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鋼橋面鋪裝第4部分:澆注式瀝青_第1頁
2023鋼橋面鋪裝第4部分:澆注式瀝青_第2頁
2023鋼橋面鋪裝第4部分:澆注式瀝青_第3頁
2023鋼橋面鋪裝第4部分:澆注式瀝青_第4頁
2023鋼橋面鋪裝第4部分:澆注式瀝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 次前言 Ⅱ引言 Ⅲ范圍 1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1檢驗規(guī)則 2標志、包裝、運輸和儲存 3附錄A(規(guī)范性)針入度試驗方法附錄B(規(guī)范性)軟化點試驗方法

………………………4………………………6附錄C(規(guī)范性)延度試驗方法 8附錄D(規(guī)范性)溶解度試驗方法 10附錄E(規(guī)范性)密度試驗方法 12附錄F(規(guī)范性)薄膜加熱試驗方法 14附錄G(規(guī)范性)旋轉薄膜加熱試驗方法 16附錄H(規(guī)范性)澆注式瀝青混合料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18附錄I(規(guī)范性)澆注式瀝青混合料貫入度試驗方法 20附錄J(規(guī)范性)澆注式瀝青混合料劉埃爾流動度試驗方法 22Ⅰ——第1部分 冷拌樹脂瀝青。目的在于規(guī)范鋼橋面鋪裝工程中應用的冷拌樹脂瀝青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質量檢驗規(guī)則等——第2部分 熱拌環(huán)氧瀝青。目的在于規(guī)范鋼橋面鋪裝工程中應用的熱拌環(huán)氧瀝青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質量檢驗規(guī)則等——第3部分 溫拌環(huán)氧瀝青。目的在于規(guī)范鋼橋面鋪裝工程中應用的溫拌環(huán)氧瀝青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質量檢驗規(guī)則等——第4部分 澆注式瀝青。目的在于規(guī)范鋼橋面鋪裝工程中應用的澆注式瀝青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質量檢驗規(guī)則等—第5部分 聚氨酯膠粘劑。目的在于規(guī)范鋼橋面鋪裝工程中應用的聚氨酯膠粘劑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質量檢驗規(guī)則等。Ⅲ鋼橋面鋪裝 第4部分:澆注式瀝青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鋼橋面鋪裝用澆注式瀝青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儲存等要求。本文件適用于鋼橋面鋪裝用澆注式瀝青的生產、檢驗和使用。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JT/T1131.2—2023鋼橋面鋪裝 第2部分:熱拌環(huán)氧瀝青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3.

澆注式瀝青 gussasphalt一種用于澆注式瀝青混合料的瀝青。澆注式瀝青混合料 gussasphaltmixture在高溫(220~250下拌和,依靠混合料自身的流動性攤鋪成型無須碾壓的一種高瀝青含量與高礦粉含量、空隙率小于1%的瀝青混合物。3.3劉埃爾流動度 lueerfluidity重錘[(995±1)g]在(240±2)℃的瀝青混合料中依靠自重下沉5cm深度所用的時間。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4.1澆注式瀝青澆注式瀝青按照摻配方式分為三類:聚合物改性瀝青(Ⅰ)、聚合物改性瀝青與天然瀝青復合改性瀝青、低標號直餾瀝青與天然瀝青復合改性瀝青1要求。