和教學內容要體現以提高學生素質為核心,因此,課程評價標準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和引導:地理課程的教學內容是否順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必須與學生將來從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相適應;地理課程的設置是否和地理科學的發(fā)展同步,特別是地理科學發(fā)展的新趨勢、地理科學的新成就得到充分反映;課程是否能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地理以及其他學科,為學生智力的發(fā)展、思想品德的完善打好知識基礎。唯有這樣的考慮和引導,才能真正建立以社會需要、學科體系、學生發(fā)展作為三個基點,以提高學生素質為核心,注意發(fā)展學生個性的新地理課程體系?!阏J為地理課程評價標準應該體現哪些原則?2627
地理教育測評的導向作用集中體現在評價基準的建立,面向21世紀的地理教育,對地理教育評價應賦予嶄新的內容。地理思維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一種思維品質,我們不僅要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訓練,而且要把對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檢測、評價,放在地理教育測評的重要位置,以充分發(fā)揮地理教育測評的導向作用。要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把學生從各種不良的影響和束縛中解脫出來,就要靠正確的教育評價去引導。比如,鼓勵學生自己獨立地提出問題并能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善于運用觀察、思考、討論、研究的方法學習地理,同時,理論聯系實際去解決具有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地理問題;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地理學科之間和與地理學科有關的其他學科中遇到的地理概念、方法、思想等問題和各種疑難的綜合性問題,激勵學生跨越現有的基礎向更高深層次思考等;把學生看成學習地理的主人和參與者,要求學生在學習時把“學知"、“學做’’、“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發(fā)展”聯系起來?!ê喆痤}、討論題)27281.3.3調控作用評價人員按預先設定的評價目標,依據地理教育測量和教育評價提供的反饋信息調節(jié)與控制教學,獲得教育或教學的理想效果,這就是地理教育測量和教育評價的調控作用。調控作用是地理教育測量和評價的重要體現??梢允且粋€市、一個縣或一個學校的地理教育目標實施的調控,或某一個年齡段的學生學習地理的總方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一般是通過調節(jié)教學內容、控制教學進程和節(jié)奏、教學速度和難度等來實現調控作用。地理教育測評可以調控學生的學習,強化地理教師的素質和教學能力。學??梢灾贫ǖ乩斫處熕刭|、水平、能力的各類評價標準,并以此調控教師的努力方向,提高地理教師的教育水平?!~解釋、討論題)2829
1.3.4
激勵作用
地理教育測評是對教師的工作成果和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鑒定和評價,對教師和學生是一次積極的強化和有力的推動,激勵教師和學生在更高的層次上參與地理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地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這就是地理教育測評的激勵作用。學習心理學的研究認為,學生課堂學習的主要動機集中反映在成就動機上。成就動機主要由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這三個方面的內驅力所組成。認知內驅力是學生課堂學習中最重要、最穩(wěn)定的動機,對學習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自我提高內驅力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努力學習的積極性;附屬內驅力是學生想獲得自己附屬的家長、教師的贊許和認可,得到賞識的欲望。教育測評給予學生的分數、名次或表揚,既可激發(fā)學生自我提高內驅力,也可滿足學生的附屬內驅力,同時有助于維持學生的認知內驅力。如何在地理教學檢測中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心情,保持飽滿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充分發(fā)揮地理教育測評的激勵作用,是地理教育評價研究中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舉例說明地理教育測評對學生成就動機內驅力的影響?29301.3.5管理作用一般說來,學校的地理教育測評可以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前者包括地理教學的目標、各類地理課程的設置、課程進度和計劃、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等的評價;后者包括對學生個體地理學習上的要求,學生對各部分知識、技能和地理思維方法、能力等掌握的程度,對地理教師教案的編寫、課堂教學的常規(guī)管理、作業(yè)批改、地理課外活動指導、野外考察或社會調查的常規(guī)要求以及地理教學科研水平等的評價。在學校管理中,科學的地理教育測評對師生的教與學是否達到目標可以起檢查、督促作用,使師生看到目前的狀況與目標的差距,明確今后的努力方向和途徑;對師生的教與學達到目標的程度提供證明和鑒定,為選拔人才、任用教師、實施獎懲等方面的決策提供參考信息或依據。因此,科學的地理教育測評,是對地理教育過程進行科學有效管理的基本保證。這就是地理教育測評的管理作用。※試構造一個對中學地理教師微觀管理的指標體系?你認為應該如何對中學地理教師進行地理教育測評?30311.4.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的一般過程
1.4.1確定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的目的
