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課件-【知識精講+備課精研】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課件-【知識精講+備課精研】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課件-【知識精講+備課精研】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課件-【知識精講+備課精研】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課件-【知識精講+備課精研】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課程標準

1.通過了解石器時代中國境內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認識它們與中華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

2.通過甲骨文、青銅銘文及其他文獻記載,掌握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進一步理解生產力發(fā)展對于中華文明發(fā)展的影響。約170萬年約1萬年約5000年約前2070年約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早中期新石器時代晚期木石為主,少量青銅時代元謀人、北京人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紅山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三皇五帝時代:炎黃部落堯舜時期夏商西周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夏商西周早期國家原始社會奴隸社會中華文明的起源中華文明的產生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文明產生早期國家舊石器時代(打制石器)母系氏族社會父系氏族社會新石器時代(打磨結合制作石器)

距今約250萬年到約1萬年前。

主要特征:打制石器、漁獵和采集,群居,已學會用火。

大約從一萬多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

主要特征:磨制石器、陶器,農業(yè)起源,飼養(yǎng)家畜,定居生活、人工取火原始人群

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北京人:距今約70—20萬年早期,距今約7000——5000年黃河流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長江流域:河姆渡文化晚期,距今約5000年黃河中下游:龍山文化遼河上游:紅山文化長江下游:良渚文化1、原始社會的階段劃分及代表文化一、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和文化遺存紅山文化(玉器、祭壇、神廟)距今約55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約6500-4500年龍山文化(蛋殼陶)距今約5000年仰韶文化(彩陶、粟)距今約7000-5000年河姆渡文化(水稻、養(yǎng)蠶繅絲)距今約7000年良渚文化(玉器、祭壇、神廟)距今約5300-4500年材料:“地處黃河中游的中原地區(qū)是部落遷徙、分合、沖突的最為集中、最為突出的地區(qū),是中華文化融合的核心地區(qū)。”——《大學中國史》2、人類遺址或遺存分布的特點:

中華文明起源的特點

①產生早(源遠流長);

②遍布南北,分布廣泛;

③自成體系;

④具有連續(xù)性和包容性;

⑤多元一體、中原核心。

“多元”:分布廣泛,各具特色(差異性);

“一體”:相互交融、相互影響并逐漸結成一個民族共同體(一體性)。3、母系氏族社會與父系氏族社會的特征、原因:仰韶文化代表——姜寨聚落遺址母系氏族社會特征:

以血緣為紐帶聚居,女性主導;生產力低下,氏族成員共同勞動,成果共享,尚未產生貧富分化。

姜寨聚落遺址反映了由五個大家族組成的一個氏族公社。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個墓葬的隨葬品不多,差別也不大,反映了尚未產生貧富分化的母系氏族公社狀況。姜寨聚落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態(tài)的典型代表。

內城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外城約630萬平方米。古城和水利系統(tǒng)總量超過1000萬立方米。

通過龐大的工程量,可以看出當時社會怎樣的發(fā)展程度?公共權力的出現(xiàn)——統(tǒng)治者的強大的調動、組織能力——2019年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良渚古城(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

父系氏族社會特征:

①貧富分化,私有制產生;

②階級分化明顯;部落中出現(xiàn)權貴階層;③中國即將邁入階級社會門檻。從母系氏族社會過度到父系氏族社會的根本原因: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貴族陵墓貴族宮殿平民區(qū)良渚古城遺址平面圖思考:從“唯物史觀”角度認識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產生生產力發(fā)展剩余產品出現(xiàn)私有財產出現(xiàn)貧富分化、階層出現(xiàn)上層:權貴階層出現(xiàn)(掌握公共權力)(奴隸主階級)下層:被統(tǒng)治者(奴隸階級)國家形成

“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國家形成的標志為:一是階級的存在,二是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的設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階級矛盾不可調和①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

五帝:黃帝、顓頊(zhuānxū)、帝嚳(kù)、

帝堯、帝舜。

禪讓制:原始社會晚期時期,民主推選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制度。

本質:傳賢。②“萬邦時代”:龍山文化時代(公元前3000——公元前2000)

國家的初始形態(tài):都城的規(guī)模擴大(有宮殿建筑、天文建筑、各種禮器);階級分化更加明顯。1.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三皇五帝(常見說法)炎帝黃帝華夏始祖二、從部落到國家(中華文明的起源)制度:

聚族而居。夏王是最高統(tǒng)治者,中央設有眾多機構和官職。對夏部族直接統(tǒng)治,對其他地區(qū)實行間接統(tǒng)治。②國家治理模式:2、早期國家的產生: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我國最早的奴隸制國家滅亡:夏桀暴虐無道,商湯滅夏。文化遺存:二里頭遺址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遺存二里頭文化遺址①世襲制:啟創(chuàng)立

權力傳承由“傳賢”演化為“傳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開始,宗族關系從此成為基本的政治關系。