表1澆注式瀝青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項 目單 位分類及指標試驗方法ⅠⅡⅢ針入度(25℃,100g,5s)0.1mm20~4010~4015~30附錄A軟化點(環(huán)球法)℃≥85≥95≥58附錄B1表1澆注式瀝青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續(xù))項目單 位分類及指標試驗方法ⅠⅡⅢ延度(5m/n5℃)cm——≥10附錄C延度(5m/n0℃)cm—≥10—附錄C延度(5m/n5℃)cm≥10——附錄C閃點℃≥280JT/T××××.2—B溶解度%≥99≥90≥85附錄D密度(15℃)g/cm3≥1.00附錄E(TFOTT)或RTFO(163℃)質量變化%-1.0~+1.0附錄F和附錄G針入度比(25℃)%≥70附錄A注:采用薄膜烘箱試驗(TFOT)或旋轉薄膜烘箱試驗(RTFOT)室內模擬澆注式瀝青短期老化。2澆注式瀝青混合料澆注式瀝青混合料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應滿足附錄H要求。檢驗規(guī)則1檢驗分類和檢驗項目5.1.1檢驗分類產品檢驗分型式檢驗和出廠檢驗。12型式檢驗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按表1所規(guī)定的全部項目進行型式檢驗:新產品的試制定型檢驗;正式生產后,如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停產半年以上,重新恢復生產時;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包括性能指標和外觀等;國家及部級質量監(jiān)督機構提出進行型式檢驗要求時。5.1.3檢驗項目澆注式瀝青的型式檢驗和出廠檢驗項目按表1進行。5.2組批和抽樣5.2.1組批2產品以批為單位進行驗收。同一牌號的原料,同一配方、同一規(guī)格、同一生產工藝并穩(wěn)定連續(xù)生產的一定數(shù)量的產品為一批,每批數(shù)量不超過50t,不足50t的按一個批量計。5.2.2抽樣隨機抽取不少于4kg的澆注式瀝青樣品送檢。同一批號的產品抽檢一次。3判定規(guī)則判定規(guī)則適用于型式檢驗與出廠檢驗。產品經檢驗若各項指標均合格,則判定該批號澆注式瀝青為合格產品;存在一項性能不符合規(guī)定要求時,允許在該批產品中再隨機抽取兩份樣品,如全部達到標準規(guī)定則判為合格;否則,該批產品不合格。標志、包裝、運輸和儲存1標志標志應顯示于包裝上,包括下列內容:產品名稱、代號、產品標準、商標;凈質量;生產單位名稱、地址;生產日期、批號;檢驗合格證。6.2包裝澆注式瀝青宜采用防潮、耐磨、不易破損的罐裝或桶裝。6.3運輸和儲存產品在裝卸運輸時應避免日曬、沾污和劃傷,保持外包裝完好無損。產品應存放在干燥、清潔的場所,遠離火源。3JT/T1131.4—2023附 錄 (規(guī)范性)針入度試驗方法A.1儀器設備試驗用儀器和要求如下:針入度儀:宜采用自動計時的針入度儀,針和針連桿應在無明顯摩擦下垂直運動,針的貫入深度應精確至01mm。針和針連桿組合件總質量為50g005g,另附50g005g砝碼一只,—試驗時總質量為100g±0.05g——標準針:由硬化回火的不銹鋼制成,洛氏硬度54~60,表面粗糙度0.2~0.3m,針及25g005g——盛樣皿:金屬制,圓柱形平底,內徑55mm,深35mm—恒溫水槽:容量不小于10L,控溫的準確度為0.1℃。水槽中應設有一帶孔的擱架,位于水面—下不應少于100mm,距水槽底不應少于50mm處——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小于1L深度不小于80mm。內設有一不銹鋼三腳支架能使盛樣皿穩(wěn)定—計時器:精度為0計時器:精度為0.1s—盛樣皿蓋:平板玻璃,直徑不小于盛樣皿開口尺寸。盛樣皿蓋:平板玻璃,直徑不小于盛樣皿開口尺寸?!渌?三氯乙烯溶劑、電爐或砂浴、石棉網(wǎng)、金屬鍋或瓷把坩堝等。A.2準備工作試驗前準備工作如下:按試驗要求將恒溫水槽調節(jié)到要求的試驗溫度25保持穩(wěn)定。將準備好的試樣注入盛樣皿中,試樣高度應超過預計針入度值10mm,并蓋上盛樣皿,以防落入灰塵。