任何一項地理教育測評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目的指導下進行的,解決為什么要進行地理教育測量和評價的問題。測評的具體目的不同,測評的組織形式、內容和方法也就不同。當然,要想成功地實現某種測評目的,往往可能需要采用幾種測評形式。而某一種測評形式又可能兼有多種測評目的。確定測評目的以便集中力量解決急需解決的問題,是保證地理教育測評有序和有效進行的必要環(huán)節(jié)。1.4.2分析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的目標
如果說,確定地理教育測評的具體目的是解決為什么要測評的問題,那么,分析地理教育測評的目標,并使之具體化,就是解決測評什么的問題。分析地理教育測評的目標,使之具體化,就是解決測評什么的問題?!~解釋)3132
在傳統(tǒng)的地理教育觀念影響下,地理學科測試常常把重點放在對學生地理知識識記水平的考查上,死板、機械的題目形式和內容,直接滋長了死記硬背學習地理的不良習慣。當然,地理知識與地理能力無疑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地理能力并不是一種孤立的存在物,它反映的是對地理知識掌握和運用的熟練程度,要測試學生的地理能力是離不開地理知識的。學生地理能力的發(fā)展、地理素質的提高,有賴于地理基本事實材料的積累和地理基本概念、原理的學習。這并不意味著地理測試中知識和能力的比重要各占一半,而是要求命題者對地理知識和地理能力的相互關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地理測試中注意將考查地理知識與考查地理能力結合起來。
以地理高考為例,分析地理教育測評的目標,構建一個科學的、合理的、各級目標之間有著內在聯系的目標等級結構。既明確了測評什么,也有助于把測評目標同管理目標結合起來,發(fā)揮地理教育測評的管理作用?!喪鲋袑W地理知識與地理能力的關系?3233
確定一級目標將一級目標分解成二級目標二級目標分解成三級目標,使每一個上位目標都包括一個下位目標群,而每一下位目標群都是其上位目標的具體化,例如,對地理教師教學水平的全面評價,可以包括5個一級目標:教師素養(yǎng)、教學工作量、教學規(guī)范、教改教研和教學效果。其中教學規(guī)范的目標可以分解成:教學規(guī)范目標課外活動輔導教學計劃備課作業(yè)布置與批改上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準確,有條理,重點突出,深度、廣度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重視向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啟發(fā)式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而有序語言清晰、生動,教態(tài)自然,板書規(guī)范,教具使用得當※試構造一個中學地理教師素養(yǎng)評價的目標體系?試構造一個中學地理教師教學工作量評價的目標體系?33341.4.3收集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的信息
解決了為什么、評什么的問題之后你,下一步就是怎么評的問題,收集信息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1.4.3.1觀察
概念:測評者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感官對被測評者在某方面的外在表現及心理反應進行觀看、考察、分析,作出事實判斷的方法。
優(yōu)勢:①多數是在自然情景下進行,不妨礙被測評者正常的工作和學習;②有利于直接獲得關于被測評者的真實、生動、可靠,甚至是用語言難以表達的第一手資料。
局限:①只能取小樣本;②反映現實狀態(tài)不能反映過去的情況;③有可能受測評者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情感色彩等主觀因素的影響。※(名詞解釋、簡答題)3435
常用的觀察方法有如下幾種:①自然觀察:指不加任何控制的日常觀察,即在自然境況下進行觀察。它涉及的時間長、事情多、范圍廣,容易獲取學生學習的真實信息,缺點是不易把握重點;②抽樣觀察:包括時間抽樣觀察和事件抽樣觀察。時間抽樣觀察是指在特定時間內觀察和記錄學生地理學習中的行為表現,例如在課堂教學的鞏固環(huán)節(jié)對全班學生的練習狀況進行的觀察;事件抽樣觀察是在特定的事件里對學生的地理學習狀況進行的觀察,例如在地理競賽、小組討論、野外觀測等過程中觀察學生的表現;③追蹤觀察:這是一種長期地、系統(tǒng)地、全面地觀察學生地理學習行為發(fā)展變化過程的方法,例如從學生開始學習地理課程起,連續(xù)、不間斷地對學生閱讀地圖能力的發(fā)展與變化作觀察和記錄,以積累系統(tǒng)的評價資料。※(名詞解釋、討論題-如何量化?)3536
“觀察”注意事項:事先做好觀察前的準備工作:包括制訂觀察計劃和觀察提綱,明確觀察的內容,選擇恰當的觀察方式和方法。此外,還應作好思想準備和業(yè)務知識準備等。確定觀察的目的和項目:既要依據評價的需要確定觀察的目的,也要明確觀察的時間與事件。不先入為主,不以已有的知識經驗來修正和補充觀察中的空白,要在自然的、真實的狀態(tài)下進行,要盡量克服主觀因素的影響,做到實事求是。不停留在表面現象上,不被假象和錯覺所迷惑,盡量從多方面觀察對象,把握各種現象之間的聯系,努力揭示現象的本質。實地增加被測評者,將其作為成員參與活動,以便進行更深入全面的觀察,努力造成一種融洽和諧的良好氛圍,取得被測評者的信任。認真作好記錄,客觀、科學地解釋記錄材料?!囋O計一個中學地理教師課堂教學的“觀察方案”(包括目標、準備工作、考核指標、記錄項等)?36371.4.3.2訪談概念:通過對被測評者的口頭詢問及直接交談來搜集有關事實材料的方法。類型:個別訪談和集體訪談;定向性訪談和非定向性訪談;一次性訪談和重復性訪談。優(yōu)勢:①適用于了解教師或學生的思想、觀點、意見以及興趣、愛好態(tài)度等方面的信息;②靈活性強,可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所要詢問的問題,判別被測評者回答的真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③測評者與被測評者至始至終處于充分的交流狀態(tài),集體訪談則有利于使被測評者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促進問題深化。