1、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信史時代)甲骨文、青銅器政治:

①中央制度:商王是最高統(tǒng)治者,商王之下設有尹及各類事務官。

②地方制度:內外服制度。內服外服商王間接控制的方國和部落商王直接統(tǒng)治的王畿地區(qū)三、商和西周文化:特點:

商王對外服的控制力有限,商王朝只是一個松散的方國聯(lián)盟,集權程度不高?!皣笫拢陟肱c戎?!?/p>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p>

王權與神權相結合2、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政治制度:(1)分封制:(封邦建國)分封目的:拱衛(wèi)王室,鞏固統(tǒng)治(“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分封對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特點:同姓為主;層層分封,等級森嚴;《荀子》: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諸侯的權力與義務義務:鎮(zhèn)守疆土、隨從作戰(zhàn)、交納貢稅、朝覲述職權利:在封國內享有世襲統(tǒng)治權(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等)、可再分封作用:①開發(fā)邊疆;加強統(tǒng)治;制度創(chuàng)新;傳播文化,家國認同;

②諸侯權力大獨立性強,易形成割據勢力。材料一:“從夏后氏比較籠統(tǒng)的霸權,經過商人同心圓布局的統(tǒng)治機制,最后到西周封建網絡,這三個階段的發(fā)展促使“中原”成為中央政權基地,而又以同心圓的方式擴散其勢力于各處?!?/p>

——許倬云《說中國》

材料二:“周人的這一封建制度,包括兩個要素:一是分封子弟與親戚,在緊要的地點戍守,彼此援助,形成一個龐大的控制網絡;二是籠絡不同文化的族群,尋求合作。經過西周的封建體制,中國經歷了為時數(shù)百年的文化融合過程?!薄S倬云《萬古江河》材料三:“西周分封,誠然有其巧妙之處,卻也有先天帶來的弊病,分封越多,宗周越弱;時間越久,親情越疏……終究因為天災人禍,內憂外患,紛至沓來,宗周滅亡?!?/p>

——許倬云《我者與他者》①中央對地方控制力更強;②擴大統(tǒng)治區(qū)域;④諸侯有很大獨立性,后期逐漸成為地方割據勢力。③促進經濟文化交流與民族融合;評價分封制:嫡長子繼承制(核心);大宗與小宗具有相對性。特點:解決統(tǒng)治階級內部在權力和財產分配方面的沖突和矛盾目的:(2)宗法制宗,尊祖廟也。

——《說文》評價:

(1)保證了各級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

(2)分封制與宗法制結合,形成政權與族權的結合(家國同構),加強了周王室的統(tǒng)治;

(3)形成了尊宗敬祖、重倫理的傳統(tǒng),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

(4)導致重男輕女、任人唯親、裙帶關系等出現(xiàn)。

周公制定了禮樂制度,實行“慎罰的“禮制”。孔子很尊崇周公"德治"思想:反復告誡統(tǒng)治者防止腐化墮落,提倡勵精圖治。孔子很尊崇周公,甚至為"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而覆嘆。據此可知(

A.儒學與周制有淵源關系

B.孔子主張進行社會變革

C.周公開啟民本思想先河D.周公奉行禮制長治久安【概念闡釋】“家國同構”“家國同構”是我國傳統(tǒng)社會獨特的社會結構,它源于“始于殷、成于周”的宗法制度?!凹覈瑯嫛钡谋举|就是家、家族、國家在結構上的同一性,也就是家族是家庭的擴大,國家則是家族的擴大和延伸。

在家庭、家族內,父家長地位至尊,權力至大;在國內,君王地位至尊,權力至大。簡言之,父為家“君”,君為“國父”,君父同倫,家庭治理的形式擴大到國的范圍。(3)西周禮樂制度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九鼎八簋七鼎六簋五鼎四簋三鼎二簋八佾舞六佾舞四佾舞二佾舞(1)概念:是統(tǒng)治階級日常的政治、社會活動(如祭祀、婚喪等)的規(guī)則和禮儀,并配有一定音樂的制度。

(2)作用:維護等級制度,防止僭越,穩(wěn)定統(tǒng)治。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度之間的關系:(1)分封制與宗法制相輔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體現(xiàn),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內核紐帶;(2)禮樂制度是維護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3、商和西周的經濟農業(yè)土地制度生產工具手工業(yè)井田制是土地經營的基本方式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質的工具,青銅農具極少實質:奴隸主土地國有制。青銅鑄造是主要部門,青銅器種類繁多,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商代石鏟骨制耜

“后母戊”青銅鼎四羊方尊4、西周的思想:“明德”、“敬天保民”:帶有早期民本色彩。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1、王權與神權緊密結合2、以血緣為紐帶形成家國一體的政治結構3、最高執(zhí)政集團尚未實現(xiàn)權力的高度集中5、政治制度前后沿襲,并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4、等級森嚴,以分封制和宗法制為核心,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序列,不同等級的權力和義務固定,很難逾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