盛有試樣的盛樣皿在15~30室溫中冷卻不少于15h后,移入保持規(guī)定試驗溫度±0.1℃的恒溫水槽中,并應保溫不少于1.5h。調整針入度儀使之水平。檢查針連桿和導軌,確認無水和其他外來物,無明顯摩擦。用三氯乙烯或其他溶劑清洗標準針,并擦干。將標準針插入針連桿,用螺釘固緊。按試驗條件,加上附加砝碼。A.3試驗步驟試驗步驟如下:取出達到恒溫的盛樣皿,并移入水溫控制在試驗溫度01可用恒溫水槽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腳支架上,試樣表面以上的水層深度不小于10mm。將盛有試樣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針入度儀的平臺上。慢慢放下針連桿,用適當位置的反光鏡或燈光反射觀察,使針尖恰好與試樣表面接觸,將位移計或刻度盤指針復位為零。開始試驗,按下釋放鍵,這時計時與標準針落下貫入試樣同時開始,5s時自動停止。讀取位移計或刻度盤指針的讀數(shù),01mm。同一試樣平行試驗至少3次,各測試點之間及與盛樣皿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10mm。44數(shù)據(jù)處理3次平行試驗結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允許誤差范圍2,01mm)內時,計算3次試驗結果的平均值,取整數(shù)作為針入度試驗結果,以01mm計。當試驗值不符合此要求時,應重新進行試驗。5附 錄 (規(guī)范性)軟化點試驗方法1儀器設備試驗用儀器和要求如下:軟化點試驗儀,由下列部分組成:鋼球:953mm,35g005g。試樣環(huán):黃銅或不銹鋼等制成。鋼球定位環(huán):黃銅或不銹鋼制成。??金屬支架:由兩個主桿和三層平行的金屬板組成。上層為一圓盤,直徑略大于燒杯直徑,中間有一圓孔,用以插放溫度計,板上有兩個孔,各放置金屬環(huán),中間有一小孔可支持溫度計的測溫端部51mm處刻有水高標記三層金屬板和兩個主桿由兩螺母固定在一起。耐熱玻璃燒杯:800mL~1000mL,86mm,120mm。??—試樣底板:金屬板(表面粗糙度應達0.8 或玻璃溫度計:量程0℃~00℃、分度—試樣底板:金屬板(表面粗糙度應達0.8 或玻璃— 2∶1— 2∶1)、 、 —其他:甘油、滑石粉隔離劑(甘油與滑石粉的質量比為 石棉網(wǎng)平直刮刀蒸餾水或凈水。B.2準備工作試驗前的準備工作如下:將試樣環(huán)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隔離劑的試樣底板上。將準備好的瀝青試樣徐徐注入試樣環(huán)內至略高出環(huán)面為止。如估計試樣軟化點高于120則試樣環(huán)和試樣底板不用玻璃板均應預熱至80~100。試樣在室溫冷卻30n后,用熱刮刀刮除環(huán)面上的試樣,應使其與環(huán)面齊平。B.3試驗步驟B.3.1試樣軟化點在0℃以下者試驗步驟如下:將裝有試樣的試樣環(huán)連同試樣底板置于裝有5℃±0.5℃水的恒溫水槽中至少15n;同時將金屬支架、鋼球、鋼球定位環(huán)等亦置于相同水槽中。燒杯內注入新煮沸并冷卻至5的蒸餾水或純凈水,水面略低于立桿上的深度標記。從恒溫水槽中取出盛有試樣的試樣環(huán)放置在支架中層板的圓孔中,套上定位環(huán);然后將整個環(huán)架放入燒杯中,調整水面至深度標記,505環(huán)架上任何部分不可附有氣泡0~100的溫度計由上層板中心孔垂直插入,使端部測溫頭底部與試樣環(huán)下面齊平。將盛有水和環(huán)架的燒杯移至放有石棉網(wǎng)的加熱爐具上,然后將鋼球放在定位環(huán)中間的試樣中央,立即開動電磁振蕩攪拌器,使水微微振蕩,并開始加熱,使杯中水溫在3n內調節(jié)至維持每505。在加熱過程中,應記錄每分鐘上升的溫度值,如溫度上升速度超出6此范圍,則試驗應重做。試樣受熱軟化逐漸下墜,至與下層底板表面接觸時,立即讀取溫度,05。B.3.2試樣軟化點在0℃以上者試驗步驟如下:將裝有試樣的試樣環(huán)連同試樣底板置于裝有32℃±1℃甘油的恒溫槽中至少15n;同時將金屬支架、鋼球、鋼球定位環(huán)等亦置于甘油中。