局限性:①對訪談者的要求較高,訪談者既要了解教育測評的一般知識、測評目的要求和標準,又要具備訪談的技能;②由于訪談者的注意分配不過來,會漏問、漏記或錯誤理解被訪者的意思,若遇被訪者不愿當面回答某些問題,同樣難以獲得真實的信息。※(名詞解釋、簡答題)3738“訪談”注意事項:事先做好訪談準備,包括選好訪談對象和與訪談對象進行訪談前的聯系。選擇訪談對象首先應考慮對方能否提供有價值的事實材料,對訪談對象的概況事先有所了解。訪談者應取得訪談對象的信任和合作。訪談者可請專家或有聲譽地位的人士,或上級領導機關出函介紹,在訪談開始時應說明有關問題的重要意義,以引起對方的重視和興趣。為使談話過程保持融洽和諧的氣氛,訪談者要注意交談的藝術。提問可以是閉合式的,也可以是開放式的。在整個訪談過程中,對于關鍵性的重要問題,應該在安排對方談興正濃之時進行;對于一些敏感的、甚至容易產生抵觸情緒的問題,可放在談話的最后進行。在訪談時,一般情況下,以當場少記錄,事后多記錄為好。因為當場忙于記會妨礙談話的氣氛,當場可只記要點和關鍵性的東西,如事實、數字、人名、地名等。訪談后再抓緊時間,盡可能地補記、追記?!囋O計一個“學生對某一中學地理教師課程教學評價”的“訪談”提綱(包括組織、設問、量化指標、評價模型)?38391.4.3.3問卷概念:通過書面形式向被調查者提出經過周密設計的問題,收集被調查者對有關事物的態(tài)度、意見和看法等方面信息的方法。封閉型問題:只允許被調查者從已提供的答案中選擇一個或幾個。適用于答案確定無疑,答案之間易于區(qū)分,答案的數目相對不多,調查內容不很復雜的情形。開放型問題:要求被調查者以自由敘述的形式回答問題,可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適用于調查者尚未掌握一個問題到底有多少種答案,或者問題較為復雜的情況。一份供學生用的地理教師質量評價問卷優(yōu)勢:①收集到比較客觀的信息。②能收集到大樣本的信息,以保證調查的廣泛代表性,特別是在區(qū)域性的測評或某一學校、年級的測評中顯優(yōu)越性?!~解釋、簡答題。討論題:設計一份老師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調查問卷?3940缺點:
①發(fā)出的問卷無法全部收回,不了解被調查者不回答的原因;收回的問卷太少,影響所收集的信息的代表性。②問卷問題太多以致被測者敷衍了事或置之不理;若問題太少,難以得到有關被調查者的較為全面的信息。③問卷的設計者與被調查者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文字所表達的含義未被真正領會和理解,使答卷出現答非所問。問卷注意的事項:問卷的內容必須簡明扼要。用詞必須準確、清楚、通俗易懂;問題既不能太籠統(tǒng),也不能含糊其詞,問題的數量要適當。問卷中各問題應簡單、方便。問題的排列要先易后難;比較復雜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提問。問卷初稿編制好后最好進行預試,檢驗每個問題的質量以及問卷的整體情況。問卷正式分發(fā)時,應附一封對問卷作說明的公函,說明調查的目的意義,具體要求。問卷回收后,應回復一封致謝信。※(名詞解釋、簡答題)40411.4.3.4測驗概念:
對學生在認知、操作等領域中的有關學習行為進行定量測試的一種方法,通過提供給學生一組有代表性的地理問題情景來實現的。它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測試環(huán)境中,對所提供的問題情景作出反應,然后通過對學生所作出的反應進行分析,進而推斷學生在相應領域中的學習行為所發(fā)生的變化。優(yōu)勢:
為了解和鑒別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改進和提高地理教學質量提供有一定參考價值的反饋信息。它也是檢查、評估地理教學質量優(yōu)劣的重要手段之一?!~解釋、討論題-測驗存在的可能問題?)41421.4.4判斷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的結果1.4.4.1測評資料的評分和統(tǒng)計評分是對量化資料進行處理的關鍵:一是要準確地把握評分標準,嚴格執(zhí)行評分標準,排除或減少各種人為因素干擾;二是重視誤答信息,分析錯誤的程度及其產生的原因,明確應采取的對策。為了使測評主題能對測評資料做出正確解釋,還需要對測評內容進行統(tǒng)計量化。1.4.4.2測評資料的解釋對測評資料作出科學的解釋才能對測評結果做出正確的判斷。測評資料的解釋,一般采用的方法有三種:常模參數解釋法是以集體中學生的成績?yōu)橐罁?,通過相互比較判斷個體的位置;標準參照解釋法是以既定的客觀標準為依據,判斷學生是否達到目標以及達到的程度。個體內差異解釋法是在個體內部,以自己設定的標準為依據,通過自我比較來判斷自己的狀態(tài)?!~解釋、簡答題)4243第二章地理教育測評的標準——地理教育目標
2.1.地理教育目標概述
2.1.1地理教育目標的含義
地理教學目標:是指地理教育和學習的活動過程中,具體、詳細地反映學生學習結束后所要得到的預期成果。首先提出這一概念并進行專門研究的是美國布盧姆,他在1956年出版了著名的《教育目標分類學》一書,該書將教育目標按由簡單到復雜、低級到高級連續(xù)遞增的分類形式進行了有序的排列和組合,構成了具體的、可測的目標體系,為當時的教育評價提供了一個可衡量的客觀標準與體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地理教育目標作為一門分類的學科目標,屬于教育目標的下位概念。以教育目標為評價標準是教育評價理論體系中發(fā)展最早、最為完備的教育評價模式,目前在整個教育評價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名詞解釋)4344地理教育目標和地理教育目的的區(qū)別與聯系
區(qū)別:地理教育目的表明了地理教育活動的普遍的、總體的、終極的“方向”。在具體的教育實踐過程中,地理教育目的是對地理教育活動的一種原則性的規(guī)定,往往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頒布的地理教學大綱(課程標準)或者教材編寫者編寫的教學指導書(或參考書)統(tǒng)一制定。這些都是地理教育的長期目的、一般的方向,對實際的地理教育教學實踐有著長遠的指導意義。
地理教育目標是確定了地理教育活動的具體的、個別的、階段的“進程”。具體的地理教育目標一般由地理教育總目標、地理課程目標、地理單元目標和地理課堂目標等系列組成。
聯系:地理教育目的決定著地理教育目標的內容與方向。地理教育目標以地理教育目的為基礎,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可操作化和可測量化。※(簡答題)44452.1.2地理教育目標與地理教育測評的標準
在進行教育測評過程中,首先認真分析和確定自己的評價目標是什么,評價想要達到什么目的,需要完成哪些具體的任務。地理教育測評的核心是地理學習質量的評價和地理教師授課質量的評價。
首先,地理教育目標是地理學習測評的標準。傳統(tǒng)的學習測量評價中,我們一般采用所謂“常模參照測試”。此類測試能夠鑒別學生在整個班級(參照團體)中的相對地位,但由于不是按一定的教育目標進行評價,所參照的不是學生所應達到的和完成的教育目標,因而就無法為學習者本人提供學習進步的情況。而有了地理教育目標以后,地理測評就可以實行“標準參照測試",也稱“目標參照測試",將學生的成績與教育目標作比較,也就是說以地理教育目標為設計測試的基礎,從而判斷學生掌握地理知識的程度與地理教育目標之間的差異。這樣的測試與評價,用可靠的數據顯示教學結果是否達到或在某種程度上達到既定的教育目標。45462.1.2地理教育目標與地理教育測評的標準
其次,地理教育目標是地理教師授課質量評價的首要標準和依據。在對地理教師授課質量的評價中,第一就是考察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是否合理,比如是否符合地理課程標準中對于地理知識、地理技能以及思想感情教育的要求,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第二考評教師在教學中的地理教學目標的表述是否明確、具體,比如,地理教學目標陳述是否詳細、明確、可觀察、可測量,也就是說,地理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是否清楚。有的學者甚至認為“人們去聽別人的課時,常常關心教師是否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注意學生的反映是否積極以及教學是否符合‘精講多練’的要求等。其實,這些都不是評價一節(jié)課的好壞的標準。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看到教學目標是否達到。離開了教學目標是不能評價一堂課的好壞的,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地理教育目標是地理教學質量評價的最重要依據?!ㄓ懻擃}-完全用地理教育目標來制定地理教育測評標準存在的可能問題?)46472.2地理教育目標的類別2.2.1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和動作技能目標
在布盧姆的《教學分類學》一書中將整個教育目標劃分為認知領域的目標、情意領域的目標和動作技能領域目標。2.2.1.1認知目標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最為具體,是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能力特點所提出的一個與知識的習得、理解和運用有關的完整體系。布盧姆把認知的教學目標分為有遞級關系的六個層次。認知:也叫識記。是指學生對應該掌握的定義、原理和法則以及具體事實等知識的記憶。如地理課程中把“黃河”作為一個地理名詞而要求的記憶。理解:也叫領會。是指學生對所記憶的知識達到了解和領悟,能夠說明和解釋,并會加以區(qū)別和作出判斷。能夠在新的情境中認識它的變化。如黃河的學習中,學生能夠說明和解釋黃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就屬于這一目標?!~解釋)4748應用:也叫運用。指學生對所學公式、原理、法則的實際運用,即能進行推理判斷,直接用于計算或解決較簡單的實際問題。如探討黃河災害和治理措施,就屬于著一層次的目標。分析:指能對所學知識進行結構和因素的分析與分解。如分析黃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綜合:指在分析基礎上,能對知識結構的各組成部分加以重新組合。這一目標在地理教學中往往是與分析目標結合在一起的。如綜合分析對比長江與黃河的特征。這一目標可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加以重新組合,形成新的知識結構,這一教學目標屬于認知領域的綜合目標。評價:是指學生能對所學知識進行價值上的判斷,確定其正確性。這是認知領域的最高教育目標。如在地理學科中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的地理知識(如黃河的地理知識),對其中所闡明的人地關系作出恰當地評價。
※(名詞解釋)48492.2.1.2情意領域的教學目標
布盧姆及合作者克雷斯沃爾等人認為是由興趣、態(tài)度、價值觀、判斷能力、適應能力等組成。分為五個層次:接受:即對情感因素的感知和接受。反應:指對外部教育所作出的反應。批判:指通過思考,分辨是非。組織:指對好的教育因素加以吸收,組織到自己的知識結構里。價值:指把所吸收的良好的教育因素變成自己的世界觀。在地理學科中,情意領域的教學目標體現是非常鮮明的。比如地理學科中對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yǎng),首先學生在認識國情的基礎上產生對愛國主義情感的感知和接受(例如通過位置、輪廓、長度等等,認識源遠流長的黃河是哺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出學生對這種情感的反應,并使學生在思考和評判基礎上(比如思考對黃河作用的認識,作為一個炎黃子孫對黃河的治理有何認識,可以做什么),最終形成自己的愛國情操和熱愛祖國的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情感?!鶑闹袑W地理課本內容中挑選三處,分析如何實施情意領域的教學目標?49502.2.1.3動作技能領域的教學目標
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的哈羅和辛普森兩人研究完成,并納入布盧姆的教學目標分類中。把該領域的目標分為七個層次:知覺--定勢--指導下的反應--機制--復雜的外顯反應--適應--創(chuàng)作。知覺:指運用感官獲得指導動作。定勢:指對穩(wěn)定的活動的準備,包括心理定向(心理準備)、生理定向(生理準備)和情緒準備(愿意活動)。指導下的反應:指復雜動作技能學習的早期階段,包括模仿和嘗試性錯誤。機械動作:指學習者的反應已成為習慣,能以某種熟練和自信的水平完成動作。復雜的外顯反應:指包含復雜動作模式的熟練動作操作,操作的熟練性以迅速、連貫、精確和輕松為目標。適應:指技能的高度發(fā)展水平,學生能修正自己的動作模式以適應特殊的裝置或具體情境的需要。創(chuàng)作:指學習者在學習某動作技能的過程中形成一種創(chuàng)造新的動作技能的能力。5051