在燒杯內注入預先加熱至32的甘油,其液面略低于立桿上的深度標記。從恒溫槽中取出裝有試樣的試樣環(huán),按上述試樣軟化點在80以下的方法進行測定,準確至1℃。B.4數(shù)據(jù)處理同一試樣平行試驗兩次,當兩次測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復性試驗允許誤差要求時,取其平均值作為軟化點的試驗結果,05。當試樣軟化點小于80℃時,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1℃,再現(xiàn)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4℃。80時,28。7附 錄 (規(guī)范性)延度試驗方法C.1儀器設備試驗用儀器和要求如下:—延度儀:延度儀的測量長度不宜大于50m,儀器應有自動控溫、控速系統(tǒng)。應滿足試件浸沒于水中,能保持規(guī)定的試驗溫度及規(guī)定的拉伸速度拉伸試件,且試驗時應無明顯振動——試模:黃銅制,由兩個端模和兩個側模組成,試模內側表面粗糙度0.2m——試模底板:玻璃板或磨光的銅板、不銹鋼板(表面粗糙度0.2m)—恒溫水槽:容量不少于10L,控制溫度的準確度為0.1℃。水槽中應設有帶孔擱架,擱架距水溫度計:量程0℃溫度計:量程0℃~50℃,分度值0.1℃?!视突鄹綦x劑(甘油與滑石粉的質量比2∶1)—其他:平刮刀、石棉網(wǎng)、酒精、食鹽、砂浴或其他加熱爐具等。C.2準備工作試驗前的準備工作如下:將隔離劑拌和均勻,涂于清潔干燥的試模底板和兩個側模的內側表面,并將試模在試模底板上裝妥。將試樣仔細自試模的一端至另一端往返數(shù)次緩緩注入模中,最后略高出試模,灌模時不可使氣泡混入。試件在室溫中冷卻不少于1.5h,然后用熱刮刀刮除高出試模的瀝青,使瀝青面與試模面齊平。瀝青的刮法應自試模的中間刮向兩端,且表面應刮得平滑。將試模連同底板再放入規(guī)定試驗溫度的水槽中保溫15h。檢查延度儀延伸速度是否符合規(guī)定要求,然后移動滑板使其指針正對標尺的零點。將延度儀注水,并保溫達到試驗溫度01。C.3試驗步驟試驗步驟如下:將保溫后的試件連同底板移入延度儀的水槽中,然后將盛有試樣的試模自玻璃板或不銹鋼飯上取下,將試模兩端的孔分別套在滑板及槽端固定板的金屬柱上,并取下側模。水面距試件表面應不小于25mm。開動延度儀,并注意觀察試樣的延伸情況。此時應注意,在試驗過程中,水溫應始終保持在試驗溫度規(guī)定范圍內,且儀器不可有振動,水面不可有晃動,當水槽采用循環(huán)水時,應暫時中斷循環(huán),停止水流。在試驗中,當發(fā)現(xiàn)瀝青細絲浮于水面或沉入槽底時,應在水中加入酒精或食鹽,調整水的密度至與試樣相近后,重新試驗。試件拉斷時,讀取指針所指標尺上的讀數(shù),以cm計。在正常情況下,試件延伸時應成錐尖狀,拉斷時實際斷面接近于零如不能得到這種結果,則應在報告中注明。C.4數(shù)據(jù)處理8同一樣品.每次平行試驗不少于3個,如3個測定結果均大于00m,試驗結果記作“>10m”;特殊需要也可分別記錄實測值3個測定結果中,當有一個以上的測定值小于100cm時,若最大值或最小值與平均值之差滿足重復性試驗要求,則取3個測定結果的平均值的整數(shù)作為延度試驗結果,若平均值大于100m,記作“>00m”;若最大值或最小值與平均值之差不符合重復性試驗要求時,試驗應重新進行。100cm時,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平均值的20再現(xiàn)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平均值的30%。9附 錄 (規(guī)范性)溶解度試驗方法D.1儀器設備試驗用儀器和要求如下:分析天平:感量不大于0.1g。錐形燒瓶250L。古氏坩堝50L。玻璃纖維濾紙:直徑2.6m,最小過濾孔0.6m。過濾瓶250L。量筒100L。三氯乙烯:化學純。其他:洗瓶、干燥器、烘箱、水槽。D.2準備工作試驗前的準備工作如下:將玻璃纖維濾紙置于潔凈的古氏坩堝中的底部,用溶劑沖洗濾紙和古氏坩堝,使溶劑揮發(fā)后,置溫度為105℃±5℃的烘箱內干燥至恒重(一般為15n),然后移入干燥器中冷卻,冷卻時間不少于30n,稱其質量(m1),準確至0.1g。稱取已烘干的錐形燒瓶和玻璃棒的質量m201mg。D.3試驗步驟試驗步驟如下:用預先干燥的錐形燒瓶稱取瀝青試樣2gm301mg。在不斷搖動下,分次加入三氯乙烯100mL,直至試樣溶解后蓋上瓶塞,并在室溫下放置至少15n。將已稱質量的濾紙及古氏坩堝,安裝在過濾燒瓶上,用少量的三氯乙烯潤濕玻璃纖維濾紙;然后,將瀝青溶液沿玻璃棒倒入玻璃纖維濾紙中,并以連續(xù)滴狀速度進行過濾,直至全部溶液濾完;用少量溶劑分次清洗錐形燒瓶,將全部不溶物移至坩堝中;再用溶劑洗滌古氏坩堝的玻璃纖維濾紙,直至濾液無色透明為止。取出古氏坩堝,置通風處,直至無溶劑氣味為止;然后,將古氏坩堝移入溫度為105℃5的烘箱中至少20n;同時,將原錐形瓶、玻璃棒等也置于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古氏坩堝及錐形瓶等置干燥器中冷卻30n±5n后,分別稱其質量(m4,m5),直至連續(xù)稱量的差不大于03mg為止。D.4數(shù)據(jù)處理瀝青試樣的可溶物含量按式(D.1)計算。m3-Sb=1-(m4-m1)+(m5-m2)×100% (Dm3-10式中:Sb瀝青試樣的溶解度;m1古氏坩堝與玻璃纖維濾紙合計質量,單位為克(g);m2錐形瓶與玻璃棒合計質量,單位為克(g);m3錐形瓶、玻璃棒與瀝青試樣合計質量,單位為克(g);m4古氏坩堝、玻璃纖維濾紙與不溶物合計質量,單位為克(g);m5錐形瓶、玻璃棒與黏附不溶物合計質量,單位為克(g)。同一試樣至少平行試驗兩次,當兩次結果之差不大于01時,取其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對于溶990的試驗結果準確至001對于溶解度小于或等于990的試驗結果準確至0.1%。當試驗結果平均值大于99.0%時,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0.1%,再現(xiàn)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0.26%。11附 錄 (規(guī)范性)密度試驗方法E.1儀器設備試驗用儀器和要求如下:恒溫水槽:控溫的準確度為0.1℃。。,其下部為凹形以便由。0L~0L40恒溫水槽:控溫的準確度為0.1℃?!炱?感量不大于天平:感量不大于1g——濾篩:06mm236mm1個—表面活性劑:洗衣粉(或洗滌靈)。洗液:玻璃儀器清洗液,三氯乙烯分析純表面活性劑:洗衣粉(或洗滌靈)。洗液:玻璃儀器清洗液,三氯乙烯分析純等。其他:燒杯、真空干燥器、軟布、濾紙等。圖E.1 比重瓶—E.2準備工作試驗前的準備工作如下:用洗液、水、蒸餾水先后仔細洗滌比重瓶,然后烘干稱其質量m11mg。將盛有冷卻蒸餾水的燒杯浸入恒溫水槽中保溫,在燒杯中插入溫度計,水的深度應超過比重40mm以上。使恒溫水槽及燒杯中的蒸餾水達到規(guī)定的試驗溫度01。E.3試驗步驟E.3.1比重瓶水值的測定步驟測定步驟如下:12將比重瓶及瓶塞放入恒溫水槽中的燒杯里,燒杯底浸沒水中的深度應不少于100mm,燒杯口露出水面,并用夾具將其固牢。待燒杯中水溫再次達到規(guī)定溫度并保溫30n后,將瓶塞塞入瓶口,使多余的水由瓶塞上的毛細孔中擠出。此時比重瓶內不應有氣泡。將燒杯從水槽中取出,再從燒杯中取出此比重瓶,立即用干凈軟布將瓶塞頂部擦拭一次,再迅速擦干比重瓶外面的水分,稱其質量m2準確至1mg。瓶塞頂部只能擦拭一次,即使由于膨脹瓶塞上有小水滴也不能再擦拭。以m2m1作為試驗溫度時比重瓶的水值。E.3.2瀝青試樣的試驗步驟試驗步驟如下:準備瀝青試樣,瀝青的加熱溫度宜不高于估計軟化點以上100℃,將瀝青小心注入比重瓶中,2/3高度。不應使試樣黏附瓶口或上方瓶壁,并防止混入氣泡。取出盛有試樣的比重瓶,移入干燥器中,在室溫下冷卻不少于1h,連同瓶塞稱其質量m3準3位小數(shù)。將盛有蒸餾水的燒杯放入已達試驗溫度的恒溫水槽中,然后將稱量后盛有試樣的比重瓶放入燒杯中(瓶塞也放進燒杯中),等燒杯中的水溫達到規(guī)定試驗溫度后保溫30n,使比重瓶中氣泡上升到水面,待確認比重瓶已經恒溫且無氣泡后,再將比重瓶的瓶塞塞緊,使多余的水從塞孔中溢出,此時不應帶入氣泡。取出比重瓶,按前述方法迅速揩干瓶外水分后稱其質量m43位小數(shù)。E.4數(shù)據(jù)處理試驗溫度下瀝青試樣的密度按公式(E.1)計算。式中:

ρb=

m3-m1m2-m1)-(m4-m3)

×ρw (E.1)ρb試樣在試驗溫度下的密度,單位為克每立方厘米(g/m3);ρw蒸餾水在試驗溫度下的密度,單位為克每立方厘米(g/m3);m1比重瓶質量,單位為克(g);m2比重瓶與所盛滿水的合計質量,單位為克(g);m3比重瓶與瀝青試樣合計質量,單位為克(g);m4比重瓶與試樣和水合計質量,單位為克(g)。同一試樣應平行試驗兩次,當兩次試驗結果的差值符合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要求時,以平均值作為瀝青的密度試驗結果,3位小數(shù),試驗報告應注明試驗溫度。瀝青密度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0003g/cm3,再現(xiàn)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0007g/cm3。13附 錄 (規(guī)范性)薄膜加熱試驗方法F.1儀器設備試驗用儀器和要求如下:—薄膜加熱烘箱:工作溫度范圍可達20℃,控溫準確度為1℃,裝有溫度調節(jié)器和可轉動的圓盤架。圓盤直徑360mm~370mm,上有淺槽4個,供放置盛樣皿,轉盤中心由一垂直軸懸掛于烘箱的中央,由傳動機構使轉盤水平轉動,速度為5.5r/n±1r/n——盛樣皿:可用不銹鋼或鋁制成,不少于4個,在使用中不變形—分析天平:感量不大于1g。溫度計:0~200分析天平:感量不大于1g?!渌?干燥器、計時器等。F.2準備工作試驗前的準備工作如下:將潔凈、烘干、冷卻后的盛樣皿編號,稱其質量m01mg。450g05g,并形成瀝青厚度均勻的薄膜,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后稱取質量(m1),準確至1mg。將溫度計垂直懸掛于轉盤軸上,位于轉盤中心,水銀球應在轉盤頂面上的6mm處,并將烘箱加熱并保持至1631。F.3試驗步驟試驗步驟如下:把烘箱調整水平,使轉盤在水平面上以5.5r/n±1r/n的速度旋轉,轉盤與水平面傾斜角不大于3°,溫度計位置距轉盤中心和邊緣距離相等。在烘箱達到恒溫163℃后,迅速將盛有試樣的盛樣皿放入烘箱內的轉盤上,并關閉烘箱門和開動轉盤架;162時開始計時,1631溫度下保持5h但從放置試樣開始至試驗結束的總時間,525h。試驗結束后,從烘箱中取出盛樣皿,隨機取其中兩個盛樣皿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后,分別稱其質量m21mg。試樣稱量后,將盛樣皿放回163℃±1℃的烘箱中轉動15n,取出試樣。將每個盛樣皿的試樣,用刮刀或刮鏟刮入一適當?shù)娜萜髦?置于加熱爐上加熱,并適當攪拌使充分融化達流動狀態(tài),倒入針入度盛樣皿內,按附錄A方法進行薄膜加熱試驗后殘留物的針入度試驗。F.4數(shù)據(jù)處理瀝青旋轉薄膜加熱試驗后質量變化按公式(F.1)計算,準確至3位小數(shù)(質量減少為負值,質量增加為正值)。LT=m2-m1-LT=14

×100% (F.1)式中:LT試樣旋轉薄膜加熱質量變化;m0盛樣皿質量,單位為克(g);m1旋轉薄膜加熱前盛樣皿與試樣合計質量,單位為克(g);m2旋轉薄膜加熱后盛樣皿與試樣合計質量,單位為克(g)。瀝青薄膜烘箱試驗后,殘留物針入度比以殘留物針入度占原試樣針入度的比值按公式(F.2)計算。式中:

Kp=p2