比如,地理學科中地圖技能的掌握。通過對圖例、比例尺等地圖知識的認知是達到地圖技能的最低目標:知覺目標。在地理課程的學習中養(yǎng)成讀圖的習慣(如左手圖,右手書的習慣),即所謂的穩(wěn)定的活動準備。通過教學活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始進行讀圖活動(相當于指導下的反應),及至學生養(yǎng)成從地圖中學習和分析并獲得地理知識的習慣(機械動作目標)。復雜的外顯反應、適應和創(chuàng)作是動作技能目標中的高層次目標,就地理學科中的讀圖技能而言,其目標是指學生能夠熟練的運用各種地圖,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能養(yǎng)成運用地圖的習慣和熟練掌握運用地圖的技能,并且能夠運用地圖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按照布盧姆的認知目標、動作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的分類方法,我國的地理教育目標也有相應的類別劃分?!囉米约旱哪骋患寄軐W習過程說明“動作技能領域教育目標”的七個層次?51525253
理論依據是日本有名的教育專家梶田壡一所創(chuàng)建的教育目標分類理論。梶田壡一是布盧姆的學生,他依據布盧姆等人的教學目標分類的思想,結合東方人的意識特點,提出將布盧姆的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領域的教學目標分為三類:達成目標、提高目標和體驗目標(具有教育目標的層次性)。2.2.2達成目標、提高目標和體驗目標53541.達成目標是指通過地理教學的一系列指導,期待在學生行為上和學習結果上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即掌握特定的、具體的地理知識;理解地理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地理原理、地理事物的成因;在技能操作方面能讀懂地圖地理圖表,解釋地圖和地理圖表中的圖例和符號與數字的意義;在情感激發(fā)方面能對地理知識內容發(fā)生興趣和愛好。2.提高目標是指在達成目標的基礎上,通過多方面的教學指導,期待學生在某一方面有所提高和深化。比如在地理教育的分析和綜合方面,理解組成地理環(huán)境的各要素之間的關系等;在地理技能方面,能夠按照要求學會填寫和填注地圖和繪制地理圖表。3.體驗目標是此種地理教育目標類別的最高層次。其含義不是以學生在各個教育目標領域表現出的某種變化為直接目的,而是期待學生自身產生的創(chuàng)造性的體驗。例如,在地理認知方面,能夠依據所掌握的地理知識、地理原理、地理技能等,按一定的地理原則,對一定范圍內的地理事物和人地相互關系做出(自己的)評價。2.2.2達成目標、提高目標和體驗目標※試以中學地理課本中的兩處內容為例,說明梶田壡一的認知領域的三個教育目標層次的實現過程?54552.3地理教育目標的制定2.3.1地理教育目標制定的基本原則
2.3.1.1導向性原則在整個的地理教育體系中地理教育目標有著重要的導向功能,包括指引學生進行學習,指導教師進行教學策略選擇,指導地理教學的測量與評價。在地理教育目標的設定和編制的過程中,對地理教育目標不同內容的確定、目標掌握程度的設定、目標層次的確立等方面,都要把教師和學生引導到正確合理的教育進程中。具體而言,地理教育目標要引導正確的地理教育思想,貫徹地理課程標準(教學大綱)的要求,實現地理教育目的,體現地理教育在認知領域、技能領域和思想情感領域的要求,反映地理學科的特點?!囈灾袑W地理課本兩處內容為例,從目標不同內容的確定、目標掌握程度的設定、目標層次的確立等方面(認知領域、技能領域和思想情感領域的要求),詳細說明地理教育“單元目標”與“課時目標”制定的導向性原則?55562.3.1.2可操作性原則
也稱作地理教育目標的具體性原則,其含義是指要求地理教育目標的表述力求明確、具體,可觀察和可測量,體現較強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避免用含糊不清和不切實際的語言表述。如“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審美和觀察力”,“發(fā)展學生地理綜合分析能力’’,“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更加升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等等,這些表述往往是用描述內部心理的詞語來表達的,而這樣的內部心理狀態(tài)是無法明確和觀測的,所以這樣的地理教學目標是不精確、不適合的。
又如,認知類的教育目標中的“知識”、“理解”部分,其具體的表述設計可以是“能說出"、“能解釋”,“分析日本發(fā)展臨海型工業(yè)布局的原因”等等。
再如,思想情感目標的設計,要避免用“樹立"、“培養(yǎng)"一類的詞語,而是換成如“能運用所學的我國能源知識評述目前存在的浪費能源、不合理利用能源等現象"等等?!~解釋)56572.3.1.3層次化原則地理教育目標是學生學習的預期結果。地理教育目標的層次化原則是指在進行地理教育目標的設計和表述時,要反映所預期的地理學習結果的層次性。它有兩方面的含義:從縱向層次上看,地理教學目標客觀上都要達到不同層次的要求,從較低層次逐步達到較高層次,如從達成目標到提高目標再到體驗目標,層層遞進;從橫向上看,不同的學生達到的目標在層次上是有個體差異的,同樣的教學內容,因學生的個體接受能力、興趣愛好等不同,教學效果是多層次的,教學目標的編制也要適應這種多層次的要求。
所以“層次化"不只是指整個地理教學目標系統(tǒng)的層次化,而且也包括某一編制和表述的地理教育目標本身要反映出學習結果的層次性?!~解釋)57582.3.2地理教育目標的結構框架1.課程目標就是不同年級的地理課程(如中國地理、世界地理、鄉(xiāng)土地理等)分別要達到的結果。如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地理教學大綱(試驗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修訂版)》為高中地理選修課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2.單元目標在教學實踐中是對該章內容教學的具體要求。一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往往需要由連續(xù)的幾個課時來完成。相對于課程目標是具體的,但相對于課時目標又比較概括和抽象。單元目標的歸類可以按教育目標的分類方法,分別確定認知類、技能類和情感類的單元目標。