×100% (F.2)Kp試樣薄膜加熱后殘留物針入度比;p1薄膜加熱試驗前原試樣的針入度,單位為0.1m;p2薄膜加熱試驗后殘留物的針入度,單位為0.1m。當兩個試樣皿的質量變化符合重復性試驗允許誤差要求時,取其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準確至3位小數(shù)。04時,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004再現(xiàn)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0.16%。當薄膜加熱后質量變化大于0.4%時,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平均值的8%,再現(xiàn)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平均值的40%。殘留物針入度的允許誤差應符合附錄A的規(guī)定。15附 錄 (規(guī)范性)旋轉薄膜加熱試驗方法G.1儀器設備試驗用儀器和要求如下:旋轉薄膜烘箱:烘箱具有雙層壁,電熱系統(tǒng)應有溫度自動調節(jié)器,可保持溫度為163℃±—05其內部尺寸為高381mm、483mm、445mm13mm關門后)。烘箱門上有一雙層耐熱的玻璃窗,其寬為305mm~380mm、高203mm~229mm。最上部的加熱元件應位于烘箱頂板的下方25mm3mm,烘箱應調整成水平狀態(tài)—盛樣瓶:耐熱玻璃制,高為1397mm15mm,外徑為64mm12mm,壁厚為24mm±03mm,3175mm15mm。—分析天平:1mg—溫度計:0~200—分析天平:1mg—溶劑:汽油、三氯乙烯等。G.2準備工作試驗前的準備工作如下:用汽油或三氯乙烯洗凈盛樣瓶后,1055烘箱中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卻后編號稱其質量m01mg盛樣瓶的數(shù)量應能滿足試驗的試樣需要,8個。將旋轉加熱烘箱調節(jié)水平,并在163℃05下預熱不少于16h,使箱內空氣充分加熱均勻。調節(jié)好溫度控制器,使全部盛樣瓶裝入環(huán)形金屬架后,烘箱的溫度應在10n以內達到16305。調整噴氣嘴與盛樣瓶開口處的距離為6.35m,并調節(jié)流量計,使空氣流量為400L/n±200L/n。準備好的瀝青試樣,分別注入已稱質量的盛樣瓶中,35g05g,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后稱取質量m11mg需測定加熱前后瀝青性質變化時,應同時灌樣測定加熱前瀝青的性質。G.3試驗步驟試驗步驟如下:將稱量完后的全部試樣瓶放入烘箱環(huán)形架的各個瓶位中,關上烘箱門后開啟環(huán)形架轉動開關,以5r/n±0.2r/n。40L/n±0L/n的熱空氣噴入,烘箱的溫度應在0n回升到3℃±0.5℃,使試樣在3℃±0.5℃5n。85n。若10n內達不到試驗溫度,則試驗不可繼續(xù)進行。到達時間后,停止環(huán)形架轉動及噴射熱空氣,立即逐個取出盛樣瓶,并迅速將試樣倒入一潔凈的容器內混勻進行加熱質量變化的試樣除外),以備進行旋轉薄膜加熱試驗后的瀝青性質的試驗,但不允許將己倒過的瀝青試樣瓶重復加熱來取得更多的試樣。所有試驗項目應在72h內全部完成。將進行質量變化試驗的試樣瓶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取質量m2準確至1mg。16此瓶內的試樣即予廢棄(不能重復加熱用來進行其他性質的試驗)。G.4數(shù)據(jù)處理LT=瀝青旋轉薄膜加熱試驗后質量變化按公式(G.1)計算,準確至3位小數(shù)(質量減少為負值,質量增加為正值LT=式中:

m2-m1-

×100% (G.1)LT試樣旋轉薄膜加熱質量變化;m0盛樣瓶質量,單位為克(g);m1旋轉薄膜加熱前盛樣瓶與試樣合計質量,單位為克(g);m2旋轉薄膜加熱后盛樣瓶與試樣合計質量,單位為克(g)。瀝青旋轉薄膜烘箱試驗后,殘留物針入度比以殘留物針入度占原試樣針入度的比值按公式(G.2)計算。式中:

Kp=p2

×100% (G.2)Kp試樣薄膜加熱后殘留物針入度比;p1薄膜加熱試驗前原試樣的針入度,單位為0.1m;p2薄膜加熱試驗后殘留物的針入度,單位為0.1m。04時,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004再現(xiàn)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0.16%。當旋轉薄膜加熱后質量變化大于0.4%時,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平均值的8%,再現(xiàn)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平均值的40%。