如初中《世界地理》的第二章“世界的氣候和自然帶”的單元目標:3.課時目標是教師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自行制定的對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課時目標是整個地理教育目標體系中最小的目標,其內容也是地理教育目標體系中最為具體、可操作性最強的。以“世界的氣候和自然帶”中“世界的氣候類型和自然帶"的課時目標為例?!~解釋)5859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地理教學大綱(試驗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修訂版)》為高中地理選修課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1.了解人文地理知識在經濟建設、社會發(fā)展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作用。了解人口地理、城市地理、文化地理和政治地理的主要內容,理解主要概念和原理。2.掌握學習人文地理的調查、訪問、分析資料等基本方法,會用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思考和分析問題。3.了解中國在自然條件和經濟發(fā)展方面的區(qū)域差異。了解中國在區(qū)域國土整治和開發(fā)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辦法,樹立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4.能夠運用國土整治和區(qū)域發(fā)展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分析本地城鄉(xiāng)建設、區(qū)域規(guī)劃的一些實際問題。5.結合人文地理和中國國土整治、區(qū)域發(fā)展所學的內容,培養(yǎng)尊重客觀規(guī)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加強國情國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5960初中《世界地理》第二章“世界的氣候和自然帶”
單元目標1.能說出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和主要自然帶的名稱。2.能記住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3.學會判讀世界氣溫分布圖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4.能利用氣溫、降水的分布圖和各地各月氣溫變化曲線圖與降水柱狀圖,口頭回答對氣候類型的判斷。5.在對氣候類型的分析中,初步形成學生學習地理所應具有的綜合觀念和綜合能力。6061“世界氣候和自然帶”中“世界的氣候類型和自然帶”課時目標:1.能說出世界主要的氣候類型。2.能解釋世界自然帶中各地理要素的相互關系。3.能在填充地圖練習冊上填出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主要分布區(qū)。4.能利用各月氣溫變化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區(qū)別世界主要的氣候類型。5.能運用所學習的知識,闡述關于自然環(huán)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共同作用的有關觀點。61622.3.3地理教育目標的陳述
地理教育目標的陳述必須滿足具體化的要求,一般采用內部過程與外顯行為相結合的表述方法。如講到“人類與環(huán)境”課題時,要求學生“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點”,就可以這樣表述:1.能說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大概意思;2.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批判破壞環(huán)境的思想和行為;3.對提供包含有不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事例,能指出這些事例并作出批判和評述。
“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點”是對內部過程的表述,后面三句則是這個內部過程的外顯行為。兩者相結合的表述既保留了行為目標表述的優(yōu)點,又避免了行為目標只顧具體行為變化而忽視內在心理過程變化的缺點。62632.3.3地理教育目標的陳述
根據這樣的陳述方法,地理教學目標應包括五個主要成分:1.要完成目標行為的“主體”(如學生)。2.用來表述達成目標的“實際行為"(說出、背誦、寫出)。3.用來測評目標是否達成的行為“結果”(一篇論述環(huán)境保護的論文)。4.目標陳述中要包含實現行為目標的“相關條件”(用自己的語言解釋)。5.用來判定達成預期行為目標的“標準”(完整回答出五種地形類型的名稱)。下例為一則關于亞洲地形特點的教學目標陳述(橫線下的序號,表示上文中對應的陳述地理教學目標的五個成分):
運用亞洲地形圖/學生/能從海拔、地勢起伏、地形種類三
(4)
(1)
(5)方面/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亞洲地形的主要特點。
(4)(2)(3)※(簡答題)6364※(簡答題)模糊、不能直接觀察的詞匯操作性的不易曲解的詞匯1、學生具有······知識2、學生領會······3、學生理解······4、學生能夠欣賞······5、學生對······感興趣6、學生能夠記憶······7、學生學會······8、學生能夠重視······9、學生能夠閱讀······10、學生形成······基本技能1、陳訴······之間的關系2、區(qū)分······3、用自己的話來解釋4、對······做出評價5、自愿參加或回答6、把······進行分類7、把······應用于新的情境8、辨出······9、指出······10、計算······附認知領域目標的陳訴詞匯64第三章地理教學測驗試卷的編制3.1地理教學測驗試卷編制的步驟3.1.1確定測驗目的確定測驗所要達到的目的,是決定測驗性質的前提條件。標準化考試理論指出,不同性質的測驗其命題要求和方式是不同的,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試題的覆蓋面、難度分布以及對測驗結果的解釋等方面。例如:學期或學年末進行的測驗,其目的往往是要對學生所學課程進行總的評價,以確定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要求,那么所采用的測驗應該是標準參照測驗,對于這種類型的測驗一般要求其試題的覆蓋面、難度分布等應和平時教學的要求相一致,對其測驗結果的評價也應突出“標準參照”的特點?!ê喆痤})3.1.2確定測驗目標指確定測驗所要測量的學習行為的成果。比如說,測量學生地理知識掌握了多少,還是要測量學生地理學習能力提高了多少,或者說對知識和能力進行綜合測量。測驗目標不確定,命題就會有較大的主觀性和隨意性,會使測驗失去意義。一般來說,測驗目標是由教學目標決定的。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和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地理教學目標必將發(fā)生突破性的變革。教育部1999年2月13日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指出,高考的改革將更加注重對考生能力和素質的考查,命題范圍要遵循中學教學大綱,但不拘泥于教學大綱,試題設計要增加應用性和能力型題目,命題要把以知識立意轉變?yōu)橐阅芰α⒁狻0凑者@樣的命題指導思想來制定地理學科測驗目標,適應了新世紀對人才的要求,也有利于推動中學地理素質教育?!ê喆痤})673.1.3編制雙向細目表
一種考查內容和考查目標的雙向聯列表。主要職能是根據已確定的測驗目標,具體規(guī)定所應測試的各部分知識和學習能力在整個測驗中所占的比例。一般表中的縱列給出所要考查的知識點;橫行表示所要考查的學習行為目標,表中各細格具體規(guī)定每項考查內容和考查目標所占的權重數。由于各項地理知識和學習行為目標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因此通常依據下列原則來具體規(guī)定各部分知識和學習行為在測驗中所占的比例:①各知識單元在整個學習領域的重要性,②分配給各個知識單元的教學時數的比重;③哪些知識對以后的學習具有較大的保留和遷移價值。※試以中學地理課本某章內容為例,編制一個雙向細目表,說明每項考查內容和考查目標所占的權重數設置的理由與原因,然后編制一份與之對應的試卷,并給出判卷答案。6768
例如,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一章的雙向細目表可設計為:意義:可使我們有目的、有計劃地選擇或編制試題。先確定試題所代表的知識內容,保證對測量目標有充分的覆蓋面;再估計試題的學習水平或難度;然后逐項編題與之對應。這樣,試題取樣有較好的代表性,保證試題的效度。雙向細目表是評價試題質量的重要依據,也是指導學生對測試結果進行自我評價時不可缺少的工具。※(簡答題、判斷題)68693.1.4編制試題3.1.4.1根據雙向細目表的要求確定試題的類型
地理測驗中,常用的試題類型有客觀型試題和主觀型試題。1.客觀性試題:是指其試題答案只能從事先給定的一組答案中選擇而得的試題,其主要形式是選擇題、配對題等。
優(yōu)點:題量大,有效地覆蓋考試內容;評分客觀、準確,不受環(huán)境和評分者主觀因素的影響,有利于用機器代替人工閱卷。缺點:只能反映思維的結果,難以反映思維的過程;未能提供學習者以充分闡述個人見解的機會,難以測量出學生綜合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編制要求較高,難度較大,而且學生不會解題也有猜對的可能,尤其是選擇題。※(簡答題、論述題)69702.主觀性試題:是指其試題答案主要由學生根據題目要求自行組織答題的試題,主要形式有:簡答題、論述題等。
優(yōu)點:有利于對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地理知識和地理能力進行綜合考查;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解答問題的,可較全面地反映學生掌握知識全部思維過程以及回答問題的正確程度的情況和思維水平??忌鷳{機遇猜測得分的可能性很小。缺點:
閱卷評分常因人而異,因時而異,不夠客觀、準確。影響主觀性試題評分客觀性的主要原因有:評價主體的情緒對評分的影響:在評分的過程中,閱卷教師情緒影響對評分標準的把握,有時放寬評分標準,有時加重扣分,難以做出客觀的評定。評價客體因素對評分的影響:如學生寫字的速度快慢、寫字的好壞、書寫格式的規(guī)范化程度以及書面表達能力的高低等,都可能對評分產生一定的影響?!ê喆痤}、論述題)7071評卷時間對把握評分標準的影響:主要是指幾次評卷的間隔時間對評分所產生的影響。例如,第一次評分與第二次評分,間隔時間越短對評分標準的把握就越好,如果間隔時間過長,就難以維持原定的評分標準,一般來說,閱卷時間拖得越長此種現象越嚴重。閱卷順序對把握評分標準的影響:例如,對各種解答中第一次出現的內容,可能會給予“新穎”、“有創(chuàng)見”的評價,而后出現的解答若與第一次相當,甚至有略勝一籌之處,也會覺得“無新意”或“雷同”。平時印象或偏見對評分的影響:作為評價主體的教師,平時對學生所形成的印象對評分會產生一定的影響?!ê喆痤}、論述題)7172
國外教育專家曾將學生分成兩組,第一組采用自由應答型考題,即由學生自己書寫答案,答題過程靠猜測得分的可能性比選擇題小的主觀型試題;第二組采用固定應答型考題,即指學生不能自由發(fā)揮,也不能提出與試題無關的內容,常常由大量選擇題所組成的客觀型試題。然后將他們的考試成績、相隔五周后的記憶率同學習方法進行比較。結果是:①在相隔五周以后的考試中,第一組學生的成績超過第二組學生,即知識的遺忘率第二組學生大于第一組學生;②按自由應答型準備的學生,學習較深入,而按固定應答型準備的學生,學習范圍較廣、較全面。地理考試要避免片面性,既要考查知識的深度,又要考查知識的廣度;既需要單項能力的測試,又需要綜合能力的測試;既要反映求同思維的結果,又要反映求異思維的過程;既要檢測認知、再現等心智能力,又要檢測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及相關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主觀型、客觀型試題相結合應該是地理測試命題的一個基本原則。72733.1.4.2按照命題原則草擬試題將所要考查內容有關的材料,按照已確定的考查目標要求,進行編輯,使其具有特定的測試功能。一般要求是:(1)試題的文字應準確、簡練;試題的文字敘述簡明扼要,通俗易懂,題意要完整、清晰。(2)各試題之間應該彼此保持獨立。試題中不可隱含任何與解答本題或他題有關的暗示和解題線索。因為這些線索恰恰是測試的目標。