殘留物針入度的允許誤差應符合附錄A的規(guī)定。17附 錄 (規(guī)范性)澆注式瀝青混合料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H.1澆注式瀝青混合料技術要求澆注式瀝青混合料的級配范圍應滿足表H.1的要求,技術要求應符合表H.2的規(guī)定。表H.1澆注式瀝青混合料級配范圍篩孔(mm)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通過率(%)10080~10063~8048~6338~5232~4627~4024~3620~30表H.2澆注式瀝青混合料技術要求性能指標技術要求夏炎熱區(qū)夏熱區(qū)夏涼區(qū)貫入度(mm)1.0~4.0(60℃)1.0~4.0(55℃)1.0~4.0(50℃)貫入度增量(mm)≤0.4(60℃)≤0.4(55℃)≤0.4(50℃)低溫彎曲極限應變(-0℃0m/n)(ε)冬嚴寒區(qū)冬寒區(qū)冬冷區(qū)冬溫區(qū)≥4500≥4000≥3500≥3000劉埃爾流動度(240℃)(s)≤20H.2澆注式瀝青混合料試驗方法H.2.1拌和鍋的參數(shù)要求澆注式瀝青混合料拌和鍋的相關參數(shù)要求如下:a)拌和鍋溫度范圍~250控溫精度3拌和時間s~999s;攪拌葉片自轉速度70r/n~80r/n;攪拌葉片公轉速度0r/n~50r/n。H.2.2澆注式瀝青混合料拌和按照以下方法在試驗室拌和澆注式瀝青混合料:用烘箱將澆注式瀝青與集料加熱至預定溫度2402集料干拌120s~125s;加入預定用量的澆注式瀝青拌和240s~245s;加入礦粉,保持拌和鍋溫度在20℃~250℃范圍內,自動拌和40n~30n,直至澆注式瀝青混合料拌和至劉埃爾流動度小于20s方可。H.2.3澆注式瀝青混合料貫入度澆注式瀝青混合料的貫入度試驗方法按附錄I進行。18H.2.4澆注式瀝青混合料低溫彎曲極限應變按照如下步驟測試澆注式瀝青混合料的低溫彎曲極限應變:將成型好的澆注式瀝青混合料車轍板試件脫模,之后切割為棱柱體試件,試件尺寸應符合長(25020mm、寬(3020mm、高(3520mm的要求。45n,直至試件內部溫度達到(-10±0.5)℃為止。將試驗機環(huán)境保溫箱達到要求的1005。將試件從恒溫設備中取出,立即對稱安放在支座上,試件上下方向應與試件成型時方向一致。在梁跨下緣正中央安放位移測定裝置,支座固定在試驗機上。位移計測頭支于試件跨中下緣中央或兩側用兩個位移計)。選擇適宜的量程,有效量程應大于預計最大撓度的12倍。f將荷載傳感器、X-Y記錄儀連接,X軸為位移,Y軸為荷載,選擇適宜的量程后調零跨中撓度可采用LVDT位移傳感器測定。開動壓力機以規(guī)定的速率在跨徑中央施以集中荷載,直至試件破壞。記錄儀同時記錄荷載-跨中撓度曲線。L2按照公式(H.1)計算試件的低溫彎曲極限應變。L2式中:εB試件破壞時的最大彎拉應變;

εB=6×h×d

…………(H.1)h跨中斷面試件的高度,單位為毫米(m);d試件破壞時的跨中撓度,單位為毫米(m);L試件的跨徑,單位為毫米(m)。25澆注式瀝青混合料劉埃爾流動度澆注式瀝青混合料的劉埃爾流動度試驗方法按附錄J進行。19附 錄 (規(guī)范性)澆注式瀝青混合料貫入度試驗方法1儀器設備試驗用儀器和要求如下:試模:制作3個~5個規(guī)格為(70.7±1)m×(70.7±1)m×(70.7±1)m的鋼制試模。秒表:測試精度小于0.05s。貫入度試驗儀器:由以下部件構成,結構示意見圖I.1:加載砝碼:525kgf1kgf(515N981N);貫入桿:鋼制,252mm,底面平整光滑;百分表:用于測量貫入量;恒溫水浴控制器件:提供溫度恒定的水浴,30~100導管;溫度計:溫度計:量程范圍為0℃~10℃,分度值為1℃。標引序號說明:1—加載砝碼; 3—貫入桿; 5—試模; 7—導管。2—百分表; 4—試樣; 6—恒溫水浴控制器件;圖I.1 貫入度試驗儀器2準備工作試驗前的準備工作如下:按H.2.2的要求拌和澆注式瀝青混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