1985年我國高考曾出一道題第2問是“日本工業(yè)為什么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帶”,第3問是“日本所需石油和鐵礦石主要來自哪些國家或地區(qū)”,這樣,第3問就為第2問的解答,提供了重要而又明顯的暗示。為了確保各試題之間的獨立性,每道試題的內涵和外延不宜太大,以防止各題之間相互牽連。7374(3)層次性與多樣性相結合任何事物都是有層次的,不同考生的實際地理水平也各不相同,具有多層次性。如果試題的難度沒有一定的層次,所要測試的能力沒有一定的層次,都停留在同一水平上,這樣的地理考試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正像過難過易的試題使大家都得0分或100分,不能說明任何問題一樣。同一層次的試題無論對鑒別學生的地理水平還是取得教學反饋信息等都是不利的。對于高考來說,除了杜絕過易的題目,適當增加一定的難題比重外,中等難度的試題層次不能太少??v覽一些好的地理試卷,命題材料的多樣性、命題角度的多樣性、考試內容的多樣性、地理題型的多樣性等無不與試題的層次性密切關聯,因此層次性與多樣性相結合可以成為地理考試命題的一個基本原則。地理命題的層次性與多樣性是不能截然分開的。7475(4)命題與答案同步進行能做出試題答案的人,不一定是一個出色的命題者,但是一個出色的命題者必須同時能夠對試題做出準確的答案。通過對試題答案的確定,可以檢驗試題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對一些容易產生異議的試題及時作出必要的調整或修改;即使允許正確答案不限于一個,也必須對答案的可能范圍有基本的認識和把握;在命題的同時,一并將試題的答案確定下來,還可避免閱卷人員對試題答案認識的差異和主觀隨意性以及因為作答結果不同任意制定答案的現象;草擬好的試題最好通過試測等方法進行審核、檢查,以確保每一試題具有明確的測試目標,并符合命題原則;在實際試題編制過程中,一般并不要求每道試題都要由自己來編寫,可以從成題中挑選或改編;一般要求選編或草擬的試題數量應該比實際所需的題量稍多,以備篩選與淘汰。75763.1.5測驗試卷的編輯(原則)1.編排試題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編排方法是將同一類試題,按由易到難的順序集中排列在一起,同時體現全卷和單題由易到難的二級梯度原則,使考生應試答題有一個“預熱”過程。2.試卷中每一道試題的排版,都直接影響到考生的閱讀。因此,同一試題包括預留答題空間(有答題卡或獨立答題紙的情況除外)應盡可能安排在同一頁中。盡量將圖表與其所涉及的試題安排在同一版面,以避免妨礙考生連續(xù)閱讀、思考。3.根據文字在試卷中所擔負的職能,是題型的標題還是試題的題干,是答題指導語還是閱讀材料,設計不同的字體、字號。對于圖表,應根據試題要求配合文字、版面以及答題空間,確定圖表的位置和大小。為保證測驗能順利進行,還必須對測驗的實施要求以及如何答題等作必要的說明。一份編制精美的地理試卷,不但會使考生產生一種悅目感、親切感,消除他們的緊張心理,而且會促使他們對考試抱有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傮w而言,試卷的編排應顯現整體美感。76773.1.6確定評分標準對評分標準作出科學、合理的規(guī)定是實現測驗科學化、標準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此應先做出試卷的標準參考答案;然后根據參考答案和測驗目標確定評分細則。對于評分細則一般要求做到客觀、合理,嚴格細致且又易于教師掌握。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落實評分標準,可以明確規(guī)定采用由幾個人采取分題評卷的辦法,即使是單人評卷也可以這樣做,先評第一題,再評第二題……以此類推,既利于把握評分標準又能提高評定速度。當前,教學測試的命題指導思想正從“以知識立意’’轉變?yōu)椤耙阅芰α⒁狻?,在鼓勵考生聯系社會、聯系生活,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地回答問題的同時,更要處理好能力考查與控制評分誤差的關系,保證大規(guī)??荚嚨目陀^和公正?!ê喆痤}、論述題)7778
3.2.地理教學測試常用題型分析
3.2.1選擇題
3.2.1.1選擇題的特點選擇題是標準化測試中最常采用的題型。在結構上包括題干、題肢。題干說明題目要求和問題,通常是由問句或陳述句構成;題肢由三至五個正確、錯誤或不理想不完整的答案構成。這些錯誤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地下工程施工》大學筆記
- 平涼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可行性分析報告28113
- 2024年10版小學英語第5單元真題試卷
- 文學文化常識(測試)-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原卷版)
- 2024年移動通訊手機配套集成電路項目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節(jié)能型電冰箱、空調器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免疫調節(jié)藥物項目資金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詩詞曲閱讀(原卷版)-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專練
- 規(guī)劃科工作計劃模板8篇
- 生產訂貨供貨合同(4篇)
- 20世紀時尚流行文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浙江理工大學
- 國開(甘肅)2024年春《地域文化(專)》形考任務1-4終考答案
- (高清版)JTGT 3331-04-2023 多年凍土地區(qū)公路設計與施工技術規(guī)范
- lampsite LTE 站點配置指導v1.1
- 鋁及鋁合金焊接作業(yè)指導書
- 水利工程質量與安全監(jiān)督工作實務PPT課件
- 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發(fā)病機制及危險因素
- 美能達807si相機中文說明書
- 莆田市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期中測試卷
- 縣人大常委會預算審查監(jiān)督暫行辦法
- 加油站特殊作業(yè)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